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61章 誅殺國賊!

柳成龍站在漢城南門城樓上,眺望著遠方。

這裡依然還能看到炮擊火燒的痕跡,不少磚石木料,都是後來補修上去的,站在旁邊,似乎還能聞到火燒硝煙味道。

遠處的漢江奔流不息,向著大海一往直前。

藍天如洗,白雲似錦,陽光穿過厚厚的雲朵投射下來,無數的金光,灑向北漢山和漢江之間的大地。

“我佇立在無垠的蒼穹下,遙望大海,我心隨著漢江流往海的深處,消失在天地的盡頭。”

柳成龍輕輕地唱著,旁邊的尹恩順轉頭看著他。

“柳兄,你還有心思唱歌?”

他是柳成龍的同窗好友,出身寒門,不被朝堂上出身名門的官員們看重,現在是司諫院正言。

“宋人的《昭德新編》有云,‘水靜極則形象明,心靜極則智慧生。’馬上有大事發生,我需要靜一靜。唱唱民謠,可以讓我靜下心來。”

尹恩順問道:“如此孤注一擲,柳兄,你不怕嗎?”

“做大事不是大成就是大敗,永遠沒有折中的路可走。戊辰之變,讓朝獻元氣大傷,奄奄一息,現在是最虛弱的時候。

明國人在門外垂涎三尺,日夜窺視,準備趁虛而入。朝獻到了最危急的時刻,如果我們再不奮起,就會成爲歷史的罪人。”

“大成大敗?柳兄,我們爲什麼不先好好總結戊辰之變的根源,再從長計議?”

“戊辰之變,無非就是內有吏治腐敗,豪強兼併;外有明國商人打開國門,無數貨品洶涌而至,財富悉數流出,國庫雪上加霜,國疲民窮。

且奸邪學說隨著明國的貨品流入,蠱惑人心,敗壞綱常,才使得狡猾刁民趁隙作亂。我們只需先屏外敵,再徐徐除內患。整飭吏治,抑制兼併,廣修德治,重造綱常,朝獻定可再次興起。”

柳成龍指著遠處觀朝獻國政使司和督軍使司駐地,慷慨地說道:“朝獻的命運,就該由我們自己來掌握,輪不到明國人對我們指手畫腳。

今日我殫精竭力,設下此計,蒼天定會佑我朝獻,一舉成功。而後我等臥薪嚐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定能化繭成蝶,中興大同。”

尹恩順神情複雜地看著柳成龍,忍不住說道:“全成煥靠得住嗎?

柳兄的計策關鍵就在他身上,如果不能切斷明軍入城的通路,把他們擋住一段時間,我們就會功虧一簣。”

柳成龍毫不遲疑地答道:“我相信全九。他是我家的家生子,七歲時做了我的書童,跟著我一起長大,讀了些書。

雖然兇狠好鬥,但重情重義。戊辰之變,逃出漢城時我腳受傷,要不是他揹著我一路逃到江華島,我早就死無葬身之地了。

後來我託沈義謙的門路,把他送進明國組織的朝獻義勇隊,想不到這小子混出頭了。”

尹恩順點點頭:“明國人把最精銳的朝獻第一特戰團交給他統領,確實讓人意想不到。朝獻新軍以鴛鴦陣訓練爲主,只裝備三分之一的鳥銃。

特戰團卻跟明軍一樣,悉數裝備了滑膛槍,可謂朝獻戰力第一軍。正是如此,在下才如此擔憂。

明國人不是傻子,會輕易地把這樣一支有生力量,交給他們不信任的人統領。

柳兄,要三思啊。”

“我多施恩於全九。他是重情重義、知恩圖報之人,定不敢負我。明國人能把特戰團交給全九,全在他不僅驍勇善戰,還粗通文墨,識得不少漢字,在武夫中實屬難得。

爲人又十分機靈,能討得督軍使高策歡心,纔有此機遇

此機遇也是我朝獻的機會。由他指揮精銳之師,擋住明軍入城,只需延緩半個時辰,金誠一和李載義把吳兌等人都抓住,大事可成!”

尹恩順繼續苦口婆心地勸道:“施恩若大,無以承重,或成災禍。”

柳成龍有些不悅,“我多施恩於全九,爲何還成了災禍?”

“受恩太重,報之不易,長此以往,恩漸斷,仇漸生。柳兄,恩與仇,不過一念之間。”

柳成龍越發不悅,冷笑幾聲,“呵呵,全九與我一起長大,他的脾性我深知之。他決不會做出人神共憤的背信棄義之事。”

看到柳成龍有些惱怒,尹恩順也不好再勸。

此時南門外大路上揚起塵土,一支軍隊向這邊急速而來。

柳成龍臉色一變,出了什麼變數?

他連忙叫人出城去打聽。

焦急地等待了二十多分鐘後,心腹火速來報。

“都承旨,特戰團團長全成煥帶著一營兵馬,奔南門來了。”

柳成龍下意識地看了尹恩順一眼,“全九帶兵來了,出了什麼事?”

“小的問過,全團長說要見到都承旨才肯說。”

“那我下去迎迎他。”柳成龍掀起衣襟,沿著臺階下了城樓,尹恩順緊跟其後。

兩人來到南門門洞前,等了十幾分鍾,看到全成煥騎著一匹高大的青海馬,帶著十餘位騎馬的警衛走在最前面,後面是扛著滑膛槍,列隊整齊的特戰團。

他們的軍服跟明軍海軍陸戰隊極爲相似,深藍色半長棉大衣,立領束腰,穿著灰褐色馬褲,打著綁腿,蹬著布鞋。

戴著圓檐氈帽,揹著行李,扛著滑膛槍,氣勢軒昂地走在路上。

柳成龍眺望了一眼,真是虎狼之師,想到這支軍隊不久後要成爲朝獻的柱石,心裡更熱了。

全成煥策馬到了前面十多米遠,翻身下馬,把繮繩甩給警衛,快步走了過來。

他穿著海軍陸戰隊軍官服裝,圓檐氈帽,深藍色羊毛呢絨大衣,紅色大翻領,紅色肩章上掛著兩槓三星。

紅邊灰褐色馬褲,下半截紮在牛皮馬靴裡。

皮革腰帶上左邊配著指揮刀,右邊配著短銃,插在皮套裡。

“公子。”全成煥拱手熱情地叫道。

柳成龍問道:“全九,出了什麼事?你怎麼提前到了?”

“公子,是好事。”全成煥把柳成龍拉到一邊,輕聲說道,“接到王大妃和李領政聯袂邀請,吳正使、樑副使和葉長史大爲震驚,決定一起前來參加議事。

高督軍叫小的帶著特戰團一營兵馬先進城裡警戒,接應他們進城。”

“吳兌、樑夢龍和葉夢熊都要來?”柳成龍驚喜地問道。

“是的。金孝元等人列出李昖十大罪過,強烈要求改立良君,與反對的沈忠謙等人鬧得不可開交,吵了十幾天,在朝堂上都打了幾回架,王大妃和李領政全然彈壓不住,必須國政使出面。

廢立國主,關乎重大,觀國政使司不能坐視不管。那邊商議了一下,就著王大妃和李領政的懇請,他們就聯袂來了。”

“好事!大事可成!”柳成龍欣喜地說道。

那羣蟲豸的演技不錯,總算髮揮了作用,爲朝獻復興做出了貢獻。

尹恩順目光在全成煥身上打量著,突然問道:“高策居然如此信任你,叫你入城來警戒,替他們打前站?”

全成煥哈哈一笑,“那是自然的。在下在高督軍的眼裡,還算得上是一號人物。公子,我們閒話少說了,趕緊準備。”

“好,怎麼準備?”

“後面隊伍裡有督軍使司的兩位參謀官,待會我帶著他們裝模作樣地到處巡查一番,然後再叫他們回去報信,把吳兌他們誑進城裡來,屆時大事可成了,公子。”

“好,今日北城的警戒正好由金誠一和李載義負責,我會跟金誠一和李載義打好招呼,叫他們陪你好好演一齣戲。”

“好,公子,我們要馬上動起來,不能讓那兩位參謀官生疑。”

“知道了,我和尹老弟先走,去找金誠一和李載義準備,順便通知王大妃、李領政和衆同僚,在朝堂集合,準備迎接吳兌他們。”

柳成龍和尹恩順帶著隨從匆匆離去。

全成煥看著兩人的背影,一直目送到背影消失,揮揮手道:“留下一個連,看住南門和南門大街十字路口。”

“是!”

“繼續前進”

特戰團第一營士兵們四人一排,列隊邁著整齊的步伐,走進了漢城南門,沿著南門大街向北城的朝堂走去。

朝堂位置就是以前的景福宮,因爲地處北城,故而被稱爲北闕,戊辰之變被一把火燒得乾乾淨淨。

明軍收復漢城後,把廢墟清理乾淨,緊急修建了一座堂殿,給朝獻君臣商議國事用,稱其爲朝堂。

當然了,他們也沒有什麼國事好討論,朝獻百官們更多的是在這座朝堂裡吵架。

今日,大明觀國政使司的高官們要來,李山海帶著三百多位朝獻朝臣們,早早就等在朝堂前的空地上。

過了南門大街十字路口,進入到北城,全成煥與金誠一和李載義會合,三人很有默契地點點頭,互相寒噓了幾句,然後一起向朝堂走去。

朝堂宮門很簡陋,正門兩面是各一百多米長兩米高的磚牆,外延的宮牆就是木柵欄圍起來的。

兩扇宮門被刷成紅色,除了油漆味,還有淡淡的新木料氣味。

走進宮門,裡面空蕩蕩的,正前面一座朝堂,後面是後殿,其實就就是南北兩進的院子,分別給王大妃和李昖住,都是這幾月緊急搶修出來的。

現在天寒地凍,民夫們早就解散回家。

李山海等人穿著紅色、青色和雜色官袍,腰挎革帶,頭戴烏紗帽,器宇軒昂地站著空地上。

看到全成煥三人走過來,最前面的李山海仰著頭,居高臨下地問道:“上使們來了嗎?”

“李領政,諸位上官,上使馬上就來,先叫末將前來巡查警戒。”

“嗯,那你去辦事吧。”李山海鼻子一哼,冷然道。

其餘的文官都是昂著頭,帶著俯視的神情看著全成煥、金誠一和李載義。

粗鄙武夫,用不著太客氣。

全成煥三人恭敬地拱手作揖,轉身離開。

三人裝模作樣在北闕各處轉了轉。

“金兄,你的人馬安排好了嗎?”

“安排好了。我的第二營老兄弟,負責整個北闕的警戒,警衛連負責朝堂警戒。李兄弟的那個營在外面接應。

其餘的人馬,被我們安排在北門城樓,以及北門大街,和東門警戒。”

“好,很妥當。待會我會調我的一個營,守住宮門,以及在朝堂前面警戒。”全成煥給金誠一和李載義眨了眨眼睛。

兩人馬上秒懂。

大家一起做做樣子,好安明國人的心,讓他們主動入甕。

三人轉了一圈,回到朝堂前空地上,全成煥的一個營已經守住了宮門,並在周圍布好了崗哨。

全成煥又陪著兩位參謀官轉了一圈,他們滿意地點點頭,帶著一個班的警衛,騎馬離開。

全成煥走到金誠一和李載義跟前,低聲道:“妥了,他們回去通報,不用半個小時,吳兌他們就會坐著馬車趕到。”

金誠一和李載義臉上滿是驚喜,轉過頭來,向混在百官人羣中的柳成龍遞了眼色,三人相視一笑。

過了十來分鐘,風更大。

軍官和士兵們穿著棉軍衣,戴著氈帽,倒也受得住。

李山海等百官們穿著體面的官服,就顯得有些單薄了。寒風凜冽下,不少官員凍得臉色發白。

但是沒人敢提出來進朝堂裡去避避風雪。

躲在室內等候上使,一點誠意都沒有。

也沒人敢悄悄溜走。

不知道上使什麼時候來,他們一來,你在他們可能不會注意到。你不在,被某些小人稟告,那你就前途黯淡了。

這些朝獻官員,包括李山海、金孝元、沈忠謙等高官在內,縮著頭,跺著腳,像一羣寒風中的鵪鶉一樣等待著。

突然一位新軍上尉不知從哪裡鑽出來,走到金孝元跟前,喊了一聲:“金孝元!”

衆人聞聲轉過去,齊刷刷地看著兩人。

金孝元滿臉慍色。

一介武夫,居然當面直呼老夫的名諱,是可忍孰不可忍!

上尉繼續大聲說道:“你這個亂臣賊子,居然以下犯上,妄論廢君!罪該萬死!”

說完他掏出短銃,對著金孝元砰的就是一槍。

鉛彈正中金孝元的正臉,打得血肉橫飛、面目全非。

同時從旁邊衝出一隊新軍士兵,大約三十餘人,列隊舉著鳥銃,對著主張廢李昖的崔慶元等人。

一位少尉大喊道:“誅殺國賊!”

砰砰!

槍聲震響,鉛彈齊飛,崔慶元等人應聲倒在血泊中,朝堂前空地上的朝獻百官們,嚇得四處逃散,現場一片慌亂。

212.第212章 我們沒得選!第745章 樸實的歐洲人157.第157章 料理嘉靖身後名第841章 清澈的暘谷島第676章 思南城下的釣魚佬第910章 楊金水的傳話第808章 帶南字的都是瓜娃子!165.第165章 非常焦急的高拱第382章 皇史宬的鹹魚們286.第286章 前有虎 後有狼第691章 萬曆二年端午萬壽節第706章 打響的第一炮第801章 官員可以交流一哈第105章 徐閣老,你們的預案呢?第851章 他們非但不投降,還敢還擊!646.第642章 京師新面貌524.第521章 皇上,萬萬不可啊!444.第442章 王一鶚第677章 到底釣沒釣上?第957章 我要緊跟時代!299.第299章 最大的變數241.第241章 與高拱的第一次正面交鋒572.第569章 海瑞要來徐府拜訪?142.第142章 張師傅,這樣做不行啊!606.第602章 新大陸是上蒼賜給大明的寶地157.第157章 料理嘉靖身後名278.第278章 圖們汗,怎麼對付?第355章 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第935章 白雲湖農家樂266.第266章 戶部的算盤扒拉聲第846章 不是誰都能成爲大明子民的!247.第247章 松江,我海瑞來了!606.第602章 新大陸是上蒼賜給大明的寶地第678章 從西南到西北588.第584章 黔驢技窮536.第533章 熱鬧的南苑第895章 這個真不懂啊!147.第147章 非常苦惱的張居正487.第485章 平壤城下601.第597章 日拱一卒531.第528章 投明一念起 剎那天地寬第732章 大家輪流唱戲第809章 鳳梧啊,朕要給你加擔子290.第290章 秋高氣爽的京城618.第614章 皇上,臣明白了306.第306章 文進士還是武進士?453.第451章 馮保和張居正之間的啞謎129.第129章 你還是老實地住在紫禁城吧第683章 老子是高精尖人才!第53章 徹底倒臺的嚴黨214.第214章 海瑞要查案了242.第242章 高拱表示,我沒有意見了566.第563章 張居正來了也不好使!532.第529章 鏟屎官 割草使兼放羊指揮使宋藥師第678章 從西南到西北448.第446章 太子,老夫也有門生了!254.第254章 大明的慈愛,是有代價的!第848章 新槍真是又遠又準又狠!第813章 慶幸時代重錘掌握在大明手裡584.第580章 心慌慌的江南士子198.第198章 家事國事228.第228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287.第287章 孤宣佈260.第260章 這事讓孤左右爲難第688章 朕也只能想一想412.第411章 一件大麻煩事280.第280章 有些失望的高拱第844章 世界真小啊!512.第509章 大明的春天來了!565.第562章 張居正微訪戶部第859章 犯大明疆土者,首級在此!254.第254章 大明的慈愛,是有代價的!521.第518章 徐家父子602.第598章 果阿城裡的忠臣第862章 蓐收海第一戰第802章 我最愛看你們沒見過世面的樣子第828章 張居正也開竅了第73章 萬事不要傷和氣第944章 總有刁民想害朕啊!第13章 朝天觀162.第162章 暗潮洶涌294.第294章 南征路上280.第280章 有些失望的高拱432.第431章 固如金湯的升龍城第811章 開始經營天賜之地第8章 倒嚴先倒樓第61章 詔獄裡的海瑞109.第109章 朱翊鈞的戰略第928章 皇權最大的敵人是誰?第653章 哥哥幫你辦了他!259.第259章 黨爭,大家的老傳統434.第433章 通知你,不是跟你商量第385章 心灰意冷的高拱第867章 你們這些窮逼,少吹牛!246.第246章 高拱遲疑,要不要服軟?第683章 老子是高精尖人才!594.第590章 皆大歡喜第360章 到底誰幹的!第665章 孔聖人神主位何在?512.第509章 大明的春天來了!
212.第212章 我們沒得選!第745章 樸實的歐洲人157.第157章 料理嘉靖身後名第841章 清澈的暘谷島第676章 思南城下的釣魚佬第910章 楊金水的傳話第808章 帶南字的都是瓜娃子!165.第165章 非常焦急的高拱第382章 皇史宬的鹹魚們286.第286章 前有虎 後有狼第691章 萬曆二年端午萬壽節第706章 打響的第一炮第801章 官員可以交流一哈第105章 徐閣老,你們的預案呢?第851章 他們非但不投降,還敢還擊!646.第642章 京師新面貌524.第521章 皇上,萬萬不可啊!444.第442章 王一鶚第677章 到底釣沒釣上?第957章 我要緊跟時代!299.第299章 最大的變數241.第241章 與高拱的第一次正面交鋒572.第569章 海瑞要來徐府拜訪?142.第142章 張師傅,這樣做不行啊!606.第602章 新大陸是上蒼賜給大明的寶地157.第157章 料理嘉靖身後名278.第278章 圖們汗,怎麼對付?第355章 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第935章 白雲湖農家樂266.第266章 戶部的算盤扒拉聲第846章 不是誰都能成爲大明子民的!247.第247章 松江,我海瑞來了!606.第602章 新大陸是上蒼賜給大明的寶地第678章 從西南到西北588.第584章 黔驢技窮536.第533章 熱鬧的南苑第895章 這個真不懂啊!147.第147章 非常苦惱的張居正487.第485章 平壤城下601.第597章 日拱一卒531.第528章 投明一念起 剎那天地寬第732章 大家輪流唱戲第809章 鳳梧啊,朕要給你加擔子290.第290章 秋高氣爽的京城618.第614章 皇上,臣明白了306.第306章 文進士還是武進士?453.第451章 馮保和張居正之間的啞謎129.第129章 你還是老實地住在紫禁城吧第683章 老子是高精尖人才!第53章 徹底倒臺的嚴黨214.第214章 海瑞要查案了242.第242章 高拱表示,我沒有意見了566.第563章 張居正來了也不好使!532.第529章 鏟屎官 割草使兼放羊指揮使宋藥師第678章 從西南到西北448.第446章 太子,老夫也有門生了!254.第254章 大明的慈愛,是有代價的!第848章 新槍真是又遠又準又狠!第813章 慶幸時代重錘掌握在大明手裡584.第580章 心慌慌的江南士子198.第198章 家事國事228.第228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287.第287章 孤宣佈260.第260章 這事讓孤左右爲難第688章 朕也只能想一想412.第411章 一件大麻煩事280.第280章 有些失望的高拱第844章 世界真小啊!512.第509章 大明的春天來了!565.第562章 張居正微訪戶部第859章 犯大明疆土者,首級在此!254.第254章 大明的慈愛,是有代價的!521.第518章 徐家父子602.第598章 果阿城裡的忠臣第862章 蓐收海第一戰第802章 我最愛看你們沒見過世面的樣子第828章 張居正也開竅了第73章 萬事不要傷和氣第944章 總有刁民想害朕啊!第13章 朝天觀162.第162章 暗潮洶涌294.第294章 南征路上280.第280章 有些失望的高拱432.第431章 固如金湯的升龍城第811章 開始經營天賜之地第8章 倒嚴先倒樓第61章 詔獄裡的海瑞109.第109章 朱翊鈞的戰略第928章 皇權最大的敵人是誰?第653章 哥哥幫你辦了他!259.第259章 黨爭,大家的老傳統434.第433章 通知你,不是跟你商量第385章 心灰意冷的高拱第867章 你們這些窮逼,少吹牛!246.第246章 高拱遲疑,要不要服軟?第683章 老子是高精尖人才!594.第590章 皆大歡喜第360章 到底誰幹的!第665章 孔聖人神主位何在?512.第509章 大明的春天來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株洲县| 横峰县| 沅江市| 若羌县| 竹北市| 来宾市| 三明市| 桃园县| 兰考县| 高尔夫| 嘉义县| 嘉鱼县| 广南县| 滨州市| 都安| 濮阳市| 大邑县| 界首市| 潮州市| 平阳县| 正阳县| 红安县| 班戈县| 札达县| 定结县| 双鸭山市| 台安县| 临沂市| 库伦旗| 合阳县| 岱山县| 塔河县| 鹤庆县| 迭部县| 开平市| 勃利县| 都江堰市| 文成县| 华容县| 阿图什市| 黑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