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58章 水太冷了!

過了幾日,朱翊鈞把張四維的兩份奏章,《提請移風易俗行新文化除舊陋俗疏》和《再請建新文明以應新時代疏》明發,並在《皇明朝報》、《中國政報》、《順天政報》上刊登,並叫太常寺傳達旨意,各省政報必須以頭版刊登此兩疏。

朝野震驚,議論紛紛。

只是此時的朝野,與以往大不同。

幾經“修剪”,朝堂上堅持理學原旨教條,冥頑不化的臣工所剩無幾,陸續遞上的反對奏章,也沒有以前那麼大火氣。

地方上的名士大儒們,就算是議論紛紛,也只是在聚會時說一說,能在報紙上刊登出來的反對意見,幾乎沒有。

能刊登出來的,都是不法報紙,迅速被鎮撫司地方差遣局查封。

預熱了十幾天後,朱翊鈞對兩份奏章的批覆也下來了。

“移風易俗,迫在眉睫。著即日成立大明文化建設委員會,主管移風易俗,建設大明新文化。直屬內閣。任命禮部右侍郎、翰林院掌院學士張四維任主任,本兼各任不免.”

批覆公佈,朝野又是一片譁然。

大明第二個委員會居然成立了!

想想第一個考成法中央指導委員會的權勢,衆人猛然醒悟,窩在翰林院的千年甲魚,居然翻了身?

此前門可羅雀的文廟,這幾日車水馬龍。來往的官員不是來拜孔聖人,而是來拜訪文化建設委員新任主任張四維。

攀攀關係,摸摸底細,詢問一下文化建設委員會,到底如何運作,手裡有什麼權柄!

接著西苑又傳下旨意,鴻臚寺正卿曾省吾出任通政使,執掌改制的通政司;順天府尹劉應節遷爲鴻臚寺正卿,順天府少尹潘應龍署理順天府尹。

朝堂心裡有數了,紛爭月餘的通政使之爭,結束了。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時任翰林院編修的張居正因病請假回到原籍江陵。

曾省吾是承天府鍾祥縣人,被稱爲楚北三俊之一,正準備到鄉試會試一試身手,聽聞隔壁名噪一時的江陵神童張叔大回鄉,馬上跑來拜訪,執師禮請教。

張居正見他恭敬有禮,又才藻富贍,便傾囊相授。還帶著曾省吾,一邊遊山玩水,一邊向湖廣的科試前輩們請教。

受益匪淺。

嘉靖三十四年湖廣鄉試,曾省吾一舉中試。接著又在嘉靖三十五年中丙辰科進士。

科場連捷,曾省吾對張居正感激不盡,視爲恩師。

曾省吾中試後很快就出京歷練,巡按四川、浙江、福建等地,處理過川邊土司叛亂,參與過東南剿倭。

被四川巡撫黃光升、總督江浙事胡宗憲上疏保舉,說他“嫺將略,善治邊”、“蒞事精勤,多有建白”。

黃光升現在是御史中丞趙貞吉的助手,執掌都察院,還是新學扛把子李贄的同鄉,關係很好。

胡宗憲就不用說了,東南系的大佬。

曾省吾既是張居正的嫡系心腹,又與勢盛的蜀黨、新學和東南系都攀得上關係。

衆多地下吏部尚書們分析完曾省吾的履歷,忍不住感嘆,通政使一職,舍他其誰?

潘應龍雖然只是署理順天府尹,可是全天下人都知道,憑他在南城大改造以及京師其它政績,全天下誰能從他手裡搶走順天府尹?

還有一直被邊緣化的清流翰林首腦張四維,出任新設的文化建設委員會,擔綱重任,滿朝官吏猛地意識到,江南三大案的餘波已經過去,百官們的春天即將到來。

又過了兩天,西苑傳下旨意,以戎政使胡宗憲和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爲媒人,替潘應龍向駙馬都尉李府提親納采,希望能迎娶寧安大長公主與駙馬都尉李和長女李氏。

寧安公主和駙馬都尉李和欣然答應,然後開始進入問名、納吉、納徵。

潘應龍找到相熟的欽天監右少監黃道林,請他幫忙算個吉日。

黃道林臉當時就拉下臉。

我是大良造,玩機器的,造蒸汽機在行,算吉日我會算個屁,我帶你去找天文所的那幫神仙。

潘應龍拉住黃道林,非認定了他,還悄悄附耳說,三頓太白樓,萬曆二年二月初六是吉日。

好吧。

黃道林掐著手指,裝模作樣的翻了一會白眼,然後在印有欽天監擡頭的便箋紙上,寫下“吉日萬曆二年二月初六,大宜嫁娶,利子嗣?!?

潘應龍拿著這張紙,叫人送到駙馬府,寧安公主和駙馬一看是欽天監神仙定的吉日,當然滿口應承。

請期儀式完成,署理順天府尹潘應龍就能全心投入工作。萬曆二年正旦大典和上元節歡慶活動正在緊鑼密鼓地準備著。

臘月十八日,京師東便門通惠河碼頭。

寒風凜冽,像無數的刀劍飛颳著天地。

河水彷彿被凍住了,透著寧靜又寒徹入骨的美,

遙望著遠處的京城,欒永芳感到刺骨的寒冷之外,還感受到厚重歷史。這座屹立數百年的雄偉城池,彷彿在訴說著千百年來發生在這裡故事。

風吹皺了不遠處的河水,河邊一棵蕭索的柳樹在寒風中顯得格外孤獨和堅韌。

欒永芳裹了裹身上的軍大衣,吸了吸鼻子。

軍大衣是萬曆帝爲北方邊軍官兵們設計的,即保暖又利於行動。他自己定製了四件,送給千里之外的甘肅布政使徐貞明兩件。

其實就是後世六五式軍大衣。

欒永芳蹲在船尾,裹著華仔同款軍大衣,任由冷冷的冰雨胡亂拍打在臉上。

譁!

船槳劃動,劃開了河面,切碎了寧靜。

再見了京師,再見了.

“直娘賊的,居然下雨了。冬天最煩下雨,一點都不爽利,還不如下場大雪?!币晃桓呙痛鬂h穿著一件同款軍大衣,頭戴配套的翻毛棉布帽,從船艙裡走了出來。

聽到他的聲音,欒永芳的身子不由哆嗦了一下,頭埋得更低了。

“欒公子,蹲那裡幹什麼?撒尿啊!這碼頭上人來人往的,你也脫得下褲子?

你們這些讀書人,講究起來,比什麼都講究。不講究起來,比什麼都不講究。”

說話的漢子真是當初在太白樓帶隊抓走欒永芳的警官,彭武海。

“我沒有撒尿?!睓栌婪紝嵲谌滩蛔?,擡起頭爭辯道。

“沒撒尿,那你做什麼?”

“我我在找人?!睓栌婪茧p目赤紅,無比哀傷地答道。

“找你姐姐?”

“是的。我被司理院判處流配三千里服三年勞役,現在改發到靜海省當公學老師五年抵充。

靜海省,那麼遠,一走就是五年,姐姐她怎麼就狠心不來送我?嗚嗚,從我入獄到被司理院判刑,她都不聞不問,她不要我了,嗚嗚!”

“鱉孫!”彭烏海罵了一句。

欒永芳嚇了一跳,慌忙用雙手抱住頭。

“你怎麼知道她不管你了?你個鱉孫在大獄裡住的那麼好,天天有飽飯葷菜吃,你以爲大獄是慈善堂?。?

你去京師司理院過了兩次堂,她喬裝打扮混在人羣裡,遠遠地看著,流了多少淚水。今天你被押解去靜海,從順天府大牢裡出來時,你就沒發現一直有人在盯著你嗎?

你姐姐坐在後面馬車上,一直看著你,一直把你送到東便門。你姐姐不是不管你,而是把你交給另一人管了?!?

“交給誰?不會是交給你了吧?”欒永芳擡起頭,驚恐地說道,“那我寧可跳河去死?!?

“呵呵,老子是靜海布政司警政廳副廳長,兼交州府警政局局長,只是你的監管官,從律法上管你。平日裡管你的是另外一人。

虎妞,出來了?!?

“來了!”清脆的女聲從船艙裡傳出來,一位女子走了出來。

她跟彭武海差不多高,梳著牛角髻,大圓臉紅撲撲的,皮膚很白,臉頰有少許雀斑,就像過年的大白麪包子上灑了幾粒芝麻。

上穿短襟花布棉襖,下穿圓筒棉褲,裹得鼓漲。她骨架不比彭武海細多少,穿得這麼厚實,看上就像一隻很可愛的熊。

“哥!”虎妞雙手籠在袖子裡,吸了吸鼻子,憨厚地一笑。

“嗯,這是我親妹子。

虎妞,叫你男人進去,不要在這裡喝西北風。這麼折騰,沒到靜海你就得守寡了,我也沒法跟上面交差了。”

“好嘞,相公,我們進船艙去。”

“相公?”欒永芳看著虎背熊腰,身形比自己粗一倍的虎妞,驚恐地大喊道,“我們一點都不熟,你可不要胡亂認親啊!”

“呵呵,你就是我家虎妞的男人,明媒正娶,還有官府的婚書。妹夫,你想抵賴是萬萬不行的?!?

“這一月我都在大牢裡,怎麼就成了你妹夫?”

“一個月,足夠發生很多事。結個婚,一個月足夠了。又不是生孩子,還得十個月?!?

欒永芳站起來,指著彭氏兄妹,急赤白臉,手指都急得發抖了,好半天才憋出一句話來:“明媒正娶,誰是媒人?

還有我家裡只有一個姐姐,已經嫁人了,家裡就我一人,誰做得主。你們要是不講清楚,我就去官府告你們一個逼良爲婚?!?

彭武海嘿嘿一笑,“媒人當然有了,文化建設委員會主任、禮部右侍郎張四維張大人是一位,主任令史兼經歷司副長史沈一貫沈大人又是一位。

婚書上可是有他們的簽名。

你家人簽名是署理順天府尹潘應龍潘先生。”

欒永芳雙腳亂跳,“潘鳳梧怎麼成了我的家人?”

“前些日子,在戎政使胡大人、內閣總理張相、御史中丞趙大人和少府監楊公公的見證下,你姐姐拜潘先生爲義兄,當然了,順帶著也替你一併拜認了。

你姐姐出嫁了,可你多了一位義兄啊。長兄如父,你的婚事當然潘先生做主了。然後就跟我們老彭家喜結良緣。

當時你在大牢裡,我們是特事特辦,你一出大牢就做了新郎官,意不意外,驚不驚喜?”

欒永芳聽得渾身發抖,手腳冰冷。

這世上還有講道理的地方嗎?

你們合起夥來,把我一個人給賣了?

你們這麼多人,合起夥來欺負孤苦伶仃的我一個人。

看著欒永芳流了眼淚,彭武海不樂意了。

“怎麼?覺得我們老彭家配不上你是吧!告訴,我們彭家老祖宗,跟著永樂皇帝打過天下,世世代代當兵。

老子跟著萊陽公(戚繼光)打過辛愛黃臺吉,要不是老子的坐騎不爭氣,關鍵時刻失蹄,能讓辛愛這個鱉孫跑了?

抓到他,老子也不至於以柱國勳位退伍!

老子這份勳位,是真刀真槍,提著腦袋拼出來的。要不是想著給我們老彭家改個種,出個讀書的種子,老子會看上你這個跟小雞崽似的鱉孫?

告訴你,現在這官府婚書在此,媒人家人都有簽名,你是我們老彭家明媒正嫁的妹夫。這個親你結也得結,不結也得結!”

欒永芳聽得無比絕望,悲從心底來,放聲痛哭。

看到他大哭,彭武海抓耳撓腮,一時不知所措。

“別哭了!”虎妞雙目圓睜,一聲大吼,彭武海都被嚇得往後退了兩步。

欒永芳更是被嚇得渾身一個激靈,傻傻地站著不敢動。

“你不想結這個親可以,從船上跳下去,游回岸上。只要你上了岸,這婚書作廢,我彭家與你欒家自從再無瓜葛?!?

彭武海急了:“水這麼冷,衣服穿這麼多,下水就是死?!?

是啊是啊!

欒永芳連連點頭。

“你要是淹死了,我給你守一輩子寡?!被㈡蒯斀罔F地說道,“你要是有決心,脫了外面的棉衣棉褲,很容易就游到岸上去?!?

欒永芳一聽,眼睛發亮,走到船舷邊,探頭看著河水。

通惠河不寬,他又會水,跳下河去,隨便噗通幾下就到岸邊。

船槳上下劃動,劃動水面,快船在河面上快速前行。

欒永芳在船舷來回走動,有兩次都邁出一隻腳,嚇得彭武海要撲上去救人,被虎妞給瞪回去了。

磨嘰了一刻鐘,欒永芳還是走了回來,低著頭,一臉的認命。

“怎麼不跳了?”虎妞問道。

“水太冷了?!?

“呵呵!”彭氏兄妹都笑了。

彭武海樂開花了,“虎妞,你吃住他了?!?

“相公什麼人,潘大哥和姐姐都給我講明白了?!被㈡ざ⒅鴻栌婪?,“那你就要好好過日子,熬過去五年,我們兩家再搬回京師來?!?

欒永芳看著虎妞,發現她挺白的,那幾點雀斑反而襯托出她的白皙紅潤,五官清秀,越看越耐看。

身形壯了些,但女子怎麼叫壯呢?得叫圓潤豐腴。

想到這裡,欒永芳覺得有個人搭夥過日子,自己不再孤苦伶仃一個人,也不錯。

感受到欒永芳的目光,虎妞臉蛋微微一紅,“還傻站在外面幹什麼,還不進去?西北風沒喝飽嗎?”

“哎!”欒永芳老實地跟著虎妞進了船艙。

彭武海咧開嘴大笑,突然想起什麼,在後面興奮地說道:“好,就該好好過日子。

我們特事特辦,今晚就洞房。你們任務重啊。你姐姐姐夫還等著抱你們家二小子過去傳嗣香火呢!

得加油?。 ?

608.第604章 工人與農民的衝突124.第124章 督辦處海軍局204.第204章 我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第397章 大明不需要奴隸只需要勇士第824章 朝陽下的大沽港280.第280章 有些失望的高拱194.第194章 是殿下在給你機會第792章 振奮人心的檢閱554.第551章 海瑞舊人之後第96章 這事不簡單啊!635.第631章 現在是界港下午十四點鐘628.第624章 一家子混蛋第60章 還是世子能折騰452.第450章 宗社黨第106章 這隻小狐貍,成精了!第825章 飛翔在太平洋上的安陽號291.第291章 世道真得變了!第898章 女駙馬好看!565.第562章 張居正微訪戶部293.第293章 南征開始113.第113章 經義我不行,治國你不行215.第215章 亂中再添亂594.第590章 皆大歡喜110.第110章 收其巢穴,化其種類第18章 東南剿倭部署161.第161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382章 皇史宬的鹹魚們第104章 心情很好的嘉靖皇帝463.第461章 皇權不下縣?653.第649章 縱是塵心重,相看亦頓忘530.第527章 明軍不地道,盡玩狠活第55章 捐輸賑濟統籌局第937章 只想摘桃子300.第300章 會編曲目的大才第739章 皇長子出世522.第519章 臣懇請皇上明斷第720章 八月桂花香515.第512章 國喪一過的新局面第59章 捅破天了!第95章 敵在柳河438.第437章 記得給孔聖人留份體面183.第183章 打掃紫禁城484.第482章 羊會上樹嗎?第74章 世子的反擊570.第567章 大明第一張集體合影322.第322章 只要火炮打得沉,就不怕!第850章 明國人膽敢主動進攻?第93章 乖孫,想好了就去做!第767章 明國的銀行能資助選皇帝嗎?第673章 有我在,誰也跑不掉!573.第570章 三吳第一世家553.第550章 歸我大明者永安於中華306.第306章 文進士還是武進士?第2章 倒嚴第一刀第81章 兒孫滿堂603.第599章 阿拉伯朋友,我們必須聯合起來。第872章 風起歐羅巴第89章 外交和通商權第89章 外交和通商權587.第583章 你不是欺負老實人嗎?第359章 必須嚴懲471.第469章 南海封賞542.第539章 有的人兵法沒學精307.第307章 前面是九萬背水一戰的韃虜642.第638章 一片冰心在玉壺第59章 捅破天了!第853章 天竺兵馬不經打554.第551章 海瑞舊人之後第18章 東南剿倭部署第834章 王魚鷹的本事440.第439章 老爺,你可真是枯木逢春啊!546.第543章 晚生恭候海公的彈劾334.第334章 大明王師不搶糧食第940章 一羣“義士”271.第271章 這是什麼大會?641.第637章 這是最後通牒嗎?332.第332章 坦白從寬,抗拒從嚴298.第298章 暢想未來的西班牙人339.第339章 李贄的算盤405.第404章 一念通達207.第207章 事事要走到前面535.第532章 海府大總管524.第521章 皇上,萬萬不可?。?/a>654.第650章 心虛節更高颯颯響瑯玕252.第252章 大明粑粑,救我!199.第199章 太子出手,你還敢往前湊?第917章 完了,崑曲要被一網打盡157.第157章 料理嘉靖身後名第952章 一路巡視一路祭祖第939章 又被皇上教誨了一番569.第566章 我們一起嚐嚐鮮130.第130章 回京的張居正603.第599章 阿拉伯朋友,我們必須聯合起來。第663章 萬曆二年正旦187.第187章 先毀其巢穴324.第324章 老大,你用過早膳了嗎?第733章 《牡丹亭》好就好在豔俗419.第418章 俺答汗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第891章 大明變化太快了第688章 朕也只能想一想
608.第604章 工人與農民的衝突124.第124章 督辦處海軍局204.第204章 我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第397章 大明不需要奴隸只需要勇士第824章 朝陽下的大沽港280.第280章 有些失望的高拱194.第194章 是殿下在給你機會第792章 振奮人心的檢閱554.第551章 海瑞舊人之後第96章 這事不簡單啊!635.第631章 現在是界港下午十四點鐘628.第624章 一家子混蛋第60章 還是世子能折騰452.第450章 宗社黨第106章 這隻小狐貍,成精了!第825章 飛翔在太平洋上的安陽號291.第291章 世道真得變了!第898章 女駙馬好看!565.第562章 張居正微訪戶部293.第293章 南征開始113.第113章 經義我不行,治國你不行215.第215章 亂中再添亂594.第590章 皆大歡喜110.第110章 收其巢穴,化其種類第18章 東南剿倭部署161.第161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382章 皇史宬的鹹魚們第104章 心情很好的嘉靖皇帝463.第461章 皇權不下縣?653.第649章 縱是塵心重,相看亦頓忘530.第527章 明軍不地道,盡玩狠活第55章 捐輸賑濟統籌局第937章 只想摘桃子300.第300章 會編曲目的大才第739章 皇長子出世522.第519章 臣懇請皇上明斷第720章 八月桂花香515.第512章 國喪一過的新局面第59章 捅破天了!第95章 敵在柳河438.第437章 記得給孔聖人留份體面183.第183章 打掃紫禁城484.第482章 羊會上樹嗎?第74章 世子的反擊570.第567章 大明第一張集體合影322.第322章 只要火炮打得沉,就不怕!第850章 明國人膽敢主動進攻?第93章 乖孫,想好了就去做!第767章 明國的銀行能資助選皇帝嗎?第673章 有我在,誰也跑不掉!573.第570章 三吳第一世家553.第550章 歸我大明者永安於中華306.第306章 文進士還是武進士?第2章 倒嚴第一刀第81章 兒孫滿堂603.第599章 阿拉伯朋友,我們必須聯合起來。第872章 風起歐羅巴第89章 外交和通商權第89章 外交和通商權587.第583章 你不是欺負老實人嗎?第359章 必須嚴懲471.第469章 南海封賞542.第539章 有的人兵法沒學精307.第307章 前面是九萬背水一戰的韃虜642.第638章 一片冰心在玉壺第59章 捅破天了!第853章 天竺兵馬不經打554.第551章 海瑞舊人之後第18章 東南剿倭部署第834章 王魚鷹的本事440.第439章 老爺,你可真是枯木逢春??!546.第543章 晚生恭候海公的彈劾334.第334章 大明王師不搶糧食第940章 一羣“義士”271.第271章 這是什麼大會?641.第637章 這是最後通牒嗎?332.第332章 坦白從寬,抗拒從嚴298.第298章 暢想未來的西班牙人339.第339章 李贄的算盤405.第404章 一念通達207.第207章 事事要走到前面535.第532章 海府大總管524.第521章 皇上,萬萬不可?。?/a>654.第650章 心虛節更高颯颯響瑯玕252.第252章 大明粑粑,救我!199.第199章 太子出手,你還敢往前湊?第917章 完了,崑曲要被一網打盡157.第157章 料理嘉靖身後名第952章 一路巡視一路祭祖第939章 又被皇上教誨了一番569.第566章 我們一起嚐嚐鮮130.第130章 回京的張居正603.第599章 阿拉伯朋友,我們必須聯合起來。第663章 萬曆二年正旦187.第187章 先毀其巢穴324.第324章 老大,你用過早膳了嗎?第733章 《牡丹亭》好就好在豔俗419.第418章 俺答汗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第891章 大明變化太快了第688章 朕也只能想一想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虞市| 柯坪县| 建平县| 藁城市| 彭水| 灵璧县| 瑞丽市| 芦溪县| 浦城县| 筠连县| 呼图壁县| 安图县| 佛冈县| 太和县| 苍溪县| 青州市| 定西市| 安宁市| 芦溪县| 长乐市| 富源县| 剑河县| 若尔盖县| 沅陵县| 广南县| 乐亭县| 广元市| 丰都县| 儋州市| 夹江县| 武定县| 汾西县| 宁武县| 陇南市| 三原县| 井陉县| 平昌县| 巴东县| 杭锦旗| 原阳县| 彰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