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十四章 三個刺兒頭一臺戲(二)

面對手下們的譏諷,臺濛不以爲意,他說:

“田頵是久經戰陣的老將,足智多謀,不能不小心對待啊。”

如此一來,手下人笑得更歡了。

臺濛的小心得到了豐厚的回報。

田頵派出斥候偵查臺濛的軍情,斥候回來說:“臺濛的營寨狹小,從規模上看只能夠容納兩千人,不足爲慮。”

田頵本來就輕視臺濛,聽到這個消息更加放心了,不再召集外地軍隊前來匯合,他認爲自己手頭的這些軍隊就夠用了。

這是個錯誤的判斷,田頵將爲此付出慘痛的代價。

田頵和臺濛很快就見面了,兩軍遭遇的地方在廣德。

戰前,臺濛不慌不忙地翻包裹,拿出來一沓書信——這些書信是楊行密寫給田頵手下的各位將領的。

臺濛揮舞著書信對田頵說了一句很奇葩的話:

“您不介意我把這些信送交給您的手下吧?”

怎麼會不介意,你這傢伙是來打仗的還是送信的,能再不務正業一點嗎!

田頵本來想說很介意的,但轉念一想,那不就等同於示弱了嗎。

再說了,臺濛這小子能有幾斤幾兩,我還不知道嗎,任他折騰去,看他還能折騰出什麼花樣來!

田頵大笑:“不介意,不介意,你請便!”

臺濛優哉遊哉地把書信分發了下去,然後氣定神閒地看對方的反應。

楊行密是個寬厚長者,他的人格魅力是很大的,田頵的手下雖然跟著造反,但對楊行密還是很敬重的。

臺濛一送信,田頵手下的將領們都下馬叩拜領受。

仗還沒打呢,一幫子將領先下馬向對方低頭,這仗還怎麼打?

再說了,這些將領手裡捧著楊行密寫來的信,心裡就開始發暖,心裡頭一暖,拳頭就硬不起來了,士氣大沮。

臺濛見火候差不多了,一聲令下,軍隊突然開始衝鋒,一頓猛打之後,田頵戰敗,退走。

田頵心裡那個氣啊,他縱橫沙場這麼多年,什麼時候這麼憋屈過,咬牙切齒要把場子找回來。

雙方又戰於黃池。

這一次臺濛不衝鋒了,他剛一接仗就開始往後退,退著退著就開始逃跑。

田頵一看,我讓你跑了嗎,你給我回來,等我打盡興了再說!

帥軍猛追。

這一追就追出了問題,落入了臺濛事先佈置好的口袋陣,田頵被打得大敗,損兵無數,狼狽逃回宣州。

這一次田頵也不急了,也不怒了,緊閉城門開始搞防守。

臺濛順勢進軍,合圍宣州。

老巢被圍了,這可不是小事。田頵火速召集蕪湖的軍隊回援。

蕪湖那裡有田頵的水軍,還有步兵、騎兵兩萬,這些是宣州軍的主力。

主力很快就回到了宣州城下,但他們發現了一個問題,進不去。

因爲臺濛正在圍城。

這就很尷尬了。恰在此時,李神福也開始進逼宣州,蕪湖的兵馬如風箱裡的老鼠,兩頭受氣,很受打擊。

看來這次造反是不可能成功了,宣州軍的將領們又沒有不成功就成仁的覺悟,因此帶著軍隊集體投降了事。

田頵手下的郭行、王壇、汪建等將領,以及當塗、廣德等地的駐防部隊全部投降,重新回到了楊行密的懷抱。

如此一來,田頵手裡就只剩下宣州一座孤城了。

田頵不是一個坐以待斃的人,他是個名將,名將就要有名將的風度。

名將田頵準備殊死一搏,他組織了三百人的敢死隊,自己親自做敢死隊隊長,帶兵向城外臺濛的大營猛衝,想要上演一出萬軍之中取敵方上將首級的好戲。

很可惜臺濛很不配合,他見田頵要出來拼命,跑了!

自己跑不算,還要帶著軍隊跑。

田頵一看,有戲!即便殺不了臺濛,突出重圍總是沒問題的。於是跨過護城河猛追。

臺濛要的就是這種效果。他見田頵追得近了,回軍掩殺,把田頵帶的敢死隊圍起來一陣猛打。

田頵受不了了,在親兵的護持下殺出重圍,向宣州城的方向逃跑。

快要跑到城門口的時候出事了,事情出在護城河的那座橋上。

田頵剛縱馬奔到橋上,橋塌了,田頵被掀翻在馬下。

後面追兵眼睛一亮,隨即發紅,爭先恐後去割田頵的腦袋。然後田頵毫無疑問地被斬首。

田頵也是有能耐的人,手下自然不乏忠心的追隨者,這些人瘋魔了一般和臺濛的軍隊進行死戰。

臺濛沒辦法了,拿了田頵的腦袋給他們看,這些人悲痛欲絕,潰散而走,宣州城隨即被攻克。

楊行密和田頵是同鄉,從小就十分要好,甚至結成了異性兄弟。

田頵的首級被送到揚州的時候,楊行密落淚了。

他赦免了田頵的老母親,並帶著一羣兒子去拜見這位老人家,與兒子們一起下跪行禮,以子孫之禮來侍奉她,爲其養老送終。

田頵之前圍過錢鏐的杭州城,並擄了錢鏐之子錢傳瓘爲人質。

造反的過程中田頵一旦吃了敗仗,就要回來殺錢傳瓘泄憤,田頵之母以及宣州都虞候郭師從多方周旋,終於保住了錢傳瓘的性命。

田頵兵敗身死,錢傳瓘被郭師從送回了杭州。爲了報答對方的救命之恩,錢傳瓘任命其爲鎮東都虞候。

這些都是後話。

話說王茂章本來要來打田頵立功的,結果臺濛下手太快了,他沒趕上。

楊行密就說算啦,你還是回去接著打潤州吧。

潤州是安仁義的地盤,這位仁兄和田頵同時造反,現在田頵死了,他還在蹦躂。

安仁義剛開始造反的時候也瘋狂過,他首先帶兵攻打常州。

常州刺史李遇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兒,帶兵出城迎戰,衝著安仁義一頓大罵。

安仁義也是跟著楊行密打天下的元老級人物,頭腦很清晰,他對手下人說:

“李遇敢罵我,肯定有埋伏,撤退!”

然後帶兵走了。

事後證明,李遇果然設下了伏兵。

щщщ?TтkΛ n?CO

老將就是老將,不服不行啊。

楊行密聽說安仁義造反,派王茂章去收拾他。

王茂章領了這個差使,馬不停蹄,馳擊安仁義。

雙方都是猛將,大戰了三百回合,誰也沒打過誰,僵住了。

楊行密坐不住了,他又派了一個人去幫助王茂章,這個人是徐溫。

徐溫是個重要人物,建議大家記住他。因爲楊行密死後就是這個人在吳國專權。

現在徐溫的資歷並不老,他之前通過一件事受到了楊行密的賞識,逐漸委以重任。

話說當初楊行密讓副使李承嗣主持淮南事務,自己則親自掛帥,去征討朱溫。

大軍未動,糧草先行,楊行密打算用大船來運送糧草。

當時身爲都知兵馬使的徐溫對此持不同意見,他說:

“運糧的水路寬窄不一,有的地方淤塞難行,建議用小舟來運糧,這樣容易通過。”

楊行密聽取了他的建議。

隨後淮南大軍攻打徐州,被朱溫手下猛將牛存節擊退,轉而抵達宿州城下。

此時天上大雨連綿不絕,重載的大船都不能從水路上通過,軍隊有斷糧的風險,這時候運糧的小舟發揮了很大作用。

後來宿州沒有打下來,楊行密在外行軍日久,從來沒有斷過糧,全師返回淮南。

通過這件事,楊行密對徐溫另眼相看,開始予以重用。

這一次,徐溫立功的機會又來了。

他帶著軍兵來和王茂章匯合,給手下軍兵們換上王茂章軍隊的衣服、旗幟。

這樣一來可以達到魚目混珠的效果,安仁義不知道對方已經增兵了,照常出戰。

王茂章、徐溫雙雙出擊,圍住對方一陣拳打腳踢,把安仁義給打蒙了,倉惶退走。

經此一戰,安仁義再也不敢出城迎敵了。

對方做了縮頭烏龜,還真就拿他沒辦法。

徐溫對王茂章說,兄弟我真是沒轍了,老哥你看著辦吧。

王茂章心想既然硬攻不得,那就打溫情牌吧,寫信給楊行密報告。

楊行密一點就透,派人向安仁義招降:

“你的功勞我是不會忘記的,如果能夠負荊請罪,前來歸降,我還能給你安排一個節度副使噹噹,只是不能掌兵,你意下如何呢?”

安仁義說我意下不怎麼如何,還是想搏一把,你把我打服了再說吧。

楊行密說行,那咱就走著瞧吧。命令王茂章猛攻。

王茂章的火氣也上來了,心想安仁義你這不是敬酒不吃吃罰酒嗎,那就別怪我不客氣了。

王茂章用計招降的同時也沒有閒著,他命令士兵挖土,時間一長掘出了一條地道通到了潤州城裡面去,大軍從地道入城,一戰而克之。

安仁義見大勢已去,領著一大家子人跑到城門樓上去了。攻城部隊懾於他的威名,不敢硬攻。

安仁義站在城樓上俯視衆人,看到了淮南將領李德誠,對他喊道:

“李將軍,請登樓一會!”

李德誠懷著幾分不安、幾分激動,屁顛屁顛跑到了安仁義跟前。

安仁義對他說道:“早前攻城的時候,許多將領都在辱罵我,唯獨你閉口不言,顯然是知禮之人。我現在就把這份大功送給你。”

安仁義束手就擒,並將愛妾贈送給李德誠。

隨後安仁義連同其子被押送至揚州,斬首示衆。

截至目前,造反三人組已經被平定了兩個,最後一個就是朱延壽。

朱延壽在戰場上是個猛人,但在內部鬥爭上就不夠看了。

自從截獲了田頵寫給他的信後,朱延壽就已經暴露了,但是他還不自知,認爲自己的姐夫楊行密還被矇在鼓裡。

其實真正被矇在鼓裡的人是他本人。

楊行密不想多線作戰,所以將計就計,打算智取朱延壽。

智取的方法就是裝病,具體裝什麼病好呢。

頭疼腦熱拉肚子、缺胳膊少腿的這些病都不太好裝,那就裝失明吧。

於是乎,楊行密“瞎了”。

楊行密一瞎,朱夫人肯定第一個知道,立刻告訴了自己的弟弟朱延壽。

朱延壽當時正在宿守壽州,這是個要塞,不能輕易離開,於是就跟姐姐說道:“你再確定一下,別是姐夫他詐瞎吧。”

朱夫人說那好辦,看我的!

朱夫人領著楊行密外出遊玩,走著走著就到了一顆大樹跟前,看楊行密的反應。

楊行密也真豁得出去,臉色如常,腳步不停,衝著大樹就撞過去了。

只聽“咚”的一聲,楊行密仰面就倒,頭破血流,直接暈了過去。

朱夫人“大驚”,慌忙去扶他。

不一會兒,楊行密悠悠醒轉,衝著朱夫人哭道:

“我不幸失明,孩子們又都太小,偌大的基業總要有人託付,我的意思是交給孩子他舅來打理,你意下如何呢?”

朱夫人大喜,火速寫信給朱延壽,讓他來搞交接。

朱延壽遲疑了。

楊行密不是一個庸人,他怎麼可能瞎呢,更出奇的是自己這裡剛要造反,對方就瞎了。

這是老天爺眷顧自己呢,還是對方挖了一個坑在等自己往下跳?

朱延壽決定再試一試,連續派了幾波使者到揚州去探望楊行密。

楊行密演戲演全套,使者明明在左邊,他偏偏衝著右邊說話;使者遞給他禮物,他就兩手抓瞎,摸索著來接。整套失明的動作如同行雲流水般不著痕跡,全無破綻,使者們都信了。

使者信了,朱延壽不得不信。

他現在終於確定,自己纔是上天的寵兒,吳國的基業就要落在自己手裡了。

朱延壽離開壽州,興沖沖地跑到揚州去搞交接。

楊行密吩咐徐溫,讓他好好準備一番,然後在手下人攙扶下出門迎接。

朱延壽跑到楊行密跟前,近距離探察對方的一雙瞎眼,關切地問道:“姐夫,您怎麼這樣了呢?”

楊行密睜開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說道:“我怎麼樣了呢?”

朱延壽大驚,撒腿就跑。然後沒跑成,因爲雙手被楊行密給扣住了。

身邊徐溫手起刀落,把朱延壽砍倒在地。

殺了朱延壽,楊行密的眼疾立馬就好了,回頭就把朱夫人給休了(楊行密算是厚道的,給她找了個好人家,再嫁了)。

大功告成!

朱延壽一死,壽州城裡有一個美人傷心落淚了。

這位美人是朱延壽的妻子,王氏。

王氏本來不贊成朱延壽造反,但勸不住。

後來朱延壽要啓程去揚州,王氏心裡不安,對丈夫說道:“夫君此去兇吉難測,我要你每天派一個人來給我報平安!”

朱延壽大笑應允。

朱延壽死後,自然就沒有人去報平安了。

王氏淚眼朦朧,情知夫君兇多吉少,便大開府庫,將錢財分賞給府中下人。遣散衆人後帶著家人登樓自焚。

臨死之前王氏說了一句話:“我要葬身以火,決不能以完好之軀受仇人凌辱!”

王氏,真乃烈婦也。

至此,三個造反的刺兒頭全被楊行密拔除了。

內患已了,楊行密開始出門打人。

第三十四章 痞子王建(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徐溫的手段第一百四十章 猛人李橫衝第十七章 崛起一個楊行密(一)第二百零九章 趕盡殺絕第十九章 馬楚政權的興起第一百一十九章 王茂章最後的表演第一百七十二章 諸侯的應對第六十五章 可憐的大唐第二十一章 (又)有人稱帝了第一百三十七章 短命的李存矩第一百二十一章 拳來腳往第十一章 江湖大哥李克用第十一章 江湖大哥李克用第一百七十六章 亂政第一百一十六章 立儲風波第九十三章 南漢帝國發家史(一)第二百零九章 趕盡殺絕第四十七章 清口戰役第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七十五章 鬧市殺人事件第一百七十章 滅樑(二)第十四章 朱溫的崛起第十四章 朱溫的崛起第五十二章 小弟不好當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戰前夜第一百五十五章 鎮州之亂第一百七十四章 伶官第一百五十七章 王處直的悲劇第十七章 崛起一個楊行密(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短命的李存矩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掞第八章 黑鴉軍第一百零四章 朱溫的獨角戲第三十一章 羣毆李克用(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鎖城術第二十七章 朱珍的結局(一)第二百一十八章 朝廷第一百六十一章 精明的符習第八十五章 三國開撕第一百六十九章 滅樑(一)第三十二章 戰神李存孝(一)第二十八章 朱珍的結局(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使詐的周德威第一百五十四章 劉掞的落幕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燕(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死局第十九章 馬楚政權的興起第六十三章 三個刺兒頭一臺戲(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使詐的周德威第二十九章 河陽之亂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國大戰第八十六章 王重師的悲哀第三十八章 李存孝的怨氣第十三章 亂戰中原第五十三章 河東之戰第八十一章 搞好家務事第一百零八章 朱友珪的局第九十七章 錢鏐的那些事兒第六十五章 可憐的大唐第五章 僖宗奔蜀第七十二章 淮南之變(二)第八十二章 潞州大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邊兒那點兒事兒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國大戰第二百一十六章 阿保機第四十三章 亂戰魏博第五十七章 奇人王茂章第八十三章 好員工牛存節第五十五章 鳳翔之圍第二百二十章 明宗明否第一百五十七章 王處直的悲劇第一百六十三章 張承業與李存勖第一百三十七章 短命的李存矩第五十八章 征戰魯東第十一章 江湖大哥李克用第三十八章 李存孝的怨氣第一百八十九章 我要投降第九十二章 高賴子第四十四章 鬧獨立的劉仁恭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戰之後第一百五十一章 徐溫其人第五十四章 猛人氏叔琮第三十五章 痞子王建(二)第九十七章 錢鏐的那些事兒第一百一十六章 立儲風波第二十二章 董昌的死亡之謎第一百六十八章 存亡之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拳來腳往第六十一章 杭州之圍第二十五章 王氏三龍(二)第九十八章 禍起鎮州第一百五十二章 德勝渡第八十三章 好員工牛存節第八十二章 潞州大戰第二百零三章 烽煙四起第七章 兩個人的舞臺第二百一十八章 朝廷第二百一十四章 無恥房知溫第一百五十七章 王處直的悲劇
第三十四章 痞子王建(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徐溫的手段第一百四十章 猛人李橫衝第十七章 崛起一個楊行密(一)第二百零九章 趕盡殺絕第十九章 馬楚政權的興起第一百一十九章 王茂章最後的表演第一百七十二章 諸侯的應對第六十五章 可憐的大唐第二十一章 (又)有人稱帝了第一百三十七章 短命的李存矩第一百二十一章 拳來腳往第十一章 江湖大哥李克用第十一章 江湖大哥李克用第一百七十六章 亂政第一百一十六章 立儲風波第九十三章 南漢帝國發家史(一)第二百零九章 趕盡殺絕第四十七章 清口戰役第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七十五章 鬧市殺人事件第一百七十章 滅樑(二)第十四章 朱溫的崛起第十四章 朱溫的崛起第五十二章 小弟不好當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戰前夜第一百五十五章 鎮州之亂第一百七十四章 伶官第一百五十七章 王處直的悲劇第十七章 崛起一個楊行密(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短命的李存矩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掞第八章 黑鴉軍第一百零四章 朱溫的獨角戲第三十一章 羣毆李克用(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鎖城術第二十七章 朱珍的結局(一)第二百一十八章 朝廷第一百六十一章 精明的符習第八十五章 三國開撕第一百六十九章 滅樑(一)第三十二章 戰神李存孝(一)第二十八章 朱珍的結局(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使詐的周德威第一百五十四章 劉掞的落幕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燕(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死局第十九章 馬楚政權的興起第六十三章 三個刺兒頭一臺戲(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使詐的周德威第二十九章 河陽之亂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國大戰第八十六章 王重師的悲哀第三十八章 李存孝的怨氣第十三章 亂戰中原第五十三章 河東之戰第八十一章 搞好家務事第一百零八章 朱友珪的局第九十七章 錢鏐的那些事兒第六十五章 可憐的大唐第五章 僖宗奔蜀第七十二章 淮南之變(二)第八十二章 潞州大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邊兒那點兒事兒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國大戰第二百一十六章 阿保機第四十三章 亂戰魏博第五十七章 奇人王茂章第八十三章 好員工牛存節第五十五章 鳳翔之圍第二百二十章 明宗明否第一百五十七章 王處直的悲劇第一百六十三章 張承業與李存勖第一百三十七章 短命的李存矩第五十八章 征戰魯東第十一章 江湖大哥李克用第三十八章 李存孝的怨氣第一百八十九章 我要投降第九十二章 高賴子第四十四章 鬧獨立的劉仁恭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戰之後第一百五十一章 徐溫其人第五十四章 猛人氏叔琮第三十五章 痞子王建(二)第九十七章 錢鏐的那些事兒第一百一十六章 立儲風波第二十二章 董昌的死亡之謎第一百六十八章 存亡之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拳來腳往第六十一章 杭州之圍第二十五章 王氏三龍(二)第九十八章 禍起鎮州第一百五十二章 德勝渡第八十三章 好員工牛存節第八十二章 潞州大戰第二百零三章 烽煙四起第七章 兩個人的舞臺第二百一十八章 朝廷第二百一十四章 無恥房知溫第一百五十七章 王處直的悲劇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山县| 仁布县| 太湖县| 房产| 株洲县| 长武县| 买车| 颍上县| 苍山县| 鄂州市| 高淳县| 肥城市| 安达市| 文昌市| 广安市| 潞西市| 电白县| 营口市| 中卫市| 南部县| 安顺市| 吉首市| 泰顺县| 盘山县| 梓潼县| 通城县| 沾益县| 抚远县| 鸡泽县| 冷水江市| 多伦县| 布拖县| 富阳市| 嘉鱼县| 彰化县| 繁昌县| 新竹县| 德州市| 上饶县| 德钦县| 西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