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懼擄太原閉城門,懷恩羞怒起反心。
僕固懷恩在平定史朝義時,手握大權,安史叛軍餘部盡投其門下,懷恩也傾心結納,以備日後朝廷過河後對已不利,回紇軍看大唐已殘破,自行收掠諸州,中原河北人民受回紇軍淫掠,災難不亞於安史判軍,時郭子儀李光弼不在大軍中,懷恩爲籠絡回紇,未加禁止,中原將領,頗爲不滿。
懷恩受代宗詔命,護送回紇兵回西域,要途經太原府,河東節度使兼太原尹辛雲京一直和僕固懷恩不合,在最後平定史朝義的戰爭中,辛雲京受朝廷詔令,率河東軍也參加了最後平叛的諸役,受懷恩節制,此時平叛剛剛結束,作爲統兵的節度使方面將領之一,還在范陽前線,沒有迴歸節度使駐地,見回紇兵回西域的路線確定經過太原,怕回紇掠奪太原,以準備接待爲名,在范陽告辭上司懷恩,搶先領兵回到太原。
待懷恩帶著回紇兵經過太原城時,太原城大門緊閉,不見一個人影,懷恩在太原吃了閉門羹,在回紇兵將面前顏面失盡,大怒,上表代宗,要求殺了辛雲京,辛雲京也上表朝廷,奏說懷恩自恃功大,目空一切,厚結回紇,早有反意,要朝廷早早防備。
代宗兩面和解,懷恩自以爲功勞大,見代宗不依從自己的意思殺辛京雲,只是兩面勸解,非常不滿,認爲朝廷這是過河撤橋,就有了反意。其時代宗在長安,辛雲京也是掌兵的河東節度大使,方面大員,且遠在太原,代宗是鞭長莫及,哪能想殺就殺得了的,恰好太監駱奉先在太原軍中,辛雲京厚結駱奉先,向駱奉先一一道明僕固懷恩驕縱不法的情況,斷定懷恩一定會反,駱奉先已完全聽了進去。
在回長安的路上,僕固懷恩留住駱奉先,想好好和駱奉先說說,駱奉先急於回長安,懷恩想留駱多住幾日,於是按胡人習俗把駱的馬藏了起來,駱見自己的馬不見了,大吃一驚,以爲懷恩要害他,連夜越牆逃跑,懷恩知道誤會了,派人騎馬追上駱,把馬送還給駱奉先,可駱已是驚弓之鳥,回到長安也說懷恩必反。
可懷恩就是這樣一個混人,剛猛有餘,寬懷不足,已經掛上了宰相銜,還是一根筋行事,也不爲自已辯解,和朝廷的誤會越來越深。代宗幾次派使者前來安慰懷恩,懷恩怨氣沖天,就是緩不過勁來,上書代宗,言語之中,越來越傲慢,怨氣也越來越大。
公元763年農曆8月,也就是唐代宗廣德元年農曆8月,僕固懷恩正式反叛,代宗對此不予介懷,派宰相裴遵慶來到汾州懷恩屯軍之地,宣慰懷恩,向懷恩表達決不相負的旨意,並請懷恩入朝,懷恩心中極感冤屈,抱著宰相裴遵慶的腳痛哭,裴遵慶也極力安慰,向懷恩表述代宗確爲仁君,必不負懷恩,兩人溝通得比較好,懷恩的氣也消了許多,準備入朝見代宗,懷恩的心腹部下、參謀長範志誠一句話:“大帥不見大將來瑱和李光弼的事嗎?李光弼功勞那麼高,卻沒什麼賞賜,還罷免了副元帥職務,來瑱入朝後,竟然連命都不保,現在大帥和朝廷之間的嫌隙已經產生了,還能夠修復得好嗎?!”這事是板上釘釘的事實,也是全國各統兵大將心中的隱痛,就是這句毒話,使懷恩下了決心,懷恩於是決意不入朝見代宗,宰相裴遵慶見兵戈難息,淚流回朝。
懷恩的心腹參謀長範志成當時也可能沒有想到,就是他的那句“毒”話,鐵定了懷恩反叛大唐的決心,這樣一來,大唐、土蕃、回紇還有黨項,又在動亂中互掐了好幾年,他的那句毒話,結出了一個碩大的“毒”果,“毒”死了大唐、土蕃、回紇還有黨項等近百萬的軍民百姓,就是懷恩本人也最後也被這句話給“毒”死了!要不是代宗心胸寬廣,念著懷恩的大功,照顧懷恩的家人,那麼懷恩一家都會被“毒”死光光,各位看官老大們,各位想辦大事的老大們,想辦大事,參謀長太重要了。
懷恩走上了繼續反叛的道路,並勾結土蕃和回紇,許以重利,土蕃和回紇見有機可乘,發軍前來,土蕃比回紇近,大軍率先入寇關中,剛剛出現風和日麗的大唐上空,一時烏雲密佈,巨大的沙塵暴就要來臨!
各位看官不要怕,大唐的武曲星還在世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