天天看小說

第43章 太子監(jiān)國靈州定

幾乎是同一,唐軍大敗的消息傳到了長安,就在七天以前,哥舒翰大軍二十萬被困西功山,安祿山二十五萬大軍圍攻冒敵輕出的哥舒翰部,三天之後哥舒翰大軍大崩,哥舒翰被俘投降,這一噩耗傳到了長安,唐玄宗李隆基頓時手足無力癱倒在龍牀上,隨後下了一道聖旨,將還在長安城中的哥舒翰一家滿門抄斬,然後就再也不上朝了,朝臣們心急如焚,李隆基可以不遠面對不好的消息把封閉起來,但各大臣們卻是如熱鍋上的螞蟻。

無奈之下以太子手下大臣房琯爲首的一衆(zhòng)大臣都來請?zhí)尤雽m見李隆基,要皇帝出面商量一個對策,這時卻傳來了郭子儀大軍慘敗,朔方唐軍幾乎被橫掃一空的壞消息,李亨在這個時候很不想去觸黴頭,但局勢如此,玄宗不理事,李亨也只有硬著頭皮來安慶宮求見李隆基。

安慶宮門口金吾衛(wèi)站立的筆直,手中武器鋒刃寒光閃爍,身上的金甲威武非常,還顯示著大唐中心皇權所在的威嚴,但是那迎風有氣無力招展的皇旗和街面上稀稀拉拉的行人,都預示著大唐王朝已經暮氣沉沉。

李亨正在偏殿等候,這時他的隨身宦官李輔國快步走入偏殿,一進殿就跪地向李亨叩拜,李亨不耐煩的說道樣?父皇願意見我嗎?”不跳字。

李輔國說道聖人此時正在沐浴更衣,準備上朝,就在安慶宮天元殿內,請?zhí)右煌巴!?

李亨皺起眉頭說道父皇沒有說要單獨見我?”

李輔國回答沒有。”

殿中這時沉靜下來,李亨臉上陰晴不定,李隆基的表現不正常,按理說這個太子來求見應該是先見太子再見羣臣,現在卻安排和羣臣一起上朝,李亨從中嗅到了不安,李隆基現在因爲害怕已經不回大明宮了,一直在安慶宮,因爲大明宮是修建在長安城外,和長安城內的安慶宮一比就顯得不安全了。

李亨問道你見到了父皇沒有?”

“見到了。”

“父皇的氣色如何?郭子儀的戰(zhàn)報也是你拿進去的,父皇有表示?”

“沒有說,只是吩咐奴婢出來告訴太子上朝,就讓人安排沐浴更衣了。”

李亨心知再想也沒用,就等朝上看父皇說就了,李亨就直接出門往安慶宮天元殿而去,李輔國緊跟在李亨身後,還有兩個黃門小內侍跟隨,天元殿離李亨所在的豐裕殿不遠,不過幾步路。

李亨剛到天元殿門口就看見了不少大臣已經站在稷下等候上朝,李亨也沒有和的幾個心腹大臣多說,心事重重的李亨點點頭就站在了衆(zhòng)多朝臣前面等候,現在大唐局勢崩壞,兩面大軍都傳來噩耗,所有的長安羣臣都感到了不安,所以一得到消息李隆基要上朝,幾乎是用最快的速度趕來。

不一會羣臣們就陸陸續(xù)續(xù)全數到達,有等候了一會天元殿內一名宦官出門,尖細的嗓音傳來衆(zhòng)臣上殿。”

李亨爲首,羣臣魚貫而入,在殿上排班站定之後,一聲磬音響起,李隆基身穿黃袍從後殿進來,直接走上了中間的龍牀坐下,羣臣行三跪九叩大禮,三呼萬歲之後站定,李亨自有位置,就在龍牀下面二十步。

李隆基的臉色很不好看,本來臉龐已經皺紋顯露,盡顯老態(tài),而眼眶周圍的黑色顯示李隆基這一段都沒睡好。

李隆基開口說道朕已經李佐國叛軍已經擊敗郭子儀,哥舒翰這個叛臣早在七天前就降了安祿山,現在長安可以說兩面受敵,列爲臣工可有良策退敵?以保長安啊?”

李隆基的話音一落之後,大殿中卻是出奇的安靜,大唐承平已久,文治漸漸壓過了武功,現在殿上的大臣以文臣居多,能戰(zhàn)的武將要不是七老八十的老將,早就回家養(yǎng)老,要不就是被李隆基的一系列手段逼得死的死反的反,唯一能夠一戰(zhàn)的朔方大軍又在安西軍手裡灰飛煙滅,這叫殿上羣臣回答?

長安附近本來一直有二十萬大軍護持,加上神策軍金吾衛(wèi)的八萬,足夠可以防禦,但是因爲李隆基縱容楊國忠兩徵南詔,這二十萬大軍在南詔只了五千人,長安的兵力現在十萬都不到,哥舒翰守潼關又抽調了長安的六萬精兵,現在也沒有了,長安的十萬守軍有六、七萬是才進軍營的新兵,做做樣子可以,要上戰(zhàn)場還差得遠。

見羣臣都沒有一個,李隆基的神情一下陰沉了,那憤怒的表情就如同烏雲一般壓向羣臣,畢竟做了幾十年皇帝,到七十歲了還在位,那種帝王的威嚴令大臣們有種喘不過氣來的感覺。

正在李隆基失去耐心想要暴怒的時候,衆(zhòng)臣中轉出一人,衆(zhòng)人一看,是工部員外郎丁正晨,丁正晨是楊國忠一系的親信,這時候出來肯定是楊國忠的授意,殿上衆(zhòng)人都看向站在前排左手的楊國忠,楊國忠臉上卻沒有任何表情。

丁正晨說道回稟聖人,臣以爲長安已不可守,聖人一身關乎大唐氣數,聖人當退往巴蜀,據天險以守國本,待統(tǒng)合江南各地兵馬再揮師北上擊破李佐國、安祿山兩賊。”

丁正晨這話音剛落大殿上就一片譁然,大唐立國一百多年,強盛之極,還沒聽說過皇帝棄國都逃跑的事情,而丁正晨的話說得雖然漂亮,但是本質就是要唐玄宗先跑,皇帝一跑長安必定軍心民心大亂,想守都難了。

頓時就站出一個大臣,手指丁正晨說道丁正晨你這個奸佞,勸聖上不戰(zhàn)而逃,這是要留下千古罵名的,你就這樣爲聖上出謀的?”

這人正是李亨的心腹,戶部侍郎房琯,房琯轉向李隆基,躬身說道此時聖上切不可走,當組織長安禁軍死守長安,同時聖旨宣發(fā)各地,令各地節(jié)度使出兵勤王,和逆賊長安決戰(zhàn)纔是王道。”

丁正晨冷笑道長安拿來守?只有神策軍金吾衛(wèi)兩部禁軍還在,人數不過區(qū)區(qū)八萬,連長安的城牆都佔不滿,新徵的兵根本不堪大用,你讓聖上不走,那好啊,就等著李佐國或者安祿山來攻下長安吧。”

房琯大怒關中乃我大唐立國根本,一旦不保大唐國本即失,巴蜀雖有險可守,卻是困龍之局,除水路很難馬上聯(lián)繫江南各地,到時不管是安祿山和李佐國兩人誰佔了長安,盡收關中土地人口,大唐安有退路?這一步根本不能走,你這主意是要斷送我大唐的江山社稷。”

李亨這時並沒有注意正在激辯的兩人,他在觀察李隆基,李隆基在聽到丁正晨的話之後臉上明顯的一鬆,李亨這時渾身一抖,心一下沉到了底,父皇要跑,這個認知讓李亨害怕不已,房琯和丁正晨後面的辯論李亨就沒有聽進去。

這時朝臣已經分爲了兩個陣營,一邊是主張李隆基出走巴蜀,一邊是主張死守長安,還有一些大臣冷眼旁觀,大殿之上平時道貌岸然的羣臣吵得口沫橫飛。

“好了,”一直沒有動靜的楊國忠一聲大喝,“身爲大唐臣子,聖人面前如此沒有體統(tǒng)。”

楊國忠此時在朝堂之上已經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左相,手下親信親屬在大殿之上有四五十人之多,可以說已經是一股巨大的力量,已經不比當年李林甫一手遮天的時候差了,楊國忠這麼一發(fā)話,大殿裡面安靜了下來。

楊國忠上前兩步面對李隆基說道聖上,既然房琯房侍郎如此主張堅守長安,聖人可命太子爲監(jiān)國,領長安軍民死守長安,聖人退至巴蜀,招兵聚將以爲支援,李佐國和安祿山兩賊如同時來到長安城下,兩賊必定爲了長安歸屬一決死戰(zhàn),無論那邊勝了,必定另一邊會元氣大傷,到時候配合長安守軍,聖人從巴蜀出兵一擊,則天下可定,可謂進可攻退可守之計。”

楊國忠這主意可謂陰損之極,你房琯作爲太子親信不是極力主張守長安嗎?那就讓太子李亨留守長安,李隆基就跑到巴蜀去,要是長安守住了,那麼李隆基又繼續(xù)當皇帝,要是沒守住,那麼巴蜀也有天險可守。

李亨心中大叫不好,作爲一個戰(zhàn)戰(zhàn)兢兢就當太子當到四十多歲的人,李亨其實性格偏軟,要他來守長安和一東一西消滅了大唐將近四十萬軍隊的李佐國和安祿山對陣李亨說也不敢,李亨正要站起身說點,這時說了一句話就沒有做聲的李隆基了。

“楊相所言極合朕意,就做次辦理,擬旨:太子李亨監(jiān)國,統(tǒng)長安軍民鎮(zhèn)守長安,朕爲太子到巴蜀募兵籌糧,左相楊國忠隨行,金吾衛(wèi)隨行保護,神策軍交由太子李亨指揮,發(fā)旨,退朝。”

說罷李隆基站起身來就回到了殿後,徑直走了,身後內宦全部跟隨而去,整個天元殿都安靜了,不少大臣臉色蒼白,特別是兵部尚書趙開傑和兵部侍郎鄧颺,兩人是兵部主事,長安堅守兩人勢必不能一走了之,留下守城卻是兇險無比,誰能保證李佐國和安祿山不先打下長安再兩邊火併?

戶部管理糧錢,這情況也是走不了的,戶部尚書龐巨真以下臉色都不好看,就連武將臉上都顯得難看,安祿山是人?橫掃東北方向,哥舒翰這種大將都敗於其手,李佐國也是毫不遜色,郭子儀這種名將都在他手中折戟沉沙,如此巨大的長安城要靠這點兵力守住完全是開玩笑,況且長安守軍很重要的一部金吾衛(wèi)還要跟隨李隆基退往巴蜀,這一下就將能戰(zhàn)的軍隊抽走了一半,這可守?

李亨聽到李隆基下旨的時候就愣住了,就像耳邊響起了無數個驚雷,父皇逃了,卻要守長安,這是讓去死啊,一直到李隆基走出大殿,李亨還沒回過神來,房琯上前輕輕的拉了拉李亨的衣袖,李亨才如夢方醒。

李亨慘笑一聲這長安千瘡百孔,大戶百姓都逃走了一半,現在金吾衛(wèi)也走了,拿來守啊?局勢到了這一步楊國忠還在耍小聰明,真是天亡我大唐啊。”

房琯也沒有想到想讓李隆基堅守長安卻得到了這麼個結果,不由得默然無語。

而李佐國這時和安祿山一樣都在進城,安祿山消滅了哥舒翰的二十萬大軍,率軍逼近潼關,哥舒翰出面一招降,潼關的一萬守軍守不住就開關投降,安祿山兵不刃血的進入潼關。

而李佐國卻沒有那麼輕鬆,雖然靈州的大戶官戚打開了西面和東面的城門,安西大軍趁夜攻入了靈州,但是李光弼畢竟是名將,經驗十分豐富,馬上放棄和李佐國的大軍在兩邊城門糾纏,將所有手中的兵力集中在南門,和李佐國打起了城市巷戰(zhàn)。

忠於李光弼的士兵約有一萬多,加上郭子儀留下的將近三千親兵,李光弼還直接將南門靈州一萬五千守軍的領軍將領直接抓了,控制住了這一萬五千兵馬,手中握有將近三萬人馬利用靈州地形和安西軍激戰(zhàn)。

安西軍在掌握了靈州大部分地區(qū)之後和李光弼的部隊大戰(zhàn),雙方一直打到了天亮李光弼還在堅守,此時李光弼的軍隊已經無路可去,城中三面都被進城的安西軍堵住,南門外李麒帶著三萬騎兵守住了,根本不可能再開南門出城,抱定了必死決心的李光弼和手下的士兵爆發(fā)了驚人的戰(zhàn)力,居然死死的擋住了精銳的安西軍的腳步。

很多唐軍殺紅了眼,甚至和安西軍士兵一刀換一刀的拼命,城中的街道又不可能展開陣形,不少唐軍在屋頂和街口偷襲安西軍士兵,給李佐國的安西軍造成了不小的傷亡,後來是弩兵上屋頂,陌刀兵配合刀盾兵清理街道,安西軍士兵一個房間一個房間的清理唐軍才逐漸掌握了主動,將李光弼的部隊壓制在了南門一帶。

李佐國進城之後了戰(zhàn)況不利,黑暗中實在不利於作戰(zhàn),就下令所有各部原地停止前進,幾隻靠近了李光弼所掌握南門一帶的部隊原地監(jiān)視李光弼部,其餘部隊先穩(wěn)定靈州城內被佔地區(qū),這種穩(wěn)紮穩(wěn)打的方式收到了效果,李光弼組織了幾次攻擊都被打退了,安西軍開始拆南門一帶的房屋圍牆,清理出一大塊環(huán)形空地,李光弼的大軍已經失去了混亂中戰(zhàn)鬥和突圍的可能性了。

到了快要天亮的時候李光弼已經沒有再派兵出擊,唐軍所在的南門一片黑暗,而安西軍所佔的地段卻是一片光亮,安西軍將火把柴草丟到拆出來的空地上,唐軍只要一出現就會遭到弩箭的打擊,靈州的其餘地區(qū)在王澤端等當地大戶的幫助下迅速穩(wěn)定下來,李光弼已經插翅難飛。

清晨的到了,天空已經矇矇亮,火頭軍將一桶桶一筐筐的食物送到安西軍士兵邊上,打了一夜的安西士兵都比較亢奮,畢竟是剛剛纔擊敗了唐軍的幾十萬軍隊,又攻下了朔方首府靈州,正是士氣高昂的時候,李光弼這點兵力也是困獸猶鬥了,吃過了飯安西軍就開始出動,一排排的士兵開始在拆出來的空地上列陣,準備對李光弼發(fā)起最後的攻擊。

此時的李光弼正坐在南門軍營的帥賬中,臉上的憔悴之色盡顯,他手中的兵力只剩下了一萬不到了,和安西軍打巷戰(zhàn)也不是那麼容易,只有拼命才能抵擋,唐軍新敗,士氣不高,戰(zhàn)事一不利就成片投降,甲堅器利的安西軍的殺傷力相當厲害,李光弼手下能夠集攏的將近三萬人就剩下這麼一點了。

李光弼對手下的兩員親兵將領說道李堅、宗洪,唐軍天亮就會進攻,我就到前面去和安西軍拼了,如果我戰(zhàn)死了,你們就率軍降了吧,不要再消耗士兵的生命了,我也爲大唐盡最後一點力了。”

李堅和宗洪大驚,李堅說道節(jié)度使,不如我們打開南門衝出去吧,還有可能逃脫,我們還有一萬多匹戰(zhàn)馬,末將願意帶領五千人守住南門,節(jié)度使帶領五千人一人雙馬突圍而去,安西軍勢大,靈州已被攻破,節(jié)度使切不可死戰(zhàn)。”

宗洪也連連點頭,李光弼苦笑道突圍出去又怎樣?北方還有大唐的疆土嗎?史思明如果不趁機佔了河東是不可能的,李佐國佔了靈州整個西面大唐疆土都落於李佐國之手,安西軍的戰(zhàn)力極強,長安失陷只是問題,我逃了一次實在不想再逃了。”

說道這裡李光弼臉上露出羞愧郭節(jié)度使,李光弼無能,守不住靈州,朔方完了,長安完了,大唐的江山……”李光弼此時臉上的絕望令李堅和宗洪不由無話可說。

天已大亮,戰(zhàn)鼓聲響起,安西軍開始進攻了,一排排士氣高昂的安西步兵往南門推進,李光弼出現在最前線,帶領手下的將近一千親兵對安西軍的軍陣發(fā)起了決死衝鋒,李光弼衝在第一個,面對十倍於己的安西軍一千唐軍毫不畏懼,此戰(zhàn)李光弼戰(zhàn)死,一千唐軍無一投降全部戰(zhàn)死,李光弼的屍體靜靜的擺在地上,看上去像是睡著了一樣,致命的傷勢是胸口上被戳了一槍,從肋下甲縫中穿了進去,看上去鮮血並不多,他身邊全部是倒地而亡的唐軍士兵,這些屍身隱隱的圍成了一個圈,中間就是李光弼。

當安西軍士兵進入南門大營時,一排排跪得整整齊齊的唐軍令安西軍士兵止步,跪在最前面的就是李堅和宗洪,剩下的八千左右的唐軍降了,靈州完整的落入了安西軍的手中,朔方也隨之失去了所有的抵抗力量,整個北方的唐軍全部被滅,長安向著李佐國敞開了懷抱。

李佐國得知李光弼的死嘆口氣說道一個王朝的覆滅總是有人陪葬的,厚葬李光弼吧,整軍修整七天,七天之後大軍匯合兵髮長安。”

第22章 反出潼關 回安西(下)第28章 定親第26章 強勢出擊第46章 怛羅斯之戰(zhàn)--試探第7章 咄魯之死第34章 李嗣業(yè)的困惑第3章 十五第56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56章 落日雄關第49章 怛羅斯之戰(zhàn)--斷後第51章 馬嵬坡前長恨歌第9章 軍中比武第48章 長安偏西步戰(zhàn)騎第27章 烏蘭會戰(zhàn)(上)第36章 大決戰(zhàn)(上)第42章 新年新氣象第24章 赤河之戰(zhàn)(二)第4章 皇親第16章 鄭春雲的憤怒第9章 定計謀李亨第42章 名將身隕戰(zhàn)靈州第9章 凋謝的格桑花(下)第12章 死太監(jiān)真是找死第1章 整合實力三十三章 怛羅斯之戰(zhàn)推還是不推第13章 兩年(中)第1章 很平常的穿越第14章 小人構陷第14章 將計就計第2章 封賞第17章 他來了就打第20章 殷秀實的如意算盤第10章 大周帝國第26章 餘波和逛街第3章 宴請第7章 破關只等閒第2章 初一第10章 大周帝國第30章 遊騎兵第15章 騎兵衝鋒第35章 怛羅斯之戰(zhàn)--楚天舒第48章 長安偏西步戰(zhàn)騎第65章 兩面夾擊滅燕序幕第57章 城下談判第53章 國殤第25章 明月幾時有第12章 雄關斜陽第43章 利益至上第51章 馬嵬坡前長恨歌第26章 強勢出擊第20章 鐵與血-決死一戰(zhàn)(下)第6章 馬鳴風蕭蕭第26章 餘波和逛街第1章 瑞雪第56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39章 致命追擊第13章 兩年(中)第3章 風雲始動第3章 風雲始動第53章 安齊斯關前第61章 慶緒弒父佐國巡邊第30章 烏蘭會戰(zhàn)(下上)第1章 很平常的穿越第20章 疑惑第4章 皇親第2章 封賞第70章 定安史第5章 雷霆第44章 地稅局第58章 城上且看風雨第8章 全面攻勢第16章 三部聯(lián)合第49章 區(qū)域霸權第63章 石堡城血戰(zhàn)(下)第57章 自古書生造反難第4章 皇親第23章 赤河之戰(zhàn)(一)第31章 烏蘭會戰(zhàn)(下中)第57章 兵不刃血第2章 初一第38章 怛羅斯之戰(zhàn)--迎接第50章 達倫關第50章 擒將敗軍胡騎逃第19章 鮮于踆第39章 陌刀如林血如海第53章 進攻第32章 烏蘭會戰(zhàn)(下下)第57章 自古書生造反難第54章 西歸安西書生反第6章 暴虎憑河戰(zhàn)事起第23章 此仇不報枉爲人子!第67章 立威第42章 新年新氣象第48章 長安偏西步戰(zhàn)騎第17章 李嗣業(yè)之死(上)第28章 回眸一笑百媚生第21章 反出潼關 回安西(上)第6章 夜宴第43章 太子監(jiān)國靈州定第63章 海上攻略
第22章 反出潼關 回安西(下)第28章 定親第26章 強勢出擊第46章 怛羅斯之戰(zhàn)--試探第7章 咄魯之死第34章 李嗣業(yè)的困惑第3章 十五第56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56章 落日雄關第49章 怛羅斯之戰(zhàn)--斷後第51章 馬嵬坡前長恨歌第9章 軍中比武第48章 長安偏西步戰(zhàn)騎第27章 烏蘭會戰(zhàn)(上)第36章 大決戰(zhàn)(上)第42章 新年新氣象第24章 赤河之戰(zhàn)(二)第4章 皇親第16章 鄭春雲的憤怒第9章 定計謀李亨第42章 名將身隕戰(zhàn)靈州第9章 凋謝的格桑花(下)第12章 死太監(jiān)真是找死第1章 整合實力三十三章 怛羅斯之戰(zhàn)推還是不推第13章 兩年(中)第1章 很平常的穿越第14章 小人構陷第14章 將計就計第2章 封賞第17章 他來了就打第20章 殷秀實的如意算盤第10章 大周帝國第26章 餘波和逛街第3章 宴請第7章 破關只等閒第2章 初一第10章 大周帝國第30章 遊騎兵第15章 騎兵衝鋒第35章 怛羅斯之戰(zhàn)--楚天舒第48章 長安偏西步戰(zhàn)騎第65章 兩面夾擊滅燕序幕第57章 城下談判第53章 國殤第25章 明月幾時有第12章 雄關斜陽第43章 利益至上第51章 馬嵬坡前長恨歌第26章 強勢出擊第20章 鐵與血-決死一戰(zhàn)(下)第6章 馬鳴風蕭蕭第26章 餘波和逛街第1章 瑞雪第56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39章 致命追擊第13章 兩年(中)第3章 風雲始動第3章 風雲始動第53章 安齊斯關前第61章 慶緒弒父佐國巡邊第30章 烏蘭會戰(zhàn)(下上)第1章 很平常的穿越第20章 疑惑第4章 皇親第2章 封賞第70章 定安史第5章 雷霆第44章 地稅局第58章 城上且看風雨第8章 全面攻勢第16章 三部聯(lián)合第49章 區(qū)域霸權第63章 石堡城血戰(zhàn)(下)第57章 自古書生造反難第4章 皇親第23章 赤河之戰(zhàn)(一)第31章 烏蘭會戰(zhàn)(下中)第57章 兵不刃血第2章 初一第38章 怛羅斯之戰(zhàn)--迎接第50章 達倫關第50章 擒將敗軍胡騎逃第19章 鮮于踆第39章 陌刀如林血如海第53章 進攻第32章 烏蘭會戰(zhàn)(下下)第57章 自古書生造反難第54章 西歸安西書生反第6章 暴虎憑河戰(zhàn)事起第23章 此仇不報枉爲人子!第67章 立威第42章 新年新氣象第48章 長安偏西步戰(zhàn)騎第17章 李嗣業(yè)之死(上)第28章 回眸一笑百媚生第21章 反出潼關 回安西(上)第6章 夜宴第43章 太子監(jiān)國靈州定第63章 海上攻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中市| 蓬莱市| 合水县| 红桥区| 南部县| 清涧县| 酒泉市| 宜川县| 信阳市| 海城市| 乌鲁木齐县| 台北市| 绥芬河市| 吉林市| 镇坪县| 南昌县| 泗阳县| 南召县| 绥德县| 三原县| 南开区| 岫岩| 迁安市| 苏尼特右旗| 马尔康县| 延边| 华池县| 观塘区| 伊吾县| 正宁县| 会泽县| 马龙县| 岳阳市| 建阳市| 资源县| 靖安县| 徐汇区| 读书| 牡丹江市| 扬州市| 三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