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3章 徹底倒臺的嚴黨

第53章 徹底倒臺的嚴黨

嘉靖四十二年秋九月。

京師西門外,蕭殺疏廖。

西山的滿山鬱翠,變成了無邊無際的枯黃。

十里鋪驛亭,朱翊鈞、胡宗憲、徐渭等人站在亭裡,目送著兩輛馬車,在遠處的大路上緩緩行進。

老藤枯樹昏鴉,斷腸人在天涯。

前面兩輛馬車裡,一輛坐著前內閣首輔,權傾天下的嚴嵩。

一輛裝著嚴嵩的獨子嚴世藩,剛從菜市口拉回來的他躺在棺材裡。

“介湖公心裡還是有怨憤啊。”朱翊鈞說道,“他覺得我和皇爺爺,把他的獨子又賣了一回好價錢。

任何父母都會覺得自己孩子有小過,無大錯。介湖公想必也是如此,在他心裡,他的慶兒雖有過錯,但罪不至死。”

胡宗憲和徐渭對視一眼,不知道如何回答這番話。

經過兩三個月的扯皮,

幾件朝野上下矚目的大事,終於落定。

癸亥之變,自然由前薊遼總督楊選、順天巡撫徐紳把責任扛了起來,他們被嘉靖帝下詔,連同“臨陣脫逃”的副將胡鎮等人,秋後問斬在菜市口。

巡邊按察副使盧鎰,參將遊擊馮詔、胡粲、嚴瞻等人免死,或戴罪立功,或免職爲庶民。

在菜市口被一同問斬的還有嚴世蕃及其同黨羅文龍。

嚴世蕃被判秋後問斬後,嚴嵩上辭呈,被嘉靖帝批準。

今天是年邁的嚴嵩帶著兒子的棺槨,踏上回鄉的漫長之路。

“世子殿下,今日你不必來送介湖公的。”

胡宗憲轉換話題。

是的,朱翊鈞的身份特殊,他來送嚴嵩回鄉,會造成不好的影響,也會讓很多人產生聯想。

皇上是不是對嚴閣老舊情不忘?

“不,我不來,汝貞先生也就不好來了。”朱翊鈞直接了當地說道。

胡宗憲和徐渭對視一眼。

確實是這個道理。

“我來也無妨。少湖公,新鄭公,他們都猜得出,我跟介湖公有協議默契。聯盛祥分號在袁州府,給嚴府買下三千畝水田的事,瞞不住他們的。”

“殿下,聯盛祥號給嚴府買水田?”

“對,三千畝水田,掛在嚴氏祠堂祭田名下。嚴府的家底,在嚴世蕃獲罪被抄沒時,早就被抄空了。

介湖公五世同堂,幾十口人,開銷巨大啊。內閣前首輔飢寒交迫,困死在原籍,史書上會給皇爺爺記上一筆的。”

有情有義的世子殿下啊!

胡宗憲忍不住問道:“殿下,你如何評價介湖公?”

“肯定不是好人,是奸臣,這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他的兒子嚴世蕃,死有餘辜!”

“那殿下還來送他?”

“至少嚴府名下,沒有二十一萬良田啊!”朱翊鈞感嘆了一句。

胡宗憲和徐渭敏銳地察覺到,世子在內涵內閣新首輔徐階!

“去者已去。介湖公此次致仕離京,回原籍榮養,嚴黨自此煙消雲散。汝貞先生,你也不必再有顧慮了。”

“臣知道。”胡宗憲應道。

他心裡有數,自己已經從嚴黨脫身,成爲世子黨首領。

“坐,汝貞先生,文長先生,我們在這裡坐會,難得出來一趟,在這裡看看京師西山的秋景。”

“是。”

馮保帶著小黃門上前,在亭子裡擺下三張凳子,中間擺上一張小圓桌,上面有水果好茶水。

“請!”

“謝殿下!”

喝過一巡茶,朱翊鈞開口道:“汝貞先生,伱就任山西、大同、宣府總督已有月餘,也走過附近的不少衛所關隘,有什麼想法?”

“殿下,其實九邊所有邊軍的根結都是一樣的,那就是糧餉。”

聽了胡宗憲的話,朱翊鈞默然了。

是啊,明軍不滿餉,滿餉便無敵。

糧餉確實是明軍最大問題,它直接改變明軍的基礎結構,對明軍的戰鬥力造成了極大的損害。

朱翊鈞斟酌地說道:“太祖皇帝在邊塞實行衛所制,官兵一邊戍邊一邊軍屯,自力更生,糧餉自給自足。太祖皇帝還自豪地宣佈,邊軍糧餉自此不要地方百姓一粒一文。

可惜,理想很美好,現實很殘酷。從永樂年間開始,邊軍糧餉已經沒法自給自足。然後朝廷想發設法籌集糧餉,行開中法,興商屯,左支右絀,窟窿越滾越大。

到本朝,每年朝廷要往九邊填折銀四五百萬兩的糧餉。戶部是苦不堪言,地方也是苦不堪言。

可糧餉所需越滾越大,邊軍戰鬥力卻是日漸的下降。關外北虜,誰都可以來打一下邊關,敲詐勒索一番。戰鬥力下降,就需要更多的兵員。兵員越多,所需糧餉越多

шшш◆ Tтkд n◆ c○ 就此,九邊就像趴在大明朝身上一條巨大的螞蟥,日夜不停地吸著血。可你還不得不讓它吸。”

胡宗憲和徐渭萬萬沒有想到,世子對九邊武備,有如此深刻的認識,那麼交流起來就輕鬆多了。

“殿下所言極是。臣與文長先生多有溝通,九邊之事,關鍵在於糧餉。而糧餉糜爛,在於衛所的崩壞。

太祖皇帝在邊塞設衛所,一邊戍邊一邊軍屯,本意不錯。可惜隨著衛所軍官世襲,這些田地或被衛所軍官侵佔,或被本地世家大戶侵。

軍戶無田無地,只能淪爲佃戶,一門心思在耕地上,也沒有心思去操練打仗。成爲大地主的軍官和地方世家勾結,爲了自己的利益,隱瞞軍戶青壯,寧可讓他們留在家裡給自己種地,也不願放出去打仗.”

胡宗憲也談了自己的看法。

朱翊鈞聽完後,有些觀點不同意,直接反駁道:“汝貞先生,你說九邊糧餉糜爛在於衛所崩壞,我倒覺得,衛所制本身就是個錯誤。

或者說,衛所制國朝初期還有穩定軍心、鞏固地方、加快生產恢復的作用。但是很快就與實際情況相背離,該改時不改,結果成了一個巨大的錯誤。”

胡宗憲和徐渭非常吃驚,世子殿下怎麼敢質疑起祖制來?

想到嘉靖帝御極四十多年來,不知質疑和修改了多少祖制,連永樂帝的太宗皇帝廟號,都能給你改成成祖廟號。

心中也就瞭然。

這對祖孫,還真是一脈相承。

“世子殿下,你說衛所制當早改,臣不知從何改起,還請指點教誨。”

“無妨。衛所制,是太祖皇帝魚想要,熊掌也想要。既想讓邊軍守邊,又要讓他們自力更生,自給自足。想得太美好了。

洪武年間,弊端就出現了。邊塞衛所軍士們,不僅要承擔戍邊、操練等日常武備,還要開荒、種地、照料、收糧。

天底下最苦的兩樣事都讓邊軍軍士們做了。

可這就完了嗎?怎麼會完!

糧食收上來,還得解送到官倉。貪官污吏橫行,缺斤少兩是常事。辛辛苦苦種出的糧食,不夠完賦繳稅的,只能做些零工,幫下傭,掙點錢去填窟窿。

可是衛所士兵上頭還有軍官,還得無償給他們家的田地耕種幹活。然後地方有什麼破事,鋪路架橋、修葺城池,因爲邊塞本來就百姓稀少,這些徭役自然就落在附近的衛所士兵頭上。

這是邊軍嗎?連關外北虜的奴隸都不如啊!

這樣的邊軍誰願意做?

所以永樂年開始,邊軍軍戶大量地逃走。逃了又補,補了又逃。後來,軍戶指望不上,朝廷只好募兵戍邊,衛所制就成了擺設,累贅.”

第9章 徐文長第67章 盧鏜的怒火220.第220章 徐公府的騷操作148.第148章 李成樑,有牢騷憋著!532.第529章 鏟屎官 割草使兼放羊指揮使宋藥師第375章 王於興師,與子偕行452.第450章 宗社黨629.第625章 還不夠啊,要不你再湊湊!208.第208章 不知所措的揚州官場580.第576章 移風易俗 再立教化第107章 想有大收穫就捨得下本553.第550章 歸我大明者永安於中華第705章 千鈞重擔,我們壓力很大啊!第26章 嚴閣老224.第224章 我們要養忠犬,不能養羊第12章 父子和母子514.第511章 啓新亭會議第58章 怎麼說服海瑞?第14章 倒嚴告一段落492.第490章 祝壽大戲第956章 鳳磐公救我一家滿門第683章 老子是高精尖人才!第924章 大局已定525.第522章 我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第796章 京畿鐵路局180.第180章 想要好處,你自己上啊!第46章 露一臉的戚繼光第802章 我最愛看你們沒見過世面的樣子第939章 又被皇上教誨了一番125.第125章 百萬漕工,衣食所繫!第742章 這纔是他們要的與士大夫共天下639.第635章 一見都是熟人第756章 精神文明建設第908章 王大錘,你是個狠人!第916章 遇到張四維,算你們倒黴!490.第488章 大婚284.第284章 兄弟們,我們會報仇的!第843章 我們要開始經營了!224.第224章 我們要養忠犬,不能養羊第754章 大明的禮和理第389章 徐渭建議和親449.第447章 風雲際會的京師512.第509章 大明的春天來了!647.第643章 沸騰的南城第28章 一封信535.第532章 海府大總管463.第461章 皇權不下縣?454.第452章 建設大西北第759章 我叫柯穆曼,字簡穆第950章 各個不是省油的燈579.第575章 走,拜會神仙去第700章 葉爾羌國就這麼沒了第660章 必須出重拳!第910章 楊金水的傳話第733章 《牡丹亭》好就好在豔俗第373章 俺答汗的決斷!第921章 西苑開會了!第938章 還是我們皇上會折騰啊!第55章 捐輸賑濟統籌局173.第173章 太子確實難對付第369章 紫禁城裡的鬧劇220.第220章 徐公府的騷操作545.第542章 有人在通州鬧事167.第167章 做太子的一天,問政第950章 各個不是省油的燈第397章 大明不需要奴隸只需要勇士第684章 以前遠,現在不遠了第5章 糾結的張老師264.第264章 徐階和張居正這對師生第794章 大明前進一型蒸汽機車第725章 內幕浮出水面第833章 歷史戲臺的新主角272.第272章 這是一次敲敲打打的大會第895章 這個真不懂啊!第677章 到底釣沒釣上?312.第312章 柔佛國王,聽說你被欺負了?213.第213章 這回又輪到張居正第14章 倒嚴告一段落628.第624章 一家子混蛋134.第134章 淘金小分隊成立了!第747章 站在大明國門前473.第471章 軍政兩用人才第881章 有本事你燒我撒!第14章 倒嚴告一段落310.第310章 根子原來是禁纏足455.第453章 一念存善惡115.第115章 和談前的小交鋒111.第111章 太孫百發百中!第397章 大明不需要奴隸只需要勇士644.第640章 喜從何來?第842章 想不想當遺民女婿?第962章 江輪向西第962章 江輪向西295.第295章 海公,錢夠花嗎?第867章 你們這些窮逼,少吹牛!602.第598章 果阿城裡的忠臣166.第166章 做太子的一天,早上第872章 風起歐羅巴208.第208章 不知所措的揚州官場第849章 阿三哥,打不打?
第9章 徐文長第67章 盧鏜的怒火220.第220章 徐公府的騷操作148.第148章 李成樑,有牢騷憋著!532.第529章 鏟屎官 割草使兼放羊指揮使宋藥師第375章 王於興師,與子偕行452.第450章 宗社黨629.第625章 還不夠啊,要不你再湊湊!208.第208章 不知所措的揚州官場580.第576章 移風易俗 再立教化第107章 想有大收穫就捨得下本553.第550章 歸我大明者永安於中華第705章 千鈞重擔,我們壓力很大啊!第26章 嚴閣老224.第224章 我們要養忠犬,不能養羊第12章 父子和母子514.第511章 啓新亭會議第58章 怎麼說服海瑞?第14章 倒嚴告一段落492.第490章 祝壽大戲第956章 鳳磐公救我一家滿門第683章 老子是高精尖人才!第924章 大局已定525.第522章 我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第796章 京畿鐵路局180.第180章 想要好處,你自己上啊!第46章 露一臉的戚繼光第802章 我最愛看你們沒見過世面的樣子第939章 又被皇上教誨了一番125.第125章 百萬漕工,衣食所繫!第742章 這纔是他們要的與士大夫共天下639.第635章 一見都是熟人第756章 精神文明建設第908章 王大錘,你是個狠人!第916章 遇到張四維,算你們倒黴!490.第488章 大婚284.第284章 兄弟們,我們會報仇的!第843章 我們要開始經營了!224.第224章 我們要養忠犬,不能養羊第754章 大明的禮和理第389章 徐渭建議和親449.第447章 風雲際會的京師512.第509章 大明的春天來了!647.第643章 沸騰的南城第28章 一封信535.第532章 海府大總管463.第461章 皇權不下縣?454.第452章 建設大西北第759章 我叫柯穆曼,字簡穆第950章 各個不是省油的燈579.第575章 走,拜會神仙去第700章 葉爾羌國就這麼沒了第660章 必須出重拳!第910章 楊金水的傳話第733章 《牡丹亭》好就好在豔俗第373章 俺答汗的決斷!第921章 西苑開會了!第938章 還是我們皇上會折騰啊!第55章 捐輸賑濟統籌局173.第173章 太子確實難對付第369章 紫禁城裡的鬧劇220.第220章 徐公府的騷操作545.第542章 有人在通州鬧事167.第167章 做太子的一天,問政第950章 各個不是省油的燈第397章 大明不需要奴隸只需要勇士第684章 以前遠,現在不遠了第5章 糾結的張老師264.第264章 徐階和張居正這對師生第794章 大明前進一型蒸汽機車第725章 內幕浮出水面第833章 歷史戲臺的新主角272.第272章 這是一次敲敲打打的大會第895章 這個真不懂啊!第677章 到底釣沒釣上?312.第312章 柔佛國王,聽說你被欺負了?213.第213章 這回又輪到張居正第14章 倒嚴告一段落628.第624章 一家子混蛋134.第134章 淘金小分隊成立了!第747章 站在大明國門前473.第471章 軍政兩用人才第881章 有本事你燒我撒!第14章 倒嚴告一段落310.第310章 根子原來是禁纏足455.第453章 一念存善惡115.第115章 和談前的小交鋒111.第111章 太孫百發百中!第397章 大明不需要奴隸只需要勇士644.第640章 喜從何來?第842章 想不想當遺民女婿?第962章 江輪向西第962章 江輪向西295.第295章 海公,錢夠花嗎?第867章 你們這些窮逼,少吹牛!602.第598章 果阿城裡的忠臣166.第166章 做太子的一天,早上第872章 風起歐羅巴208.第208章 不知所措的揚州官場第849章 阿三哥,打不打?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口市| 雅江县| 仙居县| 阿尔山市| 赤壁市| 云阳县| 台中县| 临澧县| 大化| 东莞市| 芒康县| 万安县| 南丹县| 游戏| 江华| 石台县| 津市市| 安仁县| 佛山市| 宜昌市| 正镶白旗| 绍兴县| 拉萨市| 深州市| 屏东市| 瓮安县| 丽水市| 浪卡子县| 沁水县| 定陶县| 北京市| 石河子市| 桑日县| 明星| 永顺县| 遵义市| 尉犁县| 涟源市| 富宁县| 习水县| 永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