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五十四章 劉掞的落幕

敵人不出,晉軍也沒辦法。

李存審找到李嗣昭商量:“狗急了還會跳牆呢,現(xiàn)在樑軍就是一頭猛獸,把他困得太緊了就容易咬人。不如放開一條出路,放他們走,我軍隨後掩殺,定能獲勝。”

李嗣昭派人到沙苑牧馬,給樑軍放開了一條通道,劉掞趁夜出逃,樑軍傾巢而出。

晉軍等的就是這個時候,尾隨其後,猛追,追到渭水,大破樑軍,殺獲甚衆(zhòng)。

李存審傳檄告諭潼關以西各地,引兵四處攻伐,一鼓作氣打到了下邽,在當?shù)匕葜]唐帝陵寢,嚎啕大哭,引兵回鎮(zhèn)。

李存審哭唐陵做什麼?因爲晉國打出的旗號就是恢復李唐,征討不臣。

誰是不臣之人呢,大梁朱氏父子。

世人還在懷念大唐,所以說晉國對樑的戰(zhàn)爭在道義上佔據(jù)著制高點,民心在晉國,這仗打得也就有底氣。

所以說晉國身上有大唐數(shù)百年基業(yè)的加持,打什麼樣的旗,就要做什麼樣的事兒,你既然以李唐忠臣自居,那就要有個忠臣的樣子,拜謁皇帝陵寢肯定是越莊重越好,哭得越慘越好。

當然,人家李存審這些人也可能沒想那麼多,這些人之前是跟著李克用混的,忠心是烙印在骨子裡的,哭,可能就是出於真心,這也很有可能。

總之吧,晉國在河中這一仗打得很漂亮,影響面很大,大梁上下兩股戰(zhàn)戰(zhàn),潼關以西人心惶惶。

河中兵現(xiàn)在也來了底氣,趁機攻打崇州。大梁靜勝節(jié)度使溫昭圖整日愁眉不展,惶惶不可終日。

而這個溫昭圖並不是大梁的嫡系,如果今後形勢緊急,保不齊這個人也會向敵人投降,所以樑帝朱友貞早就想在這個地方換上自己人,於是派出供奉官竇維來遊說。

竇唯對溫昭圖說道:“您現(xiàn)在能控制的地方只有華原、美原兩縣而已,雖然名爲節(jié)度使,其實連一個鎮(zhèn)將都算不上,和其他一些大的藩鎮(zhèn)相比,簡直不能同日而語。更何況現(xiàn)在轄區(qū)又緊鄰前線戰(zhàn)場,河中兵隨時都可能打過來,您就不想給自己謀個出路嗎。”

溫昭圖:“想!”

竇唯:“我來給您謀劃。”

接下來溫昭圖向樑帝朱友貞上表,請求移鎮(zhèn)。朱友貞隨即將其召回開封,任命汝州防禦使華溫琪爲靜勝留後。

這樣一來,大梁潼關以西的轄區(qū)纔算是勉強穩(wěn)定下來。

不容易啊,這個地方北面是河中,西面就是岐王李茂貞的地盤,朱友貞對這個地區(qū)的掌控已經(jīng)有點力不從心了。

現(xiàn)在的形勢之所以這麼被動,全都要怪那個劉掞,誰讓你打敗仗了呢,你如果之前能把河中打下來,這不就沒這麼多破事兒了嗎。

所以說朱友貞對這個人是有氣的。

而戰(zhàn)敗之後,領軍將領們就要分攤責任,如果大家都很上道兒,好商好量的,這責任就會分攤的恰到好處,然後大家同心協(xié)力上下運作一把,再找一大堆理由,雖然捱了處分,隨後也會東山再起。

怕就怕各自打各自的小算盤,有事兒不商量,背後去挖坑,你推我,我害你,亂成一團,最後誰也落不著好。

這次被坑的最慘的人就是劉掞。

一來他是主將,責任肯定跑不了;二來他還和朱友謙是親家,因爲是親家,就沒好意思上來就打,而是派人去招降,招來招去人家沒降,還把晉軍給招來了,然後就打了敗仗。

跟隨劉掞一起帶兵的將領還有尹皓、段凝這些人,特別是這個段凝,簡直就是挖坑害人的能手,而且還善於行賄搞關係。

他還有一個優(yōu)勢,是朝廷派下來的,能夠和上面人說上話兒,這可不得了,他聯(lián)合了尹皓直接到皇帝朱友貞那裡告了劉掞一狀,狀告的罪名十分嚴重:

“逗遛養(yǎng)寇,俾俟援兵。”

啥意思?意思就是消極怠工不進兵,讓敵人有時間等待援兵。說白了就是裡通外國,頭號賣國賊唄。

劉掞不是賣國賊,他只是想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勝利而已,更何況當時河中的朱友謙確實有很大投降的可能性,但天不遂人願又有什麼辦法。

賣國賊的下場不會好,劉掞戰(zhàn)敗回來的路上就得了病,回頭上表請求解除自己的兵權。這也不外乎是自保的一個法子,但現(xiàn)在這個人已經(jīng)保不住了。

朱友貞命令劉掞在西都洛陽就醫(yī),不用回開封,然後密令西都留守張全義鴆殺他。隨後,劉掞死在了洛陽。

劉掞一死,朱溫時代留下來的大將基本上絕跡,大梁新一代將領能夠補上嗎,難說。

大梁屢吃敗仗,按說晉王李存勖應該一鼓作氣打過黃河來滅掉對方纔對,歷史也確實給了李存勖很多天賜良機,但他一直沒有把握好。

爲什麼把握不好呢,因爲後方一直在出事兒。這次的事情出在鎮(zhèn)州的趙王王鎔身上。

王家世代鎮(zhèn)守趙國,很得當?shù)厝诵模哉f別的地方的節(jié)度使跟砍瓜切菜似的換了一茬又一茬,人家王鎔年少上位,硬是在鎮(zhèn)州成德節(jié)度使(後來封趙王)這個位子上安安穩(wěn)穩(wěn)坐了近四十年。(不容易啊)

日子過得太-安穩(wěn)了容易出問題,王鎔既不喜歡打仗,也不怎麼好色,對權力也不怎麼熱衷,金錢方面的慾望也不怎麼強烈,爲什麼呢,因爲各方面他都不缺。

那人總要有個愛好吧,愛好肯定有,那就是崇佛求仙。

當然,佛是釋家的,仙是道家的,兩者有相通的地方,王鎔兼收幷蓄,一手抓一個,並行不悖。

如果在這兩方面進行刻苦鑽研,能夠把佛、道兩家融會貫通,最後成爲集佛教、道教之大成者也說不定。

可惜王鎔不是這方面的專家,他只是個業(yè)餘愛好者,求個樂子,尋個安逸,謀求長生而已。

所以說他在府中廣建園林,追求生活上的舒服愜意,而且喜歡出遊,尋訪名山大川,性子玩兒野了之後政事肯定就顧不上了。

但你是個趙王,還兼著節(jié)度使的高位,該乾的活兒你不幹,讓誰來幹呢?

王鎔的意思是誰愛幹誰幹。

愛乾的人有很多,行軍司馬李藹、宦官李弘規(guī)就很樂意爲主上分憂,把大權給攬了起來。

還有一個名叫石希蒙的宦官,專會逢迎討好,很受王鎔喜歡,兩人形影不離,越走越偏。

偏到什麼程度呢?

聚衆(zhòng)講習佛法、燒爐煉丹、製作道符、舉行齋醮大禮,而這些活動不可能在府裡進行,這倒不是王鎔不敢,只是因爲在府中辦這些事兒調(diào)子有點不搭。

那這些事兒在哪裡做好一些呢,山上。

鎮(zhèn)州有個西山,有河水環(huán)繞,風景不錯,王鎔就在山上建了一個住處(相當於行宮),這個住處佔地面積大,裝飾得更是低調(diào)奢華有內(nèi)涵,耗費不少。

然後王鎔就在這個地方安營紮寨了,玩得入迷了往往幾個月不回府中。

王爺一出遊,不可能帶幾個隨從就完了,肯定要帶上護衛(wèi)隊和一班隨從,沿途官府百姓也要貢獻禮物,陪從的人往往過萬,沿途百姓更是不勝其煩。

太會玩兒了,玩得狠了容易出亂子。

第一百七十五章 劉皇后第八十一章 搞好家務事第三十章 羣毆李克用(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悲催的郭崇韜第一百八十三章 風雨飄搖第二百一十七章 遊子歸故里第一百二十九章 朱友貞其人第五十五章 鳳翔之圍第一百九十一章 望夫石第五十八章 征戰(zhàn)魯東第二百一十八章 朝廷第二百一十七章 遊子歸故里第一百零七章 朱溫之死第十二章 兩個皇帝第八十章 暗流洶涌第一百零八章 朱友珪的局第十九章 馬楚政權的興起第一百六十八章 存亡之戰(zhàn)第一百四十六章 無法無天徐知訓第一百八十二章 牛人孔謙第一百三十四章 耶律阿保機發(fā)家史第二百一十六章 阿保機第二百一十二章 幽你一默第一百零三章 楊守光登基第九章 黃巢之死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人不能惹第一百二十六章 使詐的周德威第一百五十三章 劉掞第一百七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二十一章 (又)有人稱帝了第四十三章 亂戰(zhàn)魏博第五十四章 猛人氏叔琮第一百二十九章 朱友貞其人第一百二十章 徐溫父子第三十二章 戰(zhàn)神李存孝(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國大戰(zhàn)第二十六章 魏博第二十五章 王氏三龍(二)第八十三章 好員工牛存節(jié)第一百五十一章 徐溫其人第四十四章 鬧獨立的劉仁恭第八十三章 好員工牛存節(jié)第四十六章 楊行密的安排第一百四十六章 無法無天徐知訓第三十一章 羣毆李克用(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好商好量來投降第一百八十六章 打仗過家家第五十九章 昭宗之殤第八十章 暗流洶涌第一百三十六章 韓延徽第七十章 奇葩父子第一百七十八章 哭吧哭吧不是罪第五章 僖宗奔蜀第一百二十三章 極限運動愛好者李存勖第五十七章 奇人王茂章第一百六十四章 多事之秋第四十八章 賤賤二人組第一百三十四章 耶律阿保機發(fā)家史第六十三章 三個刺兒頭一臺戲(一)第二十六章 魏博第一百九十五章 郭崇韜之死第十六章 死了一個秦宗權第一百三十章 故元城決戰(zhàn)第一百三十章 故元城決戰(zhàn)第二百零九章 趕盡殺絕第三十四章 痞子王建(一)第二百章 死伶人第二百零二章 一塌糊塗第八十四章 李存勖的改革第六章 忠武宦官楊復光第一百二十七章 鎖城術第一百二十章 徐溫父子第一百零六章 沒落的朱溫第一百零一章 朱溫很憋屈第七十九章 最後的貴族第一百八十九章 我要投降第十七章 崛起一個楊行密(一)第六十六章 大話士族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團亂麻第一百七十八章 哭吧哭吧不是罪第一百八十五章 伐蜀第四十三章 亂戰(zhàn)魏博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戰(zhàn)前夜第三章 北伐第二十章 再提“屯兵八百里”第二十五章 王氏三龍(二)第五十六章 東征西討第三十五章 痞子王建(二)第八十二章 潞州大戰(zhàn)第二百零九章 趕盡殺絕第一百八十四章 名將李存審第一百六十章 李存進的隕落第二十章 再提“屯兵八百里”第一百七十一章 唐帝李存勖第二百一十章 明宗李嗣源第七十四章 極品刺客第九十二章 高賴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鎮(zhèn)州之亂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國大戰(zhàn)第三十六章 瘋狂的李茂貞
第一百七十五章 劉皇后第八十一章 搞好家務事第三十章 羣毆李克用(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悲催的郭崇韜第一百八十三章 風雨飄搖第二百一十七章 遊子歸故里第一百二十九章 朱友貞其人第五十五章 鳳翔之圍第一百九十一章 望夫石第五十八章 征戰(zhàn)魯東第二百一十八章 朝廷第二百一十七章 遊子歸故里第一百零七章 朱溫之死第十二章 兩個皇帝第八十章 暗流洶涌第一百零八章 朱友珪的局第十九章 馬楚政權的興起第一百六十八章 存亡之戰(zhàn)第一百四十六章 無法無天徐知訓第一百八十二章 牛人孔謙第一百三十四章 耶律阿保機發(fā)家史第二百一十六章 阿保機第二百一十二章 幽你一默第一百零三章 楊守光登基第九章 黃巢之死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人不能惹第一百二十六章 使詐的周德威第一百五十三章 劉掞第一百七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二十一章 (又)有人稱帝了第四十三章 亂戰(zhàn)魏博第五十四章 猛人氏叔琮第一百二十九章 朱友貞其人第一百二十章 徐溫父子第三十二章 戰(zhàn)神李存孝(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國大戰(zhàn)第二十六章 魏博第二十五章 王氏三龍(二)第八十三章 好員工牛存節(jié)第一百五十一章 徐溫其人第四十四章 鬧獨立的劉仁恭第八十三章 好員工牛存節(jié)第四十六章 楊行密的安排第一百四十六章 無法無天徐知訓第三十一章 羣毆李克用(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好商好量來投降第一百八十六章 打仗過家家第五十九章 昭宗之殤第八十章 暗流洶涌第一百三十六章 韓延徽第七十章 奇葩父子第一百七十八章 哭吧哭吧不是罪第五章 僖宗奔蜀第一百二十三章 極限運動愛好者李存勖第五十七章 奇人王茂章第一百六十四章 多事之秋第四十八章 賤賤二人組第一百三十四章 耶律阿保機發(fā)家史第六十三章 三個刺兒頭一臺戲(一)第二十六章 魏博第一百九十五章 郭崇韜之死第十六章 死了一個秦宗權第一百三十章 故元城決戰(zhàn)第一百三十章 故元城決戰(zhàn)第二百零九章 趕盡殺絕第三十四章 痞子王建(一)第二百章 死伶人第二百零二章 一塌糊塗第八十四章 李存勖的改革第六章 忠武宦官楊復光第一百二十七章 鎖城術第一百二十章 徐溫父子第一百零六章 沒落的朱溫第一百零一章 朱溫很憋屈第七十九章 最後的貴族第一百八十九章 我要投降第十七章 崛起一個楊行密(一)第六十六章 大話士族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團亂麻第一百七十八章 哭吧哭吧不是罪第一百八十五章 伐蜀第四十三章 亂戰(zhàn)魏博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戰(zhàn)前夜第三章 北伐第二十章 再提“屯兵八百里”第二十五章 王氏三龍(二)第五十六章 東征西討第三十五章 痞子王建(二)第八十二章 潞州大戰(zhàn)第二百零九章 趕盡殺絕第一百八十四章 名將李存審第一百六十章 李存進的隕落第二十章 再提“屯兵八百里”第一百七十一章 唐帝李存勖第二百一十章 明宗李嗣源第七十四章 極品刺客第九十二章 高賴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鎮(zhèn)州之亂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國大戰(zhàn)第三十六章 瘋狂的李茂貞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麻城市| 长葛市| 石渠县| 武宣县| 太和县| 丰都县| 延长县| 安化县| 高陵县| 宁蒗| 呼伦贝尔市| 襄樊市| 铜梁县| 民权县| 驻马店市| 涪陵区| 南华县| 攀枝花市| 华安县| 农安县| 文化| 宜君县| 阳曲县| 堆龙德庆县| 隆安县| 宁波市| 五家渠市| 分宜县| 梁河县| 泰和县| 会东县| 北宁市| 常宁市| 江西省| 岳西县| 湖南省| 尉犁县| 辛集市| 遂昌县| 宁乡县| 咸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