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五十三章 劉掞

朱友貞大驚,立刻把王瓚換了下來,改任天平節(jié)度使戴思遠爲北面招討使,北上拒敵。

晉將石君立被擒獲之後送到了開封,朱友貞想勸降,石君立也是個硬骨頭,當場說道:

“我是晉國敗將,現(xiàn)在如果被大梁重用,即便是竭誠效死,又有誰會相信!晉王是我的主公,我又怎麼會爲仇讎所用,反戈一擊呢!”

誓死不降。朱友貞起了愛才之心,還不肯殺他,妥善安置了起來。

晉國失了石君立,隨後又貶了猛將李建及。

李建及是李存勖的親軍隊長,主管銀槍效節(jié)軍,同時還兼任魏博內外牙都將。

這個人既忠且勇,而且不愛財,得了賞賜都分給下屬,與手下人同甘共苦。

這樣的人帶的兵纔會有戰(zhàn)鬥力,有戰(zhàn)鬥力的部隊纔會頻頻立功,立功太多的部隊就會搶了友鄰部隊的風頭,風頭都被搶光了就會有人嫉妒,嫉妒的小人最會給人使絆子,所以說李建及的高光時刻長不了。

這就如同漢代的李廣一樣,他的工作重心在基層(士兵),所以用來跟上面的人打通關係的資源和精力就會少,而提拔你的人是上級而不是士兵,所以說只有羣衆(zhòng)基礎是不夠的,最主要的還是上級的人脈。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是有原因的,而現(xiàn)在的李建及也要受到小人讒害。

進讒言的人是他身邊的同事,這個人的職務是監(jiān)軍,沒錯,這是個太監(jiān)。

這個太監(jiān)跟李存勖彙報:“李建及在軍中廣施恩德,聚攏軍心,其志不小,不能再讓他帶領親兵了。”

五代時候武將造反的頻率很高,身邊的親兵隊長在親兵心中威信太高確實不是好事,所以說這個太監(jiān)的讒言說到了點子上。

李存勖沒信,但是動了疑心,有了疑心也就夠了,本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原則,李存勖罷免了李建及的現(xiàn)有職務,轉而委派對方爲代州刺史,即日上任。

李建及光明磊落,他知道有人進讒,也知道主上動疑,但仍然泰然自若,也不辯解,更不採取對策,他只一心做好自己分內的事。

調任的指令一下,人家就放了兵權,到代州上任去了。

從這件事也可以從一個側面體察出李存勖的性格特點。

這個人不傻,恰恰相反,他很聰明。聰明人都會防微杜漸,規(guī)避各種有可能發(fā)生的危險。

這裡面有個度,運用的好,說明這個人有危機意識,居安思危是長久之道;運用過了頭,那就是疑心太重,疑心太重的人身邊是不會有朋友的,也就不會有太多忠臣。

李存勖的敗亡原因我們以後會說,性格方面是原因之一。

晉國與大梁的戰(zhàn)事仍在繼續(xù)。大梁在與李存勖較勁的過程中,還要分出兵來掃除外圍戰(zhàn)場。

外圍戰(zhàn)場有兩個,一個是兗州,一個是河中。

兗州的張萬進之前投降了晉國,你敢投降,就別怕老主子派兵來打。

朱友貞爲了拿下兗州,派大將劉掞帶兵征討。

劉掞之前連吃敗仗,是個被棄用的將領,現(xiàn)在用這把牛刀來殺雞,還是手到擒來的。

劉掞帶兵圍了兗州將近一年,外面攻城的人敲敲打打,裡面守城的一方修修補補,兗州城還勉強屹立不倒,沒有破城。

城雖沒破,但也快了。張萬進派親軍將領劉處讓向李存勖求援。

李存勖正在河上和樑軍鏖戰(zhàn)呢,哪能騰出手來去救他呢,回覆就倆字兒:沒兵。

一般的使者得了這兩個字也就能屁顛屁顛回去覆命了。

劉處讓不,人家是個不見黃河不死心,不撞南牆不回頭的人,軟磨硬泡也要完成任務,你晉國不出兵,我還賴在這裡不走了!

爲此劉處讓採取了一種上訪人士經(jīng)常用的套路——堵門。

他每天在李存勖門前打晃晃,只要你李亞子敢出來,肯定被他堵住,堵住了之後就去請願。

對於這種牛皮糖的死纏爛打行爲,李存勖不勝其煩。

最後一次他又被對方堵住了,剛要發(fā)火,劉處讓就搶先說了一句話,這句話把李存勖給驚到了:

“茍不得請,生不如死!”

換句話說,你再不答應,我就死給你看!

好吧,眼看這人都拿著命上了,李存勖終於被打動了。即刻點兵跟隨劉處讓去救援兗州。

然而救兵到了,兗州卻已經(jīng)被攻破了,全城被屠,張萬進全家族滅。

老主子死了,劉處讓傷心欲絕,無處可去,李存勖看重他的忠心,拜其爲行臺左驍衛(wèi)將軍,收歸晉國所有。

劉掞打完了兗州,開始收拾河中。

河中節(jié)度使是朱友謙,這個人之前投降了晉國,但也還在大梁維持君臣關係,算是一個騎牆派。

這個騎牆派派兵攻取了同州,把大梁在同州的忠武節(jié)度使程全暉趕回了開封,然後立自己的兒子朱令德爲忠武留後,並向樑帝朱友貞請求節(jié)鉞(可以理解爲節(jié)度使的印信)。

你佔了人家的地方,還想讓對方給你頒發(fā)證書,天底下有這麼好的事兒嗎?

朱友貞大怒,嚴詞拒絕。

拒絕之後又怕朱友謙鬧事兒,所以又派使者過去,任命朱友謙本人兼任中忠武節(jié)度使。

然而這詔書下得晚了,人家朱友謙已經(jīng)向晉王請求節(jié)鉞,李存勖二話不說,拿起筆來手寫了一個送了過去,然後忠武節(jié)度使這個職位就被晉國封給了朱友謙。

我的乖乖,我說朱友謙你這兩頭下注的手段是哪裡學來的,感情真把人家朱友貞皇帝當猴兒耍了?

你敢耍皇帝,皇帝就要派人打你,派誰去好呢,劉掞。

劉掞剛打完了兗州張萬進,現(xiàn)在風頭正盛呢。朱友貞任命他爲河東道招討使,帶領感化節(jié)度使尹皓、靜勝節(jié)度使溫昭圖、莊宅使段凝一同去攻打同州。

這次樑軍是動真格的了,此戰(zhàn)關乎皇帝的臉面,所以說軍隊派來了好多,把同州里三層外三層圍了個水泄不通。

朱友謙怕了,立刻向晉國告急。

河中這個地方比較重要,李存勖早就想把它握在手中,一看朱友謙來求援了,多好的機會呢,怎能錯過。

於是派了李存審、李嗣昭、李建及,以及磁州刺史李存質四員大將帶兵馳援河中。

這樣一來,樑、晉雙方上將雲(yún)集,大兵壓境,圍繞著河中開始角力。戰(zhàn)爭的中心戰(zhàn)場一度從河上轉移到了這裡。

晉軍開進了河中,樑兵還不知道,依舊以打河中兵的心態(tài)來作戰(zhàn)。

跟河中兵打仗應該持著什麼心態(tài)呢?輕敵的心態(tài)唄。

河中兵確實不經(jīng)打,所以樑軍每次作戰(zhàn)都會一鼓破敵,然後窮追不捨,從來不用擔心遇伏啥的,因爲即便有伏兵人家也不怕,誰讓樑軍是百戰(zhàn)雄師呢。

但是這個百戰(zhàn)雄師遇到晉軍這個河東怪獸那就不夠看的了。

晉將李存審玩了一個扮豬吃老虎的計策,精選了二百晉軍悍卒,混在河中兵的隊伍裡,一起去劉掞大營門前挑戰(zhàn)。

劉掞大怒,心想我不去踢你們的場子就已經(jīng)很給面子了,你們怎麼還蹬鼻子上臉,來我這裡捋虎鬚呢,虎鬚是隨變捋的嗎,打他!

樑軍出動一千騎兵出營來戰(zhàn)。

這邊樑軍出營,河中軍就跑,那裡一跑,樑軍就猛追。追著追著被人掉過頭來猛揍一頓,樑軍大驚,心想河中兵什麼時候這麼能打了?再仔細一探查,才知道晉軍已經(jīng)入場。

既然晉軍已經(jīng)入場,樑軍就開始夾起尾巴做人了,從此不敢輕出營門。

樑兵風頭雖然被壓住了,但是軍威浩大,還在河中的地盤上屯紮著呢,他們也許打不過晉軍,但是吃掉河中那是分分鐘的事兒,無形中給河中諸將以很大壓力。

而且河中這塊地方自朱溫在位的時候就已經(jīng)歸順了大梁,軍中將領首鼠兩端,軍心不穩(wěn)。更重要的是城池被圍,城中開始缺糧了。

朱友謙的兒子們看得真切,一起向父親提意見,建議向大梁認慫,甘心做回人家臣子,以此來讓樑軍退兵。

朱友謙說了一句話:“晉王這個人待我家不薄,當初人家聽說我們有難,親自帶兵來秉燭夜戰(zhàn)。現(xiàn)在聽說樑軍打來了,又火速派兵來救,還供給我們糧草,這份恩情不淺吶,怎麼能夠有負於他呢!”

於是決心抵抗,死守城池。

其實河中兵死守城池也就夠了,外圍的戰(zhàn)事由晉軍來打。

晉將李存審分兵攻打華州,打下了外城,樑軍震動。

進而晉軍齊聚樑軍營門,叫囂挑戰(zhàn)。劉掞大怒,全軍出戰(zhàn),大敗,退守羅文寨。

這場戰(zhàn)敗之後,劉掞就不輕易出門了,出門怕被打。

第一百章 柏鄉(xiāng)之戰(zhàn)(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康延孝第十五章 決戰(zhàn)汴州第一百零三章 楊守光登基第二百一十一章 馮道第一百三十二章 貝州城最終結局第十五章 決戰(zhàn)汴州第六十四章 三個刺兒頭一臺戲(二)第一百零二章 腦殘的劉守光第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二十七章 朱珍的結局(一)第二百零七章 李存勖之殤:興教門之亂第一百五十八章 李存勖與阿保機第一百二十七章 鎖城術第二百零二章 一塌糊塗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戰(zhàn)前夜第一百三十一章 晉陽保衛(wèi)戰(zhàn)第一百四十章 猛人李橫衝第八十四章 李存勖的改革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知誥的崛起第六十九章 後梁與諸侯第一百五十二章 德勝渡第三十七章 英雄氣短李存孝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燕(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王處直的悲劇第二十五章 王氏三龍(二)第四十五章 巨能作的李罕之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團亂麻第九章 黃巢之死第二百零五章 二李之徵第一百五十八章 李存勖與阿保機第一百六十六章 楊劉第四十九章 可憐的昭宗第九十章 朝廷與藩鎮(zhèn)第一百二十六章 使詐的周德威第一百五十三章 劉掞第二百一十八章 朝廷第一百九十一章 望夫石第八十三章 好員工牛存節(jié)第八十八章 王牌對王牌第二十一章 (又)有人稱帝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韓延徽第一百七十四章 伶官第四十六章 楊行密的安排第一章 憤青是怎樣煉成的第三十二章 戰(zhàn)神李存孝(一)第二百零四章 造反的李嗣源第四十六章 楊行密的安排第六十二章 田頵的怨氣第一百零七章 朱溫之死第一百八十四章 名將李存審第二十七章 朱珍的結局(一)第六十三章 三個刺兒頭一臺戲(一)第一百八十章 羅貫第一百八十七章 好商好量來投降第二百一十八章 朝廷第六十五章 可憐的大唐第四十章 王鎔的魅力第八十四章 李存勖的改革第一百章 柏鄉(xiāng)之戰(zhàn)(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猛人康延孝第一百一十八章 徐溫的手段第九十二章 高賴子第一百九十八章 康延孝第一百二十八章 劉掞的苦惱第二百一十二章 幽你一默第十八章 崛起一個楊行密(二)第二百零三章 烽煙四起第三十一章 羣毆李克用(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郭崇韜第四章 兵鋒所指——長安!第一百四十章 猛人李橫衝第一百二十六章 使詐的周德威第一百二十九章 朱友貞其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名將李存審第一百五十九章 晉將之冢第一百八十五章 伐蜀第八十三章 好員工牛存節(jié)第一百九十三章 內鬥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團亂麻第五十九章 昭宗之殤第一百三十四章 耶律阿保機發(fā)家史第一百零五章 棗強第八十八章 王牌對王牌第一百三十章 故元城決戰(zhàn)第一百七十章 滅樑(二)第八十四章 李存勖的改革第一百八十七章 好商好量來投降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燕(二)第五十八章 征戰(zhàn)魯東第一百六十七章 悲催的王彥章第一百一十九章 王茂章最後的表演第二百二十章 明宗明否第三十四章 痞子王建(一)第五十章 王建與李茂貞第一百零九章 新的造反天團第三十一章 羣毆李克用(二)第六十九章 後梁與諸侯第二百零八章 善後第一百章 柏鄉(xiāng)之戰(zhàn)(二)
第一百章 柏鄉(xiāng)之戰(zhàn)(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康延孝第十五章 決戰(zhàn)汴州第一百零三章 楊守光登基第二百一十一章 馮道第一百三十二章 貝州城最終結局第十五章 決戰(zhàn)汴州第六十四章 三個刺兒頭一臺戲(二)第一百零二章 腦殘的劉守光第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二十七章 朱珍的結局(一)第二百零七章 李存勖之殤:興教門之亂第一百五十八章 李存勖與阿保機第一百二十七章 鎖城術第二百零二章 一塌糊塗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戰(zhàn)前夜第一百三十一章 晉陽保衛(wèi)戰(zhàn)第一百四十章 猛人李橫衝第八十四章 李存勖的改革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知誥的崛起第六十九章 後梁與諸侯第一百五十二章 德勝渡第三十七章 英雄氣短李存孝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燕(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王處直的悲劇第二十五章 王氏三龍(二)第四十五章 巨能作的李罕之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團亂麻第九章 黃巢之死第二百零五章 二李之徵第一百五十八章 李存勖與阿保機第一百六十六章 楊劉第四十九章 可憐的昭宗第九十章 朝廷與藩鎮(zhèn)第一百二十六章 使詐的周德威第一百五十三章 劉掞第二百一十八章 朝廷第一百九十一章 望夫石第八十三章 好員工牛存節(jié)第八十八章 王牌對王牌第二十一章 (又)有人稱帝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韓延徽第一百七十四章 伶官第四十六章 楊行密的安排第一章 憤青是怎樣煉成的第三十二章 戰(zhàn)神李存孝(一)第二百零四章 造反的李嗣源第四十六章 楊行密的安排第六十二章 田頵的怨氣第一百零七章 朱溫之死第一百八十四章 名將李存審第二十七章 朱珍的結局(一)第六十三章 三個刺兒頭一臺戲(一)第一百八十章 羅貫第一百八十七章 好商好量來投降第二百一十八章 朝廷第六十五章 可憐的大唐第四十章 王鎔的魅力第八十四章 李存勖的改革第一百章 柏鄉(xiāng)之戰(zhàn)(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猛人康延孝第一百一十八章 徐溫的手段第九十二章 高賴子第一百九十八章 康延孝第一百二十八章 劉掞的苦惱第二百一十二章 幽你一默第十八章 崛起一個楊行密(二)第二百零三章 烽煙四起第三十一章 羣毆李克用(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郭崇韜第四章 兵鋒所指——長安!第一百四十章 猛人李橫衝第一百二十六章 使詐的周德威第一百二十九章 朱友貞其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名將李存審第一百五十九章 晉將之冢第一百八十五章 伐蜀第八十三章 好員工牛存節(jié)第一百九十三章 內鬥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團亂麻第五十九章 昭宗之殤第一百三十四章 耶律阿保機發(fā)家史第一百零五章 棗強第八十八章 王牌對王牌第一百三十章 故元城決戰(zhàn)第一百七十章 滅樑(二)第八十四章 李存勖的改革第一百八十七章 好商好量來投降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燕(二)第五十八章 征戰(zhàn)魯東第一百六十七章 悲催的王彥章第一百一十九章 王茂章最後的表演第二百二十章 明宗明否第三十四章 痞子王建(一)第五十章 王建與李茂貞第一百零九章 新的造反天團第三十一章 羣毆李克用(二)第六十九章 後梁與諸侯第二百零八章 善後第一百章 柏鄉(xiāng)之戰(zhàn)(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墨竹工卡县| 乌拉特中旗| 盘锦市| 江油市| 务川| 永定县| 巍山| 桓仁| 抚州市| 收藏| 永德县| 临湘市| 黄陵县| 平阳县| 富裕县| 化州市| 江陵县| 阳城县| 凤翔县| 民勤县| 盘锦市| 威信县| 扎囊县| 永春县| 涞源县| 卓尼县| 永州市| 香港 | 彰武县| 嘉禾县| 海门市| 黔江区| 绥棱县| 澎湖县| 崇文区| 陵水| 潞城市| 靖宇县| 古交市| 东宁县| 迁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