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十七章 奇人王茂章

王師範按部就班地實施著自己的三大部署。

第一件事很成功。

淮南楊行密本來就是朱溫的死對頭,在接到王師範的求援信後慨然應允,派出了一員驍將領了七千步騎北上增援。

這員驍將就是大名鼎鼎的王茂章(又名王景仁),接下來他會有很精彩的表演。

第二件事功敗垂成。

執行斬首計劃的人是張居厚,他挑選了兩百名壯漢爲車伕,組織了一個車隊向西進發,打出的旗號是到朱溫大營裡去勞軍,而勞軍的物資就是滿車的武裝到牙齒的軍兵。

這是一支奇兵,如果運用的好,可以在朱溫出面接見的時候突然發難,將其斬殺。

當然斬殺朱溫之後這些人也就回不來了,肯定會被暴怒的樑兵殲滅,從這個角度來講這是一羣死士。

這羣死士前期突進的很順利,從山東千里迢迢趕到關中,沿途都是朱溫的轄區,他們竟然混過了諸多關口的盤查,穿越了潼關,到達華州。

當時朱溫很可能就在華州。

шшш ¤TTKдN ¤¢ Ο

張居厚領著車隊從華州東城進城,這些人如果能夠順利進城,刺殺行動就成功了九成。

但是東城門的守將是婁敬思,這是個細心的人,他感覺這麼大的一支車隊應該仔細覈查一番,所以逐輛大車開門檢查。

張居厚說你不能開門,這些都是給大王(朱溫)的禮物,你沒資格看。再說了你這一番檢查下來,把東西都弄亂了,大王怪罪下來我怎麼說呢。

婁敬思說這我不管,城門既然是我守著就要按我的規矩來,你越是不讓我檢查就越是說明裡面有問題,我就越要檢查。

張居厚說行,那你就檢查吧,然後就把手搭到刀柄上去了。

婁敬思一開車廂,裡面伏兵四出,旁邊張居厚手起刀落,先把婁敬思給砍了。

這樣一來就暴露了,華州城門火速關閉,守兵四集,矇混進城是沒戲了。

張居厚沒辦法,只能來硬的,開始攻城。

攻城並不佔優勢,因爲張居厚手下軍兵不夠,車裡的伏兵再加上二百車伕,滿打滿算也就幾千人,這些人就算都是特種兵,能打下華州城來也是癡心妄想。

奇兵的重點就在一個“奇”字,在暴露的一剎那,斬首計劃也就宣告失敗了。

張居厚攻城失敗,帶兵撤走。

然後來說第三件事,這件事所託非人,反而起了反作用。

王師範派了一個名叫苗公立的間諜到汴州去打探虛實。這名間諜的公開身份是溝通雙方關係的使者,他手裡拿著王師範的介紹信。

苗公立到了汴州,把城內的兵力分佈以及城防設施佈置都記錄了下來,他認爲汴州空虛,可以發兵攻取。

到此爲止,苗公立的任務完成的還是很出色的,但在離開汴州之前他被一個人叫住了,這個人名叫裴迪。

裴迪是什麼人呢,他是朱溫的後勤大總管。

這個人很精明,他有個十分突出的特長,那就是善於理財徵稅,精於會計賬簿,是個聚財能手。

朱溫前線打仗,裴迪在後方提供穩固的軍備供應,從來沒有出過差錯,所以說他之於朱溫,猶如蕭何之於劉邦,是個舉足輕重的人物。

裴迪當時主管汴州事務,聽說平盧的王師範派人來了,就把苗公立找過來問話。

當裴迪問到魯東兵事的時候,苗公立神色一緊,但瞬間又恢復了常態,想要輕描淡寫地敷衍過去。

但裴迪是個細心人,他敏銳地察覺到了對方細微的表情變化,於是斥退左右,秘密審訊苗公立,最後把王師範想要襲擊汴州的軍事計劃全都摳了出來。

這可是個天大的計劃,裴迪被鎮住了。

他是個明謀善斷的人,當即特事特辦,在沒有請示朱溫的情況下,派朱友寧帶兵巡察鄆、兗等地,提前部署防禦措施,應對青州兵的進攻。

朱友寧前腳剛佈置完畢,王師範的多路大軍就殺過來了。

王師範志在必得,而且積蓄力量已久,這次開展了一次聲勢浩大的全面進攻,對邊界多個城池發動突襲。

如果對方真的毫無防備,猝然遭襲之下肯定大敗虧輸,城池易手。

這樣一來也就能取得先聲奪人的優勢,之後再跟朱溫掰手腕也就容易多了。

但是朱友寧的出現讓王師範的全盤計劃功敗垂成。

汴州軍在前線各城都提前做好了準備,王師範多路大軍乘興而來,敗興而歸,搞了個灰頭土臉又退了回去。

但有一路軍兵是成功的,這路軍兵由劉掞統軍,攻擊的目標是大城池兗州。

當時葛從周被朱溫表奏爲泰寧節度使,老巢就在兗州,葛從周帶兵隨朱溫西征,本人當時並不在城中。

劉掞做足了攻城前的準備工作,他讓人化裝成賣油翁,到兗州城內查找可以破城的薄弱點。

這個間諜很是不辱使命,他通過仔細探察,發現兗州城的下水道通往城外,可以進人,回來後向劉掞做了仔細彙報。

劉掞大喜,夜裡派出五百精銳從下水道爬入城中,大軍裡應外合,輕鬆拿下兗州。

劉掞第一時間進城,趕到城內葛從周的府第,拜見對方老母,並派人把對方家眷保護起來。

在劉掞攻打兗州的同時,王師範親領大軍圍攻齊州。

樑軍大將朱友寧已經在齊州恭候多時了,他和王師範拉開陣勢大打出手。

朱友寧很猛,斬殺青州兵千餘人,奪馬千匹,王師範退卻。

朱溫聽聞朱友寧取勝,大喜,上奏昭宗皇帝,拜友寧建武軍節度使,賜號“迎鑾毅勇功臣”(現在皇帝是朱溫家的,想怎麼玩就怎麼玩)。

朱溫命令朱友寧乘勝進軍,並命令葛從周收復兗州。

朱友寧不辱使命,圍攻王師範的博昌城,下之,然後屠城。死者屍體枕藉,堵塞河道,清河之水爲之不流。

這還不算完,朱友寧狂飆突進,又破登州,進圍平盧治所青州。

從打人到被人打,王師範只用了很短的時間。這一方面說明他確實不擅長打仗,另一方面也說明對面的朱友寧太能打了。

王師範當時就在青州,帶兵堅守城池。

正所謂惡人自有惡人磨,朱友寧能打是吧,比他更能打的來了!

楊行密的大將王茂章適時趕到,這是個狠人,史書記載此人“驍勇剛悍,質略無威儀,臨敵務以身先士卒”。

說白了就是能文能武,平易近人,打仗的時候帶頭往前衝,完全甩開膀子不要命。

王茂章到了青州城下,也不進城,背城下寨,建立了兩座大營,把青州城擋在了後面。

意思是說要打青州城先打我!

這人厚道啊。

朱友寧一看,怎麼來了這麼一個不怕死的。既然你這麼想護著青州城,我就先拿你開刀!

友寧夜襲王茂章大營。

他想著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所以先撿取了一座大營猛攻,而王茂章當時在另一座大營裡。手下向王茂章告急,勸其火速赴援,王茂章不爲所動。

隨後大營告破,朱友寧追殺敗軍,向第二座大營猛攻,連戰不已。

打著打著,天快亮了。

王茂章見對方士氣已弱,師老兵疲,笑道:“是時候去會一會那黃口小兒了!”

披甲上馬,提兵出戰,一鼓破敵,陣斬友寧,大殺四方。

這時候王師範也從城內殺出,合擊樑軍大營。

樑軍主將被斬,大潰,死傷無數,青州圍解。

王茂章以朱友寧之首向楊行密報捷。

朱溫當時正在攻打鄆州,聽聞侄子被斬,大怒,帶兵二十萬急行軍,前來報仇。

王茂章堅守營寨,並不出戰。

朱溫派大將輪番搦戰,在淮南軍大營前叫罵不止,如此數日。

淮南軍衆將激怒不已,紛紛請戰,王茂章卻充耳不聞,責令衆將:“誰敢不聽號令出寨迎敵,斬!”

時間一長,樑兵懈怠了。

王茂章見時機成熟,毀掉營寨,疾馳出戰,帶頭衝破樑兵十餘軍,來往衝突如入無人之境。戰酣退坐,召集衆將暢飲,酒後復戰,如虎入羊羣。

朱溫在高崗上觀戰,驚問左右道:“飲酒者何人?”

手下找來降卒詢問,答道:“此王茂章是也?!?

朱溫慨嘆:“吾若能得此人,取天下易如反掌耳!”

因此起了愛才之心。

此戰,樑軍敗走。

王茂章解了青州之圍,考慮到樑兵勢大,己方兵微將寡,雖然僥倖取勝,勢必不能久持,決定退兵。王師範留之不住。

朱溫聽說王茂章要走,派兵急追。

淮南兵大恐,惶惶不安。

王茂章令裨將李虔裕帶兵在山下設伏,自己則解下馬鞍,席地就寢,揚言道:“待朱溫來,吾與諸君共破之!”

淮南兵見主將如此氣定神閒,軍心稍安。

然而李虔裕是個明白人,他也知道王茂章此舉是爲了穩定軍心,如若真的與樑兵死磕,就算是淮南兵個個能夠以一當十,也要全部報銷在這裡,因爲軍力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李虔裕對王茂章說:“樑兵就要追來了,您趕快帶主力走,我將拼死爲您斷後!”

王茂章說:“要戰一起戰,我豈能獨走!”

李虔裕:“我們這次帶出來的都是淮南精銳,如果都在這裡打光了,以後誰爲楊公(楊行密)守淮南?大人再若不走,將成爲淮南罪人!”

李虔裕再三苦諫,王茂章帶兵南下,急行奔回淮南。

樑軍很快追來,李虔裕帶所部兵馬阻敵,戰鬥瞬間進入白熱化。

樑軍勢大,如山崩海涌,他們想要以最快速度進行突破,進而追擊王茂章率領的主力軍,因此戰鬥一打響就投入了全部力量,想要一戰而克之。

李虔裕兵少,防線守得很吃力,一時間陷入苦戰,然而上至將官下至士兵,無一人後退,反而愈戰愈勇。

樑軍震驚了,排開軍陣進行車輪戰,李虔裕浴血死守,力竭而死,手下軍兵至死不退,全部陣亡。

這一戰,淮南軍斷後部隊全軍覆沒,但他們有效阻擋了樑軍追擊步伐,爲王茂章的全師而退贏得了寶貴時間,淮南精銳兵馬最終安然而返。

他們回去了,王師範可就要遭殃了。

第一百三十二章 貝州城最終結局第二百零二章 一塌糊塗第一百九十五章 郭崇韜之死第一百四十四章 王建的最後時光第一百二十七章 鎖城術第九十三章 南漢帝國發家史(一)第一百零九章 新的造反天團第九章 黃巢之死第二百一十一章 馮道第一百四十七章 猛人朱瑾第六十二章 田頵的怨氣第一百六十八章 存亡之戰第一百九十一章 望夫石第九十一章 潑皮無賴也有自己的無奈第一百八十一章 千年老二孔謙第二十三章 海龍王第六十六章 大話士族第一百八十九章 我要投降第一百五十二章 德勝渡第六十一章 杭州之圍第一百四十六章 無法無天徐知訓第五章 僖宗奔蜀第五十七章 奇人王茂章第四十一章 角力河中第一百二十章 徐溫父子第六十四章 三個刺兒頭一臺戲(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燕(二)第二百零六章 李存勖的悲哀第二十五章 王氏三龍(二)第九十二章 高賴子第一百九十六章 朱友謙第六章 忠武宦官楊復光第四章 兵鋒所指——長安!第一百七十二章 諸侯的應對第五十三章 河東之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書生意氣第六十六章 大話士族第八十九章 王彥章出場第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二百零八章 善後第一百零九章 新的造反天團第一百四十三章 胡柳坡之戰第二百零三章 烽煙四起第二十九章 河陽之亂第三十六章 瘋狂的李茂貞第三十一章 羣毆李克用(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郭崇韜之死第一百七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六十三章 張承業與李存勖第五十章 王建與李茂貞第一百八十五章 伐蜀第一百八十四章 名將李存審第一百五十七章 王處直的悲劇第三十章 羣毆李克用(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楊劉第二百一十九章 宰相之爭第四十七章 清口戰役第一百零一章 朱溫很憋屈第二百章 死伶人第一百九十七章 死局第三十八章 李存孝的怨氣第三十八章 李存孝的怨氣第二十一章 (又)有人稱帝了第一百九十章 矛盾第一百二十二章 魏博的麻煩第四十六章 楊行密的安排第一百八十五章 伐蜀第八十二章 潞州大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晉陽保衛戰第三十七章 英雄氣短李存孝第一百九十七章 死局第一百四十四章 王建的最後時光第九十二章 高賴子第五十六章 東征西討第二百零四章 造反的李嗣源第四十五章 巨能作的李罕之第二十一章 (又)有人稱帝了第一百四十章 猛人李橫衝第一百七十一章 唐帝李存勖第一百零一章 朱溫很憋屈第一百零二章 腦殘的劉守光第一百零八章 朱友珪的局第一百三十四章 耶律阿保機發家史第二百一十八章 朝廷第二章 反了?反了!第二百零八章 善後第八十四章 李存勖的改革第十七章 崛起一個楊行密(一)第二百零三章 烽煙四起第十二章 兩個皇帝第二百零七章 李存勖之殤:興教門之亂第一百九十六章 朱友謙第十七章 崛起一個楊行密(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存亡之戰第六十一章 杭州之圍第二百零九章 趕盡殺絕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戰前夜第二百一十九章 宰相之爭第一百三十八章 盧文進第三十七章 英雄氣短李存孝
第一百三十二章 貝州城最終結局第二百零二章 一塌糊塗第一百九十五章 郭崇韜之死第一百四十四章 王建的最後時光第一百二十七章 鎖城術第九十三章 南漢帝國發家史(一)第一百零九章 新的造反天團第九章 黃巢之死第二百一十一章 馮道第一百四十七章 猛人朱瑾第六十二章 田頵的怨氣第一百六十八章 存亡之戰第一百九十一章 望夫石第九十一章 潑皮無賴也有自己的無奈第一百八十一章 千年老二孔謙第二十三章 海龍王第六十六章 大話士族第一百八十九章 我要投降第一百五十二章 德勝渡第六十一章 杭州之圍第一百四十六章 無法無天徐知訓第五章 僖宗奔蜀第五十七章 奇人王茂章第四十一章 角力河中第一百二十章 徐溫父子第六十四章 三個刺兒頭一臺戲(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燕(二)第二百零六章 李存勖的悲哀第二十五章 王氏三龍(二)第九十二章 高賴子第一百九十六章 朱友謙第六章 忠武宦官楊復光第四章 兵鋒所指——長安!第一百七十二章 諸侯的應對第五十三章 河東之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書生意氣第六十六章 大話士族第八十九章 王彥章出場第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二百零八章 善後第一百零九章 新的造反天團第一百四十三章 胡柳坡之戰第二百零三章 烽煙四起第二十九章 河陽之亂第三十六章 瘋狂的李茂貞第三十一章 羣毆李克用(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郭崇韜之死第一百七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六十三章 張承業與李存勖第五十章 王建與李茂貞第一百八十五章 伐蜀第一百八十四章 名將李存審第一百五十七章 王處直的悲劇第三十章 羣毆李克用(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楊劉第二百一十九章 宰相之爭第四十七章 清口戰役第一百零一章 朱溫很憋屈第二百章 死伶人第一百九十七章 死局第三十八章 李存孝的怨氣第三十八章 李存孝的怨氣第二十一章 (又)有人稱帝了第一百九十章 矛盾第一百二十二章 魏博的麻煩第四十六章 楊行密的安排第一百八十五章 伐蜀第八十二章 潞州大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晉陽保衛戰第三十七章 英雄氣短李存孝第一百九十七章 死局第一百四十四章 王建的最後時光第九十二章 高賴子第五十六章 東征西討第二百零四章 造反的李嗣源第四十五章 巨能作的李罕之第二十一章 (又)有人稱帝了第一百四十章 猛人李橫衝第一百七十一章 唐帝李存勖第一百零一章 朱溫很憋屈第一百零二章 腦殘的劉守光第一百零八章 朱友珪的局第一百三十四章 耶律阿保機發家史第二百一十八章 朝廷第二章 反了?反了!第二百零八章 善後第八十四章 李存勖的改革第十七章 崛起一個楊行密(一)第二百零三章 烽煙四起第十二章 兩個皇帝第二百零七章 李存勖之殤:興教門之亂第一百九十六章 朱友謙第十七章 崛起一個楊行密(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存亡之戰第六十一章 杭州之圍第二百零九章 趕盡殺絕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戰前夜第二百一十九章 宰相之爭第一百三十八章 盧文進第三十七章 英雄氣短李存孝
主站蜘蛛池模板: 横峰县| 剑阁县| 伊金霍洛旗| 新营市| 延长县| 调兵山市| 郸城县| 西城区| 平江县| 太谷县| 巴东县| 贡觉县| 兴海县| 共和县| 林周县| 喀喇沁旗| 汉中市| 青浦区| 滨海县| 惠安县| 将乐县| 巴林右旗| 邯郸市| 贵德县| 类乌齐县| 青神县| 济南市| 印江| 中西区| 元氏县| 聂荣县| 鸡泽县| 丰宁| 岳池县| 鄂托克旗| 阿坝县| 海盐县| 井陉县| 中牟县| 临邑县| 裕民县|