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三十二節 德法戰爭爆發了

日本的野心有多大,他們顯然是想保證中國皇室直系後代身上,都帶上日本血統。

將三個年紀不一的的日本公主同時嫁給一箇中國皇孫,大大提高了這些公主受孕的機會,幾年之後就能誕下皇子,將來繼承中國皇位,中國皇帝豈不是帶有一半日本血統。

朱敬倫突然發現,日本邀請中國皇室來日本訪問,這些都是早就計劃好的。

這讓朱敬倫面對了一個難題,接受的話,日本影響力將滲透進入中國,因爲中國可沒有一個女人能嫁給日本皇室,不是朱敬倫沒有孫女,實際上他有兩個皇孫,三個皇孫女呢,問題是日本天皇皇太子是一個傻子,所以朱敬倫不考慮。

但如果不答應的話,在這個最需要穩住日本的時刻,如何取得日本的信任。日本儘管也想打這場戰爭,否則也不會積極迴應,根據洋務司目前發來的情況,日本對聯合中國對抗俄國很有誠意。

可畢竟中國更需要日本一些,因爲中國政府是收復舊版圖,日本不過是爭奪殖民地。日本的外交餘量比中國要大,中國必須跟俄國開戰,而日本則可以通過其他方式。比如現在俄國就在拉攏日本,希望日本跟俄國聯合對抗中國,承諾的肯定是朝鮮。日本什麼都不用做,就有可能得到朝鮮的情況下,爲什麼還要跟中國一起出兵呢。

所以以目前的局勢來看,朱敬倫沒有拒絕的餘地,可又覺得被日本人坑了。

那麼就只能在其他方面做手腳了,比如推遲婚姻,先定下婚約拉住日本。至於娶一個還是三個,這一點都不重要。中國皇太孫就是娶十個妃子,也沒人會說什麼,當然該交的小妾稅是一定要交的。

讓高媛以皇太孫年紀太小爲由,將婚約推遲到八年後,等皇太孫十八歲成人的時候。

日本貴婦則表示說,用不著成年啊,日本內親王可以先去中國皇宮適應,內親王年紀稍大,也可以在生活上照顧中國皇太孫。至於成婚可以先放放,等倆人都大一些在辦。

日本人看來是算準了時機。

多次交流之後,達成了一致意見,日本最大的富美宮允子內親王在中日達成協議之後,富美宮允子內親王以學習中國宮廷禮儀的名義先進入中國皇宮,其他兩個稍小的日本公主,則在中國皇太孫成年後迎娶。

果然這邊高媛裝作高興的接受了這份婚約,拜託日本貴婦代表中國皇室去向日本皇室提親,那邊日本外務省馬上就做出一些讓步,跟中國就主要條款達成了協議。

兩國共同承諾,兩國中的任何一國,一旦跟俄國發生戰爭,另一國將予以全力支援。

中國在戰爭中還將給予日本經濟和武器裝備上的援助,主要是提供優惠貸款,讓日本可以購買中國武器,對一個鋼鐵資源無法自給自足的國家,向外採購軍火是避免不了的。

日本則承諾,日本對俄作戰的兵力,爲全部海軍以及最少三十萬陸軍。

再多就超過日本動員的極限了。

而兩國戰後對戰利品的分割上,日本十分明智的將自己的要求只侷限在朝鮮半島。

接收所有俄國在朝特權,包括俄國在朝鮮修建的鐵路和經濟、政治上的特權,比如俄國幫助朝鮮訓練隊的權力都轉讓給日本。

不到一個月時間,中日協定簽署,而且馬上公之於衆。讓日本想反悔都不行,也打消俄國拉攏日本的圖謀,省的日本二三其德。

此時德國人已經做好了軍事準備,他們向中國洋務司發出了秘密照會,要求中國重申在德法戰爭中的態度,中國洋務司表示將無條件支持德國,一旦俄國對德國有任何軍事行動,中國將予以牽制,俄國進攻德國的話,中國將發動對俄國的戰爭。

接著德國跟中國商議之後,公開了兩國的秘密協定。

不出意料,英國表達了遺憾,向中國政府表示,這份協議對英國利益有所妨害,希望中國政府能解釋其中的某些條款。

中國政府馬上開始跟英國接觸,表達善意,解釋只針對俄國,不針對英國。此時拉攏英國同樣重要,甚至更爲重要,只有拉住英國,纔有可能在戰爭中讓英國幫忙牽制美國。中國始終擔心美國會在戰爭中有所行動,藉機再次對加州發動軍事行動,到時候中國兩線作戰,一線還要遠渡重洋,實在是超過了投放能力。

中國政府的解釋,英國不太能接受,他們強烈要求中國政府明確表態,保證中英太平洋協定的效力在中德同盟之上,藉此保證中英兩國更緊密的關係。

這個保證不能給,此時不適合刺激德國人,所以中國政府一邊拖著英國,一邊催促德國儘快展開軍事行動。

德國表示軍事行動都在計劃之中,但是他們表示可以先進行外交行動,比如向法國發出通牒。

他們要求法國馬上撤走在摩洛哥的軍事顧問,向各國保證尊重摩洛哥的獨立和自由,並保證永久性放棄在摩洛哥取得任何特權的權力。

這簡直就是準備讓法國拒絕的一份通牒,果然法國強硬的拒絕了,其實法國也做好了軍事準備,就等著德國宣戰呢,他們要讓德國負擔挑起戰爭的責任,同時藉此動員本國的民族情緒。

同時一場德國挑起的戰爭,也會讓俄國盟友沒有任何推脫責任的理由,必須已義無反顧的加入戰爭,否則俄國信用必定破產。

1904年8月,在準備了三個月後,德國以法國拒絕通牒爲由,宣佈進行戰爭動員,法國同時宣佈進行動員,三天後兩國互相宣戰。

普法戰爭爆發三十年後,歐洲再次爆發了大國間的戰爭。

英國在三個月間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在德法之間進行協調,可是他們的調停沒有收到任何效果,反而讓德國人誤以爲英國對法國的支持是虛假的,助長了德國發動戰爭的信心。

德國隊宣戰之後,並沒有第一時間進入法國境內,反而是轉向北,在衆人意料之外,侵入了比利時,前一天他們向比利時提出了借道的要求,比利時拒絕了。

英國向德國發出了強烈抗議,要求德國保證比利時的安全,中國則向英國提出了建議,建議英國保持中立,並且向英國保證,一旦戰爭結束之後,會與英國一起要求德國撤出比利時。

中國的建議讓英國人考慮了三天,三天之後他們放棄了立刻加入戰爭的打算,因爲法俄同盟經受住了考驗,俄國在第二天以法俄同盟義務爲由對德宣戰。

在德國的要求下,中國第三天向俄國宣戰,日本第四天向俄國選擇。

一場規模巨大的同盟戰爭,讓英國更加顧慮。中國則繼續遊說英國保持中立,認爲英國的中立有助於將來結束戰爭,爲了戰後歐洲的平衡,英國必須站在一個有利的戰略位置上,一旦英國捲入戰爭,勢必成爲戰爭的一方,很難起到平衡和調停作用。

英國接受了中國的建議,同時跟中國簽訂了保證比利時獨立的協議,一旦戰爭結束,德國必須恢復比利時的獨立,否則中國和英國有責任聯合向德國施壓。

讓英國保持中立的原因還有德國進軍的速度,他們三天內就攻陷了比利時首都,一週內佔領比利時全境,第二週就攻入了法國。

施裡芬親自主持的施裡芬計劃,將德國七成兵力投入到了北線作戰,在南線只留下了一成兵力阻擋法軍正面進攻,在東線留下了一成兵力阻擋俄國進攻,一成兵力留作預備隊,其餘七成兵力都用於向法國北部迂迴,結果第一週就打垮了法國匆忙調到比利時邊境的隊,第二週、第三週連續追擊法國潰軍,俘虜了十餘萬法國俘虜。

第四周德軍兵臨巴黎城下。

德軍的快速勝利,讓在布爾戰爭中對自己陸軍實力極不放心的英國不敢貿然加入陸戰,但他們的海軍已經開始撤回本土,英國海軍在全世界範圍內收縮,一個巨大的地緣權力真空出現了。

此時俄國還沒有完成動員呢,他們已經組建了兩百萬隊,但部署在前線的兵力還不足三十萬。

而且俄國開始面對兩線作戰,此時他們是將兵力投入東方,還是留在西方,這是俄國最難的一個選擇。

不給俄國留下選擇的餘地,中國和日本隊已經在宣戰第二週,同時向俄軍發起了攻擊,日軍因爲跟中國的盟約關係,現在可以利用德國的釜山港口,在釜山大規模登陸,然後向朝鮮內陸挺進,日本打算先佔領整個朝鮮半島,然後向海參崴一帶的俄軍進攻。

中國隊則兵分三路,一路兵出張家口,向張家口俄軍發動攻擊。一路兵出山海關,進攻葫蘆島俄軍基地。一路進入吉林,在東北發動攻擊。

還有一路在哈密方向,暫時保持守勢。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七百九十節 給滿遺找個去處第八百零六節 德國人的訛詐第三百零七節 西方使團第五百五十六節 兩個新國家第五百五十六節 兩個新國家第六百七十三節 移民談判第二十二節 月香樓第六十三節 跟法國人做朋友第七百六十節 飲馬墨西哥灣第四百四十六節 送上門的擴張第四百四十七節 戰爭衝擊第一百一十二節 商業大轉移第六十八節 援兵來了第六百五十五節 佔領長崎第三百九十三節 最後的罪惡之城第六百四十九節 日本的態度第七百二十四節 這有德國什麼事第八百一十八節 治國之道必先富民第八百二十節 提前的新農村建設第七百一十五節 屠殺藍衣軍事件第六百一十八節 太平洋鐵路第四百三十二節 敕建絲廠第四百一十三節 出訪第八百一十二節 列強分贓會議第一百七十二節 作戰計劃請假幾天第五百六十八節 子嗣問題第九十四節 全靠演技 1第一百零四節 朱敬倫的千金馬骨第五百六十六節 規範鄉村自治 1第六百八十二節 拉胡雪巖一把第六百四十九節 日本的態度第七百一十五節 屠殺藍衣軍事件第兩百零一節 主心骨第七百七十六節 倫敦和談 1第一百五十六節 英法援軍第四百四十一節 轅門終於徙木第六百節 大明的措施第一百六十七節 收穫民心第九十五節 全靠演技 2第三百八十三節 工業革命種子 1第四百二十一節 大魚上鉤第七百九十四節 讓電老虎去撕咬第一百一十四節 與清廷劃清界限第五百七十節 大危機和北伐第七百九十二節 中國統一的過程第三百七十六節 整肅軍紀第一節 廣州陷落第五百八十一節 臺灣問題後續第七百四十九節 新生派力量第七百二十五節 大明犯了拖延癥第六百六十節 大明財閥第七十九節 短兵相接第六百六十六節 官僚集團與皇權第六節 還得進城第八百二十八節 德國需要保證第六百三十二節 肥皂是新產業第七百九十八節 東亞大陸協定第六百九十四節 百團大戰第四百三十九節 金融戰第十九節 取信(3)第五百八十五節 金融市場的想象力第八百一十三節 瓜分西屬殖民地第二十六節 方山第七百六十六節 煎熬第一百七十二節 作戰計劃第二十六節 方山第一百二十五節 造謠第四百四十三節 巨頭之間的戰爭第五百四十七節 登高必跌重第三百二十七節 抓住這個人才第一百七十節 誤判第七百二十七節 複雜的南洋問題 2第二十節 取信(4)第三百四十三節 檄文第46節 營救第三百三十二節 科舉是一把鑰匙第六百八十九節 外交準備第八百三十一節 日本人的小算盤第三百零六節 廣東姓朱了第六百零四節 唯一責任政府第六十四節 發動總攻第43節 實話第五百七十四節 美國人在背後第三百一十二節 諾貝爾的事業心第38節 救人第三百六十四節 楚軍撤退第三百五十七節 人頭滾滾第八百零五節 不可避免的戰爭第八十六節 英軍也喜歡鴉爿第六百四十一節 琉球滅亡第七百九十三節 工業巨頭的春天第一百一十六節 求才若渴第八十一節 參戰第六百二十一節 兩路出兵第三百一十八節 荒山茶園第八百二十六節 挑撥失敗第一百五十八節 神經病一樣第三百八十七節 婚姻介紹所
第七百九十節 給滿遺找個去處第八百零六節 德國人的訛詐第三百零七節 西方使團第五百五十六節 兩個新國家第五百五十六節 兩個新國家第六百七十三節 移民談判第二十二節 月香樓第六十三節 跟法國人做朋友第七百六十節 飲馬墨西哥灣第四百四十六節 送上門的擴張第四百四十七節 戰爭衝擊第一百一十二節 商業大轉移第六十八節 援兵來了第六百五十五節 佔領長崎第三百九十三節 最後的罪惡之城第六百四十九節 日本的態度第七百二十四節 這有德國什麼事第八百一十八節 治國之道必先富民第八百二十節 提前的新農村建設第七百一十五節 屠殺藍衣軍事件第六百一十八節 太平洋鐵路第四百三十二節 敕建絲廠第四百一十三節 出訪第八百一十二節 列強分贓會議第一百七十二節 作戰計劃請假幾天第五百六十八節 子嗣問題第九十四節 全靠演技 1第一百零四節 朱敬倫的千金馬骨第五百六十六節 規範鄉村自治 1第六百八十二節 拉胡雪巖一把第六百四十九節 日本的態度第七百一十五節 屠殺藍衣軍事件第兩百零一節 主心骨第七百七十六節 倫敦和談 1第一百五十六節 英法援軍第四百四十一節 轅門終於徙木第六百節 大明的措施第一百六十七節 收穫民心第九十五節 全靠演技 2第三百八十三節 工業革命種子 1第四百二十一節 大魚上鉤第七百九十四節 讓電老虎去撕咬第一百一十四節 與清廷劃清界限第五百七十節 大危機和北伐第七百九十二節 中國統一的過程第三百七十六節 整肅軍紀第一節 廣州陷落第五百八十一節 臺灣問題後續第七百四十九節 新生派力量第七百二十五節 大明犯了拖延癥第六百六十節 大明財閥第七十九節 短兵相接第六百六十六節 官僚集團與皇權第六節 還得進城第八百二十八節 德國需要保證第六百三十二節 肥皂是新產業第七百九十八節 東亞大陸協定第六百九十四節 百團大戰第四百三十九節 金融戰第十九節 取信(3)第五百八十五節 金融市場的想象力第八百一十三節 瓜分西屬殖民地第二十六節 方山第七百六十六節 煎熬第一百七十二節 作戰計劃第二十六節 方山第一百二十五節 造謠第四百四十三節 巨頭之間的戰爭第五百四十七節 登高必跌重第三百二十七節 抓住這個人才第一百七十節 誤判第七百二十七節 複雜的南洋問題 2第二十節 取信(4)第三百四十三節 檄文第46節 營救第三百三十二節 科舉是一把鑰匙第六百八十九節 外交準備第八百三十一節 日本人的小算盤第三百零六節 廣東姓朱了第六百零四節 唯一責任政府第六十四節 發動總攻第43節 實話第五百七十四節 美國人在背後第三百一十二節 諾貝爾的事業心第38節 救人第三百六十四節 楚軍撤退第三百五十七節 人頭滾滾第八百零五節 不可避免的戰爭第八十六節 英軍也喜歡鴉爿第六百四十一節 琉球滅亡第七百九十三節 工業巨頭的春天第一百一十六節 求才若渴第八十一節 參戰第六百二十一節 兩路出兵第三百一十八節 荒山茶園第八百二十六節 挑撥失敗第一百五十八節 神經病一樣第三百八十七節 婚姻介紹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宁县| 安溪县| 建阳市| 大荔县| 尤溪县| 盐亭县| 兴海县| 涿鹿县| 绥芬河市| 临高县| 台东市| 夏河县| 乌兰县| 长武县| 广南县| 克什克腾旗| 边坝县| 渝中区| 浦江县| 金乡县| 如东县| 东乡族自治县| 灌阳县| 曲阜市| 中卫市| 青田县| 巩留县| 徐汇区| 阆中市| 苏尼特右旗| 察雅县| 房产| 利川市| 浦县| 耿马| 汪清县| 信阳市| 湘西| 柳河县| 盱眙县| 峡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