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戰(zhàn)之後

在晉王李存勖開疆拓土兼併河朔的過程中,樑朝內(nèi)部出現(xiàn)了一次大危機。

首先,猛將王檀被人殺了。

殺他的人是帳下親兵,這些親兵是王檀剛剛招募來的,前身是盜賊。

王檀認爲盜賊兇猛,戰(zhàn)力雄厚,作爲親兵最好不過。

他的想法有一半是對的,盜賊確實兇猛,但不適合做親兵,所以他就被兇猛的盜賊割掉了腦袋。

王檀一死,軍中大亂,節(jié)度副使裴彥(王檀副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平息了叛亂,保全了一鎮(zhèn)安危。

一波不平一波又起,王檀這裡鬧亂子,大梁皇帝朱友貞那裡也不消停。

話說劉掞打了敗仗,肯定要受處分啊,樑帝朱友貞就下詔讓劉掞回京述職,打算找對方好好算一下新賬舊賬。

按說以朱友貞的脾氣,雖然對方打了大敗仗,但他還不至於要殺人,也就是罵一通、貶個官什麼的,估計後期還能委以重任。

但劉掞不這麼想,他打了敗仗不說,前面還抗命來著。

抗命是爲了打勝仗,未曾想敵人太狡猾,我軍又太無能,抗了命也沒打成勝仗,反而被人打成了光桿司令。

劉掞很羞愧,也很害怕。

不知道是因爲害怕還是因爲羞愧,面對著朱友貞的召命,他又一次選擇了抗命。

知道你要找我算賬我還會去嗎,不去,打死也不去!

抗命專業(yè)戶劉掞就在河北呆著,不撤退,也不進攻,更不向晉軍投降,也不回朝廷覆命,他在想什麼?

他沒想什麼,他是個武將,他要保存作爲一名武將最後的尊嚴。戰(zhàn)場上失去的東西他要從戰(zhàn)場上找回來,這是一個大梁的忠臣,也是一個優(yōu)秀的、合格的戰(zhàn)將。

朱友貞沒辦法了,他的詔書在劉掞面前根本就沒有執(zhí)行力,更不會有強制力。

既然如此,那就不執(zhí)行也不強制了吧,朱友貞又下了一道詔命,任命劉掞爲宣義節(jié)度使,讓他率領(lǐng)部隊駐紮到黎陽,堅守大梁在河北地區(qū)的最後一座城池。

皇帝的詔命竟然如同兒戲,這對皇權(quán)的打擊是致命的。

既然有人可以抗命,那就會有人造反。

劉掞戰(zhàn)敗後大梁本就震恐,又抗命不入朝,樑朝的將帥和士兵們就開始離心了。

李霸就是離心的人之一。

爲了防備晉軍南下,朱友貞派遣捉生都指揮使李霸率領(lǐng)本部軍馬一千人戍守楊劉渡口,保衛(wèi)樑境安全。

李霸估計是想嚐嚐做皇帝的滋味,他白天帶著本部兵馬從宋門出城,晚上卻又打了一個回馬槍,從水門殺入城內(nèi)。

入城後的亂兵開始大呼小叫,四處劫掠,圍攻建國門。

這就是要攻打皇宮的節(jié)奏了,朱友貞大驚,親自帶兵登樓拒敵。

和皇帝對打,李霸毫不露怯,陛下您老人家不是在城樓上嗎,那我就先把樓給燒了,給你來個火葬。

但城樓太高,你燒不著啊。李霸表示這都不是問題,他命令士兵在帳篷上澆上油,一把火給點燃了,然後用長竹竿架到高處去,引燃城樓。

這個火攻的計策確實不錯,朱友貞有點吃不消了。

但凡在這種危急時刻,總會有救場的人物出現(xiàn),這次也不例外。

話說宮城裡面還駐紮著一支五百人的兵馬,這支兵馬隸屬於龍驤軍(朱友貞登基後重建,爲大梁精銳部隊),駐紮在馬球場上。

這個駐軍地點很重要,我們推斷這些人是精選出來陪皇帝打馬球的,既然打馬球,那就必須有馬,而且還是良馬,所以說這是一支騎兵部隊。

帶兵的人也很猛,是龍驤四軍都指揮使王晏球,這是個悍將。

王悍將聽說有人來攻城,還敢燒皇帝,真是活得不耐煩了,不知道皇城這一片兒是我老王罩著的嗎,你們不尊重皇帝也就罷了,竟然敢不尊重我老王,這還得了,打你沒商量!

王晏球點起五百大兵,風風火火殺到城門這邊來了,從門縫裡正好看到李霸在外面正在指揮軍兵燒城樓呢。

燒就燒唄,這些人還沒穿軍服,也就是說沒有披鎧甲。

沒批鎧甲事兒也不大,畢竟作亂不比行軍打仗,講究的是速度(可以多搶)和機動性(搶完了可以快跑),如果穿著鎧甲那就太礙事了,不劃算。

王晏球眼光很特別,他從對方不穿鎧甲這件事兒上推斷出了兩點結(jié)論。

第一,敵軍無組織無紀律,現(xiàn)在就是一幫烏合之衆(zhòng),好對付。

第二,現(xiàn)在和對方打可以佔到不少便宜。畢竟你穿了鎧甲我好幾刀都砍不死你,不穿的話一刀就能解決問題。

有便宜不佔那不是咱老王的個性,開城門打他丫的!

王晏球帶著五百騎兵哇呀呀就衝出去了,一陣砍瓜切菜之後,亂軍四散奔逃。

樑帝朱友貞在城樓上看到有人擊賊,大喊道:“這不是朕的龍驤軍嗎,誰是叛亂的賊首?”

王晏球大聲回稟:“亂賊只有李霸一都(軍兵計量單位,相當於一個團),其他各軍都沒有參與。陛下您帶著控鶴軍守住宮城就行啦,剩下的交給臣下來處理!”

處理的手段很粗暴,王晏球帶兵殺了一夜,把李霸帶領(lǐng)的亂軍殺了個乾淨。

亂軍殺乾淨了還不過癮,又把亂軍家屬拉出來陪殺,來了個滅族行動。這樣一來就斬草除根了,大梁皇帝朱友貞很是欣慰,給王晏球辦升職加薪,任命其爲單州刺史。

內(nèi)憂平定,外患不寧。

現(xiàn)在的大梁朝已經(jīng)是岌岌可危了。

北面的晉王李存勖與南方吳國開展了聯(lián)誼活動,活動的主題就是聯(lián)手攻打大梁。

李存勖就不必說了,他打大梁一直就沒停過。吳國的徐溫也派出了猛將朱瑾、徐知訓攻打大梁宋州、亳州,進圍潁州,把大梁打得應(yīng)接不暇,首尾難顧。

按照這個形勢發(fā)展下去,大梁滅國也就是這幾年的事兒了,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一來拜老爺子朱溫所賜,大梁地大物博底子厚,還夠子孫們多折騰幾年的;二來樑朝在北邊還有一個幫手,這個幫手比較蠻,也比較猛,他就是契丹。

就在李存勖打完劉掞,兼併河北的時候,契丹王耶律阿保機帶了三十萬大軍(號稱百萬),圍攻晉國的蔚州,一戰(zhàn)而下之,俘虜了晉國振武節(jié)度使李嗣本。

這事兒就鬧得有點大了,你認爲晉國是好欺負的啊,人家也是少數(shù)民族起家好不好,沙陀聽說過沒,這個民族彎弓射箭的時候你契丹還在家裡放羊呢。

耶律阿保機也不是個愣頭青,他打晉國不是爲了滅人的國(沒那實力),也沒有啥具體的政治企圖(沒到那階段),就是爲了一個字——利。

正所謂無利不起早,你多給點東西,我就退兵了。

更何況現(xiàn)在還俘虜了你們的一個節(jié)度使李嗣本,契丹認爲這是奇貨可居,可以狠狠地敲一筆。

所以說契丹的使者就到晉國來了,他們找到了大同防禦使李存璋,打算和對方談一筆生意。

李存璋是個猛人,他不做生意,也不搞談判,抓住這些使者亂刀給咔嚓了。

沒辦法,就這麼硬,就這麼橫,你能咋地!

耶律阿保機大怒,跟我來硬的是吧,看誰硬得過誰!

契丹大軍猛攻雲(yún)州,李存璋親自據(jù)守,硬是把對方打退了。

看來,還是李將軍更硬一些。

耶律阿保機賊心不死,仍然沒有撤圍,緊咬著雲(yún)州不鬆口。

你不鬆口那就打到你鬆口爲止。李存勖親自帶兵出晉陽,馳援雲(yún)州。大軍剛走到代州,還沒望到雲(yún)州的影子呢,耶律阿保機已經(jīng)一溜煙跑走了。

既然你跑了,李存勖也就沒必要再去了,當即擢升李存璋爲大同節(jié)度使,還軍晉陽。

既然這裡提到契丹了,我們就好好把他說道說道,畢竟整個五代包括北宋期間這個民族的戲份都很重。

下面由請五代十國新秀——契丹閃亮登場!

第一百八十八章 猛人康延孝第六十五章 可憐的大唐第一百七十七章 郭崇韜第四十四章 鬧獨立的劉仁恭第十一章 江湖大哥李克用第一百零一章 朱溫很憋屈第一百零九章 新的造反天團第一百八十八章 猛人康延孝第一百零四章 朱溫的獨角戲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燕(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郭崇韜第七十三章 張顥和徐溫第一百四十五章 岌岌可危第三十二章 戰(zhàn)神李存孝(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亂戰(zhàn)第四十章 王鎔的魅力第六章 忠武宦官楊復光第七十八章 李克用之死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戰(zhàn)之後第二百零六章 李存勖的悲哀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戰(zhàn)前夜第一百九十一章 望夫石第一百七十六章 亂政第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五十八章 征戰(zhàn)魯東第三十三章 戰(zhàn)神李存孝(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朱友謙第十五章 決戰(zhàn)汴州第一百五十三章 劉掞第一百一十五章 唐道襲的威力第七十八章 李克用之死第一百零二章 腦殘的劉守光第九十七章 錢鏐的那些事兒第一百三十八章 盧文進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人不能惹第一百零五章 棗強第四十三章 亂戰(zhàn)魏博第五章 僖宗奔蜀第三十三章 戰(zhàn)神李存孝(二)第七十章 奇葩父子第一百八十四章 名將李存審第一百九十六章 朱友謙第七十六章 潞州之圍第九十六章 周本的威力第一百五十五章 鎮(zhèn)州之亂第一百九十七章 死局第七章 兩個人的舞臺第九十二章 高賴子第一百章 柏鄉(xiāng)之戰(zhàn)(二)第九十七章 錢鏐的那些事兒第一百章 柏鄉(xiāng)之戰(zhàn)(二)第二十五章 王氏三龍(二)第三十一章 羣毆李克用(二)第六十六章 大話士族第三十八章 李存孝的怨氣第一百六十章 李存進的隕落第一百章 柏鄉(xiāng)之戰(zhàn)(二)第四十三章 亂戰(zhàn)魏博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燕(二)第一章 憤青是怎樣煉成的第一百一十章 變天第八十四章 李存勖的改革第一百七十一章 唐帝李存勖第八十六章 王重師的悲哀第三十五章 痞子王建(二)第四十六章 楊行密的安排第一百六十七章 悲催的王彥章第一百零八章 朱友珪的局第一百六十一章 精明的符習第一百九十七章 死局第一百八十一章 千年老二孔謙第十九章 馬楚政權(quán)的興起第十八章 崛起一個楊行密(二)第二百零二章 一塌糊塗第二十八章 朱珍的結(jié)局(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戰(zhàn)前夜第八十五章 三國開撕第一百五十七章 王處直的悲劇第一百一十一章 滅燕(一)第七十六章 潞州之圍第一百三十九章 幽州之圍第一百六十八章 存亡之戰(zhàn)第五十章 王建與李茂貞第一百八十六章 打仗過家家第十四章 朱溫的崛起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團亂麻第一百零二章 腦殘的劉守光第一百九十三章 內(nèi)鬥第一百四十章 猛人李橫衝第十八章 崛起一個楊行密(二)第二百一十章 明宗李嗣源第一百四十三章 胡柳坡之戰(zhàn)第九十九章 柏鄉(xiāng)之戰(zhàn)(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短命的李存矩第一百三十九章 幽州之圍第一百七十九章 悲催的郭崇韜第六十一章 杭州之圍第三十一章 羣毆李克用(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郭崇韜之死第七十七章 很憋屈的李思安
第一百八十八章 猛人康延孝第六十五章 可憐的大唐第一百七十七章 郭崇韜第四十四章 鬧獨立的劉仁恭第十一章 江湖大哥李克用第一百零一章 朱溫很憋屈第一百零九章 新的造反天團第一百八十八章 猛人康延孝第一百零四章 朱溫的獨角戲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燕(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郭崇韜第七十三章 張顥和徐溫第一百四十五章 岌岌可危第三十二章 戰(zhàn)神李存孝(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亂戰(zhàn)第四十章 王鎔的魅力第六章 忠武宦官楊復光第七十八章 李克用之死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戰(zhàn)之後第二百零六章 李存勖的悲哀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戰(zhàn)前夜第一百九十一章 望夫石第一百七十六章 亂政第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五十八章 征戰(zhàn)魯東第三十三章 戰(zhàn)神李存孝(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朱友謙第十五章 決戰(zhàn)汴州第一百五十三章 劉掞第一百一十五章 唐道襲的威力第七十八章 李克用之死第一百零二章 腦殘的劉守光第九十七章 錢鏐的那些事兒第一百三十八章 盧文進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人不能惹第一百零五章 棗強第四十三章 亂戰(zhàn)魏博第五章 僖宗奔蜀第三十三章 戰(zhàn)神李存孝(二)第七十章 奇葩父子第一百八十四章 名將李存審第一百九十六章 朱友謙第七十六章 潞州之圍第九十六章 周本的威力第一百五十五章 鎮(zhèn)州之亂第一百九十七章 死局第七章 兩個人的舞臺第九十二章 高賴子第一百章 柏鄉(xiāng)之戰(zhàn)(二)第九十七章 錢鏐的那些事兒第一百章 柏鄉(xiāng)之戰(zhàn)(二)第二十五章 王氏三龍(二)第三十一章 羣毆李克用(二)第六十六章 大話士族第三十八章 李存孝的怨氣第一百六十章 李存進的隕落第一百章 柏鄉(xiāng)之戰(zhàn)(二)第四十三章 亂戰(zhàn)魏博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燕(二)第一章 憤青是怎樣煉成的第一百一十章 變天第八十四章 李存勖的改革第一百七十一章 唐帝李存勖第八十六章 王重師的悲哀第三十五章 痞子王建(二)第四十六章 楊行密的安排第一百六十七章 悲催的王彥章第一百零八章 朱友珪的局第一百六十一章 精明的符習第一百九十七章 死局第一百八十一章 千年老二孔謙第十九章 馬楚政權(quán)的興起第十八章 崛起一個楊行密(二)第二百零二章 一塌糊塗第二十八章 朱珍的結(jié)局(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戰(zhàn)前夜第八十五章 三國開撕第一百五十七章 王處直的悲劇第一百一十一章 滅燕(一)第七十六章 潞州之圍第一百三十九章 幽州之圍第一百六十八章 存亡之戰(zhàn)第五十章 王建與李茂貞第一百八十六章 打仗過家家第十四章 朱溫的崛起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團亂麻第一百零二章 腦殘的劉守光第一百九十三章 內(nèi)鬥第一百四十章 猛人李橫衝第十八章 崛起一個楊行密(二)第二百一十章 明宗李嗣源第一百四十三章 胡柳坡之戰(zhàn)第九十九章 柏鄉(xiāng)之戰(zhàn)(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短命的李存矩第一百三十九章 幽州之圍第一百七十九章 悲催的郭崇韜第六十一章 杭州之圍第三十一章 羣毆李克用(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郭崇韜之死第七十七章 很憋屈的李思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源市| 山丹县| 蓬溪县| 勐海县| 宜昌市| 金秀| 江北区| 乌苏市| 泸西县| 余姚市| 巫溪县| 鄂托克旗| 黄大仙区| 民权县| 涿州市| 武平县| 福建省| 汤阴县| 禄劝| 九龙城区| 罗城| 吴桥县| 军事| 体育| 平罗县| 奉节县| 岳池县| 建始县| 光山县| 阿尔山市| 喀喇沁旗| 吉木乃县| 三台县| 高平市| 乌鲁木齐县| 亚东县| 红安县| 南和县| 德保县| 佳木斯市| 潢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