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76章 南巡(七)

康熙聽了,似笑非笑地看著馬齊,道:“施世綸目下是四品,臬司卻是正三品,這一薦若是成了,他便一升兩級,你真算是大方。可朕聽說,施世綸絲毫不買你這一品尚書的面子,可是當衆給過你難堪呵。”馬齊面上稍有些窘色,微微躬身道:“奴才是爲國薦賢,不論私誼。再者,雖說施世綸棒打奴才的隨從,那也是他職守所在,奴才焉能怪罪於他。”

康熙立起身來,興奮地走了幾步,道:“甚好!能說出這番話,足見你有宰相氣度!馬齊聽封!”馬齊一愣,猶豫著看了看旁邊的張玉書,才撩起袍服跪了下去。康熙負手而立,道:“馬齊自任戶部尚書以來,不生事端,凡事推誠,從公料理,不獨聯知之,天下無不知者,非尸位素餐可比,特著馬齊爲武英殿大學士,仍視戶部尚書事!”馬齊既喜且驚,俯首叩道:“奴才何德何能,得皇上如此厚愛。”康熙笑道:“你侍候朕這些年,旁的不說,單是這份忠心,便對得起朕的賞賜!朕的身旁,臣子總說要效犬馬之勞,可真正心中把朕這個主子放在裡面的,你馬齊就是一個。”

旁邊張玉書聽得心中一凜,康熙這句話像是極有深意,莫非朝中又起波瀾?雖然心中思緒紛繁,張玉書卻也不能在此刻煞風景,便對著已然謝過恩起身的馬齊拱手一笑以爲道喜。

康熙用手虛點著馬齊道:“只是朕給了你恩典,卻要駁了你薦施世綸的主意。”康熙望著多少有些愕然的馬齊,接著道:“朕深知世綸,其人精通律令,廉潔奉公,但遇事太過偏執。升衙之時,若逢百姓與諸生訟,世綸必然偏袒百姓;若諸生與縉紳訟,世綸又勢必偏袒諸生。故而民間曾有言稱,世綸斷案,不論有理無理,但看有錢無錢,有錢之人輸於少錢之人,少錢之人輸於無錢之人。然而,處事惟求得中,豈可如此偏執?如世綸者,委以刑獄之事,未必得當,授予錢穀之事,則更相宜。待施世綸辦完放賑的差使,看看諸省可有布政使的缺兒,放他一任。歷練的好了,將來也能是個輔弼良臣。”

馬齊、張玉書連連稱是。張玉書道:“皇上,俗話說,湖廣熟,天下足。依臣拙見,此次江浙米貴少糧,除了水患,也系湖米幾年不至之果。只是單憑施世綸截了漕糧,雖解近渴,卻仍是有遠憂。臣冒昧,可否請四阿哥、八阿哥坐淮陰而督湖廣糧疏運江南?”

康熙略一思索,便道:“此言至爲得當。當今凡事俱可緩圖,惟吏治民生不可輕心。朕記得這兩年湖廣兩省的晴雨表,從未報有水旱,因而湖廣糧米不能疏運,非天災,乃官吏之過。現任湖廣總督李輝祖雖爲人誠實,卻不能將從前廢弛有所整理。原任左都御史郭繡前爲吳江縣知縣,居官甚善,百姓至今感頌,其人亦有膽量,無朋比.郭繡著補授湖廣總督,令其即刻赴任。李輝祖調京以工部待郎用。至於四阿哥,不需留淮陰,待十三阿哥、十四阿哥傳旨畢,令其趕赴蘇州。八阿哥留淮陰視事便可。”

這時,李德全捧了一個細長的黃封匣子進來,悄然站在一旁,康熙見了,便對馬齊、張玉書道:“你們下去辦差罷,適才朕所說的,仔細擬了旨意,再到朕這裡用印。”

兩人這才辭了出去,張玉書出門之後便上下打量著馬齊打趣道:“你我遞牌子請見之時,見大司農面有紅光,便知必有喜事。如今果不其然,馬中堂,玉書何其有幸,當爲首賀!今晚一頓水酒玉書是必然要叨擾的。”馬齊忙擺手笑道:“素存兄真會開玩笑,馬齊比起素存兄可是後進,甫入臺閣而已,素存兄還得多多指教哪。”張玉書拱手讓道:“指教不敢當。倒是接著要和中堂一起參詳一番,今兒皇上的旨意該怎麼擬。皇上此時起復郭琇,可見聖意決絕,湖廣兩省必是一番大震動。”馬齊口中稱是,心內卻在狐疑,皇上此舉到底有什麼意味?眼巴巴奪了四阿哥的差使,卻又將從未單獨辦差的八阿哥祭了出來,再添上一個不畏權貴的施世綸和一鹽不進的郭琇,江南這攤事是越發熱鬧了。

艙房之內,李德全送上匣子,道:“主子,蘇州織造李煦的密摺。”康熙點了點頭,用指甲輕輕劃開匣上的紙封,從中拿出一份摺子,讀了幾句,面色便凝重起來,問道:“摺子可是李煦親自送來的?”李德全見狀,小心翼翼地答道:“回主子的話,李煦奉上旨意留在蘇州準備迎駕諸事,這份摺子是李煦身邊的人送來的。”康熙沉默了一陣,才道:“朕知道了,朕有些乏了,你下去罷,有事朕再喚你。”李德全應了一聲,出去之時輕輕帶上了房門。

康熙頹然坐下,他怎麼都不敢相信李煦在密摺上所陳奏之事。索額圖之子格爾芬,領著二等侍衛的差事,此次自己南巡,特意遣其先行前驅。格爾芬至蘇州之後,密會當地官吏,居然索要面容姣好的少年,還暗示是太子之需。太子胤礽居然放肆至此?想起此次南巡見聞,康熙不由愈加心煩,江南百姓生計大不如前,皆因地方官吏私派豪取,或藉端勒索用以賄賂上司,此等情弊,爲何從不見太子進言?太子替自己處理朝政久矣,難道竟毫不知情?何況其中所涉數官,本就是太子所薦親近之人。

康熙情不自禁皺緊了眉頭,原本自己有意讓胤禛隨在自己身旁,多在江南待些時日,尋機教導一番。這個兒子這兩年有些散漫,除了忙些治河的差使,平日多是讀經談佛,小小年紀說起話來倒像是垂垂老矣。此次要胤禩坐纛,除了有歷練胤禩的意思,就是要藉此事激胤禛一激,讓他生出些少年意氣來。如今看來,待胤禛到了蘇州,交待一番之後,還是遣他速速返京的好。胤禛老成,性子也剛正,又與太子交好。有胤禛在身邊,太子必會收斂些。此外兩月之後,便是一場殿試,由胤禛幫著太子、胤祉操辦,倒要看看這三兄弟如何應付這掄才大典。

第172章 南巡(三)第95章 又生風波(三)第338章 父子兄弟(八)第111章 嫌隙(六)第191章 風雨欲來(四)2 在禁苑的生活第378章 問鼎(二)第41章 麻煩(一)第30章 八阿哥(一)第390章 問鼎(十四)第307章 南山遺恨(六)第258章 塵埃落定(一)第144章 二徵葛爾丹(十一)第143章 二徵葛爾丹(十)第258章 塵埃落定(一)第129章 暗潮洶涌(六)第46章 麻煩(六)第206章 驚變(二)第228章 渾水(九)第165章 國事家事(三)第36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六)第36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六)第302章 南山遺恨(一)第83章 出征(六)第384章 問鼎(八)14 家祭一第362章 風雲漸起(八)第193章 風雨欲來(六)第131章 暗潮洶涌(八)第188章 風雨欲來(一)第54章 初識愁滋味(八)第131章 暗潮洶涌(八)第354章 父子兄弟(二十四)第174章 南巡(五)第136章 二徵葛爾丹(三)第180章 科舉弊案(二)第120章 波瀾橫生(三)第178章 南巡(九)第98章 父子兄弟(四)第199章 風雷涌動(六)第304章 南山遺恨(三)第166章 國事家事(四)第315章 一波又起(一)第118章 波瀾橫生(一)第359章 風雲漸起(五)14 家祭一第387章 問鼎(十一)第359章 風雲漸起(五)第250章 議儲(三)第75章 從軍(六)第204章 風雷涌動(十一)第93章 又生風波(一)第153章 冷暖自知(四)第65章 何去何從(六)第31章 八阿哥(二)第367章 風雲漸起(十三)第283章 督撫之爭(九)第300章 多事之秋(十二)第309章 南山遺恨(八)第156章 洗三第362章 風雲漸起(八)第149章 二徵葛爾丹(十六)第274章 塵埃落定(十七)第85章 首戰葛爾丹(一)第159章 河務(二)第192章 風雨欲來(五)第59章 誰言寸草心(三)第85章 首戰葛爾丹(一)5 諍臣第211章 驚變(七)第136章 二徵葛爾丹(三)第247章 渾水(二十八)第353章 父子兄弟(二十三)第335章 父子兄弟(五)第352章 父子兄弟(二十二)第42章 麻煩(二)第184章 科舉弊案(六)第136章 二徵葛爾丹(三)第281章 督撫之爭(七)旅歐雜記布魯塞爾一第258章 塵埃落定(一)第363章 風雲漸起(九)第199章 風雷涌動(六)第65章 何去何從(六)第117章 家宴(五)第45章 麻煩(五)第276章 督撫之爭(二)第63章 何去何從(四)第276章 督撫之爭(二)第276章 督撫之爭(二)第163章 國事家事(一)第259章 塵埃落定(二)第270章 塵埃落定(十三)第277章 督撫之爭(三)第112章 歷史軌跡第124章 暗潮洶涌(一)第97章 父子兄弟(三)第361章 風雲漸起(七)第381章 問鼎(五)第276章 督撫之爭(二)
第172章 南巡(三)第95章 又生風波(三)第338章 父子兄弟(八)第111章 嫌隙(六)第191章 風雨欲來(四)2 在禁苑的生活第378章 問鼎(二)第41章 麻煩(一)第30章 八阿哥(一)第390章 問鼎(十四)第307章 南山遺恨(六)第258章 塵埃落定(一)第144章 二徵葛爾丹(十一)第143章 二徵葛爾丹(十)第258章 塵埃落定(一)第129章 暗潮洶涌(六)第46章 麻煩(六)第206章 驚變(二)第228章 渾水(九)第165章 國事家事(三)第36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六)第36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六)第302章 南山遺恨(一)第83章 出征(六)第384章 問鼎(八)14 家祭一第362章 風雲漸起(八)第193章 風雨欲來(六)第131章 暗潮洶涌(八)第188章 風雨欲來(一)第54章 初識愁滋味(八)第131章 暗潮洶涌(八)第354章 父子兄弟(二十四)第174章 南巡(五)第136章 二徵葛爾丹(三)第180章 科舉弊案(二)第120章 波瀾橫生(三)第178章 南巡(九)第98章 父子兄弟(四)第199章 風雷涌動(六)第304章 南山遺恨(三)第166章 國事家事(四)第315章 一波又起(一)第118章 波瀾橫生(一)第359章 風雲漸起(五)14 家祭一第387章 問鼎(十一)第359章 風雲漸起(五)第250章 議儲(三)第75章 從軍(六)第204章 風雷涌動(十一)第93章 又生風波(一)第153章 冷暖自知(四)第65章 何去何從(六)第31章 八阿哥(二)第367章 風雲漸起(十三)第283章 督撫之爭(九)第300章 多事之秋(十二)第309章 南山遺恨(八)第156章 洗三第362章 風雲漸起(八)第149章 二徵葛爾丹(十六)第274章 塵埃落定(十七)第85章 首戰葛爾丹(一)第159章 河務(二)第192章 風雨欲來(五)第59章 誰言寸草心(三)第85章 首戰葛爾丹(一)5 諍臣第211章 驚變(七)第136章 二徵葛爾丹(三)第247章 渾水(二十八)第353章 父子兄弟(二十三)第335章 父子兄弟(五)第352章 父子兄弟(二十二)第42章 麻煩(二)第184章 科舉弊案(六)第136章 二徵葛爾丹(三)第281章 督撫之爭(七)旅歐雜記布魯塞爾一第258章 塵埃落定(一)第363章 風雲漸起(九)第199章 風雷涌動(六)第65章 何去何從(六)第117章 家宴(五)第45章 麻煩(五)第276章 督撫之爭(二)第63章 何去何從(四)第276章 督撫之爭(二)第276章 督撫之爭(二)第163章 國事家事(一)第259章 塵埃落定(二)第270章 塵埃落定(十三)第277章 督撫之爭(三)第112章 歷史軌跡第124章 暗潮洶涌(一)第97章 父子兄弟(三)第361章 風雲漸起(七)第381章 問鼎(五)第276章 督撫之爭(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穴市| 巴楚县| 房产| 鱼台县| 明溪县| 望都县| 全椒县| 会同县| 穆棱市| 呼和浩特市| 思茅市| 榆社县| 洪湖市| 汕尾市| 镇原县| 北京市| 桃园市| 南陵县| 瑞昌市| 肥西县| 道孚县| 洛川县| 无为县| 绥阳县| 长武县| 全椒县| 黔江区| 漠河县| 南漳县| 临颍县| 科技| 乌海市| 梁山县| 登封市| 祥云县| 江华| 威宁| 藁城市| 岫岩| 英超| 班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