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8章 大決戰(下)

隨著弩箭如雨一般的落下,唐軍刀盾兵舉起了手中的盾牌,槍兵則低下了頭,用頭盔和身上的鎧甲抵擋箭雨,但是唐軍真正在野戰中遇到安西軍巨爵弩的攻擊,刀盾手手中的盾牌是外用鐵皮裹附,中間爲梨木層,約有兩指厚,最裡面則是牛皮爲內襯,這種盾牌照理說普通的拋射箭只基本上射不進去,但是安西軍的弩箭一落下。

唐軍手中的盾牌頓時變成了刺蝟,弩箭的鐵製三角箭頭足足六錢,比一般的三錢箭頭重了一倍,加上更加符合空氣動力學的箭桿和飛翎,就算是拋射破甲能力都是十分出色的,雖然不能突破盾牌的防禦,但是射穿唐軍步兵的鎧甲卻是足夠了。

不少唐軍槍兵被弩箭直接射穿了身上鎧甲,沒有射中要害的唐軍士兵咬牙堅持著向前,被射中了要害的士兵慘呼倒地,身後的唐軍槍兵則默默的頂替了他的位置繼續向前,弩箭就如同下雨一般不停的落入唐軍陣中,槍兵陣列不停的有士兵倒下,“啪啪啪”的弩箭落下擊中目標的聲音就如同催命符一般收割著唐軍士兵的生命。

唐軍的將官和士兵都知道,在這樣列陣前進的時候根本不能爲了避免傷亡放棄陣形一窩蜂的往前衝,步兵只有保持陣形才能夠獲得最大的殺傷效果,這種傷亡唐軍只有無奈的承受,很快隨著兩軍的接近唐軍稍微靠後的弓弩兵也遭受到了射程更遠的安西軍弩箭的打擊了,弓弩兵雖說也腰佩橫刀。有一定的肉搏能力,身上也穿了輕甲,說白了就是牛皮上面綴了鐵片的皮甲。只在重點部位有防護。

安西軍的箭雨一落下傷亡可比前面的槍兵和刀盾兵傷亡大多了,唐軍經過的路上都是倒下的死傷的士兵,死去的士兵默默的倒臥,受重傷的士兵微弱的呻吟著,隨著鮮血的流淌他們也會很快的變成地上的屍體,在這樣的戰場上傷兵是根本沒有辦法得到及時的救治的,能夠活下去只能夠看自己的生命力是否頑強和運氣是否夠好。

終於到了唐軍弓弩的射程內了。唐軍的弓弩手懷著仇恨狠狠的射出了手中的弩箭,其規模看上去比安西軍的弩箭射擊更大,猶如一片烏雲不滿天空。隨後向安西軍的陣勢撲去,然而弩箭的落下效果卻令前排能夠看見安西軍情況的唐軍目瞪口呆。

安西軍的槍兵只是一低頭,連斜指的長槍都沒有一點顫抖,唐軍的弓箭落下來幾乎沒有給安西軍造成傷亡。槍兵的頭盔帽檐比唐軍的制式頭盔要大。拋射的羽箭基本是從上往下落,這樣一來打擊士兵身體的範圍就縮小了,唐軍的羽箭根本設不穿安西軍的頭盔,也就談不上給安西軍士兵造成傷害了。

就算有角度很好的羽箭躲過了安西軍步兵的大帽檐,射在了安西軍士兵的身上甚至胸前,披風是第一道防線,又韌又厚的羊毛披風這種力量不大的羽箭根本穿不透,就算射擊在了安西軍士兵的胸前。光亮堅固的胸甲可不是擺設,直接劃出一溜火星就彈飛了。所以安西軍步兵在唐軍的羽箭下面可以說傷亡微不足道,寥寥的幾個特別倒黴的士兵被射中要害倒地而亡,基本上沒有什麼損失了。

和唐軍在巨爵弩下的巨大傷亡相比,安西軍的傷亡根本相當於沒有,還有受了輕傷的安西軍士兵雖說身上插著箭只,但是沒有影響戰力的情況下還是和戰友一起前進。

隨著雙方越來越接近,雙方的槍兵都將長槍端平了,身後的戰友緊緊的貼著前排的槍兵,從最前面的槍兵戰友的肩頭伸出自己的長槍,兩邊都擺出了面對騎兵時纔會使用的三層槍林陣,安西軍的弩兵在這樣的近距離仰角進一步縮小,弩箭的威力更加大,不時有唐軍士兵一頭栽倒在地,鮮血從身下流出,戰友繼續踩著他們的鮮血前進。

唐軍的戰鼓敲擊得更加的急,也就是加快了士兵前進的節奏,再這樣不緊不慢的接近光是弩箭的攻擊就能夠叫唐軍喝一壺的了,雙方的第一排槍兵接近了,能夠戰立在第一排的士兵都是軍中的老兵和精銳,像兩扇門板一般接近了之後,雙方第一排槍兵不約而同的收槍,然後同時大呼向著對面的敵人刺出了手中的長槍。

唐軍和安西軍的長槍又叫步槊,長度同樣是三米五,槍兵和刀盾兵一樣,全部是純粹的肉搏兵種,沒有勇氣和技巧是死得飛快的,雙方的第一排槍兵瞄準敵人刺出的長槍都是胸口,這是最大的目標也是要害。

軍陣之中根本沒有閃避的餘地,長槍刺出血光迸現,唐軍第一排士兵的傷亡達到了五成,他們的胸甲沒能擋住安西軍士兵的突刺,同樣是三棱形的槍尖破甲能力出衆,比唐軍的扁平的槍頭的造價要高,主要是用鐵量要大,在戰場上就是生死。

唐軍發現自己的長槍只要是刺中了安西軍士兵胸前的,幾乎全部被滑開了槍尖,而對手刺過來的長槍卻毫不費力的破開胸甲,刺進肌肉,穿過骨縫,直接深入內臟,內臟的內部壓力將鮮血通過安西軍長槍槍尖的三個血槽噴射出去,血槽釋放了身體內部的壓力,不會讓安西軍士兵難以拔出手中的長槍,輕鬆的抽出長槍,安西軍槍兵又可以來一次突刺了,而受了致命傷的唐軍士兵則頹然倒地。

整個前排的接觸幾乎是一面倒的效果,雙方的主將在較高的地勢上面都看見了,郭子儀難過的微微閉了一下眼睛,隨後睜開雙眼鎮定如恆,而李佐國卻是嘆了口氣自言自語道:“果然是一點微小的變化就能夠帶來驚天的結果,只是槍頭和胸甲的改進。唐軍令天下爲之色變的步兵就在我們面前不堪一擊了。”

隨著戰場上面的槍兵優勢的擴大,一排排的唐軍槍兵上前,刺出手中的長槍。然後受傷倒地,死亡,當然安西軍的士兵不是沒有傷亡,在唐軍槍兵的攻擊下安西軍的槍兵也死傷不少,但是雙方傷亡的對比完全不成比例。

突刺出手中的長槍,深深的刺入了對面一名唐軍長槍兵的胸膛,張薯一轉手腕。長槍帶著一股血箭從那名唐兵的胸前拔出,張薯看見了唐兵那不可思議的眼神,但是張薯根本無動於衷。作爲參加了兩次大戰,怛羅斯大戰和安齊斯關大戰的老兵來說,死在張薯手中的敵人已經達到了十一人,兩場大戰帶給張薯的是兩枚戰役勳章。正閃閃發亮的別在張薯的胸甲上。

張薯已經是一名火長了。兩次大戰其實張薯只殺死了四名敵人,其餘的敵人都是在邊境進行小規模清剿時殺死的,對面唐軍士兵也是一名老兵,刺出的長槍又準又狠,直接命中了張薯的前胸,甚至還比張薯的長槍先一步刺中,但是槍尖只在張薯的胸甲上面劃出了一道劃痕就被卸在一邊,而張薯的一槍直接要了他的性命。

張薯收槍之後在原地沒動。他知道自己的手下會接替他的位置,果然兩個壯碩的身影帶著身上甲衣的嘩嘩聲上前了。安西軍上半身是以胸甲爲主,下身的鎧甲則是甲裙,這種牛皮嵌甲主要就是爲了移動靈活,這兩名安西士兵就是張薯那一夥的士兵,他們比張薯靠前一步,正好接替了張薯的位置,張薯看著這兩名安西長槍兵刺出了手中的長槍,對面又是兩名唐兵一死一傷。

張薯撇了撇嘴,看了一眼那名只是刺在他對面唐兵肩胸交界處的士兵,心裡想到:張路這小子,平時連刺擊時不用功,胸前這麼大的目標都沒有刺中,這次打完一定要給他加練。

張薯可沒有被張路這小子譏笑過名字,因爲報名參軍的時候沒有大名,跟去的父親正好在栽種疏勒鎮官府發下的番薯,所以父親就直接給自己取了個薯,結果被同村參軍的張路一直嘲笑,直到張薯升官了都是一樣。

戰場上念頭就是一眨眼,張薯往前踏出一步,長槍兇狠的刺出,前面的一名唐軍再次倒地,張薯覺得這唐軍明顯沒有上一個唐軍厲害,眼中也是恐懼而不是驚訝,當張薯拔出長槍的時候突然看見了一面盾牌,這面盾牌直接往前一頂,張薯還沒有收回的長槍就被往上面頂了起來,然後張薯看見了盾牌後面的一縷刀光。

張薯眼瞳縮緊了,大聲的喊了起來:“小心,刀盾兵上來了。”

手上張薯也不慢,直接後退兩步,安西軍的軍陣並不是密密麻麻的士兵緊緊靠在一起,每十名士兵結成一個小陣,中間是有空隙的,張薯的手已經放開了長槍,三米五的長槍在面對刀盾兵的時候就顯得太不靈活了,張薯的副武器是腰間的一把橫刀,這時張薯就覺得胸前的鎧甲一陣難聽的刮擦聲,一把橫刀切削而過,因爲張薯退後的這兩步使面前的刀盾兵沒有砍中張薯的脖頸,張薯已經將橫刀抽了出來,身邊的兩名部下也及時的棄槍拔出了橫刀,身後的部下用長槍朝這名刀盾兵刺去。

唐軍的刀盾兵在戰場上其主要作用就是在兩軍交戰肉搏中衝擊對方的陣形,還有更加精銳的衝陣士兵叫做跳蕩,跳蕩武器的種類不一定是刀盾,也有可能是其他的武器,那都是軍中精銳中的精銳,跳蕩的出身一般都是軍中的刀盾兵,在肉搏中成長起來的跳蕩兵都是殺人的老手。

張薯這幾人面對的這名唐兵就是一名跳蕩,在張薯幾人的壓迫下不慌不忙的用盾牌一擋,刺去的三把長槍和砍去的兩把橫刀就卸到了一邊,然後退了一步之後飛快的往前一進,手中的橫刀就往張薯的脖頸斜劈了過來,這一下簡直是快如閃電,張薯的橫刀正好也是被這名唐兵卸到一邊的橫刀之一,腳下有點失去平衡,這一刀張薯根本來不及做出任何反應就到了面前。

張薯閉目待死,心裡卻是出奇的平靜,腦子裡也是什麼都沒有想。但是刀怎麼還沒有到?張薯突然臉上濺滿了溫熱的液體,張薯睜目一看,不由目嗔欲裂。張路正好在張薯的左邊,看到張薯危急不急細想就擋在了張薯前面,唐兵這兇狠的一刀砍開了張路的護脖甲圍,幾乎將張路的脖子砍開了一半,鮮血噴射出來濺了張薯一臉,張路一聲不啃就倒在了地上。

左右的同一夥士兵和張薯一起大叫:“張路!”

張薯瘋了,張路和他同一村。兩人還有親戚關係,張路的父親早年還接濟過更加貧窮的張薯一家,因爲張路家的兒子有三個。所以比張薯家一子一女要好得多,張路是老大,就參軍吃糧了,雖然平時老是說張薯的名字。但是兩人的關係可是好的很和親兄弟一樣。現在張路爲了救自己死在了面前,張薯直接一聲嘶吼,合身撲上。

這兇橫的一撞直接將面前的這名唐軍刀盾兵撞得一個仰倒,還沒有恢復平衡倒地的張薯就一刀砍在了這名跳蕩的小腿上,直接砍開了腿甲,將小腿砍開了一條深可見骨的口子,這名跳蕩劇痛之下張口大叫,手上的橫刀就轉過刀尖往倒地的張薯身上插下。一隻長槍“呲”的一聲穿入這名跳蕩的嘴裡,槍尖直接從腦後穿出。跳蕩手中下刺的橫刀頓時無力,刀身擦著張薯的臉邊刺入了泥土。

張薯連忙起身,戰場上根本沒有悲傷的時間,唐軍的刀盾兵和少量的跳蕩兵已經衝入了槍兵的陣形,利用長槍轉動不靈開始砍殺安西軍長槍兵,很快戰鼓變化,安西軍的刀盾兵開始向前接敵,長槍兵開始後退,重新結陣,前鋒變成了刀盾兵的對決。

弩手的射擊一刻不停,唐軍排好的軍陣受到了極大的打擊,安西軍的刀盾兵上來了之後唐軍的刀盾兵也就佔不了什麼便宜了,安西軍的刀盾兵防護更好,武器更加鋒利,同樣是技巧嫺熟的殺人機器,隨後整隊好了的長槍兵再次配合刀盾兵向前衝擊,唐軍四萬人居然被安西軍兩萬人打得步步後退,隨著安西軍士兵的前進,唐軍步軍幾乎頂不住了,被撕扯開了的軍陣個人的力量十分渺小,再好的武藝在轉動不靈的情況下也會被迎面而來的五六隻長槍穿成糖葫蘆。

看著唐軍逐漸抵擋不住安西軍步軍的猛攻,郭子儀對傳令兵命令道:“發信號,中軍全軍壓上支援前鋒,左翼防備右翼安西軍騎兵突襲,一定要拖住安西騎軍,給回鶻騎兵發信號,讓回鶻騎兵馬上攻擊安西軍右翼。”

看著中軍的大旗隨之而動,在回鶻騎兵的那邊專門有三面紅旗,紅旗一放倒就是進攻信號,整個唐軍的軍陣都動了,中軍的四萬大軍開始前進,左翼的兩萬五千步兵也開始慢慢的前進,郭子儀手上最精銳的神擂兵被佈置在了左翼,目的就是拖住安西軍的三萬騎兵,好讓回鶻騎兵和李光弼的四萬騎兵一舉擊破安西軍右路,奠定勝局。

安西軍右路只有區區的兩萬人,雖然陌刀兵身穿重甲威風凜凜,但是郭子儀絕對不相信兩萬人能夠抵擋住十幾萬騎兵的衝擊,這是根本不可能的,郭子儀心裡覺得唐軍必勝,不由爲對面的精銳安西軍惋惜,還是可惜啊,要是用來和安祿山戰鬥,平定安祿山反叛可能會快很多吧?

郭子儀微微搖頭,將這種想法驅除,現在已經沒有可能了,只是你死我活,郭子儀又傳令道:“後軍持兵器壓上,安西軍潰敗之時準備追擊。”

唐軍的後軍基本上是輜重兵一類的民兵了,這些都不能算是士兵,打打順風仗和壯壯聲勢可以,真正的戰鬥這些只有長矛的士兵指望不上,不過安西軍潰敗這些士兵就能夠用了,郭子儀不會認爲自己會敗,回鶻的騎兵馬上就到。

李佐國遠遠的看見了唐軍的動作,撇撇嘴,郭子儀還真是自信,其實整個戰鬥的士兵能戰的人數安西軍並不比唐軍少,唐軍可戰之兵不過十四萬左右,身後的十萬後軍李佐國看來就是民夫,人數多卻毫無用處,安西軍雖說正兵只有八萬左右,但是輔兵六萬加上民壯四萬可都是能夠上戰場的合格士兵,衣甲一樣不少,特別是輔兵完全能夠當做正兵來用,郭子儀以爲就靠回鶻的騎兵就能夠擊敗安西軍?太天真了,李佐國冷笑起來。

回頭也開始下令:“命令中軍四萬前進,六萬輔兵跟進,一舉擊破唐軍中軍,右翼李麒出擊,我的重甲騎兵也交給他,一定要最短時間擊破唐軍左翼,發煙火信號,命令阿蘇魯馬上前進進入戰場,傳話給桑賈尼將軍,此戰能否完勝就要看他的陌刀兵的表現了。”

傳令兵飛快的縱馬跑開,很快後方升起了紅色的煙火信號,連綿的八顆信號煙火上天,這是給阿蘇魯的遊騎兵的信號,然後全部原地休息的安西軍都起身,鎧甲鏗鏘之中戰陣開始前移,李麒一身重甲站在黑壓壓的騎兵前面,身後一字排開的是李佐國交給他的一千重甲騎兵,重甲騎兵身後是三萬輕騎兵,閃亮的半身胸甲耀花了眼睛,血紅的盔櫻隨著威風翻動,李麒放下面甲,長槊前指,整個騎兵軍陣開始移動,目標直指唐軍左翼。

桑賈尼高大的身影站了起來,傳令兵的馬蹄甩起了一道煙塵,身後的一萬陌刀兵也隨著主將起身,無數的鋼鐵戰士迎著中午的陽光展現了身姿,撅過土洞的陌刀在剛纔的一段時間中被陌刀兵們又用身上攜帶的小磨刀石打磨了,森寒的刀光正在散發著冰冷的殺氣,這殺氣是如此的尖利,陌刀兵自從成軍以來,就要露出他們的獠牙。

地面微微的顫抖了起來,桑賈尼看見了遠處一條黑線出現,知道這就是回鶻騎兵了,而面前李光弼的騎兵卻沒有動彈,桑賈尼知道李光弼這是要回鶻騎兵來進攻自己,唐軍騎兵再隨後一擊,自己這區區兩萬人馬就會被數不清的十幾萬騎兵淹沒,真是興奮,桑賈尼晃了晃脖子,幾乎和頭等寬的肌肉充滿的脖子發出了輕微的“啪啪”爆響。

桑賈尼舉起了手中巨大的陌刀,手上的護甲上面紋了一條睚眥,栩栩如生的陰刻讓這跳睚眥彷彿在陽光下游動,陌刀兵同時舉起手中的陌刀,一起大呼一聲:“呼哈!”聲音雄壯自信,萬把陌刀反射的刀光似乎要將蒼穹撕裂,大決戰開始。(。)

第63章 海上攻略第42章 新年新氣象第7章 破關只等閒第48章 長安偏西步戰騎17章 艾卜穆斯林的決心第1章 新的起點第17章 他來了就打第1章 瑞雪第23章 古牧爾血戰(下)第59章 望長安第28章 定親第23章 準駕到第6章 李護第63章 海上攻略第35章 戰雲密佈第31章 權相歸天虎離京第51章 威震天下的開始第13章 兩年(中)第63章 石堡城血戰(下)第36章 試探第17章 殿見定議第5章 一力降十會18章 鐵與血決死一戰上第36章 試探第17章 李嗣業之死(上)第63章 海上攻略第20章 鐵與血-決死一戰(下)第40章 血色嚴冬第56章 落日雄關第63章 海上攻略第10章 俘虜攻城第13章 穩定的安西大都護第50章 擒將敗軍胡騎逃第28章 烏蘭會戰(上中)第37章 兇狠的阿力射第33章 回鶻參戰第20章 鐵與血-決死一戰(下)第41章 怛羅斯之戰--封谷第36章 試探第58章 天寶十五年秋第4章 大唐亂局第53章 虎踞長安第23章 準駕到第42章 怛羅斯之戰--屠殺第36章 大決戰(上)第23章 此仇不報枉爲人子!第9章 阿麗兒、李白第50章 艾卜.穆斯林第22章 反出潼關 回安西(下)第32章 唐人豈是能輕侮第30章 烏蘭會戰(下上)第13章 大食陰謀第58章 鉅額賠償第1章 新的起點第24章 赤河之戰(二)第20章 鐵與血-決死一戰(下)第24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8章 發財大計第16章 三部聯合第19章 鮮于踆第5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7章 殿見定議第10章 無敵李佐國(上)第36章 怛羅斯之戰--通過第48章 怛羅斯之戰--血流第22章 古牧爾血戰(中)第47章 怛羅斯之戰--慘烈第34章 各有算計第14章 將計就計第17章 李嗣業之死(上)第43章 太子監國靈州定第3章 十五第5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29章 春閨落紅曉溼衣第47章 怛羅斯之戰--慘烈第65章 兩面夾擊滅燕序幕第43章 太子監國靈州定第22章 李林甫難道也是穿越的?第58章 鉅額賠償第1章 整合實力第20章 葵花寶典第67章 立威第59章 望長安第54章 達倫關大捷第68章 鐵壁合圍攻洛陽17章 艾卜穆斯林的決心第52章 揮軍西進第53章 安齊斯關前第43章 太子監國靈州定第4章 給我打得連他媽媽都不認識第30章 烏蘭會戰(下上)第36章 大決戰(上)第58章 鉅額賠償第43章 利益至上第26章 赤河之戰(四)第54章 壓倒性的優勢第13章 大食陰謀第3章 紈絝子弟的標準配置
第63章 海上攻略第42章 新年新氣象第7章 破關只等閒第48章 長安偏西步戰騎17章 艾卜穆斯林的決心第1章 新的起點第17章 他來了就打第1章 瑞雪第23章 古牧爾血戰(下)第59章 望長安第28章 定親第23章 準駕到第6章 李護第63章 海上攻略第35章 戰雲密佈第31章 權相歸天虎離京第51章 威震天下的開始第13章 兩年(中)第63章 石堡城血戰(下)第36章 試探第17章 殿見定議第5章 一力降十會18章 鐵與血決死一戰上第36章 試探第17章 李嗣業之死(上)第63章 海上攻略第20章 鐵與血-決死一戰(下)第40章 血色嚴冬第56章 落日雄關第63章 海上攻略第10章 俘虜攻城第13章 穩定的安西大都護第50章 擒將敗軍胡騎逃第28章 烏蘭會戰(上中)第37章 兇狠的阿力射第33章 回鶻參戰第20章 鐵與血-決死一戰(下)第41章 怛羅斯之戰--封谷第36章 試探第58章 天寶十五年秋第4章 大唐亂局第53章 虎踞長安第23章 準駕到第42章 怛羅斯之戰--屠殺第36章 大決戰(上)第23章 此仇不報枉爲人子!第9章 阿麗兒、李白第50章 艾卜.穆斯林第22章 反出潼關 回安西(下)第32章 唐人豈是能輕侮第30章 烏蘭會戰(下上)第13章 大食陰謀第58章 鉅額賠償第1章 新的起點第24章 赤河之戰(二)第20章 鐵與血-決死一戰(下)第24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8章 發財大計第16章 三部聯合第19章 鮮于踆第5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7章 殿見定議第10章 無敵李佐國(上)第36章 怛羅斯之戰--通過第48章 怛羅斯之戰--血流第22章 古牧爾血戰(中)第47章 怛羅斯之戰--慘烈第34章 各有算計第14章 將計就計第17章 李嗣業之死(上)第43章 太子監國靈州定第3章 十五第5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29章 春閨落紅曉溼衣第47章 怛羅斯之戰--慘烈第65章 兩面夾擊滅燕序幕第43章 太子監國靈州定第22章 李林甫難道也是穿越的?第58章 鉅額賠償第1章 整合實力第20章 葵花寶典第67章 立威第59章 望長安第54章 達倫關大捷第68章 鐵壁合圍攻洛陽17章 艾卜穆斯林的決心第52章 揮軍西進第53章 安齊斯關前第43章 太子監國靈州定第4章 給我打得連他媽媽都不認識第30章 烏蘭會戰(下上)第36章 大決戰(上)第58章 鉅額賠償第43章 利益至上第26章 赤河之戰(四)第54章 壓倒性的優勢第13章 大食陰謀第3章 紈絝子弟的標準配置
主站蜘蛛池模板: 突泉县| 无锡市| 县级市| 呈贡县| 灵璧县| 同德县| 曲阜市| 廊坊市| 霞浦县| 资中县| 黎城县| 松潘县| 东港市| 益阳市| 彰化市| 东光县| 毕节市| 沧源| 安远县| 武冈市| 札达县| 探索| 灵武市| 刚察县| 社会| 邢台县| 鄂托克前旗| 余干县| 扶余县| 开原市| 永康市| 伊春市| 尚义县| 永胜县| 禹城市| 金华市| 砚山县| 霍山县| 白玉县| 繁峙县| 洞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