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14章 大明門東會堂開會

第二天一早,俞巧蓮選了一套顏色不是那麼鮮豔,款式比較莊重的襖裙正裝。

再叫丫鬟幫忙將髮髻梳理成扁圓形,在髻頂飾以金銀絲挽結(jié),配以珠玉寶翠,光彩照人。

這叫桃心髻。

已婚女子梳得多,未婚女子也可以梳。

丫鬟嘻嘻地說:“姐姐,你這模樣真俏麗。端莊雅麗,不知道的還以爲是宮裡的嬪妃。”

俞巧蓮臉色一沉:“說什麼呢?”

丫鬟慌忙請罪:“好姐姐,是婢兒說錯話了,請姐姐恕罪。”

俞巧蓮默然了一會,蕭索地擺了擺手,“沒事,你先去問問董管事,馬車準備好了嗎?”

“是。”丫鬟低著頭退下。

俞巧蓮看著玻璃鏡裡自己明豔如花的臉蛋,一雙美目滿是憂愁疑惑。

被司禮監(jiān)悄悄召進西苑梨園唱戲,突如其來的喜訊讓慶梅喜戲班和俞巧蓮喜出望外。

能在京師唱出名,除了常規(guī)的玉皇街大小戲院來回積累之外,還有幾條途徑。

一是在端午萬壽節(jié)南苑遊樂會的藝術(shù)節(jié)上,拿到獎項,有機會參加戲曲協(xié)會一年一度的評選大會,拿到梅花獎。

可是慶梅喜戲班是七月份進京,錯過了萬壽節(jié)藝術(shù)節(jié),拿不到萬曆十年的評選大會的門票。

只能等明年。

二是被達官顯貴請去唱堂會,這個機會更加渺茫,風險也比較高。

懂的都懂。

確實有幾次,有高官勳貴派人來邀請慶梅喜戲班去府上唱堂會,俞巧蓮再三思量後,斷然拒絕了。

這裡是京師,天子腳下。當今皇上又精明,高官勳貴可不敢玩得太過分。

再說了,慶梅喜戲班有皖籍官員庇護,不是任人欺凌的無根之木。皖籍官員,多與胡宗憲有莫大關(guān)係。

他去世沒幾年,留在朝堂上的遺蔭大家都認。

於是不去就不去,在俞巧蓮、董理等人的忐忑中,慶梅喜戲班安然無恙。

結(jié)果司禮監(jiān)派人來請,陳太后、薛皇后請慶梅喜戲班進西苑梨園唱戲。

這個面子太大了,什麼理由也推辭不了。

唱了兩折戲後,陳太后的姿態(tài),瞎子都看得出來。

幸好皇上態(tài)度不明,這事大家裝作沒發(fā)生,也就過去。

可是這事真沒法這樣過去。

俞巧蓮不想進西苑。

進了西苑,她就沒法再登臺唱戲,只能變成一隻富貴金絲雀。

但是董理、慶梅喜戲班其他人都希望她進西苑。

俞巧蓮一進宮會不會幸福,大家不知道,但是衆(zhòng)人會因此得到極大的利處。

犧牲你一人,造福一羣人。

再說,你進宮是去享受榮華富貴,又不是去坐牢。

大家的心思,俞巧蓮知道。

所以纔會如此愁緒萬千。

近期發(fā)生的這一連串的事,都是在進了西苑唱戲後發(fā)生的。

以前視爲心腹大患的地痞敲詐,權(quán)貴騷擾,在西苑這個名字面前,就跟塵埃一樣,輕輕一吹全沒了。

這就是權(quán)力!

西苑裡住著的那位,擁有至高無上的權(quán)力!

胡思亂想中,董理進來了。

他內(nèi)穿貼裡,外穿深青色夾棉直身,再加一件羊毛褙子,頭戴唐巾,也就是改良的垂角襆頭。

看上去十分儒雅,跟正統(tǒng)士子裝扮近似。

他興沖沖地說:“阿蓮,馬車準備好了。”

俞巧蓮想了想,取了一副眼紗,系在腦後,遮住大部分臉,只露出一雙眼睛。

這玩意據(jù)說是從前漢面衣、前唐薦帽發(fā)展而來,以前是被貶出京的官員,因爲羞愧不敢見故舊親友,所以戴這玩意。

到了萬曆年,不知誰開始,變成擋風遮陽的裝飾物,尤其是貴家女子出門,喜歡戴上它遮住相貌。

後來也有歌姬女子對它進行改造,薄薄的輕紗,相貌若隱若現(xiàn),更添魅力。

俞巧蓮戴的眼紗,是很正規(guī)的那種,

兩人出了院門,在衆(zhòng)人相送下來到巷子口。

那裡有一輛黑色出租馬車在等著。

有街坊鄰居往來,看到慶梅喜戲班全體出動,很驚訝地問:“你們這是幹什麼?俞班主和董管事要去哪?”

俞巧蓮貼身丫鬟很自豪地答:“我家班主要去大明門東會堂開會。”

街坊鄰居們一聽,眼睛瞪圓:“大明門會堂?”

“正是。”

“哎呀,俞班主,你這是一鳴驚人了。”

“不得了,不得了,我早就說過,慶梅喜戲班一定會有大出息。”

俞巧蓮無可奈何地跟街坊鄰居點點頭,走進馬車裡。

身後依稀有聲音傳來。

“戲子都能去大明門會堂開會?真是亂了王法。”

“是啊,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啊!”

馬車噠噠地離去,俞巧蓮坐在車裡低著頭,默不作聲。

董理看著她,心裡五味雜全,好聲勸道:“阿蓮,千百年的偏見,那能一朝就改掉的?”

“舅舅,今天不改,明天也不改,那什麼時候能改掉。

我們唱戲的,憑本事吃飯,跟紗廠的女工,鐵廠的男工一樣,爲什麼我們就低人一等?”

俞巧蓮擡起頭,“這幾年皇上一直在說,我們要打破成見,摒棄陋俗。而且還把我們重新定義爲文藝工作者,跟工農(nóng)商學(xué)是一樣的

要是我們對自己的尊嚴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那誰還看得起我們?”

“我們改變不了一切的阿蓮,現(xiàn)在比過去好多了,我們得等,千百年都等了,不差十年八年的。”“舅舅,我們改變不了,但我們?nèi)フ夷芨淖兊娜恕,F(xiàn)在比過去好多了,但我們希望明天比今天更好,好好多好多倍。”

董理看著俞巧蓮,聽懂她話裡的意思。

“阿蓮,你真的決定了。”

俞巧蓮沒有回答,只是繼續(xù)說自己的想法,“舅舅,我除了會背戲本,沒有讀過什麼書。但是我感覺得出,皇上在開天闢地,在開創(chuàng)一個前所未有的時代。

他要摒棄一切不該有的,建立一個全新的,嗯,章程啊,秩序什麼的。大概就是這些。

舅舅,這是我們大好的機會。”

董理往座椅上一靠,幽幽地說:“阿蓮,我活了四十多年,懂得一個道理,你得到了什麼,必定要失去些什麼。”

馬車沿著正陽門大街,穿過正陽門,來到很快來到大明南門。

馬車沒有特別通行證,根本進不去,於是沿著西江街向西走,再拐到時雍東街向北,來到西長安街向東走。

繞了一個大圈,來到與承天門只隔著一條長安街的大明北門。

吳兌接任順天府尹後,覺得朝廷有司經(jīng)常去南苑暢意館開會,有失體統(tǒng)。

畢竟南苑被定爲京師娛樂休閒區(qū)。有司官員去那裡開會,文恬武嬉,太不像話。

於是他找到內(nèi)閣和戎政府,說服了張居正和譚綸,又說服了海瑞。然後擬定一份奏章,希望以大明門爲中心,擴建一個“中央行政區(qū)”。

規(guī)劃是西江米巷和東江米巷擴建爲貼著內(nèi)城城牆的兩條街道,以正陽門爲界分西江街和東江街。

收購西江米巷和東江米巷以北,戎政府和內(nèi)閣辦公區(qū)周圍的房屋,有了空間,就開始擴建改造。

靠著長安街修建兩個大會堂,東西會堂。

往南邊修建兩個大行政區(qū),東區(qū)和西區(qū)。

東區(qū)爲內(nèi)閣和都察院。

西區(qū)爲戎政府、錦衣衛(wèi)和宣徽院。

合理規(guī)劃,全部按照新式建築來設(shè)計和修建。

全部修建六層樓高的辦公樓,按部、寺、府單獨設(shè)計不同部門的辦公樓大體相同,但外形有明顯的差異。

爲什麼只修六層樓?

因爲隔著長安街的宮牆有十二米高,城樓屋頂有二十七點五米高。

再如何臣工的辦公樓怎麼能比皇上的宮殿還要高?

原本設(shè)計院是按照十米來設(shè)計的,被朱翊鈞駁回,改爲十八米。

相隔一百多米的距離,十八米高建築物跟十二米城臺和二十七米高的城樓比,還是矮了一頭。

大明門行政區(qū)規(guī)劃呈到西苑,很快就被朱翊鈞批覆,開始動工。

萬曆六年後,大明很少對外大規(guī)模用兵,大部分精力在進行艮巽洲開拓,以及穩(wěn)定西線。

軍費開支減少近半,有錢來搞這個大工程。

吳兌修了兩年,調(diào)去任東海總督,南宮冶接著修。

修到萬曆十年,陸續(xù)完工。

都是鋼筋混泥土的框架式建築,裝修又以簡潔實用爲主,不需要像西苑暢意館那樣細緻奢華。

工程進度很快。

馬車到了大明北門,這裡有崗哨。

下了馬車的俞巧蓮和董理遞上邀請函和身照,警衛(wèi)軍軍官仔細檢查後放行。

走進北門,首先看到的是一條水磨青石鋪設(shè)、看不到一道細縫的大街。

大明街。

乾淨整潔。

兩邊各有一棟宏偉的建築。

東西大會堂。

東會堂是新式建築風格,整個建築立面呈“山”字形,兩翼略低,中部稍高,四面開門,周圍環(huán)列一百二十八根圓形廊柱。

屋頂採用平頂,四周圍有重臺,四角突有挑檐。

從大明街走過五十米的平坦寬闊的廣場,走到臺階前,俞巧蓮和董理彷彿站在泰山山腳,遙望岱頂。

高山仰止!

走上十二級臺階,看到十二根巨大的漢白玉石柱,從臺基撐到了屋頂,每一根兩三個人都環(huán)抱不了。

石柱上刻著神話故事,從盤古開天地到女媧補天,從夸父追日到后羿射日,從精衛(wèi)填海到刑天舞干鏚

一根柱子一個故事,栩栩如生,震撼人心。

石柱後面是一個空曠到頂?shù)拈L廊。

長廊裡面是落地玻璃,從屋頂?shù)脚_基,分成一格格的,茶色的玻璃晶瑩剔透,看上去就像一方方的水塘。

正中間有五扇大門,每一扇都足足三米高,中間最寬,左右兩扇的略窄,最外的兩扇最窄。

站在長廊上,仰頭看著石柱,感受著巍峨莊嚴,俞巧蓮有些頭暈,雙腿打顫,胸口裡的心臟噗通亂跳。

同樣被震撼的董理先反應(yīng)過來,看到臺階走上不少人,看上去都是同行,連忙拉了拉俞巧蓮。

“阿蓮,進去了。”

“好!”

俞巧蓮懵懂地跟著董理,順著人流從左邊第二扇大門裡走進去,一進去又被震驚。

大廳十幾米高的,顯得非常空曠。

裡面站了兩三百人,散在各處一點都不顯眼,就像幾百只螞蟻。

俞巧蓮環(huán)視一圈。正面有門,左右兩邊也有門。

往哪裡走?

董理說:“去問問吧?那邊有個問訊處。”

“好。”

走到問訊處圓臺前,還沒開口,有個人影從旁邊跳出來,冷不丁跳到前面,把俞巧蓮嚇了一大跳!

171.第171章 戶部尚書高拱478.第476章 南苑上空的熱氣球第92章 理藩院189.第189章 一對臥龍鳳雛116.第116章 窺到伯思哈兒的破綻216.第216章 兩淮鹽政案越扯越大539.第536章 還是我們工人有力量132.第132章 達成默契的師生237.第237章 這些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御史191.第191章 爲銀子發(fā)愁的高拱第93章 乖孫,想好了就去做!151.第151章 寇可行,我亦可行!第866章 德雷克的投名狀第778章 我們很多官員聰明的很!131.第131章 徐階和張居正師生密謀302.第302章 遼西通遼城125.第125章 百萬漕工,衣食所繫!451.第449章 隆慶帝的病情第357章 這次我要彈劾太祖皇帝!303.第303章 還有一個赤峰城第834章 王魚鷹的本事463.第461章 皇權(quán)不下縣?第939章 又被皇上教誨了一番441.第440章 衍聖公第393章 流水淘沙不暫停265.第265章 說說,你到底明白了什麼!第733章 《牡丹亭》好就好在豔俗170.第170章 父皇英明,知人善任417.第416章 王崇古的苦諫第957章 我要緊跟時代!326.第326章 大明將士,有死無退237.第237章 這些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御史第70章 去皮見骨第797章 修鐵路值得嗎?161.第161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503.第500章 相煎何急 誓清君側(cè)451.第449章 隆慶帝的病情190.第190章 太子,臣一定會辦好129.第129章 你還是老實地住在紫禁城吧第725章 內(nèi)幕浮出水面323.第323章 總有那麼些不肯死心的人128.第128章 紫禁城給你,西苑給他第795章 鋼鐵長龍第927章 開始南巡第663章 萬曆二年正旦418.第417章 這纔是大明湖第844章 世界真小啊!第682章 嘿,新兵蛋子!416.第415章 必須守在大同城裡第666章 李贄的戰(zhàn)鬥力第665章 孔聖人神主位何在?272.第272章 這是一次敲敲打打的大會第94章 自我開始,大明不再天子守國門第81章 兒孫滿堂182.第182章 海瑞又哭了第654章 臣向皇上請罪!第867章 你們這些窮逼,少吹牛!280.第280章 有些失望的高拱第691章 萬曆二年端午萬壽節(jié)第919章 朕今天好好批評你第874章 我們是不是掉進了糞坑裡?136.第136章 山東巡撫張居正190.第190章 太子,臣一定會辦好457.第455章 少年中國,中國少年!470.第468章 嚇了一跳的胡宗憲496.第494章 我們是大明忠烈!119.第119章 找到鮎魚和撬桿了第882章 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內(nèi)210.第210章 我們可是大明的孝順兒子啊!第658章 水太冷了!518.第515章 現(xiàn)在是我大明的好機會442.每日更新變化說明171.第171章 戶部尚書高拱第8章 倒嚴先倒樓198.第198章 家事國事144.第144章 笨蛋,因爲讀程朱理學(xué)能當官啊!572.第569章 海瑞要來徐府拜訪?631.第627章 逆子啊逆子!493.第491章 隆慶三年426.第425章 升龍城第367章 諸藩宗室,該不該留?第790章 李藥王研製新神藥第702章 朕給你們指出一條發(fā)財之路第348章 帶大明打上月球第103章 太孫預(yù)判了我們的預(yù)判306.第306章 文進士還是武進士?第832章 他們已不是時代的主角了312.第312章 柔佛國王,聽說你被欺負了?第72章 朱翊鈞的反駁636.第632章 王尚書,警鐘長鳴啊!第681章 萬里共明月第693章 大明朝的冠軍盃賽619.第615章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502.第49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210.第210章 我們可是大明的孝順兒子啊!115.第115章 和談前的小交鋒482.第480章 張居正驚蟄初鳴第892章 利國益民的千秋工程604.第600章 果阿海大敗天方海盜第680章 我們是布哈拉人請來的救兵
171.第171章 戶部尚書高拱478.第476章 南苑上空的熱氣球第92章 理藩院189.第189章 一對臥龍鳳雛116.第116章 窺到伯思哈兒的破綻216.第216章 兩淮鹽政案越扯越大539.第536章 還是我們工人有力量132.第132章 達成默契的師生237.第237章 這些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御史191.第191章 爲銀子發(fā)愁的高拱第93章 乖孫,想好了就去做!151.第151章 寇可行,我亦可行!第866章 德雷克的投名狀第778章 我們很多官員聰明的很!131.第131章 徐階和張居正師生密謀302.第302章 遼西通遼城125.第125章 百萬漕工,衣食所繫!451.第449章 隆慶帝的病情第357章 這次我要彈劾太祖皇帝!303.第303章 還有一個赤峰城第834章 王魚鷹的本事463.第461章 皇權(quán)不下縣?第939章 又被皇上教誨了一番441.第440章 衍聖公第393章 流水淘沙不暫停265.第265章 說說,你到底明白了什麼!第733章 《牡丹亭》好就好在豔俗170.第170章 父皇英明,知人善任417.第416章 王崇古的苦諫第957章 我要緊跟時代!326.第326章 大明將士,有死無退237.第237章 這些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御史第70章 去皮見骨第797章 修鐵路值得嗎?161.第161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503.第500章 相煎何急 誓清君側(cè)451.第449章 隆慶帝的病情190.第190章 太子,臣一定會辦好129.第129章 你還是老實地住在紫禁城吧第725章 內(nèi)幕浮出水面323.第323章 總有那麼些不肯死心的人128.第128章 紫禁城給你,西苑給他第795章 鋼鐵長龍第927章 開始南巡第663章 萬曆二年正旦418.第417章 這纔是大明湖第844章 世界真小啊!第682章 嘿,新兵蛋子!416.第415章 必須守在大同城裡第666章 李贄的戰(zhàn)鬥力第665章 孔聖人神主位何在?272.第272章 這是一次敲敲打打的大會第94章 自我開始,大明不再天子守國門第81章 兒孫滿堂182.第182章 海瑞又哭了第654章 臣向皇上請罪!第867章 你們這些窮逼,少吹牛!280.第280章 有些失望的高拱第691章 萬曆二年端午萬壽節(jié)第919章 朕今天好好批評你第874章 我們是不是掉進了糞坑裡?136.第136章 山東巡撫張居正190.第190章 太子,臣一定會辦好457.第455章 少年中國,中國少年!470.第468章 嚇了一跳的胡宗憲496.第494章 我們是大明忠烈!119.第119章 找到鮎魚和撬桿了第882章 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內(nèi)210.第210章 我們可是大明的孝順兒子啊!第658章 水太冷了!518.第515章 現(xiàn)在是我大明的好機會442.每日更新變化說明171.第171章 戶部尚書高拱第8章 倒嚴先倒樓198.第198章 家事國事144.第144章 笨蛋,因爲讀程朱理學(xué)能當官啊!572.第569章 海瑞要來徐府拜訪?631.第627章 逆子啊逆子!493.第491章 隆慶三年426.第425章 升龍城第367章 諸藩宗室,該不該留?第790章 李藥王研製新神藥第702章 朕給你們指出一條發(fā)財之路第348章 帶大明打上月球第103章 太孫預(yù)判了我們的預(yù)判306.第306章 文進士還是武進士?第832章 他們已不是時代的主角了312.第312章 柔佛國王,聽說你被欺負了?第72章 朱翊鈞的反駁636.第632章 王尚書,警鐘長鳴啊!第681章 萬里共明月第693章 大明朝的冠軍盃賽619.第615章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502.第49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210.第210章 我們可是大明的孝順兒子啊!115.第115章 和談前的小交鋒482.第480章 張居正驚蟄初鳴第892章 利國益民的千秋工程604.第600章 果阿海大敗天方海盜第680章 我們是布哈拉人請來的救兵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安县| 井陉县| 平舆县| 屯门区| 贵阳市| 新化县| 宜章县| 湘西| 咸丰县| 读书| 保山市| 石景山区| 天门市| 太原市| 松江区| 兴义市| 兰考县| 息烽县| 启东市| 泰来县| 蓝田县| 河间市| 和政县| 柳州市| 武平县| 奉化市| 黄大仙区| 剑河县| 宾阳县| 河间市| 博乐市| 苏尼特右旗| 徐水县| 南平市| 广河县| 广汉市| 临清市| 三原县| 凉山| 瓦房店市| 长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