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570.第567章 大明第一張集體合影

朱翊鈞沒有設宴款待大明工商聯,而是拉著他們在紫光閣前面的空地排隊。

朱翊鈞坐在正中間,左右兩邊緊挨著坐的是四位資政,再兩邊坐著的是陪同的內閣戶部尚書王國光、太府寺正卿鄭洛等人。

宋應卿、申稼良、周慕賢等人在後面站成了兩排。

在他們前面,站著兩夥人。

他們分左右兩夥,左邊有七八個人,右邊有五六個人,每人身前有一塊架在木架上的板子,旁邊是桌子。

有拿著炭筆在板子上的白紙畫畫,有的拿著細毛筆在紙上勾勒。

各顯神通。

左邊是翰林院書畫院的畫師,右邊是欽天監繪畫院的畫師,以兩種不同的畫法,記錄下這劃時代的盛事。

翰林院書畫院的畫師,用的是工筆畫法。

欽天監繪畫院的畫師,爲首的是兩位西夷畫師。

一位是意大利畫師,據說是意大利著名畫師提香的弟子。一位是尼德蘭畫師,據說是意大利著名畫師拉斐爾的再傳弟子。

兩人窮困潦倒當了水手,機緣巧合來到東方。一個是無意在壕鏡看到大明的招攬公告,主動投奔少府監。

還有一位是西班牙艦隊資深被俘人員。

然後一併入了欽天監繪畫院,帶了幾十位大明的畫匠徒弟。

大明傳承前朝的畫藝,重在寫意神似,也有工筆等形象繪畫法。

西夷的畫藝,重在寫真形似,但也有強調意境,尤其是宗教繪畫。

不過總體來說,西夷畫法在光線明暗、透視比例等方面,有長處。

取長補短,海納百川,善於學習,沒有什麼磕磣的。

可是朱翊鈞等人不可能傻傻地一直坐在那裡,讓兩院的畫師照著畫。

兩院的畫師,先把朱翊鈞的“御容”畫下,再把其他人的位置、神態和相貌特徵提煉出來,做好草案,後面再一一把其他人詳細相貌補畫上,完成一副完整的畫,齊活。

過不了幾天,大明第一幅合影,《大明萬曆聖君御召資政內閣輔臣暨工商聯賢達圖》,就會新鮮出爐了。

一個小時到了,朱翊鈞率先起身,這次御前召見到此結束。

“張師傅,我們聊會。”朱翊鈞叫住了張居正,然後轉頭對祁言吩咐道。

“祁言,校書房直文太常寺,把朕這次召見大明工商聯的事宜,好好宣傳一番。尤其是朕給工商聯提的那六個字,一定要讓大明上下都知道。”

“遵旨。”

張居正站在旁邊,目光閃爍。

皇上要對工商聯之事大肆宣揚,在他的意料之中,也是他的糾結之處。

儒家重義輕利,太祖皇帝抑制商賈,義理祖制。

但是這些年,張居正看到東南工商大興,以及灤河太原煤鐵盛舉後,國庫收入日益好轉。

正是口袋裡有錢了,才能從容地推行新政,辦諸多實事。

難道是聖人講錯了,太祖皇帝定錯了?

張居正的心裡十分矛盾。

此前他認爲自己經過十幾年的思考,對如何改變大明沉痾積弊,胸有成竹。

皇上爲裕王世子和太子時的那一套,雖然給張居正帶來不小的衝擊和震撼,但他覺得只是權宜之策。

可是等到皇上即位,張居正才發現,此前那些被保守派認爲激進和荒誕的新政,只是皇上的開胃小菜,更宏偉和更驚世駭俗的國策在陸續推出。

張居正這才明白,皇上從嘉靖四十一年開始,一直是抓權,抓財權和兵權,開拓新財源和編練新軍。

隆慶年間,身爲秉政太子的他,在繼續擴大財源,建立軍功的同時,試探著推行他的新政。

其中高拱就是其中的探路先鋒。

衝鋒陷陣,試探深淺。

衝得好,太子秉政有功。

衝得不好,這是隆慶朝的事,與太子何干。

主持衝鋒的還是隆慶帝的老師,高拱,更與太子無關了。

不是當時身爲太子的皇上想撇清關係,而是中間隔著一層,有緩衝餘地,雙方不會發生直接衝突。

政治鬥爭,最重要的是解決問題,而不是單純的解決人。

正如皇上所言的,想方設法把反對我們的人變少,把支持我們的人變多,我們的新政改革就能順利進行。

解決人只是鬥爭手段之一,不是鬥爭目的。

隆慶三年明爭暗鬥下來,大明官場、士林,以及中樞地方各方勢力的實力,以及他們對新政改革的態度,皇上心裡有底了。

卻耗費了一位高拱。

現在皇上即位,把自己任命爲內閣總理,實爲國相。

此前太祖皇帝廢丞相,直管六部,現在皇上通過自己去管六部諸寺,料理中樞和地方“行政”事務,爲何?

還是建立緩衝層,凡是有轉圜餘地。

太祖皇帝直管六部,親理國政的結果就是國策一改變,就必須殺得人頭滾滾。

沒辦法,中間沒有緩衝轉圜,加上太祖皇帝剛毅好殺的性子,那就政息人亡,一起毀滅吧。

要是在嘉靖朝,自己還不敢出任這個內閣總理。

世廟皇帝,猜忌涼薄,臣工難得善終。

嚴嵩給他賣命了一輩子,說拋棄就拋棄。

但皇上,自己不擔心。

嚴嵩秉承皇上的意思,願意給世廟先帝背鍋,保全世宗的身後名,皇上說保他就一定會保他。

天下輿情洶涌,喊打喊殺,皇上視若罔聞,一直保他善終。

還有胡宗憲,大名鼎鼎的嚴黨,改投到世子黨門下後忠心耿耿,任勞任怨,現在是資政局之首。

等於前宋政事堂首相,地位還在自己之前,還封宣城縣公,世襲罔替。

夠了,臣子遇到這樣有擔當的君上,足矣。

高拱和自己恩師徐階?

呵呵,皇上只是有擔當,又不是濫好人。

朱翊鈞給祁言交代完,轉過身來,對張居正說道:“張師傅,我們沿著湖邊走走。”

現在後妃們也住進了西苑,西苑被一分爲二,西安門、玉河橋到承光殿、幹明門一線,以北的北海湖地區是后妃們居住的地方,以南的中海湖、南海湖地區是朱翊鈞辦公和接見外臣的地方。

朱翊鈞雙手籠在袖子裡,跟張居正一前一後,走在湖邊的林蔭道上。

“張師傅,大明積弊百年,太多的痾病,千頭萬緒。我們師生倆不能鬍子眉毛一把抓,要提綱挈領。”

“皇上說得對,綱領所在,還請皇上垂訓。”

“張師傅這個考成法提得好。

吏治是新政改革的首要,朕此前一在強調,也一直在醞釀,如何整飭吏治。張師傅提出的考成法,就是個好法子。”

朱翊鈞讚歎道。

不得不說,張居正確實是位改革家,他上手就推出考成法這個大明版KPI考覈法,正好捏住了大明上下官吏的七寸。

但是帶來的後果就是上下官吏拼命抵制。

因爲他們知道,考成法一旦全面落實,他們逍遙快活的日子就到頭了,取而代之就是給大明做牛做馬。

這都是命!

縱觀整部人類歷史,就是一部牛馬史,只是有時想做牛馬而不成,有時慶幸做了牛馬。

現在你們在大明做牛馬,攤上朕,給你們增加了俸祿和津貼,算你們福氣。

要是按照太祖皇帝的祖制,草料還不能給你們喂得太飽,怕你們吃飽了容易犯困,不想幹活。

張居正也識趣地答道:“皇上英明,指示臣設立的大明考成法中央指導委員會,馬上就見到成效了。”

朱翊鈞笑了笑,繼續說道:“整飭吏治,同時進行的是建立完整的稅賦制度和財政制度。

稅賦制度是在一條鞭法基礎上的廢除徭役攤派,合併爲統一人頭稅。張師傅,這個人頭稅,不好收啊。”

張居正的設想就是把明朝各種徭役攤派,全部釐清,屬於胡亂攤派的苛捐雜稅,全部廢除;屬於正常的就列爲稅收,按人頭收稅。

這樣朝廷既能收到稅,又儘可能地避免各級胥吏攤派加碼。

雜役攤派爲捐稅,看上不多,但因爲它們不是正稅,朝廷根本沒有細則規章,胥吏正好上下其手,想怎麼收就怎麼收。

往往老百姓被攤派徵收了二十兩銀子,國庫卻只收到了一兩銀子,其餘的被各級胥吏官員以及豪右惡霸瓜分了。

國庫沒錢,什麼事都做不了,偏偏老百姓被搜刮得越來越窮。

遇到災荒和戰事,只能加餉增稅,然後又是胥吏官員和豪右們的一場歡宴,百姓們被敲骨吸髓,國庫卻只落得一點點銀子。

大明就在這樣惡性循環的死路上一路狂奔。

現在自己和張師傅要拯救大明,這個弊政必須改變。

張居正深以爲然地點點頭:“皇上英明,正雜徭役攤派合併爲稅銀,按人頭稅收,確實不好收。

其中最大的問題還是老問題,窮苦百姓勢弱,他們的稅容易收。反倒是縉紳豪右們的稅,不好收。”

張居正期盼地說道:“皇上總有奇思妙想,還請指點臣,這正雜徭役合併後的人頭稅,該如何收?”

朱翊鈞笑著答道:“張師傅,這個問題,其實前人們已經幫我們找到答案了。”

張居正想了想,眼睛一亮:“鹽鐵論?”

朱翊鈞開著玩笑:“哈哈,張師傅英明!”

張居正答道:“皇上羞煞老臣。

鹽鐵論把鹽鐵收爲公有專營,以鹽鐵爲基礎收稅。人,不管男女老弱,不管富窮貴賤,都要吃鹽。

只要你買鹽,交了鹽稅,也就等於交了人頭稅。”

“張師傅,我們還可以舉一反三。”

“舉一反三?”

“張師傅,此前我們討論一條鞭法,其中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普通百姓,如何籌集到足夠多的現錢來繳納折現的人頭稅?”

張居正點點頭:“皇上所言極是。當初一條鞭法初行,最初目的就是把各項正雜徭役折成銀錢,避免被胥吏肆意攤派。

許多百姓能通過做工等方式獲得現錢。只是這種辦法只能在東南工商大興的地方,或者省城、府城和縣城附近的鄉民百姓,還有機會。

深居僻遠山地鄉野的百姓,就只能通過變賣糧食、棉花等農物山貨折現,就算是通過少府監的供銷社,避免被過多盤剝,但依然是件難事。

這也是臣焦慮所在。

皇上剛纔說的舉一反三,難道跟這有關係嗎?”

朱翊鈞答道:“普通百姓掙錢不易,所以我們在設計稅賦制度時,就要從這方面考慮。政治問題,用政治手段。經濟問題,就用經濟手段。

張師傅,剛纔我們說了,鹽稅是一種人頭稅,專賣的糖、酒、茶葉也可以變成一種人頭稅。

現在工廠出產的貨品,有增值稅,販賣到各地,進入到千家萬戶,有商品交易稅。這兩項稅其實也可以認爲是一種人頭稅。”

張居正一聽就精神了,“皇上,還請細加指點。”

“張師傅,稅賦不僅僅是收錢養官養兵,支撐整個朝廷,更重要的用途是進行財富再分配,大白話就是劫富濟貧。”

張居正的眼睛更亮:“劫富濟貧?皇上,怎麼個劫富濟貧?”

459.第457章 朱紫少年542.第539章 有的人兵法沒學精437.第436章 舒友良最會勸人第831章 固節驛站293.第293章 南征開始第746章 這是偏遠小城?第344章 一家人就要整整齊齊第19章 高拱立威第887章 大明史書的活學活用第953章 宴無好宴第738章 第二百四十七 你們這些大明謎語人!第796章 京畿鐵路局第947章 抵達南京第31章 閹黨肆虐東南第721章 小子,要依法繳稅啊!第400章 蒙古左六翼第348章 帶大明打上月球612.第608章 大明需要怎樣的百姓?155.第155章 張居正被震麻了636.第632章 王尚書,警鐘長鳴啊!第936章 白雲湖的數字嚇死人326.第326章 大明將士,有死無退313.第313章 最大的奸臣在西苑!327.第327章 撫順城下325.第325章 你們都想偷襲我第350章 今日西苑裡全是戲第668章 目標,思南城第752章 怎麼能叫奴隸呢!第840章 扶桑羣島622.第618章 我會畫個鳥!642.第638章 一片冰心在玉壺647.第643章 沸騰的南城第44章 癸亥之變310.第310章 根子原來是禁纏足450.第448章 差點釀成大錯的胡宗憲第373章 俺答汗的決斷!563.第560章 難道我們看錯了?183.第183章 打掃紫禁城422.第421章 攻守易勢第343章 祝大明煌煌如日月327.第327章 撫順城下第937章 只想摘桃子第941章 冒黑煙的怪船432.第431章 固如金湯的升龍城第954章 曉之以情第882章 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內287.第287章 孤宣佈第792章 振奮人心的檢閱642.第638章 一片冰心在玉壺第947章 抵達南京639.第635章 一見都是熟人第773章 曾經有一個機會擺在我面前第826章 張叔大,你可別拗!241.第241章 與高拱的第一次正面交鋒555.第552章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第701章 菸酒齊全第913章 沈大官說了啥?550.第547章 北疆安定了第724章 誰殺的?557.第554章 樹未倒猢猻就要散464.第462章 張居正的一鳴驚人第886章 走哪死那,有點玄乎!143.第143章 張師傅,不妨再大膽一點!293.第293章 南征開始408.第407章 明蠻子欺人太甚!第73章 萬事不要傷和氣465.第463章 不甘心的高拱326.第326章 大明將士,有死無退第393章 流水淘沙不暫停604.第600章 果阿海大敗天方海盜484.第482章 羊會上樹嗎?165.第165章 非常焦急的高拱309.第309章 被嚇到的申時行和餘有丁430.第429章 下定決心的海瑞529.第526章 臣願作大明之衛青第790章 李藥王研製新神藥第952章 一路巡視一路祭祖590.第586章 石破天驚139.第139章 戎政督辦處第656章 居然有人敢抓我!129.第129章 你還是老實地住在紫禁城吧第104章 心情很好的嘉靖皇帝597.第593章 何塞飄零半生,只恨未逢明主第907章 就憑這個!618.第614章 皇上,臣明白了第805章 大明,我們真是來和談的第833章 歷史戲臺的新主角第958章 專捅義父的奉先262.第262章 大明粑粑船堅炮利550.第547章 北疆安定了第722章 專案組啊,榮幸不?249.第249章 我沒犯事,幹嘛怕海青天?567.第564章 左右爲難的張居正193.第193章 義憤填膺的清苦京官203.第203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46章 露一臉的戚繼光第370章 爲大明和父皇遮風擋雨第355章 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529.第526章 臣願作大明之衛青第8章 倒嚴先倒樓
459.第457章 朱紫少年542.第539章 有的人兵法沒學精437.第436章 舒友良最會勸人第831章 固節驛站293.第293章 南征開始第746章 這是偏遠小城?第344章 一家人就要整整齊齊第19章 高拱立威第887章 大明史書的活學活用第953章 宴無好宴第738章 第二百四十七 你們這些大明謎語人!第796章 京畿鐵路局第947章 抵達南京第31章 閹黨肆虐東南第721章 小子,要依法繳稅啊!第400章 蒙古左六翼第348章 帶大明打上月球612.第608章 大明需要怎樣的百姓?155.第155章 張居正被震麻了636.第632章 王尚書,警鐘長鳴啊!第936章 白雲湖的數字嚇死人326.第326章 大明將士,有死無退313.第313章 最大的奸臣在西苑!327.第327章 撫順城下325.第325章 你們都想偷襲我第350章 今日西苑裡全是戲第668章 目標,思南城第752章 怎麼能叫奴隸呢!第840章 扶桑羣島622.第618章 我會畫個鳥!642.第638章 一片冰心在玉壺647.第643章 沸騰的南城第44章 癸亥之變310.第310章 根子原來是禁纏足450.第448章 差點釀成大錯的胡宗憲第373章 俺答汗的決斷!563.第560章 難道我們看錯了?183.第183章 打掃紫禁城422.第421章 攻守易勢第343章 祝大明煌煌如日月327.第327章 撫順城下第937章 只想摘桃子第941章 冒黑煙的怪船432.第431章 固如金湯的升龍城第954章 曉之以情第882章 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內287.第287章 孤宣佈第792章 振奮人心的檢閱642.第638章 一片冰心在玉壺第947章 抵達南京639.第635章 一見都是熟人第773章 曾經有一個機會擺在我面前第826章 張叔大,你可別拗!241.第241章 與高拱的第一次正面交鋒555.第552章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第701章 菸酒齊全第913章 沈大官說了啥?550.第547章 北疆安定了第724章 誰殺的?557.第554章 樹未倒猢猻就要散464.第462章 張居正的一鳴驚人第886章 走哪死那,有點玄乎!143.第143章 張師傅,不妨再大膽一點!293.第293章 南征開始408.第407章 明蠻子欺人太甚!第73章 萬事不要傷和氣465.第463章 不甘心的高拱326.第326章 大明將士,有死無退第393章 流水淘沙不暫停604.第600章 果阿海大敗天方海盜484.第482章 羊會上樹嗎?165.第165章 非常焦急的高拱309.第309章 被嚇到的申時行和餘有丁430.第429章 下定決心的海瑞529.第526章 臣願作大明之衛青第790章 李藥王研製新神藥第952章 一路巡視一路祭祖590.第586章 石破天驚139.第139章 戎政督辦處第656章 居然有人敢抓我!129.第129章 你還是老實地住在紫禁城吧第104章 心情很好的嘉靖皇帝597.第593章 何塞飄零半生,只恨未逢明主第907章 就憑這個!618.第614章 皇上,臣明白了第805章 大明,我們真是來和談的第833章 歷史戲臺的新主角第958章 專捅義父的奉先262.第262章 大明粑粑船堅炮利550.第547章 北疆安定了第722章 專案組啊,榮幸不?249.第249章 我沒犯事,幹嘛怕海青天?567.第564章 左右爲難的張居正193.第193章 義憤填膺的清苦京官203.第203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46章 露一臉的戚繼光第370章 爲大明和父皇遮風擋雨第355章 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529.第526章 臣願作大明之衛青第8章 倒嚴先倒樓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乃东县| 方山县| 西乌珠穆沁旗| 弥勒县| 闸北区| 墨竹工卡县| 乃东县| 宁国市| 靖远县| 呈贡县| 阿拉善左旗| 长泰县| 沙河市| 宜兰县| 扬中市| 德阳市| 长春市| 博白县| 兴安盟| 蕉岭县| 乐安县| 泸州市| 元阳县| 石城县| 嘉黎县| 厦门市| 万山特区| 富民县| 桂林市| 洪洞县| 玛曲县| 安国市| 和硕县| 夏邑县| 综艺| 贞丰县| 大连市| 津南区| 锡林郭勒盟| 长子县| 泰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