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光子量子計算機,其實還是個比較原始的版本,提供的量子比特大概只有五百多,真要用的話,其實也能用在部分領域裡,但是有多大用處也談不上。
相對於超導量子計算機的發展,智雲集團在光子量子計算機領域的進度就比較緩慢了。
但也正是因爲光子量子計算機的性能比較原始,談不上大規模實用化,暫時也沒辦法用在人工智能領域,徐申學才能夠把它光明正大的拿出來發佈啊……
發佈出去也沒想著能夠賣出去,這東西實用性很有限的……之所以還發布,純粹是爲了炫技,搞個宣傳,提升全球品牌價值!
智雲集團在量子計算機領域裡其實做的非常成功,YCL-51超導量子計算機,性能相當厲害,可控量子比特數量已經達到了一萬個,目前已經大規模用在了人工智能訓練領域裡。
但是這東西沒辦法對外公佈……YCL-51超導量子計算機以及其大量使用的MMK34材料,那都是頂級機密,保密程度堪比X計劃人工智能戰鬥機,根本沒辦法對外說。
超導量子計算機其實還好說,這東西現在也只能用於人工智能領域而已,把它當成個超大號的APO顯卡其實也行。
問題的關鍵是,這YCL-51超導量子計算機上,使用的是MMK34常溫超導體……這鬼東西根本沒辦法公佈。
以MM34這種常溫超導體的巨大產業影響力,在國內完成產業鏈調整以及做好各項準備之前,是別指望解密了。
現在就公佈MMK34材料,國外那些競爭對手企業會不會完蛋不好說,但是國內得先倒閉一大堆企業……
這可是常溫超導體呢,哪怕是還需要零下二十五度的溫度,但是其產業影響力依舊是巨大的,可以使用在大量工業領域裡!
所以MMK34常溫超導體的保密,也不僅僅是爲了不讓海外競爭國家知道……更多的還是爲了保護自家企業!
上頭要在公佈MMK34材料之前,先完成相應產業鏈的調整,不至於讓大量傳統電力產業遭到嚴重波及。
很多時候,並不是說搞出來什麼新東西,好東西就一定會帶來什麼好處的……MMK34材料就是屬於這種,用得好了就是推動工業大幅度推進的戰略級別材料,但是用不得好了,就會先把自己給折騰個半死。
類似的還有自動駕駛技術,工業機器人技術……自動駕駛技術海藍汽車那邊已經完成完善了,L4級別的自動駕駛足夠牛逼,但是迄今爲止只搭載在海藍汽車的私人乘用車領域裡。
並沒有向網約車,出租車,貨運車領域裡推廣……這東西現在沒辦法推廣使用,一旦推廣,那都是海量的網約車司機,貨車司機失業,影響太大了,這波及的可是數以千萬級的就業。
工業機器人也是如此,智雲集團連家庭服務機器人都能搞出來,這東西的技術含量可比什麼工業機器人強多了。
在工業領域裡,智雲集團目前只搞特種類型的機器人,比如水下作業的機器人,太空機器人等,都是面向一些特殊環境,人類沒辦法涉足的領域去搞。
至於常規的工業機器人,智雲集團從來都沒有搞過……不是搞不了,而是不能搞。
工廠都用機器人了,上億規模的工人怎麼辦?
所以說,新技術很多時候也不能瞎搞,超導量子計算機領域以及常溫超導領域也是如此。
然而大家都在搞量子計算機,你智雲集團也搞著的,怎麼好幾年過去了啥消息也沒有?是不是技術不行啊?
技術不行……這種言論要是傳出去並被大多人所接受,對智雲集團而言可是巨大的品牌傷害,這又是智雲集團無法接受的。
智雲集團旗下的各產品能夠橫掃全球,靠的就是頂級的先進技術……技術領先同行,這是智雲集團的常用宣傳口號。
對於一家以技術研發爲導向,主打高科技前沿技術領域的巨頭企業而言,是無法忍受外人說自己技術不行的!
智雲集團給全球人的最大認知:就是他們是一家技術最頂級的高科技企業,玩的都是黑科技!
這也是智雲集團和其他諸多高科技企業的極大差異!
在人們的認知裡,水果,那是手機廠商!
四星,也是手機廠商,頂多再加個半導體。
谷狗,那是玩搜索的的。
微軟,玩操作系統……
企鵝是玩社交和遊戲的。
益海科技是玩短視頻和遊戲的。
海藍汽車是玩自動駕駛電動車的!
而智雲集團則是相對特殊,在大部分人的認知裡,智雲集團是搞高科技的……
不侷限於搞某個產品或行業,而是以‘高科技’作爲認知,畢竟智雲集團還真的時不時就弄個黑科技出來,比如人工智能、機器人,虛擬設備這些東西。
智雲集團的最大品牌價值,就在於這個高科技屬性上!
很多人都罵智雲集團的產品或服務價格貴……死要錢的。
但是基本沒人罵智雲集團技術不行!……就算是競爭對手企業的高管接受採訪的時候,說到智雲集團也得承認智雲集團的技術的確牛逼!
頂級技術、價格昂貴……這是智雲集團產品或服務的兩大經典標籤!
價格昂貴這個標籤不去說,而頂級技術這個標籤是需要維持的!
爲了都給自家公司正名,爲了彰顯在量子計算機領域裡的實力……同時超導量子計算機還不能說,所以徐申學乾脆把還在雛形階段的光子量子計算機給拿出來發佈了!
這五百多量子比特的光子量子計算機,雖然沒啥實際用處,但是在技術上也足夠領先其他同行企業了,用來炫技,維持自家的頂級技術標籤也足夠用了!
一場發佈會後有意思的是,智雲集團的股價不漲反跌……這也是智雲集團每年發佈S系列手機的常態了。
大多年份裡發佈S系列手機之前,股價都會先漲一波,等發佈過後的,股價大部分時候都會下跌……這是投資者之間的博弈,有些投資者比較樂觀,會在發佈會之前高估股價。
還有人會賭智雲集團拿出來什麼王炸產品……
這些樂觀投資者以及賭鬼,會在發佈會之前小幅度推高智雲集團的股價!
等到發佈會之後,終端產品明確落地,股價就會迴歸到大部分投資者認可的價位上!
唯一的一次例外,還是在15年的時候……那年智雲集團拿出來了王炸,搞了個3D人臉識別的全面屏手機出來,這款手機發布後,智雲集團的股價迎來了持續上漲,讓不少人賭贏了。
但是除了這一年外,其他年份裡基本都是發佈會結束後,股價會有所回落。
不過即便股價有所回落,但是智雲集團的港股市值依舊達到了六萬五千億美元,其市值極爲誇張。
此外智雲集團發佈的光子量子計算機也引來了高科技行業的不少業內討論……至於普通人,倒是不怎麼關心,這東西也沒啥實際用處,和普通人關係不大。
而業內人士關注和討論,更多的還是討論量子計算機的未來用途以及價值,還有最關鍵的問題是,什麼時候量子計算機才能夠真正成熟並大規模使用?
只是現在大部分人還是比較悲觀:連智雲集團這樣的頂級企業,在量子計算機領域裡的突破都不算大,其他公司就更別提了,還不如智雲集團呢。
如此狀況下,量子計算機還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夠投入大規模使用呢。
只是他們都不知道,智雲集團已經在超導量子計算機領域獲得了巨大的突破,現在都已經大規模自用,用在人工智能領域了。
而且現在都已經玩第六代超導量子計算機,準備把可控量子比特數量提升到五萬個!
智雲集團在量子計算機領域的前沿技術發展,比外界預估還要更快,而且是快得多。
——————
隨著S20系列手機的發佈,也意味著一年一度的秋季旺季開始了。
每年的八月份開始,一直到十月份左右,都是各種手機,尤其是旗艦機型的密集發佈時期,同時也是手機行業的高峰期。
在智雲集團發佈旗艦機之後,後續的水果,四星,威酷電子等企業也會陸續他們的新旗艦,然後一起掀開每年的手機銷售旺季。
不過在八月的這個時間段裡,其他手機廠商還得繼續躲避S系列手機的鋒芒……好多年前開始,就沒什麼手機廠商傻乎乎的會在八月份發佈手機……
正面硬鋼S系列手機,會死的很慘的……這是多年來,無數手機廠商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給人們帶來的血淋淋的教訓!
因此,在整個八月份裡,智雲S20系列手機,不敢說獨佔市場,至少也是統治了大半個手機市場!
尤其是國內市場上,八月份剛好是大學開學季前夕,很多準大學生們早就等著新一代的智雲S系列手機了。
畢竟現在國內很流行的大學新生標準兩件套就是:智雲S系列手機,智雲Yun Book筆記本!
每年的大學入學季,都是智雲S系列手機以及筆記本的銷售高峰期!
八月下旬,智雲S20自發布後,因爲備貨充足,因此出貨量極大,全球範圍內出貨超過了五千萬臺,僅僅是國內市場就出貨超過三千萬臺,銷量一如既往的炸裂!
不過這並沒有引起資本市場的正面反饋……每年智雲集團在新機發布後,都銷量這麼高,大家早就有心理預期了。
出貨量超過五千萬臺,這不叫新聞!
要是出貨量不及預期的五千萬臺,那才叫新聞!
不過更多分析機構,包括智雲集團內部的分析部門,則是從這個銷量數據裡看到了一個更加良好的信號。那就是,前期半個月的出貨裡,國內市場的佔比對比去年,足足提升了五個百分點!
智雲S系列手機是全球開賣的,去年的時候,前期國內和國外的銷量比例是百分之五十五和百分之四十五。
而今年的第一批銷售國家並沒有變化,還是國內,歐盟,日韓以及澳洲,新加坡等地,市場沒有變化,但是國內的銷量佔比確實提升了五個百分點,總體比例達到了六比四!
這個信號,普通人可能不怎麼關注,但是智雲集團內部確實非常重視……這意味著智雲集團的提升國內營收佔比的目標又往前邁進了一步,這有助於智雲集團降低對海外市場的嚴重依賴。
對海外市場依賴太大,這一直都是智雲集團的潛在風險,多年來一直試圖改變,但是成效並不大。
然而今年,確實讓智雲集團的管理層看到了非常好的現象。
同時,外部的一些分析機構也敏銳的發現了這一點……當然,他們關注的重點不在於智雲集團的海外市場依賴,他們更多的是把目光放在了國內的整體消費力提升,經濟上漲上。
畢竟智雲集團的出貨總量沒什麼變化,第一批銷售區域也沒啥變化,在第一批海外市場裡遭到什麼針對性的打擊或負面新聞……一切情況和去年都沒啥變化的前提下,智雲集團的新款S系列手機,國內銷量佔比上漲了……
這毫無疑問,說明了國內的消費能力進一步提升了。
而什麼情況下,消費能力才能提升?
還能是啥,經濟持續上漲吧!
這種專業,涉及到宏觀經濟領域的分析報告,普通網民和消費者是不關注的,但是很多金融機構確實非常關注。
尤其是涉及到國內這個重量級消費市場。
在當下,國內的市場在很多領域裡都是屬於全球第一大市場,影響力很大的。
如汽車市場,國內市場就是全球第一大市場,不僅僅是第一大消費市場,也是第一大汽車生產國,每年產銷量兩千五百多萬輛左右。
手機乃至整個智能終端市場,也是屬於全球第一大市場,每年銷量好幾億部呢,至於產量就更高了,每年產量十四億部左右,暫居全球產能的百分之九十多。
而這個全球第一大市場的消費能力,還在持續穩步上漲,並且上漲幅度不小……這背後蘊含的東西可多了去。
一些數據分析機構藉著這個印子,開始了更加全面的數據收集以及分析……然後得出來了諸多的報告,其中比較一致的意見就是,隨著國內的大量新興產業的崛起,尤其是半導體、智能終端、智能電動車、機器人、虛擬設備等產業的興起。
極大的促進了國內經濟的整體增長,並帶來更多的中高新就業機會……這意味著,大量的普通人賺的更多了,這兜裡有錢了消費能力自然也就上去了。
當然,也有分析報告指出,隨著國內的薪資水平進一步上漲,大量低端製造業將會面臨更高的人力成本壓力,進而導致出口競爭力下降,這對部分勞動密集的低端製造業不是個好消息。
這也是經濟持續發展過程裡的必然性:經濟上來了,人們收入高了,那麼對於企業而言人力成本也就高了……人力成本過高,就會對低附加值的低端製造業形成壓力。
但是短期內影響也不大……因爲國內在很多領域裡,其實很早就不靠人力成本優勢了……那都是老掉牙的故事了。
國內的製造業現在玩的是技術優勢和供應鏈優勢!
哪怕是很多看似低技術含量的工業產品,也是用大量自動化的設備進行生產。
而供應鏈優勢更不用說了,智能終端全球百分之九十多的產能都在國內,就是供應鏈優勢的明顯體現……不僅僅是在智能終端領域,也包括在其他的大量製造業,尤其是很多看似沒啥技術含量的低附加值工業商品,這種工業商品其實對供應鏈的要求更苛刻。
而在供應鏈領域裡,國內擁有幾乎絕對的優勢!
從中高端設備再到原材料,然後到各種零配件等等,應有盡有。
就連工業體系裡頂端的半導體設備以及耗材,都有完善的供應……仙女山控股就是幹這個。
依靠技術優勢以及供應鏈優勢,國內的製造業強勢的很,從低端再到高端製造都如此。
而這些都推動了整體的經濟發展,經濟上來了,收入高了,這消費自然也就上去了……最終體現到智雲集團的新款S系列手機銷量佔比上,前期銷量國內佔比達到了百分之六十。
這是個相當良好的數據。
而可以預見的是,除了S系列手機外,其他各類智能終端產品,包括機器人,虛擬設備等產品的國內銷量佔比,也會同步提升……這是國內整體消費市場的上漲而帶來的宏觀影響。
這也是徐申學爲什麼關注國內宏觀經濟發展的原因,甚至不惜推動大量旗下企業在國內上市,撬動國內資金槓桿流向……
因爲生意做到徐申學這個份上,拉動國內宏觀經濟上漲,就是等於拉旗下各企業產品的國內銷量,這是相輔相成的。
爲了進一步推動國內資金的健康流動,徐申學的另外一家企業海藍汽車也將會在九月份上市。
在過去的幾個月裡,海藍汽車已經和各大戰略投資者陸續達成了共識,尤其是五月份發佈了搭載固態電池的全系列車型以及新款的海藍HEV這款入門級中型SUV車型後。
良好的銷量,超高的平均銷售均價,都大幅度提升了投資者們對海藍汽車的高市盈率的接受能力。
此外,智雲集團的股價在七月份開始的大幅度上漲,也極大的影響了各投資者對海藍汽車的估價:畢竟這兩家公司都是徐申學旗下的重要企業,既然智雲集團能夠市盈率這麼高,那麼海藍汽車沒道理就這麼低啊!
此外還有其他一些因素的影響,比如很多傳統行業持續衰退,尤其是房地產行業開始衰退,很多資金從這些領域裡流出後也需要一個新去向,而高科技行業就是這些資金的首選。
而在國內資本市場上,又以徐申學手底下的這些高科技企業最受投資者的歡迎。
諸多因素集合起來,就導致了海藍汽車的上市估值最終來到了七千億美元,達到了海藍汽車管理團隊的預期。
時間來到九月初,當手機市場持續掀起風浪,水果、威酷電子、四星、華威、OV連帶著大米等企業陸續發佈新手機的時候。
海藍汽車,正式在國內掛牌上市,發行了百分之三十的公開股,募集了驚人兩千一百多億美元的資金……這些資金後續海藍汽車將會用於產能擴充,尤其是固態電池的產能擴充以及整車產能的擴充。
同時用於新品牌,如艾拉、米特這兩個子品牌以及未來子品牌的推廣和運營。
同時用於各類新車型的開發,自動駕駛技術的繼續開發和應用。
海藍集團的目標是,把集團旗下各品牌,各車型的汽車產銷量在五年內做到八百萬輛,十年內做到一千萬輛,衝擊世界第一大汽車廠商寶座!
同時還將會投入大量資金用於機器人的研發……海藍汽車那邊的管理層想要搞機器人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只不過技術還不夠成熟,資金也不夠,所以遲遲沒搞起來。
現在上市募集大量資金,其重要目標就是搞機器人。
按照海藍汽車高級管理層團隊的設想,未來的海藍汽車集團,將會以智能電動車、智能機器人這兩大業務爲核心業務,輔以其他衆多業務,如智能出行軟件生態、汽車保險業務、電池業務、激光雷達等傳感器以及零配件業務的頂級高科技企業。
這是海藍汽車給自家的定位:高科技企業!
可不是什麼單純的汽車廠商!
這也是市場給予海藍汽車高估值的核心理由……這是一家高科技企業,而不是一家汽車廠商。
汽車廠商的市盈率,可遠遠沒有這麼高!
投資者,都是按照高科技企業,並且是前景極大的高科技企業給海藍汽車定位的。
最終,就導致了七千億美元的上市估值,而上市沒幾天功夫,海藍汽車集團的市值就已經突破到了八千億美元……
作爲對比,國內電動車行業的老二比亞迪,雖然漲勢也非常兇猛,但是也只有千億美元左右的市值,差距還是很大的。
海藍汽車的八千億美元市值,也讓它成爲了國內股市裡市值第二高的企業……至於爲什麼是第二,自然是因爲前頭還有一個智雲集團。
智雲集團的市值六萬五千多億美元呢。
雖然海藍汽車上市後的八千億美元市值很高了,但是和智雲集團現在的六萬多億美元市值比起來,又不算什麼了。
不管是說市值,還是說營收,利潤……乃至產業影響力!
智雲集團纔是當之無愧的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