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章 凋謝的格桑花(中)

這次進攻對於吐蕃軍隊來說卻是對士氣的嚴重打擊,桑央嘉措派出了督戰隊,對於那些狂奔亂跑,恐懼無比精神崩潰的吐蕃士兵直接舉起了手中的刀,砍殺了幾百名逃在最前面的吐蕃士兵之後,整個潰逃的局勢控制住了,所有觀看這一戰的吐蕃人都驚呆了,唐軍怎麼這樣厲害?之前的唐軍並沒有這樣嚴整的軍陣,沒有這樣堅定的意志,這隻軍隊完全像是鋼鐵鑄就,映襯著一敗就兀突狼奔的吐蕃軍隊,完全勢不可戰勝的一般,吐蕃人的士氣受到了重創。

桑央嘉措的臉色鐵青,這樣的唐軍他從未見過,雖然上前的吐蕃士兵並不是自己手中最精銳的,但是敗得這樣乾淨利落還是讓他無法相信,畢竟這些吐蕃士兵也是正規的吐蕃軍隊,也是和唐軍戰鬥過並取勝的軍隊。

面前的滿是屍體的戰場一眼就可以看出至少有五千具以上,這麼短短的時間就損失了這麼多,其中不少是剛纔那一陣潰退帶來的,唐軍是高效的殺戮機器啊。

唐軍後面的軍陣移動了,和前面的三萬唐軍合兵一處,中軍舉起了一面血紅的戰旗,這面戰旗上面有一個馬頭,這是總攻的信號,唐軍的騎兵開始上馬了,桑央嘉措看著面前還在混亂的吐蕃士兵,臉色由青轉黑,不祥的感覺強烈的涌上心頭。

隨著鼓聲唐軍合兵一處,如牆如崖一般慢慢向吐蕃軍這邊推進,桑央嘉措現在再也顧不得身爲副帥的矜持了,大聲的嘶喊:“馬上整隊,列陣,弓箭手準備,前面退回來的馬上到軍陣之後列陣,凡有拖延阻擋的一律斬首。”

前面桑央嘉措手下的將領和軍官連忙刀鞘鞋子並用,將前面敗回來的吐蕃士兵往兩邊趕,後來乾脆拔出腰刀就砍,這樣終於將軍陣的前面清理開了。

岡仁結措已經來到了中軍,和桑央嘉措並肩而立,他的臉色凝重,說道:“唐軍戰力相當強啊,我們能不能贏?”

桑央嘉措像是要加強自己信心一樣,回答道:“我們一定要贏。”

岡仁結措知道桑央嘉措的判斷和自己一樣,雖然吐蕃人多,但是戰鬥力完全不在一個檔次,先前的一戰唐軍也證明這一點,吐蕃軍最後完全是潰敗,要不是唐軍並沒有追擊,估計現在敗兵連自己的陣形都要衝動。

兩人的直屬的軍隊是這次吐蕃軍的精銳了,都是脫產軍人,可以說是職業軍人了,此時前面自己軍隊的潰敗他們都看在眼中,雖然他們擊敗了兩次唐軍,但是這隻唐軍完全跟他們擊敗的唐軍不一樣,戰時堅決士氣高昂,而且有鋼鐵一般的意志,兵甲犀利,似乎比自己遇到過的唐軍要強大得多。

此時吐蕃人和他們的統帥已經沒有了選擇,唐軍隨著雄壯的戰鼓聲,邁著整齊的步伐向吐蕃軍陣這邊推進了過來,每前進二十步唐軍就會一頓,隊形一整之後又繼續前進,整個唐軍陣前約有兩百名手持橫刀的軍官,頭盔上面長長的鳥翎在風中飄動,這些軍官橫刀刀尖朝下,每走二十步就會擡起橫刀大喝一聲:“立。”然後真個陣形一頓,之後又再大喝一聲:“前進。”橫刀揮下,然後唐軍整形就再次前進。

桑央嘉措看著幾乎是被督戰隊逼迫著在精銳的四萬吐蕃精兵後面列陣的敗兵,很多敗退下來的士兵連武器都沒有,臉色蒼白戰戰兢兢的站在隊伍中,彷彿只要唐軍一過來就要轉身逃跑,而且這些士兵的情緒士氣也影響到了列好陣的士兵了,看到這個慘樣精銳士兵也有點騷動。

桑央嘉措知道不能這樣下去了,唐軍的壓迫再這樣下去吐蕃軍隊的士氣就不用提了,一旦交戰士氣低落的一方就更容易崩潰,桑央嘉措就對岡仁結措說道:“我看要派騎兵去衝一衝對方的軍陣,就算對方的騎兵出動也好過這樣被動。”

岡仁結措點頭道:“好,是不能這樣下去了,後面的民夫根本沒有戰鬥能力,我們這裡一旦頂不住就是災難,我親自去領騎兵,這裡交給你了。”

桑央嘉措一愣,看到岡仁結措就要打馬離開,連忙說道:“將軍,你怎麼可以親自領軍衝鋒呢?可叫親將領兵即可。”

岡仁結措回頭說道:“你忘了我是什麼出身了?我是吐蕃的神威大將軍,死在我手裡的敵將不下百人,我去領騎兵是最好的,你且看我如何破敵。”

岡仁結措臉上的虯髯奮張,舉起手中的一隻精鋼長矛,顯得威猛異常,說完不等桑央嘉措答話就打馬而去,桑央嘉措這一瞬間覺得眼眶一熱,連忙低頭掩飾,因爲桑央嘉措知道岡仁結措將軍爲了什麼要去領騎兵和唐軍騎兵先行決戰,因爲唐軍騎兵的戰鬥力已經得到了證實,那是非常恐怖的,吐蕃軍的一萬騎兵就這樣被幾乎全殲,而據逃回來的敗兵交代,唐軍的騎兵絕對不超過一萬人。

岡仁結措的意思很明白了,利用自己在軍中的威望領騎兵纏住唐軍的騎兵,寄希望與中軍桑央嘉措能夠擊退唐軍步兵,這樣還能夠維持一個不勝不敗,至少能夠在今天這一戰中不至於輸個一敗塗地,後面的民壯雖多,但是卻是戰場的最不穩定因素,要是前面吐蕃正規軍大敗,那麼三座城堡是根本容不下那麼多人的,伽達多山道狹窄異常,一時半會根本不能夠通行這麼幾十萬人,而且也不能先行將這些人撤回去,這樣會動搖軍心。

唐軍就這樣輕易的就將吐蕃人逼到了牆角,一切還是實力,只要手下的士兵夠強,桑央嘉措看著進入騎兵隊伍的岡仁結措的身影,緊緊的握住了拳頭,大喝一聲:“傳令全軍,都給我死戰向前,退後一步者斬首,今日必破唐軍。”

桑央嘉措的命令傳下去之後,看來吐蕃士兵還是比較相信桑央嘉措,歡呼聲響起,垂落的士氣回升了,這就是一名好的主將所能起到的作用,不過在戰場上光有一名好的主帥就夠了嗎?答案顯然不是。

唐軍距離吐蕃軍陣已經不到兩百五十步了,李逸的放箭的命令剛剛下達,於是就在吐蕃軍正在歡呼的時候,唐軍的弩箭帶著一片陰雲向吐蕃軍迎面而來,吐蕃士兵舉起了盾牌,隨著弩箭密集的打擊聲,不斷的有陣中的吐蕃士兵被射中要害倒下,唐軍走到了一百五十步全軍停止了前進,弩箭就如同下雨一般的不停的往吐蕃軍中傾瀉,李逸此時露出了微笑嘴裡說道:“凡是能夠不用自己士兵生命解決的敵人,就不用士兵的生命去解決,只用錢就夠了。”

可不是嗎?弩箭就是錢,精良的器械決定了吐蕃士兵只能在他們弓箭的射程之外被動的承受唐軍弩箭的打擊,桑央嘉措馬上下令全軍出擊,此時只能寄希望於和唐軍肉搏了,這樣下去唐軍的弩箭沒有射完自己的大軍就會崩潰。

吐蕃士兵發出瘋狂的吶喊往唐軍撲去的時候,李護也獰笑著騎上了戰馬,手中的開山鉞閃爍著寒光在頭上繞了一個圈子,所有休息的唐軍騎兵全部上馬,吐蕃左右共計兩萬騎兵已經空羣而出,向唐軍步軍的兩翼撲來,李護可不能坐視吐蕃騎兵攻擊自己步兵側翼,馬上做出了反應,此時唐軍步軍中軍也發出了旗花,這是一種煙花一般的信號彈,紅色的旗花在戰場上空炸開,就像是一朵超級大的格桑花。

這是騎兵出擊的信號,李護嘿嘿一笑,覺得李逸的指揮還是非常及時的,本來休息時候比較鬆散的唐軍騎兵迅速的結成了騎兵衝鋒的陣形,訓練有素的戰馬在同樣訓練有素的騎兵的控制下迅速集中,每邊七千五百騎兵萬蹄翻飛中迅速的接近戰場。

唐軍騎兵用的是傳統的三角陣,由無數個小三角騎兵陣組成一個巨大的三角陣型,李護就在這隻騎兵陣的最前面的尖角上,另一隻隊伍的領軍將領是李護的副手陸山,這陸山出身卑微,最開始是李嗣業手下一個普通騎兵,十六歲從軍,天賦異稟,力大無窮,家中是三代獵戶,本來在家中行三,名字是陸三,後來集功升官做到了六品武官昭武校尉,於是陸三就顯得難聽,並且一聽就是出身地位,於是就改名爲陸山。

這陸山非常有意思,雖爲騎兵卻不喜歡用騎槊或者長矛一類的武器,用的卻是一桿三股叉,獵戶的形象還是暴露了,並不因爲改了名字就隱藏了,不過他從軍十二年,雖然才二十八歲但是打仗就打了十二年,加上武藝高強力大無窮,是軍中有名的勇士,作爲李護的副手也是中規中矩。

此時陸山將他那把巨大的三股叉向前斜指,甚至比李護騎兵出擊的時間還要靠前,可知道他的心中也是憋了一團火,因爲殲滅吐蕃一萬騎兵的時候他沒在,事後他很是懊惱了一陣,現在可舒服了,那麼多吐蕃人可以殺,陸山在因爲戰馬急速奔跑迎面而來的風中舔了舔嘴脣,臉上微微發熱,嗜血的笑容在陸山臉上綻放。

吐蕃騎兵的士氣很高,他們是戰爭的王者,每一個騎兵都是遠遠高於步兵待遇的老爺士兵,他們又驕傲的本錢,騎兵就是戰爭的終結者,騎兵上了一萬可以擊敗五倍於己的步兵,加上任何的物資和軍需都是先享受和裝備,天生騎兵就覺得自己高步兵一等,雖然前段時間出去的一萬騎兵沒有回來,有謠言說是被唐軍殲滅了,但是吐蕃的騎兵根本不信,不可能沒有一個人回來報信吧?所以在面對唐軍騎兵時每一個吐蕃騎兵都在催動自己坐下的戰馬,發出各種怪叫聲,有的還將武器在頭頂揮舞。

吐蕃騎兵雖然比唐軍多,而且衝鋒的時候像一片烏雲,面積和動靜都比唐軍騎兵大多了,顯得氣勢驚人,連帶著中路正在撲向唐軍步軍的吐蕃步兵都士氣大振,唐軍騎兵則是緊緊的聚集在一起形成了緊密的陣形,沉默的策馬迎了上去,連帶戰馬和騎士都彷彿是會快速移動的雕像。

只要懂得軍事知識的人都知道,兩隻騎兵隊伍的差別就在這裡了,吐蕃人並不是以騎兵出名的,他們的騎兵陣形在李護眼中簡直就是笑話,這麼鬆散的陣形,在唐軍鐵騎的衝擊下是什麼下場?

下一分鐘就展現了,李護的三角騎兵陣形跟吐蕃騎兵迎面對衝前就雙方相互放了一箭,騎兵的對衝速度太快,只能有一箭的時間,唐軍的角弩的殺傷可要遠遠的大於吐蕃騎兵的弓箭,唐軍這邊是有寥寥幾騎落馬,在這種集團騎兵衝鋒中落馬意味著死亡,而且是拿鏟子從地上都鏟不起來的那種,後面的騎兵是根本收不住馬腳的,只能是像踩番茄一樣的將落馬的騎士踩成一攤肉醬。

吐蕃騎兵卻是比唐軍損失大多了,三棱形的弩箭就算是拋射也比吐蕃的平面三角尖的弓箭的破甲能力強得多,何況唐軍雖然也是輕騎兵,但是戰馬的背上和脖子上都鋪有一層牛皮和綢布做成的防箭軟甲,戰馬的臉上還帶有馬面甲,也是牛皮製成,雖說不能夠防住長兵器的大力劈殺捅刺,但是防備現在大部分的弓箭卻是效果出奇的好,更不要說唐軍騎兵身上的精良甲冑了,現在唐軍的輕騎兵身上都基本穿的衝壓板甲,有些力量出衆的騎兵還要在板甲之內套上一層鎖子甲,要不是考慮到他們是輕騎兵且戰馬的負重有限,可能全部疏勒的騎兵都會向重騎兵的方向發展。

原因太簡單了,疏勒騎兵實在太有錢了,何況疏勒的武器製造也是冠絕大唐,所以很多騎士除了軍中發下的制式鎧甲,還自己訂做鎧甲和武器,很多騎兵用的橫刀和騎槊甚至都不是制式武器,都是自己做的,只是樣式一樣罷了,仔細看其實還是能夠看出不同,從軍當兵本來就是高危行業,士兵有了錢不止是留給家裡,對於保命和提高戰鬥力的東西自然是捨得花錢的,何況最富有的士兵就是疏勒的士兵,每次戰爭最後士兵們的腰包都是鼓鼓的。

所以在吐蕃人的弓箭下兩邊衝鋒的唐軍騎兵加起來恐怕損失的不到十五人,而吐蕃騎兵的戰馬可都是暴露在外沒有護甲的,唐軍的弩箭落下卻帶走了上千條吐蕃騎兵和他們戰馬的生命,一片人仰馬翻中,陣型嚴整速度根本沒有受到影響的唐軍騎兵,迎面衝進了速度被自己倒下的戰友嚴重影響且陣形鬆散還停留在原始的騎兵對決概念中的吐蕃騎兵中時,會發生什麼?

就像是鐵錘砸中了雞蛋,吐蕃騎兵陣形頓時四分五裂,岡仁結措和桑央嘉措明顯的高估了自己的騎兵戰鬥力,低估了唐軍騎兵的戰鬥力,也許他們心中有數卻沒有說出來,還抱有僥倖思想呢,但是戰場上的現實是非常殘酷的,吐蕃騎兵的人數優勢根本沒有發揮的餘地。

李護身下的那匹黃色雄健戰馬已經變成了花馬,黃紅相間的花馬,李護的開山鉞可以說是全疏勒第二沉重的馬上兵器,第一沉重的當然是李佐國的霸王拐突槍了,所以李護的戰馬從來不是速度見長的戰馬,都是負重能力出色,渾身肌肉虯結的壯碩巨馬,才能夠承受體重武器全部超出標準的李護。

但是這樣的李護也是戰場上一個無解的存在,試想一下一個騎著一噸重戰馬的全身裝備加上武器連體重達到兩百公斤,總共1.2噸的騎士和一個戰馬五六百公斤,連上騎士也不過七百公斤倒頭了的騎兵撞上是什麼後果,就像是奧拓撞上了奧迪,雖然只差一個字,但是效果不用贅述了吧?

李護在這樣的騎兵對衝中總是第一位,只要將那把刃面像是半個車輪一般的開山鉞架在前方,左右微微的調整角度,當李護帶領全部唐軍騎兵衝出吐蕃騎兵的隊尾時,李護斬殺的吐蕃騎兵已經超過了二十名了,李護將戰馬拉住,調整著唐軍的陣形轉過來再次面對被衝散了的吐蕃騎兵時候,李護覺得已經沒有必要再進行集團騎兵的衝鋒了,吐蕃騎兵不堪一擊啊。李護嘴角一撇。

開山鉞一揮,在李護指揮下超過兩年的唐軍騎兵心領神會,立時唐軍就產生了變化,以十騎爲一個三角形的小隊,直接散開,對那些被唐軍一個鑿穿就擊碎了膽氣和信心的吐蕃騎兵開始了絞殺,唐軍的三角形小陣由陣中每一名唐軍騎兵輪流作爲突擊的鋒刃,一名吐蕃騎兵面對這樣的騎兵陣形只有飲恨倒地,因爲不光是面對一名唐軍騎兵的進攻,唐軍騎兵的攻擊完全是不停留的流水線,當擋開了第一名唐軍騎兵的武器時,你會發現馬上第二把武器已經伸到了你的鼻子底下,那是在第一名唐軍騎兵稍後的騎兵對你發動進攻了,好吧,你退遠了一點,結果你就會發現胸前插中了一隻弩箭,那是在唐軍三角陣中的兩名手持弩箭的騎兵發射的。

這種騎兵軍陣是李靖發明的,因爲其優秀一直被唐軍騎兵沿用,李佐國也將其在自己的騎兵中普及,這種陣形就成爲了吐蕃騎兵的噩夢…..

第6章 李護第50章 擒將敗軍胡騎逃第12章 兩年(上)第29章 春閨落紅曉溼衣第9章 凋謝的格桑花(下)第9章 阿麗兒、李白第42章 新年新氣象第55章 李府闔家第35章 怛羅斯之戰--楚天舒第11章 無敵李佐國(下)第23章 赤河之戰(一)第30章 遊騎兵第4章 給我打得連他媽媽都不認識第24章 槍名:霸王!第9章 軍中比武第28章 定親第15章 騎兵衝鋒第47章 怛羅斯之戰--慘烈第48章 長安偏西步戰騎第28章 烏蘭會戰(上中)第49章 怛羅斯之戰--斷後第20章 殷秀實的如意算盤第66章 兵出潼關第60章 三公九卿第40章 鐵蹄震天意如鋼第41章 怛羅斯之戰--封谷第24章 槍名:霸王!第23章 準駕到第48章 怛羅斯之戰--血流第27章 安西節度使第15章 馬場遇襲第28章 回眸一笑百媚生第22章 李林甫難道也是穿越的?第62章 動中有靜第55章 李府闔家第15章 馬場遇襲第3章 風雲始動第35章 戰雲密佈第14章 太子黨第8章 發財大計第26章 強勢出擊第10章 無敵李佐國(上)第38章 撤兵第17章 他來了就打第2章 喜得貴子第11章 大唐終結第46章 安慶緒揮軍擊長安李佐國連夜斷後路第61章 石堡城血戰(中)第18章 李嗣業之死(下)第57章 兵不刃血第28章 回眸一笑百媚生第10章 俘虜攻城第20章 疑惑第44章 厲兵秣馬東指劍第39章 陌刀如林血如海第24章 赤河之戰(二)第44章 厲兵秣馬東指劍第41章 西風凜冽勝局定第59章 無情未必真英雄 憐子如何不丈夫第42章 名將身隕戰靈州第24章 赤河之戰(二)第56章 小樓今夜秋風起第42章 名將身隕戰靈州第3章 紈絝子弟的標準配置第12章 雄關斜陽第4章 大唐亂局第26章 餘波和逛街第57章 自古書生造反難第44章 地稅局第11章 無敵李佐國(下)第36章 怛羅斯之戰--通過第27章 安西節度使第33章 戰前準備第34章 李嗣業的困惑第20章 葵花寶典第13章 兩年(中)第26章 餘波和逛街第32章 唐人豈是能輕侮第58章 鉅額賠償第7章 咄魯之死第35章 怛羅斯之戰--楚天舒第60章 石堡城血戰(上)第49章 區域霸權第48章 婚禮(下)第13章 李林甫第56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23章 此仇不報枉爲人子!第61章 慶緒弒父佐國巡邊第48章 長安偏西步戰騎第24章 槍名:霸王!第1章 瑞雪第39章 怛羅斯之戰--整軍出發第5章 咄魯的逆襲第51章 威震天下的開始第4章 大唐亂局第44章 地稅局第38章 大決戰(下)第35章 郭子儀遣使約戰第14章 太子黨第59章 長安來的消息
第6章 李護第50章 擒將敗軍胡騎逃第12章 兩年(上)第29章 春閨落紅曉溼衣第9章 凋謝的格桑花(下)第9章 阿麗兒、李白第42章 新年新氣象第55章 李府闔家第35章 怛羅斯之戰--楚天舒第11章 無敵李佐國(下)第23章 赤河之戰(一)第30章 遊騎兵第4章 給我打得連他媽媽都不認識第24章 槍名:霸王!第9章 軍中比武第28章 定親第15章 騎兵衝鋒第47章 怛羅斯之戰--慘烈第48章 長安偏西步戰騎第28章 烏蘭會戰(上中)第49章 怛羅斯之戰--斷後第20章 殷秀實的如意算盤第66章 兵出潼關第60章 三公九卿第40章 鐵蹄震天意如鋼第41章 怛羅斯之戰--封谷第24章 槍名:霸王!第23章 準駕到第48章 怛羅斯之戰--血流第27章 安西節度使第15章 馬場遇襲第28章 回眸一笑百媚生第22章 李林甫難道也是穿越的?第62章 動中有靜第55章 李府闔家第15章 馬場遇襲第3章 風雲始動第35章 戰雲密佈第14章 太子黨第8章 發財大計第26章 強勢出擊第10章 無敵李佐國(上)第38章 撤兵第17章 他來了就打第2章 喜得貴子第11章 大唐終結第46章 安慶緒揮軍擊長安李佐國連夜斷後路第61章 石堡城血戰(中)第18章 李嗣業之死(下)第57章 兵不刃血第28章 回眸一笑百媚生第10章 俘虜攻城第20章 疑惑第44章 厲兵秣馬東指劍第39章 陌刀如林血如海第24章 赤河之戰(二)第44章 厲兵秣馬東指劍第41章 西風凜冽勝局定第59章 無情未必真英雄 憐子如何不丈夫第42章 名將身隕戰靈州第24章 赤河之戰(二)第56章 小樓今夜秋風起第42章 名將身隕戰靈州第3章 紈絝子弟的標準配置第12章 雄關斜陽第4章 大唐亂局第26章 餘波和逛街第57章 自古書生造反難第44章 地稅局第11章 無敵李佐國(下)第36章 怛羅斯之戰--通過第27章 安西節度使第33章 戰前準備第34章 李嗣業的困惑第20章 葵花寶典第13章 兩年(中)第26章 餘波和逛街第32章 唐人豈是能輕侮第58章 鉅額賠償第7章 咄魯之死第35章 怛羅斯之戰--楚天舒第60章 石堡城血戰(上)第49章 區域霸權第48章 婚禮(下)第13章 李林甫第56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23章 此仇不報枉爲人子!第61章 慶緒弒父佐國巡邊第48章 長安偏西步戰騎第24章 槍名:霸王!第1章 瑞雪第39章 怛羅斯之戰--整軍出發第5章 咄魯的逆襲第51章 威震天下的開始第4章 大唐亂局第44章 地稅局第38章 大決戰(下)第35章 郭子儀遣使約戰第14章 太子黨第59章 長安來的消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阿县| 南江县| 左云县| 乌兰浩特市| 湘潭市| 湖口县| 大余县| 光泽县| 宁蒗| 竹北市| 饶阳县| 昌平区| 东兰县| 宜兴市| 杭锦后旗| 镇巴县| 旺苍县| 临泉县| 剑川县| 长宁区| 洪洞县| 南漳县| 英山县| 金坛市| 金湖县| 临沭县| 金秀| 东平县| 会宁县| 龙海市| 上犹县| 高淳县| 兴宁市| 翼城县| 湄潭县| 香河县| 涞源县| 平陆县| 得荣县| 扶绥县| 永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