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615.第611章 鋼鐵是怎麼煉成的!

第611章 鋼鐵是怎麼煉成的!

朱翊鈞在開平煤礦待了兩天。

第一天晚飯時,朱翊鈞帶著張居正、張學顏、胡如恭和楊金水,在煤礦食堂裡吃了一頓,工人吃什麼,他們吃什麼。

吃完後張居正和張學顏居然覺得煤礦食堂廚子,比內閣食堂的廚子手藝要好。

回去後把那幫關係戶全部裁掉!

到了晚上,還是晚夏初秋,天氣還不是很冷,工人們在廣場裡圍著朱翊鈞,捨不得離開。

他們來自五湖四海,有的還是建州和海西女真人,以前他們都是無地的“流民”,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

被“招募”到開平灤州廠子裡來,也是渾渾噩噩的,如同是被髮配到邊疆,做好了吃苦當勞役的準備。

只是萬萬沒有想到,他們成了工人。

按照廠裡宣傳科的說法,工人是頂天立地的人,是大明強國富民的脊樑。

礦裡做事很累,下井也很危險,一出事基本上就出不來。

可是礦裡給得多啊!

吃的有食堂,住的有家屬樓,穿的有工服,每月還給那麼多工錢,養活一家老小輕輕鬆鬆。

萬一遇到事人出不來,礦裡馬上給家屬安排活幹,或去食堂,或去倉庫。家裡的小子也安排去講習學校讀書學技術,絕不會出現人走家垮的現象。

這麼好的待遇,上哪找去?

這麼好的待遇,周圍的鄉民們羨慕得不行,紛紛想著法子進來當個臨時工,或者託人說情,把女兒嫁進來。

許多光棍小夥,進廠沒兩年全成家,衛生所這兩年拼命地接生小孩。

以前做夢都不敢想,現在卻實實在在過上的好日子,全是皇上給我們的!

這些人文化程度不高,但他們的感情是樸實的。誰對他們好,給他們飽飯吃,他們就記誰的恩情。

他們的潛意識也明白,必須跟著皇上走,否則的話今天的好日子,明天就沒有,可能要過上昨天的苦日子。

朱翊鈞看著這些工人,他的人民,一時興起,跳上廣場的高臺,接過一個大喇叭,“今天我們就搞一個聯誼會。

誰有興致,就上來表演一下,吼兩嗓子也好,唱幾曲也行,你就是在臺上翻個跟斗,大家也歡迎。

你們說好不好?”

“好!”衆人熱烈鼓掌道。

“大家都同意。這主意是朕提出來的,那朕就第一個表演。”朱翊鈞舉著鐵皮大喇叭,想了想,清了清嗓子,大聲唱了起來:“真情像梅花開過,冷冷冰雪不能淹沒。就在最冷枝頭綻放,看見春天走向你我”

當年KTV流行時,誰還沒有幾首保留曲目。

我也有!

下面的衆人一聽,皇上唱的蠻好聽的。

這曲調優美,朗朗上口。歌詞半文半白,很有韻味,關鍵是不賣弄文采,情感真摯直白。

好聽!

朱翊鈞一曲歌唱完,指著張居正說道:“大家或許不知道,內閣總理張相張師傅,崑曲唱得好得很啊!我們歡迎他來上一曲,好不好!”

內閣總理唱戲,千載難逢!

不過前面有皇上唱歌,國相唱戲就不顯得唐突了。

張居正笑呵呵地上到臺上,看著臺下興奮歡喜地不停鼓掌的工人和家眷們,突然意識到。

這些人,就是皇上敢跟江南世家豪右,乃至天下士林儒生掀桌子的底氣之一。

天色漸暗,楊金水早就叫人準備好柴火,堆成了十幾堆篝火,紅色的火光搖曳著,在每一個人的臉上跳動閃爍著。

這一張張臉被映紅,充滿了生機,他們充滿了對未來的希望,眼睛裡也滿是對皇上的敬仰和愛戴。

張居正定了定神,唱了一段《西廂記》張生的唱段,咿咿呀呀唱完後,拱手對臺下衆人說道:“唱得不好,諸位海涵!”

上萬的工人和家眷們轟然叫好,熱烈鼓掌。

張居正回到臺下,胡如恭自告奮勇地上前去,給大家唱一段海鹽腔。

由於譚綸的緣故,海鹽腔在東南剿倭文武官中,很受歡迎。

胡如恭在臺上唱得有模有樣,臺下衆人聽得入神,看他模仿角兒的裝扮動作卻不到位,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坐在工人家眷中間的朱翊鈞跟他們笑得一樣肆意暢快!

看著這一幕幕,張學顏忍不住輕聲問張居正:“張相,皇上這是做什麼?”

張居正輕輕地答道:“遠者親,近者疏。卑者寬,尊者嚴。”

有了三人帶動,礦長陳慶安,總工程師樑佑平也上臺表演了節目,接下來工人們踴躍上臺。

有三四個工友打配合,一個拉著二胡,一個打著板鼓,一個彈著月琴,然後一人扯著嗓子唱了起來。

“呼喊一聲綁帳外,不由得豪傑笑開懷!某單人獨騎把唐營踩,只殺得兒郎們痛悲!哀遍野荒郊血成海,屍骨堆山無處埋啊.”

一聲拖腔如同是一枚世子火箭彈衝上了雲霄,拖著長長的尾巴,在漆黑如洗墨的天空中越飛越高,最後猛地一聲,轟然炸開。

臺下上萬人,齊刷刷爆響道:“好!”

聲音如數十上百顆世子火箭彈同時炸開。

有河南的工人唱本地的曲子,有淮西的唱鳳陽調,有女真人唱自己的小調,各個拿出拿手好戲,博得滿場彩。

一直到晚上十點,胡如恭、陳慶安、樑佑平等人的再三相勸下,工人和家眷還是圍在那裡,不肯散去,最後還是朱翊鈞帶著張居正、張學顏等人在工人家屬們的高呼聲和掌聲中,先行離去,他們才依依不捨地散去。

到了第二天,朱翊鈞在開平煤礦會堂裡,給二十位開平煤礦的年度先進工人頒發了紀念獎章,到了中午時分,這才離開開平煤礦,前往灤州鋼鐵廠。

灤州鋼鐵廠在灤河邊上,面積是豐潤羊毛呢絨廠的十幾倍,比開平煤礦還要大兩倍有餘,

因爲它自己就擁有一個煤礦。

高二三十米的煙囪裡有十五個,分佈在廠區各個部分,黑煙從煙囪裡衝出來,散佈著濃濃的刺鼻味道。

它們中有十二個是鍊鐵高爐的煙囪,也就意味著十二個高爐在日夜不停地煉生鐵。

有兩個是動力車間的煙囪,那裡有四臺輸出馬力驚人的蒸汽機,爲鋼鐵廠提供源源不斷的強勁動力。

還有一個是燒熱水的煙囪。

短袖陸軍夏軍裝,頭戴安全帽的朱翊鈞,和張居正一行人先參觀鍊鐵車間。

這裡就像傳說中的火焰山,隔得老遠就感受到熱氣撲面而來,把你緊緊包裹。

一條條傳輸帶,把粉碎好的鐵礦石,從遠處傳送過來,投進熔爐裡。

灤州鋼鐵廠廠長劉建平,在旁邊介紹道:“皇上,張相,諸位上官,這些鐵礦石是從北邊的遵化、遷安採出來,順著灤河運下來的。

煤是我們自己採的,還有開平煤礦那邊運了一部分過來,先煉成焦煤,再運到爐子裡點燃使用。”

朱翊鈞問道:“遵化、遷安的鐵礦石,品質可好?”

“回稟皇上,還行。但是比起天竺運過來的鐵礦石,還是差了點。只是天竺那邊的鐵礦石,有一船沒一船的,一點都不穩定。”

朱翊鈞點點頭:“天竺鐵礦石能煉出烏茲鋼來,品質確實好。同安伯俞大猷正在打通天竺的海路,相信用不了多久,來自天竺的鐵礦石,會一船又一船地源源不斷運過來。”

張學顏忍不住問道:“皇上,遵化、遷安有鐵礦,我們爲何要捨近求遠,運天竺的鐵礦石回來用?”

“張長史,因爲天竺鐵礦石品質好。”劉建平答道。

“不,不止這麼一個原因。”朱翊鈞掃了一眼,指著隨從裡的楊金水說道,“金水,你給大家說說,其中的關竅。”

“遵旨。”楊金水拱手應道,“皇上,張相,張長史,諸位同僚。劉廠長剛纔說的天竺鐵礦石品質好,是重要原因之一。

站在他的立場上,礦石品質好,煉出的鋼鐵品質也好,當然願意用天竺的鐵礦石,無可厚非。

不過站在少府監,站在大明商貿往來的層面上來看,還是不夠的。”

衆人都轉頭看著他,安靜地聽著這位少府監太監,號稱大明第一點金手,被工商界稱爲財神的楊金水,娓娓講述著。

“我大明的絲綢、瓷器、茶葉、玻璃器皿等貨品,在天竺十分暢銷,賣得也極貴。但是天竺除了金銀珠寶,只剩下棉花和糧食。

棉花可以運回上海紡織棉布,糧食可運不可運,畢竟南海地區的糧食,已經讓東南的糧價下跌了四分之一。

因此,能從天竺販回大明的東西不多,往來貿易十分不平衡。我們拿著那堆金銀珠寶,不能當飯吃,不能當衣穿,在實業經濟用處不大。

如此不平衡的往來貿易,長期是不行的。我們必須從天竺運回實實在在的東西來,來提升我們的工商實業。

天竺的鐵礦石就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項。”

楊金水頓了頓,繼續說道:“天竺鐵礦石從萬里之外海運回來,其實細算成本,比遵化、遷安的鐵礦石要便宜。”

衆人一片譁然。

萬里之外運來的鐵礦石,怎麼會比一兩百里外的鐵礦石還要便宜?

張居正先是疑惑不解,猛然間靈光一閃,領悟到了。

“楊公公說得沒錯。細算成本,遵化遷安的鐵礦石,真的不比萬里之外的天竺鐵礦石便宜。”

張學顏、胡如恭等人面面相覷,張相,你這帳是怎麼算的?

張居正迎著衆人的目光,開始算起賬來,“遵化遷安鐵礦老夫沒去過,但是想必跟開平煤礦一樣,設施齊全,待遇優厚。”

胡如恭點點頭:“張相說得沒錯。遵化鐵礦本官去過,確實跟開平煤礦差不多,就連會堂、食堂和澡堂修得都幾乎一模一樣。

工人有六七千,加上家眷近兩萬人,吃的穿的住的,跟開平煤礦無異。”

張居正繼續說道:“如胡撫臺所言,遵化鐵礦也是運用機器,尤其是那個蒸汽機。其它成本不貴,花在工人身上的錢卻不菲。

在天竺,賣給我們的鐵礦石,想必都是商人從當地土著首領收上來的。”

楊金水連忙補充一句,“張相,當地土著首領叫土公。而今天竺名義上有莫臥兒蘇丹一統,實際上各地土公自行其是,如東周春秋。”

“好,就是當地土公,他們如何開採鐵礦石的,我們管不到。他拿治下的百姓如豬狗一般去挖礦,我們也管不到。

老夫猜想,我們都是用我大明貨品去換當地的鐵礦石和棉花。我們的貨品極貴,他們的鐵礦石和棉花價格壓得極賤。”

楊金水笑著點頭道:“沒錯,正如張相所說。”

張居正忍不住看了一眼站在人羣裡,如鶴立雞羣的朱翊鈞。

這就是我們大明的自由貿易啊。

張居正心裡感嘆一句,繼續說道:“看著我們用極貴之物,換回一堆的極賤之物,實際上我們都知道,那些極貴之物,都是我們在工廠裡生產出來的,造價極低。

它們極貴,貴在何處?老夫覺得貴就貴在暴利上。

所以細細算帳,我們其實就是用造價不貴的東西,以極貴的價格換回一大堆非常便宜的鐵礦石,這成本就算加上萬裡海運運費,比遵化鐵礦的鐵礦石,也貴不到哪裡去。

好用又不貴的東西,當然受歡迎。”

“好!張相說的好,楊金水也說的通透!”朱翊鈞帶頭鼓掌,等大家掌聲停下來,他補充了一句,“還有一點,就是好東西肯定是自家的後用,先用別人家的。

就好比朕跟張師傅出去微服逛街,朕肯定是先花張師傅口袋裡的錢,再花自己兜裡錢。”

衆人忍不住都大笑起來。

閒聊完後,劉建平帶著大家繼續參觀。

這時可以看到十二個爐子被底下的焦煤燒得發紅,此前的鐵礦石變成了鐵水,如同濃稠的紅色湯汁,時不時閃著光,爆出火星子。

工人用鐵鏈把爐子拉起來,再用長桿鐵鉤一勾,爐子傾斜,鐵水從裡面流出來,火花四濺,十分壯觀。

這些鐵水流進模具裡,或被拉成螺紋鐵;或被拉成鐵絲;或被聚成鐵錠,其它工廠需要時,再把它融化,重新成型。

熱氣騰騰,鐵花飛濺,令人歎爲觀止啊!

張居正、張學顏連連咋舌,這樣的大工業生產,真是讓人看得心血澎湃啊!

劉建平繼續說道:“皇上,張相,諸位上官,請移步,我們取隔壁看鍊鋼?”

張學顏一愣,“鍊鋼?我怎麼聽說鋼是鍛打出來的。”

139.第139章 戎政督辦處575.第572章 一大進步292.第292章 世道又沒全變310.第310章 根子原來是禁纏足555.第552章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301.第301章 禍起蕭牆,竟制其國579.第575章 走,拜會神仙去第888章 萬曆御文選集第53章 徹底倒臺的嚴黨327.第327章 撫順城下512.第509章 大明的春天來了!第342章 我大明又武德充沛了!第2章 倒嚴第一刀207.第207章 事事要走到前面601.第597章 日拱一卒129.第129章 你還是老實地住在紫禁城吧第102章 天下無巧事第68章 大同鎮高山衛528.第525章 大明工商聯第394章 遠離上帝聖光的地方第343章 祝大明煌煌如日月第66章 松浦黨的反應483.第481章 人生如戲第692章 他是順天府尹,我是五城總管第661章 誅殺國賊!573.第570章 三吳第一世家571.第568章 張師傅,眼光放遠些,膽子再大些310.第310章 根子原來是禁纏足第382章 皇史宬的鹹魚們第936章 白雲湖的數字嚇死人151.第151章 寇可行,我亦可行!第381章 外交事宜最重要的是裡子422.第421章 攻守易勢第50章 出牌的嘉靖帝242.第242章 高拱表示,我沒有意見了332.第332章 坦白從寬,抗拒從嚴603.第599章 阿拉伯朋友,我們必須聯合起來。270.第270章 羣官去太學宮466.第464章 大明官吏們,你們上岸了!第892章 利國益民的千秋工程第370章 爲大明和父皇遮風擋雨第6章 好聖孫第681章 萬里共明月578.第574章 袁鹹安審案記第788章 這就是海府第920章 秘書監是幹什麼的?420.第419章 大戰前的大同城第748章 會飛的船491.第489章 酒照喝,舞照跳162.第162章 暗潮洶涌第967章 番外三213.第213章 這回又輪到張居正第841章 清澈的暘谷島250.第250章 朝獻的大火燒到江華島第820章 真得決定留下了!第401章 哪幾藩的口碑最劣?141.第141章 諸位,本撫該怎麼辦?243.第243章 報恩寺大案就是懸案221.第221章 張居正辣手平亂570.第567章 大明第一張集體合影108.第108章 不靠譜的爹136.第136章 山東巡撫張居正第900章 還是老夥計有默契!第78章 祖孫倆分錢208.第208章 不知所措的揚州官場第892章 利國益民的千秋工程313.第313章 最大的奸臣在西苑!第770章 God護不住他的羊羔了!168.第168章 高拱回京263.第263章 人才,不嫌多118.第118章 用新方式跟你們講道理第870章 我大明不要面子的啊!599.第595章 三千發火箭彈的開門紅563.第560章 難道我們看錯了?404.第403章 認罪態度尚可134.第134章 淘金小分隊成立了!627.第623章 赴湯蹈火,我等在所不惜256.第256章 在下海瑞海剛峰!253.第253章 我老徐也怕海瑞啊!第765章 飛翔的安陽號第688章 朕也只能想一想第343章 祝大明煌煌如日月第704章 居然是他!472.第470章 心迷意亂的潘應龍560.第557章 遭到家人背叛的徐府213.第213章 這回又輪到張居正144.第144章 笨蛋,因爲讀程朱理學能當官啊!549.第546章 又玩兵法的海瑞257.第257章 怎麼就這麼巧?174.第174章 顫抖吧,朝中的魑魅魍魎422.第421章 攻守易勢第345章 重華宮全體出動222.第222章 張太嶽盡顯鋒芒191.第191章 爲銀子發愁的高拱第93章 乖孫,想好了就去做!117.第117章 東邊急不得,北邊慢不得第811章 開始經營天賜之地532.第529章 鏟屎官 割草使兼放羊指揮使宋藥師507.第504章 張居正,你要做什麼!142.第142章 張師傅,這樣做不行啊!
139.第139章 戎政督辦處575.第572章 一大進步292.第292章 世道又沒全變310.第310章 根子原來是禁纏足555.第552章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301.第301章 禍起蕭牆,竟制其國579.第575章 走,拜會神仙去第888章 萬曆御文選集第53章 徹底倒臺的嚴黨327.第327章 撫順城下512.第509章 大明的春天來了!第342章 我大明又武德充沛了!第2章 倒嚴第一刀207.第207章 事事要走到前面601.第597章 日拱一卒129.第129章 你還是老實地住在紫禁城吧第102章 天下無巧事第68章 大同鎮高山衛528.第525章 大明工商聯第394章 遠離上帝聖光的地方第343章 祝大明煌煌如日月第66章 松浦黨的反應483.第481章 人生如戲第692章 他是順天府尹,我是五城總管第661章 誅殺國賊!573.第570章 三吳第一世家571.第568章 張師傅,眼光放遠些,膽子再大些310.第310章 根子原來是禁纏足第382章 皇史宬的鹹魚們第936章 白雲湖的數字嚇死人151.第151章 寇可行,我亦可行!第381章 外交事宜最重要的是裡子422.第421章 攻守易勢第50章 出牌的嘉靖帝242.第242章 高拱表示,我沒有意見了332.第332章 坦白從寬,抗拒從嚴603.第599章 阿拉伯朋友,我們必須聯合起來。270.第270章 羣官去太學宮466.第464章 大明官吏們,你們上岸了!第892章 利國益民的千秋工程第370章 爲大明和父皇遮風擋雨第6章 好聖孫第681章 萬里共明月578.第574章 袁鹹安審案記第788章 這就是海府第920章 秘書監是幹什麼的?420.第419章 大戰前的大同城第748章 會飛的船491.第489章 酒照喝,舞照跳162.第162章 暗潮洶涌第967章 番外三213.第213章 這回又輪到張居正第841章 清澈的暘谷島250.第250章 朝獻的大火燒到江華島第820章 真得決定留下了!第401章 哪幾藩的口碑最劣?141.第141章 諸位,本撫該怎麼辦?243.第243章 報恩寺大案就是懸案221.第221章 張居正辣手平亂570.第567章 大明第一張集體合影108.第108章 不靠譜的爹136.第136章 山東巡撫張居正第900章 還是老夥計有默契!第78章 祖孫倆分錢208.第208章 不知所措的揚州官場第892章 利國益民的千秋工程313.第313章 最大的奸臣在西苑!第770章 God護不住他的羊羔了!168.第168章 高拱回京263.第263章 人才,不嫌多118.第118章 用新方式跟你們講道理第870章 我大明不要面子的啊!599.第595章 三千發火箭彈的開門紅563.第560章 難道我們看錯了?404.第403章 認罪態度尚可134.第134章 淘金小分隊成立了!627.第623章 赴湯蹈火,我等在所不惜256.第256章 在下海瑞海剛峰!253.第253章 我老徐也怕海瑞啊!第765章 飛翔的安陽號第688章 朕也只能想一想第343章 祝大明煌煌如日月第704章 居然是他!472.第470章 心迷意亂的潘應龍560.第557章 遭到家人背叛的徐府213.第213章 這回又輪到張居正144.第144章 笨蛋,因爲讀程朱理學能當官啊!549.第546章 又玩兵法的海瑞257.第257章 怎麼就這麼巧?174.第174章 顫抖吧,朝中的魑魅魍魎422.第421章 攻守易勢第345章 重華宮全體出動222.第222章 張太嶽盡顯鋒芒191.第191章 爲銀子發愁的高拱第93章 乖孫,想好了就去做!117.第117章 東邊急不得,北邊慢不得第811章 開始經營天賜之地532.第529章 鏟屎官 割草使兼放羊指揮使宋藥師507.第504章 張居正,你要做什麼!142.第142章 張師傅,這樣做不行啊!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革吉县| 灌南县| 南陵县| 宁都县| 额敏县| 四川省| 资溪县| 策勒县| 阿坝县| 伊通| 罗定市| 英吉沙县| 竹山县| 洮南市| 凯里市| 英吉沙县| 错那县| 谢通门县| 清水河县| 搜索| 资源县| 米易县| 平顶山市| 三台县| 宝应县| 阿克苏市| 仲巴县| 大连市| 德昌县| 南岸区| 林西县| 青川县| 安宁市| 车致| 准格尔旗| 佳木斯市| 汝州市| 郧西县| 峡江县| 延庆县| 嘉峪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