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9章 圍獵(三)

康熙見射殺的野獸已狼藉遍地,傳諭網開一面。穆子煦和索額圖即將兵丁向左右帶開,無數驚慌的野獸決堤一般從這缺口逃走了……

康熙的“行宮”其實就是在圍獵場的中央地帶以木樁和布圍搭起一片營地,中間豎立大大小小幾十座帷帳,中間最高大的一座就是康熙的御幄。營地門口左右高懸著兩隻巨大的紗燈,耀眼的燈光照亮了通向中央的小路。御幄內燭光明亮,笑語陣陣。

康熙換了常服,頭上戴一頂六合一統便帽,只是帽上鑲著的一塊碧綠入湖水的翡翠現實了主人至高無上的地位,康熙面南盤腿坐於毯上,幾位阿哥側席相陪,索額圖、明珠、高士其、莫洛等也都盤腿坐在另一邊。由於今天獵獲甚豐,康熙心中異常喜悅,傳諭其他隨圍的近臣同來幄內用膳。

此時,隨行的御廚稟告說鹿肉已經烤制完畢,康熙命分賜衆人享用,衆人皆食指大動,都知道這野火上烤出的鹿肉又鮮又嫩,香氣誘人,別有一種風味兒,比宮中御廚烹調的御膳還開胃口,幾位阿哥基本也都快餓了一天了,只是皇帝在旁,不敢放肆,只能一點一點地撕著用,大臣們也要講究君前禮儀,而且受孔夫子的教導,所謂:“食不言,寢不語”,也都一片沉默。只是那些侍衛沒有那麼多講究,一邊大嚼一邊不住贊好。

康熙笑笑道:“今天不講君臣分際,諸位愛卿不妨放開些個,笑語無禁,你們挨個說些笑話典故助興。先從阿哥們開始,說的好有賞,說得不好罰你們不準吃烤鹿肉。”

衆臣稱是,然後就都低頭思量,想怎麼能撥皇帝一笑,拿個大彩頭。太子道:“既然皇阿瑪有令,兒臣就拋磚引玉,先說一個。說隋文帝開皇年間,越國公楊素任尚書令。當時有一位姓出名六斤的人想拜見楊素,便帶著名紙到尚書省,在門口遇到了儒林郎侯白,請求侯白代他署上姓名。侯白遂寫成“六斤半”。名紙很快傳到楊素手裡。楊素對這個人的姓名感到奇怪,便召來出六斤問道:“你的名字叫六斤半?”出六斤回答道:“您搞錯啦!是出六斤。”楊素拿著名紙在他面前一晃:“這上面爲何寫成六斤半?”出六斤解釋道:“剛纔在門口請侯秀才代寫的,大概是他寫錯了。”說到此處,衆人已經莞爾,太子接著道:“楊素馬上把侯白召來,指了指出六斤問道,“你怎麼把人家的名字給寫錯啦?”侯白分辯說:“沒寫錯呀。”楊素便拿起出六斤的名紙,指著侯白書寫的“六斤半”三個大字,得意地問道:“肯定是你寫錯了。若不是你錯,爲什麼人家姓出名六斤,請你代筆,你卻寫成了‘六斤半’?”侯白恍然大悟,回答道:“是這麼回事,剛纔我在尚書省門口遇見他,他求我寫字,既然他說是出六斤,我捉摸著那隻能是六斤半了,不料到竟寫錯了。”聽到此處,衆人無不笑得前仰後合。康熙一邊笑,一邊道:“好個侯秀才,真真是做個商賈的材料,六斤半,還不算虧本。”

太子笑道:“皇阿瑪開心,兒臣就算略進了孝道。”

康熙道:“這個笑話有意思,太子說得好,賞太子獵得的黃羊一頭。”

太子忙站起謝過。

大阿哥看見太子拔得了頭籌,不由有些著急,急忙道:“皇阿瑪,兒臣這裡也有一個笑話。”

康熙瞧瞧他,心中著實有些厭惡。自從上次知道是由於他的緣故撩撥太子打碎了安南進貢的玉靈芝,而後又將四阿哥胤禛作爲替罪羊,還得四阿哥被盛怒之下的自己重責,已經對他非常不滿,甚至有了此子用心險惡的判斷,此番看到他又跳將出來,便沒有好氣地道:“也好,胤褆,你且講來聽聽吧。”

大阿哥沒有注意到康熙的臉色已經不好,自顧自道:“兒臣說得是閩地有一個大海盜,名叫鄭廣,後來歸降了朝廷,朝廷於是授給他一個官職。有一次,鄭廣和同僚們在一塊吟酒賦詩,衆人吟詩罷,都力勸鄭廣作詩一首。鄭廣被逼無奈,只得胡亂吟道:“不問文官與武官,文官武官總一般。列位做官再做賊,鄭廣做賊再做官。”

衆人聽了,無不大笑,只是高士其一直在注意康熙的臉色,看到不善,就一連肅容,沒有言聲。

大阿哥本來也隨著衆人一起笑,後來看到康熙的臉色,就侷促起來。

康熙冷冷道:“胤褆,這笑話朕倒是聽出幾分諷諫的意思,照你看來,大清朝的官員先做官再做賊,還是先做賊再爲官呢?”

衆人都是聰明絕頂的,一聽就知道康熙在借題發揮發作大阿哥,馬上就肅靜了下來,全都沉默不語。

大阿哥慌了,連忙道:“皇阿瑪,兒臣,兒臣沒有這個意思。”

康熙憎惡地看了他一眼,道:“朕今天注意了你一天了,你也真夠能耐了,怎麼連一隻黃羊都沒射中?平時好像射靶之時你總是教訓你的弟弟們這個不對那個不對,好似只有你自己是最爲出衆,今天連四阿哥都射了一隻黃羊,你卻只獵得了幾隻雉雞,好威風啊。”

大阿哥低著頭無言以對,只是緊咬著嘴脣。

康熙又道:“你過來。”

大阿哥迅速站起,腳步輕輕走到康熙面前。

“伸出手來。”

大阿哥惶惑地伸出了手。

“看看你這細皮嫩肉的手,可以與水蔥比美了。”

太子聞言,“噗”地笑出了聲。康熙轉頭看了一眼,太子連忙閉起嘴,換上一臉正容。

康熙伸出了自己的手,說:“你看看朕的手!”

一隻戴白玉扳指的大手出現在大阿哥面前,他看見那手上結滿了厚厚的繭花。

大阿哥羞愧地低下了頭。

康熙接著道:“爾等幾個阿哥,早晚都是朕和太子的左膀右臂,朕可不希望爾等如趙括一樣,又或者學了前明的諸王,只是些酒囊飯袋,朕要爾等踏踏實實,頂天立地,習真功夫,練真本事。也罷,今日朕也不想掃興,也不屑說你,只是你這個笑話不好,不合時宜,朕罰你站著伺候其他人,今兒這裡沒有你的吃食。”

大阿哥悻悻的站到了一旁。儘量不去瞧別人蠕動的嘴巴,卻也難以抵擋幄內的肉香,抑制不住一口口往肚裡嚥唾沫。

第81章 出征(四)第112章 歷史軌跡第382章 問鼎(六)第386章 問鼎(十)第183章 科舉弊案(五)第284章 督撫之爭(十)第216章 驚變(十二)第337章 父子兄弟(七)第298章 多事之秋(十)第241章 渾水(二十二)第139章 二徵葛爾丹(六)第86章 首戰葛爾丹(二)第279章 督撫之爭(五)第347章 父子兄弟(十七)第372章 風雲漸起(十八)第191章 風雨欲來(四)第57章 誰言寸草心(一)第186章 又逢傷心事第62章 何去何從(三)第277章 督撫之爭(三)第171章 南巡(二)第96章 父子兄弟(二)第65章 何去何從(六)第238章 渾水(十九)第171章 南巡(二)第389章 問鼎(十三)第334章 父子兄弟(四)第88章 首戰葛爾丹(四)第319章 一波又起(五)第165章 國事家事(三)第64章 何去何從(五)第173章 南巡(四)第88章 首戰葛爾丹(四)第303章 南山遺恨(二)第45章 麻煩(五)第139章 二徵葛爾丹(六)第152章 冷暖自知(三)第75章 從軍(六)第289章 督撫之爭(十五)第213章 驚變(九)第36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六)第313章 一波未平(三)第353章 父子兄弟(二十三)第87章 首戰葛爾丹(三)第278章 督撫之爭(四)第226章 渾水(七)第216章 驚變(十二)第166章 國事家事(四)第382章 問鼎(六)第140章 二徵葛爾丹(七)第285章 督撫之爭(十一)第352章 父子兄弟(二十二)第129章 暗潮洶涌(六)第96章 父子兄弟(二)第308章 南山遺恨(七)第286章 督撫之爭(十二)第214章 驚變(十)第259章 塵埃落定(二)第228章 渾水(九)第96章 父子兄弟(二)第369章 風雲漸起(十五)第217章 驚變(十三)第100章 父子兄弟(六)第211章 驚變(七)第99章 父子兄弟(五)第28章 傷逝(二)第49章 初識愁滋味(三)第386章 問鼎(十)第237章 渾水(十八)第335章 父子兄弟(五)第81章 出征(四)第261章 塵埃落定(四)第158章 河務(一)第230章 渾水(十一)第51章 初識愁滋味(五)第289章 督撫之爭(十五)第343章 父子兄弟(十三)第108章 嫌隙(三)第326章 萬壽(三)第244章 渾水(二十五)第324章 萬壽(一)旅歐雜記布魯塞爾一第96章 父子兄弟(一)第220章 混水(一)第88章 首戰葛爾丹(四)第317章 一波又起(三)第88章 首戰葛爾丹(四)第350章 父子兄弟(二十)第57章 誰言寸草心(一)第285章 督撫之爭(十一)第42章 麻煩(二)第262章 塵埃落定(五)第353章 父子兄弟(二十三)第94章 又生風波(二)第168章 封爵(一)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四)第188章 風雨欲來(一)2 在禁苑的生活第205章 驚變(一)第179章 科舉弊案(一)
第81章 出征(四)第112章 歷史軌跡第382章 問鼎(六)第386章 問鼎(十)第183章 科舉弊案(五)第284章 督撫之爭(十)第216章 驚變(十二)第337章 父子兄弟(七)第298章 多事之秋(十)第241章 渾水(二十二)第139章 二徵葛爾丹(六)第86章 首戰葛爾丹(二)第279章 督撫之爭(五)第347章 父子兄弟(十七)第372章 風雲漸起(十八)第191章 風雨欲來(四)第57章 誰言寸草心(一)第186章 又逢傷心事第62章 何去何從(三)第277章 督撫之爭(三)第171章 南巡(二)第96章 父子兄弟(二)第65章 何去何從(六)第238章 渾水(十九)第171章 南巡(二)第389章 問鼎(十三)第334章 父子兄弟(四)第88章 首戰葛爾丹(四)第319章 一波又起(五)第165章 國事家事(三)第64章 何去何從(五)第173章 南巡(四)第88章 首戰葛爾丹(四)第303章 南山遺恨(二)第45章 麻煩(五)第139章 二徵葛爾丹(六)第152章 冷暖自知(三)第75章 從軍(六)第289章 督撫之爭(十五)第213章 驚變(九)第36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六)第313章 一波未平(三)第353章 父子兄弟(二十三)第87章 首戰葛爾丹(三)第278章 督撫之爭(四)第226章 渾水(七)第216章 驚變(十二)第166章 國事家事(四)第382章 問鼎(六)第140章 二徵葛爾丹(七)第285章 督撫之爭(十一)第352章 父子兄弟(二十二)第129章 暗潮洶涌(六)第96章 父子兄弟(二)第308章 南山遺恨(七)第286章 督撫之爭(十二)第214章 驚變(十)第259章 塵埃落定(二)第228章 渾水(九)第96章 父子兄弟(二)第369章 風雲漸起(十五)第217章 驚變(十三)第100章 父子兄弟(六)第211章 驚變(七)第99章 父子兄弟(五)第28章 傷逝(二)第49章 初識愁滋味(三)第386章 問鼎(十)第237章 渾水(十八)第335章 父子兄弟(五)第81章 出征(四)第261章 塵埃落定(四)第158章 河務(一)第230章 渾水(十一)第51章 初識愁滋味(五)第289章 督撫之爭(十五)第343章 父子兄弟(十三)第108章 嫌隙(三)第326章 萬壽(三)第244章 渾水(二十五)第324章 萬壽(一)旅歐雜記布魯塞爾一第96章 父子兄弟(一)第220章 混水(一)第88章 首戰葛爾丹(四)第317章 一波又起(三)第88章 首戰葛爾丹(四)第350章 父子兄弟(二十)第57章 誰言寸草心(一)第285章 督撫之爭(十一)第42章 麻煩(二)第262章 塵埃落定(五)第353章 父子兄弟(二十三)第94章 又生風波(二)第168章 封爵(一)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四)第188章 風雨欲來(一)2 在禁苑的生活第205章 驚變(一)第179章 科舉弊案(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郑州市| 江西省| 吴江市| 鹿邑县| 丰宁| 崇明县| 成都市| 兴安县| 阿克苏市| 靖西县| 莱阳市| 宁国市| 香格里拉县| 敦煌市| 廉江市| 本溪| 宣恩县| 南漳县| 马山县| 安龙县| 石渠县| 营山县| 灵山县| 磐石市| 福贡县| 阿巴嘎旗| 宜丰县| 佛学| 怀化市| 成都市| 宁南县| 襄城县| 奈曼旗| 内丘县| 久治县| 甘泉县| 德庆县| 科技| 分宜县| 平度市| 桦甸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