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78章 問鼎(二)

康熙先是一愣,側(cè)過臉來看著他,目中也是精芒大盛,然而只一瞬,隨之卻搖了搖頭,“不必發(fā)這樣的宏願(yuàn)了,聽著是喜慶的話,未必真能成行,你倚托富寧安、延信他們,盡力而爲(wèi)便是了。”“兒臣——”胤禎心中雖有些許不忿,卻並不敢掛在臉上,還要再說,康熙似是看出了些,只是打斷了他,轉(zhuǎn)了口氣朝二人道,“治大國,若烹小鮮,非是朝夕之間可以成就的事,操切不得,像是朝廷要變革一項(xiàng)章程,少則十年,多則百年,歷幾代人主之功。何況是這邊患,歷朝歷代何曾真有肅清過的時(shí)候?”

康熙目光掃過胤禛,只見他垂首凝神聽著,若有所思,便就望了胤禎道,“再者,要說起這邊患,什麼是邊患?從前的噶爾丹、羅剎是,現(xiàn)在的策妄阿喇布坦亦是,然你如今親厚待之蒙古諸部王公就不是了麼?咱們愛新覺羅氏既然是立國之主,守土衛(wèi)國之責(zé),便不可稍有輕慢懈怠,爲(wèi)天下蒼生計(jì),也須由不得他們一再侵?jǐn)_。然內(nèi)患外敵,策略還須好生斟酌,否則我大清何以要行這親厚蒙古的國策?真要打要趕,就必得打到外敵爬不起來、趕到他們回不來而止。然逞著朝廷武威,可以肅一時(shí),卻不能靖萬世,焉有畢其功於一役的。究興邦之根本,仍在於民治二字,真若如你所想,又哪有元滅而明興的故事?朕知你是一片孝忱,不與你計(jì)較,然日後說話做事,你也須給自己留著些地步,實(shí)心用事,謙敬爲(wèi)上,嗯?”康熙是薄責(zé)之意,胤禎卻聽得心內(nèi)熱切不已,只覺皇父如此將這樣的國事下教還是頭一遭,可不是對(duì)自己寄予厚望麼?是以他強(qiáng)自按捺下興頭,垂首道,“兒臣知錯(cuò),是兒臣信口孟浪了。”胤禎固然做此想,胤禛也是做此想,他細(xì)琢磨了一時(shí),只是與他這位十四弟想的不同,皇父先時(shí)那番話,半是說與胤禎,半是說與自己的,一來是深誡他處事操切之性,二來實(shí)是教與他安身立命之道,和那一番身爲(wèi)人父的保全之心……

康熙微一頷首,一時(shí)釋然,方又笑道,“你有這樣的心是好的,朕自期已得天命眷顧,卻不期能佔(zhàn)盡百般好處。你們兩個(gè)是一母同胞,有些毛病上也像的緊,要記著,務(wù)必戒了這一身的躁性。”說著,又看了胤禛道,“今日也不早了,既是剛回來,你兄弟兩個(gè)就一道去見見你們額娘,改日召王大臣會(huì)議,再說軍務(wù)罷。”“嗻——”胤禛、胤禎二人齊聲應(yīng)了,然跪安辭出時(shí),卻因著康熙這一吩咐而面上神色各有不同。這會(huì)子到了永和宮中,就愈發(fā)顯得是自懷心事。

午後德妃正在小憩,聽得管事太監(jiān)來報(bào)四阿哥、十四阿哥聯(lián)袂請(qǐng)見,喜不自勝,一面一疊聲地叫進(jìn),一面又忙忙地催著宮女替自己更衣梳妝。烏雅氏出身不高,年輕時(shí)姿色心性便是中平,如今人過花甲,更就早過了承奉君王的年紀(jì),宮中幾十年呆下來,見慣了這一朝的風(fēng)雲(yún),也就益發(fā)的心思澹泊。與宜妃的掐尖兒好勝不同,她只一心守著膝下兩個(gè)兒子平安,也便是當(dāng)孃的這一輩子的念想了,不成想兩個(gè)兒子都很得了出息,她反倒成了宮人嘴裡最有福氣的,只她自個(gè)兒卻有一肚子不足爲(wèi)外人道的話。四阿哥打小便是給了孝懿皇后撫養(yǎng),母子情分生疏不說,皇后在日又礙著規(guī)矩,偶爾見面都是十分的彆扭,況這四阿哥生得又是副一板一眼的性子,難得和她能說上幾句體己話。她自然將一腔愛子之情悉數(shù)盡付在了幼子十四阿哥的身上,對(duì)他寵溺有加。誰想一道旨意下來,又派了胤禎往軍前去,實(shí)教她日夜懸心不已,眼下聽得他回來了,怎教她不欣喜非常?

胤禛二人在殿上候了一刻,便見著暖閣的簾子打起,德妃扶著兩個(gè)宮女的手緩緩走了出來,她只著一件家常的秋香色福壽紋宮裝,見著胤禛二人,還不及說話,眼淚便簌簌地落了下來,兄弟二人齊齊打下千去,“請(qǐng)額娘金安。”“我的兒……快起來。”德妃忙朝二人道,待緊著幾步走到跟前來,徑自撇開宮女,上前將胤禎雙手扶起,好生將他上下細(xì)細(xì)打量了一遭,且喜且泣,自哭了一陣,好容易才止住淚水,又兀自傷懷道,“額娘看你身子是壯實(shí)了,可人黑了,也瘦了,一想著你在外頭吃那許多苦……”“額娘坐——”胤禎眼瞧著德妃又要再落下淚來,忙攙著德妃升了坐,又看了眼侍立在一旁不說話的胤禛,換了一臉的頑色朝德妃道,“額娘不賜座,兒子們可就要站著回話了。”

“啊……是我高興的渾忘了。來人,快給四阿哥、十四阿哥看座。”雖是聽著德妃如此說,胤禎卻是渾沒入耳,當(dāng)下不管不顧地坐了她身旁的腳踏上,替她輕輕捶著腿,見德妃纔要說他,便又嘻笑著道,“兒子離額娘近些,說話也方便。”“謝過額娘。”胤禛這廂卻是斂著神色,端正坐了一旁的椅子上,說了一句,便又做了悶嘴兒的葫蘆。這般母子親暱他都瞧在眼裡,也實(shí)在說不出是什麼滋味兒。德妃這方留意到胤禛,先頭只顧著照應(yīng)胤禎,這會(huì)子一比著看,倒像是特意冷落他似的,德妃也覺著幾分過意不去,“四阿哥有日子沒進(jìn)宮了,身子還好?差使可還妥當(dāng)?”

胤禛在座上稍一欠身,“謝額娘記掛,兒子一切都好。”

只這一句便沒了下文,德妃不禁也是覺著尷尬,她母子二人見面不多,說話的時(shí)候也少,更不比胤禎承歡膝下,變著法兒地哄她高興,冷了半晌,德妃才尋出一句囑咐,“皇上交辦的差使,四阿哥要用心辦,這樣你皇阿瑪才高興。”

“額娘教訓(xùn),兒子謹(jǐn)記。”

“四阿哥平日裡也忙——”

“額娘提醒的極是,正巧兒子這兩日是得了些要緊差使,同額娘告?zhèn)€罪,這便去忙了,改日再進(jìn)宮來給額娘請(qǐng)安。”既見著個(gè)話縫,胤禛當(dāng)下起身,就便尋了個(gè)由頭相辭。此言一出,倒是三人俱都緩了口氣,那根無形中緊繃著,教人渾身不自在的弦也就此鬆了去,德妃看了看垂首而立的胤禛,再想不出別的話來,順?biāo)浦鄣匾簿忘c(diǎn)頭允了,“不耽誤你正經(jīng)事,四阿哥自去忙吧,這裡有你十四弟陪著我就成。”

“額娘保重身子,兒子告退。”胤禛對(duì)著德妃跪了個(gè)千禮,出了殿門,又聽得裡頭一番母慈子孝,其樂融融的餘音,內(nèi)裡實(shí)在五味雜陳,悶著心緒,徑直往西華門出宮去了。

第33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一)第162章 河務(wù)(五)第274章 塵埃落定(十七)第78章 出征(一)第371章 風(fēng)雲(yún)漸起(十七)第335章 父子兄弟(五)第378章 問鼎(二)第332章 父子兄弟(三)第277章 督撫之爭(zhēng)(三)第54章 初識(shí)愁滋味(八)第235章 渾水(十六)第349章 父子兄弟(十九)第22章 圍獵(六)第171章 南巡(二)第87章 首戰(zhàn)葛爾丹(三)第323章 一波又起(九)5 諍臣1 誕生第152章 冷暖自知(三)第358章 風(fēng)雲(yún)漸起(四)第298章 多事之秋(十)第253章 議儲(chǔ)(六)第392章 問鼎(十六)第364章 風(fēng)雲(yún)漸起(十)第339章 父子兄弟(九)第127章 暗潮洶涌(四)第97章 父子兄弟(三)第344章 父子兄弟(十四)第136章 二徵葛爾丹(三)第97章 父子兄弟(三)第122章 波瀾橫生(五)第352章 父子兄弟(二十二)第125章 暗潮洶涌(二)第228章 渾水(九)第220章 混水(一)第179章 科舉弊案(一)第186章 又逢傷心事第156章 洗三第37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七)第166章 國事家事(四)10 喜訊二第43章 麻煩(三)第199章 風(fēng)雷涌動(dòng)(六)第283章 督撫之爭(zhēng)(九)第314章 一波未平(四)第72章 從軍(三)第168章 封爵(一)第183章 科舉弊案(五)第249章 議儲(chǔ)(二)第39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九)第32章 八阿哥(四)第134章 二徵葛爾丹(一)第288章 督撫之爭(zhēng)(十四)第300章 多事之秋(十二)第303章 南山遺恨(二)第233章 渾水(十四)第68章 何去何從(九)第83章 出征(六)第312章 一波未平(二)第275章 督撫之爭(zhēng)(一)第18章 圍獵(二)第332章 父子兄弟(三)第390章 問鼎(十四)第374章 風(fēng)雲(yún)漸起(二十)第143章 二徵葛爾丹(十)第83章 出征(六)第68章 何去何從(九)第110章 嫌隙(五)第70章 從軍(一)第369章 風(fēng)雲(yún)漸起(十五)第328章 萬壽(五)16 家祭三第155章 冷暖自知(六)第160章 河務(wù)(三)第355章 風(fēng)雲(yún)漸起(一)第76章 從軍(七)第212章 驚變(八)第295章 多事之秋(七)2 在禁苑的生活第120章 波瀾橫生(三)第129章 暗潮洶涌(六)第103章 父子兄弟(九)第224章 渾水(五)第243章 渾水(二十四)第167章 國事家事(五)第308章 南山遺恨(七)第320章 一波又起(六)第65章 何去何從(六)第334章 父子兄弟(四)第136章 二徵葛爾丹(三)第373章 風(fēng)雲(yún)漸起(十九)第203章 風(fēng)雷涌動(dòng)(十)第208章 驚變(四)第288章 督撫之爭(zhēng)(十四)第120章 波瀾橫生(三)第22章 圍獵(六)第60章 何去何從(一)第359章 風(fēng)雲(yún)漸起(五)第31章 八阿哥(三)第196章 風(fēng)雷涌動(dòng)(三)
第33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一)第162章 河務(wù)(五)第274章 塵埃落定(十七)第78章 出征(一)第371章 風(fēng)雲(yún)漸起(十七)第335章 父子兄弟(五)第378章 問鼎(二)第332章 父子兄弟(三)第277章 督撫之爭(zhēng)(三)第54章 初識(shí)愁滋味(八)第235章 渾水(十六)第349章 父子兄弟(十九)第22章 圍獵(六)第171章 南巡(二)第87章 首戰(zhàn)葛爾丹(三)第323章 一波又起(九)5 諍臣1 誕生第152章 冷暖自知(三)第358章 風(fēng)雲(yún)漸起(四)第298章 多事之秋(十)第253章 議儲(chǔ)(六)第392章 問鼎(十六)第364章 風(fēng)雲(yún)漸起(十)第339章 父子兄弟(九)第127章 暗潮洶涌(四)第97章 父子兄弟(三)第344章 父子兄弟(十四)第136章 二徵葛爾丹(三)第97章 父子兄弟(三)第122章 波瀾橫生(五)第352章 父子兄弟(二十二)第125章 暗潮洶涌(二)第228章 渾水(九)第220章 混水(一)第179章 科舉弊案(一)第186章 又逢傷心事第156章 洗三第37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七)第166章 國事家事(四)10 喜訊二第43章 麻煩(三)第199章 風(fēng)雷涌動(dòng)(六)第283章 督撫之爭(zhēng)(九)第314章 一波未平(四)第72章 從軍(三)第168章 封爵(一)第183章 科舉弊案(五)第249章 議儲(chǔ)(二)第39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九)第32章 八阿哥(四)第134章 二徵葛爾丹(一)第288章 督撫之爭(zhēng)(十四)第300章 多事之秋(十二)第303章 南山遺恨(二)第233章 渾水(十四)第68章 何去何從(九)第83章 出征(六)第312章 一波未平(二)第275章 督撫之爭(zhēng)(一)第18章 圍獵(二)第332章 父子兄弟(三)第390章 問鼎(十四)第374章 風(fēng)雲(yún)漸起(二十)第143章 二徵葛爾丹(十)第83章 出征(六)第68章 何去何從(九)第110章 嫌隙(五)第70章 從軍(一)第369章 風(fēng)雲(yún)漸起(十五)第328章 萬壽(五)16 家祭三第155章 冷暖自知(六)第160章 河務(wù)(三)第355章 風(fēng)雲(yún)漸起(一)第76章 從軍(七)第212章 驚變(八)第295章 多事之秋(七)2 在禁苑的生活第120章 波瀾橫生(三)第129章 暗潮洶涌(六)第103章 父子兄弟(九)第224章 渾水(五)第243章 渾水(二十四)第167章 國事家事(五)第308章 南山遺恨(七)第320章 一波又起(六)第65章 何去何從(六)第334章 父子兄弟(四)第136章 二徵葛爾丹(三)第373章 風(fēng)雲(yún)漸起(十九)第203章 風(fēng)雷涌動(dòng)(十)第208章 驚變(四)第288章 督撫之爭(zhēng)(十四)第120章 波瀾橫生(三)第22章 圍獵(六)第60章 何去何從(一)第359章 風(fēng)雲(yún)漸起(五)第31章 八阿哥(三)第196章 風(fēng)雷涌動(dòng)(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门市| 房山区| 左云县| 乌兰浩特市| 瑞安市| 逊克县| 栾城县| 五指山市| 福鼎市| 澜沧| 红原县| 无极县| 镇江市| 惠水县| 巢湖市| 江达县| 大连市| 莱芜市| 云和县| 香格里拉县| 新化县| 麟游县| 日喀则市| 肃南| 吉林市| 怀宁县| 开平市| 西充县| 黄石市| 临清市| 扎赉特旗| 余姚市| 盖州市| 新宁县| 万州区| 蓬溪县| 韶关市| 中山市| 孝感市| 武义县| 讷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