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619.第615章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第615章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盧龍城,前永平府,現灤州府府衙後院,成了朱翊鈞的行在。

後院裡的花園不大,修得還算別緻,半園花木,間紅錯綠;半園假山池塘,還有一池荷葉,幾朵荷花,清風徐來,葉展花舒。

朱翊鈞上身對襟褙子,下穿一條肥腿綿綢褲,短髮沒有戴帽巾,十分愜意地坐在亭子裡,咔咔吃著石榴。

馮保站在旁邊,接過小內侍端過來的茶水,擺在朱翊鈞旁邊的石桌上。

“皇爺,石榴子酸,吃多了對腸胃不好,喝點茶水。”

“好,馮保,你也坐。”朱翊鈞揮了揮手,

“是。”

馮保在朱翊鈞對面的亭子護欄上斜斜坐下。

“承德行在修得怎樣了?”

“回皇爺的話,地基都打好了,澆灌的是混凝土,奴婢也按照圖紙細細覈對過,沒有誤差。

皇爺,奴婢覺得承德行在唯一不好的就是木料用得太少了。大梁不用,柱子不用,就是窗櫺門框用些東北的木料,顯不出皇家氣派來。”

“皇家氣派可不經火燒啊。”朱翊鈞笑著說道,“朕都恨不得把紫禁城裡的宮宇全改成水泥磚石。

雖然現在那裡都裝了避雷針,可是晚上用火燭,還是容易起火,一著就是一大片,不得了。

再說了,現在大木料不多,皇爺爺復修三大殿,父皇修皇陵,用的木料都是從湖廣四川千辛萬苦運過來的。

只是個行在住所,不必那麼奢華,只要堅固耐用。至於表面功夫,多刷刷漆就好了。來年會聚蒙古諸侯伯,讓他們畏服的是我大明的軍隊和槍炮,不是雕樑畫棟的宮殿。”

馮保手裡剝著石榴,把鮮紅的石榴籽一個個剝出來,放在盤子裡,還小心地把裡面的梗脈一一挑走。

嘴裡卻在那裡勸道:“皇爺,現在大明富有四海,湖廣山高路遠,但是南海呂宋南北島,還有炎州四島,多大木料,傳道旨叫他們運過來就好了。”

朱翊鈞順手從盤子裡抄起一把石榴籽,塞進嘴裡,“咔咔,不必那麼麻煩。那些大木料留著造帆船。一艘帆船往來四海,貨殖營生,能給大明累萬金之貲。

拿來修行在,杵在那裡,朕一年住不了幾個月,白白浪費!”

兩人有一搭沒一搭地說著話,氛圍很輕鬆,就像一家人在聊些日常雜事。

“馮保,你看那樹上的葉子,開始泛黃,秋天了要到了。”

馮保順著方向看過去,不遠處的葉子失去綠色,開始泛黃。

“皇爺說的是,日子一晃,秋天要來了。

“秋天來了,柿子也要熟了。記得裕王府後院有棵大柿子樹,每到秋天就會結好多果子,像小燈籠一樣掛著樹枝上,火紅火紅的。

那時朕進了西苑,每一旬回裕王府,都會和你一起去後院,然後說,‘馮保,幫我摘個柿子。’你就攀著樹枝爬上去,摘了好幾個下來給朕吃。

下來時你汗流浹背。朕當時還很好奇,爬樹這麼累嗎?後來聽黃公說,你打小落下病根,恐高,站在椅子上都汗流浹背。

馮保,你當時怎麼不說一聲呢。”

馮保微笑著答道:“皇爺,奴婢能給你摘柿子,不知幾世修來的福氣。皇爺是仁厚明主,從乾爹那裡知道奴婢的病根後,就再也不叫奴婢去摘柿子,改叫呂用和劉義輪流去摘。”

朱翊鈞看著他,“幾世修來的福氣?今世你我主僕一場,確實是緣分。朕能做這個天子,也是不知幾世修來的福氣。

倒是你,馮保,今世好生行善積德,下輩子投個好人家。

朕知道,你修了個功德院,請了幾個僧人,日夜唸經祈福。回京後,叫內庫拿一百塊銀圓做功德,再請李師傅給你寫份青詞,朕簽字畫押,再用御寶,拿去那裡敬天。

朕好歹也是大明天子,上面有人,老天爺和管投胎轉世的地藏王菩薩,多少要給幾分薄面。”

馮保眼睛裡噙著淚花,恭敬地磕了個頭,“奴婢謝皇爺聖恩。”

“起來,快起來了。”朱翊鈞目光閃爍著說道,等馮保坐下,他繼續說道:“嘉靖三十八年五月初八,朕死而復生後三天,皇爺爺聞訊後連夜詔我進西苑。

朕記得,是你揹著朕進得西苑。當時我在你背上,感覺你渾身發抖,後背全是汗。當時還很不解,後來才明白,你是在替朕擔心。

你當時嘴裡一直念著,‘大哥兒,咱們不怕,大哥兒,咱們不怕。’

皇爺爺乖僻的脾性,滿天下誰不怕啊。

馮保,你這句‘大哥兒,咱們不怕’,朕能記一輩子啊。”

馮保伏跪在地上,淚流滿面,“皇上,奴婢看到皇上從大哥兒變成世子,又變成皇太孫、皇太子,現在又御極天下,奴婢高興,粉身碎骨都覺得值了。”

“你個老東西,說著說著又跪下去了,起來!”朱翊鈞眼睛裡也閃著光,伸手把馮保拉起來。

“馮保,朕叫你去承德,心裡有過不痛快?”

馮保把臉上的淚水抹乾,直面著朱翊鈞答道:“回皇爺的話,奴婢去承德的路上,垂頭喪氣,到了承德,也是好幾天纔回過神來。

不過奴婢記得,皇爺叫奴婢去承德是督造行宮的,鬧情緒歸鬧情緒,可萬萬不敢耽誤皇爺交代的正事。”

“嗯,朕知道,你在承德只歇了半天一夜,第二天就去工地巡視了。馮保,再過幾年,朕還得叫你出去跑一段時間。”

“皇爺請吩咐,就算叫奴婢學那三寶太監,出使天竺大食,也在所不辭。只是請容奴婢先學會游水。”

朱翊鈞笑罵道:“少想美事,派你去當上國天使,美得你!苦差事,要崇山峻嶺到處亂跑的,風餐露宿,很辛苦的。”

馮保笑著說道:“皇爺不叫奴婢學三寶太監,要學張騫?”

щщщ?тт kan?¢Ο

“你啊,儘想美事!過兩年,等朕的皇子出世,馮保,你替朕去實地勘察吉壤。”

吉壤?

馮保愣住了。

不過隨即反應過來,對於歷代皇帝來說,給自己選塊風水寶地做陵墓,是即位後的頭等大事。

隆慶帝即位後,國喪後第一道詔書就是擇吉壤,兩月堪成,然後擇吉日開工。

別以爲很急,誰能想到年富力強的他只坐了三年大寶之位。

皇上才十六歲,等到皇子出世才勘查吉壤,算是比較晚的。

“奴婢遵旨。”

朱翊鈞拍了拍他的肩膀,“別人去朕不放心,你去,朕才放心。勘查時,記得給你自個也留塊好地。”

“謝皇上聖恩。”

“好了,坐啊,你也坐。”朱翊鈞端起茶水,喝了幾口,“接下來朕還要去昌黎、撫寧、山海關沿海走一走。”

“皇爺,那邊沒有工廠啊。”

“朕去那邊,一是再看看海,二是巡閱一下朕的水師。盧鏜帶著玄武水師,在山海衛碣石一帶海面等著朕。”

“皇爺,你不是剛從葫蘆港回來嗎?”

“這就事關朕沿海走一遭的第二件事,給京畿尋一處好港口。”

馮保詫異地問道:“皇爺,大沽和葫蘆港不行嗎?

“大沽港和葫蘆港都有一個通病,還是致命的通病,就是易被河泥淤堵。大沽港位於衛河河口,葫蘆港位於灤河入海分支葫蘆河河口,兩條河泥沙都多。

根據測繪隊的勘查,兩處地方是近十幾年淤積上來的。再過十來年,海岸會向前推進好幾裡。

大沽港還好一點,淤積得不是很厲害。葫蘆港就十分嚴重。開港到現在,已經不得不在出入航道清理淤泥兩次了。

所以必須要再擇一地爲港口。”

馮保想了想,“皇爺,昌黎那邊沒有大河,應該沒有河泥淤積的問題。”

“馮保,沒那麼簡單。這幾年,北方天氣越來越冷,大沽、葫蘆港去年冬天都出現局部結冰的情況。

還必須找一處冬季不凍的港灣做港口。測繪局的勘察隊在山海衛南邊,尋到一處地方,就在山海衛碣石山那裡,朕一併去看看。”

馮保笑著說道:“皇爺說到這些軍國要事,奴婢就不懂了。”

“你少謙虛了。你去承德督造後,司禮監亂成一團麻,陳矩、李春他們雖然勤勉用事,可畢竟經驗不足,一天到晚就跟無頭蒼蠅一眼忙。

你回去後,把司禮監好好理一理。

張師傅在中樞搞考成法,整飭吏治,頗見成效。外朝在大動作,內廷不能幹坐著,你回去後也要動起來,借鑑考成法,把司禮監也整飭一番。

還有啊,資政局只是諮議機構,各資政都有正職在身,只是每日輪流到資政局入值,有事才聚在一起議事。

秘書處就成了沒爹的娃,還有通政司,原本就是清湯寡水衙門,張師傅組建內閣後,嫌棄它,也成了孤魂野鬼。

所以啊,馮保,你回司禮監後,把秘書處和通政司都接管起來,看看給他們派些什麼差事,讓他們不能白拿俸祿和津貼。”

“奴婢遵旨!”

一說到有正事,馮保的眼睛裡閃爍著精光。

東巡隊伍很快到了山海衛碣石一帶,在那裡盧鏜統領著玄武水師,在那裡靜候著等待檢閱。

休息了一夜,朱翊鈞和張居正、張學顏、胡如恭等人,在盧鏜的引領下,坐上擺渡艇,沿著船舷的繩網爬上了玄武水師旗艦“遼陽號”。

這是一艘隆慶二年下水的乙級戰列艦,一千八百二十噸排水量,七十六門火炮。

站在艉樓上,感受著船體隨著波浪微微晃動,一身藍色海軍將軍服,頭戴海軍藍頂紅邊圓檐帽的朱翊鈞很是興奮。

他手扶在欄桿上,看著海面,轉頭對張居正和盧鏜說道:“世子大帆船,朕都從世子、皇太孫、太子登基爲大明天子了,才第一次登上它。”

盧鏜連忙說道:“皇上當年設計出世子帆船的草圖,吳淞造船廠嘉靖四十三年造出第一艘世子帆船,等了七年纔等到皇上御駕親臨。”

“登上這艘大帆船,再看看周圍的諸多戰列艦,還有士氣高昂的官兵們,朕心生萬丈豪氣。

凡日月所照之海洋,都會有大明海軍風帆揚起,軍旗飄蕩。”

“臣等定會牢記皇上殷切期盼,不負聖意。”

接下來,玄武水師十二艘主力戰列艦,十六艘護衛艦,十八艘巡航艦,列隊在寬闊的海面進行操演。

在朱翊鈞的強烈要求下,盧鏜下令四艘戰列艦對一艘廢棄靶船進行了炮擊操演。

轟隆隆的炮聲中,戰列艦的艦炮一發又一發地呼嘯而過,把靶船打得千瘡百孔,搖擺飄曳的像一片枯葉。

“好,海軍炮擊,就要有給大炮上刺刀,用火炮打白刃戰的膽魄。

朕看過諜報偵查局彙總的情報,天竺、大食還在流行接舷肉搏戰,被葡萄牙人用火炮教訓過後,還沒完全吸取教訓。

沒關係,大明海軍會用血與火告訴他們,新時代的海戰將會怎麼打。”

朱翊鈞勉勵一番後,就在“遼陽號”上爲五十六名玄武水師官兵頒發鄭和獎章。

接著朱翊鈞坐著船,趕往勘查隊勘定的新港口海域轉了一圈。

這裡沒有河流淤積問題,也是個一年四季不凍港。

“皇上,東北是山海衛的山海關老龍頭,西南是碣石山,就是魏武王曹操寫觀滄海的地方。”

勘察隊隊長在艉樓上指點著。

“皇上,前方那裡有一條小河,正好可以提供淡水。以北那一片海岸,水深、寬度,都適合做海港。”

朱翊鈞看著這片海,聽著勘察隊隊長的介紹,腦海裡突然冒出一個名字來。

“朕聽說這裡還曾是秦始皇派遣徐福出海的地方?”

“是的皇上,附近有個小島,據說就是秦始皇祭海,徐福船隊出海的地方。”

“好,新海港就定在這裡,以後這裡就叫秦皇島。”朱翊鈞當即立斷道,“朕看過輿圖,這裡背靠大海,去承德、遼陽、京師以及天津大沽的距離,都差不多。

嗯,好地方,以後這裡不僅是京畿第一大海港,還可以成爲鐵路樞紐。”

Wωω_тTk an_co

玄武水師載著朱翊鈞一行人沿著海岸線南下,在大沽港靠岸。

張居正、張學顏等人吐得稀里嘩啦,朱翊鈞、胡如恭和馮保卻一點事都沒有,很是神奇。

在大沽上了岸,朱翊鈞包場當地最大的酒樓,宴請了盧鏜和玄武水師全體艦長、大副、測量員、水手長、火炮長、醫官等軍官。

同時也下詔,在當地採辦酒菜犒賞全隊水兵。

吃完後,朱翊鈞在大沽守備府衙門,臨時行在召見張居正、張學顏、盧鏜以及玄武水師將領們,剛聊得幾句,祁言匆匆走進來。

“皇上,京師八百里加急送來的急報。”

朱翊鈞接過來一看,是兩封急報,看完第一封,不由勃然大怒。

“盧鏜!”

“臣!”盧鏜下意識地站起身,高聲應道。

305.第305章 有人看到了終南捷徑288.第288章 公侯可期第868章 你們是反抗暴政的勇士!325.第325章 你們都想偷襲我第808章 帶南字的都是瓜娃子!第683章 老子是高精尖人才!第786章 京師名校天壇學校第818章 閣下是誰?314.第314章 外面的人不甘心,裡面的人不消停第746章 這是偏遠小城?562.第559章 想求善終的徐階第884章 中西友好協會492.第490章 祝壽大戲498.第496章 爲了大明,這錢我掏了!523.第520章 恩師,我們各安天命吧!202.第202章 巡鹽三劍客485.第483章 老夫只要青海!142.第142章 張師傅,這樣做不行啊!158.第158章 我說的話,你記住了?第811章 開始經營天賜之地第352章 終於來了639.第635章 一見都是熟人25.第25章 給皇爺爺上價值第63章 京營戎政督辦處27.第27章 父與子427.第426章 換個方法攻城144.第144章 笨蛋,因爲讀程朱理學能當官啊!450.第448章 差點釀成大錯的胡宗憲431.第430章 王家兄弟第856章 祝你新年快樂!486.第484章 給俺答汗安排上!第840章 扶桑羣島156.第156章 往來兵間功成際494.第492章 奉先殿148.第148章 李成樑,有牢騷憋著!629.第625章 還不夠啊,要不你再湊湊!424.第423章 防火防盜防海瑞第824章 朝陽下的大沽港第51章 接牌的衆人(一)第702章 朕給你們指出一條發財之路281.第281章 月色下的南海第791章 萬曆五年五月初五第768章 查理五世是丐幫幫主啊!第857章 說吧,隴川城怎麼收拾?260.第260章 這事讓孤左右爲難第914章 大明門東會堂開會第763章 海公良苦用心啊!256.第256章 在下海瑞海剛峰!546.第543章 晚生恭候海公的彈劾第866章 德雷克的投名狀569.第566章 我們一起嚐嚐鮮523.第520章 恩師,我們各安天命吧!563.第560章 難道我們看錯了?603.第599章 阿拉伯朋友,我們必須聯合起來。181.第181章 張四維早朝記第724章 誰殺的?132.第132章 達成默契的師生第950章 各個不是省油的燈496.第494章 我們是大明忠烈!264.第264章 徐階和張居正這對師生543.第540章 玩兵法,你們算老幾?第761章 海青天賣得什麼藥?第50章 出牌的嘉靖帝第84章 你愛銀子嗎?第92章 理藩院第31章 閹黨肆虐東南第882章 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內311.第311章 我們在遼陽過冬!第875章 這就是你們明國的誠意嗎!242.第242章 高拱表示,我沒有意見了444.第442章 王一鶚503.第500章 相煎何急 誓清君側152.第152章 ,滅國毀城的世子大帆船第872章 風起歐羅巴596.第592章 三哥開門,自由貿易了第879章 地心說可是我們的不傳之秘!第12章 父子和母子554.第551章 海瑞舊人之後第58章 怎麼說服海瑞?336.第336章 餘公,你身體受得住嗎?第968章 番外四511.第508章 這案子我也背不動啊!324.第324章 老大,你用過早膳了嗎?第929章 這世上沒有什麼理所當然第716章 神火準備第827章 都是一身臭毛病!第16章 好老師和好學生235.第235章 報恩寺案又起波瀾173.第173章 太子確實難對付256.第256章 在下海瑞海剛峰!第712章 懵逼的朱翊鈞第752章 怎麼能叫奴隸呢!405.第404章 一念通達188.第188章 祖制是死的,人是活的468.第466章 樸實無華的新時代來臨一刻第653章 哥哥幫你辦了他!253.第253章 我老徐也怕海瑞啊!576.第573章 順天府通判署第738章 第二百四十七 你們這些大明謎語人!534.第531章 皇后也要立威
305.第305章 有人看到了終南捷徑288.第288章 公侯可期第868章 你們是反抗暴政的勇士!325.第325章 你們都想偷襲我第808章 帶南字的都是瓜娃子!第683章 老子是高精尖人才!第786章 京師名校天壇學校第818章 閣下是誰?314.第314章 外面的人不甘心,裡面的人不消停第746章 這是偏遠小城?562.第559章 想求善終的徐階第884章 中西友好協會492.第490章 祝壽大戲498.第496章 爲了大明,這錢我掏了!523.第520章 恩師,我們各安天命吧!202.第202章 巡鹽三劍客485.第483章 老夫只要青海!142.第142章 張師傅,這樣做不行啊!158.第158章 我說的話,你記住了?第811章 開始經營天賜之地第352章 終於來了639.第635章 一見都是熟人25.第25章 給皇爺爺上價值第63章 京營戎政督辦處27.第27章 父與子427.第426章 換個方法攻城144.第144章 笨蛋,因爲讀程朱理學能當官啊!450.第448章 差點釀成大錯的胡宗憲431.第430章 王家兄弟第856章 祝你新年快樂!486.第484章 給俺答汗安排上!第840章 扶桑羣島156.第156章 往來兵間功成際494.第492章 奉先殿148.第148章 李成樑,有牢騷憋著!629.第625章 還不夠啊,要不你再湊湊!424.第423章 防火防盜防海瑞第824章 朝陽下的大沽港第51章 接牌的衆人(一)第702章 朕給你們指出一條發財之路281.第281章 月色下的南海第791章 萬曆五年五月初五第768章 查理五世是丐幫幫主啊!第857章 說吧,隴川城怎麼收拾?260.第260章 這事讓孤左右爲難第914章 大明門東會堂開會第763章 海公良苦用心啊!256.第256章 在下海瑞海剛峰!546.第543章 晚生恭候海公的彈劾第866章 德雷克的投名狀569.第566章 我們一起嚐嚐鮮523.第520章 恩師,我們各安天命吧!563.第560章 難道我們看錯了?603.第599章 阿拉伯朋友,我們必須聯合起來。181.第181章 張四維早朝記第724章 誰殺的?132.第132章 達成默契的師生第950章 各個不是省油的燈496.第494章 我們是大明忠烈!264.第264章 徐階和張居正這對師生543.第540章 玩兵法,你們算老幾?第761章 海青天賣得什麼藥?第50章 出牌的嘉靖帝第84章 你愛銀子嗎?第92章 理藩院第31章 閹黨肆虐東南第882章 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內311.第311章 我們在遼陽過冬!第875章 這就是你們明國的誠意嗎!242.第242章 高拱表示,我沒有意見了444.第442章 王一鶚503.第500章 相煎何急 誓清君側152.第152章 ,滅國毀城的世子大帆船第872章 風起歐羅巴596.第592章 三哥開門,自由貿易了第879章 地心說可是我們的不傳之秘!第12章 父子和母子554.第551章 海瑞舊人之後第58章 怎麼說服海瑞?336.第336章 餘公,你身體受得住嗎?第968章 番外四511.第508章 這案子我也背不動啊!324.第324章 老大,你用過早膳了嗎?第929章 這世上沒有什麼理所當然第716章 神火準備第827章 都是一身臭毛病!第16章 好老師和好學生235.第235章 報恩寺案又起波瀾173.第173章 太子確實難對付256.第256章 在下海瑞海剛峰!第712章 懵逼的朱翊鈞第752章 怎麼能叫奴隸呢!405.第404章 一念通達188.第188章 祖制是死的,人是活的468.第466章 樸實無華的新時代來臨一刻第653章 哥哥幫你辦了他!253.第253章 我老徐也怕海瑞啊!576.第573章 順天府通判署第738章 第二百四十七 你們這些大明謎語人!534.第531章 皇后也要立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涧县| 海安县| 阿勒泰市| 阳春市| 吉木萨尔县| 布拖县| 额尔古纳市| 惠州市| 德庆县| 衡南县| 获嘉县| 镇江市| 永吉县| 高雄县| 阿勒泰市| 嘉峪关市| 咸丰县| 常熟市| 清徐县| 哈密市| 措美县| 辽阳县| 咸阳市| 沂南县| 宁夏| 乌兰县| 南平市| 天水市| 焦作市| 子洲县| 清苑县| 夏河县| 营口市| 婺源县| 格尔木市| 睢宁县| 蕲春县| 墨玉县| 奉贤区| 尉氏县| 遂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