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564.第561章 考成法中央指導委員會

張居正把潘晟四人的神情看在眼裡,心裡冷笑幾聲。

想瞎了你們的心!

皇上才十六歲,又沒老糊塗,怎麼可能留下這麼大的漏洞讓你們鑽。

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說道:“四位,請繼續(xù)看。”

哦,後面還有細則。

潘晟、王崇古、王國光、方逢時連忙低頭,繼續(xù)翻看。

後面是對朝議大會的規(guī)定。

皇上對朝議大會定義爲:

按照《國律》規(guī)定,評議和決定大明關(guān)乎全局的重大軍國事宜。

評議和審查內(nèi)閣、戎政府、都察院和宣徽院年度預決算。

對內(nèi)閣、都察院、戎政府提請的從二品或上將軍以上文武官員的任免進行評議和決定

評議和決定簡旨指定和資政局提請的其它軍國大事.

朝議大會評議之決定,內(nèi)閣、戎政府、都察院、宣徽院等堅決遵循無誤。

必要時,律政院需根據(jù)定策修改律法。

既然朝議大會如此神聖,如此重要,就不能讓阿貓阿狗隨意參加。

在文中,四人看到備註小字,是皇上添注的註釋。

在這些註釋文字裡,皇上痛斥了此前的朝議裡,務虛之風盛行,不究問題根源,只責道德品行;黨同伐異,肆意攻訐.諸多種種,結(jié)果當議不議,當決不決。

原本是評議和解決問題的朝議,憑空製造出更多的問題。

故而在朝議大會規(guī)章裡,皇上規(guī)定,只有被授予朝議大夫之人,纔有資格參加朝議,進行軍國大事評議和決定。

皇上還規(guī)定了評議流程,初議時一人一分鐘,舉手發(fā)言

決定時舉手投票,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贊同的人數(shù)超過一半即可通過。

然後皇上有最後的否決權(quán).

皇上,原來你在這裡等著我們啊!

潘晟四人面面相覷,我們沒有眼花看錯,皇上還是那位皇上,只是他現(xiàn)在的手段更上一層樓。

你們不是要朝議公推嗎?

朕給你們。

但是!

這朝議公推,必須在朕的控制之中。

現(xiàn)在關(guān)鍵是怎麼才能成爲朝議大夫?

這個不會也要公推吧?

四人繼續(xù)往下看,發(fā)現(xiàn)皇上在條目裡寫到,因爲是開先例,也不知道如何產(chǎn)生朝議大夫,暫定爲皇上直接委任。

暫定這個詞用得妙啊!

暫,可長可短,什麼時候皇上說了算了。

但是又給你留下念想,總是個暫字,會有改變的時候。

那到底什麼時候?

時機成熟,皇上發(fā)話了就是時候。

不過皇上並沒有完全糊弄人,他詳細規(guī)定了朝議大夫的條件。

首先必須是從四品官階以上官員。

能理解,以前朝議裡噴得最兇、跳得最高的就是七品給事中和監(jiān)察御史,這些科道官員多半是新中的進士,胸懷壯志,迫切想發(fā)出自己的聲音。

更有甚者想踩著別人的腦袋上位的。

熬到了從四品官階,多半都在宦海里浮沉,被官場現(xiàn)實毒打過,不再那麼衝動,做事比較穩(wěn)重。

其次皇上規(guī)定,朝議大夫按部門分配,六部每部三位,諸寺每寺兩位,都察院八位,律政院和宣徽院各三位。

戎政府合計二十六位.

暫定朝議大夫名額總數(shù)爲八十位。

皇上還體貼地提出,朝議時,朝議大夫可能外派、生病等各種原因,無法參加朝議。因此規(guī)定參加朝議大會的朝議大夫,必須超過被委任的朝議大夫總數(shù)的五分之三。

看完後,潘晟、王崇古、王國光和方逢時四人陷入了沉默。

過了一會,王國光開口說道:“皇上是步步爲營,到現(xiàn)在我們才明白當初皇上分設資政局和內(nèi)閣的用意。”

潘晟點點頭:“文武分制,內(nèi)閣爲政相,戎政府爲戎相,資政局和朝議會是套在他們頭上的轡頭。

以前我們以爲是四駕馬車,其實都錯了了,皇上一直都是文武分制,其餘的都是拉住它倆的轡頭。”

王崇古緩緩說道:“水濂公,學生倒認爲是三駕馬車。”

“三駕馬車?”

“御史中丞趙公入資政局,大理寺和按察使司劃歸都察院管轄。

現(xiàn)在中樞是內(nèi)閣獨大,戎政府和都察院左右鉗制。地方上,布政司歸內(nèi)閣,按察使司歸都察院,兵備使司歸戎政府。

從中樞到地方,就是三駕馬車。只是內(nèi)閣和布政司,跑在前面,是頭馬。”

王崇古的讓衆(zhòng)人點頭,一直默然不語的張居正也緩緩點了點頭,認可這個說法。

“皇上先是收了權(quán),然後分權(quán)。老夫說得分權(quán)是把中樞地方的權(quán)柄細分詳盡,職責清晰。分好了權(quán),再放權(quán)。”

張居正說道,“皇上用心良苦,一番設計下來,內(nèi)閣、戎政府、都察院,就連地方三司,都覺得自己的權(quán)柄加重。

只不過把三張一百圓面額的匯票,換成了三十張十圓面額的匯票,再分給大家,看上去每人十張,手裡匯票數(shù)目都多了。

可實際呢?”

王國光呵呵一笑,“錢的總數(shù)其實是一樣的。但大家偏偏都很高興,都覺得自己大賺了一筆。

皇上的手段,高明啊!”

剛纔低著頭說話的方逢時突然擡起頭,說道:“太嶽公、水濂公、鑑川公、疏庵公,以後朝議大夫是關(guān)鍵之關(guān)鍵。誰籠絡的朝議大夫多,在朝議中會佔極大優(yōu)勢。”

張居正、潘晟、王崇古、王國光都轉(zhuǎn)頭看著他。

是啊,朝議大會可以決定重大國策,引導大明朝政走向,更可以決定內(nèi)閣、戎政府、都察院主官人選。

王國光性子直,忍不住說道:“當年世宗皇帝以大禮儀爲契機,肅正朝綱;想不到皇上現(xiàn)在以朝議大夫爲綱目,整飭朝綱。”

張居正搖了搖頭,“疏庵兄,沒有那麼簡單。按照皇上此前的說法,他這是朝議搭臺,讓朝中的文武百官上臺唱戲,各顯神通。

他在戲臺旁邊給我們敲鑼打鼓。鼓點敲得急,我們就唱得快。鼓點敲得慢,我們就唱得慢。”

方逢時附和道:“皇上要是覺得臺上戲唱得不好,他可以悄悄把朝議大夫換掉幾個,四兩撥千斤,臺上的戲文不知不覺中就換了個新唱法。”

王崇古搖了搖頭,“皇上確實盡得世宗皇帝的真?zhèn)鳎喑鲮端{而勝於藍。這些前所未有有的定製,皇上是怎麼想出來的。

太嶽公,你當皇上的老師,知道原委嗎?”

“我知道什麼?我什麼都不知道。”

張居正搖了搖頭。

“前兩日老夫去西苑,向皇上稟告,說準備就考成法一事,內(nèi)閣準備一個考成法督辦組。

你們猜皇上怎麼說?”

“皇上怎麼說?”

“皇上說,張師傅,你這個名字不響亮,鎮(zhèn)不住人啊,朕給你取個名字。我說好啊,皇上賜名,臣感激不盡。

果然,皇上賜下一個十分響亮,一聽就威風八面的名字。”

衆(zhòng)人越發(fā)好奇了,催促著:“太嶽公,皇上到底賜下什麼名字?”

“大明考成法中央指導委員會。”

潘晟四人愣住了。

這名字真是又高又硬啊!

潘晟分解道:“中央,中樞之意,好理解。指導,指道以明之,有指示教導之意。一個詞就點出它的職責。

委員,委派之專員。委員會,有意思。

且字數(shù)這麼多,一口氣念下來確實給人一種了不起的感覺。

大明考成法中央指導委員會,呵呵,有意思。”

王崇古在旁邊笑著說道:“皇上喜歡發(fā)明新詞,世宗皇帝喜歡定新制,果然是祖孫倆啊。

太嶽公,你這個欽定的大明考成法中央指導委員會,怎麼個章法?”

張居正臉上浮現(xiàn)出苦笑之色、

“本官指導別人之前,先受了皇上的指導。

皇上指導我,叫我自任委員會主任委員,任命方金湖、張鳳磐爲副主任,任命呂和卿、曾三省等五人爲委員,曾三省兼委員會長史”

潘晟四人聽得啼笑皆非。

皇上真給你安排得明明白白啊!

張居正繼續(xù)說道:“皇上說這個指導委員會是組織、指導、管理和協(xié)調(diào)內(nèi)閣六部諸寺,各布政司的考成工作。

檢查瞭解中樞和地方各部門執(zhí)行考成法的情況,根據(jù)檢查情況向內(nèi)閣提出各部門執(zhí)行報告,提請獎懲。

研究執(zhí)行考成法時出現(xiàn)的各種情況,及時向內(nèi)閣、資政局和司禮監(jiān)反饋,以便做出合適的調(diào)整。

委員會長史領(lǐng)導委員會辦公室,負責委員會日常工作,文字往來.”

潘晟四人聽得目瞪口呆。

這是皇上指導的詳情?

他們清楚,肯定不是張居正在爲自己的學生粉飾,因爲張居正,包括在座的所有人都說不出這樣的字詞來。

它聽上去很新穎,但是作爲官場老手,在座的各個都聽得懂,一下子就明白意思,然後感嘆,這用字真他孃的精準啊。

皇上是怎麼琢磨出來的?

身在西苑的朱翊鈞要是知道衆(zhòng)人的想法,肯定會說道,你真當我十幾年的資深公務員,是白資深的?

張居正說完後,捋著鬍鬚說道:“皇上的指導,還不止如此。

皇上指導老夫叫指導委員會與太常寺配合,最好請?zhí)G洳倘A秋到指導委員會兼任副主任委員一職。

皇上說,全面推行考成法,首先要做動員。”

“動員?什麼動員?”

“就是開會!

合適的時候,以指導委員會的分級召開會議。蔡太常在開會方面,是相當有經(jīng)驗。

先召開右侍郎和右少卿以上官員開會。接著召開各司郎中、副郎中官員開會。再往下就是召開員外郎、主事開會。

然後督促各部各寺分別召開各自的考法執(zhí)行動員大會,指導委員會委員輪流去出席,一是當場講話動員,二是督查”

聽到這裡,潘晟忍不住說道:“如此層層開會完後,自然會形成一種勢,泰山壓頂之勢。再愚鈍的人都知道各部諸寺執(zhí)行考成法,是勢在必行,不敢心存僥倖。

如此一來,上下真得如皇上所言的,被動員起來。”

張居正點點頭:“對,其實就是重複重複再重複,不停地在六部諸寺官員耳朵裡唸叨,自然而然,這些官吏就知道其中利害了。

皇上指導老夫,說其次要公平公正下的獎罰分明。

做得好的狠狠獎,大張旗鼓地獎;做得不好的狠狠罰,也要大張旗鼓地罰。

皇上的新法聽上去很有章法,條理清楚,老夫要遵行,看看效果。”

潘晟四人互視一眼,知道考成法從隆慶三年下半年開始,到現(xiàn)在推行了近十個月,成效只能說不溫不火。

張居正下狠手罷黜了近千名大小官吏,只是讓中樞上下爲之一凜,離順利推行還差段距離。

衆(zhòng)人能理解,考成法是要扭轉(zhuǎn)數(shù)萬大小京官們,上百年養(yǎng)成的陋習,談何容易。

但是張居正心急啊,他必須要取得成績,才能讓自己的內(nèi)閣總理之位,坐得服衆(zhòng)。

這時,有書吏在門口稟告:“元輔,吏部呂侍郎前來稟告,說他準備好了,等著元輔和方尚書。”

“知道了,老夫馬上出去。”

潘晟好奇地問道:“太嶽公,何事?”

“大明考成法中央指導委員會今天第一次視察,老夫、方金湖,還有呂和卿。”張居正拱手說道,“諸位,今天就議到這裡。”

衆(zhòng)人散去,潘晟拉著王崇古和王國光去一趟都察院,有事找趙貞吉。

坐在馬車上,王國光坐立不安,被王崇古看出來了。

“疏庵,怎麼了?”

“鑑川公,我心神不寧,總覺得要出事啊。”

坐在對面的潘晟呵呵一笑,“疏庵,該不會是去拜見趙中丞,你心裡發(fā)虛吧。”

王國光搖了搖頭:“我行得正坐得端,發(fā)什麼虛。我只是心裡慌得很,覺得要出事,可是又不知道哪裡出事,會出什麼事。

唉,苦惱啊!”

596.第592章 三哥開門,自由貿(mào)易了650.第646章 皇上在注視著你139.第139章 戎政督辦處第43章 拙劣的楊選580.第576章 移風易俗 再立教化582.第578章 搶抱大明粑粑粗腿第71章 高拱的第一箭598.第594章 那我們就將計就計!第785章 這纔是人類的文明之光啊!第76章 驚天大案第912章 黃梅戲研究所第912章 黃梅戲研究所471.第469章 南海封賞220.第220章 徐公府的騷操作第888章 萬曆御文選集第374章 王崇古的應對第856章 祝你新年快樂!244.第244章 同僚聚餐,氣氛搞起來第894章 一路東行到西安233.第233章 又一齣戲開幕了第732章 大家輪流唱戲第763章 海公良苦用心啊!474.第472章 京城不僅是心臟啊!第656章 居然有人敢抓我!第69章 高山衛(wèi)事件第893章 昆崚導遊劉把頭第348章 帶大明打上月球187.第187章 先毀其巢穴第58章 怎麼說服海瑞?27.第27章 父與子325.第325章 你們都想偷襲我第17章 楊金水第711章 誰都不甘心622.第618章 我會畫個鳥!第781章 海瑞要自剪羽翼624.第620章 我叫王一鶚,外號魚鷹!第346章 做實業(yè)哪有搞金融賺錢!第678章 從西南到西北第18章 東南剿倭部署第93章 乖孫,想好了就去做!第854章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第769章 我想爲大明萬曆皇帝畫畫585.第581章 萬物盛衰天意在135.第135章 威海衛(wèi)裡藏著好東西第669章 老子有王命旗牌,你們怕不怕?176.第176章 太子的殺雞駭猴好生猛120.第120章 李贄遇到明主第681章 萬里共明月648.第644章 潘應龍能幹得讓朕煩惱第804章 奧葡波三國使節(jié)問,我們該怎麼辦?第673章 有我在,誰也跑不掉!239.第239章 赤忱忠膽楊四知第693章 大明朝的冠軍盃賽第749章 震聾欲耳的沉默第956章 鳳磐公救我一家滿門第100章 從我們開始,大明不再是天子守國門646.第642章 京師新面貌第691章 萬曆二年端午萬壽節(jié)309.第309章 被嚇到的申時行和餘有丁第822章 必須雷霆之誅!第369章 紫禁城裡的鬧劇第63章 京營戎政督辦處453.第451章 馮保和張居正之間的啞謎第773章 曾經(jīng)有一個機會擺在我面前第29章 嚴嵩慢騰騰的一刀339.第339章 李贄的算盤第360章 到底誰幹的!469.第467章 故紙堆裡找不到未來的光433.第432章 克升龍城154.第154章 西北的問題也要解決513.第510章 我們一時接受不了啊!321.第321章 引鱉入甕235.第235章 報恩寺案又起波瀾第655章 萬曆朝新時代必須配新文明第5章 糾結(jié)的張老師第18章 東南剿倭部署第850章 明國人膽敢主動進攻?433.第432章 克升龍城第713章 連戰(zhàn)連敗的戚繼光424.第423章 防火防盜防海瑞489.第487章 東征初捷第55章 捐輸賑濟統(tǒng)籌局第947章 抵達南京640.第636章 到處可見的上海貨第798章 從鐵路到地方政務125.第125章 百萬漕工,衣食所繫!230.第230章 小樣的,有的是辦法收拾你!637.第633章 地理朕熟啊!第840章 扶桑羣島第883章 人類文明燈塔是大明第769章 我想爲大明萬曆皇帝畫畫214.第214章 海瑞要查案了595.第591章 資深公務員的學問410.第409章 我要彈劾霍老糊塗!第344章 一家人就要整整齊齊第833章 歷史戲臺的新主角529.第526章 臣願作大明之衛(wèi)青408.第407章 明蠻子欺人太甚!431.第430章 王家兄弟
596.第592章 三哥開門,自由貿(mào)易了650.第646章 皇上在注視著你139.第139章 戎政督辦處第43章 拙劣的楊選580.第576章 移風易俗 再立教化582.第578章 搶抱大明粑粑粗腿第71章 高拱的第一箭598.第594章 那我們就將計就計!第785章 這纔是人類的文明之光啊!第76章 驚天大案第912章 黃梅戲研究所第912章 黃梅戲研究所471.第469章 南海封賞220.第220章 徐公府的騷操作第888章 萬曆御文選集第374章 王崇古的應對第856章 祝你新年快樂!244.第244章 同僚聚餐,氣氛搞起來第894章 一路東行到西安233.第233章 又一齣戲開幕了第732章 大家輪流唱戲第763章 海公良苦用心啊!474.第472章 京城不僅是心臟啊!第656章 居然有人敢抓我!第69章 高山衛(wèi)事件第893章 昆崚導遊劉把頭第348章 帶大明打上月球187.第187章 先毀其巢穴第58章 怎麼說服海瑞?27.第27章 父與子325.第325章 你們都想偷襲我第17章 楊金水第711章 誰都不甘心622.第618章 我會畫個鳥!第781章 海瑞要自剪羽翼624.第620章 我叫王一鶚,外號魚鷹!第346章 做實業(yè)哪有搞金融賺錢!第678章 從西南到西北第18章 東南剿倭部署第93章 乖孫,想好了就去做!第854章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第769章 我想爲大明萬曆皇帝畫畫585.第581章 萬物盛衰天意在135.第135章 威海衛(wèi)裡藏著好東西第669章 老子有王命旗牌,你們怕不怕?176.第176章 太子的殺雞駭猴好生猛120.第120章 李贄遇到明主第681章 萬里共明月648.第644章 潘應龍能幹得讓朕煩惱第804章 奧葡波三國使節(jié)問,我們該怎麼辦?第673章 有我在,誰也跑不掉!239.第239章 赤忱忠膽楊四知第693章 大明朝的冠軍盃賽第749章 震聾欲耳的沉默第956章 鳳磐公救我一家滿門第100章 從我們開始,大明不再是天子守國門646.第642章 京師新面貌第691章 萬曆二年端午萬壽節(jié)309.第309章 被嚇到的申時行和餘有丁第822章 必須雷霆之誅!第369章 紫禁城裡的鬧劇第63章 京營戎政督辦處453.第451章 馮保和張居正之間的啞謎第773章 曾經(jīng)有一個機會擺在我面前第29章 嚴嵩慢騰騰的一刀339.第339章 李贄的算盤第360章 到底誰幹的!469.第467章 故紙堆裡找不到未來的光433.第432章 克升龍城154.第154章 西北的問題也要解決513.第510章 我們一時接受不了啊!321.第321章 引鱉入甕235.第235章 報恩寺案又起波瀾第655章 萬曆朝新時代必須配新文明第5章 糾結(jié)的張老師第18章 東南剿倭部署第850章 明國人膽敢主動進攻?433.第432章 克升龍城第713章 連戰(zhàn)連敗的戚繼光424.第423章 防火防盜防海瑞489.第487章 東征初捷第55章 捐輸賑濟統(tǒng)籌局第947章 抵達南京640.第636章 到處可見的上海貨第798章 從鐵路到地方政務125.第125章 百萬漕工,衣食所繫!230.第230章 小樣的,有的是辦法收拾你!637.第633章 地理朕熟啊!第840章 扶桑羣島第883章 人類文明燈塔是大明第769章 我想爲大明萬曆皇帝畫畫214.第214章 海瑞要查案了595.第591章 資深公務員的學問410.第409章 我要彈劾霍老糊塗!第344章 一家人就要整整齊齊第833章 歷史戲臺的新主角529.第526章 臣願作大明之衛(wèi)青408.第407章 明蠻子欺人太甚!431.第430章 王家兄弟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灌阳县| 荥经县| 长治市| 福州市| 泰兴市| 门源| 健康| 周至县| 天气| 大冶市| 和龙市| 勐海县| 鄂州市| 正定县| 玛纳斯县| 贡觉县| 广安市| 苍南县| 织金县| 卫辉市| 长武县| 宁武县| 武宁县| 鱼台县| 新竹市| 长葛市| 永年县| 平湖市| 肃北| 晋州市| 中方县| 宿松县| 大田县| 齐齐哈尔市| 宜兴市| 陆丰市| 屏东市| 福贡县| 武义县| 宜春市| 大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