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56章 議儲(八)

保薦胤禩爲(wèi)皇太子,連著兩月來都是深紮在康熙心裡的一根刺,八阿哥勢大,竟是舉朝邀結(jié)人心,這遠遠出康熙的預(yù)料,如此看來,謀害皇太子胤礽怕不是水到渠成之事了?更讓他驚懼的是,佟國維、馬齊二人,素日倚重爲(wèi)股肱,何曾想過其等罔顧恩義,在此一節(jié)上竟屢屢試探自己心意,甚或做的還是個暗喻衆(zhòng)臣的角色,委實可惡!可恨!揪出一個巴渾德,不過馬前卒子一般的人,遠不是康熙今日這番清算所要的結(jié)果,既動了干戈,勢必要個水落石出。“再查!”康熙一拍御案,緊蹙著眉頭道了一聲,立起身便往殿後去。

“請主子息怒……”馬齊見今日聽政情形,康熙大有不查出計議之人不罷休的態(tài)勢,可滿朝大臣十有七八都是列署姓名了的,真要追究起來,有幾個能置身事外?再者,馬齊心裡對這般處置也頗有微詞,當(dāng)日羣臣切辭再四,康熙都是嚴(yán)詞不準(zhǔn),既是命衆(zhòng)臣舉議,如今真議了人選出來,又逆著康熙心意了,便要責(zé)了一衆(zhòng)之罪麼?且不論八阿哥一黨是否有所圖謀,大臣裡總歸是清白者居多,要是真因此坐了黨同之罪,豈非是濫行牽涉,於康熙聖名也是有礙。馬齊正想到這裡,見康熙回步走了自己面前,於是忙跪叩道:“奴才竊以爲(wèi),此事令大臣驟加查審,或有委情冤錯在內(nèi)的,一時也難以查明。如此一來,只恐干連甚廣,有違夙日主子仁恤臣工之意。還請主子……”

康熙面色鐵青,還帶著一絲譏諷的嘲笑,看了一眼馬齊,一腔冷冷的調(diào)子,將他未完的話堵了回去:“荒謬!此間還有冤錯的?你奏這些,又欲爲(wèi)什麼人打算吶?”康熙稍一頓,“朕知道了,此事必舅舅佟國維,大學(xué)士馬齊以當(dāng)舉胤禩默喻於爾等,爾等乃畏懼伊等,方依其立議。”

“主子……”馬齊聽了康熙這刻薄的話,這會子只覺滿心悽惶,又心亂如麻,臉色慘白著,頓首道:“當(dāng)日議立,奴才只是從衆(zhòng)議領(lǐng)銜題奏,並未參與此事。奴才奉主子聖諭,令奴才毋得干預(yù),是以奴才當(dāng)即避去,先時諸臣所議爲(wèi)誰,奴才實不知。”

康熙登時哂笑出聲,也不再看馬齊,又是一眼掃向羣臣道:“朕素知馬齊謬亂,是以不使之干預(yù)此事,然其朕但加究問,必然發(fā)露,潛謀者到底爲(wèi)誰,爾等務(wù)行詳究舉奏。朕至晚朝,必究其根源!”說罷,拂袖而去,毫無轉(zhuǎn)圜的話,令人人心中皆是一駭。

衆(zhòng)臣又是兩出兩進,裡頭面奏的自是承雷霆君恩,一勁兒的膽寒跪候,可出來傳諭的太監(jiān)不是嚴(yán)詞申飭,就是一律只宣諭四字‘再行查奏’。外頭站班的也好不到哪兒去,上了歲數(shù)兒的,盡覺著身子是裹在冷風(fēng)裡了,站的久了,腿肚子直是轉(zhuǎn)筋。終是巴渾德抗不住嚴(yán)詰重壓,鼓起一股子勇略,愣是把這些火栗子悉數(shù)推在了漢大臣身上。這卻苦了漢臣之首,文華殿大學(xué)士張玉書,本就是年屆乞骸骨歸鄉(xiāng)之人了,如何又有他的甚麼事?儘管說不得當(dāng)日情形,然照拂漢臣卻是本責(zé),只說是列坐於後者俱舉出胤禩,是以共同保之,並無倡首之人。

滿臣攀扯漢臣,漢臣又是個打太極的模樣,這令康熙益發(fā)失了耐心。將近戌時,康熙召羣臣入覲升殿,只是盯著張玉書一人,究問其因何保薦胤禩,張玉書不得已,只得從實回奏,康熙一邊聽著張玉書的奏懇,一邊神色顯得愈發(fā)陰鬱,“回皇上話,當(dāng)日滿漢諸臣奉旨齊集,馬齊、溫達到在臣先,臣問二人何故召集諸臣。馬齊告知臣,皇上命於諸阿哥中舉薦可爲(wèi)皇太子者,臣又問所舉爲(wèi)誰,馬齊言衆(zhòng)意欲舉胤禩,其後衆(zhòng)人俱舉胤禩,臣等因亦同行保奏。”

果不其然,張玉書話甫一完,康熙當(dāng)即勃然生怒,目中射出寒凜凜的光芒,立身而起,斷然道:“此事明繫馬齊暗中喻衆(zhòng)!”康熙揹著手,在丹墀上來回走了兩遭兒,猛地一轉(zhuǎn)身,指著馬齊恨恨道,“你還有何話可說?!如此大事,你尚能陰懷私意,枉負(fù)朕躬予你數(shù)十年君臣恩遇!爾等謀立胤禩,是欲結(jié)恩於胤禩,乃爲(wèi)日後圖謀專擅,恣肆妄行之計可是?

這就是問罪了,還是論的首罪。衆(zhòng)目睽睽之下,康熙予這樣的厲辭詰罪,馬齊遽然間只覺轟然一震,腦海中混沌一片,驚懼中只還殘餘著片許清明,當(dāng)下除了頂戴,額頭在金磚上叩得砰砰作響,哆嗦著嘴脣:“奴才豈敢……”馬齊連連重叩了幾個頭,額間已顯出血紅,血氣上涌,就連胸腔子裡也幾要透出血來,臉色卻是青白交替,艱難暗啞著道:“奴才忝居內(nèi)閣數(shù)載,實實庸劣無知,自愧不堪此任,不敢乞恩,聽?wèi){主子從重治罪,但奴才素?zé)o朋比懷私之事,這一點,還求主子明鑑……”馬齊朝前膝行了一步,已是跪於班外,伏泣懇奏道:“其日,張玉書問奴才何故召集諸臣?奴才答主子命於諸阿哥內(nèi)舉可爲(wèi)皇太子者,爲(wèi)此召集。張玉書又問奴才所舉爲(wèi)誰?奴才答尚未定,只告知其聞得衆(zhòng)人中有欲舉八阿哥者,張玉書系奴才等同僚,一處辦事之人,彼既有問臣不得不答,但奴才並未嘗有使其保奏八阿哥胤禩之意……”

“你奏的好!你若無謀薦胤禩之意,何以這上頭,頭一個就落了你馬齊?!”原本康熙不讓馬齊預(yù)與此事,就是怕他攪了進去,事後難於獨善其身,孰料竟是錯看了他,背地裡做些這等見不得人的勾當(dāng)。這會子康熙是震怒已極,粗重地喘了口氣,在御案上摸索一陣,抖著手擎起那份保薦胤禩的題本,指著正右邊列第一的具名,憤然朝馬齊摔了下去,怒斥道,“還提什麼共同保薦,朕問你,舉朝上下,由你馬齊列了名的東西,是你從衆(zhòng)議,還是衆(zhòng)議從你?!”

“皇上……”馬齊直挺挺地長跪在地上,臉色愈發(fā)煞白,目視著因擲下時用力過猛,而撕扯出幾道裂紋的折本,痛苦而沉重地涌出兩行淚水來,心中惟餘悲切憤懣。倒並非一整日下來康熙的數(shù)度折辱嘲諷,而是他自覺苦心孤詣的屢屢欲奏請留廢太子一命,康熙何曾不知,但從不予言說一二的機會,內(nèi)閣裡頭又刻意冷淡自己,竟是爲(wèi)了這個不成?列名保薦八阿哥之事,細(xì)想想也知並沒來由的,何以就如此認(rèn)定,聽不進自己半分辯言?尚有這些委曲在內(nèi),數(shù)十年的君臣恩遇,主僕情分便也是一朝落了殆盡。

乾清宮正殿裡,只餘下康熙靴聲橐橐,並震怒的迴響,不一時,馬齊耳中又傳來好一番痛斥:“馬齊之祖哈什屯,原系正藍旗貝勒德格類屬下之人,因陷害本旗貝勒,方投入上三旗。試問其族中,可有一人身歷戎行而效死者……”神思一晃,又是一句入得耳中,“馬齊起自微賤,歷升至大學(xué)士,毫不知感恩,其處心設(shè)慮,無恥無情但務(wù)貪得。朕知之已久,早欲斥之,乃潛窺朕意而蓄此心,殊爲(wèi)可惡……”

“聖明無過於吾皇,皇上所言,自是金科玉律,是殺是剮抑或族誅,奴才並富察氏一族領(lǐng)罪便是。”罪不及祖,何以要如此羞辱呵……馬齊心中極是氣苦,腔子裡只覺得一陣血氣翻涌,這幾句竟是脫口而出,也顧不得眼前發(fā)黑,重重叩了首便起身欲出。“馬齊!”康熙先是一愣,既而氣得渾身一顫,黑著臉大聲喝道。是時,羣臣也是一陣騷動譁然,左近的張玉書更驚得面色煞白,情急之下,也顧不得許多,忙立起扯住他的袖籠,“馬齊,不可失儀!”馬齊肅容看了眼康熙,也不曾言語,一甩袖子掙脫了張玉書,便就這般出的乾清宮殿門,只剩下身後瞠目結(jié)舌的衆(zhòng)臣,和康熙冷峻如寒霜一般的面容。

第102章 父子兄弟(八)第57章 誰言寸草心(一)第305章 南山遺恨(四)第271章 塵埃落定(十四)第329章 萬壽(六)第182章 科舉弊案(四)第81章 出征(四)第126章 暗潮洶涌(三)第55章 初識愁滋味(九)第225章 渾水(六)第183章 科舉弊案(五)第240章 渾水(二十一)第387章 問鼎(十一)第364章 風(fēng)雲(yún)漸起(十)第340章 父子兄弟(十)第96章 父子兄弟(二)第386章 問鼎(十)第251章 議儲(四)第326章 萬壽(三)第59章 誰言寸草心(三)第177章 南巡(八)第257章 議儲(九)第42章 麻煩(二)第367章 風(fēng)雲(yún)漸起(十三)第366章 風(fēng)雲(yún)漸起(十二)第317章 一波又起(三)26 兄弟三旅歐雜記布魯塞爾一第176章 南巡(七)4 修行第56章 初識愁滋味(十)15 家祭二第290章 多事之秋(二)第92章 首戰(zhàn)葛爾丹(八)第47章 初識愁滋味(一)第298章 多事之秋(十)第141章 二徵葛爾丹(八)第181章 科舉弊案(三)第166章 國事家事(四)第69章 何去何從(十)第216章 驚變(十二)第225章 渾水(六)第44章 麻煩(四)第263章 塵埃落定(六)第271章 塵埃落定(十四)第295章 多事之秋(七)第152章 冷暖自知(三)第30章 八阿哥(一)第262章 塵埃落定(五)第82章 出征(五)第383章 問鼎(七)第312章 一波未平(二)第232章 渾水(十三)第30章 八阿哥(一)第324章 萬壽(一)第323章 一波又起(九)第192章 風(fēng)雨欲來(五)第310章 一波未平(一)第115章 家宴(三)第112章 歷史軌跡第234章 渾水(十五)第272章 塵埃落定(十五)第146章 二徵葛爾丹(十三)第70章 從軍(一)第362章 風(fēng)雲(yún)漸起(八)第249章 議儲(二)第392章 問鼎(十六)第224章 渾水(五)第97章 父子兄弟(三)第67章 何去何從(八)第184章 科舉弊案(六)第321章 一波又起(七)第327章 萬壽(四)第213章 驚變(九)第171章 南巡(二)8 裕親王第200章 風(fēng)雷涌動(七)第212章 驚變(八)第319章 一波又起(五)第54章 初識愁滋味(八)第381章 問鼎(五)6 反思8 裕親王第386章 問鼎(十)第335章 父子兄弟(五)第347章 父子兄弟(十七)第392章 問鼎(十六)第349章 父子兄弟(十九)第257章 議儲(九)第100章 父子兄弟(六)11 郊迎一第151章 冷暖自知(二)第97章 父子兄弟(三)第113章 家宴(一)26 兄弟三第109章 嫌隙(四)11 郊迎一第355章 風(fēng)雲(yún)漸起(一)第214章 驚變(十)第109章 嫌隙(四)
第102章 父子兄弟(八)第57章 誰言寸草心(一)第305章 南山遺恨(四)第271章 塵埃落定(十四)第329章 萬壽(六)第182章 科舉弊案(四)第81章 出征(四)第126章 暗潮洶涌(三)第55章 初識愁滋味(九)第225章 渾水(六)第183章 科舉弊案(五)第240章 渾水(二十一)第387章 問鼎(十一)第364章 風(fēng)雲(yún)漸起(十)第340章 父子兄弟(十)第96章 父子兄弟(二)第386章 問鼎(十)第251章 議儲(四)第326章 萬壽(三)第59章 誰言寸草心(三)第177章 南巡(八)第257章 議儲(九)第42章 麻煩(二)第367章 風(fēng)雲(yún)漸起(十三)第366章 風(fēng)雲(yún)漸起(十二)第317章 一波又起(三)26 兄弟三旅歐雜記布魯塞爾一第176章 南巡(七)4 修行第56章 初識愁滋味(十)15 家祭二第290章 多事之秋(二)第92章 首戰(zhàn)葛爾丹(八)第47章 初識愁滋味(一)第298章 多事之秋(十)第141章 二徵葛爾丹(八)第181章 科舉弊案(三)第166章 國事家事(四)第69章 何去何從(十)第216章 驚變(十二)第225章 渾水(六)第44章 麻煩(四)第263章 塵埃落定(六)第271章 塵埃落定(十四)第295章 多事之秋(七)第152章 冷暖自知(三)第30章 八阿哥(一)第262章 塵埃落定(五)第82章 出征(五)第383章 問鼎(七)第312章 一波未平(二)第232章 渾水(十三)第30章 八阿哥(一)第324章 萬壽(一)第323章 一波又起(九)第192章 風(fēng)雨欲來(五)第310章 一波未平(一)第115章 家宴(三)第112章 歷史軌跡第234章 渾水(十五)第272章 塵埃落定(十五)第146章 二徵葛爾丹(十三)第70章 從軍(一)第362章 風(fēng)雲(yún)漸起(八)第249章 議儲(二)第392章 問鼎(十六)第224章 渾水(五)第97章 父子兄弟(三)第67章 何去何從(八)第184章 科舉弊案(六)第321章 一波又起(七)第327章 萬壽(四)第213章 驚變(九)第171章 南巡(二)8 裕親王第200章 風(fēng)雷涌動(七)第212章 驚變(八)第319章 一波又起(五)第54章 初識愁滋味(八)第381章 問鼎(五)6 反思8 裕親王第386章 問鼎(十)第335章 父子兄弟(五)第347章 父子兄弟(十七)第392章 問鼎(十六)第349章 父子兄弟(十九)第257章 議儲(九)第100章 父子兄弟(六)11 郊迎一第151章 冷暖自知(二)第97章 父子兄弟(三)第113章 家宴(一)26 兄弟三第109章 嫌隙(四)11 郊迎一第355章 風(fēng)雲(yún)漸起(一)第214章 驚變(十)第109章 嫌隙(四)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顺县| 大兴区| 通道| 宣威市| 桃江县| 永福县| 克拉玛依市| 巴塘县| 盘锦市| 囊谦县| 青龙| 都江堰市| 宁远县| 黄龙县| 庆城县| 吉水县| 北辰区| 玉环县| 曲水县| 古蔺县| 应用必备| 霸州市| 志丹县| 麻阳| 财经| 阿荣旗| 江安县| 平谷区| 贺州市| 华安县| 凤冈县| 甘洛县| 广灵县| 宜君县| 蕉岭县| 青川县| 都安| 德保县| 阿瓦提县| 福安市| 永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