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620.第616章 盧鏜,爭取讓小本子給你立雕像

第616章 盧鏜,爭取讓小本子給你立雕像

盧鏜的聲音讓屋裡變得無比寂靜。

所有人都轉頭看著臉色漲紅的朱翊鈞。

什麼事把我們皇上氣成這個樣子?

我們皇上雖然年少,可做事極爲沉穩,凡事不動聲色,今天能把他氣得有些失態,肯定是大事。

“東倭狗賊!拿我大明當猴耍嗎?

被打痛了,就趕緊跪地投降。傷疤稍微好一點,又開始上竄下跳。賤不賤啊?一羣沒開化的,不知廉恥的海島賤猴子!”

朱翊鈞破口大罵道。

原來是東倭小國,又惹惱了皇上。

自從大明鬧倭患,東倭就上了大明軍民的黑名單,尤其是東南沿海地區。

雖然有心人都知道倭患是怎麼回事,可倭寇是他們手裡的刀,也最爲兇殘,這筆血賬已經跟東南那些勾結外賊,引倭爲寇的人算過了。

現在大家一心只想著好好跟東倭算一算這筆賬。

自從日本三島成爲大明海軍的“大型靶場”後,一直就跟大明糾纏不清。

正如皇上所言,打痛了叫爸爸,痛哭流涕;稍微好一點,忘記痛了,又叫囂起來了。

想必這次又是如此,才把皇上氣得夠嗆。

不過東倭你如此做,對大明這麼做有什麼威脅,關鍵是傷害性不大,侮辱性極強。

皇上什麼時候受過這樣的氣?

朱翊鈞還在繼續怒斥著。

“前些日子還畢恭畢敬地遣使求和,一轉背,界港的武士爭搶我大明商賈貨物,打傷我大明商行夥計五人,致使兩人傷重不治。

想幹什麼?貼臉幹大的是嗎?

騎在脖子上拉乾的不算,還要拉稀的?”

聽聽皇上罵的這些話,確實是把他給氣到了。

“界港怎麼回事?盧鏜,你說!”

“皇上,當初您下過聖諭,日本三島,炮要打,海要封,但生意還要做,於是我們就留了界港、博多和平戶三處港口。

平戶港現在在我大明北海水師保護之下,完全由我大明代辦官管理。博多在當地領主毛利家手裡。界港則有日本六大商賈組成維持會,負責管理。”

“維持會,維持他媽個頭!”朱翊鈞破口大罵道,臉色一正,昂首挺胸地說道,“朕下旨!”

盧鏜噗通跪倒在地。

張居正、張學顏、胡如恭等人連忙離開座位,整齊地按秩序跪倒在地,屏住呼吸等候朱翊鈞的旨意。

祁言在旁邊執筆,聚精會神地聽著。

“東倭小賊,生性狡詐,不服王化,與禽獸無異。叛服不定,視天朝威嚴於無物。朕決定,賜日本國火箭彈十萬枚,十萬不夠就二十萬枚,三十萬枚。”

朱翊鈞指著盧鏜說道:“盧鏜,你帶著水師,帶著這十萬枚欽賜的火箭彈,先去博多港,先賞它一萬枚,再去界港,再賞它兩萬枚。

陸戰師上岸,護著兩萬枚火箭彈去京都,賞賜給他們國主和將軍,賞給那些死不聽勸的公卿武將們。

然後小田原、駿府、津、姬路,只要離海近的城池和城下町,統統賞賜火箭彈,大城五千枚,小城三千枚。”

盧鏜聽得頭皮發麻。

這兩三年,北海水師在日本、朝鮮等國使用過三萬枚火箭彈,知道實際威力之大。

只是以前皇上只是叫封鎖日本沿海,所以北海水師多半是拿著火箭彈直接燒燬沿海的田地、鹽場、造船廠、港口,以及少數冥頑不化的城池。

大規模向日本城池和城下町投放,從來沒有過。

盧鏜知道日本實情,那裡的城池和城下町的絕大部分房子都是木製的,而且層層疊疊,密密麻麻,一點火星子就能燒成一大片。

現在直接發射成千上萬枚火箭彈,還是以能燒聞名的海軍版火箭,那燒起來不要太兇殘,人間煉獄啊。

等朱翊鈞口諭中間有停滯時,盧鏜連忙問了一句。

“皇上,以後我們不跟日本做生意了?”

“做什麼生意?東倭這個大不敬、屢教不改的外藩,朕不要了,讓它毀滅吧!盧鏜,你使勁用火箭彈去日本洗地,先打界港博多港,再上岸推進到京都,使勁地燒。

十萬枚不夠,二十萬枚,你給朕使勁地燒,爭取讓日本人給你立一座全身雕像!既然他們與禽獸無異,那就把他們燒回到動物世界去!”

盧鏜有些疑惑,皇上要我使勁地用火箭彈燒日本,把它們燒回到動物世界去,我懂。可是爲什麼它們還會給我立一座全身雕像?

真要是如此,這些人該有多大的毛病啊!

盧鏜不敢問,低著頭聽完朱翊鈞的口諭。

“好了,口諭說到這裡。祁言在執筆記錄。等整理好後,朕簽字用寶後,盧卿立即遵行。”

“遵旨!”

等盧鏜奉旨離開後,朱翊鈞慢慢恢復了平靜,轉頭對張居正、張學顏和胡如恭說道。

“讓這些狗東西氣暈頭了。這些傢伙,以前是螞蟥,是鬣狗,被人引著來禍害我大明。

把他們打回老家去了,卻變成跟糞坑裡的蛆一樣,盡在噁心我們。

朕對他們沒有什麼念頭了,趕緊毀滅吧。”

朱翊鈞擺了擺手,“好了,噁心的事我們就不提了。京師裡傳來的八百里急報,還有一封是湖廣發來的的,王一鶚的急奏。

張師傅,你看看。”

張居正接過來看完後,臉色微微一變。

“湖廣又起波瀾了。”

“有些人總是不消停。”朱翊鈞轉頭問道,“馮保,殷正茂和凌雲翼還在京裡等著辭陛嗎?”

“是的,四川總督殷正茂和湖南巡撫凌雲翼,已經領了吏部執照文書,資政局也循例跟他們談了話。

現在在京裡等著皇上御駕回京。謝恩辭陛的奏本,已經呈到司禮監了。”

聽著馮保低著頭垂眉答道,張居正心裡有些激動。

馮保一回來就接過司禮監的權柄,聽他答話,說明又恢復對司禮監的掌控。

好啊,我張叔大再也不是孤軍奮戰,我在內廷也有人了。

“召殷正茂和凌雲翼到天津城,朕在那裡等著他們。等辭陛後,他倆直接南下去赴任。”

“遵旨。”

馮保接過張居正遞迴的那份急報,兩人目光在空中交織,會意地淡淡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馮保自去擬旨,朱翊鈞指著胡如恭說道:“張師傅,你的地方改制,正好在直隸試點。直隸大佬在這裡啊。這是他的地盤,凡事你可以先找他商議。”

張居正笑著答道:“皇上英明,一下子就給臣指了條明路。”

胡如恭笑著答道:“皇上發話了,張相只管發話。但是下官只能先聽著,具體怎麼辦,還要回去後跟三司商議。”

他這話裡有很委婉的意思,張相你吩咐的事,我必須先看看,合適的我就支持,不合適的我們再說。

張居正心裡有些不爽,但也無可奈何。

他可以對直隸布政司指手畫腳,把布政使、左右參議訓得跟孫子一般。因爲這些人的官帽子握在他的手裡。

對按察司和兵備司也可以指手畫腳。

你要是不聽招呼,他可以找御史臺和戎政府掰扯,趙貞吉和胡宗憲多半會看顧他的面子,把下屬的按察司和兵備司訓一頓,圓一圓內閣總理張相的面子。

因爲大家的錢袋子在他手裡捏著,必須給幾分薄面。

戎政府還好些,有少府監這個內庫當外援,多少可以接濟些。

御史臺就完全靠國庫撥款,靠“財政”吃飯,御史們可以一身傲骨,但是肚子一餓,就體虛無力了啊!

巡撫和總督不同,人家直屬皇上,奏本直接遞到司禮監,官帽子不歸你管。人家的衙門小,屬員也不多,一年那點開支隨便哪裡都能摳出來。

再說了,你親兒子布政司還在他手裡捏著,政績要不要了?前途要不要了?

捫心自問,你敢扣他經費嗎?

所以巡撫和總督對內閣總理張居正可以是客客氣氣的,但是你叫人家對你言聽計從,如臂使指,那是不可能的。

張居正把地方官制改革方案細說了一遍,裁併地方各分巡道、分守道、兵備道;全面取消巡按御史,把它從御史臺都察院管轄,改爲巡撫衙門督查室管轄。

胡如恭聽到這兩點,高興了,“好,那些什麼道,早就該撤了。因事設職,冗官冗職,這些分巡道、分守道和兵備道,全是在養閒人。

還有那些巡按御史,都是些啥事都不做,搗亂擡槓他第一的傢伙。啥都不懂,偏偏裝作什麼都懂,凡事都要指手畫腳一番。

到一地方,正事不做,就只知道揪地方官員的小辮子,或敲詐勒索,或打壓呵斥。不問實際政績,先問你是誰的門生。

不分是非,先分師門,這樣的巡按,我早就想裁了。”

張居正笑著說道:“胡撫臺鼎力支持,那是好事。接下來是裁併的衛所之事。”

胡宗憲執掌戎政府,最重要的事就是裁併衛所。

其實從嘉靖四十五年開始,到隆慶年間,藉著編練新軍的名義,全國衛所可用的軍官和士兵,全被抽調一空,編入到陸海軍。

早在隆慶元年,二十個一都司就移權給兵備司,都司成了集結邊軍,準備出征才用的名字。比如戚繼光出征土默特部時,組成燕北都指揮使司,燕北都司。

兩個留守司,中都留守司改爲鳳陽皇陵留守司。興都留守司改爲安陸皇陵留守司。專司護陵,以及對兩處皇陵的日常維護修繕。

內外衛四百九十三個,守禦屯田羣牧千戶所三百五十九個,到隆慶二年都成了空架子。今年被全部裁撤。

從太祖、成祖傳下來的世襲小旗、總旗、百戶、千戶、指揮使等軍官,能打仗的基本上都被抽調出去,名冊歸在二十六軍或海軍諸水師名下。

然後世襲武官職,百戶以上朝廷都認,不過得改。

百戶和試百戶合併爲百戶,正、副千戶合併爲千戶,衛所鎮撫、指揮使僉事和指揮使同知、指揮使合併爲指揮使僉事、指揮使同知和指揮使,總共五級。

全部轉到左右千牛衛名下,繼續領幹餉。

不過朱翊鈞怎麼可能讓他們繼續佔便宜。

軍律規定,世襲武官家中子弟必須有一人考入陸海軍士官或軍官學校,以士官或軍官服役三年以上,纔有資格繼續傳襲。

如果軍功足夠,還可以往上升一升。

自從,軍人爲大明出生入死,犒賞之一就是世襲官爵。

最低的就是五級世襲武官職,中間是六級勳爵,類似於此前的都指揮使僉事以上的世襲武官職。

再往上就是公侯伯子男五封爵。

軍功封爵都是世襲罔替,意思就是他只要自己不作死,爵位就能一直傳下去,與國同體。

勳爵和世襲武官就需要再一輩接一輩地努力,必須有子弟入伍從軍,爲國效力,才能延續這份優待和榮耀。

朱翊鈞保持世襲武官的用意,就是繼續保留一塊現役軍官的“優秀生源地”。戚繼光、俞大猷、李超等大明海陸軍大部分高級將領,都是世襲武官出身的。

要把這個傳統發揚光大,要讓這些世襲武官們與因軍功被敕封的勳爵們一起,成爲東方騎士和軍事世家,爲大明海陸軍源源不斷地提供優秀軍官,同時也成爲保證大明國本和皇權的一塊重要基石。

至於各衛所保留下來的小旗、總旗以及軍士,全部轉給兵部。打仗不行,那你們還是老老實實當農民或工人吧。

這些人被諸多工廠選走了一批,又轉業去鐵道工程團一批,剩下的這些真的只能當農民了。

“內閣的意思,戎政府轉過來的這些裁併衛所田地和人口,全部改爲農場和牧場.”

“農場和牧場?”

“是的,前些年高公執掌戶部,清丈田地,重點是清查衛所被侵佔田地。光是大同、薊州、宣府、遼東、寧夏、甘肅邊鎮衛所,就清得田地兩千八百一十萬畝。

其中薊州和宣府衛所的不少田地,就在你直隸轄下。他們一部分改爲農場,一部分改爲牧場,以後都會歸你們地方管轄。”

朱翊鈞此時插了一句,“皇莊有官田三百七十五萬九千五百四十六畝,各藩宗室名下莊田或侵佔的田地,合計二千一百六十萬畝,退還衛所和百姓等外,被除藩沒爲官田有二百一十九萬畝,繼續爲各藩莊田有二百五十六萬畝。

這八百五十萬畝田地,全部改爲官田,朕交給少府監管理,成立兩到三家農墾總公司,下面分設若干農場和牧場,再進行聯產承包責任制經營。”

胡如恭驚訝地問道:“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569.第566章 我們一起嚐嚐鮮322.第322章 只要火炮打得沉,就不怕!115.第115章 和談前的小交鋒第683章 老子是高精尖人才!第345章 重華宮全體出動450.第448章 差點釀成大錯的胡宗憲564.第561章 考成法中央指導委員會第819章 想明白了就好!628.第624章 一家子混蛋571.第568章 張師傅,眼光放遠些,膽子再大些第670章 煩躁的張居正第19章 高拱立威第777章 朕要說個非常嚴重的問題!240.第240章 這就是太子的心思啊191.第191章 爲銀子發愁的高拱第97章 必須攻下明軍車陣!第777章 朕要說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第54章 先練新軍吧第742章 這纔是他們要的與士大夫共天下632.第628章 這也太嚇人了吧339.第339章 李贄的算盤239.第239章 赤忱忠膽楊四知第939章 又被皇上教誨了一番454.第452章 建設大西北第896章 火車上的試探494.第492章 奉先殿650.第646章 皇上在注視著你第672章 張居正的臉,被你丟光了!第823章 這些可是好寶貝!第697章 我要打到河中去!第374章 王崇古的應對216.第216章 兩淮鹽政案越扯越大252.第252章 大明粑粑,救我!229.第229章 我們的炮聲不夠響啊142.第142章 張師傅,這樣做不行啊!第954章 曉之以情610.第606章 腦子嗡嗡的張相!253.第253章 我老徐也怕海瑞啊!第767章 明國的銀行能資助選皇帝嗎?第732章 大家輪流唱戲第891章 大明變化太快了第821章 怎麼混到四品官的?第385章 心灰意冷的高拱第878章 讓你們見識下歐洲的先進之處!640.第636章 到處可見的上海貨第345章 重華宮全體出動第688章 朕也只能想一想117.第117章 東邊急不得,北邊慢不得543.第540章 玩兵法,你們算老幾?第26章 嚴閣老第346章 做實業哪有搞金融賺錢!第840章 扶桑羣島229.第229章 我們的炮聲不夠響啊第654章 臣向皇上請罪!182.第182章 海瑞又哭了第914章 大明門東會堂開會555.第552章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第69章 高山衛事件488.第486章 打下平壤好過冬635.第631章 現在是界港下午十四點鐘第659章 你們這些蟲豸!第880章 說你黑暗怎麼了?149.第149章 狡猾的戚繼光,憋屈的李成樑第401章 哪幾藩的口碑最劣?第962章 江輪向西第939章 又被皇上教誨了一番621.第617章 朕不參與,你們自己解決!第396章 滅國莫氏第695章 沒完沒了是吧!第775章 大明的太平盛世就是這樣的!第36章 又大一歲455.第453章 一念存善惡430.第429章 下定決心的海瑞第33章 海瑞殺傷力初現500.珊珊來遲的九月份總結第689章 給朕說說,什麼生意?220.第220章 徐公府的騷操作490.第488章 大婚第903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507.第504章 張居正,你要做什麼!第933章 白雲湖第46章 露一臉的戚繼光466.第464章 大明官吏們,你們上岸了!第347章 我倆跟著太子一起千古流芳了!285.第285章 與民爭利還是與民惠利616.第612章 你們什麼檔次,敢跟朕鬥?477.第475章 萊昂,一路走好!第49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283.第283章 丟你個老母,西夷人!第669章 老子有王命旗牌,你們怕不怕?第670章 煩躁的張居正第725章 內幕浮出水面589.第585章 葉落而知秋(今天有主編推薦,小爆一下,三更)421.第420章 俺答汗請便!第50章 出牌的嘉靖帝587.第583章 你不是欺負老實人嗎?151.第151章 寇可行,我亦可行!570.第567章 大明第一張集體合影第703章 非常牛的船長467.第465章 藝高膽大要治黃
569.第566章 我們一起嚐嚐鮮322.第322章 只要火炮打得沉,就不怕!115.第115章 和談前的小交鋒第683章 老子是高精尖人才!第345章 重華宮全體出動450.第448章 差點釀成大錯的胡宗憲564.第561章 考成法中央指導委員會第819章 想明白了就好!628.第624章 一家子混蛋571.第568章 張師傅,眼光放遠些,膽子再大些第670章 煩躁的張居正第19章 高拱立威第777章 朕要說個非常嚴重的問題!240.第240章 這就是太子的心思啊191.第191章 爲銀子發愁的高拱第97章 必須攻下明軍車陣!第777章 朕要說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第54章 先練新軍吧第742章 這纔是他們要的與士大夫共天下632.第628章 這也太嚇人了吧339.第339章 李贄的算盤239.第239章 赤忱忠膽楊四知第939章 又被皇上教誨了一番454.第452章 建設大西北第896章 火車上的試探494.第492章 奉先殿650.第646章 皇上在注視著你第672章 張居正的臉,被你丟光了!第823章 這些可是好寶貝!第697章 我要打到河中去!第374章 王崇古的應對216.第216章 兩淮鹽政案越扯越大252.第252章 大明粑粑,救我!229.第229章 我們的炮聲不夠響啊142.第142章 張師傅,這樣做不行啊!第954章 曉之以情610.第606章 腦子嗡嗡的張相!253.第253章 我老徐也怕海瑞啊!第767章 明國的銀行能資助選皇帝嗎?第732章 大家輪流唱戲第891章 大明變化太快了第821章 怎麼混到四品官的?第385章 心灰意冷的高拱第878章 讓你們見識下歐洲的先進之處!640.第636章 到處可見的上海貨第345章 重華宮全體出動第688章 朕也只能想一想117.第117章 東邊急不得,北邊慢不得543.第540章 玩兵法,你們算老幾?第26章 嚴閣老第346章 做實業哪有搞金融賺錢!第840章 扶桑羣島229.第229章 我們的炮聲不夠響啊第654章 臣向皇上請罪!182.第182章 海瑞又哭了第914章 大明門東會堂開會555.第552章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第69章 高山衛事件488.第486章 打下平壤好過冬635.第631章 現在是界港下午十四點鐘第659章 你們這些蟲豸!第880章 說你黑暗怎麼了?149.第149章 狡猾的戚繼光,憋屈的李成樑第401章 哪幾藩的口碑最劣?第962章 江輪向西第939章 又被皇上教誨了一番621.第617章 朕不參與,你們自己解決!第396章 滅國莫氏第695章 沒完沒了是吧!第775章 大明的太平盛世就是這樣的!第36章 又大一歲455.第453章 一念存善惡430.第429章 下定決心的海瑞第33章 海瑞殺傷力初現500.珊珊來遲的九月份總結第689章 給朕說說,什麼生意?220.第220章 徐公府的騷操作490.第488章 大婚第903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507.第504章 張居正,你要做什麼!第933章 白雲湖第46章 露一臉的戚繼光466.第464章 大明官吏們,你們上岸了!第347章 我倆跟著太子一起千古流芳了!285.第285章 與民爭利還是與民惠利616.第612章 你們什麼檔次,敢跟朕鬥?477.第475章 萊昂,一路走好!第49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283.第283章 丟你個老母,西夷人!第669章 老子有王命旗牌,你們怕不怕?第670章 煩躁的張居正第725章 內幕浮出水面589.第585章 葉落而知秋(今天有主編推薦,小爆一下,三更)421.第420章 俺答汗請便!第50章 出牌的嘉靖帝587.第583章 你不是欺負老實人嗎?151.第151章 寇可行,我亦可行!570.第567章 大明第一張集體合影第703章 非常牛的船長467.第465章 藝高膽大要治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川县| 大港区| 酉阳| 新宁县| 郁南县| 喀什市| 正镶白旗| 龙岩市| 六安市| 永清县| 贵南县| 陆丰市| 武胜县| 泸溪县| 登封市| 呼伦贝尔市| 芦溪县| 维西| 东兰县| 区。| 东源县| 通道| 梅州市| 湟源县| 东至县| 深泽县| 霍邱县| 洛宁县| 张家界市| 博野县| 五台县| 海门市| 永定县| 秭归县| 扎赉特旗| 乐陵市| 鄱阳县| 彭山县| 淳化县| 彭阳县| 长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