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申學來到這個世界也有十二年了,通過這十二年的持續使用摸索,他對科研系統的使用也算是有了心得。
比如可以通過給自己加點,全方位的增強自己的身體素質……並且這個加點目前徐申學還沒有探索到上限,反正他都已經給自己先後加了一百多萬的成就點,但是依舊還可以繼續加!
加點之後,徐申學的身體素質越來越強,甚至朝著非人類的方向演變……他過去十二年裡,從來沒有生過病,哪怕是最輕微的感冒都沒有過!
並且他的力量、耐力以及敏捷性甚至免疫抵抗力都非常的出色,已經完全突破了人類的極限……
徐申學一個人的時候,測試過自己的一些身體素質指標的。
百米跑的速度現在徐申學都可以跑進八秒內了,要知道徐申學可沒有進行過什麼專業的短跑訓練,就是大力氣出奇蹟直接跑。
其他的各種力量也測試過,他也沒有搞過太極限的測試,但是基本每一項都能打破當下人類的極限記錄……比如坐舉的時候,已知的人類極限,一個殘疾退伍軍人創造的記錄:五百零五公斤。
徐申學也試過坐舉,想要看看和對方的區別有多大,結果五百公斤輕輕鬆鬆……六百公斤也感覺沒什麼,然後繼續增加到七百公斤才感受到壓力,最後的挑戰記錄停留在七百五十公斤。
其實徐申學覺得自己的力量極限遠不止七百五十公斤,但是爲了安全他並沒有去嘗試,畢竟測試的時候他是一個人,也沒什麼安全輔助人員,他也怕出現一些意外導致自己受傷。
而這個七百五十公斤的坐舉,已經大幅度超出了當下人類的力量極限。
實際上,正常人類能夠達到四百六七十公斤就已經是極限了,再高,比如達到五百公斤,那就是一些極爲特殊,罕見的非常規人類個體了,比如之前說的那個英國退伍殘疾軍人!
而且光有肌肉纖維的力量還不夠……畢竟肌肉也需要骨頭來支撐!
而骨頭的話,比如肩關節的承載能力大概就在五百公斤,超過這個範圍,就會對關節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意思就是,就算肌肉纖維能夠提供更大的力量也沒用,因爲關節撐不住。
但是徐申學呢,他坐舉都能幹到七百五十公斤了……這意味著不僅僅是他的肌肉和正常人類不一樣,就連他的骨頭也和普通人類不一樣。
徐申學不僅僅力量大,而且耐力還特別好,長時間高速跑步輕輕鬆鬆。
其他的反應速度之類的也很不錯!
基本上他能夠想到的各種測試,他的身體素質都有大幅度的提升……怎麼說呢,就不像‘人’!
因爲身體素質變成了超人類,有一段時間他還對各種散打,拳擊,泰拳之類的挺有興趣的,還專門請過教練來教自己。
學過之後,技巧上學的其實也就一般般。
但是有一次練習的時候,力量沒能收住,一不小心用了五成的力量,幾拳下去……沙包本身倒是沒啥事,但是固定沙包的支柱卻斷裂了。
武術教練震驚過後,很慎重的勸導徐申學,話很婉轉,但是意思就是:徐董你天賦異稟,以後有什麼事還是儘量讓安保人員處理吧,您自己就不要親自動手了……
不然徐董你一拳下去,普通人都得直接進殯儀館了!
也是那一次之後,徐申學從來沒有在其他人面前展示過自己的力量,哪怕只是四五成的力量!
容易嚇到人!
除了各種力量,耐力,敏捷性等特性遠超人類極限外,徐申學還沒有衰老的跡象!
現在的徐申學也三十多歲了,但是看起來還是和十年前一模一樣……外人都以爲徐申學是超級富豪,保養得當,但實際上徐申學從來都沒有進行過所謂的養生保養之類的。
這一切都是系統的功勞!
然而他的身體發生瞭如此巨大的變化,偏偏他的基因並沒有發生改變。
從基因角度去看,至少從目前人類技術可以觀察到的基因角度去看,他的基因沒有任何變化!
此外身體經過現代科學儀器進行檢測,也沒有觀察出來有什麼異變……
他秘密提供給銀河生命那邊的部分普通身體組織,比如毛髮,血液等,銀河生命那邊都沒有研究出來個所以然。
對於現代醫學而言,徐申學的身體就是個黑洞……搞不清楚!
徐申學對此也懶得深究了,反正只要系統還讓他加點,那麼他就一直加下去,然後看看最後會發生什麼……
也許自己還能夠期待一下,持續加點之後自己能夠養生不老?
甚至生出來什麼比較玄學的變化?比如獲得異能之類的……
他也不知道以後會發生什麼變化,反正就這麼繼續加點下去。
甚至他有種預感,相對比科研系統名額的作用,他身體的變化纔是系統給人類帶來的最大改變……甚至有可能引領人類朝著更高層次進化!
當然……前提是要人類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然後才能夠搞清楚他身體的變化,然後找出來相應的技術理論,有了技術理論然後才能夠應用。
科研系統除了給徐申學本身帶來的巨大變化外,另外一大作用,也是推動徐申學旗下各大企業高速發展,研發能力越來越強悍的科研系統名額了。
這個科研名額從最低級的D級,再到C、B、A、S、SS,再往上還有一個徐申學從來都沒有兌換過,一個就要千萬成就點的SSS級別名額。
這些不同級別的科研名額,作用其實都一樣,都是對人類腦子的全方位加強。
按照徐申學的理解,這種提升也不是固定值提升,而是百分比提升,只是科研名額的級別不同,提升的百分比也不同。
並且高級別的提升效果非常大,同樣一個人,給他套上科研名額後,相差一個級別的科研名額,其能力體現也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這一點,在S級以及SS級別上體現的更加明顯!
此外還有一點很重要的特性就是因爲是百分比提升,所以本身越厲害的科學家,其提升的數值也會越多!
一個本來就平庸之輩,給他一個SS級別的科研名額,其實也沒多大用處!
但是SS級別的科研名額,給林安東教授這種人用,那麼發揮出來的作用可就巨大無比了。
按照徐申學的推測,林安東教授這個人,本身的智力已經是接近人類天花板了,而套上了SS級別的科研名額後,則是直接打破了人類智力上限。
林安東之前還做過智商測試……結果證明,所謂的智商測試題對他沒啥用,因爲滿分兩百的卷子,他直接測出來了滿分!
——————
科研名額的存在,能夠讓徐申學打造出來超人類科學家……這是科研系統名額的最大作用。
也是徐申學搞千人英才計劃的核心目標:選拔最頂級的人才,然後給他一個SS級別的科研名額,打造超人類科學家!
而現在的SS級別的科研名額就已經有如此巨大的功效了,徐申學也很期待SSS級別的科研名額……如果能夠給林安東教授這樣的頂級科學家,搞一個SSS級別的科研名額,說不準就能夠帶著人類技術向更高的層次躍遷!
可惜,SSS級別的科研名額太貴,足足一千萬成就點……讓過去十二年裡,徐申學累積獲得的成就點都沒這麼多呢。
以目前徐申學的巨大聲望以及龐大的事業成就,他去年一年獲得的成就點,也就一百五十多萬個,哪怕全都不用存起來,也要存好幾年才能夠攢出來一千萬點。
但實際操作裡很難存下來這麼多。
因爲徐申學名下的大量企業衆多科學家們都需要科研名額的加持……畢竟科學推動的時候,最頂級的科學家雖然至關重要,但是一些普通的科學家也非常重要。
畢竟人類的現代科學體系是非常龐大而繁雜……國內對工業分類進行了劃分,分成了41個大類、207箇中類、666個小類。
而理論研究層面的劃分,更細……比如人類最頂級,也是推動人類技術進步最爲核心的學科:數學!
光是數學就有六個大分類,而進一步細分可以分成六十三個一級學科。一個頂級科學家他不可能什麼都懂,什麼都能研究。
強如林安東教授,其能力已經超越了人類極限,但是其研究領域也主要集中在數學領域,而且還不是所有的數學領域,只是部分數學領域。
當然,對於林安東教授這種超人類科學家而言,限制他的並不是他的智商或學習能力這些東西,而是時間……
他的時間有限,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涉及其他數學領域,更別提非數學領域了。
而對於企業,對於國家,乃至對於整個人類發展而言,需要的不僅僅是一個林安東教授,還需要大量,至少是數百上千個林安東教授!
當然,這不現實,徐申學搜刮了全國頂級人才庫,也才找到這麼一個林安東,而且SS級別的科研名額也沒那麼多!
但是搞不來成千上百個林安東教授,那麼就搞一批林安東教授的縮水版啊。
而這些次一等的科學家也是非常重要的!
智腦綜合計算系統項目裡,林安東教授作爲核心靈魂人物,他也只是負責算法層面上的事情,而硬件部分的工作是其他科學家負責的。
整個項目,並不是林安東教授一個人能夠搞定的,他還需要數十個一流科學家進行配合,輔助,然後才能夠把智腦綜合計算系統給弄起來。
至於更下層的核心技術人員這些,都還沒有算進去呢……如果算進去,那就是好幾千人規模了!
這意味著徐申學並不能說把所有成就點,都投入到少數幾個頂級科學家身上,還需要拿出來一部分成就點,兌換S級,A級,B級的這些科研名額,然後配發給常規一些的科學家,核心技術人員。
至於更低級別的C級以及D級的科研名額,這兩種就非常便宜了,尤其是才十點的D級別科研名額都是大量發放的,而且還是讓科研系統直接發放以及收回,徐申學都不管的。
徐申學旗下各企業裡技術崗位級別從的W1-W15級別,W1-W4都是基礎技術人員的級別,現在已經不發放科研名額了……人太多了,畢竟徐申學的企業也不僅僅是一個智雲集團,還有其他一堆企業呢,各類技術人員是相當多的。
此外這些基層技術人員的技術以及能力都有限,給科研名額有點浪費了。
而達到W4級別的話,系統就會自動直接發放D級名額,到W8級別就發放C級,W10級就發放B級別。
不過到了A級別後以及更高級別的S級,徐申學就會親自發放了……畢竟目前爲止,徐申學手頭上一共也才那麼三十多個名額S級別名額,兩百多個百個A級別名額,每一個都是需要用在頂級人才上的,不能亂搞。
至於SS級別,則是慎之又慎,從全國挑選頂級人才了。
因爲徐申學現在手頭上一共才4個SS級別的科研名額,三個被固定使用,還有一個則是按需使用,徐申學根據各項目的情況選擇性使用,所以有些S級別的科學家,有時候搞一些重點項目的時候,會發現自己的腦子更好使了,那就是徐申學給他臨時掛上了SS級別的科研名額了。
目前徐申學手頭上還有八十多萬個成就點的積存,他打算存幾個月後存到一百萬點後,再兌換一個SS級別名額……先臨時機動使用。
如果未來王德海博士證明了他自己,那麼他就有可能成爲這個SS級別的固定使用者。
當然,這一切都還要看他自己……尤其是目前給予S級別的資源扶持後,能不能發揮出來潛力,做出來出色的成果。
只要他證明了自己,那麼他纔有可能成爲徐申學手底下第四個固定使用SS級別名額的科學家。
而徐申學很期待!
——————
除了王德海外,其他從第一批千人英才計劃裡挑選出來的多名入選第四輪的十多人,徐申學也會進行專門的安排,給予他們A級別的資源扶持,固定使用A級別名額,然後再輪換使用S級別的科研名額,然後看看會發生什麼。
如果裡頭再冒出來幾個比較突出的人才,那麼也有可能成爲S級別名額的固定使用者。
敲定了第一批千人英才計劃的後續處理後,徐申學又翻閱了第二批次、第三批次千人英才計劃的進度,整體進度還算不錯……不過這些人裡並沒有冒出來第二個和王德海這樣,一眼看過去就是天賦溢出的頂級苗子。
畢竟徐申學要找的也不是什麼常規頂級人才,而是要那種本身就接近人類極限的頂級苗子……這種人是很罕見的。
千人英才計劃,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一個打造超人類科學家的項目
不過稍微次一些的則是不少,後續投入資源進行培養,出現一些S級別的科學家問題不大。
畢竟千人英才計劃,本身就是從國內頂級名校裡進行選拔,能夠入選千人英才計劃,本身就已經是站在頂峰的那一小批人了……哪怕是沒有徐申學的千人英才計劃推動,他們按部就班的走,未來大概率也能夠成爲各自行業裡的頂級技術人才。
如今有了徐申學的推動,那麼進步速度就更快了,上限也會更高。
徐申學有預感,也許三五年後,隨著千人英才計劃裡的部分人陸續投入技術研發,開始使用A級別以及S級別的科研名額,自己手底下的頂級人才團隊的整體能力,將會再拔高一個層次。
羅毅年帶著徐申學關於千人英才計劃的處理出去後,徐申學簡單休息了一番後簡單吃了個午飯,稍微的瞇了會後就看起來了最近的一些報告。
等到下午時分,徐申學到了B棟辦公樓看了看機器人的一些研發情況。
機器人的研發還是相當順利的,硬件上的進步還在持續,一些新材料,新零部件逐步投入應用讓機器人的硬件性能更出色。
並且徐申學還在看新機器人的研發測試的時候,得知了一個不錯的消息,那就是機器人的的核心零配件供應都已經完成了國產化。
明年智雲集團推出的機器人產品,有望做到百分百國產化!
雖然機器人的核心零配件,主要是算力系統,感應器系統是智雲集團自研以及少數國內的核心供應鏈企業提供的,但是還是有很多高技術的零部件是國外供應商提供的。
機器人的零配件數量是非常多的,其技術複雜程度比海藍汽車的智能電動車高多了。
而且是智雲集團做產品,一向來都是做高端產品,對各類零部件的技術要求非常高端,部分零部件有國內供應商可以做到,但是有些國內供應商還做不到,需要進口,尤其是向日本以及德國企業進口。
智雲集團的機器人事業部門,爲了持續降低成本,保障供應鏈的穩定性,一方面是推動國外零部件廠商到國內設廠就近供應,另外一方面也是扶持國內同類零配件供應商。
通過幾年努力,如今的機器人供應鏈裡,國產化程度已經非常高了,而等到明年的話,就能夠實現百分百的國產化。
這意味著智雲集團能夠真正意義上的全面掌控機器人的供應鏈,不至於因爲外部環境的變化而導致停產問題。
保障供應鏈安全以及穩定性,這是徐申學非常重視的。
以前的智能終端產業鏈如此,智能電動車產業鏈如此,新興的機器人產業鏈以及虛擬設備產量同樣同樣如此!
看完一些新的實驗,概念性的機器人演示後,徐申學又回到A棟辦公樓開了個小會議,主要是討論智能終端領域的情況。
開完會議後,也見了幾個從外地回來報告的高級管理層,徐申學手底下的公司多,高級管理層也多,這每天見幾個高級管理層,瞭解情況也是他的日常行程了。
忙到傍晚時分下班時間,徐申學結束了一天工作後,這才坐上車回去,不過並沒有回智海園,而是跑到了海邊別墅區了,席婉清還在那邊等著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