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94章 多事之秋(六)

說笑歸說笑,胤祥終還是有憂心之事的,聽罷胤禛所言,沉了言語思索一陣,將手中的杯兒轉(zhuǎn)了兩圈,才停下道,“我倒有兩樁擔慮的事。其一,年羹堯興的流民開墾之法,不可謂不是充盈地方錢糧,貲財增賦之道,只是貿(mào)然強令百姓背井離鄉(xiāng),再與蜀地番人衝突,恐是要生亂子的,我不知道前頭生番的亂子裡頭,是否有這個誘因。其二,四川不要效仿了兩江纔好。噶禮、張伯行,皆是皇阿瑪深爲信用引做百官典範的人,他二人尋常督撫皆比不及。再江南又是我大清財賦重地,輕易不能動作,是以二人齟齬日多,皇阿瑪也只懷著調(diào)解彈壓的心,可要是四川也效仿著鬧騰起來,未必就能有這般容易了。”

胤禛深以爲是,點了點頭,“我已寄信申斥了。年羹堯那頭,督撫是有不和,然動靜還小,總都是意見不合,各執(zhí)一辭求皇阿瑪做主的意思,這都還不妨。我來尋你,是有另一事說給你知道,消息也是這兩日才傳到京城的,實在有些駭人聽聞。”隨著胤祥的目光,胤禛一壁站起身來,“十三弟可知道趙晉其人?”

“癸未科的榜眼罷?如今任何官職我卻是不知了。前時在暢春園侍駕,偶與張師傅(張英)、漁洋先生(王士禎)一處,原是聽了段張師傅在御前搓了個墨團兒,替王漁洋代做詩文的趣事,王漁洋舊事重提,又很說了些感激終身之語,張師傅辭不過,後才轉(zhuǎn)說起本科的三鼎甲來,便也讚了句‘漁洋門生皆文采風流’,我方知與其同科的王式丹、錢名世二人。我原是爲著這事兒才記得詳細,四哥怎麼忽地提起他來?”

胤禛在屋中踱開步子,“現(xiàn)下兩江那邊,動靜是愈發(fā)地大了,如今江南科場又生亂象,說是考官並地方大員賄賣舉人,蘇州士子大譁。九月十五放榜,一千多生員,把個五路財神從玄妙觀一路擡進了府學明倫堂,題聯(lián)‘左丘明有眼無珠,趙子龍渾身是膽’,還有人趁夜避過貢院守衛(wèi),將門上匾額改做‘賣完’二字。這一屆鄉(xiāng)試主考是左必蕃,副主考趙晉,卻是傳出賄買之首罪官員在趙晉。”

“什麼,有這等事?”胤祥聽了也是大爲震驚,細細一思索,望了胤禛道,“那如今是怎樣的情形了,這消息是打市井裡傳出來的,還是朝上發(fā)的定議?想亮工己卯那一科,也是不乏有這樣落第舉子心懷怨忿,蠱惑生事的,這也未定。”

胤禛步履中有些遲滯,想是在深思著什麼,掐著腕子上的沉香念珠道,“前兩日就有人傳了聽來的消息與我知道,隱約知道江南鄉(xiāng)試有些亂子,原想的和你一樣,再不濟就如當年辦案的法子,溯源清流,重考也就是了。本不怎麼上心,只今日朝上見了噶禮題參的本子,這方知道這事是真,還鬧出了這樣兒的光景,恐怕真有見不得人之處。”胤禛微微嘆了口氣,“鬧到這步田地,就真沒有什麼情弊,只怕也是姜宸英(己卯科順天主考)、李蟠(己卯科順天副主考)的下場了。”

“趙晉在清流里名聲並不顯,爲人又不得幾位學臣的待見,頭一個是福建同鄉(xiāng)的李光地就極惡他,有一回在御前也是說了‘此人不正’的話。他座師王漁洋因王五案黜革,又實是與太子酬唱的緣故,料想此番案發(fā),也未必會有什麼人保他。”胤祥默了一發(fā),卻隱約品擇出一絲不對味兒來,“只是,噶禮拜折明參……?”這一問罷,再望一眼胤禛,見他那面孔已是愈發(fā)的沉了下去,“噶禮言辭激切,又慣會參的有鼻子有眼的,說是有人議論,從京城至江寧,左必蕃途次並未見人,而趙晉則沿途有欲見之人便見之。左、趙二人不和,時常爭吵,且今次榜中二十五人皆鉅富子弟,文章不通,又通過知縣舉薦至考官,實爲趙晉與一衆(zhòng)官員等通同作弊。我是再不怎麼疑這事兒的真僞了,空穴來風的也總有出處,這起子國蠹!”

胤祥聞言,亦是沉吟有聲:“噶禮貪惡,人所共知。這事兒他這麼上趕著經(jīng)心,要麼是想率先出首,屆時查起案子來也好先避了自家的嫌疑。要麼,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此案如若坐實,牽連進來的蘇省官員只怕不在少數(shù)。再有,固然也是科場案鬧的太大,噶禮包不住,這纔不得不據(jù)實奏聞。”

胤禛知道,胤祥所指後一宗,便是兩江的督撫爭伐了,胤祥因病不如朝堂,邸報上知曉之事畢竟有限,他卻是深悉其情的。竟月以來,二憲底下官員的互參不斷,康熙這頭雖偏袒噶禮多些,然總不如在張鵬翮與噶禮間偏頗的厲害,不知是因他本就對張伯行愛重甚深,還是因了捅出南巡虧空後,與噶禮生出薄怨而對張鵬翮師生等優(yōu)存憐恤,這纔有了平衡之道。

那位張撫臺也真是位人物,本同噶禮並無齟齬,只是一道參劾藩庫虧空是因南巡積年遺累的摺子,用這釜底抽薪的計策救了陳鵬年,才招致噶禮記恨,真格兒的同噶禮認真鬥起法來。原是噶禮因爲著參罷陳鵬年,很用些手段逼迫張鵬翮,才同這位部堂重臣將樑子結(jié)深下的,張鵬翮處事稍欠狠辣,兩相對陣起來總佔下風,而張伯行卻是不同,前後教噶禮擠兌的一腔意氣上來,竟是偏要逆著噶禮行事,知他哪塊不舒服,偏要去捅上一捅。噶禮狠辣凌厲,參罷了藩司陳鵬年,繼而又參起臬司焦映漢擅離汛地省城,逡巡蘇州,他亦不輸,將噶禮前後舉薦的幾個親信人,諸如鎮(zhèn)江營參將朱世治等也參了個遍,如今看下來,竟是誰也不知上風上水的是哪位。

“十三爺……”

“嗯?”

“壺底燒乾了……”二人說了這些時候兒的話,早不妨吊壺裡的茶已是燒乾了,深褐色的壺底透了紅光出來,蘇培盛伺候在一邊,喉嚨嚥了幾回,終於懷怯揣惴地喚出這一聲來。

胤祥轉(zhuǎn)過身來,也是驚見著唬了一條,笑罵道:“你這奴才,換了就是,眼睜睜幹看著,還不過來!”“奴才不敢擾著主子們。”蘇培盛邊掛著一臉委屈,邊趕過來使個小鉗子將吊壺取下,又撤了爐子,打了千方纔一捎帶出去。胤禛一旁瞧了,不由也是樂道,“倒真難爲他,釣魚時候兒的那股子機靈勁兒。”

第321章 一波又起(七)第303章 南山遺恨(二)第307章 南山遺恨(六)第370章 風雲(yún)漸起(十六)第164章 國事家事(二)第161章 河務(四)第300章 多事之秋(十二)第327章 萬壽(四)第373章 風雲(yún)漸起(十九)第74章 從軍(五)第53章 初識愁滋味(七)第252章 議儲(五)第270章 塵埃落定(十三)第22章 圍獵(六)第35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五)第273章 塵埃落定(十六)第279章 督撫之爭(五)第205章 驚變(一)第92章 首戰(zhàn)葛爾丹(八)第293章 多事之秋(五)第220章 混水(一)第122章 波瀾橫生(五)第48章 初識愁滋味(二)第51章 初識愁滋味(五)旅歐雜記布魯塞爾一第161章 河務(四)第391章 問鼎(十五)第196章 風雷涌動(三)第216章 驚變(十二)第46章 麻煩(六)第307章 南山遺恨(六)第156章 洗三第168章 封爵(一)第362章 風雲(yún)漸起(八)第226章 渾水(七)第330章 萬壽(七)第113章 家宴(一)第195章 風雷涌動(二)第53章 初識愁滋味(七)第382章 問鼎(六)第123章 波瀾橫生(六)第235章 渾水(十六)第248章 議儲(一)第201章 風雷涌動(八)第64章 何去何從(五)第41章 麻煩(一)第93章 又生風波(一)第358章 風雲(yún)漸起(四)第244章 渾水(二十五)第102章 父子兄弟(八)第322章 一波又起(八)第85章 首戰(zhàn)葛爾丹(一)第182章 科舉弊案(四)第224章 渾水(五)第286章 督撫之爭(十二)第281章 督撫之爭(七)第354章 父子兄弟(二十四)第132章 管中窺豹(一)第309章 南山遺恨(八)第203章 風雷涌動(十)第65章 何去何從(六)第243章 渾水(二十四)第20章 圍獵(四)第326章 萬壽(三)第85章 首戰(zhàn)葛爾丹(一)第236章 渾水(十七)第24章 兄弟(二)第96章 父子兄弟(二)第286章 督撫之爭(十二)第288章 督撫之爭(十四)第299章 多事之秋(十一)第95章 又生風波(三)第259章 塵埃落定(二)第172章 南巡(三)第238章 渾水(十九)第33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一)第157章 洗三(二)第338章 父子兄弟(八)第35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五)第315章 一波又起(一)第257章 議儲(九)第83章 出征(六)第31章 八阿哥(三)第314章 一波未平(四)第60章 何去何從(一)第363章 風雲(yún)漸起(九)第328章 萬壽(五)第153章 冷暖自知(四)第379章 問鼎(三)第136章 二徵葛爾丹(三)第218章 驚變(十四)第219章 驚變(十五)第385章 問鼎(九)第83章 出征(六)第19章 圍獵(三)第23章 兄弟(一)第259章 塵埃落定(二)第204章 風雷涌動(十一)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240章 渾水(二十一)
第321章 一波又起(七)第303章 南山遺恨(二)第307章 南山遺恨(六)第370章 風雲(yún)漸起(十六)第164章 國事家事(二)第161章 河務(四)第300章 多事之秋(十二)第327章 萬壽(四)第373章 風雲(yún)漸起(十九)第74章 從軍(五)第53章 初識愁滋味(七)第252章 議儲(五)第270章 塵埃落定(十三)第22章 圍獵(六)第35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五)第273章 塵埃落定(十六)第279章 督撫之爭(五)第205章 驚變(一)第92章 首戰(zhàn)葛爾丹(八)第293章 多事之秋(五)第220章 混水(一)第122章 波瀾橫生(五)第48章 初識愁滋味(二)第51章 初識愁滋味(五)旅歐雜記布魯塞爾一第161章 河務(四)第391章 問鼎(十五)第196章 風雷涌動(三)第216章 驚變(十二)第46章 麻煩(六)第307章 南山遺恨(六)第156章 洗三第168章 封爵(一)第362章 風雲(yún)漸起(八)第226章 渾水(七)第330章 萬壽(七)第113章 家宴(一)第195章 風雷涌動(二)第53章 初識愁滋味(七)第382章 問鼎(六)第123章 波瀾橫生(六)第235章 渾水(十六)第248章 議儲(一)第201章 風雷涌動(八)第64章 何去何從(五)第41章 麻煩(一)第93章 又生風波(一)第358章 風雲(yún)漸起(四)第244章 渾水(二十五)第102章 父子兄弟(八)第322章 一波又起(八)第85章 首戰(zhàn)葛爾丹(一)第182章 科舉弊案(四)第224章 渾水(五)第286章 督撫之爭(十二)第281章 督撫之爭(七)第354章 父子兄弟(二十四)第132章 管中窺豹(一)第309章 南山遺恨(八)第203章 風雷涌動(十)第65章 何去何從(六)第243章 渾水(二十四)第20章 圍獵(四)第326章 萬壽(三)第85章 首戰(zhàn)葛爾丹(一)第236章 渾水(十七)第24章 兄弟(二)第96章 父子兄弟(二)第286章 督撫之爭(十二)第288章 督撫之爭(十四)第299章 多事之秋(十一)第95章 又生風波(三)第259章 塵埃落定(二)第172章 南巡(三)第238章 渾水(十九)第33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一)第157章 洗三(二)第338章 父子兄弟(八)第35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五)第315章 一波又起(一)第257章 議儲(九)第83章 出征(六)第31章 八阿哥(三)第314章 一波未平(四)第60章 何去何從(一)第363章 風雲(yún)漸起(九)第328章 萬壽(五)第153章 冷暖自知(四)第379章 問鼎(三)第136章 二徵葛爾丹(三)第218章 驚變(十四)第219章 驚變(十五)第385章 問鼎(九)第83章 出征(六)第19章 圍獵(三)第23章 兄弟(一)第259章 塵埃落定(二)第204章 風雷涌動(十一)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240章 渾水(二十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扎鲁特旗| 前郭尔| 泰和县| 盐池县| 东辽县| 和硕县| 万源市| 轮台县| 绥阳县| 宜宾县| 佳木斯市| 宣化县| 罗平县| 汕头市| 许昌县| 木里| 民勤县| 潢川县| 北辰区| 高唐县| 蒲江县| 怀柔区| 威海市| 江都市| 岳阳市| 东乌珠穆沁旗| 九江县| 密云县| 寻甸| 高邑县| 安阳县| 嵩明县| 三台县| 桃江县| 井研县| 城固县| 上蔡县| 兰西县| 保亭| 辛集市| 炉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