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2章 動中有靜

李佐國開始巡視安西的時候,逃至襄陽的李亨沒有奉詔回到巴蜀,逃至成都府的李隆基本想讓李亨回蜀中相聚,被李亨所拒,李亨發檄天下稱:“父皇穩居蜀中,今天下崩壞,有安西李佐國,范陽安祿山兩賊作亂,大唐北地盡失,關中失陷,長安破滅,東都被佔,亨自父皇親封監國,卻陷城失地,如今當聚天下兵馬誓死與賊廝殺,但求能收回大唐失地,故不敢到蜀中盡孝,如北上不能勝,則當北向而亡…”

意思就是我現在不去蜀中,就在荊州招兵買馬,要和李佐國跟安祿山決一死戰,因爲李亨身邊聚集了一衆文武,不少愛國之士也向李亨身邊集中,南邊的三道節度使也都表示支持李亨的行爲,都做出反應,貢獻兵力糧草,集中向襄陽運送,大唐的希望彷彿就在李亨身上,對於李隆基的不戰而逃,不少大臣口中不說,但是心中卻是不無怨言。

李亨這時候正是一個標桿,所以現在李亨也有底氣不去聽從李隆基的吩咐,李亨在襄陽開始接受黔中道、江南西道、淮南道和山南東道四道的軍隊和物資,看到還有那麼多大唐的節度使支持,李亨似乎又恢復了幾分精氣神,開始雄心勃勃的準備來年奪回長安和洛陽做準備了。

襄陽北部碼頭,這時順江而來的船隻源源不斷,一排排的士兵正在從船上下來,不過身上的衣服顯得非常的雜亂,並不是唐軍的軍府。不少下船的士兵根本沒有武器,身上穿的也不過是平民服色,沒有一點軍人的樣子。不少人臉上只有茫然和恐懼,看來這些士兵的來源是有問題的。

李亨臉色極度難看的看著這些從江南來的“精兵”,轉頭對站在身後尉遲長龔說道:“這就是劉節度使派來的所謂的江南道的精兵五萬?這完全都是一些農夫,那裡是什麼精兵。”

尉遲長龔滿臉苦笑,這幾日兵是來了不少,總數已經達到了八萬,黔中道和淮南道送來的完全就不是什麼兵。全部是農夫,只有少量統兵將領手下的親兵還算合格,但是數量少得可憐。還有的就是所謂的民間義士了,這些民間的豪強難得有一個將自己推薦給大唐太子的機會,帶著莊客家丁就來投軍了,在尉遲長龔看來這些人就是烏合之衆。在李佐國的安西軍面前就是個笑話。

好不容易等到江南的劉正送來了五萬精兵。李亨正在爲前面的農夫們傷腦筋,這時一聽劉正的五萬精兵來了,就興致勃勃的跑來迎接,那隻一看這兵員的素質,就如同被打了當頭一棒,什麼精兵,只怕是才放下鋤頭的農夫。

碼頭上一艘巨大的戰船靠岸了,跳板搭起之後下來了三十幾名身穿鎧甲的軍將。在碼頭上問了站崗的士兵之後就直奔李亨所在之處而來,到了李亨不遠處。這幾十還像軍人的漢子跪拜李亨,口稱江南道府兵前來太子麾下聽用。

李亨滿臉都是不爽,鼻子裡發出聲音問道:“劉正不是說五萬精兵嗎?我怎麼看到的全是農夫?這是怎麼回事?”

那幾十軍將面面相覷,李亨這話說的是劉正,但是這些在劉正手下的軍將怎麼好貿然回答?隔了不久當頭的一名將領說道:“太子殿下,這些卻是江南道的府兵,只不過這幾十年江南沒有戰事,所以本來是府兵自備的鎧甲武器基本上都沒有了,因戰事緊急,所以召集了之後劉節度使就讓他們馬上上船出發了,說是太子這邊會解決鎧甲武器的,末將這裡有府兵名冊,太子可派人清點,絕對沒有差錯。”

李亨鼻子都氣歪了,這算什麼?武器鎧甲找自己解決?自己的一萬多從長安逃出來的禁軍都還缺少武器鎧甲,大唐和平已久,就算是有戰事也是在遙遠的北方和西北,南邊的這些道府兵制度形同虛設,不但沒有了武備,可能連每年的訓練都沒有了,這樣的士兵怎麼可能派上用場?

還要李亨管飯,雖說三道送來的糧草不少,但是這十幾萬人的糧草可不是小數,李亨想想就覺得頭疼,還來年反攻長安,明年能夠將這些農夫訓練得能夠走直線就不錯了,李亨心中只覺得一股邪火從下面直衝頭頂。

李亨直接打馬轉身就走,丟下一句:“尉遲將軍,你負責他的的事情。”身後的禁軍連忙跟上李亨,一行人頭也不回的就回轉襄陽去了。

三十幾名軍將跪在地上,都擡眼看著還留在原地的尉遲長龔,尉遲長龔摸摸鼻子苦笑道:“都起來吧,等下集中你們的人,先到襄陽城邊紮營,其他的事情安頓好了再說。”

尉遲長龔也是沒有辦法,這樣的軍隊,怎麼可能與安西軍交鋒,連安祿山的軍隊都相差甚遠,見識過安西軍厲害的尉遲長龔只覺得太陽穴一鼓鼓的抽疼,秋日的陽光已經不再明媚,只覺得無比刺眼。

尉遲長龔和李亨都在頭疼南邊的士兵素質之底的時候,在河北道的房山郡,史思明爲了守住這個河北道的西邊門戶,在房山集中了兩萬士兵,準備死守房山,統兵大將是史思明手下大將唐黑虎,這唐黑虎是胡人出身,爲奚人,素有勇力,且有統兵之才,深受史思明喜愛,手中有四千奚人組成的鐵騎,號稱黑虎騎,本來在范陽道北面門戶居庸關駐守,史思明大敗之後將其南調,成爲房山守將。

史思明現在已經領教了安西騎兵的厲害,河北一馬平川,適合騎兵縱橫,因此史思明心中十分害怕,已經在幽州召集十七個大的草原部族會盟,希望能夠借兵抵擋安西軍的進攻。

唐黑虎得了史思明的嚴令,只能死守房山。不能出城野戰,心中也是鬱悶,自己的騎兵在守城中起不了太大的作用。但是史思明的大敗也讓唐黑虎知道安西軍不好惹,也不想出去和安西軍野戰,就控制住房山周邊,多派偵騎守著吧。

在一個多月之前安西騎兵就開始出現,安西騎兵的奢侈令唐黑虎感到了嫉妒,騎兵全部是三馬以上的配置,還不要說騎兵的甲冑武器了。但是那射程超遠的角弩,就讓唐黑虎堅定了死守的決心。

安西騎兵的打法十分簡單,在遭遇敵人之後馬上就是一輪弩箭的打擊。然後衝進肉搏,強大的突擊力和精良的武器鎧甲成爲了唐黑虎麾下騎兵的噩夢,打打不過,跑也跑不掉。同樣是騎兵別人比自己的馬匹多啊。外出的偵騎一人雙馬已經是抽調的戰馬了,但是連戰馬的素質都差了不少,這怎麼逃得掉?

安西騎兵全部是上過陣的老兵,不但悍不畏死,弓馬嫺熟,而且勇氣十足,十人的騎兵小隊就敢向五十人的敵人發起進攻,而且還勝多負少。唐黑虎已經將大部分的騎兵和士兵收回房山,準備安西軍來了就來個據城死守。

除了其餘的幾個縣城唐黑虎各派了一千兵據守之外。其餘的兵力唐黑虎全部收縮到了房山,每日唐黑虎除了督促加固城牆,挖深護城河之外,就是回住處喝酒,這種收縮戰法也令安西軍的收穫大大減少,似乎也就這樣等著冬天到來了。

一匹戰馬拼命的奔跑著,馬上的騎兵身上全是血跡,不時的回頭觀察,臉上全是惶恐懼怕,頭盔已經不見了,身上的鎧甲也沒有了,只穿了貼身的小衣,這名騎兵是唐黑虎麾下的偵騎隊唯一的活口了,他身上倒是沒有傷勢,血跡是自己一個隊的騎兵濺上去的,這名騎兵親眼看見前面的戰友脖子上被射了一箭,從血槽中噴射出來的鮮血澆了他一身,機靈的他沒有跟隨自己的隊正向敵人衝去,而是轉身就逃。

一貫對自己的直覺有信心的他在一開始就發現不妙,雖然才聚攏的偵騎足足有六十多騎,發動攻擊的安西騎兵只有二十多騎,但怎麼可能二十多人就敢向六十多人的騎兵發起進攻,他的直覺暫時令他保住了性命,不過也只是暫時而已。

戰馬粗重的呼吸聲已經越來越大,這騎兵知道戰馬已經是極限了,身後兩名騎兵的追兵令他知道,自己的戰友兇多吉少,他丟掉了武器,脫掉了鎧甲,爲了減輕重量,但是就算這樣那奔騰的馬蹄聲還是越來越近,轉頭看向後方,在這名聰明的騎兵轉頭的一瞬間,一隻弩箭呼嘯著飛來,正中左眼,強勁的力道使這隻弩箭直灌大腦,戰馬還在奔馳,失去了生命的騎兵卻掉落馬下。

戰馬的鐵蹄到了倒斃地上的屍體邊上,馬上下來了一名騎兵,拔出橫刀斬下了這個倒黴騎兵的頭顱,頭顱被掛在了一匹戰馬的身上,那裡還有七八個頭顱,在新加入了一個同伴之後跟隨著戰馬的跑動開始搖晃著,這新加入的騎兵頭顱的旁邊就是他們隊正的頭顱,雙目圓睜,嘴巴微微張開,一副驚詫的樣子,彷彿再問爲什麼會這樣?

安西士兵斬殺敵人之後砍下頭顱記功早就宣佈不用了,不過在安西軍遊騎兵之中,敵人的頭顱永遠是顯示勇武的最好證明,李佐國有令不準如此,但是底下軍隊中有不少士兵還是喜歡斬首,這也跟這些士兵的出身和主將有關。

李護的軍隊是最喜歡斬首的,哪怕俘虜的敵人也會在敵人跪地投降之後還砍殺一陣才收手,爲此李護沒少被李佐國罵,李護也罵底下的軍將,軍棍也打,但是遇到了這樣的情況還是殺,李護自己就是個殺性十足的人,正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所以斬首是屢禁不止。

而另一隻喜歡斬首的部隊就是遊騎兵,這隻絕大部分都是由各族戰士組成的騎兵擁有暴烈的品質,主將阿蘇魯是一個沉穩的人,但阿蘇魯畢竟也是突厥人,斬首在阿蘇魯看來根本不算什麼大事,殺了敵人肯定要斬下頭顱來震懾敵人,也是功勳的證明,所以阿蘇魯也沒被李佐國少罵,但是轉眼還是斬首不停。

最後李佐國也懶得管了。反正斬首的是敵人,是拿武器抵抗的,只要不濫殺百姓。李佐國也願意士兵保持這種烈性,至於軍隊中的掌控,李佐國肯定是在各軍之中有自己人的,何況阿蘇魯和李護也是李佐國最信任的將領。

阿蘇魯的副手就是李佐國的親兵出身的黃博,也是李白的弟子之一,黃博站在一個小斜坡上面,看著最後兩人歸隊。本來作爲一軍的副將,黃博沒有必要參加這種絞殺對方偵騎的行動的,不過唐黑虎收縮兵力之後。遊騎兵的騷擾戰法就有點收穫太小了,整日在後面練兵也令黃博不爽,就親自帶著親兵加入了獵殺。

黃博雖然只帶了二十幾名親兵行動,不過現在的戰馬已經超過了兩百匹了。也說明了黃博的收穫不小。短暫的衝殺令六十幾名騎兵喪命,地上橫七豎八的全是無頭屍體,從一開始的迎戰到後面的奔逃,難點不是戰鬥,而是追殺崩潰的逃兵,追殺逃兵用的時間是擊潰這隻部隊的三倍。

看到最後兩人歸隊,黃博手一揮,幾百匹戰馬開始向西迴轉。這次出來收穫不小了,外面的對方偵騎已經非常少了。在往前就是房山了,黃博不想再前行了。

遊騎兵的大營並沒有設在那個城中而是直接放在了白馬山下,白馬山往南一百多裡就是娘子關,只不過現在娘子關掌握在安西軍手中,整個營地都是熱鬧非常,有在營地邊上打水飲馬的戰士,也有在營外進行隊列練習的騎兵。

黃博的回來沒有引起太大的關注,營地外圍幾萬匹戰馬正在簡單圈起的馬圈中,一摞摞的乾草正在切碎,混合了糧食,這是專門配給戰馬的精料,黃博甩蹬下馬,面前是主將阿蘇魯的營帳,黃博和阿蘇魯配合也有一年多了,也不等通報,直接就進去。

進到帳中阿蘇魯正在愁眉苦臉的看著面前的一本東西,黃博徑直走到裝著馬奶的銅壺邊上,將整個銅壺提起來就喝,咕咚咕咚灌了一氣之後,黃博看向阿蘇魯,問道:“怎麼,又在爲營中的瑣事發愁了?”

阿蘇魯將手上的東西一丟:“你回來的正好,你知道我的漢文極差,營中大小事情繁多,那些書辦只是將這些東西交給我,你叫我怎麼弄?還是你來吧,我看這東西和看天書沒兩樣。”

黃博笑道:“你忘了司空怎麼說的?身爲之將一定要通漢話,習漢字,不然不合格,這也是對你的鍛鍊。”

阿蘇魯發牢騷道:“我寧願上陣廝殺,這年紀不小了,還學東西簡直是學不進去,讓我去當個隊正也好,不管其他的事情,只是上陣廝殺就完了,這當了個將軍,簡直是生不如死,營中上下幾萬人的事情,全部堆來我這邊,都不用考慮打仗了,全部時間都來處理這些破事。”

黃博說道:“現在當隊正也是需要學這些的,你就不要抱怨了,本來你就是自找苦吃,司空並沒有說要你軍營中大小事物全部管啊?不是有隨軍司馬和各級書辦,你將事情交代下去不就完了?自然有人會辦好。”

阿蘇魯說道:“我原來也是這樣做的,司空的事情我要管好,不然不是辜負了司空的信任了?所以才這麼管的。”

黃博哈哈大笑:“你這死腦筋,你想想你原來才帶幾個人?兩千人,當然事情沒多少了,現在多少人,連輔兵總共五萬人,你用管兩千人的辦法來管五萬人,累死你活該,我這段時間見你亂忙我也沒開聲,就是想讓你自己想通,結果你還是鑽牛角尖了。”

阿蘇魯恍然:“是啊,兩千人管起來都覺得累,不要說幾萬人了,我真是笨,我這就將隋軍司馬找來,將這些事情吩咐下去,我們兩商量下怎麼打房山。”

隨軍司馬是兩人,書辦有二十人左右,管理的事物已經非常全了,阿蘇魯交代下去的事情很快就井井有條了,阿蘇魯大喜,連說黃博出的注意好,黃博搖頭道:“你要是早注意司空安排給你的這些文職,就早就輕鬆了,你沒看見我都沒有幫你?還要我提醒才反應過來,真是遲鈍啊。”

黃博和阿蘇魯關係很好,所以開開玩笑根本沒關係,阿蘇魯摸摸後腦,笑道:“你也知道我腦筋轉得慢,也不早說,害我痛苦了那麼長時間。”

黃博正色道:“你是怎麼看史思明的軍隊守在房山的?這樣一縮,守住要衝,我們的騷擾估計不會有太大效果,探子回報說史思明在幽州會盟草原部族首領,準備借兵對付我們。”

說道這些阿蘇魯就從容了許多,對於戰鬥阿蘇魯是有野獸一般的直覺,不然也不會被提拔到了一軍主將的位置,阿蘇魯說道:“會盟什麼的根本不用懼怕,草原部族的戰力就那樣,史思明的算盤就是讓部族騎兵冬天來對付我們,牽制我們一下,他可以騰出手來準備我們明年的攻勢,現在是草原部族出兵的最好的時機,我們這邊那麼強大的騎兵力量,來了就是送死而已,而司空交代的騷擾,我們可以根本不管縮在房山的部隊,直接將騎兵分成千人隊,繞開房山直接進入河北,我不信所有的城市都和房山一樣兵力充足城防強大,而且千人的騎兵隊史思明就算是出動五千人也不一定能夠吃的下來。”

黃博問道:“如果史思明出動一萬人來圍剿呢?”

阿蘇魯說道:“也不用怕,我們的騎兵千人隊保持不太遠的距離,史思明出動大軍我們就聚攏來和他決戰,再次打敗他不成問題,我們的機動性比史思明強得多。”

黃博點點頭:“是好辦法,不過騎兵的輜重後勤怎麼解決?”

阿蘇魯眼睛瞇了起來:“很簡單,就食河北,村寨城市打下來就地取糧,這就做到了騷擾河北的任務了,那裡可不是我們安西治下,只能算他們倒黴。”

黃博垂頭考慮了一下,說道:“好,我同意你的主意,但是不能殺戮百姓,同時將到西邊有田分有糧食給傳出去,這樣史思明看看能受得了不?”

兩人對視一眼,都笑了起來。(。)

第57章 城下談判第6章 暴虎憑河戰事起第4章 美人如玉劍如虹第10章 無敵李佐國(上)第26章 強勢出擊第27章 烏蘭會戰(上)第11章 無敵李佐國(下)第4章 大唐亂局第42章 新年新氣象第23章 古牧爾血戰(下)第55章 血流成河第47章 婚禮(上)第6章 馬鳴風蕭蕭第14章 兩年(下)第31章 烏蘭會戰(下中)第67章 立威第56章 落日雄關第33章 回鶻參戰第56章 落日雄關第13章 穩定的安西大都護第21章 交戰第16章 龍首原上望長安第6章 馬鳴風蕭蕭第18章 西市衝突第53章 國殤第2章 封賞第14章 小人構陷第68章 鐵壁合圍攻洛陽第46章 安慶緒揮軍擊長安李佐國連夜斷後路第2章 初一第23章 赤河之戰(一)第42章 名將身隕戰靈州第50章 擒將敗軍胡騎逃第63章 石堡城血戰(下)第14章 將計就計第56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49章 區域霸權第41章 西風凜冽勝局定第1章 很平常的穿越第20章 鐵與血-決死一戰(下)第20章 鐵與血-決死一戰(下)第24章 槍名:霸王!19章 鐵與血決死一戰中第12章 兩年(上)第16章 三部聯合第43章 利益至上第38章 撤兵第41章 回家第10章 俘虜攻城第12章 雄關斜陽第45章 怛羅斯之戰--離心第39章 怛羅斯之戰--整軍出發第15章 大殿之前舞干戈第24章 望江山南北第2章 喜得貴子第28章 回眸一笑百媚生第23章 準駕到第20章 疑惑第11章 李佐國的打算第39章 怛羅斯之戰--整軍出發第19章 鮮于踆第1章 很平常的穿越第54章 西歸安西書生反第15章 騎兵衝鋒第17章 李嗣業之死(上)16章 吐火羅最後的抵抗第20章 鐵與血-決死一戰(下)第2章 我的父親母親第27章 赤河之戰(完)第10章 拜得名師第25章 明月幾時有第61章 慶緒弒父佐國巡邊第44章 怛羅斯之戰--策反第53章 國殤第37章 大決戰(中)第37章 大決戰(中)第18章 戰前第30章 遊騎兵第28章 回眸一笑百媚生第38章 怛羅斯之戰--迎接第21章 交戰第46章 父子較技第1章 新的起點第13章 兩年(中)第8章 全面攻勢第25章 赤河之戰(三)第57章 兵不刃血第55章 血流成河第59章 無情未必真英雄 憐子如何不丈夫第20章 葵花寶典第26章 餘波和逛街第70章 定安史16章 吐火羅最後的抵抗第43章 太子監國靈州定第52章 氣勢如虹長安驚第20章 殷秀實的如意算盤第41章 西風凜冽勝局定第14章 小人構陷第7章 咄魯之死第7章 凋謝的格桑花(上)
第57章 城下談判第6章 暴虎憑河戰事起第4章 美人如玉劍如虹第10章 無敵李佐國(上)第26章 強勢出擊第27章 烏蘭會戰(上)第11章 無敵李佐國(下)第4章 大唐亂局第42章 新年新氣象第23章 古牧爾血戰(下)第55章 血流成河第47章 婚禮(上)第6章 馬鳴風蕭蕭第14章 兩年(下)第31章 烏蘭會戰(下中)第67章 立威第56章 落日雄關第33章 回鶻參戰第56章 落日雄關第13章 穩定的安西大都護第21章 交戰第16章 龍首原上望長安第6章 馬鳴風蕭蕭第18章 西市衝突第53章 國殤第2章 封賞第14章 小人構陷第68章 鐵壁合圍攻洛陽第46章 安慶緒揮軍擊長安李佐國連夜斷後路第2章 初一第23章 赤河之戰(一)第42章 名將身隕戰靈州第50章 擒將敗軍胡騎逃第63章 石堡城血戰(下)第14章 將計就計第56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49章 區域霸權第41章 西風凜冽勝局定第1章 很平常的穿越第20章 鐵與血-決死一戰(下)第20章 鐵與血-決死一戰(下)第24章 槍名:霸王!19章 鐵與血決死一戰中第12章 兩年(上)第16章 三部聯合第43章 利益至上第38章 撤兵第41章 回家第10章 俘虜攻城第12章 雄關斜陽第45章 怛羅斯之戰--離心第39章 怛羅斯之戰--整軍出發第15章 大殿之前舞干戈第24章 望江山南北第2章 喜得貴子第28章 回眸一笑百媚生第23章 準駕到第20章 疑惑第11章 李佐國的打算第39章 怛羅斯之戰--整軍出發第19章 鮮于踆第1章 很平常的穿越第54章 西歸安西書生反第15章 騎兵衝鋒第17章 李嗣業之死(上)16章 吐火羅最後的抵抗第20章 鐵與血-決死一戰(下)第2章 我的父親母親第27章 赤河之戰(完)第10章 拜得名師第25章 明月幾時有第61章 慶緒弒父佐國巡邊第44章 怛羅斯之戰--策反第53章 國殤第37章 大決戰(中)第37章 大決戰(中)第18章 戰前第30章 遊騎兵第28章 回眸一笑百媚生第38章 怛羅斯之戰--迎接第21章 交戰第46章 父子較技第1章 新的起點第13章 兩年(中)第8章 全面攻勢第25章 赤河之戰(三)第57章 兵不刃血第55章 血流成河第59章 無情未必真英雄 憐子如何不丈夫第20章 葵花寶典第26章 餘波和逛街第70章 定安史16章 吐火羅最後的抵抗第43章 太子監國靈州定第52章 氣勢如虹長安驚第20章 殷秀實的如意算盤第41章 西風凜冽勝局定第14章 小人構陷第7章 咄魯之死第7章 凋謝的格桑花(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庆县| 德庆县| 桑日县| 浪卡子县| 方城县| 顺义区| 朝阳县| 内江市| 定边县| 阿拉善盟| 奉化市| 德安县| 雷波县| 会泽县| 永福县| 垫江县| 陕西省| 得荣县| 丰顺县| 华池县| 裕民县| 山阳县| 马尔康县| 南郑县| 荆州市| 龙泉市| 疏附县| 志丹县| 临潭县| 城市| 贵德县| 田阳县| 扶绥县| 张家港市| 万荣县| 凤凰县| 屏南县| 台安县| 屯昌县| 彰化县| 尤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