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612.第608章 大明需要怎樣的百姓?

衆目睽睽之下,錢員外臉色先是紅,再是白,然後又青,變幻不定。

張居正在心裡算了起來。

七千四百畝的三分之一,是兩千四百六十畝,加上其它地方的田地,錢家的田地大約在四千到五千畝左右。

比起江南動不動幾萬、十幾萬、幾十萬畝的世家豪右,錢家只能算小地主。

但是在北方就不同。

北方田地兼併比江南要少得多。這裡還是直隸,天子眼皮子底下,能兼併到三千到四千畝,已經很厲害了。

想到這裡,張居正明白了,這次鴉鴻橋鎮鄉民與東岸工廠爭水,錢家肯定是帶頭人。

佔了三分之一的田地啊!

沒看出來啊,這廝躲在幕後煽風點火,這才鬧出這麼大的事來。

吳廠長此前說的很清楚,事因是鄉民們封鎖洪家橋,不準東岸工廠去西岸採辦蔬菜家畜,也不準廠子的車馬過。

去一次打一次,雙方越打越上火。

打上火的鄉民們把松樹炮搬了出來,對著東岸開了兩炮,以示威懾。

東岸工廠一看,不就是炮嗎?好像誰沒有炮似的!

當即把屬於開平民兵師豐潤炮兵團的火炮,選口徑小的六斤炮推了兩門出來,對著西岸開了兩炮。

西岸的鄉民被嚇了一跳。

但他們也是見過大世面的人,當年北虜寇邊抄掠,鴉鴻橋鎮的鄉民結寨自保,對著北虜遊騎開過幾炮。

誰怕誰??!

加上錢家有心人在暗地慫恿挑撥,東西兩岸就這樣槓上了,隔岸開炮,驚動了聖駕。

張居正很快就把一切都想明白了。

朱翊鈞看著錢員外又問道:“你中過舉,當過官?”

錢員外忐忑地答道:“回皇上的話,臣於嘉靖三十一年中順天府鄉試,兩科會試未中,分揀山西澤州陽城縣縣丞。

嘉靖四十一年,磨勘轉遷山東東阿縣正堂。嘉靖四十五年,辭官回鄉。”

朱翊鈞呵呵一笑,“果真是做過官的,還是一縣正堂官,所以才玩得這麼順溜啊。公亮,給大家念念?!?

“遵旨!”宋公亮拿著一張紙,開始唸了起來,“錢歸義,嘉靖三十一年鄉試中舉人錢家名下田地,嘉靖三十年爲四十一畝,三十一年猛增爲一百七十五畝.四十一年增爲兩千六百畝四十五年,驟減爲一千二百畝。

經查,錢家寄名在族人名下的田地有一千畝,詭寄在三十七戶百姓名下的田地有兩千一百畝,合計四千三百畝。

臣多方查證,錢家這四千三百畝田地確實無誤,因爲這些田地每年的收成,都進了錢家糧倉裡?!?

錢員外嚇得渾身瑟瑟發抖,這位大老爺說的情況,怎麼比我自個知道的還要詳盡啊。

朱翊鈞隨意地指了指宋公亮,“忘記給你介紹,這位是朕的錦衣衛都指揮使宋公亮。你一個小小的舉人,讓錦衣衛都指揮使查你的家底,應該榮幸之至啊!”

錢員外雙腿一軟,噗通跪倒在地,連連磕頭。

“皇上饒命!”

他也是做過知縣的人,知道鴉鴻橋鎮鄉民和東岸工廠隔河開炮,驚動聖駕的事,總得有人出來背鍋。

誰來背?

東岸的工廠?

那是少府監的聚寶盆,心肝尖尖,皇上怎麼捨得?

西岸的普通百姓?要是嚴懲他們,皇上以後還怎麼愛民如子?

正好,錦衣衛把自家的牛黃狗寶查了底朝天,再合適不過的背鍋俠!

可是這口鍋背下來,自家起步就是滿門抄斬,真心背不動啊。

朱翊鈞看著在地上磕頭的錢員外,冷笑道:“豐潤縣戶房只登記你家一千二百畝地,《嘉靖官紳優免條例》有寫,未仕舉人優免田一千二百畝。

你辭官回鄉,成了未仕舉人,優免田不多不少一千二百畝。錢員外,你把朝廷律例領悟得很通透,運用得十分靈活?。 ?

旁邊的豐潤縣嚴知縣,慌忙取下烏紗帽,噗通跪倒在地上,連連磕頭道:“臣糊塗失察,坐視胥吏與劣紳勾結,隱匿田地,逃逋賦稅,臣罪該萬死,請皇上治罪?!?

“你這個豐潤縣,做得稀裡糊塗,被劣紳牽著鼻子走,惹出這麼大的事端來,確實要好好反省。”

朱翊鈞轉向張居正,“張師傅,你是內閣總理,兼考成法中央指導委員會主任,考成法不止考成中樞,還要考成布政司、府、縣。

你今日現場辦公,說說依照考成法,豐潤縣該如何處置?”

朱翊鈞的話張居正聽懂了。

對於豐潤縣嚴知縣,要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剛纔視察豐潤羊毛呢絨廠時,吳廠長也提及過,豐潤縣嚴知縣是位好官,他積極支持在豐潤縣開辦工廠。

擇地選址、開工建設、招募人手.他一直是鼎力相助,親力親爲。

不管他出於何種目的,在目前的官場裡,尤其是相對保守的北方,願意全力支持工商,還爲之奔波的地方官,確實少之又少。

對於這樣的官,皇上當然要保一保。

張居正答道:“回稟皇上,按照內閣制定的考成法條例,嚴知縣當立即免職,送學習班學習半年,考試合格方可復職,再分揀地方?!?

還有這好事?

嚴知縣擡起頭,不敢相信。

朱翊鈞揮揮手,不再管他,而是轉頭盯向錢員外。

“你這個錢員外啊,隱匿田地,逃逋賦稅,違反國法。爲了一己私利,挑撥東西兩岸工農之爭,隔岸開炮,驚動了朕。

來人,拉下去,交有司檢法司理?!?

“遵旨!”

有軍校上前去,把癱軟成一攤爛泥的錢員外架了下去。

衆人不由長舒一口氣,最大的罪責被人扛了去,那麼事情就好說了。

朱翊鈞目光在大家的臉上掃了一圈,開口說道:“現在東西兩岸,工農之爭的罪魁禍首已經找到,你們雙方也是被人利用。

用水的問題,朕也想法子給你們解決了,那麼鴉鴻橋鄉民,你們就和東岸四家工廠握手言和,可好?”

被錢員外下場嚇得肝膽皆裂的鄉老、里長和鄉民代表們,聽到朱翊鈞的話,頓覺逃出生天一般,連連點頭。

“好!好!”

朱翊鈞又轉向吳廠長等人,“朕也要說說你們!你們跟鴉鴻橋的鄉民是鄰居,遠親不如近鄰,你們怎麼就不跟近鄰們好好互動一下。

朕看過,這附近樹木不盛,一下雨,田地裡的泥土都流到河裡去了。不下雨,一起風塵土飛揚,天地灰濛濛的。

你們廠植樹造林,幹嘛只在自家門口種?也幫鴉鴻橋鎮種,工農聯誼,一起出工出力。

朕還知道,你們幾個廠宣傳科都是好樣的,吹拉彈唱都是好手。每一旬都會給廠裡工人們演出,還互相交流演出。

你們爲什麼不去鴉鴻橋,不去附近鄉鎮裡給鄉民們演出呢?

宣傳科,不僅給你們本廠工人宣傳,還要替朝廷給附近鄉民們宣傳。宣傳朝廷律法,國策規章,弘揚忠孝仁義信等真善美,都是你們該做的。

朕還看到附近鄉民缺柴火,生火做飯、冬天取暖都是大問題。你們四個工廠,都用的開灤的煤?”

“回稟皇上,我們都用的開平煤礦的煤。”

“那就是,你們不是都有個生產蜂窩煤的附屬工廠嗎?專供本廠工人用。你們可以四家附屬工廠合爲一家,提高產能,不僅滿足工廠需求,還要滿足附近鄉鎮百姓們所需”

朱翊鈞指著吳廠長等四位廠長說道:“你們啊,還要多加強學習?!?

說到這裡,他轉向楊金水,“金水,你儘快組織這些廠長,還有灤州各公司話事的,去京畿駐紮的控鶴、龍驤等軍參觀學習。

他們都是戚繼光練出來的新軍,早早就秉承了朕的旨意,軍民魚水情。

諸軍各團政宣處的宣傳隊,經常到駐地附近鄉鎮演出。

春耕,組織官兵幫助鄉民耕地,秋收組織官兵幫助鄉民收割。

平日裡常去附近鄉村裡走動,幫孤寡老人、病弱人家挑水砍柴。

還有搭橋鋪路,挖井修渠.

你們可以去看看,這些新軍的駐地,百姓們對他們的態度。擁軍愛民魚水情啊!

吳廠長!”

“臣在!”吳廠長馬上應道。

“你們啊,都要好好學學,學學駐軍的軍民魚水情,搞你們的工農一家親!”

“遵旨!”

“你們學著新軍的模範,多幫助鄉民,多爲鄉民著想,會出隔河開炮的破事嗎?”

“臣等一定銘記皇上的教誨!”四位廠長一起說道。

朱翊鈞轉頭對鄉老、里長和鄉民代表們說道:“朕交代好了,以後你們有什麼難事,直接找上門去,尋求幫助。你們都是鄰居,沒有什麼不好意思張口的。

既然是鄰居,你們也要互相體諒,互相照顧。你們有什麼困難,他們伸手幫一把。他們有什麼難處,你們也不能坐視不管啊!”

鄉老、里長和鄉民代表們馬上應道:“草民一定牢記皇上的教誨。”

朱翊鈞點點頭,“朕是個急性子,說到做到!明天正好是鴉鴻橋趕集的日子,你們四個廠都有自己的商店,組織一批貨物到集市上去賣。

再組織你們的宣傳隊,去集市上輪流唱大戲,讓鄉民們高興!”

“遵旨!臣/草民馬上就去籌備準備!”

下午晚飯時分,朱翊鈞在洪家橋驛站又“宴請”鴉鴻橋鎮和四家工廠的代表們,這一次雙方都給他面子,坐在一起,聊得熱火朝天。

當天晚上,呢絨廠爲首的四廠施工隊,在鴉鴻橋西岸,空曠的浭河河灘上搭建了一座舞臺。

里長和鄉老們也在集市中心位置,騰出四處空地。

一大早,四廠商店趕著馬車,把貨物搬到西岸集市裡。

板子一架,東西一擺,馬上引起了轟動。

八點多,數萬鄉民聞訊從四里八鄉趕來,光戲臺就聚集了上萬人。

被遠遠隔在外面的鄉民聽不清戲臺上唱戲,也看不清戲臺上的人物,但他們就是開心,咧著缺牙的嘴巴,跟著前面的人一起叫好。

四廠商店的攤位,圍了裡十層外十層,數千鄉民擠著腳、探著頭想看看,東岸圍牆裡的“體面人”,日常用的稀罕物,到底是怎麼樣的。

到了下午,吳廠長等四位廠長還通過鄉老里長們宣佈,四個廠子今年擴產,需要招募四百名工人,歡迎四里八鄉的鄉親們去應工。

臨時工,有活就幹,當天結算。想做就做,不想做就走。但只包一頓中飯,不包住,其它大部分福利一概沒有。

正式工,包吃包住,還有不菲的福利。

但是條件苛刻,需要當學徒學習、考覈合格才轉正,轉正要籤契約,三年五年十年不等,不是你想做就能做,也不是你想不做就可以撂挑子的。

數千的鄉民圍著四廠人事科、宣傳科的人詳細打聽,有的當場報名填表。

朱翊鈞、張居正站在遠處的山丘上,看著這一幕,心裡滿是欣慰。

“皇上,”看了一會,張居正想起事情原委,還有些不甘心,“真得不追究西岸鄉民和東岸工人隔河開炮的罪責了嗎?”

“不是抓出首惡錢員外了嗎?兩邊都是被他慫恿矇蔽的?!?

“皇上,他們開炮了啊,隔河開炮,這都不嚴懲,還有王法嗎?”

“懲戒當然要懲戒。鴉鴻橋鄉民的松樹炮,全部沒收,此前軍中遺落的三眼銃、擡銃,也一併沒收。

東岸工廠,他們隸屬於開平民兵師,自有軍法懲治,我們就不要加碼了。”

張居正聽出朱翊鈞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的意思,感到氣憤。

皇上,你真是糊塗!

這種事要是發生在歷代先皇時期,尤其是太祖、成祖皇帝時期,沒有幾百顆腦袋落地是結不了案的。

朱翊鈞看出張居正的氣憤和鬱悶,意味深長地說道。

“張師傅,我們不能指望逆來順受、死氣沉沉的百姓,能創造出一個朝氣蓬勃的新時代。我們在開創一個新的時代,需要截然不同的百姓,那麼我們就必須忍受他們不一樣的脾氣?!?

張居正被朱翊鈞的話說得一愣。

逆來順受、死氣沉沉?

想到朱翊鈞這兩日的舉措,張居正心頭一動,忍不住問道:“皇上,你說的新時代的百姓,那到底是怎樣的百姓?”

“有理念,有追求,對美好的生活充滿希望,他們奮發向上、朝氣蓬勃,他們以大明爲榮,大明以他們爲榮。

朕更願意叫他們,人民?!?

“人民?

太祖皇帝奉天詔書有云,‘惟我中國人民之君.’”

朱翊鈞看著張居正,默然地任由他在心裡琢磨。

自己需要不停地影響和改造文官們,讓他們接受自己的“現代政治和經濟理念”,張居正是第一位。

任重而道遠?。?

第716章 神火準備第71章 高拱的第一箭第822章 必須雷霆之誅!293.第293章 南征開始553.第550章 歸我大明者永安於中華242.第242章 高拱表示,我沒有意見了493.第491章 隆慶三年第948章 一直在改革的財稅制度第880章 說你黑暗怎麼了?25.第25章 給皇爺爺上價值602.第598章 果阿城裡的忠臣160.第160章 太僕寺是個好地方第706章 打響的第一炮第348章 帶大明打上月球313.第313章 最大的奸臣在西苑!第813章 慶幸時代重錘掌握在大明手裡第18章 東南剿倭部署第86章 潑天的富貴163.第163章 回紫禁城596.第592章 三哥開門,自由貿易了568.第565章 居然真被你弄到手了?182.第182章 海瑞又哭了587.第583章 你不是欺負老實人嗎?166.第166章 做太子的一天,早上第734章 上殿如上墳的勳貴們第80章 又送走一位607.第603章 張師傅,我們好好聊聊330.第330章 老高,打錢!408.第407章 明蠻子欺人太甚!172.第172章 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第687章 你能活下來了!第890章 扶植爪牙第59章 捅破天了!第30章 流年不利啊,徐閣老!182.第182章 海瑞又哭了第843章 我們要開始經營了!133.第133章 北邊談好,東邊談了個寂寞516.第513章 大浪淘沙,總有人被淘汰第23章 大敗倭寇第68章 大同鎮高山衛145.第145章 辛愛黃臺吉,真漢子!275.第275章 敢在海瑞面前當陰陽人?425.第424章 我們是王師!第925章 張居正對方逢時的期望553.第550章 歸我大明者永安於中華第947章 抵達南京第891章 大明變化太快了558.第555章 富強 公正 和諧第911章 張四維的野望第722章 專案組啊,榮幸不?311.第311章 我們在遼陽過冬!第779章 海瑞和王一鶚的新官職459.第457章 朱紫少年第798章 從鐵路到地方政務第763章 海公良苦用心??!245.第245章 或許這是最後一頓430.第429章 下定決心的海瑞435.第434章 衍聖公府遺毒萬戶第654章 臣向皇上請罪!第672章 張居正的臉,被你丟光了!474.第472章 京城不僅是心臟?。?/a>517.第514章 燕北都司第746章 這是偏遠小城?第382章 皇史宬的鹹魚們571.第568章 張師傅,眼光放遠些,膽子再大些第747章 站在大明國門前109.第109章 朱翊鈞的戰略478.第476章 南苑上空的熱氣球第98章 永不陷落的車陣147.第147章 非常苦惱的張居正605.第601章 大明的新起點第80章 又送走一位592.第588章 殺人誅心第911章 張四維的野望244.第244章 同僚聚餐,氣氛搞起來第785章 這纔是人類的文明之光?。?/a>第394章 遠離上帝聖光的地方132.第132章 達成默契的師生494.第492章 奉先殿第914章 大明門東會堂開會267.第267章 大明國庫受得住嗎?171.第171章 戶部尚書高拱546.第543章 晚生恭候海公的彈劾483.第481章 人生如戲第773章 曾經有一個機會擺在我面前112.第112章 又侃暈一位新侍講第691章 萬曆二年端午萬壽節第732章 大家輪流唱戲第885章 黑海風雲561.第558章 老夫海南海瑞海剛峰第857章 說吧,隴川城怎麼收拾?第910章 楊金水的傳話第750章 菸酒不分家第653章 哥哥幫你辦了他!145.第145章 辛愛黃臺吉,真漢子!第779章 海瑞和王一鶚的新官職240.第240章 這就是太子的心思啊第864章 就踏馬你叫德雷克!538.第535章 與民同樂第676章 思南城下的釣魚佬
第716章 神火準備第71章 高拱的第一箭第822章 必須雷霆之誅!293.第293章 南征開始553.第550章 歸我大明者永安於中華242.第242章 高拱表示,我沒有意見了493.第491章 隆慶三年第948章 一直在改革的財稅制度第880章 說你黑暗怎麼了?25.第25章 給皇爺爺上價值602.第598章 果阿城裡的忠臣160.第160章 太僕寺是個好地方第706章 打響的第一炮第348章 帶大明打上月球313.第313章 最大的奸臣在西苑!第813章 慶幸時代重錘掌握在大明手裡第18章 東南剿倭部署第86章 潑天的富貴163.第163章 回紫禁城596.第592章 三哥開門,自由貿易了568.第565章 居然真被你弄到手了?182.第182章 海瑞又哭了587.第583章 你不是欺負老實人嗎?166.第166章 做太子的一天,早上第734章 上殿如上墳的勳貴們第80章 又送走一位607.第603章 張師傅,我們好好聊聊330.第330章 老高,打錢!408.第407章 明蠻子欺人太甚!172.第172章 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第687章 你能活下來了!第890章 扶植爪牙第59章 捅破天了!第30章 流年不利啊,徐閣老!182.第182章 海瑞又哭了第843章 我們要開始經營了!133.第133章 北邊談好,東邊談了個寂寞516.第513章 大浪淘沙,總有人被淘汰第23章 大敗倭寇第68章 大同鎮高山衛145.第145章 辛愛黃臺吉,真漢子!275.第275章 敢在海瑞面前當陰陽人?425.第424章 我們是王師!第925章 張居正對方逢時的期望553.第550章 歸我大明者永安於中華第947章 抵達南京第891章 大明變化太快了558.第555章 富強 公正 和諧第911章 張四維的野望第722章 專案組啊,榮幸不?311.第311章 我們在遼陽過冬!第779章 海瑞和王一鶚的新官職459.第457章 朱紫少年第798章 從鐵路到地方政務第763章 海公良苦用心啊!245.第245章 或許這是最後一頓430.第429章 下定決心的海瑞435.第434章 衍聖公府遺毒萬戶第654章 臣向皇上請罪!第672章 張居正的臉,被你丟光了!474.第472章 京城不僅是心臟啊!517.第514章 燕北都司第746章 這是偏遠小城?第382章 皇史宬的鹹魚們571.第568章 張師傅,眼光放遠些,膽子再大些第747章 站在大明國門前109.第109章 朱翊鈞的戰略478.第476章 南苑上空的熱氣球第98章 永不陷落的車陣147.第147章 非??鄲赖膹埦诱?/a>605.第601章 大明的新起點第80章 又送走一位592.第588章 殺人誅心第911章 張四維的野望244.第244章 同僚聚餐,氣氛搞起來第785章 這纔是人類的文明之光?。?/a>第394章 遠離上帝聖光的地方132.第132章 達成默契的師生494.第492章 奉先殿第914章 大明門東會堂開會267.第267章 大明國庫受得住嗎?171.第171章 戶部尚書高拱546.第543章 晚生恭候海公的彈劾483.第481章 人生如戲第773章 曾經有一個機會擺在我面前112.第112章 又侃暈一位新侍講第691章 萬曆二年端午萬壽節第732章 大家輪流唱戲第885章 黑海風雲561.第558章 老夫海南海瑞海剛峰第857章 說吧,隴川城怎麼收拾?第910章 楊金水的傳話第750章 菸酒不分家第653章 哥哥幫你辦了他!145.第145章 辛愛黃臺吉,真漢子!第779章 海瑞和王一鶚的新官職240.第240章 這就是太子的心思啊第864章 就踏馬你叫德雷克!538.第535章 與民同樂第676章 思南城下的釣魚佬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黔江区| 芒康县| 衡水市| 小金县| 凭祥市| 化州市| 句容市| 黑河市| 都安| 上蔡县| 界首市| 湘潭县| 镶黄旗| 娄烦县| 长葛市| 措勤县| 文登市| 汉阴县| 鄱阳县| 南城县| 乃东县| 长子县| 鹤峰县| 孙吴县| 云林县| 怀宁县| 紫金县| 夏河县| 南漳县| 田阳县| 高安市| 张掖市| 白玉县| 阳东县| 黔西县| 阿拉尔市| 西和县| 昌都县| 育儿| 探索| 开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