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92章 風雨欲來(五)

除夕,是夜。胤禛命在東院正屋之中設了兩席家宴,無外乎就是福晉烏拉納喇氏,側福晉李氏,庶福晉耿氏、宋氏,再有便是五歲的長子弘暉,七歲的長女珞蓉。難得年羹堯也來了,便令與席。

胤禛上首坐了,年羹堯打偏陪著。因有年羹堯這個外客,一應女眷坐了另一席,中間以紗幔隔了。弘暉本來與福晉同坐,可胤禛最愛他,特地喚了他上前來。弘暉長得虎頭虎腦,濃眉大眼,不似胤禛年幼時清秀,倒有幾分像十三阿哥胤祥。雖說屋內生了炭火,烏拉納喇仍是怕弘暉凍著,在他銀紅福字鍛麪皮袍外又加了一襲銀狐翻毛的坎肩,直把弘暉熱得小臉通紅。

來到胤禛身邊,弘暉打了個千,朗聲道:“兒子恭祝阿瑪福壽安康!”胤禛立時便是笑容滿面,待弘暉起身,便一把將他抱在膝上,看兒子熱得著實辛苦,便自己將他的坎肩脫去,又從箭袖之中取出一方帕子,細細把弘暉額上的汗拭了去。又自顧自逗弄著弘暉,直把弘暉引得呵呵直樂。這一幕,倒把年羹堯看得有些愣神。無論皇家民間,從來都是講究父教甚嚴的,父待子如見仇寇,非訓便是責;兒見父似老鼠逢貓,向來能避則避,幾曾見過如這般親暱?胤禛看出年羹堯的驚異之色,微微收了幾分笑意,道:“父子間照說就是個緣分,百年不過修得同船渡而已。對著兒子,何必生生擺出一份兇相來?弘暉生於皇家,落草便是重重規矩圍著,難得還有幾分少年天性,我不想再拘著他。”年羹堯聞言卻是一樂,道:“恕奴才妄語,奴才剛識得主子時,主子也不過總角的年紀,端得老成……。”見胤禛面上露出些亦喜亦悲的顏色,年羹堯便適時住了口。

他哪裡知道胤禛的心思。胤禛兩世爲人,活到如今,加之起來都快一個甲子,十年之前,也是半百的年歲,便再想掩飾,閱歷的影子總會時不時地浮將上來,想不老成卻是不得。再者,因知弘暉最終並未在史上留下顯名,揣測此子大約也是夭亡的命,雖期盼著能有個不同的結局,卻始終心中有些忐忑,由不得平日裡更寵著弘暉一些。只是心中的這些盤算,又怎能道與他人聽。

胤禛喂著弘暉吃了兩口鹿脯,見他忸怩著想要回到烏拉納喇那裡,便輕撫了撫弘暉的放他去了。轉目再看年羹堯時,總覺得他今日似有些不同,像是心中有事,卻又遮遮掩掩地難以言表,便執杯在手,道:“這壺玉泉酒是皇上前些天賜下的,頗爲難得。爺不把你當外人,今兒算是皇恩均沾。”年羹堯連忙起身一躬,道:“奴才怎敢勞主子敬酒。漫說四爺是奴才正經的旗內本主,只主子待奴才一家的恩遇,奴才便是粉身也難報萬一。”胤禛聞言只一笑,示意讓年羹堯坐了,才道:“話怎麼說都不妨,爺看中的卻是本心兩個字。”

年羹堯心頭一震,躊躇了一番,才道:“主子適才說奴才不是外人的話,著實讓奴才羞愧。奴才心內真有一樁事體,本想稟告主子,卻又不知如何張嘴。不是奴才自外於主子,確是這事兒讓奴才犯了思量。”

“哦?”胤禛稍揚眉頭,將酒飲了,隨手將酒杯放下,道:“既不自外,便說與爺聽聽。若是不相干的,爺只當閒話來聽,若是有干係的,爺這肩頭,好歹也能幫你擔些個。”胤禛語氣雖淡,卻讓年羹堯聽著有股暖意。年羹堯略作思忖,便小心道:“主子如此說,更讓奴才無地自容了。奴才…。”嘆了一聲,道:“前幾日,揆敘請奴才過府,言詞間似有些拉攏的意思。”

“揆敘?”胤禛面上如常,心中卻有波瀾。揆敘是明珠此子,與大阿哥胤禔有千絲萬縷的聯繫,而揆敘聽聞近幾年與胤禩也頗多往來。因揆敘與其兄納蘭性德一道皆以才學著稱,兩年前揆敘擢升翰林院侍講學士,並擔著經筵講官的職事,風頭正勁的當口。甚至有說辭言他藉著在清流之中的名聲暗底下爲胤禩拉攏人心。可年羹堯早已是自己的人,胤禩和揆敘不會不知道罷,如今竟然挖起了自己的牆角?

見胤禛不語,年羹堯又道:“因揆敘伺候著擬撰旨意的差,他把奴才喚去,特意和奴才透出口風,說是有個吏部給事中馬士芳,藉著湖北大計,參了奴才父親一本,彈劾奴才父親徇庇老病廢弛之布政司任風厚,使其不入大計。”頓了一下,年羹堯又道:“按著揆敘的說辭,他素來知道奴才父親官聲甚好,有心在皇上面前替他開脫一二。只近來皇上似乎對吏治之腐頗爲著惱,他也只能尋機而爲了。”

胤禛不動聲色,看著年羹堯將自己的杯中又注滿了一杯,道:“這無非是些便宜話兒而已。皇上英明睿智之主,豈是他一個臣子能左右的?再者,你父親巡撫一方,職高位顯,沒有人蔘才叫咄咄怪事。要照爺說,皇上斷不會因此而罪你父親,多半批了要其明白回奏。你自征剿葛爾丹以來,也曾隨侍皇上身邊,皇上什麼稟性你當略知一二。遇著這種事,皇上總想著要給老臣一些面子,哪一次不是謹慎處置?揆敘這一份順水人情,倒當真是打的好盤算。”

聽出胤禛的話音,年羹堯忙不迭頷首道:“主子說得極是。奴才當時就同他說,奴才父親深受皇恩,斷不會做出這等糊塗事體。既有人蔘了本,皇上處自有明斷,奴才斷不敢私自請託。”年羹堯並不敢將實情全部和盤托出說與胤禛聽。他當時哪裡有這般義正詞嚴?

別的暫且不提,揆敘經筵講官的職分,與他是正管。康熙三十九年年羹堯殿試策論寫得有些偏題,黃榜一發,竟是三榜最末,勉強沒有落了孫山。同進士出身,按制授了翰林院庶吉士,正巧由揆敘教授。再過幾月,便是朝考,若得優等,便能留館而授翰林檢討。過不得幾年,只要仔細當差,由檢討而侍講,繼而可期內閣學士,立時便可平步青雲,拜閣封相也就是熬年頭的事!此時年羹堯怎麼會貿貿然得罪揆敘?而何況,揆敘的話音之中透出不少對年羹堯的欣賞之意,言裡言外的都是要保舉年羹堯的音兒,最末,似乎戲言一般,竟說若得如年羹堯一般青年才俊爲半子,平生無憾矣。念及揆敘未出閣的女兒,年羹堯纔不信他只是玩笑而已。

第98章 父子兄弟(四)第40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十)第243章 渾水(二十四)第297章 多事之秋(九)第223章 渾水(四)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二)第184章 科舉弊案(六)第43章 麻煩(三)5 諍臣第251章 議儲(四)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二)第18章 圍獵(二)第182章 科舉弊案(四)第213章 驚變(九)第159章 河務(二)第215章 驚變(十一)第88章 首戰葛爾丹(四)第66章 何去何從(七)第316章 一波又起(二)第242章 渾水(二十三)第117章 家宴(五)第323章 一波又起(九)第97章 父子兄弟(三)第186章 又逢傷心事第235章 渾水(十六)第240章 渾水(二十一)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四)第387章 問鼎(十一)第132章 管中窺豹(一)第386章 問鼎(十)第283章 督撫之爭(九)第59章 誰言寸草心(三)第90章 首戰葛爾丹(六)第290章 多事之秋(二)第40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十)3 南書房第262章 塵埃落定(五)第112章 歷史軌跡第106章 嫌隙(一)第102章 父子兄弟(八)第300章 多事之秋(十二)第271章 塵埃落定(十四)第210章 驚變(六)第31章 八阿哥(三)第255章 議儲(七)第94章 又生風波(二)第303章 南山遺恨(二)第276章 督撫之爭(二)第142章 二徵葛爾丹(九)第337章 父子兄弟(七)第31章 八阿哥(三)第270章 塵埃落定(十三)第282章 督撫之爭(八)第23章 兄弟(一)第237章 渾水(十八)第170章 南巡(一)第294章 多事之秋(六)第186章 又逢傷心事14 家祭一第350章 父子兄弟(二十)11 郊迎一第316章 一波又起(二)9 喜訊一第113章 家宴(一)第87章 首戰葛爾丹(三)第242章 渾水(二十三)第154章 冷暖自知(五)第138章 二徵葛爾丹(五)第296章 多事之秋(八)第44章 麻煩(四)第248章 議儲(一)第348章 父子兄弟(十八)第33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一)第17章 圍獵(一)第102章 父子兄弟(八)第133章 管中窺豹(二)第39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九)第277章 督撫之爭(三)第276章 督撫之爭(二)第345章 父子兄弟(十五)第386章 問鼎(十)第327章 萬壽(四)第18章 圍獵(二)第391章 問鼎(十五)第138章 二徵葛爾丹(五)第345章 父子兄弟(十五)第341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289章 督撫之爭(十五)第133章 管中窺豹(二)第376章 風雲漸起(二十二)第307章 南山遺恨(六)第71章 從軍(二)第118章 波瀾橫生(一)第118章 波瀾橫生(一)第31章 八阿哥(三)第330章 萬壽(七)第40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十)第130章 暗潮洶涌(七)第281章 督撫之爭(七)
第98章 父子兄弟(四)第40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十)第243章 渾水(二十四)第297章 多事之秋(九)第223章 渾水(四)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二)第184章 科舉弊案(六)第43章 麻煩(三)5 諍臣第251章 議儲(四)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二)第18章 圍獵(二)第182章 科舉弊案(四)第213章 驚變(九)第159章 河務(二)第215章 驚變(十一)第88章 首戰葛爾丹(四)第66章 何去何從(七)第316章 一波又起(二)第242章 渾水(二十三)第117章 家宴(五)第323章 一波又起(九)第97章 父子兄弟(三)第186章 又逢傷心事第235章 渾水(十六)第240章 渾水(二十一)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四)第387章 問鼎(十一)第132章 管中窺豹(一)第386章 問鼎(十)第283章 督撫之爭(九)第59章 誰言寸草心(三)第90章 首戰葛爾丹(六)第290章 多事之秋(二)第40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十)3 南書房第262章 塵埃落定(五)第112章 歷史軌跡第106章 嫌隙(一)第102章 父子兄弟(八)第300章 多事之秋(十二)第271章 塵埃落定(十四)第210章 驚變(六)第31章 八阿哥(三)第255章 議儲(七)第94章 又生風波(二)第303章 南山遺恨(二)第276章 督撫之爭(二)第142章 二徵葛爾丹(九)第337章 父子兄弟(七)第31章 八阿哥(三)第270章 塵埃落定(十三)第282章 督撫之爭(八)第23章 兄弟(一)第237章 渾水(十八)第170章 南巡(一)第294章 多事之秋(六)第186章 又逢傷心事14 家祭一第350章 父子兄弟(二十)11 郊迎一第316章 一波又起(二)9 喜訊一第113章 家宴(一)第87章 首戰葛爾丹(三)第242章 渾水(二十三)第154章 冷暖自知(五)第138章 二徵葛爾丹(五)第296章 多事之秋(八)第44章 麻煩(四)第248章 議儲(一)第348章 父子兄弟(十八)第33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一)第17章 圍獵(一)第102章 父子兄弟(八)第133章 管中窺豹(二)第39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九)第277章 督撫之爭(三)第276章 督撫之爭(二)第345章 父子兄弟(十五)第386章 問鼎(十)第327章 萬壽(四)第18章 圍獵(二)第391章 問鼎(十五)第138章 二徵葛爾丹(五)第345章 父子兄弟(十五)第341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289章 督撫之爭(十五)第133章 管中窺豹(二)第376章 風雲漸起(二十二)第307章 南山遺恨(六)第71章 從軍(二)第118章 波瀾橫生(一)第118章 波瀾橫生(一)第31章 八阿哥(三)第330章 萬壽(七)第40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十)第130章 暗潮洶涌(七)第281章 督撫之爭(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绛县| 芦溪县| 巴马| 竹溪县| 门头沟区| 永嘉县| 武义县| 镇江市| 乐平市| 政和县| 施甸县| 广饶县| 黄山市| 方城县| 沁水县| 定兴县| 思南县| 甘泉县| 广平县| 塔城市| 博客| 乐都县| 吉木乃县| 神池县| 花莲市| 津市市| 灌云县| 尼勒克县| 三门峡市| 如皋市| 赣榆县| 襄汾县| 延长县| 晋江市| 平遥县| 鲁甸县| 德化县| 红原县| 清原| 武定县| 盐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