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代宗撫慰功臣母,子儀爲國忘私仇。
子儀在前線飛馬向朝廷報捷,長安朝廷上上下下,軍民百姓,得知子儀策反回紇,大敗土蕃,都異常振奮,長安又恢復了繁榮和安寧。
代宗在得知懷恩確實已死,對懷恩還是很懷念,每每想到懷恩,就很傷感,既爲懷恩,也爲大唐,常常對左右大臣說:“懷恩是不會背判的,他是爲左右所誤,可惜了啊!”安祿山叛亂後,在平叛戰爭中,僕固懷恩立下大功,一家人中爲國而死的有四十六人。就是後來代宗知道了懷恩不聽皇命,發兵對大唐轉戰三年,代宗都一直對他容忍,多次下詔,詔書中從來都沒有說過“懷恩謀反”幾個字。
代宗常派人問候懷恩的母親,對懷恩的母親的照顧不亞於李光弼的母親和家人,沒多久懷恩的侄子僕固名臣帶千餘騎投降,代宗予以優待,授與大**職。大曆四年,代宗收懷恩的小女兒爲義女,冊封爲崇徽公主,下嫁回紇,自此,大唐和回紇重新和好,親如一家。
這裡先說說子儀策反回紇時張嘴開河的後話,回紇在回到西域後,派軍隊分二次送來戰馬一萬匹和大唐互市交易,按子儀和回紇在前線的口頭協議,大唐應在回紇馬到長安時,立即收馬貼現,由回紇自已在長安集市自由採購,回紇如圖省事,大唐戶部還要代爲採購。
此時大唐已不比開元中期富庶,戶部一時財政吃緊,戶部官員吵到代宗那裡,郭子儀上奏代宗,表示河是我開的,願出一千匹馬的市價,用朝廷多年來的賞賜頂出來。
郭子儀作爲大唐的元帥,知道自己萬事都可以做,甚至都準備爲國戰死,就是不能吃敗仗,只要不吃敗仗,只要大唐安寧,什麼都值了,郭子儀準備過苦日子,準備把朝廷多次賞賜給自己的家底都壓出去貼現成白銀,把代宗賞給自己的那幾塊地都賣了,都用來兌還馬價。
靈臺西原這一仗,大唐以非常劣勢的兵力,卻最終大獲全勝,郭子儀的奏章到了代宗手上,代宗是會算帳的,知道子儀當時是不顧一切爲了求勝,爲了確保策動回紇反戈一擊,不得不先把河開了,不果斷開條大河,顯現不了誠意,代宗大力表彰了郭子儀,不收郭子儀的捐獻,下令戶部國庫把臉打腫,咬牙頂了上去,國庫一時幾乎見了底!
郭子儀在朝中的威望越來越高,上至代宗,下至大唐百姓,都非常敬重郭子儀,時大唐由皇帝正式下詔封的掌軍元帥,除了皇太子雍王李適外,正式有大唐元帥銜的,李光弼已過世,僕固懷恩反判也已暴死,大將來瑱和李懷讓也已離世,健在於世的又身經百戰,具有崇高威望的元帥,就只有郭子儀了,郭子儀的威望如日中天。
可是,天下事,都不要太得意,往往有意想不到的事,是所謂樂極生悲,郭子儀威望越是高,越是這樣,有一個人就越是恨得背不過氣來,這個人就是神策軍的統領魚朝恩,魚朝恩和李輔國都是擁立代宗的功臣,在土蕃攻陷長安,代宗狂奔陝州時,郭子儀手下只有幾十個兵,被陷在關中,無法救援,代宗發詔天下兵馬勤王,天下統兵將領卻沒有行動,代宗狼狽之極,魚朝恩率神策軍及時西行迎駕有功,深得代宗寵信,在朝中的權威僅次於郭子儀。
郭子儀和大獲全勝的**兵將還沒有回到長安,代宗和滿朝文武,軍民百姓,都在做給郭子儀和**兵將慶功的準備,沒想到卻發生了意外的變故,弄得朝廷上上下下都很緊張。
魚朝恩在九節度圍相州時,郭子儀天生的大帥氣度,魚朝恩總蓋不過,各節度使對他這個觀軍容宣慰使若即若離、不卑不亢的態度,令魚朝恩相當惱火,這上不了檯面的事還不好說,相州兵敗,魚朝恩作爲協調人,同樣蒙羞,爲了自救,魚朝恩把所有責任都往資歷最高的郭子儀身上推。可這麼多年來,整來整去,郭子儀在朝中的威望卻越來越高,也越來越得到代宗的信任,還和代宗成了兒女親家,魚朝恩和郭子儀相比,哪一方面都差一大截,魚統率的神策軍,無論從人數,從作戰經驗還是野戰能力,比郭子儀統率的軍隊都相差太遠。
魚朝恩怎麼都壓郭子儀不下去,太監的心思不同常人,總想爭這口氣,一天,魚朝恩聽風水先生講風水,魚朝恩問到郭子儀家爲何那麼興旺,風水先生去郭子儀先人的墳墓走了一趟,回來說郭子儀家祖墳風水好,是祖墳在保佑郭子儀一家興旺發達,魚朝恩這個混人,眉頭一皺,計上心來,派幾個心腹屬下,乘月黑之夜,竟把郭子儀家的祖墳給刨了。
郭子儀在靈臺取得對土蕃的大捷後,給代宗上了報捷表章,詳細彙報戰爭的經過,在送走回紇後,班師回朝,在路上收到家人的報告,一時氣得幾乎混身發抖,那個恨啦,子儀幾乎鋼牙都咬啐。郭子儀想了一路,快近長安時,想通了,把郭晞叫來,再三囑咐郭晞等不要亂來。
代宗和衆文武大臣得知變故,一時相當緊張,都知道肯定是魚朝恩乾的,代宗問魚朝恩,可魚一口否定,打死都不承認,朝中惶惶,生怕郭子儀回來了鬧事。郭子儀做事,一直是先公後私,回朝先拜見皇上,代宗接見了郭子儀,幾位宰相陪同接見。
郭子儀:“臣郭子儀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郭子儀給代宗行禮。
代宗:“郭愛卿免禮!辛苦了!”代宗忙上前扶起。
代宗:“來呀!給朕的大臣上坐!”小黃門送來一把好椅子。
郭子儀:“謝陛下!”郭子儀在代宗落坐後準備坐下,元載和顏真卿等幾位宰相走過來,一起向郭子儀拱手。
元載和顏真卿等幾位宰相:“郭公辛苦了!”
郭子儀:“多謝諸位!諸位辛苦!”郭子儀拱手回禮,郭子儀和幾位宰相坐下。
代宗:“郭愛卿神勇!以劣勢兵力,靈臺大破土蕃,有大功於社稷!朕要重賞愛卿!”代宗看著郭子儀,喜發內心。
郭子儀:“陛下!這次臣能大勝,全賴陛下洪福,賴大唐威信於天下,臣只是盡忠職守而已,不敢貪天之功!”郭子儀站起來拱手回話。
代宗:“郭愛卿不必過謙,你是忠臣良將的典範!朕肯定是要賞的!”
郭子儀:“陛下!臣不是過謙,臣屢屢問過臣的良心,常問自已,陛下還要怎樣厚待臣,纔算厚?臣已位極人臣,滿門富貴,臣子郭曖還做了陛下的乘龍之婿,臣夫復何求?!陛下若真要賞臣,那就請聽臣一句話逆耳之言,人生不滿百,常有千歲憂,臣已年近七旬,臣敢請陛下重用賢人,將大唐治理得和太宗貞觀年間一樣太平強大,則國無憂,臣亦無憂矣!”說罷流下了眼淚,郭子儀此時流淚,既是爲父親的墳墓被刨傷心痛苦,同時也爲目今大唐的虛弱擔憂,心想,自己百年之後,也會不會象父親一樣墳墓被刨?
代宗:“愛卿是真忠臣,大唐確實還有隱憂,朕才德不及列祖,此事還需和各位愛卿一起共勉!”代宗也說得很誠懇。
顏真卿:“陛下!郭元帥懷憂大唐,確是一代忠誠良將!老臣以爲欲使天下大治,既要重用賢人,也要懲辦小人,比如最近發生的事,就在郭元帥在外爲國盡忠之時,竟有莫名歹毒之小人,刨挖郭元帥祖墳,此事人神共憤,臣請陛下嚴旨查緝此人,爲郭元帥報仇雪恨!否則,忠誠良將,不得安神!”顏真卿義正辭嚴,奏請代宗爲郭子儀報仇。顏真卿品德非常高尚,尤其是愛保護同僚中的忠臣良將,絲毫不爲郭子儀早先撤守河北介意,知道當時郭子儀李光弼等是爲保大唐不得已而爲之,這一條令郭子儀非常感動。
代宗:“郭愛卿,此事你可知曉?”
郭子儀:“回陛下!臣已知曉,這是報應啦!陛下!”郭子儀跪在地下,已是泣不成聲。
代宗:“郭愛卿覺得是何人所爲?朕一定爲你做主!”代宗也很生氣,準備不行的話就犧牲魚朝恩。
郭子儀:“陛下!臣不想知道是何人所爲,也不想追究此人,臣認爲這是報應來到!多年來,臣統兵攻城野戰,手下兵丁修築工事,常有毀人祖墳之事,臣看在眼裡卻有沒有辦法,改道漳河圍困相州時,此種事尤其多,現在報應來了,臣不怨任何人,也不想給朝廷添麻煩,臣將國事奏明陛下後,就回去重新安葬祖人,臣請陛下不必掛懷此事,顏公也不必在意此事,郭某多謝了!”這是明擺著不想挑起朝中的矛盾,不想使代宗爲難,郭子儀路上就想明白了,大唐是有法典的,沒有真憑實據,怎麼要皇上懲辦兇手,這些事都是上不了檯面的事,爲了朝局,沒別的辦法,只能忍。
代宗和幾位宰相都很感動,畢竟魚朝恩也是掌軍之人,兩人之間公開翻臉的話,於朝局是大大的不利。郭子儀回去後,代宗把魚朝恩召來,點醒魚朝恩,不要再找郭子儀的麻煩,否則嚴懲。
魚朝恩:“奴才叩見皇上!”魚朝恩給代宗行禮,此時代宗可不比剛繼位那段時間的稻草皇帝,自幹掉李輔國,流放程元振之後,已是很有威望了!
代宗:“魚公公!我只問你一句,那件事是不是你乾的?!”代宗盯著魚朝恩問道。
魚朝恩:“不是,絕對不是!”魚朝恩連忙失口否認,很緊張。
代宗:“朕還沒問你哪件事,你就趕緊否認,你爲什麼那麼緊張?!”代宗語氣頗爲不滿,也有些嘲弄魚朝恩。
魚朝恩:“陛下是一國之君,問的肯定都是大事,目前只有一件事是大事,那就是郭子儀家祖墳被挖,老奴跟皇上這麼多年,皇上想什麼老奴還不知道! ”魚朝恩也很機靈,圓了過去。
代宗:“不管是不是你乾的,朕只交待你一句,朕認定大臣郭子儀是國家的大忠臣,以前的事就算了,以後你不許再對朕的大臣不利,否則朕決不輕饒!”代宗緊盯著魚朝恩,說得很嚴肅認真。
魚朝恩:“陛下!老奴也是陛下的忠臣啦!爲何您就偏心郭子儀?!”魚朝恩還在那裡唱戲,似有滿腹的委屈,也梗著脖子喊了出來。
代宗:“朕當然知道公公你是忠於朕的!不然朕怎麼會把神策軍交給你來統帶!”魚朝恩點頭稱是。
代宗:“自從馬嵬坡事變後,你就服侍先皇,對先皇一直很忠心,這個朕是很清楚的,有些事,你也是出於爲朝廷考慮才建議先皇的,雖然事情的結果並不好,但是先皇和朕從來就沒有懷疑你對朝廷的忠誠。”代宗知道,相州觀軍和北邙觀軍,最終決策人都是肅宗,結局是都不願意看到的,說這些話,代宗既是敲打魚朝恩,又是公正評價,代宗看了看魚朝恩,加強了語氣說了句重話。
代宗:“但是你不要總是做出逼朕右手砍左手的事來!大唐如只有你魚公公一人是忠臣,那就危險了,你認爲朕說得對不對?!”
魚朝恩:“陛下的話當然對,不過那件是真不是老奴乾的!”魚朝恩還是不倒架,仗著大唐朝重證人證據的法典,死不認賬。
代宗:“好啦!朕就說這麼多,朕也不是想追究這件事,人家大臣自已都不想追究,還請求朕也不要追究這件事,朕何苦再抓住這件事不放手!朕只是告戒你,與人爲善,纔有好報!”代宗這是勸告,是明令,也是警告。
魚朝恩:“陛下,郭子儀不想追查此事了?!”魚朝恩對郭子儀的態度感到奇怪。
代宗:“人家大臣自已說了,長年在外征戰,手下士兵修城掘壕時,常有挖人祖墳的事,尤其是在相州挖掘改道漳河的時候,現在報應到他了,他不想追究任何人,你看看,人家大臣是一個多寬懷的人!”魚朝恩聽了也頗感吃驚,他當然知道圍困相州的事,原先以爲郭子儀會爲此事死去活來,一定會不依不饒。
魚朝恩:“他的肚量還真不小!”魚朝恩著實有些吃驚,又沒有折磨到他,也頗感無趣。
代宗:“這下知道了吧!朕叫他“大臣”是名副其實!你要和他搞好關係,記住,這對你有好處!”
魚朝恩:“奴才遵旨!”魚朝恩表面上是答應了,內心裡真的答應沒有不知道。
代宗:“這就對了!”代宗聽了很高興,君王當然不想右手砍左手,那是萬不得以才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