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2章 理藩院

第92章 理藩院

徐階、嚴訥和郭樸忍不住對視一眼,然後默默地聽起李春芳的相當簡單。

“太祖皇帝定朝貢和堪合制,當時是國朝初立,四海未平。北有殘元窺視,東有方國珍餘黨遠遁海外,意圖不軌。

朝鮮本國又內亂不止,改朝換代;曰本狼子野心,貪婪殘暴鑑於此,太祖皇帝才定下兩年、三年或十年一貢,施恩厚賞,賜堪合以行海商。

那時正如徐閣老所言,懷柔遠人,恩威並施。

而今聖天子在位,四海宴清,北虜東倭,已不足患。

剛纔郭閣老所言,要向海外藩國廣佈德澤,傳授義理,美教化,移風俗。這確實也是我大明天朝上國該做的事情。

以前無能爲力,現在可以做了啊。可是要怎麼做?只是兩年、三年或十年一貢,賜下聖賢經義,好生勉勵一番,就能做到了嗎?”

徐階、嚴訥和郭樸都不作聲。

誰都不是傻子,怎麼會信這樣的話。

包括前面的話,如太祖定朝貢和堪合制,是形勢所迫的權宜之計,都是屁話,誰有話語權誰就能大聲地說出來。

李春芳一向謹慎,他現在敢在內閣議事堂上公開說,可想而知,肯定是有皇太孫和皇上背書了。

既然皇上背書了,那就沒錯。

你不信?

那皇上送你去面見太祖皇帝,在他老人家面前問個清楚唄!

李春芳繼續說道:“想要給海外藩國美教化,移風俗,就得常來常往。

鼓勵他們的學子到大明來讀書,研習四書五經,學習聖賢道理,優秀者可入國子監,甚至還可以參加我朝的科試,在我朝做官。

曰本、高麗在前宋年間,不少人入太學,參加科試,在朝中做官。前宋能做到,我大明爲何做不到?難道我大明還不如前宋?”

徐階沉寂如水。

嚴訥和郭樸對視一眼,沒有出聲反駁。

不好反駁。

誰敢阻止向海外藩國傳授聖賢經義,廣澤教化?這是聖人之道,你敢阻止,天下儒生會噴死伱。

當然了,你讓天下儒生去海外藩國傳授聖賢經義,教化萬民,他會一頭碰死你。

既然誰也不想去,那就讓他們來嘛。

來大明接受大儒名士的教誨,讓這些藩國學子明白聖賢經義,懂得大義天理,是儒門士林的盛事。

徐階和嚴訥、郭樸都感覺到,自己有點被拿捏住了。

人家一下子站在道德和大義的制高點上了,不好出聲反對啊。

“當然了,此事牽涉甚廣,事關海外藩國朝貢、堪合,其官紳士民入境、讀書、入學、科試,禮部、戶部、兵部,以及地方。誰都要管一管,到最後,誰都不會去管。”

李春芳這句話倒是沒說錯。

在大明,誰都該管一管的事情,到最後肯定是誰都不會去管。

“千頭萬緒,牽涉甚廣,可是又不能不管啊。”

是啊,此前還只是朝貢、堪合貿易,現在都上升到傳播聖賢道理,教化天下的大義上。要是坐視不管,消息傳出去,那些靠嘴巴和筆墨吃飯的清流可就閒不住了。

幾輪彈劾下來,閣老吃癟,他們可就出名了。

“怎麼辦?在下建議,乾脆成立一個衙門,把海外藩國入朝納貢、往來貿易的事都接過去,其餘的往來入境,讀書入學,還有科試的事都接過去。

說白了就是海外藩國與我大明的事,它都管。

主管海外藩國入朝納貢、往來貿易的事,負責協調海外藩國士民入境、讀書、科試的事宜,該找戶部找戶部,找禮部找禮部,協調出一個章程,遵照執行就好。

只要有這麼一個衙門能管事,海外藩國知道有事找它,那就可以了。”

嚴訥和郭樸想來想去,態度是不置可否。

徐階心裡的想法卻完全不同。

這兩年,見識過朱翊鈞的厲害後,他非常清楚,這位太孫非常善於成立一個不起眼的機構,然後不動聲色地攬權。

先是統籌處,然後督辦處,不動聲色地拿到了太子都沒有的財權和兵權。

現在他通過李春芳之口,在內閣提出要成立一個機構,前所未有,那麼他所圖也肯定是前所未有的。

徐階必須要把這件事想明白!

可是徐階沒有制海權、外交權、自由貿易和殖民地的概念,他想來想去,也只想到朱翊鈞想借此機會,把大明對外商貿大權抓在手裡。

但是徐階很快又想到,太孫單單抓商貿大權就可以了,海外藩國朝貢、教化這堆破事,他完全可以剝離出來,甩給禮部和鴻臚寺就好了。

幹嘛還要把這些費力不討好的破事攬過去?

難道這裡面有什麼玄機?

不用想了,朱翊鈞這麼做,肯定大有玄機。

這位皇太孫跟他皇爺爺一個德性,沒有好處的事,不會輕易出手。

爲什麼我就看不破呢?

徐階有些氣餒。

難道我這位王陽明的再傳弟子,名滿天下的大儒,縱橫宦海三十年的內閣首輔,已經跟不上才十二歲的皇太孫的腳步了?

看到徐階許久沒有開口,嚴訥按捺不住問道:“李閣老,你說的這個衙門,叫什麼?”

“理藩院,主理諸藩事務。此院關乎禮儀國體,不容輕視,當由閣老出視。可是事雜劇繁,會耽誤了諸位閣老處理國事。

正好在下年輕,毛遂自薦,接了這理藩院的職責。不知三位閣老,意下如何?”

這下嚴訥和郭樸也全明白了。

合著今天我們看你一個人唱了一場獨角戲。

福建巡撫霍冀、浙江巡撫曹邦輔、布政使龐尚鵬三人的奏章是引子,你李春芳蓄勢發。這份奏章涉及到藩國朝貢,任何一位閣老都不敢輕易做決定寫票擬。

等到上議事堂時,你就巴拉巴拉,把跟皇太孫商量好的說詞全說給我們聽,爲的就是成立理藩院,主理海外諸藩事宜等職權,然後你再毛遂自薦,把理藩院接過去。

徐階已經想明白了,他現在唯一的念頭就是想法子往理藩院塞人,好方便隨時瞭解皇太孫的動向。

總是這樣被動,不行。

理藩院說起來是朝廷正式衙門,比皇督民辦的統籌局,專事軍務的督辦處都好塞人。徐階需要物色幾個得力的人手。

嚴訥和郭樸一時半會還沒想到這一步。

不過他們也明白了整件事的來龍去脈,對視一眼,露出無可奈何的眼神。

很快,西苑司禮監拿到了內閣呈進來的票擬奏章,陳洪翻到一份,臉色一喜,左右看了看,先扣在一邊。

等到手頭上需要批紅的這批奏章都批改完了,陳洪把那份奏章籠在袖子裡,悄悄來到萬壽宮偏殿側門。

左右看了看,發現乾爹黃錦不在,心中暗喜。

看到嘉靖帝和朱翊鈞坐在偏殿吃晚飯,正好吃完,漱口洗手臉,李芳在遠處忙碌,心中更喜,輕輕地走到旁邊,隔著一段距離,拱手道:“奴婢見過皇爺陛下,太孫殿下。”

“什麼事?”嘉靖帝瞥了他一眼。

“內閣關於廢海禁、開關允商的摺子,票擬遞進來了。”

“嗯,怎麼說?”

“內閣票擬,準,設理藩院主理海外藩國事宜,舉薦吏部侍郎、閣老李春芳爲掌理藩院事。”

“好。朕知道了,下去吧。”

“是。”陳洪瞥了一眼朱翊鈞。

嗯,皇太孫怎麼一點反應都沒有,今兒我豈不是白廢心計了?

456.第454章 一支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第75章 大同鎮第840章 扶桑羣島258.第258章 徐階心虛了第387章 子象,認命吧。626.第622章 草是一種植物487.第485章 平壤城下108.第108章 不靠譜的爹第747章 站在大明國門前596.第592章 三哥開門,自由貿易了第675章 都在努力上進301.第301章 禍起蕭牆,竟制其國第724章 誰殺的?197.第197章 太子手段比高閣老高明第61章 詔獄裡的海瑞第386章 這事不簡單第103章 太孫預判了我們的預判第659章 你們這些蟲豸!244.第244章 同僚聚餐,氣氛搞起來第685章 不買對的只買貴的!第874章 我們是不是掉進了糞坑裡?第365章 要勇於自我批評第8章 倒嚴先倒樓303.第303章 還有一個赤峰城291.第291章 世道真得變了!第916章 遇到張四維,算你們倒黴!652.第648章 秉德各修職329.第329章 有人還想再努力一把265.第265章 說說,你到底明白了什麼!573.第570章 三吳第一世家615.第611章 鋼鐵是怎麼煉成的!113.第113章 經義我不行,治國你不行第935章 白雲湖農家樂第88章 嘉靖帝又開罵了549.第546章 又玩兵法的海瑞第76章 驚天大案第953章 宴無好宴第70章 去皮見骨638.第634章 大明那麼大朕想去看看473.第471章 軍政兩用人才完本感言第30章 流年不利啊,徐閣老!第666章 李贄的戰鬥力第761章 海青天賣得什麼藥?544.第541章 爲了大明,只好先苦一苦天竺第962章 江輪向西590.第586章 石破天驚第9章 徐文長第932章 十一個月的大明第一第750章 菸酒不分家第665章 孔聖人神主位何在?563.第560章 難道我們看錯了?571.第568章 張師傅,眼光放遠些,膽子再大些第822章 必須雷霆之誅!第874章 我們是不是掉進了糞坑裡?601.第597章 日拱一卒第894章 一路東行到西安536.第533章 熱鬧的南苑第888章 萬曆御文選集第744章 大南洋的風第713章 連戰連敗的戚繼光223.第223章 好不快活的隆慶帝321.第321章 引鱉入甕第867章 你們這些窮逼,少吹牛!第943章 天大的案子啊!297.第297章 這小子有些真本事第653章 哥哥幫你辦了他!437.第436章 舒友良最會勸人第851章 他們非但不投降,還敢還擊!554.第551章 海瑞舊人之後第719章 風雷行動!第100章 從我們開始,大明不再是天子守國門第798章 從鐵路到地方政務584.第580章 心慌慌的江南士子第811章 開始經營天賜之地201.第201章 敢越境用兵?抓!421.第420章 俺答汗請便!第65章 大明水師提督盧鏜的警告第948章 一直在改革的財稅制度173.第173章 太子確實難對付第676章 思南城下的釣魚佬426.第425章 升龍城第926章 新內閣新總理220.第220章 徐公府的騷操作513.第510章 我們一時接受不了啊!434.第433章 通知你,不是跟你商量542.第539章 有的人兵法沒學精第401章 哪幾藩的口碑最劣?第788章 這就是海府215.第215章 亂中再添亂第30章 流年不利啊,徐閣老!第92章 理藩院136.第136章 山東巡撫張居正313.第313章 最大的奸臣在西苑!328.第328章 這有什麼祝賀的!559.第556章 有錢千萬別買田地第667章 請稱我一聲前輩586.第582章 一身羈苦俗人輕第773章 曾經有一個機會擺在我面前481.第479章 徐階心靜似高山不動
456.第454章 一支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第75章 大同鎮第840章 扶桑羣島258.第258章 徐階心虛了第387章 子象,認命吧。626.第622章 草是一種植物487.第485章 平壤城下108.第108章 不靠譜的爹第747章 站在大明國門前596.第592章 三哥開門,自由貿易了第675章 都在努力上進301.第301章 禍起蕭牆,竟制其國第724章 誰殺的?197.第197章 太子手段比高閣老高明第61章 詔獄裡的海瑞第386章 這事不簡單第103章 太孫預判了我們的預判第659章 你們這些蟲豸!244.第244章 同僚聚餐,氣氛搞起來第685章 不買對的只買貴的!第874章 我們是不是掉進了糞坑裡?第365章 要勇於自我批評第8章 倒嚴先倒樓303.第303章 還有一個赤峰城291.第291章 世道真得變了!第916章 遇到張四維,算你們倒黴!652.第648章 秉德各修職329.第329章 有人還想再努力一把265.第265章 說說,你到底明白了什麼!573.第570章 三吳第一世家615.第611章 鋼鐵是怎麼煉成的!113.第113章 經義我不行,治國你不行第935章 白雲湖農家樂第88章 嘉靖帝又開罵了549.第546章 又玩兵法的海瑞第76章 驚天大案第953章 宴無好宴第70章 去皮見骨638.第634章 大明那麼大朕想去看看473.第471章 軍政兩用人才完本感言第30章 流年不利啊,徐閣老!第666章 李贄的戰鬥力第761章 海青天賣得什麼藥?544.第541章 爲了大明,只好先苦一苦天竺第962章 江輪向西590.第586章 石破天驚第9章 徐文長第932章 十一個月的大明第一第750章 菸酒不分家第665章 孔聖人神主位何在?563.第560章 難道我們看錯了?571.第568章 張師傅,眼光放遠些,膽子再大些第822章 必須雷霆之誅!第874章 我們是不是掉進了糞坑裡?601.第597章 日拱一卒第894章 一路東行到西安536.第533章 熱鬧的南苑第888章 萬曆御文選集第744章 大南洋的風第713章 連戰連敗的戚繼光223.第223章 好不快活的隆慶帝321.第321章 引鱉入甕第867章 你們這些窮逼,少吹牛!第943章 天大的案子啊!297.第297章 這小子有些真本事第653章 哥哥幫你辦了他!437.第436章 舒友良最會勸人第851章 他們非但不投降,還敢還擊!554.第551章 海瑞舊人之後第719章 風雷行動!第100章 從我們開始,大明不再是天子守國門第798章 從鐵路到地方政務584.第580章 心慌慌的江南士子第811章 開始經營天賜之地201.第201章 敢越境用兵?抓!421.第420章 俺答汗請便!第65章 大明水師提督盧鏜的警告第948章 一直在改革的財稅制度173.第173章 太子確實難對付第676章 思南城下的釣魚佬426.第425章 升龍城第926章 新內閣新總理220.第220章 徐公府的騷操作513.第510章 我們一時接受不了啊!434.第433章 通知你,不是跟你商量542.第539章 有的人兵法沒學精第401章 哪幾藩的口碑最劣?第788章 這就是海府215.第215章 亂中再添亂第30章 流年不利啊,徐閣老!第92章 理藩院136.第136章 山東巡撫張居正313.第313章 最大的奸臣在西苑!328.第328章 這有什麼祝賀的!559.第556章 有錢千萬別買田地第667章 請稱我一聲前輩586.第582章 一身羈苦俗人輕第773章 曾經有一個機會擺在我面前481.第479章 徐階心靜似高山不動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陵川县| 卓资县| 商城县| 志丹县| 寿光市| 隆子县| 缙云县| 黄石市| 乐都县| 离岛区| 册亨县| 蒲城县| 阿坝县| 亚东县| 师宗县| 贵定县| 桂阳县| 梁河县| 荥经县| 潼南县| 磐安县| 安国市| 通渭县| 福安市| 深泽县| 神农架林区| 郓城县| 元朗区| 常德市| 武清区| 富宁县| 和政县| 丹阳市| 盐源县| 枞阳县| 元谋县| 黎城县| 南宁市| 西吉县| 临邑县| 南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