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
“不是在這裡丟失的!?”
程處默聽到劉樹義的話,整個人直接就懵了。
“劉主事,你,你這什麼意思?什麼叫不是在這裡丟失的?”
他忍不住追問。
趙鋒也一臉的吃驚,他跟著劉樹義,也完整的聽到了杜構對此案的講述,所以很清楚,屍首就是在這座墓室裡詭異失蹤的,這是所有人的共識。
怎麼現在,劉主事反而說,不是在這裡丟失的?
真的假的?
跟隨父親一直參與此案調查,知道的信息要比其他人更全面的杜構,更是瞳孔一縮,不敢置信的盯著劉樹義。
劉樹義看著三人吃驚的神情,並無一絲意外。
他很清楚,自己這句話,究竟有怎樣的殺傷力。
他沒有吊幾人胃口,直接道:“首先,我們說一說案發當晚,陵寢軍感受到的搖晃,以及墓室坍塌之事。”
“原本,我的猜測是,有人用威力強大的黑火藥之類的東西,炸開了墓室,導致了墓室坍塌,從而讓他們得以進入墓室,盜取屍骸。”
“但這就有兩個疑點。”
“第一,我發現出現裂縫之地,不止是這座墓室,連外面祭祀所用的獻殿地面,都出現了裂縫……要知道,獻殿距這裡,可有段路程,而我們所知曉的由煉丹師製造的黑火藥,威力再強也有限度,根本達不到在這裡引爆,直接影響到那麼遠的獻殿的程度。”
“而且,若真的能影響到獻殿的地面,那威力至少也會把整座墓室都給炸碎,而不應該只有部分坍塌,所以,我對這種可能,產生了懷疑。”
“第二,如果賊人真的是利用黑火藥炸開了墓室,那墓室裡,就應該有爆炸之後的爆坑和黑焦的痕跡纔是,可是……”
他看向幾人,搖頭道:“整座墓室,我都沒有發現哪怕一個爆坑,一片黑焦之處。”
“後來,我想,是不是被落石擋住了,所以我便讓程中郎將搬走那些碎石,但結果,仍是沒有。”
程處默聞言,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你讓我清理石頭,是爲了這個啊,怪不得我說什麼也沒有,你還讓我清理呢,就是什麼都沒有,才能證實你的推測。”
劉樹義笑著點了點頭,道:“而且,若真的發生了這麼大的爆炸,不可能沒有聲響,可是當晚的侍衛和戶奴,除了暴雪的風聲外,並未聽到任何異響。”
“這一切,都足以證明,墓室坍塌,非是黑火藥之類的東西炸塌的。”
趙鋒聽著劉樹義三言兩語,就將一種可能排除,眼眸不由露出敬佩之色,連連點頭:“劉主事說的有理。”
杜構在沉思過後,也贊同的點著頭。
劉樹義繼續道:“如果不是由黑火藥之類的東西炸塌,那如此堅固的墓室,又是怎麼坍塌的呢?”
他目光掃過甬道的地面和石壁:“而且受到影響的地方,不僅僅是墓室,還有甬道的地板,還有石壁,甚至外面的獻殿,地面也有如被人用一把刀給橫劈了一般……”
“剛剛我也說了,即便是目前我們已知的,威力最強的黑火藥,也做不到這種程度,那麼,什麼東西能做到?或者說……”
他瞇了下眼睛,看向幾人,聲音忽然低沉了起來,有如一隻無形的手,捏住了衆人的心臟,讓他們下意識屏住呼吸。
就聽劉樹義沉聲道:“有沒有一種可能,這根本就不是人力所爲呢?”
“不是人力所爲?”
程處默瞪大眼睛,黝黑的臉龐上,生動詮釋著茫然不解四字是怎麼寫的。
“你難道是說……”
杜構似乎明白了劉樹義的意思,道:“地龍翻身?”
古人把地震,稱之爲地龍翻身。
“你是說,這是地龍翻身造成的?”
誰知程處默聽到這話,竟是直接搖頭,篤定道:“不可能,這一點,杜僕射他們已經排除了。”
排除?
劉樹義挑了下眉。
他看向杜構,杜構點頭道:“其實阿耶他們來到這裡後,也曾懷疑是不是地龍翻身,導致墓室塌陷。”
“所以,阿耶命人先詢問了陵寢軍,詢問他們當時搖晃的程度,以及周邊村落,是否也感受到了搖晃。”
“結果,陵寢軍將士皆言當時就晃了幾下,不算特別嚴重,至於周邊村落,則完全沒有感受到搖晃。”
“這就說明,倘若真的是地龍翻身,也應是程度很小的地龍翻身,可是……”
杜構話音一轉,目光看向了石門。
他擡起手,指著石門道:“劉主事請看,這石門上,有著一道幾乎貫穿的裂痕。”
“這石門,乃是陛下專門命人從嶗山運送而來,本身是一塊巨石,由工部的能工巧匠,將其切割打磨而成,其堅硬程度,十分罕見。”
“陛下專門打造這扇石門,爲的就是確保息王安眠於此,不會被人打擾,按照工部估算,即便千百年過去,這扇石門也足以守護墓室,不被盜墓賊之類的賊人侵擾。”
“所以,這般堅硬穩固的石門,如果真是被地動震成了這般樣子,眼看就要被裂縫給一分爲二,那得是如何恐怖的地龍翻身,才能做成?”
“而那種程度的地龍翻身發生,別說這墓室了,就算是整個地宮,整個陵寢,都該化爲廢墟!”
“可是,現實情況,卻是就只有這裡塌陷了,其他地方最多就是有些小裂紋,周圍村落也沒有感受到絲毫搖晃,這一切,都與石門的受損情況對應不上。”
“正因此……”
杜構看向劉樹義,沉聲道:“阿耶他們纔會在最初的調查之後,就排除了地龍翻身的可能,轉而考慮,賊人是如何弄塌的墓室。”
聽著杜構的講述,劉樹義瞭然地點了點頭。
之前調查此案的人,無論是杜如晦,還是魏徵,便是對他充滿敵意的裴寂,都是富有智慧的人,他們可能未必擅長查案,但絕對不會對眼前明擺著的可能視而不見。
而李世民又是那般在意此案,他們想到了,立馬就去驗證,也很正常。
不過……
雖然他與杜如晦等人的出發點一致。
但不代表,結果也會一致。
“杜寺丞飽讀詩書,學富五車,不知是否瞭解地動發生時的預兆,以及發生後,環境會有何變化?”劉樹義突然向杜構詢問。
杜構猶豫了一下,旋即搖頭:“不瞞劉主事,這地龍翻身,乃是不吉之事,書籍記載,也多是寥寥幾語。”
“如春秋時期的《竹書紀年》,記錄地動之事,皆是如‘爲黃帝軒轅氏一百年,有熊地裂,帝陟’,或如‘夏帝發,名後敬,或曰發惠。七年,陟。泰山震’等,十分簡略。”
“內容稍微多一些的,也不過是《後漢書》‘建光元年九月己丑,郡國三十五地震,或地坼裂,壞城郭室屋,壓殺人’這種。”
“未曾寫過預兆,至於地動之後……也就是地裂,或者屋倒,再無其他。”
“而我也沒有親自經歷過地龍翻身,所以對你所問之事,實在是汗顏,無法回答。”
劉樹義笑道:“杜寺丞未曾親身經歷,書中也沒有詳細記錄,不知曉很正常。”
杜構聽著劉樹義的話,心思敏銳的他,意識到了什麼:“難道劉主事……還是認爲,這是地動造成的?”
劉樹義沒有隱瞞。
他說道:“我有幸,曾接觸過因地龍翻身而逃難之人,聽他們親口說過地龍翻身的相關事情,所以正巧知道一些預兆和後續的環境變化。”
杜構忙道:“劉主事請說。”
劉樹義道:“一般情況下,地龍翻身的到來,都是十分突兀,毫無預兆的,至少我們人是無法提前感知的。”
“但是……我聽他們說,在地動發生之前,他們養的雞狗,卻有著明顯的異常,它們會亂叫,會顯得焦躁不安,就彷彿知道會有很不好的事情要發生一般。”
“而且不止是雞狗,就連老鼠,都有異樣,它們會從老鼠洞裡鑽出,向田野跑去……”
“這些牲畜的異常,不是一家兩家出現的,而是八成以上的人家,都出現了,所以我想,這些牲畜,應能感應到地動的到來。”
程處默滿臉的吃驚:“真的假的,這些牲畜比我們人還要厲害?”
趙鋒也是聞所未聞。
劉樹義笑道:“人與馬比,跑不過馬,馬不就比人在速度上,要更厲害嗎?所以,牲畜在某些事情上,比人厲害,不是很正常?”
程處默琢磨了一下,然後點頭:“還真是,這麼說,難道當晚真的有地動發生?”
杜構雖不知道雞狗會不會預知地動的到來,但經過了前兩個案子的配合,他對劉樹義的性子,有著足夠了解。
他知道,劉樹義對查案之事,似乎有著某種莫名的執著,這執著讓其絕不會在查案的事情上馬虎出錯。
所以,劉樹義絕不會在這時亂說。
他既然說了,就絕對有著十足的把握。
聽到程處默的詢問,他也緊緊地盯著劉樹義,心跳不由加快。
因爲他意識到,這是與之前完全不同的判斷。
而這,或許就是此案突破的契機!
“雞狗等牲畜的異常,是地動之前的預兆,而地動之後,也會有相應的環境變化。”
劉樹義沒有讓他們多等,直接道:“如地裂,如屋傾,但這只是最明顯的地方,還有一些容易忽視的地方,往往更能代表地動的發生。”
“比如說……”
他看著幾人,道:“井底的泥沙翻涌,導致的井水渾濁,以及深入地下的井壁,因地動產生裂紋等,這些環境變化,往往比地面出現明顯裂縫,以及房屋傾倒,出現的次數更多。”
“畢竟不是所有地龍翻身都那般劇烈,一些小型的地動,最多搖晃幾下,很難讓房屋倒塌,可地動往往都是從地下深處往地面傳來,所以越靠近地下,承受的程度也就越大。”
“而井底的泥沙,隨便一個震動,就足以讓其翻涌,所以這是最容易觀察的環境變化。”
聽到劉樹義的話,趙鋒這才明悟過來。
他說道:“原來這就是劉主事讓屬下問詢這些的理由。”
程處默也終於明白了:“趙鋒說,第二天的井水,確實渾濁了,能看到明顯的泥沙……雞狗的預兆對應上了,現在震後的井水也對應上了,所以,這代表……”
他忍不住嚥了口吐沫,道:“當晚,真的發生了地動?真的是地動,導致的墓室坍塌?”
“可是……”
程處默看向石門,道:“可是這石門又要怎麼解釋?那地動明顯不是特別厲害,它怎麼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杜構也滿是不解。
他阿耶和裴寂等人,之所以會排除地動,主要原因就是這扇石門。
“石門啊……”
劉樹義緩步來到石門前,看著一尺厚的石門,看著石門上那貫穿上下的直線裂縫,忽然道:“你們可知道,地動造成的裂縫,也是有規律的?”
“裂縫有規律?”杜構皺起了眉頭,似乎有些明悟,但又沒有完全明白。
他只覺得,自己彷彿隔了一層薄霧,已經能看到輪廓,卻還是看不真切。
“杜寺丞不妨回憶一下獻殿的地面,獻殿鋪就的石板,也有裂縫,那裂縫是什麼樣子的?”劉樹義提醒道。
“獻殿的地面……”
杜構先是露出思索之色,接著,他眼眸突然瞪大,表情不由一變:“難道……”
他猛的看向眼前的石門,又仰起頭,看向石門上方石壁上的裂縫,接著低下頭,視線又看向腳下的地面。
“原來是這樣!”
聽著杜構的話,程處默不由茫然的眨眼:“杜寺丞,你明白什麼了?”
杜構臉上仍舊有著駭然與震動,道:“獻殿地面上的裂縫,是類鋸齒狀的,還有我們頭頂的石壁,以及腳下的裂縫,都是彎彎折折的。”
“可是眼前這座石門……”
他雙眼緊緊地盯著石門,道:“其裂縫貫穿上下,幾乎將其一分爲二,但這裂縫……不是鋸齒狀的,而是一條直線,一條光滑無比的直線!”
“這足以說明,石門上的裂縫,與地動產生的裂縫,根本就不是一種裂縫!也就是說……”
杜構看向劉樹義,聲音都忍不住發緊:“石門上的裂縫,根本就不是因地動而出現!”
“什麼!?石門的裂縫不是地動造成的,這……真的嗎?”程處默心中不由一緊。
他雖遲鈍,卻也意識到如果真如杜構所言,那豈不就是說,地動就是事實!
杜如晦他們錯了!
所有人都錯了,一開始就錯了!
迎著衆人緊張又期待的視線,劉樹義終於緩緩點頭。
他說道:“從裂縫的樣式足以確定,石門的裂縫,絕不是地動會造成的裂縫,但地動,也許是一個引子,引起它出現這樣的裂縫。”
“不過,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足以確認,當晚地動就是發生了。”
“只不過地動並不是特別劇烈,輻射的範圍也不算大,而這座墓室,許是正好就處於地動的中心地帶,許是因挖空導致並不穩固……總之,正好就被那不算嚴重的地動給震的坍塌了。”
“地動的出現,沒有規律,無法預知……我們無法預知,賊人也是同樣。”
“所以,這是否能說明一件事……”
劉樹義看向三人,緩緩道:“墓室的坍塌,屬於意外!”
“不僅是我們的意外,同樣也是賊人的意外!”
賊人的意外?
三人想了想,旋即皆點頭贊同。
確實,無論怎麼想,賊人都不可能知道地動會什麼時候發生,會在何地發生。
“而地動發生時,正是暴雪最厲害的時候。”
劉樹義道:“那時,連守衛這裡的陵寢軍都不得不躲在屋子裡,無法外出,那賊人……又如何能知曉,這裡發生了地動,墓室坍塌呢?”
“他們不知道,又如何來偷盜屍首?”
“這……”杜構三人皆怔住了。
因爲他們發現劉樹義的問題,他們根本沒法回答。
無論怎麼想,賊人,確實都不可能過來偷盜屍首。
“還有這棺槨……”
劉樹義來到棺槨前,道:“棺槨的蓋子沒有被打開的痕跡,釘子仍舊緊緊地釘著,唯一可以看到裡面的裂縫,還是落石撞擊導致的,可那裂縫,根本不足以把屍骸取出,更別說手伸進去寫字了……”
“我知道,你們想的,肯定是賊人用了某種特別的手段,完成了這看似不可能做到的事。”
“可如果,是你們想多了呢?”
“無論怎麼看,賊人都不可能從棺槨裡取出屍首……這件事,本身就是事實呢?”
“當我們將所有能夠確定的可能性都排除後,剩下的可能,即便再如何驚人,那也是事實!”
劉樹義看著幾人,聲音有如鼓槌一般,重重敲擊著他們的內心。
讓他們完全屏住了呼吸,內心之激盪,簡直有如巨浪般翻涌。
劉樹義道:“事實就是,他們不可能從眼前這座棺槨裡,取出屍骸!”
“再加上我之前所說的,地動是意外,他們不可能提前預知,不可能在暴雪時聽聞消息,及時趕來……”
“那麼,息王屍首失蹤,是不是就只有一個可能了?”
“那就是……”
深吸一口氣,劉樹義聲音緩緩響起:“屍骸,原本就不在這座棺槨之中,他早在運來之前,就已經不見了!”
“你們會發現空棺,會發現血字……只是一個巧合,一個連賊人都沒有想到的意外!”
“息王屍首真正失蹤的時間,也根本就不是墓室坍塌的那一夜,而是……”
衆人下意識嚥了一口吐沫吐沫,緊張的渾身繃緊。
就聽劉樹義的聲音幽沉響起:“棺槨送來之前,即正月十三之前,距離坍塌那一夜……”
“已然過去至少一個月!”
“而這,也是爲何你們毫無收穫的原因。”
他看著神情震動的三人,緩緩道:“用追捕剛剛逃走的賊人的手段,去找一個月之前逃走的賊人和偷走的屍首,你們怎麼可能找得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