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32章 十一個月的大明第一

現在大明的省考和國考,幾經改進,日趨完善和穩定。

省考都是在三月中旬,春暖花開的時候。

各省省考對畢業院校和籍貫沒有限制,這主要是有的地方大學多,省考生源不是問題。

比如北京、南京、上海,是大明高等院校最集中的三處地方。

但是有的地方大學少,比如四川、陝西這麼大個地方只有一所大學,甘肅除了蘭州有一所徐貞明開辦的農學院,屬於非常特殊的高等職業教育,再無一所大學。

可是這些地方也需要通過省考招錄足夠多的公事員。

所以必須放開籍貫,還鼓勵東部地區的大學畢業生去西北參加省考。

不過也有相應的限制。

比如檢法、司理兩部門在省考和國考單獨成項,而且先要通過法考。

各大院法學校畢業生在畢業時,參加統一的專科考試,也叫法考。通過率比較高,九成左右,只要稍微認真讀書的基本上都能通過。

法學生法考通過後才能參加省考和國考,省考和國考通過,可擔任檢法官,通過率在六到七成左右。

檢法官三年期滿,再通過司理考試,加上檢法官期間履歷評分,考上司理官。

法考通過,但是省考和國考沒通過的法學生,可以擔當律士,從事法律工作。

有的部門崗位,對學歷要求降低到高中畢業,這種崗位,一般大學畢業生都看不上,不到萬不得已不會去爭搶。

有年齡限制。

國考一般都限制在二十五歲以下。

高等院校畢業,一般都在二十二歲左右,只給你留三次國考機會,超齡就關上大門,另謀高就。

省考一般限制在二十七歲,也就是隻給你留五次省考機會。特殊專門,經光祿寺批準,方可放寬到三十歲。

這也是省國政考招錄年齡最高年限。你要是還考不上,就安安心心幹好本職工作,不要再想著報效朝廷的事。

沒錯,政考對工作沒有限制,但是你考中後必須辭職,不能腳踏兩隻船。

此外,被司理院判刑者,終身不得參加政考。

直系親屬,父母親被判刑者,不得參加國考;父母親被判處重刑者,或以官籍被判定貪贓枉法等刑事罪行者,不得參加省考。

省考在三月,國考在八月。

你參加完省考可以去參加國考。

但是一般人在國考前半個月,需加試一場,通過率在六成左右。合格者獲得參加正式國考的資格。

省考通過者不需參加加試,直接參加國考。

你也可以今年在山東參加省考,明年在河南參加省考,後年江蘇參加省考。

三次省考都不通過,你有了危機感,覺得還是三地參加考試的人太多,太捲了,就開始嘗試去西部地區,參加人數不多,通過率很高的其它省的省考。

這些情況,王宗載和陳大科都瞭然於心。

他倆知道山東歷來是大明省考最激烈的地方。

山東省的教育基礎還不錯,大學和高中畢業生比較多,包括考到外地的大學生。

而山東省的風氣氛圍,讓他們都想回來建設家鄉。

可家鄉給他們提供參與建設的崗位只有那麼多。

而今不同往日,歷經省考、國考考入仕途,不像以前中了舉人、進士就能搖身一變成爲官老爺。

一般先從基層公事員做起,三年一步,一步一個坎地慢慢往上爬。

做的實事多,擔的責任大,比以前的吏員還要辛苦。

其中的艱辛,很多人都看得清楚。

加上現在大明經濟建設欣欣向榮,各行各業急需人才。只要是人才,工商企業都給得高薪。

有些人想得很清楚,考入仕途,有可能一輩子也只是八品小官致仕,要是去工商企業奮力一搏,家財萬貫不叫事。

朝廷通過各種手段和方法,儘可能分流大學生,這種新時代的高精尖人才,目前來說,還算平衡。

但是在山東就有些不平衡。

王宗載和陳大科在心裡猜測,皇上問的會不會是這件事?

兩人含糊地答:“回皇上的話,今年山東省考報考人數比往年多了一點五成,此前的考場山東貢院完全不夠,山東布政司緊急徵用了濟南中學的一棟教學樓,這才堪堪應付過去。”

朱翊鈞笑著說:“新明通訊社寫的內參,說河南、河北、江蘇、安徽四省省考考生,紛紛抱怨,抱怨大批山東籍考生涌入四省,擠佔他們的名額,憤然不平。”

王宗載和陳大科對視一眼,原來是這事啊!

“皇上,此事臣等無力禁止。”

“沒錯,這事就不該去禁止。

朕給石麓公說過,大明律法要逐漸貫徹一個原則,私權法無禁止皆可爲,公權法無授權不可爲。

百姓們個人以及市面上公司等行使的私權,律法沒有禁止,都可去做。

官署等部門行使的公權,律法無授權,都不準去做。

這纔是大明律法最大的意義所在。

大明律法裡沒有禁止學子們去它省報考省考,那就允許。大明律法沒有授權官府去阻止,那你們就不要都阻止。”王宗載和陳大科聽明白了,謹聲道:“臣遵旨。”

朱翊鈞繼續說:“朕在山東巡視的重點,就是農業和農村。

朕要去附近的農村看看,看看山東的農業現狀。你們要深耕農牧魚林,大力發展農業爲基礎的衍生產業,朕就要看看你們的農業底子扎不紮實。

還有,吏部在萬曆六年開始推行的一村五位工程,山東是第一批試點省份,朕要下去好好看看。”

一村五位工程,就是一個村要指派輔導員、選出村長、配置治保主任和民兵隊長、聘請會計。

五個人爲一組,帶領全村走上脫貧致富道路。

所以也叫村小組計劃。

這是大事,內閣和資政局再三強調過的大事,王宗載和陳大科不敢馬虎,連忙由王宗載出面回答。

“皇上,山東一村五位工程,省撫臺到布政司都非常重視,多次召開郡縣會議,嚴密部署。而後臣與陳布政使多次下到縣裡,檢查實行情況。

雖不敢說十全十美,但是有序推行,有一定成績還是敢說的。”

“好,你們敢說,朕就敢看。這是大事,打不得馬虎眼。我們君臣小小人後君子,朕先說你們的成績,那都是你們自己報上來的。

朕要下去實際看清楚,看仔細了,然後再說你們做的好不好!”

王宗載和陳大科信心滿滿地應道:“臣恭請皇上巡視山東各地。”

德州站到濟南站大約一百二十四公里,專列在路上只需要跑兩個小時就能跑完。

此時從德州站出來已經一小時四十分鐘小時,火車在搖晃顛簸中,緩緩駛過晏城站。

這是濟南城與禹城之間的小城,過去不多遠就會到濟南站。

濟南站修建在濟南北門匯波門以外一公里多的地方。

先是通了津浦線,隨後通了濟威線和濟青線。

其實濟威和濟青線在濟南、章丘、青州和濰縣都是共用一條複線,直到濰縣才分開,濟青南下高密、膠州直到青島。

濟威線則是走山東半島北邊的掖縣、黃縣、蓬萊、福山直到威海港。

其實濟威線、津濟線加上正在修建,即將完工的大沽到灤州開平的大開線,連同秦皇島到瀋陽的京沈線(共用京灤線),以及正在修建的瀋陽過本溪、鳳城、鴨綠江江口、安州、平壤、黃州、開城、漢城、清州、慶山直至釜山的沈釜線,組成一條京畿環海戰略鐵路。

現在的大明,京師的東南海路有三層防禦關卡。

第一道是釜山與長江口之間,中間有員嶠島(濟州島);第二道是山東半島和朝鮮半島的甕津半島;第三道是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北部的登州。

加上東海、澶州、鬱州三省一長串的島嶼,就是四道門。

京師地處山東半島和朝鮮半島的環抱之內,要是有外敵想入侵,不管它想在那裡登陸,從朝鮮半島到山東半島,京畿環海戰略鐵路可以快速地調遣兵力,確保京畿安全無虞。

嗚嗚!

兩聲機車長鳴聲被拉響,響徹了整個車廂。

火車逐漸地放慢,緩緩駛過濟南鐵路大橋。

這座大橋修好時超出此前的灤河大橋,成爲當時的大明第一大橋。

“這麼快就到了濟南鐵路大橋了?”

“是的,皇上。”

濟南鐵路大橋全長一千三百米,寬十一米,爲十二墩十三孔雙線鋼樑鐵橋。

其中十號主孔跨度一百六十五米,是全明孔徑最大的鐵路橋樑。第八、九、十一三孔跨度一百二十八點六米,北一至七孔及南一孔跨度爲九十二米米。

施工最關鍵的爲水中四個基礎橋墩,設計採用氣壓沉箱箱底加鋼筋混凝土樁方案,基礎深度達到河牀下十三米,插入巖層近兩米。

橋墩兩邊爲箭形設計,外包蘑菇石砌,最大限度減少洪水對橋墩的衝擊

兩岸橋臺及灘地中七個橋墩,採用直徑五十釐米五角形鋼筋混凝土淺裝基礎,用蒸汽旋轉打樁機打入,共打樁一千二百七十五根,每樁平均承重一百五十噸。

大橋高懸於主流之上的第九、十和十一孔採用三聯懸臂樑,是工部橋樑設計院在總結灤河、衛河大橋等多座鐵路鋼樑大橋的設計、修建經驗上改進的,非常新穎獨特。

這座橋經過三十二個月施工,耗費銀圓二百七十一萬圓。

設計之初就引起巨大的爭議。

此時濟南北邊的大清河,河面不過兩三百米,何必修這麼大的橋?

工部和兵部出來回答,按照黃河主道北歸計劃,黃河下游一半以上的水量由大清河通過,再加上洪峰期留出的餘量,必須要造這麼大的橋。

與其到時候造小了不合用,需要重新再造,不如現在就造大一些。

可濟南鐵路大橋在大明第一橋的寶座上只坐了十一個月,就被京漢線鄭州黃河大橋搶走。

鄭州黃河大橋全長三千零七十六米,共計一百零二個橋墩,一百零一孔,造價三百二十一萬圓,耗時四十一個月。

咣噹咣噹聲中,火車平穩地駛過鐵路大橋。

陳大科在王宗載眼神催促下,猶豫許久終於開口。

“皇上,山東父老聽聞御駕巡視,無不歡呼雀躍。尤其是兗州曲阜百姓,想請皇上御駕親臨。”

“曲阜,孔府?”

朱翊鈞眉頭微微一挑,整個車廂鴉雀無聲。

第56章 一團和氣146.第146章 帶不動的親爹第728章 腰桿子很硬的內閣和張相288.第288章 公侯可期第76章 驚天大案第763章 海公良苦用心啊!144.第144章 笨蛋,因爲讀程朱理學能當官啊!第720章 八月桂花香第885章 黑海風雲591.第587章 江南恐怕是在劫難逃第938章 還是我們皇上會折騰啊!第860章 里約就是一月河579.第575章 走,拜會神仙去635.第631章 現在是界港下午十四點鐘243.第243章 報恩寺大案就是懸案582.第578章 搶抱大明粑粑粗腿第61章 詔獄裡的海瑞第358章 有人要殺海青天595.第591章 資深公務員的學問第959章 朕的要求不高第100章 從我們開始,大明不再是天子守國門第70章 去皮見骨第692章 他是順天府尹,我是五城總管304.第304章 圖們汗玩什麼花樣?628.第624章 一家子混蛋第733章 《牡丹亭》好就好在豔俗645.第641章 還要繼續努力啊!170.第170章 父皇英明,知人善任536.第533章 熱鬧的南苑173.第173章 太子確實難對付410.第409章 我要彈劾霍老糊塗!528.第525章 大明工商聯626.第622章 草是一種植物第47章 香河大捷144.第144章 笨蛋,因爲讀程朱理學能當官啊!491.第489章 酒照喝,舞照跳627.第623章 赴湯蹈火,我等在所不惜552.第549章 我們的傳統是以多欺少第724章 誰殺的?第731章 想不想一家團圓?440.第439章 老爺,你可真是枯木逢春啊!478.第476章 南苑上空的熱氣球579.第575章 走,拜會神仙去464.第462章 張居正的一鳴驚人第78章 祖孫倆分錢第926章 新內閣新總理537.第534章 張居正的糾葛288.第288章 公侯可期521.第518章 徐家父子560.第557章 遭到家人背叛的徐府第101章 柳河大捷第738章 第二百四十七 你們這些大明謎語人!145.第145章 辛愛黃臺吉,真漢子!第807章 誰贊同,誰反對?158.第158章 我說的話,你記住了?第715章 沒打痛了吧?請再來一次!第877章 羅馬鴻門宴?第69章 高山衛事件424.第423章 防火防盜防海瑞第388章 追隨殿下行此逆旅!506.第503章 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第655章 萬曆朝新時代必須配新文明第101章 柳河大捷149.第149章 狡猾的戚繼光,憋屈的李成樑第45章 把都兒找到獵物第675章 都在努力上進134.第134章 淘金小分隊成立了!第828章 張居正也開竅了第734章 上殿如上墳的勳貴們192.第192章 清苦的大明京官們第367章 諸藩宗室,該不該留?215.第215章 亂中再添亂308.第308章 身後是遼東數十萬軍民561.第558章 老夫海南海瑞海剛峰531.第528章 投明一念起 剎那天地寬170.第170章 父皇英明,知人善任183.第183章 打掃紫禁城297.第297章 這小子有些真本事第767章 明國的銀行能資助選皇帝嗎?176.第176章 太子的殺雞駭猴好生猛240.第240章 這就是太子的心思啊第13章 朝天觀第670章 煩躁的張居正339.第339章 李贄的算盤第705章 千鈞重擔,我們壓力很大啊!619.第615章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第730章 帶頭人不行是大問題261.第261章 又讓明國人小看我們了第683章 老子是高精尖人才!第912章 黃梅戲研究所174.第174章 顫抖吧,朝中的魑魅魍魎第760章 大明是我心安所處321.第321章 引鱉入甕第847章 搞不懂三哥的腦回路598.第594章 那我們就將計就計!282.第282章 到西苑宴請海瑞525.第522章 我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第955章 動之以法第40章 奮發的海瑞第365章 要勇於自我批評
第56章 一團和氣146.第146章 帶不動的親爹第728章 腰桿子很硬的內閣和張相288.第288章 公侯可期第76章 驚天大案第763章 海公良苦用心啊!144.第144章 笨蛋,因爲讀程朱理學能當官啊!第720章 八月桂花香第885章 黑海風雲591.第587章 江南恐怕是在劫難逃第938章 還是我們皇上會折騰啊!第860章 里約就是一月河579.第575章 走,拜會神仙去635.第631章 現在是界港下午十四點鐘243.第243章 報恩寺大案就是懸案582.第578章 搶抱大明粑粑粗腿第61章 詔獄裡的海瑞第358章 有人要殺海青天595.第591章 資深公務員的學問第959章 朕的要求不高第100章 從我們開始,大明不再是天子守國門第70章 去皮見骨第692章 他是順天府尹,我是五城總管304.第304章 圖們汗玩什麼花樣?628.第624章 一家子混蛋第733章 《牡丹亭》好就好在豔俗645.第641章 還要繼續努力啊!170.第170章 父皇英明,知人善任536.第533章 熱鬧的南苑173.第173章 太子確實難對付410.第409章 我要彈劾霍老糊塗!528.第525章 大明工商聯626.第622章 草是一種植物第47章 香河大捷144.第144章 笨蛋,因爲讀程朱理學能當官啊!491.第489章 酒照喝,舞照跳627.第623章 赴湯蹈火,我等在所不惜552.第549章 我們的傳統是以多欺少第724章 誰殺的?第731章 想不想一家團圓?440.第439章 老爺,你可真是枯木逢春啊!478.第476章 南苑上空的熱氣球579.第575章 走,拜會神仙去464.第462章 張居正的一鳴驚人第78章 祖孫倆分錢第926章 新內閣新總理537.第534章 張居正的糾葛288.第288章 公侯可期521.第518章 徐家父子560.第557章 遭到家人背叛的徐府第101章 柳河大捷第738章 第二百四十七 你們這些大明謎語人!145.第145章 辛愛黃臺吉,真漢子!第807章 誰贊同,誰反對?158.第158章 我說的話,你記住了?第715章 沒打痛了吧?請再來一次!第877章 羅馬鴻門宴?第69章 高山衛事件424.第423章 防火防盜防海瑞第388章 追隨殿下行此逆旅!506.第503章 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第655章 萬曆朝新時代必須配新文明第101章 柳河大捷149.第149章 狡猾的戚繼光,憋屈的李成樑第45章 把都兒找到獵物第675章 都在努力上進134.第134章 淘金小分隊成立了!第828章 張居正也開竅了第734章 上殿如上墳的勳貴們192.第192章 清苦的大明京官們第367章 諸藩宗室,該不該留?215.第215章 亂中再添亂308.第308章 身後是遼東數十萬軍民561.第558章 老夫海南海瑞海剛峰531.第528章 投明一念起 剎那天地寬170.第170章 父皇英明,知人善任183.第183章 打掃紫禁城297.第297章 這小子有些真本事第767章 明國的銀行能資助選皇帝嗎?176.第176章 太子的殺雞駭猴好生猛240.第240章 這就是太子的心思啊第13章 朝天觀第670章 煩躁的張居正339.第339章 李贄的算盤第705章 千鈞重擔,我們壓力很大啊!619.第615章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第730章 帶頭人不行是大問題261.第261章 又讓明國人小看我們了第683章 老子是高精尖人才!第912章 黃梅戲研究所174.第174章 顫抖吧,朝中的魑魅魍魎第760章 大明是我心安所處321.第321章 引鱉入甕第847章 搞不懂三哥的腦回路598.第594章 那我們就將計就計!282.第282章 到西苑宴請海瑞525.第522章 我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第955章 動之以法第40章 奮發的海瑞第365章 要勇於自我批評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道| 江北区| 沙洋县| 都兰县| 驻马店市| 河北区| 台州市| 钦州市| 拉孜县| 玛曲县| 宁晋县| 将乐县| 青川县| 蓝山县| 卢氏县| 鹤峰县| 惠来县| 昌邑市| 都昌县| 桐城市| 法库县| 崇信县| 剑阁县| 南陵县| 阿鲁科尔沁旗| 神农架林区| 阜南县| 龙胜| 遂溪县| 南溪县| 宣城市| 姚安县| 阜阳市| 新宁县| 淮南市| 瓮安县| 玉环县| 武宣县| 通道| 绩溪县| 三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