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49章 爆火的智雲機器人

徐申學在智雲集團的冬季發佈會裡,發佈了新款的第三代智能機器人Yun Robot B3以及A3,同時還發布了全新,此前從來都沒有出現過在市場的創新產品AI眼鏡:Yun AIG。

而這兩大類產品的發佈,都引起了外部的大量討論。

首先是業界內,智能機器人倒是沒怎麼討論,畢竟再怎麼說都沒啥用,抄又抄不了,只能眼睜睜看著智雲集團吃獨食。

就算是谷狗,水果以及其他一些世界上頂級的高科技企業,對智能機器人都是無可奈何,根本搞不出來……這也是最近智雲集團旗下的智能機器人還能出口到美國的緣故。

順帶一提,智雲集團旗下的智能機器人,並沒有被美國歸類爲智能終端產品序列,而是歸類爲工業設備類產品,這主要是爲了規避美國那邊禁止智雲集團向美國市場出售智能終端類產品的限制。

當然,誰都知道這是掩耳盜鈴,但是人家美國人偏偏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反正也沒啥競爭,加上徐申學這兩年和老美那邊的幾個財團也達成了一定程度的和解以及合作,所以也就捏著鼻子認了。

當然,一些表面功夫還是要做的,比如出售到美國的智能機器人,其調用的生成式AI語音以及翻譯等接口,是需要使用美國企業提供的人工智能模型服務……但實際上就是美國的人工智能企業直接提供的Yun AI接口。

此外也不是直接出售模式,智雲旗下的產品其實依舊無法直接在消費端進行銷售,但是美國企業自行採購,用於自身生產或服務不在受限範圍之內。

所以美國企業採購智雲集團旗下的智雲機器人,然後向消費者提供租用服務,有常規的租用模式,也有很奇葩的:‘一次性付款永久無責租用模式’。

說白了就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然後簽署雙方免責協議,雖然東西所有權依舊名義上屬於出租方企業,但是租用方擁於全部權限,包括直接拆了報廢、轉租等權限,壞了也不用企業進行維修等。

就是玩法律文字,用這種名義出售智雲機器人。

很扯淡的!

在美國市場上,智雲集團旗下的Yun AI是無法爲美國消費者直接提供服務的,但是美國企業確實可以開發相應的APP,然後調用Yun AI的API接口,進而爲美國消費者提供Yun AI服務。

智雲集團旗下的智能機器人,歸類爲機械設備後,再套一個一次性付款永久無責租用模式,就可以在美國上市銷售,進而避開了美國對智雲集團旗下的智能終端封禁的法律,這同樣很扯淡。

看似脫褲子放屁,但是法律就是這麼規定,所以現實就是如此扯淡……

只不過多了一層皮,彎彎繞繞之後,美國消費者使用Yun AI服務,或購買智能機器人的價格就貴了很多。

在美國,使用一次性付款永久無責模式,租用一臺Yun Robot B1雙足機器人,也是智雲旗下機器人的主力銷售型號,折算爲華夏元的話,大概就需要八十多萬,直接比在國內的價格翻倍。

很貴的!

智雲集團的機器人業務,過於強勢,而且才抄都沒辦法抄,所以業內的各高科技廠商針對新推出,性能更強大的B3機器人,也就只是看個熱鬧,然後羨慕嫉妒恨。

但是……針對AI眼鏡的話,他們確實覺得自己也行,一個個都啓動了相應的計劃想要搞自己的AI眼鏡。

對這兩類產品的關注度區別極大。

以上是產業界的反應,而到媒體領域以及消費者層面裡又不太一樣了,人們對Yun Robot B3的關注度可比AI眼鏡的關注度高多了!

畢竟AI眼鏡這東西,雖然徐申學在發佈會現場裡各種吹噓,什麼全綵衍射光波導技術,什麼AI芯片,還有什麼鈦合金,高密度能量電池等聽起來很牛逼的樣子。

但是怎說起來,其實也就是個翻譯、物體識別、文字顯示或記錄、提供AI問答的設備……聽起來很玄乎,但是大家手裡也都有手機啊。

一些物體識別,文字記錄,問答之類的功能,直接用手機上的Yun AI不就完事了……犯不著還專門戴個眼鏡啊。

翻譯倒是比較實用化,但是對於絕大部分人而言,其實日常生活裡並沒有翻譯需求。

比如在國內,這種翻譯功能對出國旅行、外貿從業者等需要和外國人接觸的人羣是非常實用化的,但是普通人他用不上?。?

所以,這東西好是好,乍一看似乎挺不錯的,但是真讓他拿出來五千塊買一臺,說實話大部分人都會望而止步……沒那必要,大部分人的錢也沒多到可以花五千塊買個沒啥實際用處的玩具啊。

所以,AI眼鏡的前期消費羣體,註定了只能是科技愛好者,對翻譯有需求的羣體,還有一些喜歡追逐科技潮流的年輕人或科技從業者……普通人市場,暫時就別指望了。

不過智雲集團也沒指望這東西能賣出去多少,能創造多少的營收……AI眼鏡對於智雲集團而言,只是一個推廣人工智能技術的產品,一個樣本。

並且給其他廠商提供一個思路:人工智能不僅僅可以用在軟件服務上,也不僅僅可以用在一些高大上的產品上,也可以用在諸多常見的硬件產品上,什麼家電,日常工具啊都可以用嘛!

推廣出去後,其他廠商跟風也做出來各種亂七八糟的人工智能硬件應用產品,這樣人家智雲集團依靠人工智能技術服務以及算力芯片賺錢……

你搞人工智能硬件應用產品,Yun AI服務要不要調用?要調用吧,請付款購買Yun AI的API接口。

你本地部署GTAI2,那麼GPU服務器不能少吧,請購買APO4500、4600顯卡或GT2服務器。

然後硬件內的通用終端算力芯片也不能少吧,輕量化產品請購買LC1芯片,功能充足的請購買PX算力平臺。

人家就沒指望過依靠AI眼鏡賺錢,而是指望依靠一系列的人工智能服務以及人工智能服務所需要的芯片賺錢。

別忘記,智雲集團它不僅僅是一家智能終端廠商以及人工智能服務供應商,它還是一家半導體廠商……而且半導體業務所帶來的營收比例越來越高,已經成爲了推動智雲集團營收以及利潤增長的核心業務。

不過,AI眼鏡業務或延伸而來的其他常見AI終端本身的營收以及利潤對於智雲集團而言不算什麼,但是對於諸多其他企業而言,可能就會給他們帶來騰飛的態勢。

十幾億,幾十億美元這種級別的營收,智雲集團不放在眼裡,但是如果這種級別的營收給了其他企業,一個個都得笑死!

就連兄弟企業威酷電子集團以及益??萍技瘓F,都在發佈會後都開始組建組建的人工智能硬件項目,開始搞各種人工智能硬件應用,其他的企業就更不用說了。

而對於消費者而言,這些他們不關注,他們更關注的是看得見,摸得著,然後能夠給他們帶來震驚的東西。

Yun Robot B3就是這麼一款產品!

全機重量五十六千克,提供最先進的半固態動力電池組,擁有充足的續航,同時搭配高性能快充技術,可以快速補充電量,以滿足機器人的長時間持續使用。

核心的算力配置上,使用的是全新一代,基於十納米工藝技術的EYQ4芯片,ZY34芯片以及ZY35芯片。

EYQ4芯片,作爲一款通用終端算力芯片,其單枚芯片的算力達到了120TOPS,這是目前世界範圍內最頂級的通用終端算力芯片,未來還會搭載在海藍汽車的新一代車型,低空無人機等產品上。

ZY34芯片,是一種感應器協處理芯片,專門爲了處理海量的感應器數據而生的算力芯片,其對感應器數據的處理能力,比上一代提升了百分之四十五,而這種芯片是智雲集團專門爲了基於人工智能技術的機器人以及飛行器等中大型終端的數據處理而研發,世界上根本就沒有同類型芯片。

這款芯片,其晶體管數量甚至都超過了EYQ4芯片。

ZY35芯片,是一種運動協處理芯片,專門爲了人工智能設備的運動模塊而提供算力支持的,性能對比上一代提升了百分之三十,這可以讓機器人的運動模塊反應更加迅速,更加精準,這種芯片同樣也沒有同類型的芯片,全球獨此一家,別無分號……

從芯片體積來看,其實這兩款看似不起眼的專用芯片,其實比EYQ4芯片還要更大,晶體管數量更多,提供的算力更高,只不過只能用於特殊領域,沒辦法作爲通用算力芯片使用而已。

這三種算力芯片組合在一起,足以爲Yun Robot B3提供充足的算力,進而滿足機器人的各種算力需求。

電池系統以及算力系統之外的硬件,也進行了大幅度的升級。

主要是各種感應器,電機,散熱系統等各種系統,過去一年裡的技術持續進步,可以讓智雲集團在這些領域裡對機器人應用上更好的硬件設備,並且隨著新技術的成本下降,還能把年中的時候發佈的旗艦型號Yun Robot B2機器人的一些技術下放使用。

比如電池系統,其半固態電池之前只是在售價八十萬起步的B2機器人上使用,但是現在則是直接提供給了售價四十萬的Yun Robot B3機器人使用。

一系列的硬件更新換代,讓B3機器人的綜合硬件性能,對比上一代的B1機器人,有了本質上的提升。

比如滿電續航時間,就提升了百分之五十以上,這可是相當驚人的進步了。

而技術進步的還不僅僅是硬件領域,在軟件領域也是如此!

Yun Robot B3機器人,內置了全新一代的 Yun RT2算法核心,這是智雲集團旗下人工智能研究院,專門爲了新一代商用人工智能硬件終端而研發的第二代底層人工智能核心算法。

該算法使用了人工智能研究院的最新技術成果:‘動態模糊算法技術’,進一步模仿人類的動態模糊思考能力,雖然技術還不算太成熟,距離和預期依舊有比較大的侷限,和人類沒法比,但是依舊較大幅度的縮短了智能終端的本地瞬時計算量,進而提升了人工智能終端的快速反應時間。

Yun RT2這種核心算法的技術之高,只要智雲集團不把技術原理完完整整的說出來,寫上幾千頁的技術原理說明書,哪怕是開放代碼,其他企業的技術人員都看不明白……完全無法理解。

因爲他們連底層的理論都不知道,光看浮於表面的代碼是看不懂的。

別說外人了,哪怕是智雲集團內部的人工智能研究院裡,可以參閱內部技術資料的核心研究人員,能整明白Yun RT2核心算法的人也沒幾個……而這幾個人,有一個算一個,全都是上了敵對勢力暗殺名單的國之棟樑。

因爲這算法採用了林安東教授的最新數學理論成果,是在林安東教授指導,甚至親自參與下搞出來的。

而林安東教授在數學理論領域的研究程度之深,已經誇張到這個世界上沒人能夠看懂他研究成果的程度,他的研究成果想要讓人搞明白,還需要額外寫一大堆的說明書……不然沒人看得懂。

同時,他的所有研究成果,包括任何隨手筆記之類的資料都是屬於最高等級的保密資料,別說對外公開了,連內部的人要參閱,都得經過嚴密的資格審覈。

嗯,這不是智雲集團自己定的,而是上頭定的。

當然,也不是徹底沒人能夠和林安東討論數學,隔壁仙女山控股材料研究院的王斌耀教授多少還能和他聊一聊數學……其他人就免了。

其他一些哪怕是算是國際一流的頂級數學家,要是和林安東討論他研究的數學問題,連林安東說啥都不知道……聽林安東說一大堆後,往往會陷入一種極度負面的情緒:會深深的懷疑自己的智商!

所以現在很多人都學聰明瞭,日常里根本不和林安東討論數學問題,免得懷疑人生……王斌耀算是唯一的例外。

不過王斌耀教授,人家也不是專門研究數學的,人家搞材料的,研究數學只是爲了創造一些數學工具搞材料研發而已,雖然研究程度也很深入,但真說起來,其實王斌耀也只能聽個大概。

但是人家聰明啊,稍微給他點提示,人家就能跟上林安東的思路啊,他自己搞不出來,但是陪著聊一聊沒啥問題。

爲了體現對這兩個頂級科學家的重視,徐申學還專門設立了W16技術級別,只授予了這兩個人,生活後勤保障以及安保等領域的待遇,直接按照徐申學自己的待遇來……至於錢不錢什麼的就不用說了,多的很。

甚至他們兩個人根本沒有需要自己花錢的地方。

他們的所有開支,哪怕是王教授三天兩頭看女團表演的開支,都是屬於後勤保障開支……不需要他花一分錢。

——————

採用了林安東教授最新研究成果的Yun RT2核心算法,纔是智雲集團旗下在智能機器人的最爲核心的技術。

同時智雲集團的機器人專用大數據模型經過一年多的持續訓練,其模型已經有了比較大幅度的提升。

智雲集團外包出去的‘數據訓練工廠’,數萬名數據收集員工持續工作,爲模型提供各類人類行動模式的數據,同時在之前已經銷售出去數十萬臺機器人上搜集到的各種數據。

利用這些數據,智雲集團在機器人大數據模型是越來越完善,讓原有的功能更加完美,並且還陸續開發一些新功能。

這就讓人們看到了更加強大的智慧機器人。

尤其是在發佈會現場裡,徐申學進行Yun Robot B3機器人演示的時候,其表現出來的行動模式看起來已經非常順暢,機械臂的操作也極爲靈活而精確。

整個看起來,甚至和以往的諸多科幻片電源裡所看到的機器人都差不多了。

其實自從智雲集團的機器人推出來後,搞得很多創作科幻片的劇組,都不約而同的提升了機器人的性能設定,總不能拍出來的科幻電影裡的機器人,還沒現實裡的機器人厲害吧……

人們對這種實用性非常高的新一代智能機器人非常有興趣,一個個看著都流口水,奈何大部分人囊中羞澀,買不起!

Yun Robot B3的售價很貴的,標準版是39.9萬,高配版則是49.9萬,這個價格讓很多人望而止步……根本買不起!

東西是好,但是賣不起徒之奈何,也就只能在網上看看別人的使用體驗,羨慕嫉妒了。

四五十萬的車,比如海藍SLMC,海藍MEV,很多國內的中等偏高收入的家庭,咬咬牙也能買,畢竟車輛是家庭的必備品。

但是四五十萬的機器人,真心捨不得這價格。

既然這麼貴的買不起,很多中等偏高收入的家庭,尤其是夫妻雙職工,沒什麼時間幹家務,照看小孩或老人的家庭,就會捉摸著乾脆買個十來萬的C6或C7機器人,用來做一些家務活,照看小孩也是很好用的。

多少能減輕自己的日常壓力,不用每天累個半死回來,還要幹一大堆的家務。

並且智雲機器人也是屬於大件產品,爲了促進銷量,智雲集團旗下的金融機構也會提供分期付款服務,就和買車一樣,可以分期數年不等還款,利息也很便宜。

諸多情況下,就導致了比較有意思的情況,那就是智雲集團發佈了Yun Robot B3後,該機器人還沒有正式上市銷售呢,旗下的入門級C系列機器人卻一夜之間增加了不少的訂單。

很多人看過發佈會以及相關的新聞後,對這個智雲機器人真的很動心,但是貴的買不起,就選擇了購買C系列機器人。

最便宜的C6機器人,只需要十三萬,分期付款的話每個月支出也不會很大,大部分沒有其他額外壓力的中等偏高收入家庭,其實都能負擔的起。

國內這邊出現了C系列機器人的訂單增加的情況,國外很多國家也同樣如此,哪怕是發達國家也不例外。

智雲的機器人在這些國家裡的售價普遍比國內的售價更高,畢竟有關稅以及其他稅務,財務,銷售成本,這導致了Yun Robot B3機器人,在國家的上市售價更高,其標準版在五十多萬到八十多萬不等……美國那邊最貴。

這個價格,哪怕是對於這些發達國家裡的普通家庭而言,依舊是屬於比較昂貴的價格……哪怕他們收入高,但是日常各種開支也高啊!

所以,在新一輪的智雲機器人的各種營銷廣告,開始鋪天蓋地的出現在全球各地的網絡媒體以及線下媒體的時候,依舊只有少數人選擇購買B3的機器人,更多動心的還是選擇退而求次,買一臺C6或C7機器人用著。

這意味著,智雲集團旗下的機器人業務,其B系列的高端機器人在總銷量佔比裡,開始迅速下降……

而別以爲這是壞事,實際上不是!

以前的B系列機器人雖然銷量佔比高,但實際上總銷量少,前期嘗試購買使用機器人的都是不差錢的家庭,科技愛好者這些人羣,他們自然是挑好的賣,價格反而不是太重要的因素。

而現在,隨著智雲集團持續推廣營銷機器人概念一年多,再加上之前購買機器人的一些用戶的各種分享使用體驗,這讓不少地區裡的普通人也接觸,並有了購買的心思。

貴的買不起,那就買便宜的!

這纔是導致C系列的訂單短時間內暴漲,進而導致C系列的銷量佔比迅速拉昇的核心原因……

不是B系列賣的少了,而是C系列的銷量快速攀升了。

這種情況是智雲集團那邊有所預估,但是也沒有預估到如此劇烈的……

智雲集團的市場營銷部門,考慮過Yun Robot B3機器人的發售,會帶動老款機器人的銷量,但是沒有預料到帶動力度會這麼大。

畢竟之前正式發佈銷售C系列機器人的時候,也曾經進行了非常大力度的宣傳,然而銷量也就那樣,整個C系列的月銷量,並沒有比B系列的高太多……這一度讓智雲集團的市場營銷部門的人很無奈。

但是現在,隨著B3機器人的發佈,進一步帶動市場熱度後,已經發布銷售半年的C系列機器人,卻莫名其妙大火了起來。

發佈會的三天後,季成河向需徐申學報告說:“最近幾天我們在全球渠道里的C系列機器人缺貨了!”

“最近三天,C系列的新訂單太多了,這比我們預估的C系列新訂單多了至少三倍,我們有預料到B3機器人的發佈會帶動增長,但是沒有預料到帶動力度會這麼大!”

“僅僅是這三天,C系列的新增訂單就已經達到了十六萬臺,其中國外的訂單達到了九萬臺,國內訂單是六萬臺!”

“我們的庫存不足,供應鏈產能一時半會的也供應不上,只能讓客戶排隊拿貨了!”

季成河感嘆道:“本來我們還計劃過半個月左右,對C6和C7機器人進行降價促銷的,但是現在看來沒這個必要了!”

“這兩款C系列的銷量勢頭還在上漲,按照我們的分析預測,這一波銷量上漲應該能穩住三個月左右,然後纔會進入一個平緩的下降期,等到四月份的時候,我們發佈新一代的C系列機器人承接其生態位,並對C6以及C7型號進行降價促銷,繼續擴充C系列的銷量!”

“明年,我們的目標是要把整個C系列的銷量目標提升到一百萬臺,成爲我們的機器人業務的主要銷量機型!”

“而B系列的情況,B1機器人受到B3機器人的衝擊,銷量出現了比較大幅度的下滑,但是B3機器人順利接過來了這一價位的市場,目前三天過去了,我們在全球範圍內一共接到了七萬臺的訂單,並且這個訂單數據還在持續增長當中!”

“明年,B1以及B3這兩款機器人加起來,力爭突破五十萬臺?!?

“B系列以及C系列加起來,我們明年的銷量目標就是一百五十萬臺,這也是比較符合我們目前的產能規劃!”

“至於B2以及明年中的X型旗艦級,預計銷量不會太大,全年下來有個上萬臺就很不錯了?!?

“D系列以及E系列特種機器人也是如此,銷量會比較有限!”

“明年一百五十萬臺的總銷量,四百五十億美元的銷售額,這是我們擬定的銷售目標?!?

“機器人業務,從今年開始,將會徹底成爲我們集團的主要營收來源!”

季成河沒說是利潤來源,因爲現在的機器人研發投入,製造成本都非常高,別看預計營收明年有四百多億美元,但是智雲集團在機器人領域的各種研發投入也是非常恐怖的。

光是ZY34以及ZY35這兩種專用芯片的設計研發費用,加起來就超過六億美元,其製造成本也高。

機器人專用的大數據模型的數據收集以及訓練費用,這個更高,以及明年都需要幾十億美元的支出。

這還沒算底層的核心技術:Yun RT2算法呢,這東西比較難進行成本計算,但是人工智能研究院的研發開支是非常大的,頂級科學家以及核心研發人員的人力成本也很高,動不動就年薪幾百萬起步,很嚇人的。

最後在製造領域裡,各種硬件都是當下最頂級的硬件,從電池到電機,再到感應器等,全都是很昂貴的硬件。

最終算下來,目前的機器人業務裡,其實智雲集團沒賺多少錢……這也和智雲集團野心太大有關係。

他們要幾千億美元的市場以及高利潤,自然也就需要付出前期的高昂代價。

只要需要砸錢,通過大量的產銷量把研發以及硬件成本打下來,然後才能夠談得上高毛利。

至於現在,還早著呢!

但是即便如此,智雲集團裡的機器人業務,也已經成長爲了智雲集團裡不可或缺,潛力極大的核心業務之一了。

對此,徐申學是非常重視的。

甚至都接受了一次專訪,親自站臺爲機器人打廣告,吆喝智能機器人的時代已經到來,人類的生活已經進入了人工智能時代云云!

2.第2章 高頻機海戰術297.第297章 S14,奇蹟出現了第373章 X1飛機待命首飛第487章 體驗虛擬設備第416章 一座工廠一座城157.第157章 國產CPU以及AI芯片245.第245章 舉國之力的產物330.第330章 全球最好的老闆307.第307章 財團協議以及退市啓動第373章 X1飛機待命首飛265.第265章 新旗艦S13會議第535章 可控核聚變計劃第522章 全球過半算力第521章 智雲超導材料工廠第365章 機器人原型機286.第286章 震驚全球的海上回收第21章 產能不足201.第201章 歲月靜好第27章 新品牌智雲第356章 S16發佈以及四星電池門爆發第555章 王林徒的年終大考!第556章 兩千億美元的瘋狂利潤!292.第292章 國產X86芯片發佈第499章 虛擬遊戲的幫派之戰第397章 衝擊兩萬億美元市值第20章 線下渠道第54章 林家小姐169.第169章 敲鐘上市和電動車第394章 AI無人機時代和激烈市場競爭第386章 顯卡的瘋狂漲價第400章 海藍特斯拉戰略合作123.第123章 S9的全球爆火第575章 千人英才計劃279.第279章 他們急了第205章 給世界的禮物‘S11pro’發佈第39章 融資計劃93.第93章 C2工程樣機259.第259章 自研盤古電腦以及X86計劃144.第144章 獨特的高端供應鏈體系第356章 S16發佈以及四星電池門爆發299.第299章 S14預購上市以及智能無人貨運車第363章 短視頻全球戰略第210章 大哥,要挺?。?K)第532章 比砸錢智雲就沒怕過誰304.第304章 先進智能無人機作戰系統第225章 天價AI芯片306.第306章 技術過於先進,不便上市130.第130章 新世界首富332.第332章 5G時代的曙光第588章 席婉清:瘋就瘋吧第511章 固態電池流言第462章 豐田的危機感第227章 智雲又開始玩清場遊戲第484章 奇葩的林家兄弟第526章 席婉清的夢境第375章 且聽鷹鳴第19章 我成大佬了?308.第308章 瘋狂的退市以及上市第223章 誇張的智雲161.第161章 第一臺光刻機245.第245章 舉國之力的產物273.第273章 鋪天蓋地的智雲:全球的轟動爆火第4章 謀劃智能機291.第291章 體量過於龐大,啥都要搞的智雲第202章 面對財團,他要保持基本的尊重第428章 AI眼鏡157.第157章 國產CPU以及AI芯片第392章 史上最大的空間站發射?。?/a>第498章 高級副總裁的野心!140.第140章 商務本上市計劃278.第278章 生機勃勃的年代304.第304章 先進智能無人機作戰系統第502章 讓機器人成爲家庭的一份子第438章 機場裡的會議128.第128章 上市前戰略投資第566章 乞丐版虛擬設備的巨大震撼!第67章 82億估值融資第39章 融資計劃第35章 上跳下竄的智雲科技第545章 超級富豪們的震驚:ARE78項目111.第111章 旗艦機提前發佈第213章 秋季發佈會和國產雙核首發第382章 君臨天下:萬億美元市值87.第87章 局外人第504章 劃時代的固態電池141.第141章 智雲的極限堆料第342章 天價藥的價格談判141.第141章 智雲的極限堆料第208章 發佈會的王炸:AI小云第381章 抱團出海第578章 銀河安保被舉報了312.第312章 海藍做的還是車嗎?機器人吧!第487章 體驗虛擬設備第465章 乘風而起衝擊全球十大車企108.第108章 運營商打架第463章 徐申學和馬斯克的會面第561章 巨大的經濟引擎第424章 制裁:百分百汽車關稅106.第106章 平板 手錶 耳機
2.第2章 高頻機海戰術297.第297章 S14,奇蹟出現了第373章 X1飛機待命首飛第487章 體驗虛擬設備第416章 一座工廠一座城157.第157章 國產CPU以及AI芯片245.第245章 舉國之力的產物330.第330章 全球最好的老闆307.第307章 財團協議以及退市啓動第373章 X1飛機待命首飛265.第265章 新旗艦S13會議第535章 可控核聚變計劃第522章 全球過半算力第521章 智雲超導材料工廠第365章 機器人原型機286.第286章 震驚全球的海上回收第21章 產能不足201.第201章 歲月靜好第27章 新品牌智雲第356章 S16發佈以及四星電池門爆發第555章 王林徒的年終大考!第556章 兩千億美元的瘋狂利潤!292.第292章 國產X86芯片發佈第499章 虛擬遊戲的幫派之戰第397章 衝擊兩萬億美元市值第20章 線下渠道第54章 林家小姐169.第169章 敲鐘上市和電動車第394章 AI無人機時代和激烈市場競爭第386章 顯卡的瘋狂漲價第400章 海藍特斯拉戰略合作123.第123章 S9的全球爆火第575章 千人英才計劃279.第279章 他們急了第205章 給世界的禮物‘S11pro’發佈第39章 融資計劃93.第93章 C2工程樣機259.第259章 自研盤古電腦以及X86計劃144.第144章 獨特的高端供應鏈體系第356章 S16發佈以及四星電池門爆發299.第299章 S14預購上市以及智能無人貨運車第363章 短視頻全球戰略第210章 大哥,要挺?。?K)第532章 比砸錢智雲就沒怕過誰304.第304章 先進智能無人機作戰系統第225章 天價AI芯片306.第306章 技術過於先進,不便上市130.第130章 新世界首富332.第332章 5G時代的曙光第588章 席婉清:瘋就瘋吧第511章 固態電池流言第462章 豐田的危機感第227章 智雲又開始玩清場遊戲第484章 奇葩的林家兄弟第526章 席婉清的夢境第375章 且聽鷹鳴第19章 我成大佬了?308.第308章 瘋狂的退市以及上市第223章 誇張的智雲161.第161章 第一臺光刻機245.第245章 舉國之力的產物273.第273章 鋪天蓋地的智雲:全球的轟動爆火第4章 謀劃智能機291.第291章 體量過於龐大,啥都要搞的智雲第202章 面對財團,他要保持基本的尊重第428章 AI眼鏡157.第157章 國產CPU以及AI芯片第392章 史上最大的空間站發射??!第498章 高級副總裁的野心!140.第140章 商務本上市計劃278.第278章 生機勃勃的年代304.第304章 先進智能無人機作戰系統第502章 讓機器人成爲家庭的一份子第438章 機場裡的會議128.第128章 上市前戰略投資第566章 乞丐版虛擬設備的巨大震撼!第67章 82億估值融資第39章 融資計劃第35章 上跳下竄的智雲科技第545章 超級富豪們的震驚:ARE78項目111.第111章 旗艦機提前發佈第213章 秋季發佈會和國產雙核首發第382章 君臨天下:萬億美元市值87.第87章 局外人第504章 劃時代的固態電池141.第141章 智雲的極限堆料第342章 天價藥的價格談判141.第141章 智雲的極限堆料第208章 發佈會的王炸:AI小云第381章 抱團出海第578章 銀河安保被舉報了312.第312章 海藍做的還是車嗎?機器人吧!第487章 體驗虛擬設備第465章 乘風而起衝擊全球十大車企108.第108章 運營商打架第463章 徐申學和馬斯克的會面第561章 巨大的經濟引擎第424章 制裁:百分百汽車關稅106.第106章 平板 手錶 耳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津县| 沙雅县| 抚松县| 青河县| 泸州市| 丹东市| 深圳市| 昭苏县| 鱼台县| 涞源县| 崇仁县| 永康市| 新密市| 且末县| 清徐县| 福建省| 长岭县| 林口县| 龙海市| 仪征市| 长武县| 吉隆县| 石狮市| 阳高县| 什邡市| 青冈县| 武定县| 青神县| 福鼎市| 介休市| 内江市| 石城县| 达尔| 三亚市| 紫阳县| 南康市| 丹巴县| 奉化市| 黔西县| 曲周县| 贺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