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54章 萬物皆可

在顧之明率領的智雲集團的供應鏈團隊的保障下,在其他上百家供應商的配合下,智雲集團裡的智能機器人產能才能持續增長。

從去年年初階段的年產不足二十萬臺,一路飆升到現在的接近七八十萬臺,同時還在持續擴產,力爭明年達到一百五十萬臺的產能。

在這樣的充足產能下,智雲集團才能夠談得上展望機器人業務的未來,而不僅僅是現在這樣,看似營收也不低,但是成本巨大,導致毛利潤很低,而淨利潤更別提了。

幾百億美元的業務,一年做下來淨利潤才那麼十來億美元,說出去都容易讓人笑話……畢竟這可是智雲集團啊,他們的產品是出了名的高溢價,毛利潤極高的。

但是在機器人領域裡,這一特性卻是被打破了。

連帶著一大票供應處廠商現在也是跟在智雲集團屁股後頭,繼續咬牙死撐……現在別說賺錢了,不虧本都得感謝老天爺了。

這些情況徐申學也非常清楚,甚至這種情況就是他親自推動的……不這麼幹,機器人的成本就會太高,根本賣不出去,前期市場培育太緩慢,太難。

上百萬的智能機器人,再好那也只是個少數富人才能消費得起的玩具,沒有太大意義,也無法支撐起來足夠大的市場。

智能機器人的價格必須打下來,這樣才能夠進入千家萬戶,成爲普通中等收入家庭的生活、工作的幫手,成爲家庭必須購買的大件消費品,就和汽車、房子一樣。

如此,才能夠支撐起來數千億美元甚至未來上萬億美元級別的龐大市場……而這種市場纔是智雲集團的追求目標。

爲了維持低成本,持續的技術進步,所以有時候徐申學也會出面安撫一些供應鏈廠商,同時必要時候也會給供應鏈廠商提供一些技術、資金以及其他方面的支持。

現在的智能機器人業務的供應鏈廠商,日子也不是很好過:技術研發壓力太大了……

——————

相對於智能機器人業務的未來龐大潛力以及目前所面臨的諸多困難,AI眼鏡,也就是Yun AIG的情況就簡單多了。

自從在發佈會正式發佈該產品後,Yun AIG也迅速引起了全球範圍科技行業乃至普通人的注意。

諸多短視頻平臺裡出現了大量的Yun AIG的宣傳視頻,其中的翻譯功能更是被作爲主要的宣傳功能,至於其他功能也會宣傳,但是在缺乏一定的實用性的情況下宣傳效果也就一般般。

不過即便如此,Yun AIG也迅速引起了全球範圍內針對AI眼鏡的大討論,進而轉化爲前期的訂單。

一月初,Yun AIG在全球範圍內除了美國外上市,當天銷量就達到了五十萬臺,一週內銷量突破一百五十萬臺。

儘管這個銷量不能作爲常規銷量,但是依舊證明了這款產品的巨大市場潛力。

Yun AIG的前期用戶,其實都是各種科技博主、科技愛好者以及智雲集團產品忠實用戶,還有部分有翻譯需求的人士。

普通用戶其實很少的……畢竟對普通人而言,這東西也就看個稀奇,但是真讓他們花四五千塊買這東西,多少還是捨不得的,畢竟AI眼鏡和手機不一樣。

手機是必需品,而AI眼鏡的話,其生態定位和智能手錶有點類似,有些人需要,但是大部分人羣其實不需要。

考慮到該產品的獨創性,再加上部分小衆羣體的需求,還有智雲集團的巨大品牌號召力。

衆多第三方分析機構給出來的預測數據是,Yun AIG的首年銷量預計能夠達到八百萬臺左右,明年的銷量有望增長到一千二百萬臺左右,長遠來看,其銷量在未來有望達到兩千萬臺左右。

這個銷量預測,業內人士一看,就知道比較大程度的參考了智雲集團的其他智能終端生態類產品的銷量數據。

尤其是同爲穿戴類智能設備的智能手錶。

智雲集團的智能手錶自從推出市場後,銷量逐步增長,從開始的千萬臺到一千五百萬,再到去年的一千八百萬臺,今年,有人預測智雲集團的智能手錶業務有望達到兩千萬臺的銷量,成爲業內龍頭老大。

其銷量大幅度超過了水果以及四星還有威酷電子的智能手錶。

沒錯,這裡頭還有個威酷電子!

和智雲、水果以及四星的智能手錶定位於運動、科技時尚這些不一樣,威酷電子的智能手錶主打兒童以及青少年市場,玩的是兒童安全、兒童社交這些東西,是一種兒童手錶。

雖然均價低,利潤也低一些,但是由於一開始就定位未成年市場,已經在國內的兒童,青少年羣體裡形成了一定的浪潮……小學生們也有加好友進行社交的需求啊,當無法使用手機的情況下,智能手錶就成爲了代替品。

有同學要加你手錶好友,你不也得買一臺威酷電子的兒童手錶啊,然後看到別的小朋友有了,其他小朋友也會想要的……所以很容易出現這麼一種情況:班上的一個同學先購買使用了威酷電子的兒童手錶後,往往會帶動班上大量的孩子們也會想要這種手錶,等父母購買後就形成了班上的大部分都在用同一款手錶的情況。

而對於家長而言,這種兒童手錶能和手機進行雙向通話,還能在手機上查看定位等安全功能,也是很適合的。

家長購買兒童手錶,是爲了孩子安全;孩子想要這手錶,是爲了和朋友聊天以及跟風……

這種產品定位,直接打通了家長以及孩子的雙重需求,如此導致了相當龐大的銷量。

就是售價低了點,利潤也不高……價格太貴的話,普通家庭的家長也承擔不起這個費用。

畢竟大部分家庭還是普通家庭,收入有限,日子過得緊巴巴的,花幾百塊買這東西問題不大,但是幾千塊的話就很爲難了。

儘管單價低,利潤低,但是毛利率卻不低,兒童手錶產品算是威酷電子的智能生態業務裡做的比較成功的一款產品了,賺錢能力比他們的智能電視機,筆記本,平板電腦之類的強多了。

別看威酷電子裡什麼智能終端產品都有,但是很多賣的也不怎麼樣。

如商務筆記本系列,推出時間也很早了,甚至在國內市場也算是第二梯隊裡的主要電腦品牌,人們購買超薄本的時候,第一選項是智雲筆記本,第二選項就是從傳統電腦廠商以及威酷,四星等品牌裡選擇了。

但是銷量一直不溫不火,年銷量一直在百萬臺徘徊,而且因爲主打性價比,硬件配置比較高,這固然帶來了還算可以的銷量,但是也導致了毛利潤非常低……

一年從頭忙到尾,看似電腦賣了不少,但是錢沒賺幾個,最後只能美曰其名自我安慰:這是爲了建設、完善威酷智能生態!

倒是不起眼的兒童智能手錶業務,給威酷電子帶來了不小的的營收。

以上這些是智能手錶市場。

而作爲同樣的穿戴類智能設備,很多投資者以及分析師們,在分析AI眼鏡市場的時候,不可避免的會參考智能手錶的市場情況。

所以很多投資者以及分析師們給出來了一個首年八百萬臺,次年一千萬臺出頭,未來有望達到兩千萬臺左右的規模。

這個結果,對於智雲集團而言也算是可以了,第一年就能賣出去大幾百萬臺,創造幾十億美元的營收,毛利潤也算不錯。

對智雲集團的大局影響不大,進行營收統計的時候被列爲“其他智能終端產品”分類裡。

但是這是對於家大業大,一年四千多億美元營收的智雲集團而言。

但凡換成其他企業,第一年就能創造幾十億美元營收的產品,那已經是超級爆款了。

因此AI眼鏡也迅速引起了大量的高科技廠商甚至小作坊們的跟風。

誰讓這東西比較特殊啊……要說技術含量很高吧,它的確高,但是其主要的技術含量在於搭載的Yun AI人工智能接口以及芯片。

而很不巧,這兩種核心技術智雲集團都對外提供……所有企業甚至個人用戶都能夠花錢購買Yun AI的API接口。

有實力的企業也可以自行部署GTAI2並接入AI眼鏡,而GTAI2開源啊,不管什麼企業都可以隨便用!

而芯片嘛,其LC1輕量化算力芯片以及早期爲穿戴市場提供的W805芯片也是對外供應的。

說白了,兩個技術最難的部分,其實智雲集團都已經給廣大企業準備好了,這些企業要做的就是做好操作系統優化以及設計,再搞一搞生態內容,然後做好其他硬件設計部分。

雖然其他的軟件以及硬件部分想要做好技術難度也不小,但是也沒誰說非要做的和智雲集團的Yun AIG一樣好啊,隨便弄個AR眼鏡改一改,也不是不能用啊。

這不,一個月時間還沒到呢,華強南市場上就已經出現了十多款所謂的AI眼鏡了。

基本上都是拿以前的AR眼鏡,直接內置一個Yun AI接口就拿出來用了!

還別說,這也賣得很好呢。

畢竟人家便宜??!

Yun AIG多貴啊,單獨一個眼鏡就要四五千,如果要搭配一個微型便攜主機還需要再加兩千,這個價格很多人是捨不得的,但是又想體驗一番AI眼鏡的感覺。

那麼這些華強南市場的AI眼鏡就成爲了很好的選擇,價格從幾百塊到一千多不等,便宜又實惠。

至於顯示模塊不行……反正也沒多少人能分辨的出來。

反正一說都是AI眼鏡,搭載了人工智能Yun AI,有的還說自己的是衍射光波導技術……但是人家也不會說自己的是單色衍射光波導啊。

反正宣傳口徑都是隻採用‘衍射光波導’技術,智雲Yun AIG的是衍射光波導,我的也是衍射光波導。

至於具體的技術細節,他們不會去提及,而大部分消費者其實也搞不懂……

甚至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智雲集團的Yun AIG的顯示模塊是“MicroLED加全綵衍射光波導技術。”

而不管怎麼說,新冒出來的這些華強南的AI眼鏡,還真的引起了一番浪潮……因爲推出的非常及時,吃下了最肥的一口肉,可沒少賺。

而其他小作坊一看,就更忍不了了:大家都是混華強南的小廠商,他們行,我也行啊……

於是乎一窩蜂跟著去搞了。

不過也不都是做AI眼鏡,有些人還是眼光比較高,腦子比較靈活的!

這老套,本來都沒啥市場的AR眼鏡內置一個Yun AI接口,就搖身一變成爲了AI眼鏡,那麼其他智能終端是不是也能這麼搞?

比如藍牙耳機加個語音控制,是不是也可以稱之爲AI耳機?

比如智能手錶,智能手環,智能戒指等運動,健康領域的產品,加個語音控制,接入Yun AI,是不是也可以稱之爲AI產品?

就算是人工智能眼鏡,也不是非要在眼鏡裡內置Yun AI以及芯片,算法啊……完全可以充當藍牙連接的顯示器用,其他功能都放在手機裡嘛,這種做起來技術難度就很低了,隨便來個小作坊都能搞。

——————

萬物皆可AI!

這是最近華強南市場上的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特點!

甚至嚴格來說,並不是最近纔出現,實際上去年下半年開始就陸續出現了這些搭載了Yun AI接口的一些所謂AI產品,只不過還沒有形成浪潮而已。

真正引起浪潮的還是智雲集團推出了Yun AIG,引爆了人工智能眼鏡市場後,又延伸到了其他人工智能終端產品裡。

所以,最近一個月裡,華強南里的諸多檔口紛紛搖身一變,成爲了主賣各種人工智能產品的商家。

各種打著AI名頭的硬件產品琳瑯滿目,讓人看了都震驚……當然,實際上這些東西都很雞肋。

目前人工智能終端硬件市場上,唯一比較靠譜的還是人工智能眼鏡。

畢竟前頭已經有智雲集團打樣了,市場浪潮已經起來了,他們要做的就是跟在後喝上那麼一口湯。

上述這些是一些中小企業,尤其是常年混跡於華強南市場的企業們的做法。

而衆多大型企業的路子又不太一樣。

他們自然也是高度重視人工智能應用這一塊,但是也不能和那些小公司們一樣掛羊頭賣狗肉,隨便弄個語音控制上去就說自己是人工智能產品了,他們多少還是有些追求的。

人工智能終端產品是最新的風口,不管最後能不能成功,現在都必須殺進去。

只是不同企業根據自身的定位不同,核心產品不同而進行了不同的變化。

世界第四大智能終端廠商威酷電子,很快就對外宣佈,他們正在研發一款劃時代的人工智能眼鏡,預計採用頂級芯片,頂級顯示技術,性能一流並搭載頂級人工智能模型,最遲半年時間就能和大家見面。

說白了,就是找華星科技採購MicroLED屏幕,然後又找國內的供應鏈廠商訂購單色衍射光波導硬件,至於全綵衍射光波導,這是智雲集團的獨家技術,暫時不對外供應,哪怕威酷電子是兄弟廠商也沒辦法獲得。

然後威酷電子再找智雲半導體訂購LC1芯片,再弄點電池,其他的亂七八糟的硬件一組裝,然後再接入Yun AI接口,這東西就成了嘛!

說簡單其實也挺簡單的!

緊接著,第一梯隊裡的智能終端廠商大米,也迅速宣佈了他們的人工智能眼鏡計劃……路子和威酷電子不說一摸一樣吧,但是也是大差不差,甚至連供應商都是同一套。

業內一些知情的人看了這兩家公司的計劃,也是挺無語的,到時候這兩家做出來的人工智能眼鏡產品,估計也就只有外觀以及LOGO不一樣……其他核心的東西都是一模一樣的。

此外最近幾年也在智能生態領域裡逐步發力,但是更注重於中高端發展的華威,也是宣佈了自己的人工智能眼鏡計劃,只不過他們的計劃要更深入一些,準備自研或者拉著供應商一起搞諸多核心技術,包括芯片以及衍全綵射光波導技術,同時也準備採用他們自行部署的GTAI2人工智能大模型。

但是這麼搞的話,那麼想要做出來產品就很難了。

但是難也要搞,畢竟他們的主要競爭力就是一些自研的關鍵技術,在技術領域裡雖然遠不如智雲集團,但是也算是國內第二了,他們還是有這個底氣搞自研的。

尤其是在芯片設計領域裡,他們也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其技術還是很不錯的,他們的手機很多都是採用自研的SOC芯片以及通訊基帶呢。

甚至他們都還在嘗試搞服務器GPU算力芯片,但是這個難度更大,他們一時半會的想要做出來也不容易。

但是隻要設計問題搞定了,哪怕生態不行也可以自用啊……智雲集團的算力芯片賣的太黑了,一萬多元成本的APO4600顯卡,竟然賣十五萬!

如果華威那邊能夠自己搞出來算力卡,這樣就能夠在未來的人工智能訓練以及部署上節省一大筆資金。

而且自研芯片,也不用擔心被卡代工……國內就有個智雲微電子呢,雖然該晶圓廠也是智雲集團旗下企業,但是一向來還是很遵守商業規則的,其代工業務是常開了面向全球客戶。

其客戶是遍佈全球各地的,哪怕是AMD都是智雲微電子的客戶之一,而華威更是智雲微電子代工業務的核心客戶之一。

華威的歷代手機SOC芯片以及通訊基帶芯片,都是智雲微電子代工生產的。

基本上,智雲微電子的先進工藝的稀缺產能裡,除了滿足集團自用先進芯片外,排在第二有限序列的就是華威了。

如等效十納米工藝這種目前最頂級的先進工藝,智雲微電子這邊的產能很稀缺,前期主要滿足集團自用的S803芯片的生產需求。

但是在一月份開始,隨著S系列手機的銷量逐步平穩,芯片需求逐步減緩後,智雲微電子這邊已經開始小批量生產智雲半導體專門外銷,爲威酷電子以及大米,OV,LG等客戶提供的W1006芯片。

同時也爲華威代工生產他們自研的旗艦芯片。

其進度,並不會比高通找四星代工的等效十納米芯片830更慢。

不出意外的話,今年春天開始,將會陸續有新的安卓旗艦機型,搭載智雲半導體的W1006芯片或高通的830芯片以及華威的同級別芯片的,並上市銷售。

而高峰期,預計會是今年秋天……理由也很簡單,秋天的時候智雲微電子這邊的等效十納米工藝產能會因爲S803芯片的大幅度減產,而騰出來足夠多的產能用於生產W1006以及華威的自研芯片。

而四星那邊的等效十納米工藝的產能,預計也會從現在的小規模試生產階段逐步加大產能,在五六月份的時候提升到比較大的產能,最後滿足驍龍830芯片以及四星自研芯片的需求。

只不過到那個時候,智雲的手機和水果的手機,已經開始用上等效七納米工藝的芯片了。

目前的智雲微電子以及隔壁的臺積電,都在奮力解決等效七納米工藝的良率以及產能問題。

甚至具體來說,智雲微電子在等效七納米工藝的技術推進上,還領先了臺積電不少。

在等效七納米工藝的技術認證時間上,智雲微電子至少領先了臺積電三個月,這三個月的時間差距可不是那麼容易縮減的。

按照雙方公佈的時間進度表,智雲微電子最遲在五月份的時候就能夠大批量交付S903芯片,這些芯片將會用於全新一代的S18系列手機的生產,讓S18系列手機能夠在預期的八月份裡順利召開發佈會並上市銷售。

臺積電那邊呢,因爲進度落後,最近一大羣技術人員進入了瘋狂加班的模式,就是爲了確保不耽誤水果公司的九月份的新產品發佈會。

在等效七納米工藝上的競爭上,雙方還是比較激烈的,不激烈也不行啊,這背後影響的可是雙方各自的旗艦產品的銷售呢。

智雲集團想要繼續把水果壓下去,進一步擠壓其他海外市場上水果手機的生存空間,而水果也不敢坐以待斃,正在奮力防守乃至反擊。

——————

在人工智能領域裡的劇烈波瀾以及芯片工藝激烈競爭的大環境下,其他領域所引起的關注就不大了。

智雲集團其實還在一月份召開了新產品發佈會,發佈了新一代的CPU芯片以及全新一代的的Yun Book,但是這些都是基於正常更新換代的結果,並沒有引起太大的波瀾。

甚至18年款的Yun Book在外觀上和之前的17年款都沒啥區別……而CPU芯片的性能提升也不大,因爲這一年智雲集團的推出的一系列CPU產品,依舊是採用十二納米工藝,性能有所提升,但是不大。

這一方面是等效十納米工藝的產能緊張,另外一方面是CPU領域裡的主要競爭對手英特爾以及AMD,他們也還停留在12/14工藝節點上,也沒用上等效十納米工藝。

競爭對手都擺爛了,智雲集團自然不會花費巨大的成本再搞一個註定是過渡工藝的等效十納米工藝的CPU芯片……性價比太低了,沒必要。

所以這一年的CPU產品發佈以及新的Yun Book的發佈,並沒有引起太大的波瀾……不過這並不影響Yun Book的銷量。

發展到現在的Yun Book已經是世界一流的商務本品牌,很多人購買智雲的十三寸以及十四寸的筆記本都不是奔著性能,性價比這些因素來的……而是奔著品牌,質量做工,便攜,超長續航,時尚外觀等因素來的。

只要在性能上維持一個主流水平,那麼智雲集團的Yun Book13/14就不愁銷量……當然受限於大市場的容量,也很難再大幅度增加銷量了。

智雲集團裡的PC產品,已經和手機,平板,智能手錶產品一樣進入了比較穩定的時期……說白了智雲集團的傳統智能終端業務,基本上已經到天花板了,接下來的主要精力並不是追求繼續突破銷量,而是追求穩住銷量爲主。

傳統智能終端業務到了天花板,傳統半導體業務也差不多到了天花板。

這也是最近兩年,智雲集團費盡心思要在人工智能領域裡進行突破,然後搞機器人,搞算力芯片的緣故……

尋求新的營收以及利潤增長點!

第19章 我成大佬了?第518章 七納米產能困局137.第137章 智雲科技大廈第379章 火種計劃以及希羅克達上市102.第102章 鋁合金機身突破第427章 佈局量子計算機賽道第452章 X1曝光,列強竟是我自己?第410章 不像人的妖孽第462章 豐田的危機感第521章 智雲超導材料工廠第389章 掀翻傳統車企第63章 專屬配色星沙第431章 拿錢砸人的智雲139.第139章 新配色技術127.第127章 指紋識別的曙光189.第189章 智雲不僅僅是一家手機公司第231章 電動車樣車168.第168章 路演和座談會第528章 多海國際購物平臺252.第252章 智雲超算以及自研PC第64章 憂心忡忡的友商260.第260章 海藍電動車量產第506章 機器人開車276.第276章 頂級產業之爭249.第249章 智云爲什麼能獲得成功?(萬字大章求訂閱)第367章 五百億收入的商城第361章 威酷電子啓動上市計劃第484章 奇葩的林家兄弟147.第147章 裝逼專用Yun Book第465章 乘風而起衝擊全球十大車企第402章 於泰和的人工智能材料學331.第331章 銀河生命ARE78項目第48章 籌備發佈會140.第140章 商務本上市計劃134.第134章 站著進去躺著出來第552章 王華的考察189.第189章 智雲不僅僅是一家手機公司328.第328章 7500億美元市值和全面屏時代第430章 趙立全考察第366章 智雲第一代通用型機器人第568章 玉兔號星際飛船正式起航第395章 X14的震撼以及商用92.第92章 未來的競爭對手們第437章 王華回國第507章 內陸城市的第一家虛擬體驗館83.第83章 供應鏈安全(第十一更)第27章 新品牌智雲第4章 謀劃智能機第219章 炸著炸著就成了118.第118章 S9轟動上市287.第287章 十八納米試產272.第272章 發佈會:不走尋常路的智雲第342章 天價藥的價格談判第42章 李秘書第519章 大浪潮和生死危機第584章 全新黑科技:智腦第376章 人造超級科學家計劃第579章 黑燕3隱身無人機第234章 海藍汽車發佈重新定義汽車第204章 高通的危機第411章 憋屈的水果120.第120章 瘋狂入賬二十三億95.第95章 威酷電子的山寨機基因185.第185章 智雲空間第449章 爆火的智雲機器人307.第307章 財團協議以及退市啓動第508章 虛擬遊戲爆發第445章 驚人市值以及國內資本計劃第223章 誇張的智雲315.第315章 尊法守紀的海外智雲第472章 蜂羣在非洲94.第94章 讓人驚豔的C2 Pro256.第256章 南門商業空間站計劃264.第264章 從不給第三次機會第531章 瘋癲的虛擬遊戲玩家第501章 王林徒的歐洲視察之旅184.第184章 YunPad第204章 高通的危機70.第70章 轟動全網第33章 危機114.第114章 多事之秋96.第96章 ARM永久授權第415章 一天狂賺四百二十億美元261.第261章 海藍海外交付,歐洲人的震驚第358章 內部競爭和六號重型火箭首飛第464章 驚恐的各大汽車廠商第55章 相親進行時第62章 開放生態以及C1 Pro249.第249章 智云爲什麼能獲得成功?(萬字大章求訂閱)第399章 無題282.第282章 王華在加州第360章 AI無人機首飛259.第259章 自研盤古電腦以及X86計劃第362章 超級大屎山:智雲第32章 競爭對手來了第421章 朱儁能的間諜生涯86.第86章 出口轉內銷第360章 AI無人機首飛172.第172章 H20手機以及內存閃存佈局第16章 十倍利潤
第19章 我成大佬了?第518章 七納米產能困局137.第137章 智雲科技大廈第379章 火種計劃以及希羅克達上市102.第102章 鋁合金機身突破第427章 佈局量子計算機賽道第452章 X1曝光,列強竟是我自己?第410章 不像人的妖孽第462章 豐田的危機感第521章 智雲超導材料工廠第389章 掀翻傳統車企第63章 專屬配色星沙第431章 拿錢砸人的智雲139.第139章 新配色技術127.第127章 指紋識別的曙光189.第189章 智雲不僅僅是一家手機公司第231章 電動車樣車168.第168章 路演和座談會第528章 多海國際購物平臺252.第252章 智雲超算以及自研PC第64章 憂心忡忡的友商260.第260章 海藍電動車量產第506章 機器人開車276.第276章 頂級產業之爭249.第249章 智云爲什麼能獲得成功?(萬字大章求訂閱)第367章 五百億收入的商城第361章 威酷電子啓動上市計劃第484章 奇葩的林家兄弟147.第147章 裝逼專用Yun Book第465章 乘風而起衝擊全球十大車企第402章 於泰和的人工智能材料學331.第331章 銀河生命ARE78項目第48章 籌備發佈會140.第140章 商務本上市計劃134.第134章 站著進去躺著出來第552章 王華的考察189.第189章 智雲不僅僅是一家手機公司328.第328章 7500億美元市值和全面屏時代第430章 趙立全考察第366章 智雲第一代通用型機器人第568章 玉兔號星際飛船正式起航第395章 X14的震撼以及商用92.第92章 未來的競爭對手們第437章 王華回國第507章 內陸城市的第一家虛擬體驗館83.第83章 供應鏈安全(第十一更)第27章 新品牌智雲第4章 謀劃智能機第219章 炸著炸著就成了118.第118章 S9轟動上市287.第287章 十八納米試產272.第272章 發佈會:不走尋常路的智雲第342章 天價藥的價格談判第42章 李秘書第519章 大浪潮和生死危機第584章 全新黑科技:智腦第376章 人造超級科學家計劃第579章 黑燕3隱身無人機第234章 海藍汽車發佈重新定義汽車第204章 高通的危機第411章 憋屈的水果120.第120章 瘋狂入賬二十三億95.第95章 威酷電子的山寨機基因185.第185章 智雲空間第449章 爆火的智雲機器人307.第307章 財團協議以及退市啓動第508章 虛擬遊戲爆發第445章 驚人市值以及國內資本計劃第223章 誇張的智雲315.第315章 尊法守紀的海外智雲第472章 蜂羣在非洲94.第94章 讓人驚豔的C2 Pro256.第256章 南門商業空間站計劃264.第264章 從不給第三次機會第531章 瘋癲的虛擬遊戲玩家第501章 王林徒的歐洲視察之旅184.第184章 YunPad第204章 高通的危機70.第70章 轟動全網第33章 危機114.第114章 多事之秋96.第96章 ARM永久授權第415章 一天狂賺四百二十億美元261.第261章 海藍海外交付,歐洲人的震驚第358章 內部競爭和六號重型火箭首飛第464章 驚恐的各大汽車廠商第55章 相親進行時第62章 開放生態以及C1 Pro249.第249章 智云爲什麼能獲得成功?(萬字大章求訂閱)第399章 無題282.第282章 王華在加州第360章 AI無人機首飛259.第259章 自研盤古電腦以及X86計劃第362章 超級大屎山:智雲第32章 競爭對手來了第421章 朱儁能的間諜生涯86.第86章 出口轉內銷第360章 AI無人機首飛172.第172章 H20手機以及內存閃存佈局第16章 十倍利潤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米易县| 文登市| 鸡泽县| 保德县| 涟源市| 东兰县| 葵青区| 扎赉特旗| 土默特右旗| 盐边县| 长葛市| 龙游县| 汽车| 津南区| 密云县| 东乌珠穆沁旗| 永春县| 通海县| 孟州市| 阿勒泰市| 武威市| 保康县| 依安县| 安塞县| 茶陵县| 太湖县| 元朗区| 平潭县| 云林县| 新余市| 邢台市| 大连市| 忻州市| 连江县| 五莲县| 阳东县| 西畴县| 大丰市| 滕州市| 遂宁市| 榆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