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章:姚崇宋璟上國策,玄宗拍板開恩科。

第1章:姚崇宋璟上國策,玄宗拍板開恩科。

話說我中華神州,方圓萬里,有許許多多無比壯麗的名山大川,其中以黃山神山和五嶽神山最爲著名,在此單表五嶽中的西嶽華山,那華山高萬丈,風景極其險峻優美,不過我奉勸諸位還是不要去,因爲那華山真是險峻得嚇人,自古華山路一條,說的就是華山的山勢。

爬華山你不吃飽喝足,兩腿沒勁你上不去,但吃飽喝足了上山問題更大,到了山上,山如斧削,山風一來,兩腳難穩,那你就只能趴下,此時已身不由已,很有可能前門後門都遇險情,難以關風,就是大姑娘小夥子都會出挺,更不用說老幼,我說的是什麼,當然是“你懂的!”

爲了環保,也爲了個人的榮譽,華山咱不要去了,山人帶你去華山西邊的姊妹山,就是少華山,因爲本書的主人翁,大唐的守護神--郭子儀元帥的故鄉華縣,就在少華山的北麓。

少華山海拔比華山要低幾百米,所以叫少華山,山勢依然險峻,但不如華山,上華山你八成會出狀況,上少華山你頂一頂八成不會出狀況,此處莽莽羣山,層巒疊嶂,峰巒競秀,山勢險峻,溝谷幽深,山中森林茂密,常見瀑布如白練,飛流直下,時有神奇的巨石,溪水奔流,大大小小的碧潭,清澈見底,四季風光變幻無窮,令人神往。

離少華山北麓不到十華里,就是郭子儀居住的祖屋,郭家莊,子儀的父親曾任大唐地方官,子儀小時候和母親向氏,一起隨郭敬之在外地輾轉生活,八歲時子儀的祖父郭通,因思念孫兒,接子儀到郭家莊居住,大唐經濟繁榮,子儀家境不錯,郭通夫婦對孫兒子儀非常痛愛,但是教育很嚴格。

子儀本著祖父祖母的一慣的教育,每天上午學文,下午習武,幾年來如一日,已在郭家莊生活學習了八年多了,文武都有很大的成就,特別是武功,子儀似有天生神力,箭法尤其高超,祖父祖母看在眼裡,喜在心裡,郭子儀此時快滿17歲了,此際宇宙天地時光已運行到公元713年夏天。

此時的大唐,已進入中年,整個國家經過太祖、太宗、高宗、武則天后等好幾代英明君王的治理,國家已非常強盛,雖然朝廷上層鬥爭激烈,掐得很兇,但很少波及到大唐的中下層,國家的基石比較穩定,社會相當和諧安寧。

一日,天氣晴朗,子儀帶十來個一起練武學習的少年,和祖父一起共十來個人,外加郭家一黑一白兩條獵狗,乘大清早,來遊覽少華山。

此時正是盛夏,少華山上萬木蔥朧,一片綠波的海洋,到處瀑布飛流,上得山後,又比山下清爽了許多,陣陣山風,吹來百花的幽香,令人心曠神怡,子儀和小夥伴們就特愛少華山這片浩浩蕩蕩的綠波海,子儀的祖父郭通就更不用說,生於斯,長於斯,太愛這少華山了!

郭通手拿登山杖,不顧年邁,還想來看看少華山,子儀聽從祖父的教導,上山時兵權從不離手,身佩寶劍和箭囊,手拿寶弓,和祖父等一起進山。

十來個人在少華山中,遊玩得非常開心,還打了幾隻野兔,就在山中,找來柴火,就著鹽巴燒烤,俗話說,山珍海味,山珍還排在海味之前,實際上海味哪有山珍香,山珍中又有“飛斑走兔”之說,就是天上飛的斑雞,地下跑的兔子,又是山珍中最美的野味,野兔肉烤起來那實在是香。

不知不覺,日已偏西,子儀一行人開始下山,清爽的山風,送子儀等一行下山,當走到一處山溪小碧潭處,子儀看見祖父已有些勞累,提議休息下,準備用葫蘆給爺爺打點山溪水喝,兩隻獵狗吃了野兔骨頭,也渴了,先來到小潭邊喝水,忽然,山風一轉向,迎面吹來一陣腥風,黑白兩隻獵狗聞到異味,渾身一震,毛都豎了起來,對著小水潭邊不遠處的一塊巨石狂吠起來,子儀聽得狗叫聲不對,返身回來,拿起了寶雕弓,只聽得爺爺大喊。

郭通:“儀兒!有猛獸!”郭通早就告戒郭子儀,少華山中有猛獸。

說時遲,那時快,巨石後面閃出一頭斑瀾猛虎,俗話說,虎虎生風,只聽得那猛虎突地吼叫一聲,一個天蓬罩躍起,向兩隻獵狗撲來,平地好象颳起了一陣巨風,令人頭皮發麻,不寒而慄,子儀的那十來個小夥伴,嚇得本能的向後跑,爺爺郭通驚得登山杖都掉在地上。

只聽一聲弓鉉響,一隻響箭,穿透虎喉,老虎從空中跌落,倒在溪水裡掙扎,山溪水霎時變紅,兩隻狗對著溪水中的老虎狂吠,不敢近身。

子儀再搭上一隻弓箭,看著在溪水中掙扎的猛虎,身上也滲出了一身冷汗。

過了好久,老虎一動不動了,一行人確認老虎而死後,才砍樹伐木,把老虎綁擡回郭家莊,郭通對孫兒子儀臨危不懼感到非常自豪,子儀的小夥伴們和四里八鄉的鄉親們,對子儀這位年少的打虎英雄,都豎起了大大的大拇指!

唐玄宗先天二年十月某日,也就是唐玄宗開元初年十月某日,也就是公元713年農曆十月某日,唐玄宗李隆基在發動兩次政變之後,終於全面掌握了朝政,玄宗求治心切,故非常勤政,這天天剛晨曦,衆文武大臣早已齊聚長安大明宮外廊,玄宗剛剛坐上寶座,即示意高力士開始朝會。

高力士:“皇上就位,衆臣早朝!”高力士身材魁武,面目俊朗,是少有的長相英俊的太監,聲音很洪亮。大唐玄宗朝的文武大臣,文臣以姚崇爲首,武將以王毛仲爲首,昂然入朝。

衆文武大臣:“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衆文武大臣在走到朝位後給玄宗行大禮。

唐玄宗:“衆卿平身!”衆文武大臣起身站好。

高力士:“皇上有旨,廣開言路,廣徵國策,薦賢有獎!有本早奏,無本散朝!”高力士高聲宣讀玄宗的口諭。

姚崇:“臣有本上奏!”衆大臣思索片刻後,姚崇率先出班上本。

唐玄宗:“好!好!姚愛卿上本,必有良策!逞上來!”姚崇是在和玄宗密談一晚,雙方達成十條共識後才恢復相位的,此時復相才三日,這是他上陳具體國策的第一本,玄宗當然非常重視,玄宗也知道,在朝會上本,肯定不是密本,玄宗略略看了一會,就知道了姚崇此本的大致意思。

唐玄宗:“姚愛卿此本所奏事關重大,愛卿可公開奏明,正好和諸位大臣一起商議!”

姚崇:“是!皇上!”說罷,姚崇又提高了聲音,非常洪亮的說出了自己的建議。

姚崇:“皇上勵精圖治,臣十分感奮!近日反覆思索,得一策,臣以爲,欲使天下大治,江山永固,首在吏治,首在用人!我大唐朝政賴皇上不畏生死,今日才得以迴歸正朔,然朝廷經歷了兩次大的變故,文武大臣空缺不少,加之以前盛行斜封官之惡例,官吏不能勝任者頗多,因此,臣建議,一方面整頓吏治,獎勵提拔賢能,裁汰冗員,立制杜絕斜封官,一方面立即新開科舉,文武並重,既恩澤天下,又爲國家蒐羅儲備人才,不出三年,必定天下大治!”

唐玄宗:“張愛卿,你是中書令,對姚愛卿所奏有何看法?”玄宗沒有表態,將目光轉向另一位宰相張說,張說出班。

張說:“姚相所言甚是,只是朝庭定製,今年不是大比之年,此事尚需皇上考慮!”張說也是一位精明能幹的宰相,是當朝文壇領袖,但是和姚崇一直不和,明明知道文武科舉有大利於國家,但因爲是姚崇提出的,不想明確支持。玄宗又將目光轉向左武衛大將軍王毛仲。

玄宗:“王愛卿,姚愛卿說到科舉文武並重,你是大將軍,對新開武舉有何看法?”王毛仲出班回奏。

王毛仲:“回皇上,臣聞宰相起於州郡,猛將拔於卒伍,軍旅之事,頗不同文學明經,將領的選拔,臣以爲最重要的是看膽略和實戰經驗,請皇上明鑑!”王毛仲身經百戰,是擁立玄宗的大功臣,但是對武舉不是很感興趣。

玄宗:“葛愛卿,你也是大將軍,對武舉有何看法?”玄宗的目光轉向了左驍衛大將軍葛福順,葛福順出班。

葛福順:“啓稟皇上,王大將軍說的確有道理,作爲將領,膽略和實戰經驗確實至關重要,但是姚相提出的國策,也相當高明,昔在天后朝,狄相就曾經大力向天後建議武舉,給天下習武之人以出路,後被天后採納,臣以爲,良好的武藝是從事行武的基礎,國家錄用武進土後,可先授與中下層武職,在經歷實戰後,有軍功有膽略者再重用之!”玄宗聽後有嘉許之意,然後目光又轉向龍武大將軍陳玄禮,陳玄禮趕緊拱手行禮。

陳玄禮:“臣愚笨,國事請皇上自裁,臣唯命是從!”玄宗知道陳玄禮的性格,聽後唯唯一笑,在徵求其它大臣的意見後,目光又落在了自已心中理想的首相姚崇的身上。

玄宗:“姚愛卿,今年不是大比之年,國有定製,奈何?!”玄宗在考自己宰相的膽略。

姚崇:“皇上求治心切,這是萬民的福氣,今年雖不是大比之年,然天下賢才不舉,或者舉而不得其位,天下如何大治?!自古恩自上出,皇上新登大寶,欲尋天下賢才,只要有利於天下大治,突破天下大比的定製又有何彷?!自古天子乃是天下大事的總裁決,何不下詔定恩科,臣力主此事,請皇上裁決!”玄宗聽後很滿意,向高力士示意,高力士入內廳又拿來一份奏章,交給玄宗,玄宗舉起來對大臣晃了晃。

玄宗:“這是廣州都督宋璟的國策奏本,昨天晚上纔到的,也是建議朕首重獎掖賢能,澄清吏治,不拘一格開科舉,姚愛卿,你和宋都督是英雄所見略同啊!人才的事,朕想了很久了,以前總是不得要領,昨天晚上看了宋都督的奏章,今天又聽了姚愛卿的慷慨陳詞,心中豁然開朗,朕意今年速開特別科舉,文武並重,也就是姚愛卿所說的恩科吧,各位愛卿以爲如何?!”說罷,目光炯炯,殷切地望著衆大臣。

衆文武大臣:“臣等謹遵皇命!”衆大臣見其玄宗之意已決,一齊表態。

玄宗:“那好!此事就由姚愛卿爲主持,散朝後三省在政事堂共議,定出具體步驟,最遲在三日內向各道府州縣發出詔書!當然,王愛卿說得也不錯,猛將多起於卒伍,今後選出來的武進士,開始只能任中下級武官,有軍功的才能提升,有軍功又有膽略的,方能重用,不然選出個趙括來,就壞事了!”說罷,玄宗先笑了起來,衆文武一起大笑。

玄宗向高力士示意,高力士對衆大臣看了看,見沒人再上表,又對玄宗看了看,玄宗向他示意。

高力士:“退朝!”衆大臣退朝。

第25章:懼擄太原閉城門,懷恩羞怒起反心第13章:李嗣業赤膊衝鋒,香積寺血流成河第5章:子儀接掌朔方軍,郭李聯手破叛軍。第35章:郭子儀綁子請罪,唐代宗度量如海第27章:代宗流放程元振,真卿提醒重子儀第5章:子儀接掌朔方軍,郭李聯手破叛軍。第29章:沙塵暴再卷關中,郭子儀準備殉國第5章:子儀接掌朔方軍,郭李聯手破叛軍。第31章:代宗撫慰功臣母,子儀爲國忘私仇第38章:德宗諮文武星宿,三相長安初聚議第27章:代宗流放程元振,真卿提醒重子儀第15章:大唐守信酬回紇,子儀藝服中外將第12章:肅宗鳳翔集唐軍,房琯反敗火牛陣第12章:肅宗鳳翔集唐軍,房琯反敗火牛陣第17童:九節度合攻相州,魚朝恩毛遂自薦第17童:九節度合攻相州,魚朝恩毛遂自薦第35章:郭子儀綁子請罪,唐代宗度量如海第38章:德宗諮文武星宿,三相長安初聚議第6章:朔方軍攻復常山,郭子儀大戰嘉山第29章:沙塵暴再卷關中,郭子儀準備殉國第7章:田乾真獻敗戰計,玄宗急躁失潼關。第16章:唐肅宗賜金還山,李相國功成身退第6章:朔方軍攻復常山,郭子儀大戰嘉山第39章:郭子儀尊重盧杞,雪貂衣預留平安第2章:求賢詔書遍州縣,文武高手奔長安。第11章:肅宗靈武建中樞,君臣當朝議戰守第10章:李泌夜議武星宿,肅宗懇請文丞相第6章:朔方軍攻復常山,郭子儀大戰嘉山第16章:唐肅宗賜金還山,李相國功成身退第35章:郭子儀綁子請罪,唐代宗度量如海第3章:郭子儀武舉奪魁,武進士長安觀花。第15章:大唐守信酬回紇,子儀藝服中外將第7章:田乾真獻敗戰計,玄宗急躁失潼關。第33章:仇人面前滿斟酒,簡僕誠服魚朝恩第39章:郭子儀尊重盧杞,雪貂衣預留平安第25章:懼擄太原閉城門,懷恩羞怒起反心第16章:唐肅宗賜金還山,李相國功成身退第12章:肅宗鳳翔集唐軍,房琯反敗火牛陣第10章:李泌夜議武星宿,肅宗懇請文丞相第39章:郭子儀尊重盧杞,雪貂衣預留平安第21章:子儀進兵河中府,法場揮淚斬元振第12章:肅宗鳳翔集唐軍,房琯反敗火牛陣第27章:代宗流放程元振,真卿提醒重子儀第11章:肅宗靈武建中樞,君臣當朝議戰守第36章:劉大師策動風水,郭子儀恢復交通第6章:朔方軍攻復常山,郭子儀大戰嘉山第11章:肅宗靈武建中樞,君臣當朝議戰守第30章:忠勇威信動天地,子儀單騎退回紇第13章:李嗣業赤膊衝鋒,香積寺血流成河第31章:代宗撫慰功臣母,子儀爲國忘私仇第4章:郭子儀靈武練兵,長安昇平漁陽鼓。第3章:郭子儀武舉奪魁,武進士長安觀花。第10章:李泌夜議武星宿,肅宗懇請文丞相第15章:大唐守信酬回紇,子儀藝服中外將第36章:劉大師策動風水,郭子儀恢復交通第17童:九節度合攻相州,魚朝恩毛遂自薦第31章:代宗撫慰功臣母,子儀爲國忘私仇第31章:代宗撫慰功臣母,子儀爲國忘私仇第8章:肅宗登基望輔弼,子儀忍痛棄河北。第37章:代宗病重交國事,太子誠心問忠良第3章:郭子儀武舉奪魁,武進士長安觀花。第30章:忠勇威信動天地,子儀單騎退回紇第10章:李泌夜議武星宿,肅宗懇請文丞相第31章:代宗撫慰功臣母,子儀爲國忘私仇第13章:李嗣業赤膊衝鋒,香積寺血流成河第25章:懼擄太原閉城門,懷恩羞怒起反心第1章:姚崇宋璟上國策,玄宗拍板開恩科。第7章:田乾真獻敗戰計,玄宗急躁失潼關。第25章:懼擄太原閉城門,懷恩羞怒起反心第16章:唐肅宗賜金還山,李相國功成身退第8章:肅宗登基望輔弼,子儀忍痛棄河北。第36章:劉大師策動風水,郭子儀恢復交通第16章:唐肅宗賜金還山,李相國功成身退第15章:大唐守信酬回紇,子儀藝服中外將第21章:子儀進兵河中府,法場揮淚斬元振第16章:唐肅宗賜金還山,李相國功成身退第36章:劉大師策動風水,郭子儀恢復交通第16章:唐肅宗賜金還山,李相國功成身退第36章:劉大師策動風水,郭子儀恢復交通第16章:唐肅宗賜金還山,李相國功成身退第35章:郭子儀綁子請罪,唐代宗度量如海第15章:大唐守信酬回紇,子儀藝服中外將第29章:沙塵暴再卷關中,郭子儀準備殉國第5章:子儀接掌朔方軍,郭李聯手破叛軍。第2章:求賢詔書遍州縣,文武高手奔長安。第16章:唐肅宗賜金還山,李相國功成身退第31章:代宗撫慰功臣母,子儀爲國忘私仇第11章:肅宗靈武建中樞,君臣當朝議戰守第11章:肅宗靈武建中樞,君臣當朝議戰守第33章:仇人面前滿斟酒,簡僕誠服魚朝恩第2章:求賢詔書遍州縣,文武高手奔長安。第34章:代宗爲子儀過壽,郭曖醉壯打金枝第3章:郭子儀武舉奪魁,武進士長安觀花。
第25章:懼擄太原閉城門,懷恩羞怒起反心第13章:李嗣業赤膊衝鋒,香積寺血流成河第5章:子儀接掌朔方軍,郭李聯手破叛軍。第35章:郭子儀綁子請罪,唐代宗度量如海第27章:代宗流放程元振,真卿提醒重子儀第5章:子儀接掌朔方軍,郭李聯手破叛軍。第29章:沙塵暴再卷關中,郭子儀準備殉國第5章:子儀接掌朔方軍,郭李聯手破叛軍。第31章:代宗撫慰功臣母,子儀爲國忘私仇第38章:德宗諮文武星宿,三相長安初聚議第27章:代宗流放程元振,真卿提醒重子儀第15章:大唐守信酬回紇,子儀藝服中外將第12章:肅宗鳳翔集唐軍,房琯反敗火牛陣第12章:肅宗鳳翔集唐軍,房琯反敗火牛陣第17童:九節度合攻相州,魚朝恩毛遂自薦第17童:九節度合攻相州,魚朝恩毛遂自薦第35章:郭子儀綁子請罪,唐代宗度量如海第38章:德宗諮文武星宿,三相長安初聚議第6章:朔方軍攻復常山,郭子儀大戰嘉山第29章:沙塵暴再卷關中,郭子儀準備殉國第7章:田乾真獻敗戰計,玄宗急躁失潼關。第16章:唐肅宗賜金還山,李相國功成身退第6章:朔方軍攻復常山,郭子儀大戰嘉山第39章:郭子儀尊重盧杞,雪貂衣預留平安第2章:求賢詔書遍州縣,文武高手奔長安。第11章:肅宗靈武建中樞,君臣當朝議戰守第10章:李泌夜議武星宿,肅宗懇請文丞相第6章:朔方軍攻復常山,郭子儀大戰嘉山第16章:唐肅宗賜金還山,李相國功成身退第35章:郭子儀綁子請罪,唐代宗度量如海第3章:郭子儀武舉奪魁,武進士長安觀花。第15章:大唐守信酬回紇,子儀藝服中外將第7章:田乾真獻敗戰計,玄宗急躁失潼關。第33章:仇人面前滿斟酒,簡僕誠服魚朝恩第39章:郭子儀尊重盧杞,雪貂衣預留平安第25章:懼擄太原閉城門,懷恩羞怒起反心第16章:唐肅宗賜金還山,李相國功成身退第12章:肅宗鳳翔集唐軍,房琯反敗火牛陣第10章:李泌夜議武星宿,肅宗懇請文丞相第39章:郭子儀尊重盧杞,雪貂衣預留平安第21章:子儀進兵河中府,法場揮淚斬元振第12章:肅宗鳳翔集唐軍,房琯反敗火牛陣第27章:代宗流放程元振,真卿提醒重子儀第11章:肅宗靈武建中樞,君臣當朝議戰守第36章:劉大師策動風水,郭子儀恢復交通第6章:朔方軍攻復常山,郭子儀大戰嘉山第11章:肅宗靈武建中樞,君臣當朝議戰守第30章:忠勇威信動天地,子儀單騎退回紇第13章:李嗣業赤膊衝鋒,香積寺血流成河第31章:代宗撫慰功臣母,子儀爲國忘私仇第4章:郭子儀靈武練兵,長安昇平漁陽鼓。第3章:郭子儀武舉奪魁,武進士長安觀花。第10章:李泌夜議武星宿,肅宗懇請文丞相第15章:大唐守信酬回紇,子儀藝服中外將第36章:劉大師策動風水,郭子儀恢復交通第17童:九節度合攻相州,魚朝恩毛遂自薦第31章:代宗撫慰功臣母,子儀爲國忘私仇第31章:代宗撫慰功臣母,子儀爲國忘私仇第8章:肅宗登基望輔弼,子儀忍痛棄河北。第37章:代宗病重交國事,太子誠心問忠良第3章:郭子儀武舉奪魁,武進士長安觀花。第30章:忠勇威信動天地,子儀單騎退回紇第10章:李泌夜議武星宿,肅宗懇請文丞相第31章:代宗撫慰功臣母,子儀爲國忘私仇第13章:李嗣業赤膊衝鋒,香積寺血流成河第25章:懼擄太原閉城門,懷恩羞怒起反心第1章:姚崇宋璟上國策,玄宗拍板開恩科。第7章:田乾真獻敗戰計,玄宗急躁失潼關。第25章:懼擄太原閉城門,懷恩羞怒起反心第16章:唐肅宗賜金還山,李相國功成身退第8章:肅宗登基望輔弼,子儀忍痛棄河北。第36章:劉大師策動風水,郭子儀恢復交通第16章:唐肅宗賜金還山,李相國功成身退第15章:大唐守信酬回紇,子儀藝服中外將第21章:子儀進兵河中府,法場揮淚斬元振第16章:唐肅宗賜金還山,李相國功成身退第36章:劉大師策動風水,郭子儀恢復交通第16章:唐肅宗賜金還山,李相國功成身退第36章:劉大師策動風水,郭子儀恢復交通第16章:唐肅宗賜金還山,李相國功成身退第35章:郭子儀綁子請罪,唐代宗度量如海第15章:大唐守信酬回紇,子儀藝服中外將第29章:沙塵暴再卷關中,郭子儀準備殉國第5章:子儀接掌朔方軍,郭李聯手破叛軍。第2章:求賢詔書遍州縣,文武高手奔長安。第16章:唐肅宗賜金還山,李相國功成身退第31章:代宗撫慰功臣母,子儀爲國忘私仇第11章:肅宗靈武建中樞,君臣當朝議戰守第11章:肅宗靈武建中樞,君臣當朝議戰守第33章:仇人面前滿斟酒,簡僕誠服魚朝恩第2章:求賢詔書遍州縣,文武高手奔長安。第34章:代宗爲子儀過壽,郭曖醉壯打金枝第3章:郭子儀武舉奪魁,武進士長安觀花。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仙游县| 永登县| 潼关县| 石河子市| 新干县| 漳平市| 抚松县| 江门市| 灵宝市| 剑阁县| 淳安县| 秦皇岛市| 普定县| 城步| 崇州市| 惠州市| 玉溪市| 拉萨市| 永嘉县| 化州市| 凤庆县| 九龙城区| 大连市| 云阳县| 峡江县| 光山县| 永昌县| 时尚| 浮山县| 科技| 城口县| 萨迦县| 新绛县| 三明市| 夏津县| 冷水江市| 泉州市| 虞城县| 潼关县| 吉安市| 商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