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章 籌謀

第二天李賽起牀時,只覺得頭微微有點沉,不由讚歎,高度黃酒就是好啊,喝醉了第二天起牀居然頭不疼的。

大大的伸了一個懶腰,李賽起牀了,洗漱完畢早點一吃,李賽就跑到了書房開始鼓搗,小環問他也不說,神秘一笑說等下就知道了。

其實李賽在編教材呢,要把自己在大學學到的一些東西和了解的一些東西記錄下來。

李賽覺得在這個大唐盛世,正是大唐最強大的時候,但是7年以後一場席捲但半個大唐的戰爭要來了,他要在7年的時間內準備好一切。

李賽覺得時間很緊,很多事情要做,要練軍,首先要有名分,其次是要有軍費,還要有人,最後是軍械。

名分李賽想好了,李嗣業在疏勒做鎮守使,要恢復此地元氣已經設立了3個軍屯點,軍屯點有練軍自保的名額,這個不是脫產軍人,屬於團練一級,半兵半農,當時稱爲鄉兵。

軍費,李賽也想好了,自己可以先組織商隊,疏勒是大唐最靠近西邊的軍鎮,連接現在的阿富汗,雖然剛經過戰爭,但是商路只要沒有斷絕,又有利潤的情況下,商人的熱情是永遠不會減少的,啓動資金?就是老媽的嫁妝,田地和店鋪賣掉以後就要開始運作了。

人就是其中最小的問題了,因爲剛結束的戰爭,當地的流民不少,加上很多異族只要能夠得到一個大唐百姓身份不惜加入唐軍,用爲大唐征戰來獲得唐人身份,李賽可以先從身邊的少年開始。

而裝備就是最讓人頭疼的了,唐玄宗時代冶煉技術已經達到了很高的地步,已經會灌鋼法冶煉鋼鐵,工匠們可以打造出百鍊武器,從唐朝的只是武器就可看出,唐代的橫刀只是輕武器,但是長度可以達到連刀把130到140公分,刀刃長度接近一米,刀每加長10公分代表的是製造工藝的飛躍。

疏勒軍鎮有個隨軍的匠作營,不過生產能力很小,李嗣業軍隊的只要武器裝備來自長安的武備局,那裡集中了大唐70%的能工巧匠,基本所有的唐軍的裝備都來自於那裡。

李賽計劃的軍隊的武器裝備要自己來製作是很困難的,現在只有一步一步來了。

基本弄得差不多之後李賽來到了校場,昨天的少年一個沒少全來了,還多出來百把個人,是得到了消息的後今天一起來的,守門的門房今天清晨開門都被嚇了一跳,門口全是人頭,全是半大小子。

李賽站在場邊,李虎過來報告:“少爺,連上昨天的幾十人,今天又多來了一百多人,都是聽說少爺要教好玩的和可以學東西跑來的,基本都是老爺護兵的孩子?!?

李賽點頭道:“沒事,一隻羊也是放,一羣羊也是趕,一起來吧?!?

李護正在場中,口沫橫飛的講昨晚的宴會,酒菜如何好吃,表演如何精彩,旁邊的少年一邊流口水一邊羨慕著。

李賽高叫:“都過來,都過來,李護,別吹牛了,你也一起過來,我跟你們說幾句。”

少年們都圍攏來,李賽高聲說道:“你們都是軍人家的孩子,是大唐軍人的孩子,我這次叫你們過來,是要教你們上的戰場的武藝和兵法,你們告訴我,想不想學?”

衆人譁然,居然武藝兵法都要教?天下還有這等好事,目光不由得都透出狂熱,紛紛大喊;“想啊,大郎不是哄我們的吧?”

李賽滿臉嚴肅,說道:“我說要教你們肯定是要教你們真本事的,不過有句話要說在前面,武藝要學好,可不是不能吃苦就能學好的,如果有人吃不了苦,半路退出,那麼現在就說,就可以離開了,要學十人敵百人敵萬人敵,可不是軟骨頭能夠學的?!?

少年們想也不想就叫到:“我們吃得苦也,大郎放心?!?

李賽說道:“我會安排一個考驗的,通過了這個考驗就能學到這些本事,這個可是封侯拜將的本領,可不能輕易的教給你們的。”

李護這時叫到:“快開始吧,大郎,可吊足我們胃口了。”

李賽說:“好,現在我們開始第一步,以後你們全部都要叫我教官,我問你們問題全部都只能用兩個字來回答,明白或者不明白,其它的話我不需要聽,你們現在就是一個軍人了,以後早上一來就要圍這個校場跑20圈,跑完以後就站在這裡,學我的姿勢。”

李賽擺出一個雙手背在身後,雙腳叉開頭揚起的動作:“這個姿勢擺好站立,直到我說聽,下午要上文化課,要教你們讀書寫字,一個好的軍人絕對不可以一個大字不識,不然你看不懂地圖,看不懂情報?!?

李賽環視一圈,說道:“都聽明白了沒有?”

李護說道:“大郎,我們什麼時候玩那個橄欖球?。俊?

李賽對著李護大叫:“剛纔我說的話沒聽清楚嗎?你回答我只能用2個詞,明白或者不明白,現在重新回答我剛纔的問題。“

李護頭一縮,嘀咕到:“怎麼那麼兇?!?

李賽凌厲的眼光一下掃了過來,李護馬上高喊:“明白?!?

其他少年也跟著說道:“明白。”聲音卻稀稀拉拉的。

李賽又大喊:“你們是女人嗎?聲音那麼小,我都沒聽清,再回答一次?!?

少年們大喊:“明白。”

李賽上前一步說:“我還是沒聽清,你們明白了嗎?回答我?!?

少年們聲嘶力竭的大喊:“明白?!?

李賽滿意的一點頭:“很好,以後就要拿出這個勁頭,我們用這個方式進行一個月的訓練,下午的文化課進行一個半時辰,還有一個半時辰是玩橄欖球的。”

李護帶頭,少年們都歡呼起來,李賽又說:“你們這裡有241人,每5人選出一個伍長,每3伍爲一什選出什長一名,每3什爲一隊選出隊長一名,每3隊爲一曲選出曲長一名,這裡人不夠,先設兩曲,不足的以後再有人加入就補齊?!?

少年們一聽,就開始鬧哄哄的開始選官了,李護不出所料爲其中一曲的曲長,另外一個曲長卻由李麒拿下了,當然過程有點暴力威脅。

李賽卻假裝沒看見,軍隊是什麼地方,本來就是一個誰拳頭大誰就有理的地方,先讓這些孩子見識一下也好。

人選好之後李賽就又教了這些少年們怎麼站隊,大致瞭解之後李賽一聲令下就開始了第一天的跑圈。

李賽自己也和孩子一起跑圈,開始幾圈沒什麼感覺,可是10圈一過李賽就覺得氣是越來越急,一會功夫嗓子就像火燒一樣熱辣辣了,李賽知道自己到了極限了,但是,第一次出操難道不堅持下來?

李賽心裡暗道:“還好說的是20圈,只有2千米左右,這個身體體質還行,不然要出醜啊。”

咬著牙,終於跑完了20圈,李賽不由喘著粗氣慢慢走到場邊。

圈子跑完李賽一看,這些少年的體力參差不齊,體力耐力好的如李麒兄弟等早跑完了,正站在那裡抱著手無聊等待呢。

體力不好的現在還在跑,不過武人家庭出身的孩子有一點很好,就是哪怕跑得都嘔吐了,吐完了還是接著跑,有些孩子是體質不行,看著這些孩子不一的體形,李賽決定,要從孩子抓起,這些孩子對李家的歸屬感可不是一般的忠心可以形容的。

李賽父親李嗣業的疏勒軍鎮,位於大唐的最西邊,所有的軍兵其實是大唐建國以來一直實行的府兵制度,府兵其實是一種半職業化的軍隊構建,到了李嗣業這個唐中期,府兵制又有改進,變成了職業化和半職業化並存。

最精銳的部隊是職業化軍人,這些軍人在對外戰爭中身經百戰,是軍中骨幹,所有的將領都希望這樣的軍人能夠一直在自己麾下,不過唐朝的退伍制度在現在也是比較合理的,青壯加入軍隊後,如果沒有戰事立功和被提拔,那麼服役5年後可回家,回到家鄉後是要在當地縣衙報備,其實也是一種預備役。

在李嗣業麾下的很多兵士都服役超過了10年,好多還是和李嗣業一起從軍的,這些職業軍人就是李嗣業手下的真正底牌了。

李賽看著孩子們都跑完了,就叫他們全部站好隊,說道:“很好,你們雖然現在還是菜鳥,跑得也很不讓我滿意,不過有一點我覺得你們還是有可取處的,就是你們有的跑不動了,但是最後還是堅持了下來,我覺得你們這點精神不錯?!?

李賽手一揮:“現在開始站軍姿,站到中午午飯,午飯都不要回去吃了,我會給你們加餐的,有肉,管飽?!?

孩子們一聽,眼睛放光,這些孩子都是10多歲長身體的時候,全部是大胃,正是吃得的時候,聽到有吃的,還能管飽,不由舌底生津,精神頭一下就上來了。

站到中午十分,個個孩子都很疲倦,但是沒有一個暈倒或者有什麼其它的話語出現,李賽自己都站的有點頭暈了,於是說道:“好了,今天早上就到這裡,大家都休息一下,等會吃過午飯就開始下午的文化課?!?

早上來之前李賽就吩咐過李虎要把午飯準備好,這個時候廚房的男僕將一桶桶的水煮的牛肉和饅頭拿到的校場邊。

少年們雙眼放光,吞著口水就圍了過來,李賽拿起一個飯盆,大喝:“你們記住,在我這裡只有最優秀的人才能吃飯,才能跟著我一直向前,你們千萬不要掉隊了,如果有人掉隊,我是不會等的,我會越過你們前進,現在全部人按所屬分隊,排隊領飯,官長最後。”

少年們迅速排好,都領了飯食開始稀里呼嚕大吃起來,李賽也拿了2個饅頭和一碗肉湯,饅頭顏色暗灰,咬上去有點散,是面和著青稞做的,分量十足,雖然味道不怎麼樣,不過管飽。

李賽畢竟沒吃過這樣的吃食,李虎也在一邊擔憂的看著自己的少爺,心裡著急:少爺長這麼大還沒吃過這些東西呢。

李護也沒吃過這樣的東西,只是覺得熱鬧,也吃得津津有味,李賽吃完中飯,站起身,就開始了文化課程。

很簡單,認字,這些孩子基本全部是文盲,李賽的主要目的不是要這些孩子裡面教出來幾個舉人老爺,只是希望他們能夠識字,基礎差不怕,就是每天教10個字,一年下來也能有3650個子,足夠使用了。

教完少年們橄欖球的規則後,任由他們立刻歡呼著在校場上開始比賽,李賽對李虎一招手,說:“李虎,你和你弟弟是從小在府里長大的,我馬上要開始的一個計劃需要對我忠心耿耿的人,我覺得你和你弟弟李彪最合適?!?

說著用目光看著李虎,李虎先是錯愕,接著臉露堅定說道:“少爺,李虎跟著少爺8年了,少爺有什麼要李虎去做的就吩咐吧,上刀山下火海李虎絕不皺眉?!?

李賽哈哈一笑:“絕對不是叫你們去上刀山下火海,是叫你們去發財,幫少爺我發財?!?

21章 古牧爾血戰上第21章 交戰第13章 大食陰謀第8章 全面攻勢第16章 龍首原上望長安第8章 凋謝的格桑花(中)第56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2章 喜得貴子第10章 拜得名師第3章 十五第59章 無情未必真英雄 憐子如何不丈夫第17章 殿見定議21章 古牧爾血戰上第33章 戰前準備第8章 路遇太子第23章 此仇不報枉爲人子!第52章 揮軍西進第12章 兩年(上)第23章 古牧爾血戰(下)第55章 血流成河第62章 石堡城血戰第2章 我的父親母親第55章 李府闔家第13章 大食陰謀第36章 大決戰(上)第8章 發財大計三十四章 怛羅斯之戰插曲第2章 初一第28章 回眸一笑百媚生第8章 全面攻勢第21章 交戰第44章 地稅局第57章 城下談判第37章 怛羅斯之戰--竹園第8章 凋謝的格?;?中)第22章 古牧爾血戰(中)第20章 殷秀實的如意算盤第11章 無敵李佐國(下)第9章 凋謝的格?;?下)第43章 怛羅斯之戰--震驚三十四章 怛羅斯之戰插曲第61章 慶緒弒父佐國巡邊第3章 十五第52章 高仙芝之死第45章 雙龍搶珠會長安第12章 兩年(上)第1章 新的起點第46章 安慶緒揮軍擊長安李佐國連夜斷後路第41章 回家第69章 攻城練兵第62章 動中有靜第2章 初一第9章 阿麗兒、李白第31章 權相歸天虎離京第60章 石堡城血戰(上)第2章 我的父親母親第42章 新年新氣象第1章 瑞雪第24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36章 怛羅斯之戰--通過第10章 俘虜攻城第34章 李嗣業的困惑第12章 兩年(上)第49章 區域霸權第5章 一力降十會第65章 兩面夾擊滅燕序幕第8章 發財大計第19章 殷秀實的選擇第26章 餘波和逛街第55章 李府闔家第46章 父子較技第54章 壓倒性的優勢第61章 慶緒弒父佐國巡邊第63章 石堡城血戰(下)第20章 鐵與血-決死一戰(下)第21章 反出潼關 回安西(上)第25章 赤河之戰(三)第3章 風雲始動第52章 高仙芝之死第44章 地稅局第9章 阿麗兒、李白第60章 石堡城血戰(上)第12章 兩年(上)第38章 大決戰(下)第56章 落日雄關第56章 小樓今夜秋風起第23章 赤河之戰(一)第31章 權相歸天虎離京第11章 家傳戰陣武學第7章 咄魯之死第17章 殿見定議第42章 名將身隕戰靈州第2章 初一第69章 攻城練兵第53章 虎踞長安第9章 軍中比武第49章 區域霸權第58章 城上且看風雨第2章 初一第2章 初一
21章 古牧爾血戰上第21章 交戰第13章 大食陰謀第8章 全面攻勢第16章 龍首原上望長安第8章 凋謝的格?;?中)第56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2章 喜得貴子第10章 拜得名師第3章 十五第59章 無情未必真英雄 憐子如何不丈夫第17章 殿見定議21章 古牧爾血戰上第33章 戰前準備第8章 路遇太子第23章 此仇不報枉爲人子!第52章 揮軍西進第12章 兩年(上)第23章 古牧爾血戰(下)第55章 血流成河第62章 石堡城血戰第2章 我的父親母親第55章 李府闔家第13章 大食陰謀第36章 大決戰(上)第8章 發財大計三十四章 怛羅斯之戰插曲第2章 初一第28章 回眸一笑百媚生第8章 全面攻勢第21章 交戰第44章 地稅局第57章 城下談判第37章 怛羅斯之戰--竹園第8章 凋謝的格?;?中)第22章 古牧爾血戰(中)第20章 殷秀實的如意算盤第11章 無敵李佐國(下)第9章 凋謝的格?;?下)第43章 怛羅斯之戰--震驚三十四章 怛羅斯之戰插曲第61章 慶緒弒父佐國巡邊第3章 十五第52章 高仙芝之死第45章 雙龍搶珠會長安第12章 兩年(上)第1章 新的起點第46章 安慶緒揮軍擊長安李佐國連夜斷後路第41章 回家第69章 攻城練兵第62章 動中有靜第2章 初一第9章 阿麗兒、李白第31章 權相歸天虎離京第60章 石堡城血戰(上)第2章 我的父親母親第42章 新年新氣象第1章 瑞雪第24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36章 怛羅斯之戰--通過第10章 俘虜攻城第34章 李嗣業的困惑第12章 兩年(上)第49章 區域霸權第5章 一力降十會第65章 兩面夾擊滅燕序幕第8章 發財大計第19章 殷秀實的選擇第26章 餘波和逛街第55章 李府闔家第46章 父子較技第54章 壓倒性的優勢第61章 慶緒弒父佐國巡邊第63章 石堡城血戰(下)第20章 鐵與血-決死一戰(下)第21章 反出潼關 回安西(上)第25章 赤河之戰(三)第3章 風雲始動第52章 高仙芝之死第44章 地稅局第9章 阿麗兒、李白第60章 石堡城血戰(上)第12章 兩年(上)第38章 大決戰(下)第56章 落日雄關第56章 小樓今夜秋風起第23章 赤河之戰(一)第31章 權相歸天虎離京第11章 家傳戰陣武學第7章 咄魯之死第17章 殿見定議第42章 名將身隕戰靈州第2章 初一第69章 攻城練兵第53章 虎踞長安第9章 軍中比武第49章 區域霸權第58章 城上且看風雨第2章 初一第2章 初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都市| 顺平县| 土默特左旗| 扶风县| 曲松县| 常山县| 渭源县| 苗栗市| 五华县| 漳平市| 太和县| 长海县| 视频| 石首市| 邢台市| 彝良县| 方正县| 绥阳县| 岳西县| 绥德县| 丹凤县| 山西省| 铜梁县| 尖扎县| 潜山县| 齐河县| 绿春县| 新闻| 鄂尔多斯市| 固始县| 大方县| 天镇县| 富川| 新乡县| 太白县| 元阳县| 佛坪县| 绵阳市| 仁化县| 长宁县| 南木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