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595.第591章 資深公務員的學問

西苑紫光閣左閣裡,一身硃色圓領十二紋章服的朱翊鈞站在上首,給五人在講課。

四位身穿賜蟒服的資政,胡宗憲、張居正、趙貞吉和譚綸,還有一位穿著鬥牛服的楊金水,在下首坐著一個半圓。

“諸位,朕講了一個多小時,大家也應該明白什麼叫政治經濟學?現在朕做一個總結。

政治經濟學,是是研究人類社會中支配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和交換的規律的科學。

剛纔說過,生產和交換是兩種不同的社會職能。

沒有交換,生產也能進行;沒有生產,交換,因爲它一開始就是產品的交換,便不能發生。因此可推斷,生產是交換的基礎,交換是生產的衍生。

這兩種社會職能互相影響,又各自受外部因素影響,所以兩者都各自有自己獨特的規律。這點,我們務必要注意。”

胡宗憲五人,拿著毛筆,在不停地記錄著。

祁言等司禮監的五位內侍,也在旁邊不停地記錄著。

朱翊鈞繼續說著:“民爲本,所以讓百姓過上富足穩定的生活,是國家的根本。

百姓如何過上富足穩定的生活?那就是發展經濟。

由其推論,經濟發展是政治穩定的基礎,我們應該致力於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政治之決策,多半圍繞經濟,需集思廣益,兼聽則明,偏信則闇。

政治問題用政治手段解決,經濟問題用經濟手段解決,軍事問題用軍事手段解決,但一切解決手段的基礎都是經濟。”

張居正擡了下頭,看到站在上首的朱翊鈞,心裡恍惚了一下。

皇上又長高了。此時的他比一般成年人還要高,身形魁梧挺拔,頗有太祖之風。

太祖之風?

他在江南做的這些事,太祖恐怕都不及。

太祖只是殺得人頭滾滾,皇上不僅殺人,還喜歡誅心。

是啊,他不叫誅心,他叫做清除遺毒

還有他講的這些知識,就像一場場風暴,猛烈又持續地衝擊著自己,衝擊衆臣的腦子。

這些人讓人耳目一新,發人深思的學識,皇上是從哪裡學到的。

他才十六歲,還是自己的學生.

真是不可思議。

朱翊鈞還在繼續講。

“政治上講遠見,軍事上講運籌,經濟上講決斷。關鍵一點,就是審時度勢,它是一種大智慧的體現,是集知識和經驗爲一體。

政治上的失誤,軍事上的失利,經濟上的失敗,都與審時度勢有關。審時,是戰略,是方向,其餘的政治手段,經濟經營,軍事戰術,都是技巧。

政治是充滿權謀的領域,需要妥協;商業是充滿欺詐的領域,需要信任;科學是充滿荊棘的領域,需要開拓;文化是充滿偏見的領域,需要容納.”

朱翊鈞拍了拍手,笑著說道:“好了,四位老先生,金水,朕今天的講課到此結束。”

胡宗憲笑著答道:“今天又是臣等收穫滿滿的一天。”

衆人哈哈大笑。

他們聽過十幾次朱翊鈞的講課,早就被震驚得麻木了,早就習以爲常。

看到大家都像是被上過一課的樣子,朱翊鈞也心滿意足。

《政治經濟學》、《辯證法和唯物主義》,以及其它的一些現代哲學、經濟等方面的知識,都是託宗教局資深公務員這個身份的福。

上級經常會邀請一些知名教授,舉行一些政治、經濟、文化乃至哲學方面的講課。

哪個部門都不想去。

都三四十歲了,還去聽課,聽完課還要寫學習報告,煩不煩。

可是上級領會再上級的指示精神舉行的這些講課,效果什麼暫且不說,場面得支棱起來。稀稀落落的,會場連人都沒坐滿,宣傳欄上的照片不好看。

那就各個部門抽人,把會場塞滿,把場面支棱起來。

清閒部門宗教局就成了首選單位,資深公務員老朱也成了抽調骨幹。

老朱也願意當四十多歲的老學生。

去了有各種禮物和紀念品發,單位發補貼,吃住全包,等於純收入。

有時候講課在附近的名勝風景區,等於公費旅遊一圈。

這肚子裡的知識原本沒有多少的,聽得的課多了,東一點、西一點,老朱的肚子灌了一肚子知識,跟雜貨鋪似的。

現在整理一下,拿出來欺負一下這些先人。

內侍把筆硯都收了上去,又有幾位內侍端著一碗碗銀耳蓮子羹,走了進來。

祁言說道:“皇爺,皇后娘娘聽說皇爺在跟幾位老先生議事,就叫西苑御膳房熬了些銀耳蓮子羹,叫送了過來。”

朱翊鈞右手揮了一圈,“既然是皇后的心意,給諸位先生和金水擺上。”

“是。”

胡宗憲五人端起金邊纏絲蓮枝碗,先齊聲對祁言說道:“祁公公,請代臣等謝過娘娘賜食。”

朱翊鈞端著碗,大口大口地吃著,嘴裡也閒不住。

“搞好經濟,就是讓百姓們脫貧入富。朕覺得,聖人的書,是給人讀的,可要是用來辦實事,一件也辦不成。

朝中某些理學大家說,要安於清貧,彷彿窮,就是好事。你們說說,窮就一定忠厚老實嗎?”

張居正答道:“皇上,臣覺得倒不一定,奸猾刁民,就是他們。”

朱翊鈞說道:“張師傅說得沒錯。窮兇極惡,人餓極了,什麼事都做得出來。但是富人就一定是好人嗎?

那也不一定。富人還想更富,爲富不仁的比比皆是。

但總得來說,百姓們只要吃得飽穿得暖,日子有盼頭,天下就太平,大明江山就永固。”

“皇上聖明。”

放下碗,漱口洗手後,朱翊鈞指了指祁言。

“四位老先生,金水,我們現在學以致用。祁言,把海公的上疏抄件發給大家。”

“遵旨。”

五人拿著海瑞的奏章用心看,每人神情都不一樣。

胡宗憲放下抄件,感嘆地說道:“全天下也只有海瑞纔敢寫這樣的奏章。”

趙貞吉也放下抄件,摘下老花鏡,轉頭對張居正說道:“叔大,剛峰公此上疏一公開,你就從水深火熱中脫離出來了。”

張居正合上抄件,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慚愧啊,實在慚愧。比起剛峰公的膽魄和赤誠,張某慚愧不已。”

譚綸附和道:“剛峰公傲立當世就是憑得一顆赤子之心,還有那顆不懼任何詆譭之言的鐵膽。”

朱翊鈞擺了擺手,“諸位老先生,海公我們稍後再誇,現在議一議海公的這份奏章吧。”

見胡宗憲四人遲疑不語,楊金水先開口說道:“皇爺,奴婢剛纔聽皇上講課,悟到了幾分,不知道對不對,說出來請皇爺指點。”

朱翊鈞手指頭點了點楊金水,“你說。”

“皇爺前兩日說到生產力與生產關係,奴婢一直在努力領悟。生產力是人們利用生產資料進行生產活動的能力,也是創造財富的能力。

而生產關係是人們如何佔有、支配和使用生產資料,以及如何分配生產出來的財富。

這兩個詞艱深晦澀,奴婢似乎悟到了,卻又沒有悟透。今天看了海公的奏章,突然就悟到了。”

朱翊鈞不動聲色地說道:“那伱說說你的明悟。”

“皇爺,四位老先生,奴婢認爲海公在江南所做之事,從經濟上論,就是改變江南的生產關係,以適應江南突飛猛進的生產力。

江南的這些世家豪右,兼併田地不算,還禁錮人口,讓數十萬百姓爲他們做牛做馬,世代爲佃。

皇上嘔心瀝血,殫精竭力,大興工商實業,爲大明百姓籌謀出新的活路。奴婢以前在東南待過,知道那些世家豪右的德性。

佔著土地,霸著棉花、絲繭和稻穀,恨不得把天底下的好處都摟到自己的懷裡去。現在連皇上給百姓們謀的活路也要堵塞。

從政治上論,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奸賊,太過狂妄,挖大明牆腳不說,還堵塞皇上強國富民的路。

一羣不識擡舉的東西!他們難道不知道這大明的天,是皇上的天,這大明的地,是皇上的地。

所以奴婢覺得,海公在江南做得好,做得呱呱叫!”

胡宗憲四人對視一眼,心裡暗暗讚歎。

好個楊金水!

朱翊鈞指了指楊金水,“金水,所以朕一直說,朕的課,你學得最用心,悟得也最通透。”

胡宗憲四人聽到這話,知道皇上在點自己,於是胡宗憲、趙貞吉和譚綸不由地看向張居正。

張相,江南之事,海瑞和江蘇按察司只是一把刀而已,現在善後全是內閣的事,你要不要表個態?

還沒等張居正開口,朱翊鈞先開口了,“海公在江南替我們頂雷,在替我們披荊斬棘,朕不能負他。司禮監擬詔,即日起,所有皇莊按律納糧賦,少府監隸屬和持股的商號、公司、工廠等所有實體,一概按章繳稅。少府監每半年公佈一次納稅財報。

再通報律政院,《國律》和《刑律》增補條款,大明之人,上至皇帝,下至庶民,有兩樣是一樣的,一是生老病死,二是按章納賦稅。逃避賦稅,必嚴懲之!戶部的稅政總局,要加強建設,要有能力嚴查緝捕敢於逋逃稅賦之人!”

“遵旨!”

皇上以身作則,以後誰敢不納糧繳稅?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張居正不能保持沉默,開口道:“皇上,臣完全贊同海公奏章奏請之事。回去後就叫吏部、戶部和刑部合議皇上剛纔的口諭,以及海公所提四條建言,擬定綱目細則。

待皇上御批後,立即照行。

此外,臣再照會太常寺,把海公在蘇州會審的詳情,向天下公報,深刻揭示地方世家豪右爲非作歹、作奸犯科、大逆不道的種種罪行,還有那些爲他們搖旗吶喊的文人儒生,也要把他們助紂爲虐、爲虎作倀的惡行,一一揭示出來。

以儆效尤、懲前毖後!”

朱翊鈞滿意地點點頭。

這是態度問題。

張居正這番話,明面看是彙報了內閣後續的跟進工作,正合朱翊鈞的心意。暗地裡也表明了態度,他不會出手去救恩師徐階,任其自生自滅。

這也意味著他會與徐階爲首的江南世家守舊勢力,徹底分割開。

這就對了!

歷史上你沒得選,只能依靠那些人支持你進行新政改革,結果被反噬。

現在有我,你不用選,踏踏實實施展你的手段,大刀闊斧的推行新政改革好了。

朱翊鈞提醒了張居正一句:“張師傅,海公奏章朕會盡快批覆。內閣後續跟進的細則,儘快定下。過段日子,張師傅和朕,還要東巡灤州。”

“遵旨。”

趙貞吉在一旁說道:“皇上,海公在蘇州會審,說明司法改革初見成效,臣懇請,趁熱打鐵,進一步進行司法改革,吸取此前改革的經驗教訓,完善機構和相應法制。”

“趙師傅,你說!”

“臣懇請復御史臺,分轄都察院和司理院,直管大理寺。都察院繼續掌監察糾劾,司理院慎法審判,大理寺繼掌慎法複覈。”

趙貞吉說復御史臺,因爲太祖皇帝在國朝初立時,以中書省理政,大都督府掌軍,御史臺監察糾劾。

後來才廢中書省和左右丞相,分大都督府爲五軍都督府,改御史臺爲都察院。

朱翊鈞點點頭,“趙師傅此言大善。應該改,也必須改。中樞改了,地方也改一改。以後各省布政司公文直呈內閣,按察司直呈御史臺,兵備司直呈戎政府。”

好傢伙,中樞和地方三司職責分明,三條線清清楚楚的。

張居正心頭一跳,連忙問道:“皇上,那督撫呢?”

朱翊鈞看了他一眼,斬釘截鐵地說道:“各總督和巡撫的奏章直遞資政局和司禮監!”

胡宗憲四人對視一眼,齊聲道:“臣遵旨!”

朱翊鈞拿起海瑞的奏章,說道:“海公想必到了華亭,主持徐家的抄沒和清點。聽說徐階叫長孫徐元春,連夜趕回華亭,火急火燎地買田置地,歸於徐家宗祠,以爲族中義田。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

這樣吧,金水。”

“奴婢在。”

“內庫出筆錢,給徐族義田買五百畝水田。張師傅。”

“臣在。”

“你牽頭,帶著你們這些做學生的湊些錢,給恩師的族中義田也買些水田。”

“臣遵旨!”

李春這時在外面稟告道。

“皇上,緊急軍報。”

朱翊鈞一愣。

誰不長眼,湊過來找抽啊!

171.第171章 戶部尚書高拱283.第283章 丟你個老母,西夷人!214.第214章 海瑞要查案了第866章 德雷克的投名狀580.第576章 移風易俗 再立教化404.第403章 認罪態度尚可242.第242章 高拱表示,我沒有意見了第840章 扶桑羣島644.第640章 喜從何來?第958章 專捅義父的奉先第342章 我大明又武德充沛了!第11章 東南剿倭糧餉統籌處第86章 潑天的富貴438.第437章 記得給孔聖人留份體面434.第433章 通知你,不是跟你商量529.第526章 臣願作大明之衛青177.第177章 太子不殺人只誅心425.第424章 我們是王師!第662章 爲什麼失敗的會是我們?337.第337章 人皆可以爲聖第44章 癸亥之變第707章 這小子肚子裡絕對有貨!第801章 官員可以交流一哈443.第441章 衍聖公,你可要盡職啊!第761章 海青天賣得什麼藥?第674章 遊七是誰啊?第896章 火車上的試探第663章 萬曆二年正旦287.第287章 孤宣佈538.第535章 與民同樂第744章 大南洋的風246.第246章 高拱遲疑,要不要服軟?第343章 祝大明煌煌如日月581.第577章 誰是敵人,誰是朋友第53章 徹底倒臺的嚴黨第672章 張居正的臉,被你丟光了!第104章 心情很好的嘉靖皇帝423.第422章 海瑞在哪裡?612.第608章 大明需要怎樣的百姓?第781章 海瑞要自剪羽翼第747章 站在大明國門前第54章 先練新軍吧532.第529章 鏟屎官 割草使兼放羊指揮使宋藥師第894章 一路東行到西安323.第323章 總有那麼些不肯死心的人第800章 對待同僚要如春天一般273.第273章 此時不積極,你有什麼前途?290.第290章 秋高氣爽的京城131.第131章 徐階和張居正師生密謀329.第329章 有人還想再努力一把629.第625章 還不夠啊,要不你再湊湊!第64章 東南之事要穩509.第506章 衆正盈朝300.第300章 會編曲目的大才第104章 心情很好的嘉靖皇帝564.第561章 考成法中央指導委員會第43章 拙劣的楊選第919章 朕今天好好批評你501.第498章 天意誠難測第676章 思南城下的釣魚佬170.第170章 父皇英明,知人善任第68章 大同鎮高山衛第774章 笑點和看點在哪裡?563.第560章 難道我們看錯了?25.第25章 給皇爺爺上價值503.第500章 相煎何急 誓清君側495.第493章 天降異象 警示蒼生229.第229章 我們的炮聲不夠響啊415.第414章 沒人能逼迫孤!第343章 祝大明煌煌如日月第741章 做人要厚道!500.珊珊來遲的九月份總結293.第293章 南征開始第722章 專案組啊,榮幸不?第734章 上殿如上墳的勳貴們第672章 張居正的臉,被你丟光了!214.第214章 海瑞要查案了501.第498章 天意誠難測第764章 失態,失態了!312.第312章 柔佛國王,聽說你被欺負了?第55章 捐輸賑濟統籌局591.第587章 江南恐怕是在劫難逃432.第431章 固如金湯的升龍城285.第285章 與民爭利還是與民惠利第385章 心灰意冷的高拱636.第632章 王尚書,警鐘長鳴啊!565.第562章 張居正微訪戶部第677章 到底釣沒釣上?第7章 嚴家父子第915章 各位戲曲工作者227.第227章 謀國與謀身第900章 還是老夥計有默契!第710章 京師總醫院511.第508章 這案子我也背不動啊!117.第117章 東邊急不得,北邊慢不得第348章 帶大明打上月球468.第466章 樸實無華的新時代來臨一刻第724章 誰殺的?第656章 居然有人敢抓我!第355章 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
171.第171章 戶部尚書高拱283.第283章 丟你個老母,西夷人!214.第214章 海瑞要查案了第866章 德雷克的投名狀580.第576章 移風易俗 再立教化404.第403章 認罪態度尚可242.第242章 高拱表示,我沒有意見了第840章 扶桑羣島644.第640章 喜從何來?第958章 專捅義父的奉先第342章 我大明又武德充沛了!第11章 東南剿倭糧餉統籌處第86章 潑天的富貴438.第437章 記得給孔聖人留份體面434.第433章 通知你,不是跟你商量529.第526章 臣願作大明之衛青177.第177章 太子不殺人只誅心425.第424章 我們是王師!第662章 爲什麼失敗的會是我們?337.第337章 人皆可以爲聖第44章 癸亥之變第707章 這小子肚子裡絕對有貨!第801章 官員可以交流一哈443.第441章 衍聖公,你可要盡職啊!第761章 海青天賣得什麼藥?第674章 遊七是誰啊?第896章 火車上的試探第663章 萬曆二年正旦287.第287章 孤宣佈538.第535章 與民同樂第744章 大南洋的風246.第246章 高拱遲疑,要不要服軟?第343章 祝大明煌煌如日月581.第577章 誰是敵人,誰是朋友第53章 徹底倒臺的嚴黨第672章 張居正的臉,被你丟光了!第104章 心情很好的嘉靖皇帝423.第422章 海瑞在哪裡?612.第608章 大明需要怎樣的百姓?第781章 海瑞要自剪羽翼第747章 站在大明國門前第54章 先練新軍吧532.第529章 鏟屎官 割草使兼放羊指揮使宋藥師第894章 一路東行到西安323.第323章 總有那麼些不肯死心的人第800章 對待同僚要如春天一般273.第273章 此時不積極,你有什麼前途?290.第290章 秋高氣爽的京城131.第131章 徐階和張居正師生密謀329.第329章 有人還想再努力一把629.第625章 還不夠啊,要不你再湊湊!第64章 東南之事要穩509.第506章 衆正盈朝300.第300章 會編曲目的大才第104章 心情很好的嘉靖皇帝564.第561章 考成法中央指導委員會第43章 拙劣的楊選第919章 朕今天好好批評你501.第498章 天意誠難測第676章 思南城下的釣魚佬170.第170章 父皇英明,知人善任第68章 大同鎮高山衛第774章 笑點和看點在哪裡?563.第560章 難道我們看錯了?25.第25章 給皇爺爺上價值503.第500章 相煎何急 誓清君側495.第493章 天降異象 警示蒼生229.第229章 我們的炮聲不夠響啊415.第414章 沒人能逼迫孤!第343章 祝大明煌煌如日月第741章 做人要厚道!500.珊珊來遲的九月份總結293.第293章 南征開始第722章 專案組啊,榮幸不?第734章 上殿如上墳的勳貴們第672章 張居正的臉,被你丟光了!214.第214章 海瑞要查案了501.第498章 天意誠難測第764章 失態,失態了!312.第312章 柔佛國王,聽說你被欺負了?第55章 捐輸賑濟統籌局591.第587章 江南恐怕是在劫難逃432.第431章 固如金湯的升龍城285.第285章 與民爭利還是與民惠利第385章 心灰意冷的高拱636.第632章 王尚書,警鐘長鳴啊!565.第562章 張居正微訪戶部第677章 到底釣沒釣上?第7章 嚴家父子第915章 各位戲曲工作者227.第227章 謀國與謀身第900章 還是老夥計有默契!第710章 京師總醫院511.第508章 這案子我也背不動啊!117.第117章 東邊急不得,北邊慢不得第348章 帶大明打上月球468.第466章 樸實無華的新時代來臨一刻第724章 誰殺的?第656章 居然有人敢抓我!第355章 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乡市| 寿阳县| 灵宝市| 湘乡市| 武宣县| 大冶市| 漳州市| 乾安县| 仪陇县| 清远市| 德安县| 柳江县| 沈丘县| 定南县| 青铜峡市| 嘉兴市| 当阳市| 柳江县| 泗阳县| 留坝县| 嘉鱼县| 咸阳市| 大田县| 介休市| 彭阳县| 修文县| 定南县| 潜江市| 神木县| 东宁县| 延津县| 汝南县| 石屏县| 徐州市| 鱼台县| 陆良县| 肇庆市| 凭祥市| 顺昌县| 吉水县| 海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