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8章 天寶十五年秋

李佐國一路上馬不停蹄的趕路,帶領親兵三千已經過了玉門關,距離龜茲只有十天的路程了,進入安溪之後李佐國就沒有那麼趕了,放緩了速度慢慢的前行。

李佐國的親兵全部是一人三馬,雖然馬力沒有受損,但是連續趕路還是令士兵比較疲憊,只不過李佐國的親兵是萬軍之中挑選出來的精銳,很多出身就是草原部族,長途奔襲騎馬那是家常便飯,所以並沒有出現掉隊一類的事情。

在玉門關外的一個小鎮馬賦補充了乾糧食水,李佐國一行人以中速前進,李佐國身後的一個親兵旅清一色的白色披風,不少親兵的相貌還顯得非常年輕。

白色披風在安西軍中的意思是輔兵,並不是正兵的編制,李佐國身邊的精銳親兵怎麼會有不是正兵的士卒?

這三百親兵的來歷可不簡單,他們全部是安西歸附部族的首領子弟,這些人是這些首領親自送來給李佐國爲親兵的,其意義就是一爲質子二爲和李佐國拉近關係,畢竟在安西李佐國就是天,能夠和安西最高統治者朝夕相處,獲得一份情誼對於自身的前途和部族的生存有重大意義。

這隻三百人的騎兵旅帥就是李佐國的老丈人阿史那賀加的二兒子阿史那普佔羅,普佔羅比李佐國小一歲多,已經十八歲了,長得虎背熊腰,看上去和稍顯柔弱的阿史那法密不太相像。

因爲自小就和李佐國親近,阿史那部現在已經基本融入了安西。阿史那法密是阿史那部的繼承人,所以當李佐國組建這隻有繼承人組成的親兵時,普佔羅提出要加入。阿史那賀加也願意自己的二兒子到李佐國的身邊,依靠和李佐國的關係,普佔羅成爲了這隻太子部隊的主將。

他的手下身份最高的就是吐火羅的王子穆薩里.月氏,李佐國對這些人可沒有嬌慣起來,直接將他們帶來的全部僕從、奴隸和護衛全部留在了疏勒,只讓他們隻身進入軍中,基本保持了和親兵一樣的訓練強度。

一些年紀偏小的在加入了親兵之後。在高強度的訓練下沒有少哭鼻子,不過幾年下來這些人除了幾個身體特別不好的被李佐國留在了疏勒,其餘的都是合格的戰士了。畢竟李佐國也不可能真的操練死幾個。

李佐國此時正在和落後他半個馬身的普佔羅說話,出征大半年了,普佔羅也很想念父親和哥哥姐姐,此時留了一臉毛鬍子的普佔羅露出了開心的笑臉。那種單純的高興才讓人看出普佔羅其實還只是一個十八歲的少年。

“普佔羅。這次回去你父親肯定是要給你找個老婆了,你恐怕就不能夠再跟著我回到中原了。”李佐國含笑打趣普佔羅,臉色較黑的普佔羅一下害羞起來,一張黑臉變成醬紫色,期期艾艾說不出話。

李佐國大笑,那馬鞭子指著他說道:“阿史那的雄鷹也會害羞啊?聽說你父親給你張羅的老婆是達羅穆部族長的小女兒蘇臺阿赫,那可是一顆明珠,你小子福氣不錯哦。長得可跟你的姐姐當年有一拼。”

普佔羅興奮的搓搓手,說道:“爲什麼不給大哥做妻子?我聽說大哥也是今年結的婚。不過妻子是一個漢人啊?”

李佐國那馬鞭敲敲普佔羅的頭盔說道:“普佔羅,你要用用你的腦子,你覺得現在安西的部族還有存在的必要嗎?或者換種說法,部族現在和安西結合在一起了,作爲原來獨立的一個個部族還存在嗎?”

普佔羅若有所思的說道:“確實是啊,我們阿史那部的人現在遍佈整個安西,有從事農耕的,有繼續放牧的,有在軍中的,確實不像以前一般,所有的族人在一起,追逐水草生活。”

李佐國說道:“那你認爲部族的人口融入了安西是好還是壞?”

普佔羅說道:“肯定是好事啊,原來部族在草原上生活,能夠吃飽就是奢望,每年冬天都要死很多人,遇到天災更是悽慘,大唐對我們的壓力又大,現在生活比以前可是差別太大了,老弱有統一的事情做,戰士能夠憑藉自己的勇武掙得財富,這在以前是根本不敢想的。”

李佐國點點頭說道:“其實不管是漢人還是胡人,普通老百姓需要的其實很少,無非就是吃飽穿暖,在任何地方獲得最大利益的都是少數人,你是岳丈的二兒子,恐怕沒有嘗過餓肚子的滋味吧?那你知道去年我殺死了三十幾個部族的首領是爲了什麼嗎?”

普佔羅思考了一下說道:“我現在明白了,我們將這些部族的人口融入了安西,這些部族首領覺得自己一呼百應的日子沒有了,失去了權力就想鬧事,所以姐夫才殺了他們?”

李佐國說道:“說的基本沒錯,不過這只是其中的一個原因,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們沒有真正的嚐到和安西合作之後得到的利潤,就算是部族首領估計也不會過上在安西這樣的日子吧?但是這些人既沒有實力也沒有耐心,最後就是人頭落地的下場。”

去年以歸附的木族爲首的三十幾個部族首領聯手向李佐國施壓,想要獲得大唐的正式冊封,還大大咧咧的和李佐國提條件,張口就是需要多少多少糧食財貨等等,結果李佐國讓李護將這三十幾家聚集起來的三萬多戰士擊敗,三十多個首領連同他們的家人一千多人全部斬首,結束了這場不自量力的鬧劇。

這一做法在安西震懾了那些被奪去部衆心中不滿的首領們,只有接受李佐國的要求,帶著自己的財物進入城市生活,後來這些首領們也確實得到了好處,在草原上東奔西走確實沒有在城市生活愜意。一應生活物資大大豐富,而且不用擔心下一刻就會有戰鬥臨頭。

這些首領是部族中最有錢的人,也是比較有投資精神的人。草原人可不認爲買房買地就是生活的全部,這和農耕文明的想法截然不同,這些退下來的部族首領組織的大大小小的商隊上千只,成爲了安西繁榮的一個重要支點。

你叫這些首領們再去過原來的風餐露宿,隨時可能在部族火併中喪命的日子,恐怕一個都不會再去,現在李佐國並不是一味的以漢人爲主提拔官員。想滿足權力慾望的人也可以到李佐國那裡去試試做官,安西現在已經真正的穩定了下來。

不然李佐國一次征戰就要打上幾個月半年,沒有一個安定的後方可做不到。大食現在已經打了兩年了,澤爾法爾和艾卜.穆斯林現在始終佔據上風,但是就是不能夠真正擊敗對手平定大食,結果大食幾乎所有的城市都在經歷戰火。無數的大食流民通過安齊斯關進入安西。成爲了奠定安西的基礎。

雙方都在向安西購買武器裝備,後來連戰馬都是通過安西購買,大食打得如火如荼,安西就越是發大財,安齊斯關後面的望鄉堡,現在已經成爲了一個人口超過三十萬人的大城市,雖然艾卜.穆斯林等大食的精英知道這樣打下去最後只會便宜安西,但是戰爭打到這個份上。雙方都殺紅了眼睛,不消滅對方絕對不會罷手。特別是裡面還牽扯了宗教問題,更是廝殺的慘烈。

李佐國現在對大食已經不是發財賺取利益那麼簡單了,大食戰爭導致的人口流入纔是關鍵,這些飽經宗教迫害和戰亂的大食平民逃入安西,成爲了李佐國手中的重要兵源和勞動力來源。

原本這麼做是有風險的,安西的漢人基數在面對大量的異族流入很容易導致胡漢比例不平衡,不過今年的大戰又解決了李佐國的問題,李佐國現在佔據了大唐的四個道,雖說朔方、河西等三個道人口並不多,但是關中卻是中原人口最爲擊中的地方。

段天和現在已經在長安開始準備移民安西,關中地區土地兼併已經比較嚴重,土地大量的集中在世家門閥手中,雖然隨著長安的陷落,大量的世家出逃,但是關中的人口密集程度也註定了李佐國將土地分配下去也是不夠的。

段天和做的就是讓關中的漢民往安西隴右和河西填充,凡是同意移民的百姓,按照人頭每人可分田二十畝,發給耕牛農具,一年的糧稅免去,這種條件還是吸引了不少人願意前往西邊,這分得的田地由百姓自己開墾,如果是熟田則減免一年糧稅,要是自己開墾的荒地,那麼糧稅的減免可以到三年。

光是自願可是不夠的,長安一戰俘虜就達到了五萬,還不要說此前的烏蘭決戰,這些唐兵除了一部分填充進了軍隊之外,大部分都踏上了到安西隴右墾荒的道路,還將這些唐軍的家屬全部帶上,這樣一來不算自願前往安西的百姓,光是俘虜的家眷加上俘虜本身,移動的人口就超過了一百萬。

這種政策會一直延續,直到整個西北的漢人人數超過胡人人口,比例李佐國要求達到六成以上,這是一個漫長系統的工作,李佐國預計十年之內能夠達到就算是不錯得了。

阿史那部是最早依附李佐國的部族,阿史那賀加更是將自己的女兒阿麗兒嫁給了李佐國,現在安西的畜牧事物全部是阿史那賀加掌管,在他手下的牧民加上騎兵總人數超過了一百五十萬,可比原來阿史那部的二十幾萬人口多得多了。

但是阿史那部的原來部族人口卻是分散到了安西,李佐國知道,永遠的平靜而不會有異心的部族是不會存在的,只不過在農牧結合的安西,再過十年的時間,誰還記得原來的部族是什麼樣子?這是一個同化和消融的過程,現在李佐國只要保持強大的武力威懾,就不會有人跳出來挑戰他的權威,草原上的人都認一個道理,誰的拳頭大誰就說了算。

看著沉默了的普佔羅,李佐國知道限於自身的水平,有些事情普佔羅並不是很清楚。他也不打算說透,就讓普佔羅自己去體會要更好。

安西一直以來就是地廣人稀,三千騎兵在官道上奔馳除了商隊。道路兩邊就是一片荒涼的景象,此時的荒地可不是像後世一般,全部是寸草不生,大片的樹林還存在,一片片的草地鋪開,期間夾雜著一些溪流小湖,風光加倍的優美。

這是一片還沒有污染和過度開發的土地。野兔鹿羣隨地可見,玉門關往西出來一天之後,道路兩邊就能夠看見一些村子了。這是安西的屯田村,村裡基本都是原來生活在安西的漢民,而靠近西南吐火羅、西北和安齊斯關的屯田,村民則是由俘虜和流民組成的。那邊的情況不如靠近大唐這邊的安全。

罪民和流民的屯田可就不是免稅的了。每年的收穫除了保證到下個收穫季節的口糧,其餘的要全部上繳,作爲安西的糧食儲備,戰俘除了被編入戰俘營去作戰的士兵,其餘的都要在罪民軍屯中呆夠三年才能夠獲得自己的土地,而戰俘營獲得自由的時間雖說很短,但是要拿性命去拼。

戰俘營又被稱作死戰營,規定進入戰俘營的俘虜士兵。獲得十枚地方首級即可獲得自由,十戰不能獲得十個首級的戰俘直接斬首。五戰就獲得十枚首級的戰士自動成爲安西軍正兵,獲得和正兵一樣的待遇。

因此戰俘營是安西作戰最不要命的部隊,也是死亡率最高的,但是從戰俘營中成功活著出來的士兵也是安西軍中最精銳的部隊,李佐國的親兵中這種戰俘營出身的親兵就有幾人。

眼看天色將晚,李佐國命令隊伍加快速度,前面就是安西最靠近東邊的小城鎮密支了,李佐國心中一片火熱,很快就要看到自己的妻兒了,不知道阿麗兒的身體如何?這可是自己的第二個孩子,李佐國來到唐朝已經被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這時前面有一匹快馬奔馳而來,背後的小旗讓李佐國知道這是放出去的偵騎,李佐國擡起右手,整個騎兵隊伍緩緩的停了下來,這樣奔馳的騎隊停下之後騎士一排排的肅立,一絲不亂,顯示了強大的紀律性和良好的訓練。

那偵騎飛馬而來,到了李佐國前方一百米處就下馬,牽馬靠近,普佔羅催馬迎上,這時規矩,要是不停馬直接衝來,李佐國的親兵就會馬上射殺他,普佔羅很快就回來了,到了李佐國的馬前稟報:“龜茲有信使前來,就在前面,馬上過來,是八百里加急。”

李佐國皺起了眉頭,八百里加急?龜茲出什麼事了?

很快信使就到了,信使有四人,只有一人到了李佐國的馬前單膝跪下,直接從懷中掏出一封信遞給李佐國,李佐國一看,是龜茲兵馬都督李逸發的,李佐國沒有馬上拆開信,要是龜茲真的有事,那李逸絕對會派血羽傳信,看來這不是什麼大事了。

李佐國拆開信封,拿出信來就在馬上觀看,普佔羅也關切的看著李佐國,李佐國越看臉色越古怪,將信看完之後雙手一合,仰天大笑了起來,普佔羅上前幾步說道:“龜茲發生了什麼事?”

李佐國將信拿給普佔羅說道:“自己看吧,普佔羅現在漢字的讀寫已經沒問題了,拿過信就看,臉色也像李佐國一般變得古怪了起來。

普佔羅突然笑了起來:“這些文官可真是好笑,弄那麼一出鬧劇。”

李佐國這時收住了臉上的笑意:“李逸搞什麼?這種無能之輩居然如臨大敵,還引蛇出洞,這是那我的家眷開玩笑,要是真的有人傷害到了母親,李逸拿什麼來擔當?”

李逸的信中說的就是秦一洲造反之事,最後秦一洲組織起來的一千多人全部束手就擒,李逸沒有殺了他們,全部關了起來,等待李佐國回去處理,信中李逸向李佐國請罪,說是沒有注意秦一洲請的殺手,被殺手混進了都護府中,鄭春雲及時出手,將殺手全部格殺。

李佐國這時的心已經飛到了龜茲,決定不在密支停留了,命普佔羅到密支領了乾糧就追上來,李佐國決定連夜趕路,爭取早點到達龜茲。

李佐國現在可沒有欣賞路上風光的心情了,快馬加鞭趕路,路上沒有在任何城市停留,李逸後來又來了一封信,說是阿麗兒和老夫人都沒有受到什麼驚嚇,只不過環夫人在出事的當天晚上出門詢問的時候,看到了被殺的刺客受到了小小驚嚇,也沒有大礙。

天寶十五年九月二十五日,征戰七個月的李佐國回到了龜茲,三千親兵入城讓整個龜茲城都沸騰了,安西的主宰,幾百萬軍民的軍神李佐國攜橫掃大唐五道,戰將無數取城一百多座,更是攻下了大唐首都長安的驕人戰績回到了龜茲,無數安西人懷著驕傲興奮的心情在街道兩邊迎接李佐國回家,歡呼聲幾乎要將龜茲城都震倒了,李佐國花了一個時辰才從城門走到自家府邸門口。(。)

第64章 得掖縣虎出柵第27章 安西節度使第24章 望江山南北第26章 餘波和逛街第48章 婚禮(下)第52章 高仙芝之死第45章 怛羅斯之戰--離心第30章 烏蘭會戰(下上)17章 艾卜穆斯林的決心第44章 怛羅斯之戰--策反16章 吐火羅最後的抵抗第29章 春閨落紅曉溼衣第26章 赤河之戰(四)第67章 立威第15章 騎兵衝鋒第50章 達倫關第16章 三部聯合第37章 怛羅斯之戰--竹園第24章 槍名:霸王!第20章 鐵與血-決死一戰(下)第7章 籌謀第13章 大食陰謀第36章 怛羅斯之戰--通過第13章 兩年(中)第1章 瑞雪第11章 李佐國的打算第18章 李嗣業之死(下)第49章 區域霸權21章 古牧爾血戰上第7章 破關只等閒第50章 達倫關第46章 怛羅斯之戰--試探第22章 高仙芝的盤算第15章 大殿之前舞干戈第22章 古牧爾血戰(中)第56章 小樓今夜秋風起第2章 我的父親母親第28章 烏蘭會戰(上中)第53章 進攻第18章 戰前第39章 怛羅斯之戰--整軍出發第14章 將計就計第22章 高仙芝的盤算第6章 李護第10章 拜得名師第65章 兩面夾擊滅燕序幕第34章 李嗣業的困惑第23章 此仇不報枉爲人子!第63章 石堡城血戰(下)第10章 拜得名師第21章 反出潼關 回安西(上)第35章 戰雲密佈第22章 高仙芝的盤算第62章 動中有靜21章 古牧爾血戰上第17章 殿見定議第22章 李林甫難道也是穿越的?第36章 大決戰(上)第22章 高仙芝的盤算第3章 風雲始動第28章 回眸一笑百媚生第22章 古牧爾血戰(中)第24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10章 拜得名師第29章 烏蘭會戰(上下)第50章 擒將敗軍胡騎逃第51章 馬嵬坡前長恨歌第1章 整合實力三十三章 怛羅斯之戰推還是不推第18章 西市衝突第7章 凋謝的格桑花(上)第23章 古牧爾血戰(下)第24章 赤河之戰(二)第9章 阿麗兒、李白第2章 初一第22章 反出潼關 回安西(下)第47章 怛羅斯之戰--慘烈第41章 怛羅斯之戰--封谷第5章 雷霆第15章 針對佈置第36章 大決戰(上)第55章 李府闔家第14章 將計就計第13章 兩年(中)第34章 各有算計第65章 兩面夾擊滅燕序幕第66章 兵出潼關第47章 怛羅斯之戰--慘烈第8章 凋謝的格桑花(中)第15章 馬場遇襲第52章 高仙芝之死第63章 海上攻略第7章 破關只等閒三十四章 怛羅斯之戰插曲第57章 城下談判第46章 父子較技第35章 戰雲密佈第32章 唐人豈是能輕侮第5章 一力降十會第16章 三部聯合
第64章 得掖縣虎出柵第27章 安西節度使第24章 望江山南北第26章 餘波和逛街第48章 婚禮(下)第52章 高仙芝之死第45章 怛羅斯之戰--離心第30章 烏蘭會戰(下上)17章 艾卜穆斯林的決心第44章 怛羅斯之戰--策反16章 吐火羅最後的抵抗第29章 春閨落紅曉溼衣第26章 赤河之戰(四)第67章 立威第15章 騎兵衝鋒第50章 達倫關第16章 三部聯合第37章 怛羅斯之戰--竹園第24章 槍名:霸王!第20章 鐵與血-決死一戰(下)第7章 籌謀第13章 大食陰謀第36章 怛羅斯之戰--通過第13章 兩年(中)第1章 瑞雪第11章 李佐國的打算第18章 李嗣業之死(下)第49章 區域霸權21章 古牧爾血戰上第7章 破關只等閒第50章 達倫關第46章 怛羅斯之戰--試探第22章 高仙芝的盤算第15章 大殿之前舞干戈第22章 古牧爾血戰(中)第56章 小樓今夜秋風起第2章 我的父親母親第28章 烏蘭會戰(上中)第53章 進攻第18章 戰前第39章 怛羅斯之戰--整軍出發第14章 將計就計第22章 高仙芝的盤算第6章 李護第10章 拜得名師第65章 兩面夾擊滅燕序幕第34章 李嗣業的困惑第23章 此仇不報枉爲人子!第63章 石堡城血戰(下)第10章 拜得名師第21章 反出潼關 回安西(上)第35章 戰雲密佈第22章 高仙芝的盤算第62章 動中有靜21章 古牧爾血戰上第17章 殿見定議第22章 李林甫難道也是穿越的?第36章 大決戰(上)第22章 高仙芝的盤算第3章 風雲始動第28章 回眸一笑百媚生第22章 古牧爾血戰(中)第24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10章 拜得名師第29章 烏蘭會戰(上下)第50章 擒將敗軍胡騎逃第51章 馬嵬坡前長恨歌第1章 整合實力三十三章 怛羅斯之戰推還是不推第18章 西市衝突第7章 凋謝的格桑花(上)第23章 古牧爾血戰(下)第24章 赤河之戰(二)第9章 阿麗兒、李白第2章 初一第22章 反出潼關 回安西(下)第47章 怛羅斯之戰--慘烈第41章 怛羅斯之戰--封谷第5章 雷霆第15章 針對佈置第36章 大決戰(上)第55章 李府闔家第14章 將計就計第13章 兩年(中)第34章 各有算計第65章 兩面夾擊滅燕序幕第66章 兵出潼關第47章 怛羅斯之戰--慘烈第8章 凋謝的格桑花(中)第15章 馬場遇襲第52章 高仙芝之死第63章 海上攻略第7章 破關只等閒三十四章 怛羅斯之戰插曲第57章 城下談判第46章 父子較技第35章 戰雲密佈第32章 唐人豈是能輕侮第5章 一力降十會第16章 三部聯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化市| 安福县| 三河市| 孟连| 贵港市| 五河县| 西乡县| 象山县| 罗甸县| 鄂托克前旗| 台湾省| 沙洋县| 双江| 保德县| 宝兴县| 抚松县| 康定县| 凯里市| 遵化市| 芜湖市| 盐津县| 蒙自县| 黄大仙区| 公安县| 横山县| 万州区| 托里县| 台东县| 昂仁县| 马龙县| 宁远县| 河南省| 泰宁县| 大兴区| 民和| 福建省| 广德县| 楚雄市| 南汇区| 灵山县| 固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