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三)

康熙聞言也笑道:“皇祖母,在朕眼中,您還真是和20年前沒什麼分別,朕也希望您永遠這樣陪著朕,指點朕。”

太皇太后瞄了皇帝一眼,眼中滿是慈愛,道:“皇帝這話,我知道是爲了要討我高興,但我聽了就是開心。”這時,轉頭看了一眼三阿哥,道:“老三這孩子,文文靜靜的,天生就是讀書的料,以後一定是我愛新覺羅家的狀元。”

康熙接口道:“皇祖母說的是,老三的窗課不錯,師傅們都誇的。”

三阿哥靦腆的笑笑。

這時,太皇太后的注意力才轉到胤禛這裡,上下打量了好些時候,問道:“這個皇孫我倒是有些眼生了,是老四還是老五?”

胤禛跪上前一步道:“回老祖宗的話,不敢有勞皇阿瑪代答,重孫兒胤禛,在幾位兄弟中排行第四,胤禛給您請安了,老祖宗吉祥。”

太皇太后聽到這個,先是詫異了一下,接著臉都笑開花了,道:“你這個娃娃,還真是機靈,叫我老祖宗,這是哪裡的叫法啊?不過,這個稱呼,老祖宗喜歡。”

康熙也是愣了一下,已開始還有些埋怨,怎麼胤禛亂了稱謂,看太皇太后高興,也便不再言語。

胤禛心中倒是暗叫慶幸,以前宮中的諳達教過,見到太皇太后要叫太祖母,可是自己以前在電視上看到好像都叫“老祖宗“,今天見到,不由得脫口而出。此時,胤禛便答道:“回老祖宗的話,胤禛以前聽侍衛(wèi)們這麼聊過,說是民間都是這麼叫,胤禛覺得這麼著透著親切,而且老祖宗對孫兒們如此關愛,就一時唐突了,求老祖宗恕罪。”

這樣一說,太皇太后更是樂了,笑道:“呵,還有這麼個典故,是啊,民間這麼叫法是有意思,一家人顯得和和樂樂的,以後,你們這羣孫兒輩的,都這麼叫。”

胤禛差點昏倒,沒想到這個稱謂居然是這樣在宮廷中流行起來的,他自己就是創(chuàng)造的鼻祖。

太皇太后接著說道:“皇帝,胤禛這孩子聰明的緊,又知禮,以後你要多帶著他過來給我看看。”

康熙笑著答道:“孫兒理會得。胤禛平時書也讀的不錯,騎射的功夫也還過得去,朕也頗看好他。”

胤禛朝康熙一叩頭,又拱手向幾位哥哥團團一輯,道:“是皇阿瑪?shù)慕虒Ш蛶孜桓绺绲陌駱印!?

太子這時已經(jīng)基本把胤禛看成是自己的人,所以微笑著還了一輯,三阿哥也是如此,只是大阿哥心裡老大不樂意,只是“嗯“了一聲,勉強從嘴角擠出一絲微笑。康熙沒有漏過這些小動作,面上雖沒有表現(xiàn),可是在心裡,大阿哥又失了分了。

祖孫幾人又談了一些時候,待禮部和內務府的人安排好了法駕鑾儀,便伺候著康熙和太皇太后同乘一輦,幾位阿哥騎馬隨行,一路浩浩蕩蕩返京不提。

不幾日,恭請?zhí)笠曊拢SH王福全,上書房大臣佟國維維持著,康熙率領幾位皇子,連同高士其,隆科多一行,往塞上而去。

在衆(zhòng)皇子之中,太子和三阿哥喜靜,一路都是乘著馬車,大阿哥隨武丹先行,胤禛騎馬根在後面,人不高,卻騎著一匹高頭大馬,煞是惹眼,得虧是在裕親王的教導之下,胤禛現(xiàn)在馬騎的著實不錯,隨行的侍衛(wèi)兵士們看在眼裡,心中也叫了一聲“四爺了得。”

還有一個人,一直觀察著胤禛,這日,他打馬從後面跟上,與胤禛兩個並轡而行,胤禛一看,此人頭戴髹漆鐵盔。盔帽前後左右各有一樑,額前正中突出一塊遮眉,其上有舞擎及覆碗,碗上有形似酒盅的盔盤,盔盤中間豎有一根插纓槍、上豎一支灰色鵰翎。後垂石青色的絲綢護領,護頸及護耳,上繡紋飾,並綴以銅泡釘,身著全副金黃色鎧甲,覆有虎頭襞膝,護領、護肩、護腋、前胸後背、前擋、袖端上都繡有串珠繡的蛟龍和彩雲(yún),端得華貴。

再細看此人,竟只有十七八歲年紀,濃眉,高顴,額上的部分深深地壓在盔下,眼睛細長,脣角才長出細細絨毛。原來竟是剛封的正黃旗都統(tǒng)隆科多,之前兩人也只是在出發(fā)時打過幾個照面,並沒有說過話,而且胤禛心中對此人頗有幾分忌憚。畢竟在野史中,正是此人幫助了胤禛取得了帝位,而且在正史上,也正是胤禛最後圈禁了這位所謂的“舅舅”。

隆科多在馬上抱了抱手,道:“給四爺請安,奴才甲冑在身,不便行禮,四爺見諒。”

胤禛心中有些不快,此人甚是託大,雖然言語之中尚算恭謹,但是態(tài)度卻很倨傲。但胤禛沒說什麼,只展顏一笑,也拱了拱手道:“舅舅客氣了,若是在平常人家,應該是胤禛向舅舅行禮纔對。”

隆科多微微一笑,竟沒有稍微客氣一下,便道:“四爺,奴才這次出來前,我姐姐,就是你額娘,讓人特別從宮裡傳話來告誡我說,讓我照應著四爺,說四爺年紀小,別磕著碰著。”

胤禛聽罷,有些感動佟貴妃的關心之餘,也不免好笑,怪不得隆科多一副不屑的樣子,敢情把自己當成那種風吹雨打不得的公子哥。

胤禛也從佟貴妃處多少知道一點隆科多的事情,隆科多雖然是親貴子弟,但落草就是二等侍衛(wèi),12歲時就開始跟著伯父佟國綱在大營中歷練,迄今已經(jīng)6年多了,雖未正式上過戰(zhàn)場,也算是久經(jīng)場面,兵器火器自是不在話下,自己的拳腳功夫在大營中也是極其了得,排兵布戰(zhàn)更是省得。也算是貴胄子弟中的翹楚精英了,深得康熙的寵愛,幾次出行,都把他帶在身邊,已充護衛(wèi),而且更是在最近加封滿洲正黃旗統(tǒng)領,要知道,佟家被擡旗滿洲鑲黃旗也不過只有幾年的工夫而已,這個封賞著實是異類了。所以隆科多儘管自稱奴才,心中一定沒有把胤禛放在眼裡。

胤禛哈哈一樂,道:“皇額娘老是以爲胤禛是長不大的孩子,胤禛現(xiàn)在雖然離舅舅還是天差地遠,可是在同齡的宗室子弟中,胤禛也算是筋骨強健的了。”

隆科多看看胤禛,嘴角一咧,算了笑了一下,又道:“聽說四爺上次在皇上南苑圍獵時殺了一頭猛虎?”

胤禛擺擺手,道:“胤禛哪有這等本事,那是皇阿瑪打的老虎,都已經(jīng)奄奄一息了,胤禛只是補了一銃而已。”

隆科多早就聽其他侍衛(wèi)們說過這個故事,此刻見胤禛居功而不傲,倒也心中多了幾分喜愛,當下也不再說話,只擺了擺手,打馬向中軍奔去。

第224章 渾水(五)第130章 暗潮洶涌(七)3 南書房第75章 從軍(六)第89章 首戰(zhàn)葛爾丹(五)第294章 多事之秋(六)第120章 波瀾橫生(三)第29章 傷逝(三)第361章 風雲(yún)漸起(七)第252章 議儲(五)第98章 父子兄弟(四)第319章 一波又起(五)第360章 風雲(yún)漸起(六)第102章 父子兄弟(八)第134章 二徵葛爾丹(一)第131章 暗潮洶涌(八)第21章 圍獵(五)第124章 暗潮洶涌(一)第69章 何去何從(十)第17章 圍獵(一)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第269章 塵埃落定(十二)第160章 河務(三)第1節(jié) 我來了 布魯塞爾第350章 父子兄弟(二十)第79章 出征(二)第88章 首戰(zhàn)葛爾丹(四)第258章 塵埃落定(一)第248章 議儲(一)第170章 南巡(一)第54章 初識愁滋味(八)第180章 科舉弊案(二)第364章 風雲(yún)漸起(十)第45章 麻煩(五)第362章 風雲(yún)漸起(八)第89章 首戰(zhàn)葛爾丹(五)2 在禁苑的生活第123章 波瀾橫生(六)第64章 何去何從(五)第133章 管中窺豹(二)第279章 督撫之爭(五)第226章 渾水(七)第122章 波瀾橫生(五)2 在禁苑的生活第355章 風雲(yún)漸起(一)第76章 從軍(七)第118章 波瀾橫生(一)第288章 督撫之爭(十四)第137章 二徵葛爾丹(四)第20章 圍獵(四)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二)第378章 問鼎(二)第241章 渾水(二十二)第378章 問鼎(二)第391章 問鼎(十五)第257章 議儲(九)第235章 渾水(十六)第114章 家宴(二)第109章 嫌隙(四)第280章 督撫之爭(六)9 喜訊一第84章 出征(七)第288章 督撫之爭(十四)第247章 渾水(二十八)第59章 誰言寸草心(三)第280章 督撫之爭(六)第187章 懲戒第142章 二徵葛爾丹(九)第147章 二徵葛爾丹(十四)第272章 塵埃落定(十五)第142章 二徵葛爾丹(九)第366章 風雲(yún)漸起(十二)第300章 多事之秋(十二)第92章 首戰(zhàn)葛爾丹(八)第312章 一波未平(二)第37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七)第286章 督撫之爭(十二)第211章 驚變(七)第354章 父子兄弟(二十四)第93章 又生風波(一)第28章 傷逝(二)第49章 初識愁滋味(三)第46章 麻煩(六)第44章 麻煩(四)第85章 首戰(zhàn)葛爾丹(一)第381章 問鼎(五)第129章 暗潮洶涌(六)第202章 風雷涌動(九)第331章 父子兄弟(一)第129章 暗潮洶涌(六)第294章 多事之秋(六)第166章 國事家事(四)第181章 科舉弊案(三)第56章 初識愁滋味(十)第249章 議儲(二)第338章 父子兄弟(八)第21章 圍獵(五)第273章 塵埃落定(十六)第372章 風雲(yún)漸起(十八)
第224章 渾水(五)第130章 暗潮洶涌(七)3 南書房第75章 從軍(六)第89章 首戰(zhàn)葛爾丹(五)第294章 多事之秋(六)第120章 波瀾橫生(三)第29章 傷逝(三)第361章 風雲(yún)漸起(七)第252章 議儲(五)第98章 父子兄弟(四)第319章 一波又起(五)第360章 風雲(yún)漸起(六)第102章 父子兄弟(八)第134章 二徵葛爾丹(一)第131章 暗潮洶涌(八)第21章 圍獵(五)第124章 暗潮洶涌(一)第69章 何去何從(十)第17章 圍獵(一)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第269章 塵埃落定(十二)第160章 河務(三)第1節(jié) 我來了 布魯塞爾第350章 父子兄弟(二十)第79章 出征(二)第88章 首戰(zhàn)葛爾丹(四)第258章 塵埃落定(一)第248章 議儲(一)第170章 南巡(一)第54章 初識愁滋味(八)第180章 科舉弊案(二)第364章 風雲(yún)漸起(十)第45章 麻煩(五)第362章 風雲(yún)漸起(八)第89章 首戰(zhàn)葛爾丹(五)2 在禁苑的生活第123章 波瀾橫生(六)第64章 何去何從(五)第133章 管中窺豹(二)第279章 督撫之爭(五)第226章 渾水(七)第122章 波瀾橫生(五)2 在禁苑的生活第355章 風雲(yún)漸起(一)第76章 從軍(七)第118章 波瀾橫生(一)第288章 督撫之爭(十四)第137章 二徵葛爾丹(四)第20章 圍獵(四)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二)第378章 問鼎(二)第241章 渾水(二十二)第378章 問鼎(二)第391章 問鼎(十五)第257章 議儲(九)第235章 渾水(十六)第114章 家宴(二)第109章 嫌隙(四)第280章 督撫之爭(六)9 喜訊一第84章 出征(七)第288章 督撫之爭(十四)第247章 渾水(二十八)第59章 誰言寸草心(三)第280章 督撫之爭(六)第187章 懲戒第142章 二徵葛爾丹(九)第147章 二徵葛爾丹(十四)第272章 塵埃落定(十五)第142章 二徵葛爾丹(九)第366章 風雲(yún)漸起(十二)第300章 多事之秋(十二)第92章 首戰(zhàn)葛爾丹(八)第312章 一波未平(二)第37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七)第286章 督撫之爭(十二)第211章 驚變(七)第354章 父子兄弟(二十四)第93章 又生風波(一)第28章 傷逝(二)第49章 初識愁滋味(三)第46章 麻煩(六)第44章 麻煩(四)第85章 首戰(zhàn)葛爾丹(一)第381章 問鼎(五)第129章 暗潮洶涌(六)第202章 風雷涌動(九)第331章 父子兄弟(一)第129章 暗潮洶涌(六)第294章 多事之秋(六)第166章 國事家事(四)第181章 科舉弊案(三)第56章 初識愁滋味(十)第249章 議儲(二)第338章 父子兄弟(八)第21章 圍獵(五)第273章 塵埃落定(十六)第372章 風雲(yún)漸起(十八)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龙县| 黄龙县| 张家川| 从化市| 刚察县| 奉贤区| 东丽区| 清新县| 河池市| 高平市| 应城市| 柳州市| 太谷县| 瑞金市| 德清县| 竹山县| 工布江达县| 都匀市| 治县。| 木兰县| 平罗县| 义马市| 璧山县| 壤塘县| 乡宁县| 张北县| 长寿区| 桓仁| 龙门县| 新疆| 华容县| 通化市| 桃江县| 社旗县| 兴文县| 天峨县| 巩义市| 社旗县| 峨山| 德令哈市| 美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