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81章 問鼎(五)

胤禎打這時起到來年開春的數(shù)月間,皆是一門火熱心思地同皇父邀寵,只是再請康熙駕幸的園子事,始終未能成行,而相較之下,胤禛倒是一再得了聖意垂顧。十一月間,康熙先是因病遣了胤禛代他前往天壇祭天,而後等到過了年節(jié),身子稍愈,又上他的圓明園去了一回。胤祉起初瞧得也是眼熱,便想著借進(jìn)宮請安的機(jī)會,也踅磨著請康熙再上熙春園去,哪知卻正逢著康熙當(dāng)日舊疾大起反覆,連日下來身乏體虛,心悸不止,氣性自然也不好,闔宮上下皆是憂懼惶然,他與胤禛連著五六天侍疾下來,自個兒也累的夠嗆,自然更沒心思再提這茬事兒了。

轉(zhuǎn)眼便是三月間,暖意已很足了,康熙打去歲起纏綿的病體倒又稍稍見了起色,只還虛弱,但卻並不妨礙他的精神頭,起先是執(zhí)意要往熱河去,被王大臣們好容易勸下了,再不二三日,又要出塞外,胤禛連日在宮中侍駕,也很是懇勸了好幾回,只推說是冰雪未融,水草未豐,需再待一兩個月再去方好。康熙心下雖不悅,但也只有將此議作了罷,聖命移往暢春園居住。接著這一月中,康熙突生起興致,特特提著胤禛說要往圓明園來,胤禛驚喜之下,自然也是小心侍奉,一面想著皇父素日喜好,命人置辦下些清淡利口的酒食;一面陪著隨園觀景,或諮以幼時趣事,或揀些古記逸聞來講與皇父聽。如此教隨扈而來的翰林們見了,也只道是父慈子孝,好一派天家雍容之相。

待過了立夏,康熙又是第二回駕幸,春日林景明媚,雅趣自生,一衆(zhòng)人迤邐緩行,不覺已至牡丹臺。遠(yuǎn)遠(yuǎn)可見一處高闊殿臺,橫亙在碧草茵茵之上,數(shù)百本各色牡丹遍植殿前,殿後又列植青松翠柏,樹影斑駁間,依稀可見藤蘿綺疏,交挽纏圍,暖陽沐下,更將那殿頂?shù)狞S綠二色琉璃瓦映照的燦若雲(yún)霞。而今正是初夏時節(jié),此間景緻最是應(yīng)季,胤禛引著康熙登臺觀花,俯臨其下,數(shù)百本國色天香皆盈盈而綻,薰風(fēng)過處,盡皆風(fēng)動景從,搖曳生姿。

康熙在園中晏遊了一晌午,身子已覺疲乏,到此遊興卻愈加濃厚了些,一時興之所至,叫了胤禛近前來問道,“朕記得有回還同你說要見見你的兒子們,今兒可都在園子裡麼?”胤禛一日伴駕下來自是覺得優(yōu)遊熙樂,周身上下也極輕鬆暢快,當(dāng)下笑回道,“回皇阿瑪,兒臣只有三子,大的叫弘時,昨日剛回府去侍奉他額娘幾日,眼下還未回來,剩下還有兩個小的,弘曆十二,弘晝十一,現(xiàn)都在園子裡住著,只是皆未曾見過天顏,又都頑劣的緊……皇阿瑪若是要見——”

“誒,去喚了來讓朕瞧瞧。”康熙側(cè)首看向胤禛,打斷了他的猶豫,又指著遠(yuǎn)處兩本並蒂挺拔的‘貴妃插翠’予魏珠看,讚了一發(fā),方由著胤禛和魏珠兩個扶他在殿中御座上坐了。待見著胤禛吩咐人去傳,便又笑道,“今兒讓他們也一道隨在左右,逛逛你這園子,若擱在尋常人家,朕也當(dāng)見見孫兒麼。”

不多時,弘曆、弘晝兩個便被領(lǐng)了來,來前胤禛特地囑人又仔細(xì)教導(dǎo)了一遍規(guī)矩,此刻到了御前來,一番報名、請安自然也是無差。弘曆、弘晝兩個差不多大的年紀(jì),少年心性,一時得覲天顏,滿心裡直是說不出的興奮與忐忑。康熙見這兩個孫兒皆冠服整飭,又生的脣紅齒白,一個是眉眼,一個是面龐,都像極了胤禛,清亮的眸子中滿滿的都是神采,舉手投足間都溢著一股子聰明勁兒,只細(xì)看下來,兩兄弟那伶俐的地方兒卻也不同,大的那個看著乖巧敏捷,隱隱似學(xué)著他阿瑪?shù)臍舛龋〉哪莻€又是另一番的機(jī)靈活潑,雖站著規(guī)矩,眼睛卻又不安份地四下裡覷著。康熙略問了兩句名字、年歲,二人答的也都清脆利落的緊,一見之下,不禁更是心生歡喜。

康熙見著這兩個孫兒英氣勃發(fā),一時心內(nèi)也是且喜且嘆,望著遠(yuǎn)處滿目錦繡,一手置在膝上,一手指點著對二子和煦笑道,“這園子你們阿瑪修的好,心思也用的別緻,朕都捨不得走了,你們?nèi)杖兆≡谧约业膱@子裡,可是比朕的福氣都大呵。”胤禛聽得這一句笑言,忙步近前來在康熙身側(cè)立了,躬身笑道,“他兩個怎麼當(dāng)?shù)没拾斶@話?園子是皇阿瑪賞的,兒子闔府上下,皆是蒙天恩高厚了。”“好好的,又生搬了這些話來做甚麼?最是逸樂垂髫時,你這個樣子,倒教他們一句不敢說了。”康熙一面數(shù)落著,一面擡了手,正欲喚二子近前來,卻是聽著左手邊的弘曆朗聲應(yīng)了句道,“回皇瑪法的話,孫兒雖身膺其福,卻不敢耽於逸樂。”

“哦?”康熙不覺奇了,望了胤禛一眼,擡起的手自也放下,復(fù)朝弘曆問道,“你這話又怎麼說?”弘曆倒是渾然不懼,挺身站前一步,落落回道,“皇瑪法有訓(xùn)曰,‘嘗謂四肢之安佚也,性也。天下寧有不好逸樂者,但逸樂過節(jié)則不可。’故君子者勤修不敢惰,制欲不敢縱,節(jié)樂不敢極,惜福不敢侈,守分不敢僭,是以身安而澤長也。”聽及此,胤禛已是面上顏色變了,然礙著御前又不便發(fā)作,只得心內(nèi)懷著不安,暗暗地覷著康熙神色,康熙則多少疑心是胤禛教過了的,這會兒已是蹙了眉頭,“那你看,朕說的可對麼?”

胤禛原本已有怒意的臉上,此刻不禁也懸了幾分擔(dān)憂,弘晝一見這要考較學(xué)問的架勢,大是心生恐慌,不自覺將身子往後一縮,規(guī)規(guī)矩矩地站了一旁,囁嚅著不敢吭聲。偏是弘曆初生牛犢,此刻面上不露一分懼色,稍想了一想,落落大方回道,“孫兒以爲(wèi),皇瑪法所說也是聖賢之至理,《書》曰:“君子所其無逸。”《詩》曰:“好樂無荒,良士瞿瞿。皇瑪法聖訓(xùn),逸樂有節(jié),勤修不惰,孫兒自當(dāng)凜遵。”“弘曆放肆!還不跪下!”見弘曆盡著炫顯之意在君前討巧賣乖,越發(fā)的不堪,胤禛急忙喝斥道。弘曆如此小意在君前賣弄,胤禛實在覺著福禍難測,當(dāng)下隨弘曆一道跪了,叩首道,“兒臣教子無方,請皇阿瑪責(zé)罰。”這廂弘曆教他一唬,跪在當(dāng)下也嚇得不知所措,小臉上只還掛著委屈,一副可憐的神色。

“你先別忙著罵他,朕還有話要問。”康熙並不理會胤禛,一擺手止了,在座上一呵腰,欠身問著弘曆道,“朕的庭訓(xùn),你倒全背了,意思也體會的不差,誰教的?”弘曆捱了父親苛責(zé),此時方覺緊張,怯怯地望了望胤禛,才帶了兩分顫音道,“皇瑪法的庭訓(xùn),上書房的師傅們都教,初學(xué)的時候,阿瑪也給孫兒們定了每篇背足一百二十遍的功課……”弘曆停了停,方低了頭,小聲道,“孫兒於皇瑪法有山斗崇仰之心,更極羨慕阿瑪與叔伯們能親聆言教,所以裡面的意思體會得格外用心……”

“都起來罷。弘曆……”康熙品咂著這個名字,不禁脣角上落了笑,於他而言,這孫兒的這一番童真之言、孺慕崇羨之心,竟比舉朝大臣和一衆(zhòng)兒子們的稱頌還要暖人心田,更來得情真意切,只覺於這孫兒更是心生親近。一時康熙不禁又是龍顏大悅,撐著扶手就要站起身來,胤禛和魏珠見狀,一左一右地急忙來攙,康熙已是親切地將弘曆摟了懷中,望了此刻仍是秉著一臉肅穆的胤禛笑道,“你這個兒子,靈慧的很,混不吝你這般無趣。這麼著罷,朕就將他帶進(jìn)宮裡親自教養(yǎng)。”這一下兒,著實令胤禛驚的非同小可,又實不免五味雜陳,胤禛愣了一愣,直對上康熙詢問的目光時,才忙不迭地跪了謝道,“謝皇阿瑪恩典——”康熙笑笑,自攜著弘曆步下臺階去了,弘曆想的卻極簡單,只爲(wèi)得了皇祖的讚賞而興奮不已。此刻他牽著康熙的手沿著園中步道一路走來,只是偶一回望胤禛,見他阿瑪臉上那喜憂參半的神色,欣喜之餘,也不由得略帶了些懵懂……

第166章 國事家事(四)第309章 南山遺恨(八)第237章 渾水(十八)第298章 多事之秋(十)第231章 渾水(十二)第335章 父子兄弟(五)第151章 冷暖自知(二)第288章 督撫之爭(十四)第38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八)第378章 問鼎(二)第90章 首戰(zhàn)葛爾丹(六)第238章 渾水(十九)第329章 萬壽(六)第203章 風(fēng)雷涌動(十)第352章 父子兄弟(二十二)第310章 一波未平(一)第158章 河務(wù)(一)第338章 父子兄弟(八)第374章 風(fēng)雲(yún)漸起(二十)第249章 議儲(二)第348章 父子兄弟(十八)第125章 暗潮洶涌(二)第100章 父子兄弟(六)第95章 又生風(fēng)波(三)第363章 風(fēng)雲(yún)漸起(九)第329章 萬壽(六)第143章 二徵葛爾丹(十)第334章 父子兄弟(四)第322章 一波又起(八)第36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六)第191章 風(fēng)雨欲來(四)第337章 父子兄弟(七)第39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九)第340章 父子兄弟(十)第262章 塵埃落定(五)第54章 初識愁滋味(八)第111章 嫌隙(六)第92章 首戰(zhàn)葛爾丹(八)第357章 風(fēng)雲(yún)漸起(三)第352章 父子兄弟(二十二)第389章 問鼎(十三)第273章 塵埃落定(十六)第346章 父子兄弟(十六)第340章 父子兄弟(十)第226章 渾水(七)第380章 問鼎(四)第349章 父子兄弟(十九)第133章 管中窺豹(二)第332章 父子兄弟(二)第165章 國事家事(三)第122章 波瀾橫生(五)第302章 南山遺恨(一)第324章 萬壽(一)第58章 誰言寸草心(二)第240章 渾水(二十一)第123章 波瀾橫生(六)第136章 二徵葛爾丹(三)第82章 出征(五)第308章 南山遺恨(七)第140章 二徵葛爾丹(七)第203章 風(fēng)雷涌動(十)第382章 問鼎(六)第170章 南巡(一)第239章 渾水(二十)第335章 父子兄弟(五)第115章 家宴(三)第144章 二徵葛爾丹(十一)第31章 八阿哥(三)第249章 議儲(二)第381章 問鼎(五)第186章 又逢傷心事第307章 南山遺恨(六)第256章 議儲(八)第56章 初識愁滋味(十)第40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十)第88章 首戰(zhàn)葛爾丹(四)第126章 暗潮洶涌(三)3 南書房第281章 督撫之爭(七)第235章 渾水(十六)第193章 風(fēng)雨欲來(六)第271章 塵埃落定(十四)第234章 渾水(十五)第81章 出征(四)第54章 初識愁滋味(八)第261章 塵埃落定(四)第380章 問鼎(四)第368章 風(fēng)雲(yún)漸起(十四)第368章 風(fēng)雲(yún)漸起(十四)第351章 父子兄弟(二十一)第32章 八阿哥(四)第354章 父子兄弟(二十四)第205章 驚變(一)第161章 河務(wù)(四)旅歐雜記布魯塞爾一第309章 南山遺恨(八)第101章 父子兄弟(七)第124章 暗潮洶涌(一)第32章 八阿哥(四)第362章 風(fēng)雲(yún)漸起(八)
第166章 國事家事(四)第309章 南山遺恨(八)第237章 渾水(十八)第298章 多事之秋(十)第231章 渾水(十二)第335章 父子兄弟(五)第151章 冷暖自知(二)第288章 督撫之爭(十四)第38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八)第378章 問鼎(二)第90章 首戰(zhàn)葛爾丹(六)第238章 渾水(十九)第329章 萬壽(六)第203章 風(fēng)雷涌動(十)第352章 父子兄弟(二十二)第310章 一波未平(一)第158章 河務(wù)(一)第338章 父子兄弟(八)第374章 風(fēng)雲(yún)漸起(二十)第249章 議儲(二)第348章 父子兄弟(十八)第125章 暗潮洶涌(二)第100章 父子兄弟(六)第95章 又生風(fēng)波(三)第363章 風(fēng)雲(yún)漸起(九)第329章 萬壽(六)第143章 二徵葛爾丹(十)第334章 父子兄弟(四)第322章 一波又起(八)第36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六)第191章 風(fēng)雨欲來(四)第337章 父子兄弟(七)第39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九)第340章 父子兄弟(十)第262章 塵埃落定(五)第54章 初識愁滋味(八)第111章 嫌隙(六)第92章 首戰(zhàn)葛爾丹(八)第357章 風(fēng)雲(yún)漸起(三)第352章 父子兄弟(二十二)第389章 問鼎(十三)第273章 塵埃落定(十六)第346章 父子兄弟(十六)第340章 父子兄弟(十)第226章 渾水(七)第380章 問鼎(四)第349章 父子兄弟(十九)第133章 管中窺豹(二)第332章 父子兄弟(二)第165章 國事家事(三)第122章 波瀾橫生(五)第302章 南山遺恨(一)第324章 萬壽(一)第58章 誰言寸草心(二)第240章 渾水(二十一)第123章 波瀾橫生(六)第136章 二徵葛爾丹(三)第82章 出征(五)第308章 南山遺恨(七)第140章 二徵葛爾丹(七)第203章 風(fēng)雷涌動(十)第382章 問鼎(六)第170章 南巡(一)第239章 渾水(二十)第335章 父子兄弟(五)第115章 家宴(三)第144章 二徵葛爾丹(十一)第31章 八阿哥(三)第249章 議儲(二)第381章 問鼎(五)第186章 又逢傷心事第307章 南山遺恨(六)第256章 議儲(八)第56章 初識愁滋味(十)第40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十)第88章 首戰(zhàn)葛爾丹(四)第126章 暗潮洶涌(三)3 南書房第281章 督撫之爭(七)第235章 渾水(十六)第193章 風(fēng)雨欲來(六)第271章 塵埃落定(十四)第234章 渾水(十五)第81章 出征(四)第54章 初識愁滋味(八)第261章 塵埃落定(四)第380章 問鼎(四)第368章 風(fēng)雲(yún)漸起(十四)第368章 風(fēng)雲(yún)漸起(十四)第351章 父子兄弟(二十一)第32章 八阿哥(四)第354章 父子兄弟(二十四)第205章 驚變(一)第161章 河務(wù)(四)旅歐雜記布魯塞爾一第309章 南山遺恨(八)第101章 父子兄弟(七)第124章 暗潮洶涌(一)第32章 八阿哥(四)第362章 風(fēng)雲(yún)漸起(八)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牟县| 钟祥市| 原阳县| 合作市| 本溪市| 鹤岗市| 清流县| 九江县| 乐安县| 南平市| 静乐县| 兴业县| 淮阳县| 沭阳县| 棋牌| 宾阳县| 林州市| 金川县| 宁德市| 平远县| 砚山县| 山西省| 米易县| 平陆县| 泗阳县| 新沂市| 宣武区| 吉木萨尔县| 板桥市| 巴马| 漳平市| 通州市| 桐城市| 七台河市| 十堰市| 错那县| 耒阳市| 河西区| 北票市| 平原县| 苍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