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章 問答

在場所有人都嚇了一跳,心想莫非聚豪閣還有高手潛伏在堂內傷人?

急匆匆奔至門邊一看,立刻又都哭笑不得。原來徐三公子早已失禁,坐在自己的一潑屎尿裡,兩手黃湯臭水,無處擦抹,正自號啕。

郭書榮華道:“來呀,快扶三公子下去收拾,另在我屋裡備水,伺候侯爺清洗身子,更換血衣!”有人應聲而去。

又有人將“十里光陰”捧來,常思豪接過帶在身上,道:“我回府清理即可,怎好玷染督公的器具?”郭書榮華笑道:“這侯爺就見外了,把您乾乾淨淨請來,卻渾身是血地回去,夫人縱不責怪我,受些驚嚇也是不好。”點手一喚,程連安笑吟吟地過來道:“侯爺這邊請。”

常思豪瞧著他的小臉,點了點頭,隨著他穿過側門,一前一後向西而行。路上牆高路窄,甚是曲折,常思豪見身邊已然無人,放緩了腳步,問道:“你在廠裡過得如何?督公待你可好麼?”

程連安行走中身子躬著略向回側,微笑道:“回侯爺,奴才如魚得水,督公待我親如一家。”常思豪道:“今天這麼大的日子,紅龍四大檔頭都在,怎不見鬼霧的人來?”程連安一怔:“鬼霧?那是什麼?”常思豪微感失望,心道:“你連這都不知,算什麼親如一家?”忽又想到:別人或許真個不知,馮保把他安排在這,又怎會不告訴他?眼見程連安扭回臉去,半人高的小身子碎步頻頻,白白細細的後脖根瞧上去就像個丫頭,真不知上面這腦袋裡頭裝了些什麼。

說話間進了一個小院,院中僅有一房、一缸、一樹,佈置簡潔,周圍的院牆卻有四條通道,八人把守。兩人進來的正是靠東這條。就見房門一開,有六名幹事排成小隊走了出來,手裡各拎兩隻冒著熱氣的空桶,排頭的幹事道:“稟安祖宗,水已經備好了。”

程連安趕緊低罵道:“蠢才!還不退下?”

那六名幹事忙低了頭道:“是。”從南側通道快步出院。程連安回瞄了眼常思豪的臉色,笑道:“這幫奴才不懂事得很,侯爺莫怪,您請。”

常思豪淡淡而笑:“安祖宗請。”程連安驚跪於地道:“奴才該死!可不敢受這個!”常思豪向守衛掃了一眼,道:“有威無德,怎能服得了人呢?”程連安眼睛轉動,瞬間已然明白了他的意思,廠裡的人個個非精即怪,哪有如此不懂事的道理?顯然剛纔那幹事並非叫順了口,而是平日壓下了怨氣,這纔在外人面前不動聲色地小捅自己一刀。忙陪上笑容道:“多謝侯爺教誨。”

常思豪見他跪在地上那副模樣,顯然日常裡伺候上面也常如此,連膝蓋骨都軟了,心中微嘆,將他拉起。進得屋來,只見這室內方方正正,空蕩蕩無桌無椅,貼後牆正中央有一面半透明的檀木框架白紗屏風,左右牆壁上掛著六個立軸,上面文字頗大,都是單字,寫的是:思、則、俗、謀、技、力。字體有的嚴謹,有的狂放,有的險峻,有的莊和,勾連俱妙,筆筆不同。

程連安見他望著字帖不動,笑著解說道:“這些都是督公的親筆。他老人家精於書道,擅寫各家筆體,自己又獨成一家。您看這則、俗、謀、技、力,用體分別爲歐、顏、柳、蘇、黃。而這首帖‘思’字,卻是督公自己的筆法,人稱‘傲今體’,其勢雄健超拔,氣象又更在五大書家之上了。”

常思豪道:“書法我是不懂,倒是這幾個字五不挨八,不知是幹什麼用的?”

程連安笑道:“督公雄視八方,高瞻遠矚,其思維非奴才所能測度,不過據奴才所猜,這大概督公對於國體政事該如何處理這方面,總結出的幾個要點罷。”

常思豪哼然一笑,隨他轉過屏風,進入內室,只見地中央放著一張棗色花雕架子牀,牀前一隻半人來高橢圓形的大木桶,裡面湯白花粉,熱氣蒸騰。四周八面全是齊頂的書架,藏書滿滿,唯東面書架中間一格里擺著尊觀音像,千手千眼,若男若女,眉目半睜,儀態從容。像前一尊小小的三腳黃玉薰籠清香爽逸,煙氣流沉。

程連安伺候著他入了水,將衣劍拿到外屋,喚人取走了血衣,將劍倚在屏風之側,取澡豆和珍珠粉進來,調勻擱在旁邊,又臂搭手巾端來一個小凳,擱在木桶下墊腳,撩了水潤溼皮膚後,抿起一把澡豆來替他擦背。常思豪感覺背上溫溫膩膩的,頗爲舒適,笑道:“讓安祖宗伺候,那我豈不成了老祖宗麼?真是不敢當啊!”程連安一邊擦抹一邊歪著小腦袋笑道:“當得,當得,您對我程家大恩大德,奴才給您當牛做馬也是應該的。”常思豪道:“哦?我對你們家又有什麼恩德了?”程連安笑道:“侯爺在奴才爹的身邊,陪他走完最後一程,這便是最大的恩了。何況您又千里尋孤,到京師來找我傳訊?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哪!”

常思豪耳裡聽著,感覺他在頸後擦抹的動作微微一重,勁走橫斜,有了筆劃,細細辨去,寫的是:“鬼霧即駐外內應,從不公開現身。”登時心中明白,他剛纔在外面佯作不知,實是謹慎之至。暗思:“這便錯不了了。紅龍在明,負責日常公事,鬼霧在暗,大抵負責滲透各種江湖幫派,東廠所得情報,都是由他們提供。夏增輝一人便掀起如此大的波浪,江湖上那麼多幫派,這臥底的情報網亦必極其複雜,那麼這一系的人手,只怕是少不了。”

想到這兒,望著書架間那一格神龕說道:“怎麼你們督公這屋擺著觀音?莫非他信佛嗎?”

程連安笑道:“督公理通三教,學貫古今,他老人家究竟信什麼不信什麼,那可不好說了。”

常思豪假裝打量著觀音像:“你說這千手觀音,究竟會有多少隻手?莫非整整一千?”

程連安立解其意,一邊替他洗著,一邊漫不經心地笑道:“哦,民間的傳說,這千手觀音原名‘妙善’,是妙家的三女兒,因爹爹病重,需要一隻手、一隻眼來做藥引,妙善的大姐、二姐都捨不得,妙善便割了手、挖了眼,給爹爹治好了病。佛祖感其孝行,這纔給了她一千隻眼、一千隻手。其實千隻是個虛數,只是象徵很多罷了。至於具體究竟有多少,怕也沒人數過,更沒人知道。”

常思豪聽他對答知機,想這孩子整日在龍潭虎穴,果然心思機敏。道:“你們督公學識廣博,定然清楚,你若有機會,該當向他多多‘請教’纔是啊。”

程連安笑道:“督公乃駐世菩薩,凡事不論鉅細,一切自是瞭然在胸。不過他老人家太忙,奴才人小言微,想時常能聽幾句真言、教誨,可不大容易了。”

常思豪也明白他的處境,沉吟著不再言語,洗了一會兒,只覺背上又有了筆劃:“侯爺勿怪奴才。鬼霧之事極其深密,奴才所知確少,但廠裡傳言很多,據說他們和紅龍一樣也有頭目。”常思豪心中一動,知道程連安誤會自己嗔他,但既然僵出了話來,便也不急解釋。

背上撩了兩把水,又寫道:“他們的頭目,好像被稱作什麼暗督——”此時外間忽傳來守衛問候的聲音:“督公!”程連安趕忙將手巾往盆邊一搭,下了小凳,無聲略施一禮,退出內室,似乎剛出內室就迎上了郭書榮華,忙也止步喚了聲“督公!”又道了聲:“是。”退了出去。

常思豪的呼吸忽然變得沉靜。

步音輕輕緩緩停在屏風之外,紗面上顯現出一個修長的側影。定了一定,人影微微折下身去,拾起了倚在旁邊的“十里光陰”。

常思豪停止了往身上撩水的動作,覺得這世上如果有件自己唯一做不來的事情,那一定是謹慎。

“嗒”地一聲簧響,劍身彈出兩寸。

郭書榮華緩緩拔劍,柄上修長白膩的指節一如步步顯露的劍身,隔紗相看,光澤質感如一,竟無半分區別。

劍身在抽出尺餘之際停住。

一個柔和得彷彿被這白紗濾細的聲音,緩緩地傳了過來:“一派清光照俠膽,十里劍飛走光陰。榮華原以爲,在徐老劍客之後,天下再無這般清豪勇逸的男子,沒想到,原來錯了。”

常思豪用手巾浸足了水,在肩頸處撩潑,會錯意似地道:“沈綠名動江湖,人劍雙絕,確實天下難尋。”

“刷——”

劍倏地收合,入鞘的磨響令撩水聲混入了一種粗糙與仄然。

郭書榮華靜了一靜,輕撫寶鞘,動作又歸復緩慢:“百劍盟弘揚劍學,多利民生,鄭盟主在日,與我也多有往來。大家互述見解,各有啓發。聽聞他盟裡近來多事,盟務轉由您和秦大人掌管。希望日後,侯爺也能與榮華親密無間,一如既往。官場事多人亂,南鎮撫司也不例外。咱們雙方,還當盡已所能,彼此間多多地維護、照顧。”

常思豪本無意執掌百劍盟,然聽他此刻的言語,這風雨飄搖中的江湖第一大勢力,如今倒像是成了加重自己身份的一隻砝碼。冷笑道:“督公太擡舉了,我們算個什麼呢?只有要人照顧的份兒,哪有照顧別人的份兒?不過既然您這麼說,那以後少不得要佔您的便宜了,在此先行謝過,哈哈。”

白紗上郭書榮華的影子揚起手來,似在輕掩著嘴脣,語態中也明顯露出笑意:“侯爺客氣。既然如此,您可要經常過來,咱們得閒聊聊劍法,談談武功,也是一樁快事。”

常思豪道:“啊,在下用慣了刀,對劍法實是一竅不通。這恐怕不能如督公的意了。”郭書榮華道:“呵呵,這是哪兒的話呢。刀尖爲仁,刀刃爲義,刀背爲禮,刀鐔爲智,刀鞘爲信。刀法中用仁的部分,便是劍法了。所以劍法全在刀法之內,侯爺一定談得來的。”常思豪側目道:“刀還有這麼多講究?我倒聽說,刀是小人用,劍是君子用,刀這兵器,其實很不入流呢。”

白紗後又傳來淡淡的一笑:“刀具貼近百姓生活,劍除鎮宅演武,別無它用,確是事實。然而自唐以降,戰爭中用劍,已經越來越少,一來劍走輕靈,難以破甲,二來過短不利,過長易折,不長不短,實用性又差。今人佩之多用於裝飾,以表性情、彰顯品格,其實倒成了擺設。”

常思豪笑道:“看來我盟立劍爲宗,原來是錯拿了個空有其表、並不實用的兵器作了圖騰,這豈非大不吉利?倒不如,改成百刀盟纔好呢。”

郭書榮華道:“中原歷朝歷代治國,都是道之以德,齊之以刑,陽尊儒術,陰用法家。相信很多事情,觸類可以旁通。”

常思豪望著白紗上的人影,冷冷地道:“什麼儒術法家的,我是不懂了,不過督公您這話,聽起來倒像是要人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兩面三刀呢。”

第十章 少主逞威第六章 推夢人第六章 六道輪迴第一章 感情好第十章 懂事第四章 方圓第十章 痛逝第九章 作嫁第七章 一碗飯第八章 酒送英魂第三章 隔腸第八章 果報輪迴第四章 問答第一章 牛羊鬥第四章 問答第五章 匹夫小人第二章 魚腥第九章 瓜落蒂第一章 蚯蚓第四章 情葬第五章 輕吟第八章 心集第四章 迷藏第六章 心亂如麻第八章 再聚恆山第二章 選擇第七章 假意真情第二章 小寮春第三章 老鼠的尿第一章 縱馬荒街第二章 心狂第九章 不明白第三章 顧慮第一章 火攻第四章 我的姐第九章 我的故事第五章 打燈謎第三章 變局第八章 故園第九章 絕色第八章 華嚴寺內第一章 從權第四章 心醉神迷第四章 癡與嗔第二章 高手第五章 薦賢第五章 重圍第十章 巧妙安排第六章 痛別第一章 驕子第十章 大潰逃第三章 小偷第八章 柔腸百折第五章 見聞第六章 難養也第七章 真言第四章 方家談第五章 喝藥第十章 路兩分第一章 香肉第二章 劍家雄者第四章 夜路暖心第六章 布定棋局第二章 試劍舊聞第二章 選擇第六章 懂我第五章 五氣難舒第八章 遭譖第五章 真人第六章 懂我第十章 陷阱第三章 逝水如斯第五章 往日豪情第四章 同盟第七章 猜謎第八章 八加一第十章 妙手良醫第二章 罵永亭第二章 虛實莫測第二章 拔劍第四章 明誠第八章 嗔毒第六章 調絃第六章 應該的第二章 老主第十章 交鋒第八章 再聚恆山第二章 老主第五章 會神仙第三章 小偷第七章 所謂忠良第七章 傷離別第三章 論勇讀星第七章 作戲第五章 見聞第五章 弟子第七章 樹洞第十章 秘室驚魂第七章 假意真情第七章 變色
第十章 少主逞威第六章 推夢人第六章 六道輪迴第一章 感情好第十章 懂事第四章 方圓第十章 痛逝第九章 作嫁第七章 一碗飯第八章 酒送英魂第三章 隔腸第八章 果報輪迴第四章 問答第一章 牛羊鬥第四章 問答第五章 匹夫小人第二章 魚腥第九章 瓜落蒂第一章 蚯蚓第四章 情葬第五章 輕吟第八章 心集第四章 迷藏第六章 心亂如麻第八章 再聚恆山第二章 選擇第七章 假意真情第二章 小寮春第三章 老鼠的尿第一章 縱馬荒街第二章 心狂第九章 不明白第三章 顧慮第一章 火攻第四章 我的姐第九章 我的故事第五章 打燈謎第三章 變局第八章 故園第九章 絕色第八章 華嚴寺內第一章 從權第四章 心醉神迷第四章 癡與嗔第二章 高手第五章 薦賢第五章 重圍第十章 巧妙安排第六章 痛別第一章 驕子第十章 大潰逃第三章 小偷第八章 柔腸百折第五章 見聞第六章 難養也第七章 真言第四章 方家談第五章 喝藥第十章 路兩分第一章 香肉第二章 劍家雄者第四章 夜路暖心第六章 布定棋局第二章 試劍舊聞第二章 選擇第六章 懂我第五章 五氣難舒第八章 遭譖第五章 真人第六章 懂我第十章 陷阱第三章 逝水如斯第五章 往日豪情第四章 同盟第七章 猜謎第八章 八加一第十章 妙手良醫第二章 罵永亭第二章 虛實莫測第二章 拔劍第四章 明誠第八章 嗔毒第六章 調絃第六章 應該的第二章 老主第十章 交鋒第八章 再聚恆山第二章 老主第五章 會神仙第三章 小偷第七章 所謂忠良第七章 傷離別第三章 論勇讀星第七章 作戲第五章 見聞第五章 弟子第七章 樹洞第十章 秘室驚魂第七章 假意真情第七章 變色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方县| 安塞县| 遂平县| 天门市| 二连浩特市| 沙河市| 恩平市| 克山县| 府谷县| 嵊泗县| 兴安县| 金塔县| 绩溪县| 上林县| 黄龙县| 昌江| 呼伦贝尔市| 屏山县| 岚皋县| 子长县| 赞皇县| 永泰县| 金寨县| 上高县| 南乐县| 开封县| 门源| 高邑县| 涿鹿县| 化隆| 开阳县| 柳江县| 奉贤区| 讷河市| 勐海县| 资中县| 沂水县| 五常市| 阳曲县| 敦煌市| 土默特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