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77章 問鼎(一)

年羹堯這一日在獅子園所猜的皆不差,五日後的陛辭,康熙在他身上的一番帝術用心,便就印證了這一點。年羹堯入煙波致爽殿請訓,自辰時至午時的三個時辰內,皆是盡著他君臣兩個說些推心置腹之語,初而康熙多少疑他與幾處王邸皆有往來,年羹堯便極坦誠地回說了穆景遠奉命往軍前私見之事,雖也算措置的嚴密妥當,然所涉干係甚大,然於雍王處,他卻並不敢以此事擅告,他只怕此事因此而旁生枝節。繼而年羹堯又以孟光祖一事得了處分爲前鑑,再謝皇帝優容恩眷,知遇期許之恩,深言一心惟以報效君父國家,何敢幹犯國法,妄期非份之榮?

魏珠在大宮門前得了胤禎的奏摺匣子,匆匆趕到西暖閣外,聽得裡頭言笑晏晏,一來一去間語調都說地極快,隱隱綽綽地又透出‘阿哥’、‘軍務不與庶務同’幾個字句來,魏珠便不敢再進了,只是望一眼頭頂那檐角上半透出來的日光,默默候在了廊下。不一時,只聽得裡頭一陣泣涕懇切,叩首不止的動靜之後,忽地默然一刻,就又接著皇帝一聲極是暢快地笑言,“成,朕再無疑你之處,你亦不必懷疑,今日抵定西陲,來日才兼文武,出將入相,亦算是朕對你的期許,縱有艱難,也須戮力爲之,可莫要辜負了。”

隨後年羹堯再三謝恩了出來,魏珠眼尖,一下兒便瞧見他手上捧著的細長匣子實乃御用弓矢,正犯琢磨間,見有小太監出來引著他去了,當下也不及細想,趕忙趨步至門前,報名進去遞了胤禎的摺子。康熙看過兩眼,想及適才與年羹堯所談的些許軍前情形,不經意地皺了皺眉頭,然而思量再三,便也提筆準了胤禎回京面奏之請。魏珠立在一旁瞧得真切,晚間便使人將年羹堯陛見三個時辰與皇上命大將軍王進京的兩件事,傳了信兒出去與胤禟知道。

一轉眼已是立冬之日,聖駕抵京。因皇帝年老體虛,路上一時染些了風寒,便牽著周身疼痛,右手原好了的舊疾,這一下又因疼痛提不住筆了。又兼年節大典將近,皇帝身子禁不得多次路途顛簸,儀駕便徑直往宮中駐蹕,省去了往年再在暢春園歇駕一月的舊例。胤禎原也得了聖駕返京的邸報,算著日子,一路上緊趕慢趕的,也還是錯後了七八日纔到。抵京當日,胤禎剛剛到府門口,就有家人來回說秦道然在府中候見,胤禎急著見駕,當下便使人打發了他回去,一時也沒顧上往府內去見家人,在廳上匆匆更了衣,便即刻往東華門遞牌子候駕去了。

魏珠得了旨意,在景運門外候著胤禎,遠遠看見戴著青狐東珠冠,外罩一身紫貂端罩,蜜蠟朝珠的胤禎過來,忙堆上笑容,領著兩個小太監疾步迎了上去,“給大將軍王請安了。”魏珠一面說著,規矩行下個千禮,就又起身笑讓了他前行,“皇上這會子在西暖閣,知道大將軍王到了,也是歡喜。”胤禎一笑頷首,原本就抻在袖中欲行打賞問教的銀封,虛扶之間就勢塞了過去,嘴上只說著,“怎麼好勞總管親迎?”“十四爺這話可就是罵奴才了,哪有容做奴才的在主子跟前兒託大的?”這話說得極近密討巧,胤禎聽得心中也頗爲舒坦,面上不經心地也帶出兩分得色來,魏珠暗暗瞧在眼裡,就這到乾清宮的幾步路過來,言行也顯著愈發謙恭。

胤禎得了旨意進殿,先是對著正殿的御座正經行了個大禮,繼而便往暖閣裡去,不妨見著胤禛也坐在屋內一側,胤禎一瞬間稍愣了愣,忙又醒過神來,先對著康熙打袖行了跪安禮。康熙坐在暖榻上,腰後及手邊都各墊了個軟枕,皇帝久沒看見胤禎,如今見著兒子回來,自然只有歡喜的,更聽著他聲音也顯得中氣十足,面上自是喜色不掩,賜了他坐,先將他上下打量了一眼,跟著便笑道,“你在外兩年,看著倒壯碩結實了不少,眉宇間也透著些剛健脾性出來,不錯。”稍有一停,輕聲嘆息了又道:“看著你,朕倒越發覺得自個兒真是老了,就前些時候,還有一日夢見你。”胤禎斜僉著身子坐在小杌子上,垂首凝神地,乍聽了皇父這樣的話,只覺著鼻子一酸,這一刻竟是又跪了下去,伏地泣道,“兒子在外,無一日不想念阿瑪——”胤禎一長聲地嗚咽,竟是噎住了喉嚨,只將那後頭的話也說得囫圇不清,“皇阿瑪春秋鼎盛,一身系社稷安危之重,還須保重龍體纔是。”

如此孺慕之思,情真所至,三人心中各有所思,卻也皆是酸楚感懷,康熙看著他大是動容,然嘴脣蠕動了半晌,卻終究什麼也沒說。過了好一陣,見他哭得愈發動情,忙指了他向胤禛示意,胤禛應了聲,便就起身去扶他,胤禎這廂卻仍是伏在地上,直拗著勁兒不肯起身。康熙還好,胤禛只覺他作態地有些過了,一面攙著他的手提了勁,一面蹙眉勸道,“皇阿瑪近來身子本就不豫,這會子太醫囑咐仍須靜攝調養,你定要這樣兒招得他傷心麼?”胤禎這方稍止了泣涕聲,叩了個頭方纔起身,擡首覷了皇父一眼,小聲道,“兒臣失儀——”

康熙眼眶有些溼潤,略略闔目掩飾過了,這會子只擺了擺手,仍命他二人坐了,依舊和藹道,“朕父子三人難得坐了一處說說話,不是正經奏對,這些規矩就都免了罷,也不必拘著禮數了。你來之前,朕同胤禛兩個還說,人說老了就易動情,朕從前常說老臣們年齒愈增,眷戀之情怎麼益發深重了,如今看來,朕可看淡生死天命,反卻不能免這個俗。今兒原是朕招得你陪了朕一道難過。你在軍前不容易,要學的東西也多,這份心思朕能體會得。”

康熙說著,略略擡了擡手,胤禛離得近,忙起身過來扶著他緩緩坐正了,皇父言中不自覺地透著些許頹意,胤禛如今侍奉君前的時候日多,深知一言謹慎的道理,勸又不能勸,只得輕聲道了句,“皇阿瑪……皇阿瑪萬壽無疆。”胤禎望著康熙,只覺堪堪方兩年,皇父如今身子、言語,老態益發地明顯,也不知從哪兒生出一腔豪氣,胤禛話音剛落,胤禎當即站起身來,拱手鄭重道,“兒臣無能,然兩年內務必全靖策逆餘孽,肅清北地邊患,期爲皇阿瑪七十聖壽賀。”

第134章 二徵葛爾丹(一)第248章 議儲(一)第226章 渾水(七)第69章 何去何從(十)2 在禁苑的生活第319章 一波又起(五)第389章 問鼎(十三)第356章 風雲漸起(二)第324章 萬壽(一)第147章 二徵葛爾丹(十四)第17章 圍獵(一)第189章 風雨欲來(二)第89章 首戰葛爾丹(五)第116章 家宴(四)第203章 風雷涌動(十)第95章 又生風波(三)第179章 科舉弊案(一)第328章 萬壽(五)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三)第54章 初識愁滋味(八)第286章 督撫之爭(十二)第48章 初識愁滋味(二)第197章 風雷涌動(四)第87章 首戰葛爾丹(三)第130章 暗潮洶涌(七)第265章 塵埃落定(八)第247章 渾水(二十八)第148章 二徵葛爾丹(十五)第153章 冷暖自知(四)第365章 風雲漸起(十一)第181章 科舉弊案(三)第252章 議儲(五)第297章 多事之秋(九)第162章 河務(五)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三)第112章 歷史軌跡第66章 何去何從(七)第305章 南山遺恨(四)第22章 圍獵(六)第268章 塵埃落定(十一)第306章 南山遺恨(五)第292章 多事之“秋”(四)第94章 又生風波(二)第230章 渾水(十一)14 家祭一第245章 渾水(二十六)第267章 塵埃落定(十)第370章 風雲漸起(十六)第368章 風雲漸起(十四)第378章 問鼎(二)第61章 何去何從(二)第303章 南山遺恨(二)第324章 萬壽(一)第243章 渾水(二十四)第307章 南山遺恨(六)第156章 洗三第265章 塵埃落定(八)第383章 問鼎(七)第33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一)第126章 暗潮洶涌(三)第54章 初識愁滋味(八)第117章 家宴(五)第237章 渾水(十八)第76章 從軍(七)第100章 父子兄弟(六)第387章 問鼎(十一)第248章 議儲(一)第336章 父子兄弟(六)第381章 問鼎(五)第79章 出征(二)第132章 管中窺豹(一)第290章 多事之秋(二)第280章 督撫之爭(六)第73章 從軍(四)第159章 河務(二)第31章 八阿哥(二)9 喜訊一第296章 多事之秋(八)第154章 冷暖自知(五)第191章 風雨欲來(四)第115章 家宴(三)第120章 波瀾橫生(三)第354章 父子兄弟(二十四)第22章 圍獵(六)11 郊迎一第109章 嫌隙(四)第168章 封爵(一)第314章 一波未平(四)第296章 多事之秋(八)第325章 萬壽(二)第23章 兄弟(一)第33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一)第23章 兄弟(一)第279章 督撫之爭(五)第317章 一波又起(三)第268章 塵埃落定(十一)第350章 父子兄弟(二十)第73章 從軍(四)第259章 塵埃落定(二)第277章 督撫之爭(三)
第134章 二徵葛爾丹(一)第248章 議儲(一)第226章 渾水(七)第69章 何去何從(十)2 在禁苑的生活第319章 一波又起(五)第389章 問鼎(十三)第356章 風雲漸起(二)第324章 萬壽(一)第147章 二徵葛爾丹(十四)第17章 圍獵(一)第189章 風雨欲來(二)第89章 首戰葛爾丹(五)第116章 家宴(四)第203章 風雷涌動(十)第95章 又生風波(三)第179章 科舉弊案(一)第328章 萬壽(五)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三)第54章 初識愁滋味(八)第286章 督撫之爭(十二)第48章 初識愁滋味(二)第197章 風雷涌動(四)第87章 首戰葛爾丹(三)第130章 暗潮洶涌(七)第265章 塵埃落定(八)第247章 渾水(二十八)第148章 二徵葛爾丹(十五)第153章 冷暖自知(四)第365章 風雲漸起(十一)第181章 科舉弊案(三)第252章 議儲(五)第297章 多事之秋(九)第162章 河務(五)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三)第112章 歷史軌跡第66章 何去何從(七)第305章 南山遺恨(四)第22章 圍獵(六)第268章 塵埃落定(十一)第306章 南山遺恨(五)第292章 多事之“秋”(四)第94章 又生風波(二)第230章 渾水(十一)14 家祭一第245章 渾水(二十六)第267章 塵埃落定(十)第370章 風雲漸起(十六)第368章 風雲漸起(十四)第378章 問鼎(二)第61章 何去何從(二)第303章 南山遺恨(二)第324章 萬壽(一)第243章 渾水(二十四)第307章 南山遺恨(六)第156章 洗三第265章 塵埃落定(八)第383章 問鼎(七)第33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一)第126章 暗潮洶涌(三)第54章 初識愁滋味(八)第117章 家宴(五)第237章 渾水(十八)第76章 從軍(七)第100章 父子兄弟(六)第387章 問鼎(十一)第248章 議儲(一)第336章 父子兄弟(六)第381章 問鼎(五)第79章 出征(二)第132章 管中窺豹(一)第290章 多事之秋(二)第280章 督撫之爭(六)第73章 從軍(四)第159章 河務(二)第31章 八阿哥(二)9 喜訊一第296章 多事之秋(八)第154章 冷暖自知(五)第191章 風雨欲來(四)第115章 家宴(三)第120章 波瀾橫生(三)第354章 父子兄弟(二十四)第22章 圍獵(六)11 郊迎一第109章 嫌隙(四)第168章 封爵(一)第314章 一波未平(四)第296章 多事之秋(八)第325章 萬壽(二)第23章 兄弟(一)第33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一)第23章 兄弟(一)第279章 督撫之爭(五)第317章 一波又起(三)第268章 塵埃落定(十一)第350章 父子兄弟(二十)第73章 從軍(四)第259章 塵埃落定(二)第277章 督撫之爭(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达拉特旗| 汉川市| 四平市| 吕梁市| 紫金县| 黑龙江省| 房产| 肇庆市| 泗水县| 射洪县| 高唐县| 鲁甸县| 阳朔县| 佛教| 柳州市| 博罗县| 阿瓦提县| 阿坝| 临沭县| 牟定县| 扎鲁特旗| 眉山市| 盐城市| 玛多县| 连云港市| 岫岩| 麻阳| 景谷| 北辰区| 岳普湖县| 且末县| 姜堰市| 集贤县| 曲麻莱县| 台南市| 崇信县| 波密县| 姜堰市| 磐石市| 敖汉旗| 深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