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73章 動盪的市場和五納米

自從五月份海藍汽車舉行了發佈會,轟動了全球汽車圈之後,全球範圍內的汽車產業界也是陸續做出了反應。

目前電動車領域裡的老二,佔據了美國大部分電動車市場的特斯拉,宣佈了旗下固態電池的研發進度,號稱已經在實驗室裡成功地製造出來了一種能量密度超過九百瓦時每公斤的固態電池,並有望在三年內量產。

同時還有其他企業也陸續宣佈了自己的所謂固態電池計劃,還一個個都拿出來了不少的成果,乍一看數據都挺好看的,但是真問什麼時候量產,則是一問三不知。

在海藍汽車之前,實際上各種固態電池就已經出現,在實驗室裡多著呢……但是沒有任何一個走向了量產…這都不是成本高不高的問題,而是技術沒到那程度。

如果技術成熟了,就算是成本高昂,但是也能夠用在一些用量少,對成本不敏感的產品上……比如便攜智能終端。

如果增加一倍兩倍的電池成本,就能夠讓手機續航翻倍,那麼手機廠商們會毫不猶豫的使用……因爲所謂一倍兩倍的成本增長,但是手機電池就那點用量也不過幾十塊,撐死了百來塊的成本漲幅而已,用在高端機型上沒有絲毫問題。

所以,成本其實都不是問題!

真正的問題是搞不出來。

各家陸續宣佈自己的所謂固態電池計劃,更多的其實還是爲了穩住股價,不至於股價跌的太難看。

針對海藍汽車全面推出固態電池,真正有實際動作的,其實還是徐申學旗下的寧代電池……寧代電池在六月份正式對外宣佈,對旗下的半固態電池以及三元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實施不同程度的降價,以助力各客戶應對更激烈的市場競爭!

海藍汽車的固態電池性能優越,想要在性能層面來抵抗是不可能的,那麼最佳的辦法就是降價!

固態電池固然各種好,但是它貴啊……最關鍵的是,只有海藍汽車有,而且它不供應給其他汽車廠商啊。

這種情況下,寧代電池的選擇是對旗下各電池降價,協助客戶降低車輛價格,進而穩固中低端市場。

至於高端市場,那就別指望了……

人家有錢人不傻的……人家也想要自己的電動車搭載更好、更安全的固態電池。

所以半固態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三元鋰電池的最佳出路就是降價,然後穩住十多萬,二十多萬的市場。

至於三十萬以上的……太難了。

隨著寧代電池那邊的電池降價,尤其是磷酸鐵鋰電池的降價幅度比較大,國內的一家汽車廠商立馬跟進,宣佈旗下的一款入門級智能電動車車型,不僅僅擁有四百公里的純電續航,搭配EYEQ系統的L2輔助駕駛,而且價格破天荒的只需要九萬起步!

而這還不是微型車,而是經緊湊車型,這個續航,這個智駕水平再加上價格,可以說把價格往下又拉低了一兩萬!

隨後其他汽車廠商也是陸續宣佈旗下的部分車型價格下調或者給優惠。

這也導致了大量使用半固態電池的車型,其價格也來到了二十萬以下!

就在去年,採用半固態電池的車型都還算是高端車型的專屬,便宜的都要二十幾萬,貴的三四十萬的也有。

現在,十大幾萬的車型上都能看見了,甚至一些劍走偏鋒的廠商,在十五萬以內的車型裡都使用半固態電池,雖然用量少,續航低一些,但是卻能夠用半固態電池用來進行宣傳。

這也是寧代電池的目的,調低電池出貨的價格,進一步壓低市面上各類電動車的成本和售價,提升電動車的整體滲透率……這樣電動車市場規模就更大了,而電動車市場規模大了,作爲全球範圍最大的第三方動力電池供應商,而且還是佔據全球第三方動力電池市場百分之七十以上份額的企業!

寧代電池是能夠從整體市場的擴充裡獲得巨量的訂單的!

而更多的訂單,又能攤薄電池製造成本!

這看似是走薄利多銷的路子,但實際上人家最後的毛利率並沒有降低……反而因爲銷售額的大幅度上漲而帶來更多的營收以及利潤。

不管是如何,這個夏天電動車行業迎來了新一輪的價格下探……這其實也挺高效的。

人家隔壁海藍汽車因爲發佈固態電池,旗下的平均車輛售價上漲了不少……然而其他汽車廠商的電動車價格卻是持續下跌。

這一點,有些類似前些年智雲集團發佈S系列的Max以及Max Pro機型,把手機的售價拉昇到八千甚至一萬。

然而其他手機廠商,則是持續比拼性價比,搞出來一大堆性能很不錯的千元機,甚至八九百塊的手機也很難打。

整個市場,呈現了一種很詭異的兩極分化!

S系列手機價格昂貴,但是賣得特別好……兩三千元的中端市場持續萎縮,但是兩千元以下的低端市場則是持續擴大,銷量增速明顯。

現在的新能源車市場裡也出現了這種詭異現象!

海藍汽車的各車型裡,自從五月發佈會後出現了很特殊的現象,那就是大量訂單都是搭載固態電池的車型。

其中銷量最好的新上市的入門級中型SUV車型:海藍HEV的雙驅長續航版本!

該版本搭載固態電池,擁有七百公里的純電續航,採用雙驅驅動,搭載L3輔助駕駛,國內補貼後售價在三十八萬。

上市僅僅一個月,就已經從全球範圍內接到了超過二十萬輛的訂單……佔據了海藍HEV全系列裡百分之五十的訂單量。

目前這款車型的提車時間,已經是安排到了三個月以後……訂單太多,工廠生產不過來。

其他多款搭載固態電池的車型,銷量也很不錯的。

就算是價格比較貴的海藍MEV的固態電池版本以及海藍SLMC固態電池版本,銷量也比較高。

按照海藍汽車內部的統計,哪怕是固態電池只用在了高端車型、中端高配車型上,售價相對昂貴,但是未來一年裡的訂單量也會超過一百萬輛!

而海藍汽車旗下的海藍電池的固態電池產能……根本沒這麼多,所以未來一年裡的這些固態電池的車型交貨期就會比較久。

大量固態電池車型的訂單,這導致了海藍汽車的汽車平均售價大幅度上漲……毛利率也有相當的上漲。

海藍汽車越賣越貴,賺的越來越多,但是其他電動車廠商的汽車價格,則是越賣越便宜,毛利率也逐步下降。

這就是先進技術的作用了。

海藍汽車依靠自動駕駛和固態電池這兩個黑科技,大幅度拉昇售價,而且還不愁賣……

其他汽車廠商則是困於沒有先進的自動駕駛技術,也沒有自身的獨家先進電池技術……輔助駕駛技術用智雲集團的大路貨色的EYEQ系統方案的,電池用寧代的電池!

但是這兩樣東西,你能採購,別人也能採購使用啊,這樣一來就失去了獨特的技術優勢了。

最後陷入了比拼性價比,比拼外觀,比拼營銷的局面。

而這些比拼都是有成本的,而且成本還不低……尤其是營銷成本……普通消費品的營銷成本一向來都是產品成本里的大頭,尤其是對於普通品牌而言。

這比來比去,電動車的售價持續降低,毛利率持續降低,經營成本持續高漲……假以時日,又將會陸續一批新能源車企倒閉。

當然,這對於部分擁有自身核心技術,同時規模也足夠大,承壓能力更強悍的車企而言,這反倒是一場機會!

如比亞迪,人家雖然純電沒啥獨特技術優勢,但是人家的插混技術牛逼啊……在插混這個領域裡人家比亞迪敢說第二,其他車企都不敢說第一。

強如海藍汽車,在過去多年裡都沒有試圖在插混領域裡和比亞迪競爭……拿自己的短板和人家的頂級優勢競爭,那不犯傻嘛!

在純電領域裡搞不過,人家比亞迪就搞插混……純電號稱七百公里續航就很牛逼了,插混能用電又能燒油,從不需要擔心什麼續航焦慮!

於是乎,比亞迪在六月份的時候,陸續宣佈旗下多款車型的價格下調,並準備發佈新一代的插混車型,死磕十多萬價位的這一核心主流市場!

老子卷不過海藍,我還卷不死你?然後……國內一票電動車廠商們還沒有感受到壓力,不就是比性價比嘛,老子也可以的!

但是一大票合資廠商的燃油車就感覺天要塌了……銷量自從五月份開始就已經下降的很厲害了,但是等到進入六月份後更慘……大雪崩似的!

有家合資廠商的海外品牌車型,上半年賣的勉強還可以的,月銷量還有個萬把臺呢,結果六月份後,銷量直接腰斬……

這種現象,其實比海藍汽車發佈固態電池更震驚業界!

海藍汽車好是好,各種黑科技滿滿,誰看了都心動……但是它貴??!

昂貴的海藍汽車,一年撐死了三四百萬輛的全球銷量,不管你海藍汽車做的有多好,也就這個銷量了,因爲就沒那麼多有錢人來讓海藍汽車擴大市場容量。

一年三四百萬輛根本影響不了全球每年七八千萬輛汽車的巨大市場,難受的只是一些豪華汽車品牌,如寶馬,奔馳。奧迪,凱迪拉克,凌志等品牌車型。

然而對於絕對主流車型而言,實際上沒有什麼影響!

然而現在的國內的一票電動車廠商開始卷十多萬的市場,開始搞性價比新能源車型的時候,這衝擊就可就大了。

因爲價位重疊……消費羣體重疊,這就產生了劇烈的競爭衝突。

——————

徐申學並沒有管太多外面電動車市場的波瀾……電動車事業板塊雖然很重要,但是依舊算不上是他的核心事業。

他的核心事業,始終是半導體……有了這個核心,纔有人工智能,有了人工智能,後頭纔會有一系列下游的頂級終端產品,電動車的自動駕駛,機器人,智能終端,虛擬設備等等。

上述所有規模龐大的重要業務,歸根到底都是建立在先進半導體上的。

沒有頂級芯片,玩個毛線的高科技啊……

六月下旬,徐申學抽空去了一趟通城第三十二廠!

智雲微電子通城基地的第三十二廠……全球範圍內的第一家採用五納米工藝,並且在技術上延伸,未來也能夠用於三納米工藝的頂級半導體工廠!

這家工廠採用的是海灣科技裡最頂級的HEUV-300C型光刻機,這種光刻機一點五納米的套刻精度,足以支持其進行雙重曝光,進而滿足等效三納米工藝的技術需求。

也就是說,從硬件條件來看,這個第三十二廠的硬件設備,理論上是能夠用來量產等效三納米工藝的芯片的……只是目前的智雲微電子的等效三納米工藝技術還不成熟,搞不來!

整個工廠設計產能是每月五萬片,附帶完善的各類配套工廠,說是一個工廠,但其實是一個單獨的半導體制造基地了。

整體投資達到了驚人的兩百億美元……這是智雲微電子,也是智雲集團最近幾年裡完工投產的最大單體投資項目!

足足兩百億美元的投資啊!

如此驚人的投資,堪比那些世紀工程大項目!

而且這個第三十二廠的投資成本,也比之前智雲微電子的核心工廠,即大規模量產七納米工藝,同時期設備標準也能夠滿足五納米工藝製造的第二十九廠更高!

第二十九廠的第一期工程,月產能是三萬片,不算其他配套附加項目,如3D先進封裝工藝工廠等,只算其核心的邏輯芯片製造工廠,該工廠投資是一百零五億美元,每萬片產能的投資成本大概在三十億美元。

但是第三十二廠的的設計月產能是五萬片,然而投資規模就達到了兩百億美元,每萬片的投資成本達到了四十億美元。

導致第三十二廠的投資成本更高的核心原因就是,第三十二廠的採用的各類設備,全都是最頂級的半導體設備……它不僅僅是按照製造五納米工藝來準備的,而是按照未來製造三納米工藝的標準來準備的,進而導致投資成本激增。

不管什麼時候,想要領先對手,提前搞最先進的工藝,其投資都是非常誇張的。

倒是稍微緩幾年的話,再來投資同樣工藝的半導體工廠就會便宜很多。

前幾年智雲微電子搞第一座EUV七納米工藝工廠的時候,每萬片產能投資是三十五億美元左右,而現在,這個價格大概只需要二十億美元,如果過幾年,這個價格還會更低。

因爲技術更加成熟,設備價格也下降了不少,整體投資成本也就更低了。

不管是什麼東西,都是新出來的時候最貴的,光刻機如此,蝕刻機,例子注入機等等都是如此……你什麼都要最新的,那自然是天價。

而智雲微電子的第三十二廠,就是什麼都要最新最好的設備。

不過也別擔心智雲微電子花費如此昂貴的價格搞先進半導體,最後會虧本之類的……你要知道,先進工藝的半導體雖然投資大,但是它賺得也多!

智雲微電子給智雲半導體的內部代工報價是五納米工藝的一萬七千美元每片……全球第一個用,價格就是還這麼貴。

甚至昂貴到處了智雲半導體外,其他半導體設計廠商看了都搖頭的地步……太尼瑪貴了。

而規劃中的三納米工藝更貴,兩萬多美元一片是板上釘釘的,問題是兩萬幾……

先不說未來的三納米工藝了,就算是現在的五納米工藝,按照五納米工藝代工費每片一萬七千美元來算。

每月五萬片,一年是六十萬片,每片一萬七千美元,一年代工收入就是一百零二億美元。

然後……半導體工廠的日常運營成本其實是非常低的,比如人員薪資佔成本比例很低,原材料成本其實也一般般。

半導體工廠的最大成本,其實是設備折舊成本。

很多時候看到先進半導體企業公佈的工廠毛利率很低,那是因爲半導體行業喜歡把設備成本折舊進去了,而且一般是以三年或五年來計算折舊的……

但是你家一點五億一臺的EUV光刻機才用三年啊?

動輒上百億的投資成本,在三年內折舊進去,就算是光刻機是印鈔機,也頂不住這麼個折舊算法??!

所以前期毛利率好看才見鬼了。

但是三五年後呢?龐大的設備成本已經摺舊過了,半導體的日常運營成本也不高,這意味著後面的營收裡,大部分都是利潤。

以智雲微電子的第二十九廠爲例子,按照智雲微電子內部的計算,這家工廠投產三年內,基本上就能夠把前期成本全部收回來,以後就是純賺……

而第三十二廠的預計成本收回時間,大概也是三年左右。

三年後,第三十二廠就是印鈔機,每年都可以爲智雲微電子提供數十億美元的利潤……

當然,這是獨屬於頂級工藝的待遇,因爲幾乎壟斷市場,代工價格極爲高昂。

如果是成熟工藝的話收回投資成本可就要慢許多了,能做成熟工藝的廠商太多,競爭之下,代工價格比較低,回本週期要更長。

這也是智雲微電子熱衷於搞先進工藝的緣故,雖然投資大,技術難度大,但是它其實挺賺錢的。

第三十二廠,則是智雲微電子在先進工藝裡的典型投資案例!

而現在,這家全球範圍內最頂級,最先進的半導體工廠,正在爲自家集團的核心產品S系列手機生產最新一代的S1103芯片!

全球首款五納米工藝手機SOC!

第17章 瘋狂的人才第384章 商用量子計算機計劃119.第119章 爲什麼日本造不出這樣的智能機?126.第126章 智雲和水果打架第452章 X1曝光,列強竟是我自己?247.第247章 智雲史上最拉跨的產品第36章 供應鏈以及現金流83.第83章 供應鏈安全(第十一更)第517章 電池行業的動盪以及5G時代第391章 海藍海外建廠計劃第403章 超級黑科技:常溫超導面世71.第71章 火爆開售第542章 谷狗的困境和合作263.第263章 比腦子智雲誰都不怕第408章 彙報和經濟調整95.第95章 威酷電子的山寨機基因第46章 開機以及交互291.第291章 體量過於龐大,啥都要搞的智雲第404章 重複試驗和財團模式第62章 開放生態以及C1 Pro318.第318章 智雲要放大衛星?第503章 三萬億美元和固態電池277.第277章 全面屏和十八納米182.第182章 人生快事178.第178章 必須獨一無二第427章 佈局量子計算機賽道305.第305章 做生意不能太老實第583章 各家的VR虛擬設備來了246.第246章 狂歡之夜242.第242章 12旗艦發佈會:智能家居AI79.第79章 啓動大規模研發(第七更加更)188.第188章 國人的驕傲:智雲第492章 Yun VW發佈第219章 炸著炸著就成了153.第153章 老闆們都用智雲第526章 席婉清的夢境第488章 虛擬設備的商業化計劃第209章 全網轟動以及定價283.第283章 買了它,毀了它第540章 愛她,就給她買一臺智雲機器人154.第154章 智雲平替:小藍MAX84.第84章 訂單爆炸(第十二更)284.第284章 三年三百億第566章 乞丐版虛擬設備的巨大震撼!第469章 全新的核心支柱產業:智能機器人第532章 比砸錢智雲就沒怕過誰134.第134章 站著進去躺著出來191.第191章 A計劃82.第82章 海外運營商也來了(第十更)174.第174章 視察海藍汽車68.第68章 我讓你們財富自由第470章 蟻蜂無人機系統第340章 抗癌神藥轟動全球第464章 驚恐的各大汽車廠商第213章 秋季發佈會和國產雙核首發第208章 發佈會的王炸:AI小云第578章 銀河安保被舉報了第219章 炸著炸著就成了第423章 全球第一大半導體企業123.第123章 S9的全球爆火第39章 融資計劃第29章 入駐新辦公室第409章 真正的龐然大物柳河投資78.第78章 競爭對手來了(第六更加更)第549章 月球基地計劃啓動第572章 女魔頭上任126.第126章 智雲和水果打架175.第175章 無人機以及市場衝擊第223章 誇張的智雲190.第190章 首款國產雙核芯片第521章 智雲超導材料工廠第471章 機器狗和旅行第386章 顯卡的瘋狂漲價第212章 我大哥智雲天下第一第444章 威酷電子上市第472章 蜂羣在非洲第543章 小小的雲朵:頂級白富美!第417章 虛擬設備的曙光79.第79章 啓動大規模研發(第七更加更)第53章 量產的難題第35章 上跳下竄的智雲科技135.第135章 搞手機賣流量第383章 一封郵件引起的轟動:量子計算機338.第338章 高端之路313.第313章 六百二十五倍的領先。第590章 超人類科學家項目第53章 量產的難題72.第72章 上架感言第25章 三品牌戰略第409章 真正的龐然大物柳河投資第468章 這不是他們想要的‘全球化’311.第311章 未來的萬億美元市場第41章 催婚和相親272.第272章 發佈會:不走尋常路的智雲第518章 七納米產能困局第359章 震撼首飛以及 載人無人機計劃第215章 卷著卷著就把進口手機卷死了第205章 給世界的禮物‘S11pro’發佈第533章 開創歷史的三萬億美元市值!286.第286章 震驚全球的海上回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抚远县| 应用必备| 泽库县| 电白县| 乐清市| 马关县| 台北县| 霍邱县| 平乐县| 迭部县| 阜城县| 新竹县| 特克斯县| 苏尼特右旗| 信宜市| 潮安县| 保靖县| 阳谷县| 永城市| 夹江县| 随州市| 黄浦区| 娄烦县| 河东区| 遂溪县| 静海县| 德安县| 舟曲县| 台前县| 平乡县| 盐边县| 江源县| 井研县| SHOW| 荔波县| 永和县| 菏泽市| 沁阳市| 麟游县| 中江县| 桃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