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2章 死太監真是找死

李佐國迅速收攏大軍,這一次跟隨李佐國前來的五萬大軍根本沒有戰鬥的機會,這讓手下將領全部撇了一口氣,完全成了一次武裝行軍了,不過李佐國心情卻是很好,至少自己的軍隊是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李佐國要儘快迴轉安西,李佐國估計很快前方的戰報就會到來,長安在有玄宗這個超級糊塗蟲統帥的指揮下必然會失敗,而且會丟失洛陽,所以安西的出兵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李佐國就必須回去準備,這一次的對手不單是安祿山,還有唐玄宗。

大軍用最快的速度行軍,剩下的吐蕃俘虜編成了兩個部隊,一隻是淘汰剩下的精悍部隊,也就是李護和李逸成立的前鋒營,雖說只有三萬人,但是這支部隊成立之時就是在拼命搏殺淘汰中產生的,三萬前鋒營士兵可以說是二十萬人中用生死鍛煉出的精華,戰鬥力不錯,當然訓練和紀律和李佐國的唐軍不能相比。

另外的六萬人的俘虜隊伍則直接編入了輜重部隊,有唐軍大軍在,這些吐蕃人被當作民夫使用,也不會擔心出什麼問題,石堡城的防務李佐國留下了八千唐軍防守三城,相信才遭重創的吐蕃是不敢再次挑起戰端了,李佐國將輜重部隊和步軍留後慢行,自己帶領著三萬多騎兵星夜趕路,只用了十天時間便回到了河洲。

河洲過後離龜茲和疏勒都不遠了,李佐國先到的地方就是龜茲。

李嗣業親自出迎,迎接到得勝而回的李佐國之後父子並安西的主要將領一起到了龜茲都護府議事廳坐定。

李嗣業溫言說道:“應聖人聖旨,我安西出兵隴右,一舉擊敗吐蕃大軍十五萬,俘虜十萬,吐蕃在二十年內是無力再度與我大唐興兵了,佐國此次功在社稷,很好,我必會請聖人重賞軍功,不過現在安祿山起兵反唐,早先因佐國出兵在外,長安要我安西出兵的事情我已經拖了一段時間了,現在戰局不利,討伐安祿山的大軍出潼關和安祿山大軍於洛陽北面城府關決戰,主帥六皇子本英明果決,長安都期待能夠一戰而勝叛軍,卻不想六皇子卻病逝于軍中。”說道這裡李嗣業聲音低沉下去,顯得對於六皇子的死感到十分痛心。

李嗣業的話語並不響亮,迴盪在議事廳中:“因主將意外身亡,十萬大軍以哀兵姿態和安祿山優勢大軍決戰,不過人數相差太大,副帥封常清最後領軍且戰且走退守潼關,安祿山大軍趁勢南下,圍困東都洛陽,因南詔徵兵,洛陽其實已經兵力不足了,我認爲洛陽現在估計已經落入安祿山的手中?!?

李嗣業說道這裡聲音提高了一度:“這次的聖旨已經到了,正是要我安西出兵勤王,我已決定三天之後就率兵八萬出兵長安,要戰這反唐的安祿山,佐國你次次出戰也夠辛苦了,連自己的兒子和妻子都沒時間陪,此次就由爲父出征,你就留守安西,我走之後安西軍政由佐國暫時統領,你們可有意見?”

後面的話李嗣業是對在座的將領說的,來到的將領包括于闐鎮守李躍行,碎葉鎮守劉瀚,文官以段天和爲首,現在因爲疏勒鎮所有的實力爲安西四鎮之首,李佐國已經是李嗣業坐下第一將了,所以李嗣業說自己走後由李佐國來總領安西廳中沒有一個人意外,所有人都表示李嗣業的安排非常好。

這時候李佐國站起來對李嗣業一躬身說道:“大都護,末將不同意大都護親自領軍援救長安,我安西這幾年幾乎年年與周邊各國開戰,民生凋敝,如果這次還要強行出兵長安,卻不知道長安可安排好了我安西大軍的糧草軍需?如果沒有糧草軍需,我安西大軍一旦斷糧就有全軍覆沒之險,請恕末將決不同意安西出兵。”

李佐國這話一說,在座的都是瞭解安西現在情況的,怎麼會糧草不足?衆將都是一愣,不過隨後就想起李佐國每次不管是出兵也好還是做事也好,都是要好處多多才會行動,在座的衆將都知道跟著李佐國走絕不會吃虧,現在安西的武將們幾乎都是圍繞著大通商行在賺錢,人人過得相當不錯,因此很多人聽李佐國這麼一說,以爲李佐國是在向長安索要好處,有幾個頭腦簡單的將領就隨口附和了起來,更多的將領則是沉默,都在想李佐國這樣的說法到底是爲了什麼?

李嗣業顯然也以爲李佐國是爲了需要朝廷出錢出糧才肯出兵,不由皺起眉頭,李嗣業說道:“現在安祿山反唐,國家危難,怎麼可以因無糧草就不出兵救國?我輩身爲大唐軍人,當爲國盡力而戰,佐國爲何這般說話?”

李佐國回答:“並不是佐國爲難出兵,是佐國在回來路上一直在想,安祿山爲何要反?他爲三鎮節度使,手中雄兵幾十萬,所有的東北部族國家皆要看他臉色,權勢已經大到極處,反唐對他來說有何好處,且看安祿山起兵的討伐檄文,說的是除奸臣清君側,這說的是誰?是楊國忠,而我安西將士的鮮血卻是爲這楊國忠而流,佐國認爲卻是不該,我安西出兵的條件應該是除奸臣,楊國忠必須除掉纔是我安西出兵之時,這是佐國的意見?!?

李嗣業沉默不語,雖然他有一腔愛國之心,但是也不是傻瓜,安祿山雖說打的旗號是清君側除奸臣,但事實卻是反唐,李嗣業覺得自己出兵如果還要加上條件,和安祿山一樣的條件,那麼和安祿山反唐又有什麼區別,自己的兒子對於當今皇帝沒有好感是從長安回來之後就到達了一個頂峰了。

李嗣業是知道李佐國的想法的,不過父子兩沒有統一的是,李佐國認爲大唐是大唐,大唐非一家一姓之大唐,唐玄宗縱容楊國忠亂政,那麼逼反安祿山的代價就是玄宗自己承擔,這已經是一種自立的思想了,李嗣業一輩子愛國,爲大唐征戰,這種思想對李嗣業的衝擊很大,李嗣業認爲天子即爲大唐,怎麼也不是天子的問題,是奸臣隱瞞天子亂政,不過父子兩人都認爲楊國忠爲罪魁禍首。

李嗣業就說道:“現在安祿山席捲河北,戰火之下受苦的還是大唐百姓,我雖也知道朝有奸臣,但是爲大唐出兵是必須的,到時候我將勸聖人除奸臣以正國體,不會放過楊國忠的?!?

李佐國朗聲說道:“大都護說得對,佐國雖然認爲我安西不該出兵,不過爲了戰火中的大唐百姓,我安西還是要出兵以救民於水火,但請大都護坐鎮安西,佐國願領兵前往,安祿山必不能當我安西強兵一擊。”

李嗣業搖搖手說道:“我也爲大唐將軍,此事不用多說了,你就留守安西,我自帶兵八萬出兵長安,各地勤王軍和募兵也會集合長安,安祿山之命不久矣?!?

李佐國還待再說,李嗣業就叫李佐國退下,李佐國無奈之下就回列,這時門外突然傳來一個尖利的聲音:“大都護真是爲國爲民的忠臣,某家必會稟明聖人,爲大都護請功。”

門外進來一個身穿五品內官服色的太監,這是前來安西傳旨,要求安西派兵的傳旨太監張東武,他滿臉的驕傲,雙手放在背後大大咧咧的走進議事廳。說到聖人的時候雙手抱拳往門外一禮,似乎在說,我的後臺就是皇帝。

李嗣業這幾天沒有少被張東武騷擾,因爲前方對安祿山的戰事不利,因此一直對外戰爭戰無不勝的安西精兵就是玄宗的王牌了,所以此次催促安西出兵是派了內宮的一位總管前來,就是這張東武了,五品內官在宮中已經是品級最高的了,除了那個不像太監的太監高力士,所有宮中太監的品級最高就是五品。

張東武已經在門外聽了一段時間,他是楊貴妃宮中的第二管事太監,因楊貴妃得寵於皇帝,自己也水漲船高,哪怕是在長安也是不將宮外官員放在眼中的,何況是安西這樣邊遠的鄉下地方的節度使,每次到都護府都是直接登堂入室要李嗣業給個說法,每天都來催促出兵,李嗣業跟他解釋安西爲對付吐蕃已經出兵在外,如果馬上出兵會導致安西空虛,西域並不太平,兩線出兵會導致安西空虛,周邊的敵國會威脅大唐疆土。

但是這個張東武一概不聽,只是一味蠻橫的叫李嗣業出兵,還幾次面對李嗣業拍桌子,指著鼻子說李嗣業有反意,還幾次去聯繫段天和,其意思明顯,要段天和直接出面免去李嗣業的安西節度使一職,然後出兵長安。

可是段天和現在哪裡敢做這樣的事情?不說現在安西基本上被李佐國經營得鐵桶一塊,手握兵權的將領基本上都是李嗣業父子的門生故舊,何況李佐國還領兵在外,要是知道這個事情豈不是又逼反了一個節度使,這種事情段天和如此精明的人怎麼會做?

段天和就跟張東武打起了哈哈,最後乾脆開始捉迷藏,直接跑到下面的村鎮去看秋收情況去了,躲著張東武走,張東武無奈,但見李嗣業並無翻臉跡象,就以爲李嗣業可欺,更是驕橫,像今天正在議事他一個傳旨太監居然就大大咧咧的衝了進來,簡直旁若無人。

衆將的眼神立即就不對了,留在龜茲的將領早就對這個太監看不慣了,不過李嗣業既然對他忍讓,底下的軍將也只有不做聲,這就更加助長了他的氣焰,不過纔回來的李佐國麾下的將領可都是年輕氣盛的,他們眼中李嗣業父子派一二,天老三我第四,什麼太監爛人能夠騎在大都護的頭上。

這太監大大咧咧的進來頓時李護等將領就怒目而視,張東武還渾然不知,走到李嗣業面前說道:“你有這樣的心很好,那就快快派兵出發,某家也好趕快回長安,這裡實在是生活太差。”

李嗣業臉色一下沉了下來,說道:“大軍出動不是小事,糧草輜重軍需武器都要準備,不是說走就走的,請張老爺稍安,這邊一準備好就立即發兵………..”

張東武打斷李嗣業的話,滿臉怒容指著李嗣業的鼻子說道:“你爲安西大都護,長安有險你卻不馬上出兵,拖了那麼長時間,要知道你可是大唐臣子,難道你想學那安祿山行那謀反之事?在座的大唐將軍必定不會跟隨你這逆臣,李嗣業,你可不要自誤…..”

正說道這裡邊上一人喝到:“哪裡來的小丑,居然敢在這裡咆哮,活的不耐煩了?”左邊排班中走出一將,肩寬膀闊,正是李護,李護這時眉毛都氣得立將起來,衝上前就想抓張東武的前襟。

還沒有拉到就被一隻手按在肩頭,李護回頭一看就停了下來,在這裡也只有李佐國能夠拉住盛怒中的李護了,李護氣道:“這狗太監居然敢這樣對待大都護,末將實在是氣不過?!?

李佐國點點頭將李護拉到一邊,轉身就向張東武走去,跟隨張東武一起進入議事廳的還有兩名護衛和兩名小黃門,因爲李嗣業的客氣這四人也是鼻孔向天。

剛纔李護的樣子十分怕人,張東武還被嚇了一跳,但馬上李護被拉開張東武又來勁了,馬上跳起來指著李嗣業說道:“這種無禮的將領你怎麼會讓他在這裡的?馬上處置了他,某家可是代表的天家顏面,一個小小的五品將軍也敢對我無禮?!?

李嗣業憋氣啊,一直以來李嗣業忍耐這個太監只不過是心中還有忠君之心,不過李嗣業再怎麼說也是一員猛將,泥人也有個土性,張東武說得興起就沒有注意李嗣業的臉色,不過李嗣業還沒有發作出來李佐國就到了張東武的身邊。

只一腳踹了過去,張東武只覺得腰間一疼,整個身子橫飛了起來,不過根本沒有飛出去,李佐國踹了張東武一腳之後馬上上前一步拉住張東武的右手往地上一慣,張東武“咚”的一聲摔在地上,一時間連氣都喘不過來,張開了嘴卻喊不出聲音,李佐國一腳就踏在張東武的嘴上,鐵製的鞋底頓時踏得張東武滿口鮮血,也不知道掉落了幾顆牙齒。

李佐國俯下身子靠近了一點說道:“你這個沒卵子的,怎麼敢對我父親這樣無禮,看來真是不想活了?”

李護裂開大嘴笑了起來,原來李佐國不是阻攔自己,是要自己下手啊,這時廳中衆將頓時解氣無比,十個有九個在笑,段天和低頭暗笑,跟隨張東武進來的四個人都呆了,在龜茲一直以來李嗣業對他們都客氣有加,就算張東武惡語相向也沒有爲難,這夥人都驕橫了起來,今日聽說討伐吐蕃的大軍回來了,張東武就急匆匆的趕來,想著李嗣業這下沒有不出兵的藉口了吧?

結果還沒等威風抖起來就被這當頭一棒子,那兩名護衛親兵想也不想就“噌”的一聲拔出了腰間的佩刀,他們是長安金吾衛,爲天子禁衛,向來是瞧不起外面的軍將,在安西也覺得自己能夠橫著走,見自己保護的張東武被打了,就拔刀了,兩個小黃門這時嚇到了,就發抖著退往一邊。

一名護衛就喊道:“快放開張老爺,你居然敢對傳旨天使動手,不怕誅九族嗎?”。

李佐國見兩名護衛拔刀,踩著張東武不放,擡起頭來,臉上的表情卻是有點同情:“你們真以爲自己是傳聖旨的就能夠爲所欲爲了?知道這裡是什麼地方?”

李佐國不待他們回答就說道:“這裡是安西大都護議事廳,李護,對於帶刀擅闖議事廳之人是什麼懲罰?

李護嘿嘿笑著說道:“擅闖議事廳者,斬……….”這一聲斬拖音十足,兩名護衛覺得一陣戰慄,一股冷氣從背後升起。

李佐國就說道:“那還不斬了這幾個擅闖議事廳的狂徒?!边@時所有人才知道李佐國臉上同情的表情是爲了什麼。

李護興奮的拔出腰間橫刀,也不叫門口的士兵,幾步走進兩名正在面面相覷的張東武的護衛,“唰”的一刀就橫砍過去,李麒等將領也拔出腰間橫刀,一時間廳中全是拔刀之聲,一片刀光閃爍。

李護出手何其快,這兩名護衛卻是養尊處優的老爺兵,你叫他欺男霸女耍耍威風還可以,要和李護這樣的戰將想必就差太遠了,李護橫劈一刀是照著外側的一名護衛下手,那護衛慢了半怕才知道用手中的刀去擋,李護這一刀是個虛招,手一擡就繞過了那護衛格擋這一下,一刀就割掉了這護衛的頭,人頭滾落熱血**,站在幾步之外的另一名護衛被這人血淋了一臉,臉色由白轉青由青轉藍,將手中的刀一丟就彎腰吐了出來。

第51章 殺戮能夠解決一切問題第62章 石堡城血戰第11章 無敵李佐國(下)第13章 兩年(中)第11章 大唐終結第6章 李護第14章 太子黨第9章 軍中比武第1章 瑞雪第33章 回鶻參戰三十三章 怛羅斯之戰推還是不推第20章 鐵與血-決死一戰(下)第58章 城上且看風雨第14章 將計就計第28章 烏蘭會戰(上中)第7章 破關只等閒第13章 李林甫第2章 封賞三十四章 怛羅斯之戰插曲第30章 烏蘭會戰(下上)第40章 血色嚴冬第31章 權相歸天虎離京第4章 大唐亂局第48章 長安偏西步戰騎第29章 春閨落紅曉溼衣第28章 定親第56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22章 高仙芝的盤算第28章 定親第55章 李府闔家第10章 大周帝國第19章 鮮于踆第10章 大周帝國第9章 凋謝的格?;?下)第8章 路遇太子第44章 厲兵秣馬東指劍第49章 火器破騎李麒到第45章 怛羅斯之戰--離心第23章 準駕到第35章 怛羅斯之戰--楚天舒第53章 進攻第3章 紈絝子弟的標準配置第49章 區域霸權第52章 揮軍西進第47章 婚禮(上)第70章 定安史第45章 雙龍搶珠會長安第1章 整合實力第38章 撤兵第46章 怛羅斯之戰--試探第57章 城下談判第32章 唐人豈是能輕侮第23章 準駕到第60章 三公九卿第15章 針對佈置第53章 虎踞長安第57章 城下談判第22章 李林甫難道也是穿越的?第47章 怛羅斯之戰--慘烈第11章 家傳戰陣武學第62章 石堡城血戰第9章 凋謝的格?;?下)第20章 疑惑第1章 很平常的穿越18章 鐵與血決死一戰上第51章 威震天下的開始第59章 長安來的消息第18章 李嗣業之死(下)第59章 長安來的消息第13章 李林甫第8章 路遇太子第12章 兩年(上)第20章 疑惑第65章 兩面夾擊滅燕序幕第41章 回家第9章 阿麗兒、李白第61章 石堡城血戰(中)第38章 撤兵第52章 高仙芝之死第18章 戰前第5章 雷霆第28章 烏蘭會戰(上中)第3章 風雲始動第18章 戰前第48章 婚禮(下)21章 古牧爾血戰上第45章 雙龍搶珠會長安第6章 夜宴16章 吐火羅最後的抵抗第54章 達倫關大捷三十四章 怛羅斯之戰插曲第69章 攻城練兵第57章 自古書生造反難第20章 葵花寶典第20章 葵花寶典第39章 致命追擊第50章 艾卜.穆斯林第63章 海上攻略第16章 龍首原上望長安
第51章 殺戮能夠解決一切問題第62章 石堡城血戰第11章 無敵李佐國(下)第13章 兩年(中)第11章 大唐終結第6章 李護第14章 太子黨第9章 軍中比武第1章 瑞雪第33章 回鶻參戰三十三章 怛羅斯之戰推還是不推第20章 鐵與血-決死一戰(下)第58章 城上且看風雨第14章 將計就計第28章 烏蘭會戰(上中)第7章 破關只等閒第13章 李林甫第2章 封賞三十四章 怛羅斯之戰插曲第30章 烏蘭會戰(下上)第40章 血色嚴冬第31章 權相歸天虎離京第4章 大唐亂局第48章 長安偏西步戰騎第29章 春閨落紅曉溼衣第28章 定親第56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22章 高仙芝的盤算第28章 定親第55章 李府闔家第10章 大周帝國第19章 鮮于踆第10章 大周帝國第9章 凋謝的格桑花(下)第8章 路遇太子第44章 厲兵秣馬東指劍第49章 火器破騎李麒到第45章 怛羅斯之戰--離心第23章 準駕到第35章 怛羅斯之戰--楚天舒第53章 進攻第3章 紈絝子弟的標準配置第49章 區域霸權第52章 揮軍西進第47章 婚禮(上)第70章 定安史第45章 雙龍搶珠會長安第1章 整合實力第38章 撤兵第46章 怛羅斯之戰--試探第57章 城下談判第32章 唐人豈是能輕侮第23章 準駕到第60章 三公九卿第15章 針對佈置第53章 虎踞長安第57章 城下談判第22章 李林甫難道也是穿越的?第47章 怛羅斯之戰--慘烈第11章 家傳戰陣武學第62章 石堡城血戰第9章 凋謝的格桑花(下)第20章 疑惑第1章 很平常的穿越18章 鐵與血決死一戰上第51章 威震天下的開始第59章 長安來的消息第18章 李嗣業之死(下)第59章 長安來的消息第13章 李林甫第8章 路遇太子第12章 兩年(上)第20章 疑惑第65章 兩面夾擊滅燕序幕第41章 回家第9章 阿麗兒、李白第61章 石堡城血戰(中)第38章 撤兵第52章 高仙芝之死第18章 戰前第5章 雷霆第28章 烏蘭會戰(上中)第3章 風雲始動第18章 戰前第48章 婚禮(下)21章 古牧爾血戰上第45章 雙龍搶珠會長安第6章 夜宴16章 吐火羅最後的抵抗第54章 達倫關大捷三十四章 怛羅斯之戰插曲第69章 攻城練兵第57章 自古書生造反難第20章 葵花寶典第20章 葵花寶典第39章 致命追擊第50章 艾卜.穆斯林第63章 海上攻略第16章 龍首原上望長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璧山县| 宁陵县| 岳阳县| 威信县| 龙门县| 长乐市| 曲阳县| 剑河县| 沁水县| 曲松县| 京山县| 弋阳县| 军事| 宁强县| 河源市| 稷山县| 苍梧县| 桃园市| 调兵山市| 和政县| 淮南市| 通许县| 民勤县| 乐亭县| 缙云县| 衡东县| 铜鼓县| 海宁市| 马鞍山市| 福清市| 文安县| 兰西县| 枣庄市| 余姚市| 灵石县| 达孜县| 资源县| 绥阳县| 团风县| 新密市| 洪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