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0章 從軍(一)

胤禛一聽之下,有些意外之餘,又分外興奮。銳健營參將,從品軼而言,雖然只是三品的職銜,卻已經是軍中的方面大員,可以統屬一營上千部衆,依權責連說來僅僅次於銳健營統領以及寥寥幾個副將而已。

李德全最能察顏觀色的,看到胤禛興奮的眼中放光,便湊上前道:“奴才恭喜四爺,四爺現在就算是出將入相了,衆阿哥之中除了大爺就屬四爺您了。”

胤禛聽罷微微一笑,從袖筒之中拿出一張百兩的龍頭票,順勢就塞進李德全手裡,道:“公公這句出將入相的成語著實用的有趣。不過,胤禛多謝公公的吉言。只是敢問一句,皇阿瑪要胤禛擔負如此重任,可還有別的囑咐沒有?”

李德全一邊把銀票塞入懷中,一邊臉上堆著笑道:“又勞四爺破費。四爺真有見識,皇上要四爺有空去見見裕親王,王爺會給四爺詳細布置差事,還叮囑四爺不可因武而廢文,奴才自己琢磨,隔些日子,四爺還是要回南書房讀書的。”

胤禛點點頭,道:“還請李公公回覆皇阿瑪,胤禛定當竭盡全力,不負聖恩。”

李德全笑著答道:“奴才省得,奴才一準把四爺這句回話帶給皇上,皇上聽了,心中必定歡喜的。”

送走了李德全,胤禛匆匆趕去了良妃和八阿哥的處所,當值的太監隔著大老遠就爲胤禛通報。以前爲了照顧著母子倆個,佟皇后和胤禛沒有少打點著這羣奴才,這次又見了財神爺,太監們豈能不盡力討好?胤禛當然也少不得當個散財童子,掏出些金瓜子來打發這些人。

進得屋內,發現十三阿哥並未前來,胤禛多少有些悵然,儘管見面不多,他確實喜歡老十三這種不藏著掖著,天真爽直的個性。想來必是十三在大快朵頤之後已被嬤嬤帶了回去。良妃名義上是這次宴請的發起人,卻也只是隔著紗簾隨便和胤禛寒暄了幾句,便以自己在場,幾位阿哥不能放量盡興爲由避開了去,剩下哥三個圍坐在一張檀木桌旁,就著幾樣時鮮小菜,飲著桂花甜酒,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胤祉和胤禛都不是健談的人,胤祀卻也是生性恬淡,因此飯吃的是索然無味。

胤禛實在是很想弄清楚爲什麼胤祀會對自己突然的熱情起來,於是有意無意地向這個話題上面引。最後還是胤祉說出了緣由。就在前一天,康熙來到南書房,說是要考察衆阿哥的功課,沒想到一番訓誡之後,突然道:“爾等每日習讀聖賢之書,可知其中精髓,在於教習爲人處事之道。忠孝禮義信悌,聖人君子之道也。在爾等兄弟之中,四阿哥所爲,堪稱表率。雖然他被朕圈禁,但是瑕不掩瑜。朕罰他,是因爲他行事魯莽,有些事做得欠思量。這些,爾等也要引以爲戒。但是,朕同時也認爲,胤禛爲國留才,不避風險,是爲忠,他要爲孝懿賢皇后結蘆守孝三年,是爲孝;胤禛平時舉止有度,是爲禮,行事不畏責,不避險,可當信義二字,對於爾等兄弟,也是恭謹禮讓。”

說到這裡,康熙深深地看了胤祀一眼,問道:“朕說得可對,胤祀?” 胤祀慌忙跪地應道:“皇阿瑪所言極是,四個常常照應兒臣等,兒臣銘感在心。”

“嗯。”康熙點了點頭,“兄弟之情謂之悌,爾等務必要牢記心中。”就是這一番話,纔有了現在兄友弟恭的這一幕。

胤禛回到自己的住所已經是亥時了,冷靜下來之後,躺在牀上的他還在細細捉摸康熙的口諭,越想越有些一頭霧水,康熙究竟打算做什麼?南書房對衆阿哥的一番話,不吝於把自己放在了衆目睽睽之下,太子會怎麼想,大阿哥又會怎麼想?還有老八,看今天的態度,和往日有千差萬別,但是他的轉變僅僅是因爲康熙對自己的誇獎之詞嗎?自己去軍營以後又將如何自處呢?

第二天一大早,胤禛帶著秦順和幾個侍衛,打馬匆匆趕往裕親王府。說實在話,胤禛有點發怵。他知道,裕親王這次肯定得發作自己。上次戴梓的事情,本打算請裕親王出馬,和刑部大理寺打聲招呼,沒想到裕親王正巧奉旨辦軍務去了。無奈,正欲悻悻離去,卻在王府遇見了康親王世子椿泰,就發了幾句牢騷。椿泰本就是熱心人,一聽之下,馬上就古道熱腸地要幫忙,更何況戴梓還曾經在自己的阿瑪軍中立過大功。胤禛於是就託他給刑部遞了句話。沒想到椿泰是個直腸子,直接就把胤禛搬了出來,刑部一聽事關胤禛,哪敢怠慢,這纔有了後來的種種事端。

果不其然,一進書房,就見裕親王板著張臉,也不理會自己,胤禛心說糟糕,只好涎著臉先打了個千,見福全還是不理會,知道這次伯父是真的氣著了,便垂著頭道:“侄兒知錯了,但憑伯父教訓便了,只請伯父彆氣壞了身子。”

福全從鼻子中擠出一個“哼”字,木著臉道:“四阿哥真長進啊,本朝皇阿哥之中第一個被圈禁的,真給你皇額娘長臉!”

胤禛尷尬地笑了兩聲,道:“侄兒不敢。”

福全這時正色道:“你還有什麼不敢?我上回說你是單憑血氣之勇,這回倒是沒有看出來,你居然還有婦人之仁!難道滿朝文武,只有你知道戴梓是人才?只有你知道戴梓是被冤枉的?朝中大員,很多人都是心知肚明,可爲什麼他們不說?”

胤禛心中暗自嘀咕了一聲:“要不是你們都作了縮頭烏龜,能逼得我出這一險招嗎?”嘴上卻不敢說什麼。

看福全臉上確是陰晴不定,好一會,福全才接著道:“這是個欽命案子,是你皇阿瑪定的案,你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居然就這麼背地裡搞了一套。你可知道,弄不好,就這一下子,你就斷送了!你若是自己都保不住,拿什麼保戴梓去?”

“那個佟國維,和皇上玩小聰明。皇上聖明之主,這種把戲豈能瞞得過他?不過總算佟國維還不是太笨,知會了我一聲,我馬上找了藉口覲見皇上,皇上那時正在雷霆震怒,我也是很一番費心纔算讓皇上怒氣稍平,而且見皇上之前,我去宗人府查了一下,你大概不知道吧,戴梓案中那個陳鴻勳,在漢軍鑲藍旗下,鑲藍旗佐領正是你親舅舅伯起。我和他打了招呼,聽說是你的事情,他很盡心,把那個陳鴻勳好好教訓了一番,陳鴻勳只好自己又託人上了摺子把之前的參折撤了回來,這才讓皇上有了臺階下。”

這一番話是胤禛絕未想到的,說起來那位佐領伯起,就是烏雅氏的弟弟,自己也是素味平生,從未謀面。但是畢竟算是打斷骨頭連著筋,更何況他們全家都指著胤禛賺前程呢。旗下有規矩,主子讓做什麼,旗下人就必須照做,否則就可能家法活活處置了,佐領就是正管的主兒。

福全接著道:“說句犯忌諱的話,皇子身份,看似貴重,可全部在皇上聖心默唸之間。你的兄弟們,哪一個不緊著討好你皇阿瑪?你倒是好,反其道而行之。還有所幸,皇上念著孝懿賢皇后的情分,又有了臺階下,所以只是對你略施薄懲。即便這樣,我和福晉也是爲你擔心不少。”

胤禛心頭一熱,說佟國維是爲了自己和康熙玩小聰明,裕親王不也是爲了自己作了這以身犯險的事?胤禛一臉真誠道:“侄兒謝過伯父,連累伯父費心了。”

“唉”裕親王嘆了口氣,“費心的還不止這些呢,我也是怕你再闖禍,於是向皇上建議讓你去軍中歷練一下,皇上這才允諾讓你去銳健營。”

胤禛喜道:“原來是皇伯父的意思,真是太好了。”

“好?”裕親王戲謔地反問了一句:“只怕是軍中就此雞犬不寧了吧。”

胤禛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道:“有皇伯父的教導,胤禛不敢恣意妄爲。”

裕親王這纔有點笑意,道:“這還差不多。皇上有意御駕親征葛爾丹,老四,你可是要做好準備。”

胤禛又嚇了一跳:“皇阿瑪要親自討伐葛爾丹?什麼時候?我也隨軍出征嗎?”

裕親王道:“此事機密,切不可外傳。否則朝中那些老夫子一定會諫阻皇上。真是笑話,我大清馬上得來的天下,皇上御駕親征,有何不妥?用得著那幫碎嘴的文人整天價的杞人憂天?不過,皇上確實有意要磨礪一下你們這些皇阿哥,有可能會讓你等幾個年長的阿哥一同隨行。帶兵可不是容易事,所以我要你事先先做些準備。千萬別當個只會之上談兵的趙括。”

胤禛點了點頭,道:“侄兒理會得,明日就起身入銳健營。”

裕親王又囑咐道:“爲了這次親征,皇上特命內大臣費揚古統領西山銳健營和豐臺大營。我估摸著,以後這兩營兵力就是中軍主力,費揚古可是我滿洲巴圖魯,最善用兵之人,因此,你要好好向他請教。我已經以撫遠大將軍名義給他去了一份手札,又使人帶了一封信給他,託他照應你。入得軍中,可不比在宮裡,耍不得小孩子心性。否則,違了軍令,傷了我軍銳氣,即便皇上,也不會輕縱於你,任你是皇子貴胄,一樣是軍法無情。”

胤禛心中一凜,旋即答道:“末將明白。”

第336章 父子兄弟(六)第285章 督撫之爭(十一)第253章 議儲(六)第56章 初識愁滋味(十)第125章 暗潮洶涌(二)第64章 何去何從(五)第281章 督撫之爭(七)第18章 圍獵(二)第329章 萬壽(六)第116章 家宴(四)第334章 父子兄弟(四)14 家祭一第81章 出征(四)第95章 又生風波(三)第179章 科舉弊案(一)第131章 暗潮洶涌(八)第126章 暗潮洶涌(三)第169章 封爵(二)第259章 塵埃落定(二)第151章 冷暖自知(二)第29章 傷逝(三)第96章 父子兄弟(二)第236章 渾水(十七)第74章 從軍(五)第87章 首戰葛爾丹(三)第357章 風雲漸起(三)第33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一)第308章 南山遺恨(七)第115章 家宴(三)第248章 議儲(一)第218章 驚變(十四)第185章 科舉弊案(七)第137章 二徵葛爾丹(四)第235章 渾水(十六)第239章 渾水(二十)第314章 一波未平(四)第379章 問鼎(三)第307章 南山遺恨(六)第241章 渾水(二十二)第185章 科舉弊案(七)第248章 議儲(一)第42章 麻煩(二)第229章 渾水(十)第374章 風雲漸起(二十)第211章 驚變(七)第58章 誰言寸草心(二)第85章 首戰葛爾丹(一)第143章 二徵葛爾丹(十)第211章 驚變(七)第176章 南巡(七)第382章 問鼎(六)第317章 一波又起(三)第209章 驚變(五)第38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八)第268章 塵埃落定(十一)第293章 多事之秋(五)第123章 波瀾橫生(六)第191章 風雨欲來(四)第122章 波瀾橫生(五)第340章 父子兄弟(十)第240章 渾水(二十一)第134章 二徵葛爾丹(一)第165章 國事家事(三)第286章 督撫之爭(十二)第291章 多事之秋(三)第173章 南巡(四)第381章 問鼎(五)第369章 風雲漸起(十五)第242章 渾水(二十三)第204章 風雷涌動(十一)第108章 嫌隙(三)第98章 父子兄弟(四)第40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十)第232章 渾水(十三)第134章 二徵葛爾丹(一)第197章 風雷涌動(四)第303章 南山遺恨(二)第236章 渾水(十七)第161章 河務(四)第313章 一波未平(三)第364章 風雲漸起(十)第199章 風雷涌動(六)第80章 出征(三)第343章 父子兄弟(十三)第114章 家宴(二)第97章 父子兄弟(三)第278章 督撫之爭(四)第304章 南山遺恨(三)第182章 科舉弊案(四)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二)第97章 父子兄弟(三)第305章 南山遺恨(四)第204章 風雷涌動(十一)第336章 父子兄弟(六)14 家祭一第245章 渾水(二十六)第350章 父子兄弟(二十)第340章 父子兄弟(十)第339章 父子兄弟(九)第20章 圍獵(四)
第336章 父子兄弟(六)第285章 督撫之爭(十一)第253章 議儲(六)第56章 初識愁滋味(十)第125章 暗潮洶涌(二)第64章 何去何從(五)第281章 督撫之爭(七)第18章 圍獵(二)第329章 萬壽(六)第116章 家宴(四)第334章 父子兄弟(四)14 家祭一第81章 出征(四)第95章 又生風波(三)第179章 科舉弊案(一)第131章 暗潮洶涌(八)第126章 暗潮洶涌(三)第169章 封爵(二)第259章 塵埃落定(二)第151章 冷暖自知(二)第29章 傷逝(三)第96章 父子兄弟(二)第236章 渾水(十七)第74章 從軍(五)第87章 首戰葛爾丹(三)第357章 風雲漸起(三)第33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一)第308章 南山遺恨(七)第115章 家宴(三)第248章 議儲(一)第218章 驚變(十四)第185章 科舉弊案(七)第137章 二徵葛爾丹(四)第235章 渾水(十六)第239章 渾水(二十)第314章 一波未平(四)第379章 問鼎(三)第307章 南山遺恨(六)第241章 渾水(二十二)第185章 科舉弊案(七)第248章 議儲(一)第42章 麻煩(二)第229章 渾水(十)第374章 風雲漸起(二十)第211章 驚變(七)第58章 誰言寸草心(二)第85章 首戰葛爾丹(一)第143章 二徵葛爾丹(十)第211章 驚變(七)第176章 南巡(七)第382章 問鼎(六)第317章 一波又起(三)第209章 驚變(五)第38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八)第268章 塵埃落定(十一)第293章 多事之秋(五)第123章 波瀾橫生(六)第191章 風雨欲來(四)第122章 波瀾橫生(五)第340章 父子兄弟(十)第240章 渾水(二十一)第134章 二徵葛爾丹(一)第165章 國事家事(三)第286章 督撫之爭(十二)第291章 多事之秋(三)第173章 南巡(四)第381章 問鼎(五)第369章 風雲漸起(十五)第242章 渾水(二十三)第204章 風雷涌動(十一)第108章 嫌隙(三)第98章 父子兄弟(四)第40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十)第232章 渾水(十三)第134章 二徵葛爾丹(一)第197章 風雷涌動(四)第303章 南山遺恨(二)第236章 渾水(十七)第161章 河務(四)第313章 一波未平(三)第364章 風雲漸起(十)第199章 風雷涌動(六)第80章 出征(三)第343章 父子兄弟(十三)第114章 家宴(二)第97章 父子兄弟(三)第278章 督撫之爭(四)第304章 南山遺恨(三)第182章 科舉弊案(四)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二)第97章 父子兄弟(三)第305章 南山遺恨(四)第204章 風雷涌動(十一)第336章 父子兄弟(六)14 家祭一第245章 渾水(二十六)第350章 父子兄弟(二十)第340章 父子兄弟(十)第339章 父子兄弟(九)第20章 圍獵(四)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峰| 云龙县| 老河口市| 萨迦县| 临安市| 遂昌县| 盐津县| 淳化县| 个旧市| 陕西省| 长垣县| 凌海市| 卢龙县| 合江县| 射阳县| 邯郸县| 珲春市| 合阳县| 南川市| 江川县| 三台县| 晋州市| 军事| 泗阳县| 裕民县| 和田市| 黑龙江省| 绵阳市| 威信县| 吉水县| 呼图壁县| 行唐县| 渝北区| 天门市| 长治市| 松滋市| 顺义区| 华亭县| 嵊泗县| 德令哈市| 饶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