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47章 抵達南京

李鄂說:“.修建一條貫通江北地區的鐵路。”

“貫通江北的鐵路?”

“是的皇上,江蘇父老鄉親希望沿著運河修一條鐵路,最好在運河以東地區。”

“爲什麼?”

“皇上,江蘇看上去有兩條鐵路,津浦和鄭海鐵路。

津浦鐵路已經修通,可它從山東入我江蘇境,穿過徐州和黃河,然後向西南一拐,扎進了安徽宿州。

蘇境僅僅一百五十里長,然後一直在安徽省境內穿行,從鳳陽、滁州直抵南京江北的浦口。

鄭海鐵路還在修建,只是它從海州一路向西,過邳州、徐州,直奔了河南。蘇境不僅才兩三百里長,還全程在蘇北與山東和河南交界處,對蘇北腹中地區,毫無益處。”

李鄂誠懇地說:“皇上,津浦和滬寧線修好,江蘇的父老鄉親親眼目睹了鐵路的好處。拉得多,跑得快,一路暢通。

而今徐州不僅成了蘇北重鎮,更是成了中原門戶,江淮要地,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更上一層樓。

更是把當地的經濟帶得蒸蒸日上,超越淮安指日可待。

所以江蘇父老鄉親,委託臣向皇上,向朝廷誠懇表示,希望能修建一條沿著運河,南北貫通江北的鐵路。”

朱翊鈞看著他和楊令德。

“朕問你們,大明爲什麼要修鐵路?”

“打通阻礙,接連東西南北,互通有無.”

“促進經濟發展,讓百姓出行更加便利,改善民生”

“那你們知道朝廷編制鐵路建設計劃的原則是什麼嗎?”

兩人默不作聲。

“大明鐵路建設計劃的原則是雪中送炭,不是錦上添花。

爲什麼要採取這個原則?

因爲修鐵路耗費巨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這些大明經濟蒸蒸日上,財政收入年年增長,但是花錢的地方也多,根本無法支撐遍地開花的模式。

所以只能採取重點建設模式。

既然是重點建設模式,那麼一定要兼顧效率。一定要把鐵路給地方帶來的效益提到最高。

所以纔有了雪中送炭的原則。”

朱翊鈞揮揮手,祁言連忙從後面的書架取出一份地圖,先把淮河輿圖收起來,再把這份地圖鋪展在桌子上,這是一份大明鐵路路線示意圖。

“津浦線和京漢線,是連接京畿、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這三大區域的兩條南北大動脈。

京漢線,連接河北、河南和湖北。目前還在繼續向南修建,預計連通爲京廣線。

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和廣東,交通轉運歷來是朝廷最頭痛的問題。要想讓這些地區經濟發展起來,必須改善它們的交通轉運狀況。

京漢鐵路就是給他們雪中送炭去的。

津浦鐵路又是給誰雪中送炭?

天津向南入山東,一直到徐州,津浦鐵路的走向與北運河是一致的。

在規劃津浦線時,兵部的人圖簡便,建議直接跟著運河走就是了,被朕狠狠批評了一頓。

雪中送炭啊,不是錦上添花!

通運河的地方,它們有運河做主動脈,雖然沒有鐵路便利,但是好歹有條大血管,津浦線要照顧沒有血管的地方!

天津到德州一線,由於水源不夠,這段運河的運力可以說是時斷時續,隨時有可能崩潰。尤其是到了冬季枯水期,根本用不了。

於是這一段津浦線,基本上是沿著運河走的,補充這一地區的運力。

從德州入山東,運河由於多條大河的補充,水源勉強充裕,南北運力能維持。於是天津到徐州,津浦線儘可能地避開運河,走山東以東的腹地。

這裡多山地丘陵,建設成本提高不少,但是能把這片地區的交通帶動起來,朕覺得值了。

然後進江蘇.”

朱翊鈞指著地圖,對楊令德和李鄂說。

“你們江蘇有一條貫通南北的運河,而且這段運河是整個江北運河裡水源最充沛的,一年四季都不愁水源,轉運通暢。

不僅如此,這段運河湖泊衆多,兩邊的河流也衆多,有的一直連接到海邊的淮東鹽場,運輸貨物十分簡單。

便利的交通,使得這一地區經濟十分發達。

可是安徽有什麼?

長江在南邊,它的腹地根本享受不到便利。

腹地有條淮河,可它是東西走向,還時不時發脾氣,鬧性子,好處沒落得,還要耗費大量財力物力去伺候它。”

朱翊鈞靠著椅子背,看著楊令德和李鄂。

“你們應該也聽說。津浦線方案出來後,有大臣上疏,說鐵路經過鳳陽祖陵,火車呼嘯而過,震動地面,恐有擾祖宗,更憂心有損大明龍脈氣運。”

楊令德和李鄂點點頭。

他倆當時不在江蘇任上,也聽說此事。

驚擾祖宗,破壞龍脈氣運,兩項罪名不小啊,誰也扛不動!

“朕的祖宗,驚擾就驚擾了。什麼有損龍脈氣運?鐵路就是大明新的龍脈,工業革命就是大明新的氣運!

朕只看實實在在,能利國益民的龍脈和氣運。虛無縹緲的玩意,只是某些人的別有用心。

朕力排衆議,拍板了津浦線的方案。同時還同意,從鳳陽延伸出一條鐵路,過合肥直抵安慶,把淮河和長江連起來。

同時從南京向西過合肥、六安直抵武昌。這條鐵路修通,等到技術發展,時機成熟,我們就從武昌開始修建沿著長江入川的鐵路,把南京、武昌、重慶和成都用鐵路連起來。

在那個時候,我們應該可以修建一條穿過江蘇江北地區,連接京師到滬州的京滬鐵路。”

朱翊鈞說到這裡,還在地圖上指了指,“還有一個問題你們必須知道。蘇北地區,成也湖泊河流衆多,壞也是它。

湖泊河流衆多,十里一橋,五里一堤,耗費也不小,對建設技術要求也高。所以綜合以上因素,在蘇北修建鐵路不是當務之急。

朕必須要跟你們講清楚,你們也必須給江蘇的父老鄉親們講清楚。

你們都是地方主政大員,要有大局觀,要學會知道事情的輕重緩急。好鋼要用在刀刃上,我們投入巨資建設鐵路,就必須綜合考慮,如何讓它效率最大化。”

“臣等明白皇上的良苦用心。”

專列進入到宿州,安徽巡撫胡宗璞、布政使張嗣迪率領三司大員們前來接駕。

江蘇的其它官員,乘坐火車直奔南京,在那裡轉去揚州,比從運河南下還要更加快捷。

四月初十,是黃道吉日。

戒齋三日,沐浴一新的朱翊鈞在資政大學士徐貞明、張四維,資政學士俞大猷、潘應龍、胡如恭,江蘇巡撫楊令德、安徽巡撫胡宗璞、江蘇布政使李鄂、安徽布政使張嗣迪等官員陪同下,身穿祭服,進鳳陽皇陵祭拜。

一行人由北向南,先進土城正紅門。

皇陵分三層,一層一城。

最外面一層是土城,中間是磚城,裡面是皇城。

進了土城正紅門,沿著紅橋進櫺星門、磚城明樓,再沿著神道過御橋,入皇城金門,來到皇城正殿,也叫祭殿和享殿。

共有九間,採用丹色三級黃琉璃瓦,青碧繪彩裝飾。東西兩側還有各十一間的廡房。

中間大殿供奉著大明仁祖淳皇帝和淳皇后(朱元璋父母親)的神主牌位,兩邊還有配享的南昌王朱興隆、盱眙王朱興盛、臨淮王朱興祖(朱元璋大哥、二哥和三哥)的神主牌位。

祭拜儀式就在大殿舉行。

上三牲祭品,贊官念祭文。

祭文自然是張四維捉刀寫的。

然後朱翊鈞帶著宋貴妃、皇子皇女在殿內,徐貞明帶著文武官員在殿外平臺上,對著神主牌位五拜三叩首。

接著朱翊鈞、宋貴妃、皇子皇女在左偏殿換裝,官員在右偏殿換裝,把祭服換成日常服,或資服或工裝,然後朱翊鈞帶著宋貴妃、朱軒妮等人在陵丘翌聖山左邊,徐貞明等人在右邊,每人種下一棵不大的柏樹。

“松柏成林,遺蔭後嗣。”

種完樹後,朱翊鈞帶著宋貴妃和皇子皇女們,在陵丘前以家禮祭拜了一番。

禮成!

朱翊鈞讓宋貴妃帶著皇子皇女自去偏殿休息,自己帶著部分隨從圍著皇陵轉了一圈。

皇陵有兩百多年曆史,年代久遠,許多地方有破爛跡象。

成化二十三年,成化帝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重修。

此後,嘉靖年間世宗皇帝也進行了四次修繕工程。

朱翊鈞即位後,皇室不差錢,萬曆三年進行皇陵建成以來最大規模的重修,直接上磚石和鋼筋混泥土。

一圈轉下來,果真到處是煥然一新,錢沒白花。

由於萬曆元年停止招募閹人,駐紮這裡的淨軍日漸稀少。中都留守府上疏,請移百姓居住,進行日常維護。

朱翊鈞乾脆利用皇陵的山林田地,移居六百戶百姓,成立鳳陽農場,一邊進行農業經營,一邊確保皇陵的日常維護。

同時再移駐一個守備團在附近,進行日常巡邏和警戒。

當天下午,朱翊鈞在鳳陽農場場部,親切接見了農場職工代表,與他們座談,然後發放了慰問品。

第二天,朱翊鈞在俞大猷的陪同下,巡視了護陵守備團團部,檢閱了該團官兵,同時頒發了相關獎章和慰問品。

人家幫著自己守護維持皇陵,身爲後人,怎麼也要表示謝意。

中午十二點,朱翊鈞一行在鳳陽火車站登上專列,繼續行駛,三個半小時後抵達浦口站。

應天府尹李贄帶著南京一干官員,還有滬州知州林澤友、浙江巡撫葉夢熊、浙江布政使趙冠纔等人到浦口火車站迎接。

一行人乘坐一千二百噸、可乘坐千名旅客蒸汽機渡輪,從浦口碼頭橫渡長江,來到南京城龍灣渡碼頭。

浦口到龍灣渡,目前是長江上最繁忙的渡江航線,連接著津浦和滬寧兩條鐵路。

抵達龍灣渡碼頭,趁著天色未晚,朱翊鈞和徐貞明等人,在李贄的陪同下,巡視了附近的南京航運大廈。

這裡是東南航運調度中心,也是多家長江航運公司的總部所在地。

接著又巡視了附近的南京長江航運管理局。

長江航運局直屬兵部,總局設在南京。

分設南京局、武昌局和重慶局,分別管理下中上游長江航運。

配置多艘瓜州二型蒸汽機快船,擁有在長江水域的航運執法權。

同時還可以調動警衛軍下屬的水警支隊進行協助執法。

水警支隊分南京、安慶、九江,武昌、江陵、重慶和宜賓大隊,由此前的長江水師改編的

巡視完後,朱翊鈞一行由儀鳳門入城,入住南京皇城。

南京皇城由太祖朱元璋修建,成祖遷都北京後,這裡基本上荒廢。

明朝歷代皇帝又少有南巡,這裡更加蕭索敗落。每年維護它卻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朱翊鈞早就想把它“捐出去”,分拆成南京博物館、南京大學和南京圖書館。

但是阻力很大,這是舊都皇城皇宮,捐出去世人會說朱翊鈞敗家。

這次南巡,朱翊鈞決定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第二天一早,朱翊鈞在南京皇城文華殿召開東南三省一京一州聯席會議。

111.第111章 太孫百發百中!265.第265章 說說,你到底明白了什麼!第832章 他們已不是時代的主角了124.第124章 督辦處海軍局第756章 精神文明建設508.第505章 下狠手的張居正第724章 誰殺的?406.第405章 咬住圖們汗!643.第639章 雖僻遠之何傷第801章 官員可以交流一哈553.第550章 歸我大明者永安於中華535.第532章 海府大總管496.第494章 我們是大明忠烈!444.第442章 王一鶚629.第625章 還不夠啊,要不你再湊湊!第658章 水太冷了!第891章 大明變化太快了第714章 連戰連敗就是好!560.第557章 遭到家人背叛的徐府第788章 這就是海府第685章 不買對的只買貴的!第770章 God護不住他的羊羔了!115.第115章 和談前的小交鋒第10章 妥協和交換328.第328章 這有什麼祝賀的!301.第301章 禍起蕭牆,竟制其國608.第604章 工人與農民的衝突211.第211章 以德報德 以直報怨470.第468章 嚇了一跳的胡宗憲第66章 松浦黨的反應590.第586章 石破天驚第726章 一個敢報,一個敢信!第865章 我對大明有用處!第346章 做實業哪有搞金融賺錢!第728章 腰桿子很硬的內閣和張相第388章 追隨殿下行此逆旅!606.第602章 新大陸是上蒼賜給大明的寶地第736章 就這些邊角料?第679章 要騙人就要往死裡騙!167.第167章 做太子的一天,問政622.第618章 我會畫個鳥!第926章 新內閣新總理205.第205章 有人要殺官劫船484.第482章 羊會上樹嗎?130.第130章 回京的張居正第65章 大明水師提督盧鏜的警告第106章 這隻小狐貍,成精了!第896章 火車上的試探第54章 先練新軍吧第759章 我叫柯穆曼,字簡穆第727章 咱大明有錢了!第704章 居然是他!第56章 一團和氣446.第444章 李成樑,我們要團結!第881章 有本事你燒我撒!第763章 海公良苦用心啊!571.第568章 張師傅,眼光放遠些,膽子再大些第900章 還是老夥計有默契!第857章 說吧,隴川城怎麼收拾?274.第274章 他要是有半點差池,斷絕父子關係!636.第632章 王尚書,警鐘長鳴啊!第842章 想不想當遺民女婿?第931章 山東最大的問題第710章 京師總醫院477.第475章 萊昂,一路走好!第844章 世界真小啊!第373章 俺答汗的決斷!第763章 海公良苦用心啊!第904章 皇女皇子出宮第859章 犯大明疆土者,首級在此!第674章 遊七是誰啊?416.第415章 必須守在大同城裡510.第507章 朕即天意!第104章 心情很好的嘉靖皇帝第89章 外交和通商權第843章 我們要開始經營了!188.第188章 祖制是死的,人是活的第819章 想明白了就好!521.第518章 徐家父子129.第129章 你還是老實地住在紫禁城吧第37章 要五世同堂的嚴閣老第879章 地心說可是我們的不傳之秘!第948章 一直在改革的財稅制度559.第556章 有錢千萬別買田地第73章 萬事不要傷和氣第56章 一團和氣189.第189章 一對臥龍鳳雛294.第294章 南征路上第828章 張居正也開竅了537.第534章 張居正的糾葛622.第618章 我會畫個鳥!第10章 妥協和交換457.第455章 少年中國,中國少年!第688章 朕也只能想一想第696章 一桌菜兩桌客人639.第635章 一見都是熟人322.第322章 只要火炮打得沉,就不怕!第64章 東南之事要穩141.第141章 諸位,本撫該怎麼辦?532.第529章 鏟屎官 割草使兼放羊指揮使宋藥師
111.第111章 太孫百發百中!265.第265章 說說,你到底明白了什麼!第832章 他們已不是時代的主角了124.第124章 督辦處海軍局第756章 精神文明建設508.第505章 下狠手的張居正第724章 誰殺的?406.第405章 咬住圖們汗!643.第639章 雖僻遠之何傷第801章 官員可以交流一哈553.第550章 歸我大明者永安於中華535.第532章 海府大總管496.第494章 我們是大明忠烈!444.第442章 王一鶚629.第625章 還不夠啊,要不你再湊湊!第658章 水太冷了!第891章 大明變化太快了第714章 連戰連敗就是好!560.第557章 遭到家人背叛的徐府第788章 這就是海府第685章 不買對的只買貴的!第770章 God護不住他的羊羔了!115.第115章 和談前的小交鋒第10章 妥協和交換328.第328章 這有什麼祝賀的!301.第301章 禍起蕭牆,竟制其國608.第604章 工人與農民的衝突211.第211章 以德報德 以直報怨470.第468章 嚇了一跳的胡宗憲第66章 松浦黨的反應590.第586章 石破天驚第726章 一個敢報,一個敢信!第865章 我對大明有用處!第346章 做實業哪有搞金融賺錢!第728章 腰桿子很硬的內閣和張相第388章 追隨殿下行此逆旅!606.第602章 新大陸是上蒼賜給大明的寶地第736章 就這些邊角料?第679章 要騙人就要往死裡騙!167.第167章 做太子的一天,問政622.第618章 我會畫個鳥!第926章 新內閣新總理205.第205章 有人要殺官劫船484.第482章 羊會上樹嗎?130.第130章 回京的張居正第65章 大明水師提督盧鏜的警告第106章 這隻小狐貍,成精了!第896章 火車上的試探第54章 先練新軍吧第759章 我叫柯穆曼,字簡穆第727章 咱大明有錢了!第704章 居然是他!第56章 一團和氣446.第444章 李成樑,我們要團結!第881章 有本事你燒我撒!第763章 海公良苦用心啊!571.第568章 張師傅,眼光放遠些,膽子再大些第900章 還是老夥計有默契!第857章 說吧,隴川城怎麼收拾?274.第274章 他要是有半點差池,斷絕父子關係!636.第632章 王尚書,警鐘長鳴啊!第842章 想不想當遺民女婿?第931章 山東最大的問題第710章 京師總醫院477.第475章 萊昂,一路走好!第844章 世界真小啊!第373章 俺答汗的決斷!第763章 海公良苦用心啊!第904章 皇女皇子出宮第859章 犯大明疆土者,首級在此!第674章 遊七是誰啊?416.第415章 必須守在大同城裡510.第507章 朕即天意!第104章 心情很好的嘉靖皇帝第89章 外交和通商權第843章 我們要開始經營了!188.第188章 祖制是死的,人是活的第819章 想明白了就好!521.第518章 徐家父子129.第129章 你還是老實地住在紫禁城吧第37章 要五世同堂的嚴閣老第879章 地心說可是我們的不傳之秘!第948章 一直在改革的財稅制度559.第556章 有錢千萬別買田地第73章 萬事不要傷和氣第56章 一團和氣189.第189章 一對臥龍鳳雛294.第294章 南征路上第828章 張居正也開竅了537.第534章 張居正的糾葛622.第618章 我會畫個鳥!第10章 妥協和交換457.第455章 少年中國,中國少年!第688章 朕也只能想一想第696章 一桌菜兩桌客人639.第635章 一見都是熟人322.第322章 只要火炮打得沉,就不怕!第64章 東南之事要穩141.第141章 諸位,本撫該怎麼辦?532.第529章 鏟屎官 割草使兼放羊指揮使宋藥師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公市| 桂阳县| 新绛县| 铜川市| 奉节县| 宣武区| 芮城县| 卢龙县| 公安县| 新乡县| 佛坪县| 两当县| 太仆寺旗| 万安县| 浏阳市| 汕尾市| 福建省| 富锦市| 甘德县| 江陵县| 河北区| 自贡市| 婺源县| 广元市| 太原市| 永新县| 罗平县| 铅山县| 南康市| 仲巴县| 临安市| 修文县| 黄梅县| 西藏| 行唐县| 新平| 堆龙德庆县| 治县。| 兰西县| 姚安县| 长治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