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章 忠武宦官楊復光

提到宦官,我們通常會與陰險、狡詐、誤國等詞彙聯繫在一起。但楊復光用實際行動證明你是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做了什麼,即便一個人不小心成了太監,他依然可以做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

唐宣宗年間,十幾歲的楊復光(本姓喬,“楊復光”是宮裡太監給起的名字)入宮成了太監。

對於做太監這件事他沒有選擇。當時朝廷宦官專政,發跡後的太監們耀武揚威,生活奢華,很讓老百姓們眼紅,家境不好的人家就把自己的孩子去勢(閹掉)後託人送到宮裡做太監,希望能夠改變家族命運。出於這樣的目的,楊復光被自己的父親送到了宮裡。

晚唐的太監們確實是風光的,他們跟外戚鬥,跟文官集團鬥,還不斷地進行內鬥,在鬥爭中他們掌握了權力,把控了朝廷,還能節制地方,甚至能夠隨意廢立皇帝,他們是這個時代的無冕之王。

但事實證明天真的老百姓只看到了賊吃肉卻沒有看到賊捱打,太監們是有權有勢,但那是極少數。這是一個特殊的羣體,它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自己的運作模式,太監羣體裡的鬥爭更加陰暗,更加殘酷,稍有不留神便會死在陰溝裡。

楊復光是聰明的,他勤奮好學,粗通武藝,還熟悉戰陣,並懂得察言觀色。小小年紀的他很快就發現在太監這個羣體裡沒有強硬的後臺是很難生存的,所以他認大太監楊玄價爲義父(這時候改名楊復光),迅速在太監黨裡站穩了腳跟。

楊復光開始了自己的學習,在爾虞我詐的環境中他學會了很多東西,包括怎麼害人和怎麼保護自己,怎樣把握人心和怎樣合縱連橫。

學業有成的他到地方去任監軍,太監做監軍大多是給地方添亂的,而楊復光不一樣,他懂武藝,也精通戰陣,更重要的是他懂得和人打交道,所以得到了官兵們的一致認可。

也許是喜歡上了監軍這個職業,也許是厭惡朝廷中爾虞我詐的鬥爭,楊復光大多時間都在地方工作,但在朝廷中一直保持著自己的發言權,他鎮壓過王仙芝起義,也勸降過王仙芝,但被同事(宋威)攪黃了。

寫到這裡大家應該對楊復光這個人有了初步的瞭解,我們發現他是個有能力的實幹派,是太監羣體中的一朵奇葩,接下來他將證實自己是一個開了掛的人,是爲拯救李唐王朝而生的人。

僖宗皇帝李儇發佈的勤王令藩鎮節度使們可以不聽,但楊復光們不能不聽,因爲他們是太監,如果皇帝都沒有了還要太監做什麼呢?對他們來說爲皇帝服務就是爲自己服務。因此,楊復光要出兵討伐黃巢。

但黃巢登基稱帝后並沒有一直閒著,他也在派兵威服各藩鎮,大搞勢力擴張。當時楊復光佔據著鄧州,他還沒有出兵呢,混世大魔王朱溫就打過來了,結果楊復光把自己的根據地鄧州也弄丟了。

失了鄧州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膽氣,楊復光現在基本上一無所有了,但他的開掛生涯纔剛剛開始。接下來他將要展示巧婦是如何做無米之炊的。

他先把眼光瞄向了周岌,周岌這個人我們前文提到過,在黃巢大兵過境的時候他驅走了節度使薛能,自己做了節度使。現在這個人名義上已經投降黃巢了。

楊復光眼光很毒,在地方工作多年的他多少了解周岌這個人,感覺這個人可以爭取。恰巧這時候周岌要請他去吃飯。這個時代去別人家裡吃飯可是一項高?;顒?,指不定到時候摔杯爲號,自己的人頭就被人拿去了。所以手下們都勸說楊復光不要去。

這時候就顯示出楊復光的膽氣和見識了,他力排衆議,大搖大擺地去了。去了之後就是喝酒,吃飯,套近乎,楊復光多看少說,一直在察言觀色,和周岌比拼著耐性。

等到酒席到達高潮的時候,周岌先憋不住了,主動提到了朝廷的一些事情,這一提不要緊,楊復光仰天大哭。

氣氛好好的,你哭個什麼勁呢,周岌自然要來問,大哥,你哭啥呢?楊復光說我在爲你而哭??!周岌更納悶了,我有啥好哭的。

楊復光就說啦:“男子漢大丈夫應該懂得感恩,你周岌從一個小老百姓一躍成了公侯,這都是誰給的?還不都是當朝天子給的(其實是人家自己搶的),而你卻捨棄天子向賊人稱臣,我爲你感到傷心啊?!?

周岌的一張老臉瞬間就紅了,他看楊復光哭的挺傷心的,就把心裡話說了出來:“我也不想投降黃巢啊,但我打不過他啊,今天把您請來,就是爲了商量討伐黃巢的事?!?

聽到這句話後楊復光立馬就不哭了,他開心的不得了,右手拿起酒杯,左手攙起周岌,兩人對天盟誓,一起討伐黃巢。

事情到了這裡就很圓滿了,但完了嗎,當然沒完,楊復光深知酒桌上的話只能信一半的道理,第二天他就派自己的養子楊守亮率兵把黃巢派到許州的監軍給殺了,這樣一來周岌想反悔都沒有退路了,只能跟著楊復光一條路走到黑。

至此,忠武軍節度使周岌正式叛巢歸附朝廷。

楊復光是個能帶兵的人,他知道一支軍隊必須集中統一指揮,所以他向周岌說道:“你的許州也是個大城,守衛工作離不開你,討伐黃巢這種事你出兵入股就行了,打仗這種髒活累活我來!”

周岌一點就透,他是篡位得來的節度使,怎麼敢輕易離開許州呢,楊復光的建議正中下懷,立馬說道:“這話說的在理,那我就贊助你三千兵馬。別嫌少哈,我手頭也正吃緊呢?!?

楊復光說:“真正少了,再加點兒?!?

周岌說:“我這裡是真沒得多了,要不然你到我的下屬秦宗權那裡去要,他有。只不過他現在不怎麼聽我指揮?!?

楊復光聽明白了,周岌這是要踢皮球把自己踢到秦宗權那裡去啊。得了,明白了,不勞煩您了,我走就是了。

秦宗權是什麼人呢?他和周岌一樣,是驅逐了蔡州刺史上位的,現在佔據著蔡州城。而蔡州是忠武軍節度使的轄區,歸許州管,所以周岌纔會說秦宗權是他的屬下。

秦宗權在之後的時間裡會成爲一個殺人狂魔,黃巢被朝廷消滅之後他接過了起義大旗,自立爲皇帝,拉起了一支蔡州軍團,把整個黃河、淮河流域全部掃了一遍,打遍天下無敵手。更讓人驚恐的是他的蔡州軍團又稱吃人軍團,這些人喜歡把人肉用鹽醃製後充作軍糧,暴行令人髮指。

要從這樣的一個狠角色手裡討兵無異於虎口拔牙,在亂世裡軍隊就是籌碼,有了籌碼才能下注,才能逐鹿中原稱霸天下,所以說兵是不好借的。

周岌也就是嘴上一說,把楊復光打發走而已,他沒想到楊復光真的會去找秦宗權借兵,而且還借成了。

楊復光帶著周岌給的三千兵馬直接開進了蔡州城,把秦宗權嚇得心裡直打突兒。

楊復光問:“聽說你投降黃巢了?”

秦宗權:“天地良心啊,沒有!”

楊復光:“說得好,我也是這麼認爲的。我現在要去討伐黃巢,你借我點兵唄?!?

秦宗權:“大人,蔡州是小地方,兵微將寡,守城都成問題,哪有餘兵給大人啊?!?

楊復光:“周岌說你有?!?

秦宗權:“周岌是個王八蛋?!?

楊復光:“我剛跟皇上寫過信,說要帶兵討賊,皇上說參與的人都大大有賞,讓我作好記錄,以後好結算。我覺得你這個人很好,以後當個節度使什麼的應該不成問題。哎,可惜啦……真沒兵是吧?沒兵我走了哈?!?

秦宗權:“大人別走,有兵,兵有的是!有的是!”

楊復光又從秦宗權那裡要來三千大兵,現在他手裡有了六千人馬,再加上他最近招募的一些,湊夠了八千人。以這些軍隊爲核心,楊復光可以組建一支大軍出征了。

然而楊復光就是楊復光,他在出徵前又做了一件事情。

鑑於周岌和秦宗權不只派了兵給他,同時也派了將,爲確保這支軍隊牢牢地把控在自己手裡,楊復光把這八千兵馬打亂重整,編成了八支軍馬,每一支兵馬由一人統帥,稱爲都頭,而這八位都頭都直接聽命於楊復光,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忠武八都”。

楊復光的眼光確實獨到,他任命的八個人裡面藏龍臥虎,後來開創蜀國的王建,稱霸一方的鹿宴弘,割據華州的韓建都在這八個人裡面。

整頓好了軍隊,那就找人試試刀吧。

出征,目的地:陳州!

一仗下來,朱溫敗走,把前期吃進去的東西又吐了出來。楊復光緊追不捨,但此時母親在陳州病重,楊復光火速回返,見了母親最後一面。

僖宗皇帝李儇看到了楊復光的忠心和戰力,任命他爲天下兵馬都監,監督諸路大軍入關圍攻黃巢。楊復光以“忠武八都”爲核心,隊伍擴大到數萬人,隨後他帶兵駐紮到武功。

此時黃巢還是個龐然大物,楊復光深知與之相比自己的實力還十分弱小,不能力敵,他要找尋戰場上的盟友。

他很快就找到了對的人,這個人是河中節度使王重榮。

第一百零九章 新的造反天團第二百零五章 二李之徵第一百二十六章 使詐的周德威第二百零九章 趕盡殺絕第四十八章 賤賤二人組第七十三章 張顥和徐溫第一百二十七章 鎖城術第一百五十二章 德勝渡第二百零六章 李存勖的悲哀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一樣的太監——張承業第二百零二章 一塌糊塗第一百八十三章 風雨飄搖第九十六章 周本的威力第二十四章 王氏三龍(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朱友謙第五十六章 東征西討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掞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一樣的太監——張承業第二百一十九章 宰相之爭第十章 李克用與朱溫第二章 反了?反了!第一百七十八章 哭吧哭吧不是罪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人不能惹第七十一章 淮南之變(一)第十章 李克用與朱溫第一百七十五章 劉皇后第七十八章 李克用之死第九十一章 潑皮無賴也有自己的無奈第五十一章 牛人葛從周第一百二十章 徐溫父子第一百八十一章 千年老二孔謙第一百八十六章 打仗過家家第六十二章 田頵的怨氣第一百七十四章 伶官第八十二章 潞州大戰第一百七十一章 唐帝李存勖第十六章 死了一個秦宗權第一百六十八章 存亡之戰第二十三章 海龍王第二百一十一章 馮道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一樣的太監——張承業第一百七十四章 伶官第八十七章 造反的劉知俊第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十五章 決戰汴州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戰前夜第五十八章 征戰魯東第一百五十九章 晉將之冢第一百五十四章 劉掞的落幕第一百八十五章 伐蜀第六十九章 後梁與諸侯第八十二章 潞州大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燕(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鬧心的魏博第一百一十五章 唐道襲的威力第二十九章 河陽之亂第十三章 亂戰中原第二十章 再提“屯兵八百里”第一百二十七章 鎖城術第五十四章 猛人氏叔琮第一百二十六章 使詐的周德威第一百二十八章 劉掞的苦惱第四十六章 楊行密的安排第十五章 決戰汴州第二百零五章 二李之徵第六章 忠武宦官楊復光第八十一章 搞好家務事第二章 反了?反了!第十九章 馬楚政權的興起第九十三章 南漢帝國發家史(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王建的最後時光第九十九章 柏鄉之戰(一)第一百零八章 朱友珪的局第八十一章 搞好家務事第一百八十三章 風雨飄搖第二十八章 朱珍的結局(二)第四十九章 可憐的昭宗第一百四十一章 楊劉爭奪戰第四十九章 可憐的昭宗第一百二十六章 使詐的周德威第一百八十四章 名將李存審第一百七十六章 亂政第二百一十一章 馮道第一百四十四章 王建的最後時光第八十三章 好員工牛存節第一百七十二章 諸侯的應對第二十六章 魏博第一百六十章 李存進的隕落第五十八章 征戰魯東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人不能惹第十章 李克用與朱溫第一百零六章 沒落的朱溫第一百四十六章 無法無天徐知訓第二十七章 朱珍的結局(一)第五十九章 昭宗之殤第二十四章 王氏三龍(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魏州之亂第九十九章 柏鄉之戰(一)第六十六章 大話士族
第一百零九章 新的造反天團第二百零五章 二李之徵第一百二十六章 使詐的周德威第二百零九章 趕盡殺絕第四十八章 賤賤二人組第七十三章 張顥和徐溫第一百二十七章 鎖城術第一百五十二章 德勝渡第二百零六章 李存勖的悲哀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一樣的太監——張承業第二百零二章 一塌糊塗第一百八十三章 風雨飄搖第九十六章 周本的威力第二十四章 王氏三龍(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朱友謙第五十六章 東征西討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掞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一樣的太監——張承業第二百一十九章 宰相之爭第十章 李克用與朱溫第二章 反了?反了!第一百七十八章 哭吧哭吧不是罪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人不能惹第七十一章 淮南之變(一)第十章 李克用與朱溫第一百七十五章 劉皇后第七十八章 李克用之死第九十一章 潑皮無賴也有自己的無奈第五十一章 牛人葛從周第一百二十章 徐溫父子第一百八十一章 千年老二孔謙第一百八十六章 打仗過家家第六十二章 田頵的怨氣第一百七十四章 伶官第八十二章 潞州大戰第一百七十一章 唐帝李存勖第十六章 死了一個秦宗權第一百六十八章 存亡之戰第二十三章 海龍王第二百一十一章 馮道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一樣的太監——張承業第一百七十四章 伶官第八十七章 造反的劉知俊第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十五章 決戰汴州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戰前夜第五十八章 征戰魯東第一百五十九章 晉將之冢第一百五十四章 劉掞的落幕第一百八十五章 伐蜀第六十九章 後梁與諸侯第八十二章 潞州大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燕(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鬧心的魏博第一百一十五章 唐道襲的威力第二十九章 河陽之亂第十三章 亂戰中原第二十章 再提“屯兵八百里”第一百二十七章 鎖城術第五十四章 猛人氏叔琮第一百二十六章 使詐的周德威第一百二十八章 劉掞的苦惱第四十六章 楊行密的安排第十五章 決戰汴州第二百零五章 二李之徵第六章 忠武宦官楊復光第八十一章 搞好家務事第二章 反了?反了!第十九章 馬楚政權的興起第九十三章 南漢帝國發家史(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王建的最後時光第九十九章 柏鄉之戰(一)第一百零八章 朱友珪的局第八十一章 搞好家務事第一百八十三章 風雨飄搖第二十八章 朱珍的結局(二)第四十九章 可憐的昭宗第一百四十一章 楊劉爭奪戰第四十九章 可憐的昭宗第一百二十六章 使詐的周德威第一百八十四章 名將李存審第一百七十六章 亂政第二百一十一章 馮道第一百四十四章 王建的最後時光第八十三章 好員工牛存節第一百七十二章 諸侯的應對第二十六章 魏博第一百六十章 李存進的隕落第五十八章 征戰魯東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人不能惹第十章 李克用與朱溫第一百零六章 沒落的朱溫第一百四十六章 無法無天徐知訓第二十七章 朱珍的結局(一)第五十九章 昭宗之殤第二十四章 王氏三龍(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魏州之亂第九十九章 柏鄉之戰(一)第六十六章 大話士族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绛县| 靖边县| 前郭尔| 平安县| 日照市| 延庆县| 全州县| 视频| 安岳县| 乌拉特中旗| 商丘市| 西和县| 莱阳市| 轮台县| 淄博市| 连平县| 修文县| 延川县| 云林县| 永嘉县| 电白县| 浑源县| 池州市| 禹州市| 安溪县| 吉安市| 黄陵县| 昭平县| 诸城市| 瓦房店市| 铅山县| 新余市| 象州县| 丽江市| 平湖市| 嵩明县| 西宁市| 陆川县| 孝感市| 琼海市| 洞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