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章 方家談

常思豪見老人搖頭,愕然問:“怎麼?”

寶福老人道:“你太過習慣於用蠻力,卻不知自己用力越大,越是無用。”他轉身折了一根柳枝回來,往常思豪身上抽去,啪地一聲,並無多大威力,問道:“你疼麼?”

常思豪搖頭。寶福老人拾了塊石頭,綁在柳條末端,使用與方纔同樣大的力道,往常思豪身上抽去,石頭打在前胸,常思豪哎喲一聲,疼得呲牙咧嘴。老人笑道:“明白了麼?”

常思豪愣了一愣,恍然笑道:“我知道了!您的意思,是讓我把自己的胳膊當成柳條,把刀當成石頭!”

“孺子可教啊!”寶福老人笑道:“越想發力,力便越僵。所謂一陰一陽是謂道,要想將力發揮到極致,卻要靠一個鬆字。”

常思豪精神振奮,依法放鬆手臂,以胯帶身揮刀,果覺出手勁道極大,而且省力之極,面露喜色。寶福老人道:“兩腿發僵,力便傳不到腰胯,腰胯發僵,力就上不得兩肩,肩臂發僵,力就傳不到手頭。你的鬆還遠遠不夠,需要時時體會纔是。須知鬆這一字,非比尋常,不止是皮肉要鬆,骨骼關節也要鬆,皮行氣血,筋緊肉鬆,力由骨傳,做到這些,才能出內功。”

“內功?”常思豪問:“什麼是內功?”

寶福老人淡淡一笑,卻不再說了。

此時圓月己升,清輝遍灑,涼風習習,小墜子早收拾完了碗筷,蹲在一側,邊納涼邊聽爺爺和常思豪談話。這當兒見爺爺閉口不言,嘻笑插話道:“你連勁都沒找好,問內功有什麼用?功夫都是練出來的,沒有腦子想出來的。”

“功夫……”常思豪唸叨著這兩個字,品著其中涵義,眼中失去焦點:“什麼纔算是功夫?像金刀陳總管和袁涼宇他們那樣的武術便是功夫麼?在軍中搏殺的訓練,可算是功夫?我在軍營做伙頭軍,練出的手法,居然也能殺死番兵,這些是否也算得上功夫?”

小墜子道:“功夫你也不懂麼?功夫就是時間呀!靠時間磨練出來的技巧,也就是功夫羅!所以我才告訴你,功夫是練出來的,不是想出來的嘛!爺爺給我講過故事,一個賣油老人把錢幣放在瓶孔,往裡面倒油,可是直至倒完,錢幣上卻沒沾到一點,熟能生巧,這便是功夫。你能殺番兵,也是一個道理。”

常思豪聽得瞠目,沒想到她一個小女孩,竟有這等見識。想來自己在城頭一場殺戰,一是心急要截斷番兵追殺程大人,大勇貫身,二是將日常剔尸解骨的法門用在了殺人上,那些天天做日日做的活計,早成了自己的本能,施展出來,自是得心應手。

從那些蠻勇無匹的番兵之中殺出來逃生,現在思來都覺不可思議,聽她一說,倒是豁然開朗。

“其實你能逃生,也屬僥倖。”寶福老人手捻菸絲,緩緩地裝著,“當日你在城中,戰不多時,便氣息不勻,汗流浹背,是不是?”

常思豪道:“不錯,那時腦中轟鳴,兩眼暈眩,手足顫抖,幾乎支撐不住,只是程大人不能安全遠離,我死不甘心,所以勉強支撐。若非被巨索擊飛城外,恐怕早被番兵們砍成肉泥了!”

寶福老人道:“當日你全憑蠻力殺敵,用的是兩條胳膊的勁兒,四肢各自爲政,不懂運用腰胯,不能整齊化一,憋著一口氣力殺人,所以呼吸緊促,氣浮於胸,熱汗流淌,越戰越累,而且越戰心裡越慌。”

常思豪只覺這老人說話,直如在殺場上看見過自己搏殺情景一般,暗暗佩服,應道:“正是。”

老人繼續說下去:“你有手法,一身精華全在腕上,若當日用的是劍,或還好些,因劍走輕靈,講個巧字。而刀則不同,刀之運法,必要開闔狂放,勇猛無倫,有驚天動地之威勢纔好,肩臂力量再強,也無法將刀法發揮至極致,故刀道要旨,全在於腰。馬戰所用大刀,無腰力而不能用之,步下長短刀具更是如此。關雲長於萬馬軍中取上將首級,提刀歸陣,仍然好整以暇,從容不迫,那關王刀重達八十四斤,若靠兩條胳膊去掄,可掄得動麼?”

常思豪道:“我在廟裡見過關老爺神像,溜個肩膀,小手大肚子,怎麼也看不出來他是能上陣殺敵之人。”

寶福老人笑了。

一般人沒看過真虎,但大多見過貓。貓走起來肩胛骨上下移動,活動量極大,立直身子,兩肩便是耷下去的,後背滾圓,看著軟弱無力,卻能把脊椎的勁毫不保留地傳導出來。熊也是如此,看起來肥肥的,人立起來,掄掌的力量全都來自於脊椎和腰胯,所以身體中部必須壯實有力。相反,猩猩雖然有強壯的胸肌和臂力,真撕打起來,卻不是老虎和熊的對手,便是上寬下窄、弱在腰胯的緣故。關夫子的塑像,正是“虎背熊腰”的體現。

常思豪聽得不住點頭稱是。

老人笑道:“其實你還是欠缺觀察,軍中別的沒有,總能常看到馬吧?馬蹄小不小?馬腿細不細?肚子臀胯卻又有多大?這纔是力的根基!人練出馬的體形,再豎起脊椎這條大龍,立刻就有了龍馬精神,抖擻起來可就不得了嘍!”

常思豪失笑:“是啊,今天聽您一講,方纔明白是怎麼回事。”

小墜子託著腮幫,插言問道:“公公,關雲長和趙子龍兩個,誰更厲害?”

寶福老人一笑:“未見過真人,論誰厲害,也都是空談。千古風流,英雄人物,都如滾滾黃河東流而去,誰人勝、誰人敗,卻又何妨?”言中大有蕭索之意。

小墜子有些不滿:“那你又如何說關雲長打仗要用腰力?也沒見過關老爺,說的這些,豈非也是空談?”

老人笑道:“談腰力,講的是理法,比誰厲害,則要針鋒相對見個真章,不是分析數語即能定論。”

小墜子說不過爺爺,卻不滿意這個答案,嘟嘴自己對比琢磨。常思豪忽然道:“趙雲更厲害些。”小墜子急忙問:“爲什麼?”常思豪搖搖頭:“我說不上來,不過,我覺得槍就像黃河的鯉魚一樣,桿是軟的,身是活的,刀在這上終是差了。”

寶福老人笑道:“不錯,從兵器上,大槍確實勝刀一籌,所謂月棍年刀,一輩子的槍,槍乃百兵之祖,又稱百兵之賊,運用起來,槍頭如萬點寒星,有覆雨之勢,最是難防。然而兵器終是要人來使的,關羽趙雲,皆是武冠天下的蓋世英雄,二人若真交手,還要看時間、地點,以及當時對敵的心態,誰勝誰負,實在難以斷定。況且就算知道誰更厲害,又能如何,歲月流轉,英雄去矣,談論這些事情,終究沒有什麼意義。不若用心去學學他們匡扶漢室,精忠報國的忠義之心。所謂仁者無敵,只把心思用在格鬥技巧之上,乃是捨本逐末,他日格局,終是有限。”

常思豪赧顏恭身:“公公教訓的是。”

他聽老人講武論兵,指點迷津,不覺間心裡與他親近許多,然而忽然想到,聽這老人言談,顯然是武道方家,怎會蝸居於這黃河之畔、鄉野之居,做一個筏子客呢?

第三章 舊婢第四章 方圓第八章 華嚴寺內第三章 逝水如斯第二章 夜探古廟第一章 火攻第六章 奮勇揚威第八章 鬥嘴第一章 牛羊鬥第六章 夢裡綿雲第七章 敵我第二章 心狂第六章 殘公子第二章 高手第五章 渾人第七章 勢窮第六章 夢裡綿雲第四章 情葬第八章 手信第一章 喝粥第三章 人生起落第三章 誰憐血肉第一章 縱馬荒街第七章 峰迴路轉第十章 秘室驚魂第五章 知心幾人第五章 對攻第四章 門客第四章 無心第一章 喝粥第八章 九邊之外第六章 心亂如麻第八章 再聚恆山第五章 薦賢第四章 無心第九章 奇景奇事第六章 御狀第三章 營救第四章 心醉神迷第十章 策略第七章 兩條船第三章 撫勵第二章 夜探古廟第三章 老鼠的尿第十章 魄力第七章 各懷機心第六章 應該的第六章 滿腹疑雲第十章 秦府夜宴第七章 傷我第九章 進身階第四章 千金第九章 饗客第四章 刀刀見肉第十章 巧妙安排第九章 書畫第七章 傷離別第五章 協力第三章 西瓜第六章 老與嫩第十章 痛逝第七章 苦心孤詣第五章 渾人第七章 解圍第二章 度腹第十章 巧妙安排第六章 棄劍第四章 兩相知第三章 折柱第九章 作嫁第五章 削臉第三章 身手論第二章 高手第九章 落子第三章 觀自在第一章 搶灘登陸第三章 交情第五章 五氣難舒第二章 選擇第三章 營救第二章 鄉野居第九章 揹我第十章 巧妙安排第一章 蚯蚓第八章 寫詞第八章 名無虛第七章 家丁第四章 方家談第四章 深思第六章 冷齒第十章 反正話第五章 腹劍第五章 攤牌第五章 小祖宗第一章 英雄尿第一章 大禮第一章 後浪第四章 癡與嗔第七章 算賬第二章 大上壽
第三章 舊婢第四章 方圓第八章 華嚴寺內第三章 逝水如斯第二章 夜探古廟第一章 火攻第六章 奮勇揚威第八章 鬥嘴第一章 牛羊鬥第六章 夢裡綿雲第七章 敵我第二章 心狂第六章 殘公子第二章 高手第五章 渾人第七章 勢窮第六章 夢裡綿雲第四章 情葬第八章 手信第一章 喝粥第三章 人生起落第三章 誰憐血肉第一章 縱馬荒街第七章 峰迴路轉第十章 秘室驚魂第五章 知心幾人第五章 對攻第四章 門客第四章 無心第一章 喝粥第八章 九邊之外第六章 心亂如麻第八章 再聚恆山第五章 薦賢第四章 無心第九章 奇景奇事第六章 御狀第三章 營救第四章 心醉神迷第十章 策略第七章 兩條船第三章 撫勵第二章 夜探古廟第三章 老鼠的尿第十章 魄力第七章 各懷機心第六章 應該的第六章 滿腹疑雲第十章 秦府夜宴第七章 傷我第九章 進身階第四章 千金第九章 饗客第四章 刀刀見肉第十章 巧妙安排第九章 書畫第七章 傷離別第五章 協力第三章 西瓜第六章 老與嫩第十章 痛逝第七章 苦心孤詣第五章 渾人第七章 解圍第二章 度腹第十章 巧妙安排第六章 棄劍第四章 兩相知第三章 折柱第九章 作嫁第五章 削臉第三章 身手論第二章 高手第九章 落子第三章 觀自在第一章 搶灘登陸第三章 交情第五章 五氣難舒第二章 選擇第三章 營救第二章 鄉野居第九章 揹我第十章 巧妙安排第一章 蚯蚓第八章 寫詞第八章 名無虛第七章 家丁第四章 方家談第四章 深思第六章 冷齒第十章 反正話第五章 腹劍第五章 攤牌第五章 小祖宗第一章 英雄尿第一章 大禮第一章 後浪第四章 癡與嗔第七章 算賬第二章 大上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山县| 成武县| 红原县| 塔城市| 武邑县| 睢宁县| 景东| 乌审旗| 偏关县| 竹北市| 陆河县| 通许县| 资兴市| 舒城县| 无极县| 贵港市| 姜堰市| 洱源县| 潜山县| 永宁县| 岳阳市| 石渠县| 苗栗市| 贵定县| 迁安市| 新巴尔虎左旗| 视频| 原阳县| 贵阳市| 东阳市| 宝丰县| 胶南市| 香格里拉县| 菏泽市| 石狮市| 京山县| 太保市| 游戏| 克什克腾旗| 山东| 炉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