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10 喜訊二

10.喜訊 (二)

雖如此,索額圖此時也別無他法,只能跪地謝罪道:“皇上,奴才以前愚鈍,未料到養癰遺患,以爲只要朝廷肯善待吳逆,他也會信守諾言,甘心守我西南屏藩,然皇上聖明燭照,早已看出吳逆狼子野心,斷然撤藩,這纔有了今時今日的局面。奴才愧爲上書房大臣,卻未能食君之祿,分君之憂,奴才請求皇上重重治罪,以爲後來人效尤。”

明珠冷眼瞧著,心道:“索老三,你既不仁,我也不義,這一回你可怪不得明某人。”偷眼窺測康熙的反應,本期望從康熙的臉上看到些風雨欲來的意思,好借這個機會讓索額圖永世翻身不得。然而,讓他頗有些失望的是,康熙還是一副淡淡的笑容,彷彿未曾發生過什麼似的。

朝臣們一片鴉雀無聲,兩個上書房大臣,一個是權傾當朝的國丈,一等公爵,太子的叔外公(索額圖是三朝元老索尼之子,而索尼的孫女,索額圖的侄女成爲康熙的首位皇后孝誠仁皇后,太子的母親。因爲皇后難產而死,康熙又分外敬重這位皇后,在太后太后的推動之下,胤礽兩歲之時得以被立爲儲君,太子幼年失恃,也要依靠索額圖的勢力,所以私下裡尊稱其爲外公),另一個是當紅的天子近臣,大阿哥的舅舅,哪一個他們都惹不起,可偏偏這二位是死對頭,表面看上去和和氣氣,轉過身就在算計對方。雙方都在朝廷內黨羽衆多,徒子徒孫更是枝繁葉茂。

早就從旁的地方聽說了索明兩黨之爭,但是今日卻是實實在在見識了一番。從前胤禛無法理解,爲什麼兩派之間爭鬥如此激烈,而康熙卻似無動於衷,只是高高作壁上觀,此時胤禛卻慢慢有了感悟,這也是所謂的帝王心術。

大臣們如果都抱成團,那做皇帝的可就如坐鍼氈。有道是僕強主弱。所以,胤禛認爲目前的局面即便不是康熙有意爲之,起碼也是他樂見其成的。讓臣子之間有些矛盾,形成均勢,皇帝就可以從中漁利,甚至可以利用這種矛盾爲自己服務。必要的時候,黨爭更可以作爲處置臣子的絕好藉口。胤禛看著朝堂上發生的這一切,心中只有一句話:“康熙之帝王心得實在卓絕。”

康熙看著下面的一片凝重,輕笑一聲,道:“索額圖,起來吧。上次你說三藩不該撤,因爲沒有叛逆實跡,朕卻堅持吳三桂他種種行跡,雖無實據,卻有圖謀之意,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朕豈容枕側他人酣睡?當時朕與你君臣兩人各說各的方略,現在想來,也很有意思。”

索額圖哪裡還敢起來,不斷地磕頭道:“奴才該死。”

康熙此時竟然走下御座,伸手將索額圖扶起,完全是一副春風和煦的面容,道:“朕沒有怪罪你的意思。當時也是和上書房幾位大臣廷議,是朕要你們說出對撤藩的看法的。不過,你爲上書房重臣,應當未雨綢繆,以爲君父分憂,只是你眼界不明,以致諫議不當,現在事實證明,你說錯了,朕說對了,朕免不得也要稍做懲戒。”

說到這裡,康熙停了一下,看到索額圖一臉的緊張,“撲哧”一笑,道:“這樣吧,就罰你輸捐五百兩銀子,爲朕在宮中擺一場慶賀堂會,請今日在場的所有官員們都去聽戲,如何?”

聽到這裡,索額圖心中長噓了一口氣,而納蘭明珠卻是失望不已。滿朝臣子也開始輕鬆了起來,整個場面頓時活泛了許多。

康熙轉向羣臣道:“爾等對適才兩位上書房大臣關於雲南設府置縣,抑或是設置流官的建議有何看法?”

這時,另一位一品大員出班,這人胤禛倒是認識,就是南書房的總師傅熊賜履,已是五十多歲的樣子,著仙鶴補服,頂戴上一根翠森森的單眼花翎,瞧著白淨臉龐,瘦削的顴骨,脣上的髭鬚也有些花白,只是眼睛仍舊晶亮,跨前一步道:“皇上,臣以爲安撫雲南的前提,吳三桂已經爲皇上預備妥當。”

“唔?怎麼說?”康熙有些驚訝,問道。

“雲南久在吳逆治下,吳三桂爲了謀逆,這些年做了頗多準備,積累資源軍備,以期與朝廷對抗,而這些都來自於對雲南境內的橫徵暴斂,萬民積怨已深。我王師征討之日,就是解救萬民於水火之時,皇上討伐吳逆,正是民意所向,豈有不簞食壺漿以迎之理?此乃其一。”

康熙笑道:“好你個熊賜履,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啊,朕倒真想聽聽你的其二其三,說下去。”

熊賜履略一躬身,接著道:“此爲天時,要雲南安,尚需地利人和。有此三樣,即便匪患,也不過是瘡癤之患,不足慮也。正如索額圖,明珠兩位大人所言,雲南地處西南,環境複雜,且瘴氣叢生,如果無地利之便,即便朝廷以後剿匪,軍隊也很難佔得先機。臣以爲可以雙管齊下,築路開山,以通地利,以徭代稅,朝廷賑濟,以安民心。如此,皇上可得雲南全境安。”

康熙讚許地點點頭,道:“甚妙,不愧爲老城謀國之言。不過,朕之所想不只如此,待拿下雲南城,朕要下恩旨免除雲南全省三年的錢糧,讓那裡的百姓休養生息。對於參與築路或開山的工役,著當地的官府,除了多加給與工餉以外,另外恩免兩年的錢糧。朝廷在道路可達之地,設置府縣,三年一任,由吏部挑選能吏赴任,到期回京加兩級候選,遇缺先補。邊遠之地,分封土司,設置流官以共管,諸位臣工,爾等以爲如何?”

所有朝臣,一起拜倒,心悅誠服呼道:“吾皇聖明!”

胤禛也在心中爲康熙的德政感佩不已:爲君主者,能夠時時將民衆的利益放在心中。康熙的作爲,確可擔的起一代名君的評語。

此一議,康熙在表面上採取了熊賜履的部分說法,但是加恩更重,顯出帝王的慈悲,更重要的是,他的一言一行說明,他纔是聖慮周詳。

接著就是例行的論功行賞,幾個大了勝仗的官員每個都賜了黃馬褂,加官晉爵不等。

一場朝會,就這樣結束了。幾個時辰之中,數位朝廷大員輪流粉墨登場,你來我往好不熱鬧,讓胤禛看了一幕精彩的演出。胤禛第一次意識到,政治決不是如自己最初所想的那麼簡單。有時候,表面的祥和之下掩藏的反倒是爾虞我詐,你死我活。

第117章 家宴(五)第142章 二徵葛爾丹(九)第1節 我來了 布魯塞爾第363章 風雲漸起(九)第185章 科舉弊案(七)第50章 初識愁滋味(四)第313章 一波未平(三)第108章 嫌隙(三)第143章 二徵葛爾丹(十)第274章 塵埃落定(十七)第289章 督撫之爭(十五)第162章 河務(五)第326章 萬壽(三)第308章 南山遺恨(七)第359章 風雲漸起(五)第39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九)第153章 冷暖自知(四)第287章 督撫之爭(十三)第225章 渾水(六)第376章 風雲漸起(二十二)第127章 暗潮洶涌(四)8 裕親王第136章 二徵葛爾丹(三)第244章 渾水(二十五)第199章 風雷涌動(六)5 諍臣第242章 渾水(二十三)第214章 驚變(十)第364章 風雲漸起(十)第94章 又生風波(二)第214章 驚變(十)第40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十)第265章 塵埃落定(八)第323章 一波又起(九)第302章 南山遺恨(一)第70章 從軍(一)第316章 一波又起(二)第327章 萬壽(四)第62章 何去何從(三)第21章 圍獵(五)第157章 洗三(二)第61章 何去何從(二)第29章 傷逝(三)第146章 二徵葛爾丹(十三)第234章 渾水(十五)第132章 管中窺豹(一)第299章 多事之秋(十一)第202章 風雷涌動(九)第96章 父子兄弟(二)第315章 一波又起(一)第36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六)第152章 冷暖自知(三)第137章 二徵葛爾丹(四)第346章 父子兄弟(十六)第54章 初識愁滋味(八)第71章 從軍(二)第283章 督撫之爭(九)第69章 何去何從(十)第215章 驚變(十一)第76章 從軍(七)第87章 首戰葛爾丹(三)第133章 管中窺豹(二)第42章 麻煩(二)第310章 一波未平(一)第73章 從軍(四)第136章 二徵葛爾丹(三)第141章 二徵葛爾丹(八)第255章 議儲(七)第196章 風雷涌動(三)第289章 督撫之爭(十五)第133章 管中窺豹(二)第303章 南山遺恨(二)第119章 波瀾橫生(二)第384章 問鼎(八)第48章 初識愁滋味(二)第347章 父子兄弟(十七)第223章 渾水(四)第276章 督撫之爭(二)第276章 督撫之爭(二)第281章 督撫之爭(七)第187章 懲戒第362章 風雲漸起(八)第54章 初識愁滋味(八)第61章 何去何從(二)第336章 父子兄弟(六)第373章 風雲漸起(十九)第279章 督撫之爭(五)第1節 我來了 布魯塞爾第226章 渾水(七)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四)第60章 何去何從(一)第200章 風雷涌動(七)第187章 懲戒第304章 南山遺恨(三)第256章 議儲(八)第342章 父子兄弟(十二)第317章 一波又起(三)第112章 歷史軌跡第199章 風雷涌動(六)第89章 首戰葛爾丹(五)
第117章 家宴(五)第142章 二徵葛爾丹(九)第1節 我來了 布魯塞爾第363章 風雲漸起(九)第185章 科舉弊案(七)第50章 初識愁滋味(四)第313章 一波未平(三)第108章 嫌隙(三)第143章 二徵葛爾丹(十)第274章 塵埃落定(十七)第289章 督撫之爭(十五)第162章 河務(五)第326章 萬壽(三)第308章 南山遺恨(七)第359章 風雲漸起(五)第39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九)第153章 冷暖自知(四)第287章 督撫之爭(十三)第225章 渾水(六)第376章 風雲漸起(二十二)第127章 暗潮洶涌(四)8 裕親王第136章 二徵葛爾丹(三)第244章 渾水(二十五)第199章 風雷涌動(六)5 諍臣第242章 渾水(二十三)第214章 驚變(十)第364章 風雲漸起(十)第94章 又生風波(二)第214章 驚變(十)第40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十)第265章 塵埃落定(八)第323章 一波又起(九)第302章 南山遺恨(一)第70章 從軍(一)第316章 一波又起(二)第327章 萬壽(四)第62章 何去何從(三)第21章 圍獵(五)第157章 洗三(二)第61章 何去何從(二)第29章 傷逝(三)第146章 二徵葛爾丹(十三)第234章 渾水(十五)第132章 管中窺豹(一)第299章 多事之秋(十一)第202章 風雷涌動(九)第96章 父子兄弟(二)第315章 一波又起(一)第36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六)第152章 冷暖自知(三)第137章 二徵葛爾丹(四)第346章 父子兄弟(十六)第54章 初識愁滋味(八)第71章 從軍(二)第283章 督撫之爭(九)第69章 何去何從(十)第215章 驚變(十一)第76章 從軍(七)第87章 首戰葛爾丹(三)第133章 管中窺豹(二)第42章 麻煩(二)第310章 一波未平(一)第73章 從軍(四)第136章 二徵葛爾丹(三)第141章 二徵葛爾丹(八)第255章 議儲(七)第196章 風雷涌動(三)第289章 督撫之爭(十五)第133章 管中窺豹(二)第303章 南山遺恨(二)第119章 波瀾橫生(二)第384章 問鼎(八)第48章 初識愁滋味(二)第347章 父子兄弟(十七)第223章 渾水(四)第276章 督撫之爭(二)第276章 督撫之爭(二)第281章 督撫之爭(七)第187章 懲戒第362章 風雲漸起(八)第54章 初識愁滋味(八)第61章 何去何從(二)第336章 父子兄弟(六)第373章 風雲漸起(十九)第279章 督撫之爭(五)第1節 我來了 布魯塞爾第226章 渾水(七)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四)第60章 何去何從(一)第200章 風雷涌動(七)第187章 懲戒第304章 南山遺恨(三)第256章 議儲(八)第342章 父子兄弟(十二)第317章 一波又起(三)第112章 歷史軌跡第199章 風雷涌動(六)第89章 首戰葛爾丹(五)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周宁县| 潮安县| 新宁县| 吴江市| 海城市| 临泉县| 南昌市| 公主岭市| 龙游县| 高州市| 县级市| 孝感市| 密山市| 承德市| 星座| 九寨沟县| 蓝山县| 茌平县| 灵璧县| 福贡县| 乌鲁木齐县| 安泽县| 定日县| 敖汉旗| 荆州市| 南开区| 渝北区| 措美县| 石景山区| 上林县| 蒲城县| 隆化县| 和顺县| 靖西县| 无极县| 海兴县| 青河县| 临猗县| 浮山县| 唐山市| 延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